具身智能体

搜索文档
解码东风汽车智能化转型:以“科技跃迁”破局行业“内卷”
中国新闻网· 2025-06-22 15:12
行业竞争态势 - 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从增量扩张向存量竞争的深刻变革 有限的市场空间内竞争愈发激烈 [1] - 新势力品牌与跨界企业加速入局 消费者购车逻辑发生根本性转变 [1] - 行业面临选择 是陷入低效内卷还是构建可持续的价值增长体系 [1] 公司转型实践 - 东风岚图智慧工厂依托5G 大数据等技术 实现多种车型共线混流生产 935台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 每118秒下线一辆新车 [1] - 全球创新中心展示"天元智能"技术体系 新一代马赫动力系统持续进化 氢舟系列勾勒新能源多元化路径 [1] - 公司拒绝以降价换份额的消耗竞争 将技术创新作为提升产品与品牌价值的核心抓手 [2] 智能化布局 - 深化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 借助工业互联网 大数据 云计算 AI+等技术 提升单车智能与车路云一体化水平 [2] - 推进"具身智能体"落地 前瞻布局低空经济 人形机器人等前沿交叉领域 [2] - 与华为 中国移动共建5G车路云协同系统 覆盖武汉660公里开放道路场景 [2] 战略合作 - 与华为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汽车智能化 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 生态共建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 [2] - "车企+科技公司"协同模式已成行业趋势 [2] 行业影响 - 公司智能化转型样本为传统车企乃至整个汽车行业提供破局方案 [3] - 前瞻布局与技术积累有望使其在未来产业格局重塑中抢占先机 [3]
EMBODIED WEB AGENTS:融合物理与数字领域以实现综合智能体智能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6-20 08:44
研究背景与核心问题 - 当前AI智能体存在领域割裂问题,网络智能体擅长数字信息处理,具身智能体专注于物理交互,二者协同不足[4] - 人类智能天然融合物理与数字领域,而现有AI缺乏这种跨域协同能力[4] - 研究团队提出Embodied Web Agents (EWA)新范式,旨在构建可无缝桥接物理具身与网络推理的智能体[4] 统一仿真环境 - 开发集成式任务环境,整合户外环境、室内环境和网络环境三大模块[5][8][10] - 户外环境基于Google街景/地球API构建真实城市导航图[5] - 室内环境采用AI2-THOR高拟真厨房场景[8] - 网络环境自建5功能网站,包括食谱、购物、地图、维基和主页[10] - 状态空间融合物理与数字状态,动作空间支持跨域操作,观测空间包含具身观测与网络感知[7] 基准测试EWA-Bench - 构建包含1.5K任务的评测集,涵盖烹饪、导航、购物、旅游和地理定位5大领域[11] - 任务类型包括烹饪(911条)、导航(144条)、购物(216条)、旅游(110条)和地理定位(142条)[11] - 75%任务需多次环境切换,强制考察跨域协调能力[11] 实验结果与发现 - 主流模型性能差距显著,GPT-4o整体准确率34.72%,Gemini 30.56%,Qwen 15.97%,Intern 13.19%,人类90.28%[14] - 导航任务中,GPT-4o完成率52.08%,Gemini 48.96%,Qwen 36.81%,Intern 26.04%,人类91.32%[14] - 购物任务中,GPT-4o整体准确率25.46%,Gemini 23.61%,Qwen 13.89%,Intern 10.65%,人类92.59%[14] - 旅游任务中,GPT-4o整体准确率30.91%,Gemini 25.45%,Qwen 11.82%,Intern 9.09%,人类91.82%[14] 错误根因分析 - 失败主因是跨域协同问题,占比66.6%[15] - 模型在纯网络任务表现尚可(57-69%),但涉及物理交互时暴跌至≤10%[15] - 烹饪任务中文本输入显著优于视觉输入[15] - 单域循环陷阱占比36.8%,指令-动作错位占比11.8%,无效环境切换占比16.7%[19] 地理定位任务启示 - 具身探索显著提升定位精度,GPT-4o街道级识别从1.41%提升至3.52%[20] - 查询行为本身可强化推理置信度,即使检索结果噪声大[20] 贡献与未来方向 - 首次形式化"具身网络智能体"概念框架[21] - 发布首个物理-数字融合仿真环境[21] - 构建多领域任务集EWA-Bench[21] - 揭示当前LLM跨域协同是主要瓶颈[22]
重新定义"终端":端侧AI硬件为何是大模型之后的第二战场?
36氪· 2025-05-27 17:52
交易概述 - OpenAI宣布以近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8亿元)全股权交易收购苹果前首席设计官乔纳森·艾维创办的硬件初创公司IO [1][6] - 此次收购是OpenAI成立以来最大规模并购 标志着其战略重心从云端模型转向物理硬件 [1][6] 战略背景 - 大模型技术逐渐同质化 行业竞争焦点从"模型能力"转向"用户入口掌控" [1][7] - 科技巨头如Google、Meta、Apple已拥有原生分发渠道 OpenAI需自建硬件入口以避免生态依赖 [8] - 端侧AI硬件被视为AI产业链的"新入口"、数据循环的"新起点"和平台生态的"物理锚点" [5][11] 产品定位 - 计划开发"AI贴身助理"(Companion Device) 定位为无屏、常驻、情境感知的新型交互终端 [8][12] - 设备设计灵感源自电影《云端情人》 强调情感接口、感知能力和行为自主三大特征 [12][21] - 交互方式从"主动调用"转向"被动陪伴" 目标成为用户生活中的"第一接触点" [10][14] 设计理念 - 乔纳森·艾维团队将主导软硬件设计 目标打造"比iPhone更具颠覆性"的AI设备 [17][18] - 设计语言从科技感转向生活感 注重情感亲和力与存在感 [19][20] - 设备定位为"具身智能体" 实现AI从工具到伙伴的进化 [21][22] 行业趋势 - 端侧AI硬件形成双螺旋发展路径:B2B行业设备(当前)与B2C贴身助理(未来) [25][29] - 预计到2033年全球将有超过9亿个端侧与边缘AI设备接入网络 [26] - B2B设备侧重场景效率 B2C助理侧重用户理解与陪伴 共同推动AI具身化 [27][29][30] 竞争格局 - 模型能力差异缩小后 用户入口掌控力成为新的护城河 [7][11] - 硬件即入口 入口即生态 端侧设备成为AI公司对决新前线 [6][11] - 通过硬件掌控用户关系 实现数据、服务、商业的闭环 [10][11]
东风汽车“天元智能”发布,助力汽车产业智能化高质量发展
贝壳财经· 2025-04-27 13:54
东风汽车"天元智能"技术品牌发布 - 公司在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式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构建"一核双基双元"智能化技术体系,展出20余款车及9项技术展品 [1] - "天元"寓意把握时空、主导棋局,体现公司以用户为中心、科技创新为导向的智能化战略,强调智能安全底线和关键核心技术掌控 [3] - 技术体系包括企业级太极大模型(核心)、天元电子电气架构与天元OS(双基)、天元智驾与天元智舱(双元) [4] "一核双基双元"技术体系详解 - 企业级太极大模型具备全域融合、全场景赋能、持续自主进化特征,实现运营/制造/产品/生态全场景智能协同 [4][11] - 天元电子电气架构是自研中央智慧平台,实现动力域/车身域/座舱域/智驾域四域深度融合 [5] - 天元OS是开源整车操作系统,具备安全高效开放特性,目标降低国产芯片上车门槛并提升资源利用率至95%以上 [6][18] 智能化应用场景与成效 - 太极大模型使新车研发周期缩短35%,工厂产能利用率提升30%,AI质检成本降低20% [12] - 智慧生态领域产品定义精准度提升50%,车辆云健康监测准确率超90% [13] - 天元智舱集成DeepSeek等构建"视觉+语音+生物感知"中枢,天元智驾覆盖T100-T1000级方案实现L4-L5全场景应用 [7] 行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联合中汽创智等研发天元OS,计划成体系开源虚拟化/内核/中间件等全套标准体系 [18] - 通过AUTOSEMO构建跨领域技术联盟,形成"技术+场景+社区"三维生态网络 [20] - 开源模式降低技术壁垒,推动单车单硬件成本降低10%-20% [18] 公司智能化战略演进 - 从2021年"东方风起"计划到2024年科技跃迁3.0,提出"具身智能体"概念加速技术商业化 [16] - 以"AI for ALL"理念推动汽车向"智慧出行伙伴"转型,强调科技人文关怀 [9][14] - 技术品牌发布被视为行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提供新思路并注入活力 [8][16][22]
红旗提交智能化作业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01 12:43
新能源战略布局 - 2023年初公司全面宣布红旗新能源战略 推出HME纯电平台和HIS电子电气架构 4月推出HMP混动平台 完成新能源基建构建 [3] - 天工纯电平台HME和九章智能HIS汇聚八大技术领域群和115项关键技术 拥有近1万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3] - 2025年2月推出首款平台车型天工05 起售价15.98万元 3月底推出天工06 预售价18.48万元起 [3][7] 智能化技术突破 - 司南智驾系统分为四个版本:司南100支持10条100公里城市记忆路线 司南500标准版实现100%城市覆盖 进阶版百公里接管率<0.25 司南1000标准版支持720°安全防护 进阶版实现区域无人驾驶 [7] - 灵犀座舱融合"五觉"体验 覆盖全场景服务 已迭代至3.0无感式阶段 支持VLA大模型实现舱驾共生 [9] - 天工05搭载司南500标准版和灵犀座舱 配备行业首发惯导三目视觉系统 支持全场景智驾 [7][9] 产品矩阵与市场定位 - 天工05定位纯电轿车对标Model 3 天工06为SUV 形成同平台"双子星"组合 [7] - 智能化平台适配15万-700万元全系车型 包括燃油车 体现架构高度可拓展性 [5] - 天工08先锋版指导价21.59万元起 通过OTA升级实现全国范围城市NOA+记忆泊车 [7] 品牌营销转型 - 2023年9月整合营销体系 成立全新营销中心 深度匹配新能源战略 [11] - 采用"天工""九章""司南"等传统文化IP命名技术 提升用户沟通效率 [11] - 管理层采用新势力营销方式 通过生活方式视频传播产品力 转变传统严肃形象 [11] 技术研发成果 - 两年内完成智能化平台开发 远低于行业平均周期 [5] - 九章平台与DeepSeek深度合作 实现座舱大模型自由切换行业主流模型 [9] - 天工05展示窄道泊车/循迹倒车/高空避障等能力 被评价为"空降第一梯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