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政策
搜索文档
最新税收数据显示:去年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一年来我国经济向好态势不断稳固
上海证券报· 2025-10-14 18:38
整体经济与税收表现 - 增值税发票销售收入增速总体稳步回升,全国企业季度销售收入增速从去年三季度的0.4%提升至今年三季度的4.4% [2] - 税收收入自去年10月起由负转正,今年自2月份以来连续八个月正增长,一、二、三季度税收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0.4%、2.6%和6.9% [2] - 三季度税收收入增幅较高,除经济向好因素外,也受到PPI降幅收窄和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 [2] 资本市场相关表现 - 资本市场交易活跃,今年8月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9月上证指数创十年新高,8、9月份日均股票成交额分别达到2.3万亿元和2.4万亿元 [3] - 资本市场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56.8%,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110.5% [3] - 保险业税收同比增长13.3%,股权转让、限售股转让、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12.4%、77.7%和11.3%,拉动个人所得税整体增长9.3% [3] 主要行业税收表现 - 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5.4%,占全部税收比重31%,其增收额占全部增收额的48% [4] - 高端制造业增长较快,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31.5% [4]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15.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13.2% [4] - 钢铁行业税收同比增长7.5%,有色金属行业税收同比增长24.2% [4] 主要税种收入表现 - 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3.2%,反映企业经营向好 [4] - 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4.1%,反映部分行业企业盈利状况改善 [4] 房地产市场相关税收 - 房地产业相关税收同比下降9.8%,但剔除房地产税收优惠政策减税近800亿元因素后,降幅约为5%,比2024年前三季度收窄超过10个百分点 [5] - 居民住房交易成本明显下降,助力房地产市场企稳 [5] 设备更新与消费活力 - 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采购金额同比增长11.8% [5]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效,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4%,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3% [5] 政策效果与专家观点 - 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其政策效能已在增值税发票销售和税收收入数据中得到直观显现 [6] - 税收数据的变化清晰勾勒出增量政策落地见效的轨迹,反映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企业盈利改善和消费活力释放 [7]
经济观察|税收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向好态势不断稳固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6:21
整体经济与税收趋势 - 全国企业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速从去年三季度的0.4%稳步回升至今年三季度的4.4% [1] - 税收收入自今年2月以来连续八个月正增长,一、二、三季度同比增幅分别为-0.4%、2.6%、6.9% [1] - 三季度税收收入增幅较高,除经济向好外,PPI降幅收窄和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也是原因 [1] 制造业与设备更新 - 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5.4%,占全部税收比重31%,其增收额占全部增收额的48% [2] - 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采购额同比增长11.8% [2] - 部分高端制造业税收增长较快 [2] 消费市场活力 - 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3.2%,反映企业经营向好 [2] - 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4%,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3% [2] - 居民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1] 资本市场相关行业 - 资本市场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56.8%,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110.5% [3] - 保险业税收同比增长13.3% [3] - 股权转让、限售股转让、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12.4%、77.7%和11.3%,拉动个人所得税增长9.3% [3] 房地产行业 - 房地产业相关税收降幅收窄 [1][3] - 税务部门落实稳定房地产市场税收优惠政策,今年以来累计新增减税近800亿元人民币 [3] 企业盈利与所得税 - 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4.1%,反映部分行业企业盈利状况不断改善 [2]
9月份税收收入增幅较高 经济向好带动财政收入稳步回升
证券时报网· 2025-10-14 14:51
税收收入总体表现 - 第三季度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同比增长6.9% [1] - 税收收入增长受经济向好、PPI降幅收窄及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带动 [1] - 发票销售和税收收入增速自去年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以来稳步回升 [1] 资本市场相关税收 - 一年来资本市场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56.8%,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110.5% [2] - 8月和9月A股市场交易活跃,日均股票成交额分别达到2.3万亿元和2.4万亿元 [1] - 股权转让、限售股转让、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12.4%、77.7%和11.3%,拉动个人所得税增长9.3% [2] - 保险业税收同比增长13.3% [2] 制造业税收 - 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5.4%,占全部税收比重31%,其增收额占全部增收额的48% [2] - 部分高端制造业税收增长较快 [2] 房地产业相关税收 - 一年来房地产业相关税收同比下降9.8%,剔除优惠政策减税因素后下降约5% [2] - 房地产相关税收降幅比2024年前三季度收窄超过10个百分点,显示降幅收窄 [2] - 今年以来落实稳楼市税收优惠政策累计新增减税近800亿元 [2] 政策效果与专家观点 - 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叠加存量政策实施,反映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企业盈利改善及消费活力释放 [3] - 发票数据增速稳步回升,加之资本市场交易活跃等因素,有力带动税收收入稳中有升 [3]
(经济观察)税收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向好态势不断稳固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3:52
整体经济态势 - 税收数据显示经济向好态势不断稳固,发票销售收入和税收收入增速双双稳步回升[1] - 全国企业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速从去年三季度的0.4%回升至今年三季度的4.4%[1] - 税收收入自今年2月以来连续八个月正增长,一、二、三季度同比增幅分别为-0.4%、2.6%、6.9%[1] 制造业与设备更新 - 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5.4%,占全部税收比重31%,增收额占全部增收额的48%[2] - 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采购金额同比增长11.8%[2] -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消费升温,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4%,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3%[2] 资本市场相关行业 - 资本市场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56.8%,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110.5%[3] - 保险业税收同比增长13.3%[3] - 股权转让、限售股转让、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12.4%、77.7%和11.3%,拉动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9.3%[3] 主要税种表现 - 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3.2%[2] - 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4.1%[2] 房地产行业 - 房地产业相关税收降幅收窄,反映房地产市场系列政策显效[3] - 税务部门落实稳定房地产市场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今年以来累计新增减税近800亿元人民币[3]
税务总局:9月税收增幅较高
第一财经· 2025-10-14 11:18
税收收入总体表现 - 第三季度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未扣除出口退税)同比增长6.9% [1] - 前8个月全国税收收入达121085亿元,同比微增0.02% [1] - 税收收入增长受经济向好、PPI降幅收窄及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带动 [1] 资本市场相关税收 - 一年来资本市场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56.8%,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110.5% [2] - 8月A股公司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9月上证指数创十年新高 [1] - 8月和9月日均股票成交额分别达到2.3万亿元和2.4万亿元 [1] - 保险业税收同比增长13.3% [2] - 股权转让、限售股转让、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12.4%、77.7%和11.3%,拉动个人所得税增长9.3% [2] 企业经营与行业税收 - 全国企业季度销售收入增速从去年三季度至今年三季度分别为0.4%、2.6%、2.1%、3.1%和4.4%,呈稳步回升态势 [3] - 一年来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5.4%,占全部税收比重31%,增收额占全部增收额的48% [3] - 部分高端制造业税收增长较快 [3] 房地产相关税收 - 一年来房地产业相关税收(包括二手房)同比下降9.8% [3] - 剔除房地产税收优惠政策减税因素后,税收下降约5% [3] - 税收降幅比2024年前三季度收窄超过10个百分点 [3] - 今年以来落实稳楼市税收优惠政策累计新增减税近800亿元 [3]
最新税收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向好态势不断稳固
中国经济网· 2025-10-14 10:41
经济总体运行态势 - 全国企业季度销售收入增速从去年三季度的0.4%稳步回升至今年三季度的4.4% [2] - 税收收入在去年10月结束连续七个月负增长后转正,今年二季度同比增长2.6%,三季度同比增长6.9% [2] - 三季度税收收入增幅较高,除经济向好因素外,也受PPI降幅收窄和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影响 [2] 资本市场表现 - 今年8月A股公司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9月上证指数创十年新高 [3] - 8月和9月日均股票成交额分别达到2.3万亿元和2.4万亿元 [3] - 资本市场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56.8%,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110.5% [3] - 股权转让、限售股转让、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12.4%、77.7%和11.3%,拉动个人所得税整体增长9.3% [3] 主要行业及税种表现 - 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5.4%,占全部税收比重31%,其增收额占全部增收额的48% [4] - 高端制造业增长显著,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31.5% [4]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15.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13.2% [4] - 钢铁行业税收同比增长7.5%,有色金属行业税收同比增长24.2% [4] - 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3.2%,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4.1% [4] 房地产市场与消费活力 - 房地产业相关税收同比下降9.8%,剔除税收优惠政策减税因素后下降约5%,降幅比2024年前三季度收窄超过10个百分点 [5] - 稳定房地产市场政策累计新增减税近800亿元 [5] - 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采购额同比增长11.8% [5] - 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4%,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3% [5] 政策效能评估 - 一揽子增量政策聚焦促消费惠民生、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活跃资本市场等目标 [6] - 政策效能已在增值税发票销售数据和税收收入数据中得到直观显现 [6]
专家预计四季度将落地投资、消费、外贸领域增量政策
新浪财经· 2025-10-13 07:38
宏观经济总量预测 - 预计四季度需要约15万亿元的投资总量 [1] - 预计四季度需要13万亿元至14万亿元的消费总量 [1] 政策方向 - 在稳投资、稳消费、稳外贸等领域或将推出增量政策 [1] - 将强化现有政策的执行 [1] - 结合财政、货币、行业政策打出组合拳 [1] 消费支持政策 - 四季度将持续推动大宗消费的支持政策并可能再加码 [1]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将继续扩大补贴范围并简化申请流程 [1] - 家电和家装消费将形成联动 [1] - 老旧小区改造等工程将持续推进 [1] 新消费增长点 - 政策可能在健康、医疗、文旅、数字等方面给予支持以创造消费新亮点 [1] - 支持方式可能包括发放消费券 [1] - 将积极推动假日经济和夜间经济 [1]
宋雪涛:还有增量政策吗?
雪涛宏观笔记· 2025-10-10 15:05
政策态度与重心 - 短期内政策加码的诉求不突出,政策重心在于抓落实而非开新方[4] - 央行对经济形势表述删除“风险隐患较多”,显示对经济运行较为乐观[4] - 政策重心从短期目标向长期目标倾斜,更倾向于提振科技[4][7] 经济增长目标与政策必要性 - 实现全年GDP增速5%目标压力较小,下半年只需4.7%增速,四季度仅需4.6%增速[8] - 今年上半年GDP增速5.3%为下半年提供缓冲空间,预计三季度增速达4.8%-4.9%[8] - 地方财政压力缓解,特殊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达1.2万亿元,超过年初8000亿额度[9] 消费与出口韧性 - 四季度消费承压但仍有韧性,最终消费增长高于社零增速,服务消费同比增长7.4%[11] -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消费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服务消费增长7.6%[11] - 出口展现超强韧性,上半年中国占主要样本地区出口份额较去年上涨0.1个百分点[13] 货币政策优化 - 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进一步宽松取决于经济稳增长需要[18] - 全面降息窗口期可能需等到11-12月,概率低于降准和恢复国债购买[18] - 除非美联储降息超过75BP,否则全面降息必要性不大[18] 财政政策优化 - 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靠前使用化债额度[19]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5000亿元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首批资金或已到位[19] - 加快推动重大项目提前开工,在财务上计入投资以提前实现政策支撑[19] 消费支持政策优化 - 消费政策重心从“补商品”转向“补服务”和“补民生”,关注长期扩大内需[20] - 设立5000亿元养老服务消费再贷款,为服务消费提供长期金融支持[20] - 向特定群体直接发放现金补贴,年度支出预计2000亿元左右,针对育儿、养老、教育需求[21] 深化改革重点 - 统一大市场建设落地形式是“反内卷”,规范地方政府补贴行为确保公平竞争[22] - 要素市场化改革选择10个城市圈试点,土地改革是核心[22] - 财税改革重点是消费税下放和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重新分配[22]
宏观专题分析报告:四季度还有增量政策吗?
国金证券· 2025-10-10 14:10
政策立场与必要性 - 近期官方会议及官媒表态显示政策加码诉求不突出,央行删除“风险隐患较多”和“加力实施增量政策”表述,强调抓落实[4] - 实现全年GDP增速5%目标压力较小,上半年增速5.3%为下半年提供缓冲,四季度仅需增长4.6%即可达标[6] - 四季度经济内生动力有韧性,消费受高基数影响但服务消费支撑强(国庆假期服务消费同比增7.6%),出口份额提升(占主要样本地区份额较去年涨0.1个百分点)[11][16] 政策工具与方向 - 政策重心转向存量优化:货币政策侧重“以我为主”和“内外均衡”,降息窗口可能延至11-12月,降准概率更高[17] - 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提前下达2026年地方债限额(占当年限额60%以内),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亿元已落地用于项目资本金[18] - 消费支持从“补商品”转向“补服务”:设立5000亿元养老服务消费再贷款,直接发放现金补贴约2000亿元针对育儿、养老、教育群体[19][20] 改革重点与风险 - 深化改革成为核心:反内卷(统一大市场)和要素市场化改革(10个城市圈试点)已落地,财税改革方案推进中[21][22] - 风险提示:政策理解可能存在偏差,若经济压力超预期则不排除增量政策出台[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