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现实

搜索文档
AI闪光芒 “镜”彩纷呈 2025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在深开幕
深圳商报· 2025-06-26 00:46
展会概况 - 2025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以"传统眼镜+智能穿戴"为核心主题,吸引全球20余个国家超200家展商及超3万名专业观众参与[1] - 展览面积达1.5万平方米,设置九大特色展区覆盖产业全链条,包括品牌展区、眼视光展区、人工智能眼镜展区等[1] - 特别设立"深圳龙岗眼镜45年发展历程展",通过史料和产品展示龙岗眼镜产业从传统到智能的进化轨迹[1] 技术亮点 - "AI眼镜产业链图谱展区"完整呈现从芯片研发到整机组装的全链条技术生态,AI智能眼镜成为全场焦点[1] - 乐活集团展示全国首款量产AI智能眼镜"拍拍镜A1",集成拍照、翻译、人机交互等多项功能[2] - 雷鸟创新RayNeo展出多款AR眼镜新品,其产品在"618"期间占据京东+天猫XR行业52%市场份额[2] 产业动态 - 深圳眼镜产业经过40余年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当前正加速智能化转型[3] - 展会同期举办2025深圳国际眼镜设计大赛,设立六大奖项类别推动行业设计创新[2] 市场趋势 - AI技术与眼镜产业深度融合,展示智能交互、多功能与时尚设计结合的行业新方向[2] - 消费级AR产品市场表现强劲,头部品牌已实现平台级渠道主导地位[2]
智能眼镜行业深度报告之二:AI、AR眼镜多点开花,传统眼镜赛道的蝶变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5 21: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Meta RayBan AI眼镜产品引爆市场,国内外玩家争先入局,AI、AR眼镜形态多点开花,智能眼镜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期。智能眼镜有望驱动镜片行业量价齐升,优质镜片供应商具备稀缺性,推动竞争格局优化。线下连锁眼镜渠道占据核心流量入口优势,洞察消费趋势变化,赋能产品研发。眼镜企业乘势而起,产业链蝶变在即,建议关注康耐特光学、明月镜片、博士眼镜、英派斯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智能眼镜:Ai、AR眼镜形态多点开花,成长空间广阔 - 智能眼镜持续迭代,AI、AR眼镜形态多点开花,眼镜作为靠近人体三大重要感官的穿戴设备,与大模型信息交互具有天然优势,随着AI、AR眼镜产品推出,有望进入蓬勃发展期 [18] - AI眼镜兼具多元功能,广义包括不带显和带显的,不带显产品成熟度高、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带显的AR眼镜可优化交互体验、开拓新场景 [19] - Meta发布的RayBan Meta AI智能眼镜新增直播、AI交互功能,成为爆款,2024年销量达142万台,2025Q1销量52.5万台、同比增长209%,国内外玩家加速布局,预计2024 - 2030年复合增速为97%,国产大模型快速迭代助力其发展 [26][29][31] - AR眼镜核心增量为显示+光学,显示方案常用LCOS、Micro OLED和Micro LED,光学前期主流是Birdbath,光波导方案受关注,国内玩家积极布局,Meta发布的Orion原型机指引未来发展 [39][45][50] - 雷鸟创新、Xreal、Rokid、星纪魅族、INMO影目科技等为国内AR眼镜主要玩家,各有特色和发展路径,如雷鸟多路径推进、Xreal深耕BirdBath方案、Rokid多产品形态发展等 [58][62][66] 2. 智能为翼,看传统眼镜赛道的蝶变 - 中游镜片制造需求端产品结构升级、全球需求稳健增长、中国潜力大,供给端国际品牌先发、国内企业进口替代,智能眼镜驱动行业量价齐升,优质供应商稀缺推动格局优化 [2][7] - 下游眼镜渠道线下占据核心流量入口优势,洞察消费趋势、赋能研发,智能眼镜玩家与连锁渠道合作成标准范式 [7] - 建议关注康耐特光学、明月镜片、博士眼镜、英派斯,康耐特光学是镜片领军企业、XR业务卡位优,明月镜片国产知名、布局高增赛道,博士眼镜连锁渠道、布局智能眼镜领域,英派斯健身主业稳健、发力AI眼镜垂类 [2][5]
广发期货《有色》日报-20250625
广发期货· 2025-06-25 13: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铜:“强现实 + 弱预期”组合下铜价无明确流畅走势,短期震荡为主,Q3 现实需求端或承压,后续美铜进口关税政策存分歧,主力参考 77000 - 80000 [1] - 铝:氧化铝短期价格震荡偏弱,主力合约参考区间 2750 - 3150,建议中长期逢高布局空单;电解铝短期铝价高位宽幅震荡,主力合约参考运行区间 19600 - 20600 [3] - 铝合金:市场供需双弱,需求端矛盾突出,后续需求疲软制约价格,预计盘面偏弱震荡,主力参考 19200 - 20000 [4] - 锌:中长期锌处于供应宽松周期,若矿端增速不及预期且下游消费超预期,锌价或高位震荡;悲观情形下锌价重心下移,中长期逢高空,主力参考 21500 - 23000 [7] - 锡:供给侧恢复慢,短期锡价偏强震荡,但需求预期悲观,依据库存及进口数据拐点 26 - 26.5 万逢高空 [9] - 镍:短期盘面偏弱区间调整,主力参考 116000 - 124000,中期供给宽松制约价格 [11] - 不锈钢:基本面偏弱,短期供需矛盾有压力,预计盘面偏弱运行,主力运行区间参考 12300 - 13000 [14] - 碳酸锂:短期盘面偏弱区间运行,逢高空,主力参考 5.6 - 6.2 万,关注上游动态 [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铜产业 - 价格及基差:SMM 1电解铜等价格有涨有跌,精废价差涨 7.85%,进口盈亏 - 2812 元/吨 [1] - 月间价差:2507 - 2508 等月间价差均下跌 [1] - 基本面数据:5 月电解铜产量、进口量增加,国内主流港口铜精矿库存降 12.39%,境内社会库存降 12.25% [1] 铝产业链 - 价格及价差:SMM A00 铝等价格下跌,氧化铝各地平均价也有不同程度下跌 [3] - 比价和盈亏:进口盈亏 - 1560 元/吨,沪伦比值 7.93 [3] - 月间价差:2507 - 2508 等月间价差部分下跌 [3] - 基本面数据:5 月氧化铝、电解铝产量增加,电解铝进口量减少、出口量增加,各开工率有降有平 [3] 铝合金 - 价格及价差:SMM 铝合金 ADC12 等价格持平 [4] - 月间价差:2511 - 2512 等月间价差有涨有跌 [4] - 基本面数据:5 月再生、原生铝合金锭产量减少,进口量、出口量增加,各开工率下降 [4] 锌 - 价格及价差:SMM 0锌锭价格上涨,升贴水有降 [7] - 比价和盈亏:进口盈亏 - 843 元/吨,沪伦比值 8.23 [7] - 月间价差:2507 - 2508 等月间价差部分下跌 [7] - 基本面数据:5 月精炼锌产量减少、进口量和出口量增加,各开工率有降有升,库存有降 [7] 锡 - 价格及基差:SMM 1锡等价格上涨,LME 0 - 3 升贴水降 46.91% [9] - 内外比价及进口盈亏:进口盈亏 - 11873.99 元/吨,沪伦比值 8.07 [9] - 月间价差:2508 - 2509 等月间价差部分上涨 [9] - 基本面数据:5 月锡矿进口量增加,精锡产量减少,进口量和出口量增加,各开工率有降有升,库存有降有升 [9] 镍 - 价格及基差:SMM 1电解镍等价格下跌,LME 0 - 3 降 3.21%,期货进口盈亏 - 2824 元/吨 [11] - 电积镍成本:一体化 MHP 等生产电积镍成本有降 [11] - 新能源材料价格:电池级硫酸镍均价持平,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下跌,硫酸钴均价上涨 [11] - 月间价差:2508 - 2509 等月间价差部分有变化 [11] - 供需和库存:中国精炼镍产量减少、进口量增加,各库存有降有升 [11] 不锈钢 - 价格及基差:304/2B(无锡宏旺 2.0 卷)等价格下跌,期现价差降 23.26% [14] - 原料价格:8 - 12%高镍生铁出厂均价等部分价格下跌 [14] - 月间价差:2508 - 2509 等月间价差有变化 [14] - 基本面数据:中国、印尼 300 系不锈钢粗钢产量有增有平,进口量减少、出口量增加,库存有降 [14] 碳酸锂 - 价格及基差:SMM 电池级碳酸锂等均价下跌,基差降 8.47% [18] - 月间价差:2507 - 2508 等月间价差下跌 [18] - 基本面数据:5 月碳酸锂产量减少、需求量增加,进口量和出口量减少,产能增加,开工率下降,库存有增有降 [18]
AI为何迟迟没出现象级应用?save time 而非 kill time的属性突出
2025-06-24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 AI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AI领域未出现现象级应用的原因** - 时间点未成熟,处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萌芽期 [2] - 缺乏外部因素倒逼 [2] - 未形成定型商业模式 [2] - 商业化路径与互联网不同,更注重工具属性 [2] - 中国用户软件付费习惯弱 [2] 2. **全球及中国市场AI应用发展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全球月活用户接近10亿,中国超4.6亿,季度增速超100%,预计2025年底全球用户突破20亿 [1][4] - 通用型AI助手及教育类应用表现突出,中国教育类应用覆盖多场景,数据活跃度高 [1][4] 3. **AI与互联网商业化路径差异** - 互联网依赖人际交互和交易,通过消费主义变现;AI注重工具属性,替代部分人类功能 [5] - AI适合内置于大型系统,而非形成独立门户 [5] - 国内软件付费习惯弱,出海是重要方向 [5] 4. **出海对中国AI企业的重要性** - 海外政策环境宽松,利于创新产品发展 [6] - 海外用户付费习惯强,有助于稳定收入 [6] - 海外投融资环境流畅,企业可获资本支持并顺利退出 [6] 5. **可能率先涌现现象级AI应用的领域** - 教育领域需求广泛多样,金融领域适合引入先进技术 [8] - 小B大C模式细分市场付费意愿好,有望成爆款应用来源 [8] 6. **互联网与生成式AI发展时间对比** - 互联网从基础设施建设到门户网站成型需5 - 7年,ChatGPT问世仅两年半,生成式AI发展时间不足 [9] - 新兴应用需时间定型业务模式,可能需危机倒逼确立商业模式,目前生成式AI未到该时点 [9] 7. **消费主义思潮对AI商业模式的影响** - AI节约时间,适配订阅和付费模式,如剪映软件收费 [10] - 嵌套在消费主义内核中的商业模式适用于AI,如餐饮结构性重配、AI课程培训 [10] 8. **AI办公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 仍需较长时间被企业广泛接受,主要提升效率,但可信任、可追溯程度有限 [11] - 适合集成在大型系统中作为局部工具 [11] 9. **结构化数据** - 可能是风口,如影视行业暴力拆解经典影片形成的结构化数据有较高价值 [12] - 与互联网惯性打法不适配 [13] 10. **海外市场对国内生成式AI应用的影响** - 出海是重要方向,国内C端、B端有问题,海外政策自由度大 [14] - 海外应用分五类,信息污染背景下验证类应用增多 [14] 11. **AR技术应用方向** - 验证类、对话模拟类、内容生成类和信息提炼类,基于信息污染背景发展 [3][15] 12. **AI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及问题** - 高效处理大量数据并决策,但缺乏人性化处理能力,可能忽视细微差别和意外情况 [16] - 缺乏承担责任的主体性,会引发误判和无法申辩问题,导致争议和冲突 [17] 13. **AI爆款产品发展逻辑** - 关注小B大C模式和逆人性模式 [18] - 考虑生成式AI与巨声AI结合的潜力,关注未充分进化或迭代的领域 [18] 14. **AI技术对行业的影响及易被重塑的领域** - 不仅降本增效,还改变行业结构,如教育、影视游戏等行业 [19] - 实体产业及文字类内容形态领域更易被重塑 [20] 15. **影游合一发展趋势** - 电影与游戏将融合为大型真人交互游戏,如万达、乙女类游戏等探索新模式 [21] - 推动影视编剧创新和游戏公司在影视要素上的突破 [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剪映软件每月收费15 - 45元,解锁更多功能可能达100元左右 [10] - 影视行业暴力拆解经典影片形成结构化数据,目前未充分考虑数据加密和数据合成业务 [12]
国新国证期货早报-20250624
国新国证期货· 2025-06-24 11: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23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放量,沪深300指数震荡趋强,焦炭、焦煤加权指数分别窄幅整理和震荡整理且均上涨 [1][2][3] - 焦炭预计本周落地第四轮提降,焦企出货压力大;焦煤供应量收缩,部分下游焦企增加采购,销售压力缓解,需求有韧性 [4] - 美糖因局势提振反弹,郑糖震荡整理小幅收高;巴西2025/26榨季甘蔗总产量或接近或高于上一榨季,预计食糖产量在4000 - 4100万吨 [4] - 沪胶因原油和技术面止稳震荡;2025年前5个月中国橡胶轮胎出口量和金额同比均增长,泰国天气利于橡胶树 [5] - 国际CBOT大豆期货因天气承压下跌,国内豆粕主力合约收跌,国内大豆供应充足,豆粕供给宽松 [5][6] - 生猪期价冲高回落,市场供需宽松,期货盘面上行空间或受限 [6] - 棕榈油期价区间震荡收跌,全国重点地区商业库存环比和同比均增加 [7] - 沪铜在“强现实 + 弱预期”下价格震荡,关注美联储政策和下游需求变化 [7] - 铁矿石主力合约震荡收涨,短期呈震荡走势 [7] - 原木价格突破近期高点,关注区间波动和交割信息,进口量减少,库存逼近新低,需求弱 [8] - 郑棉主力合约夜盘收盘,棉花库存减少 [8] - 沥青主力合约震荡收涨,价格呈震荡走势 [10] - 钢材供需矛盾累积,价格延续低位震荡 [10] - 氧化铝成本变动不大,国内供应增加压力尚在 [10] - 沪铝市场交投清淡,库存小幅去化,市场承压 [11] - 碳酸锂现货成交价格重心下移,市场供大于求 [11][12] 各品种情况总结 股指期货 - 6月23日沪指涨0.65%收报3381.58点,深证成指涨0.43%收报10048.39点,创业板指涨0.39%收报2017.63点,沪深两市成交额11226亿,较上周五放量549亿 [1] 焦炭 焦煤 - 6月23日焦炭加权指数收盘价1391.7元,环比上涨9.6;焦煤加权指数收盘价818.2元,环比上涨12.5 [2][3] - 焦炭产地煤价涨跌互现,焦价存下行预期,预计本周落地第四轮提降,焦企出货压力大;焦煤供应量收缩,部分下游焦企增加采购,销售压力缓解,需求有韧性 [4] 郑糖 - 美糖因局势提振上周五震荡反弹,郑糖2509月合约周一震荡整理小幅收高,夜盘窄幅震荡走高 [4] - 巴西2025/26榨季甘蔗总产量接近或高于上一榨季的1.07亿吨,预计中南部甘蔗入榨量在5.9 - 6亿吨,食糖产量在4000 - 4100万吨 [4] 胶 - 沪胶因原油和技术面周一止稳震荡,夜盘窄幅震荡;2025年前5个月中国橡胶轮胎出口量389万吨,同比增长7.3%,出口金额691亿元,同比增长7.7%;泰国天气利于橡胶树 [5] 豆粕 - 国际CBOT大豆期货6月23日因天气下跌,截止6月22日当周大豆优良率66%,低于预期和去年同期,上周美国大豆净销售量61.5万吨,高于预期 [5] - 国内豆粕主力M2509合约6月23日收于3037元/吨,跌幅0.98%,国内大豆供应充足,豆粕供给宽松 [5][6] 生猪 - 6月23日生猪主力LH2509合约收于13980元/吨,涨幅0.61%,市场供需宽松,期货盘面上行空间或受限 [6] 棕榈油 - 6月23日棕榈油期价区间震荡收跌,截至6月20日全国重点地区商业库存43.49万吨,环比增6.18%,同比增10.91% [7] 沪铜 - 宏观对铜价利多有限,基本面供应端支撑,需求端Q3或承压,铜价震荡,关注美联储政策和下游需求 [7] 铁矿石 - 6月23日铁矿石2509主力合约震荡收涨0.5%,收盘价706元,短期呈震荡走势 [7] 原木 - 2507合约价格突破近期高点,关注806 - 820区间波动和07交割信息 [8] - 1 - 5月原木进口量同比减少13.4%,5月减少18.5%,港口库存逼近5个月新低,需求弱 [8] 棉花 - 周一夜盘郑棉主力合约收盘13475元/吨,棉花库存较上一交易日减少37张 [8] 沥青 - 6月23日沥青2509主力合约震荡收涨0.8%,收盘价3781元,价格呈震荡走势 [10] 钢材 - 6月23日rb2510收报2995元/吨,hc2510收报3112元/吨,钢价延续低位震荡 [10] 氧化铝 - 6月23日ao2509收报2906元/吨,成本变动不大,国内供应增加压力尚在 [10] 沪铝 - 6月23日al2508收报20365元/吨,市场交投清淡,库存小幅去化,市场承压 [11] 碳酸锂 - 电池级碳酸锂指数价格、均值和工业级碳酸锂均值环比均下跌,现货成交价格重心下移,市场供大于求 [11][12]
《有色》日报-20250624
广发期货· 2025-06-24 10:58
期现目报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 【2011】1292 2025年6月24日 星期二 价格及基美 | | 现值 | 前值 | 日涨跌 | 日涨跌幅 | 車位 | | --- | --- | --- | --- | --- | --- | | SMM 1#电解铜 | 78325 | 78400 | -75.00 | -0.10% | 元/吨 | | SMM 1#电解铜升贴水 | 90 | 120 | -30.00 | - | 元/吨 | | SMM 广东1#电解铜 | 78295 | 78455 | -160.00 | -0.20% | 元/吨 | | SMM 广东1#电解铜升贴水 | 60 | 90 | -30.00 | - | 元/吨 | | SMM湿法铜 | 78240 | 78300 | -60.00 | -0.08% | 元/吨 | | SMM湿法铜升贴水 | 5 | 20 | -15.00 | - | 元/吨 | | 精废价差 | 1020 | 920 | +100.00 | 10.87% | 元/吨 | | LME 0-3 | 274.99 | 133.36 | +141.63 | - | 美 ...
新股速递|国产HUD龙头冲刺港股!绑定小米蔚来,AR技术能否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6-23 12:10
公司简介 - 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智能座舱视觉与交互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基于挡风玻璃的HUD(W-HUD)解决方案CyberLens和增强现实HUD(AR-HUD)解决方案CyberVision [1] - 终端市场覆盖国内主流车企,包括蔚来、理想、小米、比亚迪、吉利等22家主机厂,累计获得超过90款车型定点 [3] 财务状况 营收表现 - 2023年收入5.49亿元(+156.5% YoY),2024年收入5.78亿元(+5.3% YoY),增速放缓主要因W-HUD压价与AR-HUD低基数影响 [5][6] - 2023年W-HUD销量53.08万套(+203.7%),AR-HUD销量3,800套(+322%),单价达W-HUD的3倍 [6] - 2024年W-HUD销量60万套(+13%),均价下降6.4%;AR-HUD销量5.37万套(+1313%),收入占比10.9% [6] 盈利能力 - 毛利率持续提升:2022年22.6%,2023年25.6%,2024年27.3%,主要因高毛利AR-HUD占比上升及自动化降本 [5][8] - 净亏损收窄:2022年亏损2.56亿元,2023年亏损1.75亿元,2024年亏损1.38亿元,但经调整亏损同比扩大2,044万元 [7] 偿债能力 - 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高达215.6%,主要受可赎回优先股拖累(13.6亿元占流动负债83%),剔除后负债率约40% [9] - 现金2.30亿元(+259%),但短期债务高达14.5亿元,流动比率仅0.41 [9] 公司优势 市场地位与技术 - 2024年中国HUD销量市场份额16.2%,排名第二,唯一在W-HUD和AR-HUD销量均进入前三的本土供应商 [10] - 已授权HUD相关专利156项,国内第一,自研DLP AR-HUD技术领先,抗环境光干扰能力优于行业 [11] 客户绑定与增长 - 覆盖22家主机厂,90款车型定点,核心客户包括小米SU7全系标配AR-HUD,理想L7、蔚来ET5等爆款车型采用W-HUD [12] - AR-HUD 2024年销量5.37万台(+1313%),均价1.2万元/套,毛利率30%+,是W-HUD的3倍 [13] 资本与估值 - 估值从2017年6,000万元增至2024年25.85亿元(CAGR~80%),明星股东包括雷军(顺为资本)、一汽集团、中信证券等 [14] 行业前景 - 2024年中国HUD销量390万台(2020-2024年CAGR41.2%),预计2029年增长至1,270万台(2025-2029年CAGR27.9%) [19] - 中国HUD渗透率约15%,低于欧美(30%+),AR-HUD是行业未来,2024年销量占比10%,预计2029年占收入超30% [19]
AI眼镜专家行业交流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AI智能眼镜、AR眼镜、AI、AR和VR - **公司**:Meta、力鹏、雷鸟、亿道信息、亿纬锂能、比亚迪、水晶光电、索尼、上海显耀科技、联影、Rokid、Chargeurs、link 5、深圳光舟科技、歌尔股份、亮亮视野、利亚德、X6、昂瑞尔、Rock光学、雷鸟创新、小米、华为、OPPO、三星魅族、谷歌、微软、苹果、小度、字节跳动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4年全球AR智能眼镜出货量显著增加,标志行业迎来拐点,国内市场相对较少但有增长潜力 [1][3][4] - 全球范围内销售额达百万级别,未来结合Micro LED与光波导可能成为终极显示方案,但需提升分辨率及亮度 [1][3][10][13] - 固态电池技术预计两三年内有大的技术迭代,引发市场爆点 [7] - 随着终端应用量增加,碳化硅光波导成本有望下降,但该技术尚处发展初期 [10][11][12] 2. **产品痛点与解决方向** - 主要痛点为显示技术优化、电池续航提升、成本控制和市场接受度提高,需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策略调整解决 [1][5][6] - AI行业面临重量、续航、交互和落地应用等问题,解决需技术突破 [7] 3. **核心部件与技术** - 核心部件包括高通XR2芯片、亿纬锂能/比亚迪电池、水晶光电/索尼摄像头、上海显耀科技等提供的光机和光显示系统,并逐步接入大模型 [1][8][9] - 技术突破点集中在碳化硅光波导和Micro LED,碳化硅光波导重量轻、色彩还原度高但成本高,Micro LED在室外更具竞争力 [1][10][13] 4. **公司情况** - **Rokid**:2014 - 2019年从事智能音箱业务,后转向AR眼镜,初期面向B端市场,2021 - 2022年B端营收约八九千万,C端贡献少;融资困难,现金流紧张,未来产品规划取决于现有产品销量;Rokid Glass预定量约25万台,实际销量受总代压库存等因素影响,预计6月30日发早期预定产品,7月中下旬大规模线上预定发售;产能受资金链限制;与竞品相比有导航和文字提示功能,但存在显示、发热、待机和近视适配等问题 [14][15][17][18][19][20][21][22][26] - **其他国内公司**:亮亮视野、Rokid等早期专注B端,近年发展受限;利亚德2023年转向C端;新秀企业如X6等有技术和供应链优势;雷鸟创新获PCA资源支持;小米、华为、OPPO多处于样机阶段,小米计划6月底发布约一两千人民币拍摄眼镜 [29] - **国外公司**:谷歌2012年AR眼镜未量产;微软Hololens主要用于教育和公益培训,销量达几十万台;Meta最初专注VR头显,后转向AR眼镜,产品销量超100万台;苹果去年AR眼镜因重量和技术问题未成功 [3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深圳地区供应链成熟,定制一款智能眼镜成本约二三百万 [4] - 目前市场上最轻的AR眼镜约七八十克,长时间佩戴有压迫感 [7] - 智能眼镜销量不如预期的原因是对近视用户不友好、缺乏爆款应用和产品存在缺陷 [27] - 智能眼镜未拆封未激活可七天内退货,激活后无法退货 [28] - 国内主流公司推崇Micro OLED或OLED加光波导显示技术,早期自由曲面显示方式成本更低 [29]
杀入AI眼镜赛道,小米能否引爆市场?
虎嗅· 2025-06-22 19:10
产品发布与设计 - 小米首款AI眼镜将于下周发布,功能形态全面对标RayBan-Meta,采用"系统级SoC+协处理器"双芯片方案[1] - 产品形态大概率采用"光学镜架+电致变色玻璃"方案,区别于主流墨镜式和光学镜架式设计[1] - 原型机完成度获行业人士高度评价,机身重量控制在49克水平,与RayBan-Meta相当[4][15] 技术优势与创新 - 采用恒玄2700/2800协处理器处理低功耗场景,结合高密度电池技术,续航可能大幅领先竞品[15][16] - 配备电致变色镜片应对光线变化,技术曾应用于Xreal等AR眼镜厂商产品[17] - 硬件研发积累深厚,过去开发"米家眼镜相机"等眼镜形态产品规避了常见技术陷阱[6] 市场竞争与定位 - 选择RayBan-Meta形态因产业链成熟度最高,是目前成本与体验的最优解[9][12] - 起售价预计1600-2100元区间,低于前代米家眼镜相机2499元众筹价,成本因去除AR光机显著降低[19][20] - 相较互联网大厂无需考虑手机流量分成问题,相比创业公司具备渠道、供应链和生态整合优势[7][8] 行业生态与前景 - AI眼镜行业当前缺乏生态,小米因智能手机基本盘和生态链布局最可能率先跑通生态[21][26] - 2025年全球销量预计550万台,未来6年复合增长率达97.4%,属消费电子领域最高增量市场之一[26] - 行业尚未形成马太效应,创业公司仍存机遇,但大厂入场将加速产业链兼并收购[26][27] 产品迭代与教训 - 2022年"米家眼镜相机"众筹5分钟破100万元,但存在100克重量、重心前倾等设计缺陷[15] - 新款产品吸取教训,重量减半至竞品水平,功能聚焦AI交互而非单纯拍照[15]
价格被打下来,AI眼镜就能上桌了?
创业邦· 2025-06-22 18:21
以下文章来源于锌刻度 ,作者孟会缘 锌刻度 . 专注科技互联网原创报道 在618前夕,AI眼镜赛道迎来了一波密集的产品上新,"百镜大战"的硝烟已然弥漫于整个科技行业 。 618过后,一众消费者的使用反馈如潮水般涌来,让外界开始深度审视这个火热市场背后的真实面 貌。 "续航是个大问题,即使什么都不干,电量最多只能维持6~7小时,如果播放声音不能到2小时,甚至 拍摄的话会更短""还是有点大,眼镜腿太粗了,戴久了耳朵痛""有漏音问题,如果你开得很大声, 80%音量往上,可能就站你旁边的距离就可以听到一些,虽然APP可以开隐私模式,但这样你自己就 不好听音了"……显然,在不少尝鲜者看来,部分AI眼镜"华而不实"的情况也很明显。 在AI眼镜高科技产品的光鲜外表下,隐藏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痛点:一些AI眼镜虽然在宣传上标榜拥有 诸多创新功能,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因续航不足、操作复杂、佩戴不适等问题而饱受诟病。部分产品的 智能化体验并未达到预期,反而因为频繁需要充电、调整设置等而成为了日常生活的负担。 随着消费者声音的汇聚,这一新赛道的泡沫开始显现。 续航不足、功能缺失,半成品也能火? AI眼镜市场迎来爆发了吗? 从618最新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