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贷联动
搜索文档
调研上市公司超2000次!银行理财加速布局权益市场
中国证券报· 2025-10-09 21:42
理财公司权益市场参与度 - 截至10月9日,25家理财公司年内调研A股上市公司次数超2000次,累计达2123次,覆盖1769只个股 [1][2] - 共有7家理财公司调研次数超过100次,其中宁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杭银理财调研次数均突破200次,宁银理财调研次数超过300次 [2] - 深证主板和科创板是理财公司调研重点,被调研个股分别有494只和459只,合计占比超过53% [2] 理财公司投资策略与关注领域 - 理财公司重点关注科技、医药、新能源、高端制造等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领域 [1][2] - 宁银理财不仅关注上市公司财务健康情况,更关注公司未来发展潜力与战略布局,如行业竞争态势和长期能力建设 [2] - 理财公司加大调研力度旨在弥补权益投研短板,发挥“投贷联动”优势,并顺应低利率与净值化趋势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3] 含权理财产品发展趋势 - 混合类、“固收+”等含权理财产品发行量显著提升,全市场目前共存续48只权益类理财产品 [1][4] - 预计随着理财规模扩大,配置权益规模将稳步抬升,保守测算2025下半年及2026年全年合计有超千亿元理财资金增配权益资产 [4] - 银行理财参与权益市场方式更加多元,包括布局指数化投资、参与A股网下打新以及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港股IPO,例如中邮理财作为基石投资者获配奇瑞汽车港股IPO 2000万美元份额 [4]
千亿信达证券董监高“换血”
新浪财经· 2025-10-01 10:09
核心人事变动 - 2025年9月26日,信达证券董事长由58岁的艾久超变更为56岁的林志忠,林志忠同时担任战略规划委员会主任委员 [1] - 此次董事长变更属于提前卸任,原定任期至2026年11月6日,提前约1年零2个月 [3] - 2025年8月以来,公司核心管理层密集调整,包括总经理祝瑞敏、董事刘力一离任,均公告为“工作安排调整” [3] 管理层变动背景与特征 - 高层变动主要发生在中央汇金于2025年9月初全面完成股权划转接管后的2个月内 [3] - 新任高管主要来自控股股东中国信达体系内部流动,体现控股股东强化管控的意图 [8][15] - 新任董事长林志忠拥有中国信达多地分公司管理经验及金谷信托董事长履历,一线经验丰富 [7][15] - 公司内部同时提拔一位“85后”副总经理程远,其拥有买方与卖方研究双重背景 [14] 公司经营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达1214.9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7% [1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37亿元,同比增长27.66%;净利润10.3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86% [18] - 公司净利润规模在行业中排名第27位,高于同属中央汇金旗下的东兴证券 [18] - 盈利增长主要得益于营业支出同比下降7.6%,以及业务及管理费减少0.61亿元 [18] 业务结构分析 - 投资收益成为核心收入来源,2025年上半年达10.45亿元,同比增长143.59%,占营收比重51.3% [19]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持续下滑,2025年上半年为7.57亿元,占比降至37.16% [21] - 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上半年为4.41亿元,同比增长25.28%,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 [21][23] - 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显著承压,上半年为3512万元,同比下滑17.61% [23] 业务短板与挑战 - 投行业务面临IPO项目储备严重不足的问题,近5年仅1家项目过会,当前储备项目为0 [23] - 公司通过资管产品持有的部分上市公司股份(如中钨高新、多氟多、新天然气)二级市场表现不佳 [19] 子公司经营概况 - 主要子公司包括信达期货、信风投资、信达创新、信达澳亚基金、信达证券(香港)控股 [12] - 2025年上半年,信达期货总资产75.58亿元,净利润0.18亿元;信风投资总资产2.65亿元,净利润0.33亿元 [10] - 信达创新上半年净利润扭亏为盈,从2024年同期的-858.43万元增长至0.19亿元 [11]
【银行理财】理财公司加码科创债ETF,上市公司调研力度再升级——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9.22-2025.9.28)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9-30 14:50
监管与行业动态 - 国内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于9月24日集体上市,使产品总数增至24只,标志着市场显著扩容,理财公司成为重要投资主体,兴银理财、招银理财等旗下产品现身多只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 [3][7] - 随着权益市场回暖,理财公司采取“产品端扩容+投研端深化”的双管齐下策略,加大含权产品发行力度并提升上市公司调研频次,截至9月24日,权益类产品发行12只远超去年全年的2只,混合类产品发行202只超去年全年的169只 [3][11] - 理财公司增配科创债ETF主要动机包括流动性管理需求、分散风险捕捉Beta收益以及响应政策导向 [8] - 理财公司加大权益布局核心价值在于弥补投研短板、顺应低利率与净值化趋势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及发挥“投贷联动”优势挖掘产融协同价值 [12] 同业创新动态 - 建信理财于9月23日成功发行首只结构性理财产品“私行精选福星黄金鲨鱼鳍固收类封闭式产品2025年第1期”,募集规模接近上限,产品为“固收+”结构,大部分资金投资固收资产,小部分投资挂钩黄金的期权衍生品 [3][13] - 中邮理财参与奇瑞汽车港股IPO基石投资,获配2000万美元,奇瑞汽车为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车企IPO,中邮理财自2024年布局港股IPO以来累计参与投资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等多行业龙头企业 [3][14] - 理财公司加速布局IPO投资受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双重推动,但面临权益投研能力不足、权益底仓矛盾及客户风险偏好错配等挑战 [15] 收益率表现 - 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录得1.30%,环比上升1BP,货币型基金收益率报1.22%,环比上升3BP,二者收益差为0.08% [4][16] - 上周各期限纯固收、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下降,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较前周持平至1.80% [4][17] - 债市受公募销售新规担忧影响,信用债市场抛压显著上升,信用利差走阔,市场对基本面反应钝化,短期方向由“股债跷跷板”效应与央行态度博弈主导 [4][17] - 在估值整改深化与低利率环境驱动下,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普遍下调,收益率中长期或仍承压,需强化多资产多策略布局 [18] 破净率跟踪 -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为3.65%,环比上升1.38个百分点,信用利差环比走阔4.64BP,但仍位于2024年9月以来历史低位附近 [5][19] - 破净率与信用利差呈正相关,当破净率突破5%、信用利差调整超20BP时,理财产品负债端或面临赎回压力,后续若信用利差持续走扩将令破净率承压上行 [5][19]
邮储银行河南省分行:“三项机制”助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30 07:13
"再贷款"机制精准发力,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主体,以其经营灵活、市场适应力强等优势,在促进就业、改善民 生、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河南省,民营经济主体数量已突破千万户,占全部 经营主体的95%以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邮储银行河南省分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聚 焦"两高四着力",持续推进"三项机制"——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机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 作机制、民间投资项目投贷联动机制,全力为民营企业提供坚实金融支持,助力其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焦作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数控机床高速运转,机械臂灵活作业,经过多道精密工序, 一根根光洁锃亮的汽车发动机凸轮轴顺利下线。该公司专注于发动机凸轮轴及新能源电机轴的研发、生 产与销售,是多家国内知名车企的重要供应商,2023年先后获评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及 省级"瞪羚"企业。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企业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凸轮轴业务,并于2024年年底成功进入某知名 车企供应链体系。为满足新增订单需求,企业需投入800万元购置新设备、扩建生产线,加之年底员工 薪酬发放,资金压力显著增大。 ...
为现代设施农业注入金融活水
经济日报· 2025-09-30 06:26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财政贴息与专项债资金同步发力,为设施农业更新注入强劲动力 [1] - 多地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与设施农业一体化改造 [1] - 采用“以奖代补”方式鼓励经营主体参与确权颁证 [3] 行业发展趋势 - 设施农业向规模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1] - 行业开展智能温室、节能灌溉、水肥一体等领域设施更新,有效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效率 [1] - 更新改建后经营主体的流动资金短缺问题较为普遍 [1]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亟需推广农业设施抵押贷款试点,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设施农业更新倾斜 [1] - 宁夏平罗的经营主体可利用大型机械、农业保险保单等有效资产与农业设施“捆绑抵押”,解决单项资产抵押融资额度受限难题 [2] - 江苏沭阳推出“抵押+担保”“保险+抵押+担保”创新模式,金融机构可与农业担保公司分摊违约风险 [2] 确权颁证与资产盘活 - 农业设施确权颁证是破解经营主体抵押资产不足难题的重要举措,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原则赋予设施明确物权属性 [1] - 在安徽部分试点地区,大棚、猪舍、冷库等农业设施“上户口”后成为抵押物,使经营主体享受到“有权可抵、有物可押、有资可用”的金融便利 [1] -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农业设施市场化估值与测绘评估,降低经营主体抵押物自估成本 [3] 风险管理与机制建设 - 金融机构依托确权登记体系建立“资产评估、抵押授信、处置流通”闭环管理机制,可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以转让、入股、租赁等方式处置抵押资产 [2] - 将农业设施抵押贷款纳入农担风险补偿资金池,支持政策性担保机构为经营主体提供增信,减少反担保要求,推行“见贷即保”“出险即偿” [4] - 规范抵押农业设施用地剩余经营期限及抵押期内设施使用权限,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在线登记规范抵押融资行为 [4] 未来发展建议 - 探索建立省级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设施农业融资供需信息管理,提高金融资源匹配效率 [3] - 支持金融机构将农业设施抵押贷款纳入普惠金融体系,优化信贷评估机制,提高单笔授信额度 [3] - 鼓励金融机构拓展循环贷款业务模式,探索“投贷联动”在设施农业抵押贷款中的示范应用,加大政策性贴息支持 [3]
农业银行蚌埠分行助力区域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6 11:17
核心观点 - 农业银行蚌埠分行通过产品创新和专业服务 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支持 助力区域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 [1][2][3] 组织架构与服务机制 - 优化科技服务组织架构 成立由市分行 县区支行 网点三级联动的7支"科技贷款党员先锋队" 共38名党员组成 [1] - 聚焦智能传感 生物化工 汽车零配件 新能源 新型显示 商业航天六大产业 定期拜访科技企业并开展清单式服务 [1] - 综合运用"科技e贷" "园区贷" "专精特新贷"等产品提供灵活适用的信贷融资服务 [1] 投贷联动与生态圈建设 - 搭建科技服务生态圈 联合商业银行 私募投资机构 私募股权基金开展"投贷联动"服务 [2] - 在投资端联动外部私募机构 私募基金及农行集团投资公司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和市场化股权基金 [2] - 在贷款端创新银行信贷产品组合提升信贷支持力度 [2] - 在资本市场端支持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 上市 并购 再融资及债券发行增信 [2] - 实现全省农行首单"项目贷款+股权投资+融资租赁"协同服务同一客户的创新举措 [2] 产品创新与融资支持 - 针对科技企业轻资产 高成长 缺抵押物特点推出多元化专属金融产品 [3] -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科技e贷" "权限内审批" "一项目一方案"等产品精准对接融资需求 [3] - 截至2025年8月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6.39亿元 较年初净增8.53亿元 增速达31% [3]
立足比较优势 锚定价值坐标——华西证券用情用力浇灌新质生产力之花
中证网· 2025-09-25 10:06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实施"深耕川渝 辐射全国"的根据地战略 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 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1] - 通过创新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和可复制本地化路径 深度融入川渝新质生产力培育生态 与政府 银行 担保机构共建区域性金融基础设施 [1] - 与全国性券商分散布局不同 公司坚持"All in"式投入川渝地区 确保对本地新质生产力主体支持更专注持久深入 [10] 业务模式创新 - 落地川内首个"投贷联动"政策性金融产品 服务超6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1][5] - 构建以股权投资为主 "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为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4] - 创新"股债通"金融产品架构:华西银峰前端股权投资 合作银行提供贷款 政府与担保机构风险分担 华西金智设立配套基金后端接力投资 [4] - 产品期限1-3年 改善成长期企业中长期融资需求缺口 已提供综合融资支持5.79亿元 其中股权投资1.85亿元 配套信贷3.94亿元 [5] - 联合担保公司探索"见投即担 见担即贷"模式 解决初创企业最先一公里融资难题 [11] 组织架构优化 - 设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领导小组 由管理层牵头整合投行 投资 研究等全公司资源 [7] - 构建从立项 尽调 评审到决策的规范化流程体系 打破部门壁垒提升协同效率 [7] - 重构战略客户中心 证券金融部 投行小微企业服务组为产业金融中心 通过投贷联动 股票质押等业务促进产融结合 [8] 代表性项目成果 - 服务中科卓尔案例:2022年接触时企业年收入不足200万元 2023年1月通过投贷联动提供200万元股权融资和800万元信贷支持 [2] - 投后协助突破掩膜版量产瓶颈 关键性能指标提升300% 2023年8月完成B轮近亿元融资 跃升细分赛道龙头 [2][3] - 华西金智在四川累计成立10只基金 包括成都市专精特新基金等 围绕专精特新企业以股权投资助力产业 [8] - 在先进装备制造 新能源 半导体领域投资超20个项目 金额逾3亿元 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超10亿元 [8] 区域化服务优势 - 深度聚焦川渝重点行业 包括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先进材料 能源化工 能精准识别核心技术企业 [11] - 选择成都高新区打造区域服务样板 成功模式复制至泸州 绵阳 宜宾 德阳等重点地市及产业园 [11] - 分支机构与本地政府 园区建立长期稳固合作 实现快速企业触达和高效项目落地 [12] - 与建设银行总行等国有大行建立总对总合作 结合项目判断能力与低成本资金优势 [12] - 与各级政府及国资平台紧密协作 参与设计产业引导基金 风险补偿资金池等政策工具 [12] 研究赋能体系 - 研究所覆盖TMT 大消费 大周期 高端制造 中小科创等领域 以投研驱动投资 [9] - 在项目立项 评审 投决环节引入专业分析师进行多维度评估 同时投行专业人员提供资本市场运作建议 [9] - 投行业务聚焦科创债和绿色债 同步跟进华西银峰和华西金智的早期投资项目 [9]
东方农商银行“精准滴灌”港城新医药产业
新华日报· 2025-09-25 07:50
近年来,东方农商银行将连云港的主导产业之一——新医药产业作为信贷支持重点研究领域,以"投贷 联动"模式为突破口,加大信贷资金投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初创期及成长期的新医药 企业普遍存在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等特点,我们主动打破传统信贷局限,推出'诚惠融'专项信贷产品, 提供基于国企投资比例的贷款,助力企业扩大生产、优化供应链、推进项目落地。"东方农商银行公司 金融部总经理张磊说。今年以来,该行已累计落地4家新医药企业"投贷联动"业务,金额达2700万元。 围绕全市新医药产业集群布局,东方农商银行着力推动"投贷联动"与产业链金融深度融合,对"链主企 业"上下游配套的链属企业给予信贷倾斜,构建起"链主引领、链属协同"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聚焦连云港特色产业与重点领域,东方农商银行持续优化金融供给,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与产品体系。针 对养殖、渔船捕捞、农机购置等关键民生领域,推出专属个人贷款方案。截至目前,累计投放淡水养殖 贷2.4亿元、海洋养殖贷1.2亿元、渔船捕捞贷2.77亿元、农机贷2338万元,实现行业客群批量覆盖。加 大重点领域贷款投放,先后出台《科技金融综合服务方案(2025—2026)》《"重点企 ...
80多家硬科技企业获贷近百亿
北京晚报· 2025-09-21 14:44
中关村科技金融汇活动成效 - 截至8月末共举办11期活动 为80多家硬科技企业对接融资 对接成功率超过70% 累计促成授信178亿元 贷款投放91.5亿元 [1] - 贷款企业主要覆盖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生物制药 机器人等领域 超半数企业仍处于研发大量投入阶段 尚未形成规模性收入 [1] - 北京地区已有11家银行推出投贷联动专属产品 优化授信准入和风控审批 企业通过基金投决后银行即可给予主动授信 一般为投决金额的20%至40% [1] 投贷联动与融资机制创新 - 多部门聚焦政府投资基金被投企业 市场化创投基金被投企业 重点人才创业企业以及"卡脖子"领域重点企业 广泛征集融资需求 组织投资机构 商业银行"多对一"高效对接 [2] - 建立科技金融综合评估机制 统筹评估银行 证券 保险 基金公司等服务科技创新质效 通过交叉设置"贷款+外部直投"合作相关评估指标 引导机构聚焦高精尖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 [2] - 设立中关村示范区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发展资金 把股债联动纳入重要支持方向 对被投企业贷款支持力度大的银行给予不超过500万元资金激励 [2] 中关村国际孵化器成果 - 中关村国际孵化器累计孵化企业995家 其中海外人才企业占比超80% [3] - 孵化器与近百家使馆 商会及投资机构建立合作 通过东京 多伦多等海外站点引进日本智能农业 荷兰智慧温室等国际项目 [3] - 孵化企业中368家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40家企业获得股权融资总额31.6亿元 14家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3]
工行携手地方国资与江丰同创集团为科技创新注入“耐心资本”
新华财经· 2025-09-19 15:09
9月17日,工行宁波市分行、工银投资、宁波通商基金、宁波高投集团与江丰同创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各方将重点聚焦半导体材料、高端制造等领域,通过市场化机制为宁波科技企业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 持,破解其融资期限匹配难题。签约仪式上,各方分别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战略协议》《合作备忘 录》及《股权投资协议》,此举标志着金融资源、国有资本与地方产业形成合力,共同服务新质生产力 发展。 工行宁波市分行紧紧围绕宁波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和"智造创新之都"的战略目标,持续加大对战 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50亿元AIC股权投资基金群落地,科技贷款余额已突破千亿 元,累计为五千余家科创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该行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升级"投贷 联动"一体化服务模式,综合运用"股、贷、债、保"等多元化金融工具,为科创企业提供更灵活高效的 投融资解决方案,精准助力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 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勇在签约仪式上指出,此次多方战略合作的达成是宁波奋力写好金融"五篇大 文章",聚力打造"政银企"协同创新生态,加速建设区域性科创金融高地的标志性事件,将有力撬动金 融资源精准滴灌科技创新,带动国有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