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中小与股权研究:AI眼镜爆发有望推动智能眼镜加速迈向千亿市场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8-11 22:15
AI眼镜市场核心观点 - AI眼镜正重构终端消费市场格局,通过重塑智能眼镜行业逻辑推动行业进入爆发拐点 [1] - 对标智能手机与传统眼镜双十亿级年出货量,AI眼镜未来有望开启千亿级市场空间 [1] - 2025年中国市场销量预计增长188%,生态协同、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化为三大核心驱动力 [1] - 行业以"全天候计算终端"为愿景,挑战智能手机中心地位,重构人机交互入口 [2] 行业发展路径与产品形态 - 演进趋势:分体式功能验证→一体化算力整合→轻量化无感佩戴 [2] - 当前主流产品分类:音频类(性价比渗透)、音频+拍摄类(多模态交互主流)、AR融合类(终局方向) [2] - 消费级品牌(Meta/小米)与功能型玩家(雷鸟/星纪魅族)共同推动技术平衡与应用拓展 [2] - 行业瓶颈:光学显示良率、芯片能效比与续航能力限制全场景落地 [2] 价值链与成本结构 - Meta与小米AI眼镜主芯片成本占比均为33%,AI+AR眼镜光学显示/计算单元占比43%/31% [3] - 国产化程度:除主芯片外元器件国产化率较高 [3] - 细分品类成本结构差异: - AR观影眼镜屏幕/光学模组占比44%/28% [3] - VR一体机屏幕/SOC/摄像头/光学模组占比17%/16%/14%/8% [3] - MR一体机SOC/屏幕/摄像头/光学模组占比27%/19%/11%/10% [3] 市场空间测算 - 全球传统眼镜年出货量16亿+为AI眼镜提供用户基础 [3] - 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预期超1900亿人民币,中国市场规模超500亿人民币,5年CAGR超80% [3] 产业链格局 - 上游:光学模组/芯片/镜架结构件制造商 [3] - 中游:ODM/OEM代工厂商、软件与AI大模型供应商 [3] - 下游:品牌厂商与渠道商 [3]
ChinaJoy 2025:TCL 携全球伙伴亮相,展现电竞显示与智能终端创新实力
金投网· 2025-08-11 10:22
参展概况 - TCL科技与TCL实业联合三星、联想、华硕等十余家品牌参展ChinaJoy 2025 集中展示电竞显示与智能终端创新成果 [1] - 展会覆盖全尺寸、全场景、全品类的电竞显示解决方案 并发布新技术及设立客户联展区 [1][4] 显示技术突破 - TCL华星推出116英寸2.5K 240Hz印刷OLED笔电显示 支持百万级画质与真实色彩 [1] - 27英寸4K 120Hz印刷OLED显示器采用三边无边框设计 14英寸印刷OLED平板适配商务娱乐双场景 [1] - 发布HVA Fast、HVA Black、HFS Shoot三项新型显示技术 针对性匹配竞速/3A/FPS类游戏需求 [4] - 印刷OLED医疗专业显示器实现量产 具备广色域、低功耗、高分辨率及柔性显示优势 [3] - Micro LED/Mini LED技术应用于AR眼镜等多元业务领域 [3] 智能终端产品 - TCL冷布丁冰箱支持60分钟极速制冰 配备-40℃深冷锁鲜技术 [2] - TCL AI超级筒洗烘一体机搭载伏羲AI大模型 洗净比达行业最高1.31 筒径为540mm [2] 技术研发体系 - 大尺寸业务依托高世代线实现画质升级与节能创新 中尺寸覆盖A-Si/OXIDE/LTPS/OLED全技术 [2] - 小尺寸领域折叠屏出货份额升至全球第三 持续推动低功耗技术迭代 [2] - 印刷OLED可用发明专利数量全球第一 累计全球专利申请65319件 授权24060件 [3] - 牵头发布21项行业标准 参与制定118项标准 [3] 生态战略布局 - 联合三星、联想等品牌打造"屏宇宙"电竞生态 展示高刷显示器/游戏掌机/电竞手机护眼屏等产品 [4] - 作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 以显示技术+智能终端双优势推动电竞产业发展 [4] - 通过场景生态创新与前沿技术攻坚双轮驱动 构建新型显示生态体系 [4]
中国声学传感器巨头歌尔微电子冲刺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7-29 00:21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全球声学传感器领域的霸主,市场份额高达43%,意味着全球近一半的声学传感器市场由其掌控 [1] - 公司是全球第五大、中国第一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时也是全球第四大传感器提供商 [1] - 公司脱胎于歌尔股份,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制造的"技术突围",自2004年起步,2009年量产首款声学传感器,打破了欧美垄断 [3] 业务与产品 - 产品线从单一传感器延伸至覆盖声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SiP封装模组等400多种解决方案 [3] - 传感器累计出货量已超50亿颗,相当于全球每两部智能手机中就有一颗来自该公司 [3] - 声学传感器是核心业务,占2024年总收入的74.1% [3] - 产品广泛应用于苹果、三星、小米、荣耀等全球前九大手机厂商的设备,并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等30余种智能终端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达45.36亿元,净利润3.09亿元 [3] - 2024年研发费用3.26亿元,截至2025年3月底已持有1825项专利(含738项发明专利),是中国该行业专利最多的公司 [3] 市场前景与挑战 - 在AI驱动智能终端爆发的时代背景下,传感器作为关键部件市场前景广阔 [4] - 公司选择此时赴港上市,旨在融资增强实力并提升国际知名度 [4] - 业绩受消费电子市场波动影响,对大客户苹果依赖度高(贡献约六成营收) [4] - 高端芯片供应依赖英飞凌且自研芯片搭载率不足四成,短期内"两头在外"的局面难以根本改变 [4] 行业地位与意义 - 公司的崛起是中国科技"隐形冠军"的代表之一 [4] - 成功上市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创新力量的重要一步 [4]
龙虎榜复盘 | 光刻机异动,AI也有表现
选股宝· 2025-07-25 20:08
龙虎榜数据 - 今日机构龙虎榜上榜35只个股 净买入21只 净卖出14只 [1] - 机构买入前三名个股:显盈科技(4874万元) 唯万密封(3956万元) 易明医药(2739万元) [1] - 显盈科技当日涨幅+20.01% 买卖家数比为3/4 [2] - 唯万密封当日跌幅-5.67% 买卖家数比为3/3 [2] - 易明医药获1家机构净买入2739万元 [2] 半导体光刻胶行业 -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出基于聚碲氧烷的新型EUV光刻胶 [3] - 国内半导体产业扩张推动国产光刻胶需求增长 [3] - 国产光刻胶在i线产品占主导 KrF产品占相当份额 ArF产品已实现突破 [3] - 当前国内光刻胶国产化率20-25% 未来增长空间显著 [3] - 全球光刻胶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75亿美元 CAGR约8.7% [3] 人工智能行业 - 因赛集团开发人工智能创意生成及管理平台"因赛引擎INSIGHTengine" [3] - 大恒科技控股公司中科大洋开发"大洋千机大模型平台" 含智能内容管理、视频理解等应用 [4]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汇聚800余家企业 预计发布50+AI终端、40+大模型等产品 [5] - OpenAI计划8月初发布GPT-5模型 含mini和nano版本 [5] - Google将升级Gemini系列 AI大模型能力持续迭代 [5]
XREAL接连上新,一批智能眼镜“上海品牌”加速涌现
第一财经· 2025-07-23 10:32
行业政策与规划 - 上海发布《上海市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30年)》,提出以智能眼镜带动显示技术创新,布局智能眼镜生产能力并建设智能化产线,发展AI+AR、AI+MR等多形态产品 [1] - 上海计划在智能眼镜等新型终端培育国际影响力品牌并形成生产制造能力,组建智能眼镜产业联盟以实现产业链协同 [1][8] 公司市场地位与业绩 - XREAL连续三年蝉联AR领域全球销量冠军,2024年全年市场份额是第二、三、四名总和,2025年第一季度份额位居全球AR/VR市场前二,仅次于Meta [1] - XREAL营收规模及质量在AR眼镜行业领先,目标2026年实现全面盈利 [1] 产品技术突破 - XREAL One Pro搭载全球首创光学引擎与X1空间计算芯片,实现57度视场角(FoV),比上一代产品提升超过63%的可视面积,并达到3毫秒超低延迟 [1][3][4] - 与Google联合打造Project Aura智能眼镜,采用分体式架构并搭载升级版X1S芯片,性能比X1提升25%,视场角提升至70度以上,计划2026年推出 [5][6] 行业生态与合作 - XREAL作为Google全球AR领域首家且唯一合作的中国企业,推动中国AR芯片与国际XR平台深度整合,实现Android XR生态首次在眼镜端完整落地 [5][7] - 公司带动中国产业链进入全球价值链,浦东已集聚超百家AR/VR、AI算法、芯片设计等企业,初步构建空间计算产业生态闭环 [7][8] 行业发展趋势 - AR/VR赛道进入"百镜大战",行业需聚焦AI大模型、芯片打磨等硬科技突破,存在较高技术门槛和长期投入需求 [3] - AR眼镜被视为替代手机的下一个终端,未来可能打开万亿级产业生态,推动硬件平台体验优化和生态统一化 [2][8]
雨林生态下的危机意识 深圳“独角兽走廊”生态进化启示录
南方都市报· 2025-07-20 22:55
深圳南山区独角兽企业集群发展现状 - 2024年深圳独角兽企业42家,总估值1599亿美元,南山区拥有深圳近一半的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超700亿美元,估值贡献比达全市45% [1] - 南山区形成"独角兽走廊",重点分布在集成电路、机器人等硬科技赛道,区域内"机器人谷"绵延十公里,优必选科技曾为长期登榜的独角兽企业并于2023年登陆港交所 [2]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是南山区创新生态中最突出的两大领域,龙头企业与上千家创新企业构成覆盖智能感知、自然语言、决策控制等领域的融合矩阵 [3] 创新生态与产业布局策略 - 南山区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通过政策支持、平台搭建、场景开放等六大方向强化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 [3] - 提出"总部在南山、制造在周边"的产业布局,加强与深莞惠都市圈及"黄金内湾"区域协同,缓解空间压力 [6] - 重点发展财务、法律、国际咨询等高端专业服务业,匹配现有产业体量,完善概念验证、中小企业孵化等创新服务环节 [6]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 产业发展能级待提升,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较小,关键技术自主掌控力与成果转化能力不足 [4] - 土地资源紧张、商办空置率偏高、人才住房供应趋紧,需优化资源配置 [4] - 通过对接香港基础研究优势与深圳产业转化能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全链条生态 [6] 未来产业机遇 - 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机器人、AI眼镜等)将成为下一个现象级产业,南山区可依托技术研发与场景落地优势催生爆品 [9] - 具身智能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和低空经济领域有望快速突破,深圳已开放大量应用场景加速市场化 [10] - 南山区瞪羚企业在机器人细分领域完成0-1技术积累,场景释放后可能实现1-100突破 [10] 人才与国际化发展 - 需警惕高生活成本削弱高端人才吸引力,平衡高人口密度下的资源配置 [7] - 发挥鹏城实验室、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基础设施作用,同步引进硬科技与软科学领域人才 [7] - 对标全球最优创新生态,通过歌剧院、国际交流平台等建设提升人才定居"软环境" [6]
智能终端合辑 | WAIC 2025:AI赋能智能终端的产业革新
36氪· 2025-07-15 17:23
WAIC 2025 在此背景下,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聚焦新型工业化转型升级,推动AI技术与终端产业深度融合。 「智领终端」AI赋能智能终端论坛矩阵 WAIC 2025新型工业化板块设置5场重要论坛及1场场外活动组成,聚焦具身智能与智能驾驶领域探索智能终端的服务边界。 重点议题 人工智能终端的未来研究展望 人工智能终端的创新机遇与安全挑战 AI驱动全场景融合:重构智能终端的服务边界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论坛:2025年7月26日-28日 上海世博中心 展览:2025年7月26日-29日 上海世博展览馆 AI+终端作为智能世界的关键入口,正驱动智能手机、智能眼镜、智能汽车等多类设备实现形态重构、交互跃迁与生态重塑。然而在产业变革加速的当 下,也面临多重挑战:硬件端侧部署大模型仍受制于能耗与算力瓶颈,AI功能如何与用户真实需求对齐仍待验证;智能交互能力飞跃的同时,数据安 全、系统稳定性与成本控制成为厂商的共识难题;终端生态碎片化严重,应用、系统、平台之间协同断层明显,影响体验闭环和产业协同落地。当设备不 再只是硬件,而是AI能力的"具身化"承载体,如何构建具备泛在感知、持续进化能力的下 ...
大为股份: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17:15
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080万元–1,32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 40%–28 82% [1] - 2025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600万元–82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5 98%–45 84% [1][2]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 0455元/股–0 0556元/股,上年同期为亏损0 0434元/股 [1][2] 业务发展 - 公司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存储+智能终端"两大业务 [2] - 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优质客户合作推动业务增长 [2] - 在半导体存储领域,公司把握行业上升周期机遇,拓展优质客户并增强市场份额 [2] 财务情况 - 郴州锂电项目处于建设投入阶段,管理费用和运营成本按会计准则计入当期损益 [2] - 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对相关资产计提相应减值准备 [2]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26日开幕 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产品将亮相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4:20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将于7月26日至7月28日在上海举行 主题为"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 [1] - 大会采用"1+1+2+10+N"架构 包括1场开幕式及主论坛 1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2场全体会议 10余场部委论坛及N场生态论坛 [1] - 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 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 包括国内数十家AI龙头链主企业 60余家头部外企 30余家央国企 [1] - 展出3000余项前沿展品 包括40余款大模型 50余款AI终端产品 60余款智能机器人 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 [1] 大会亮点 - 设置会议论坛 展览展示 赛事评奖 应用体验 创新孵化5个板块 [2] - 30多个国家和地区1200余位嘉宾确认参会 包括12位图灵奖 诺贝尔奖得主 80余位中外院士 [2] - 新增"创投孵化"板块 组织200余个初创项目路演 百余家投资机构现场对接 [2] - 以"模型应用+具身智能+智能硬件"为特点 特斯拉展示Tesla Bot 宇树科技推出拳击机器人 20多款首发产品亮相 [2] - 智能硬件领域 中兴通讯首发情感陪伴AI萌宠"麻薯" 多家AR眼镜厂商展示亮点产品 [2] 应用场景 - 通过"空地一体化"智慧出行网络 举办飞碟eVTOL起降 无人机消防与监测等飞行展演 [3] - L4级无人出租与无人巴士构成无人接驳体系 提供可实时体验的智慧交通 [3] - 青岛港利用AI技术提升港口整体作业效率10% [4] - 北京协和医院罕见病大模型进入临床试用 预计可将部分疾病诊断时间缩短90%以上 [4] 行业趋势 - 今年是智能终端爆发增长元年 智能终端将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 [4] - 上半年中国AI终端出货量占全球42% 预计全年AI手机 AIPC AI平板出货量将增加20% [4] - 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人工智能+"行动 在交通 医疗 制造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中试基地 [5] - 工信部将推动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 发布《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合作倡议》 [6] - 工信部指导举办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 展示90多家企业近百项产品 [6] 国际合作 - 会议旨在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避免恶用滥用 拓展务实合作 [7] - 强调人工智能是全人类共同财富 不应成为富国和富人的游戏 [7] - 推动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 [7]
广西持续建设面向东盟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助企业出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23:39
广西工业增长与跨境产业链建设 - 1-5月广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增长34.8%,其中汽车出口增长24.3%、计算机通信设备出口增长25.9% [1] - 广西正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面向东盟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采用"两国双园"、"东部研发设计+广西制造+东盟组装"、"海外原材料+广西制造+国际市场"三种合作模式 [1] - 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建成整车生产基地,市场占有率连续4年居印尼首位,带动当地100多家汽车产业链配套企业发展 [1] 国际产业合作平台与项目 - 广西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平台加强东盟产业合作,计划落地AI智算中心、智能终端等面向东盟项目 [1] - 广西新设立梧州、北海、防城港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已备案海外仓23个,主要分布在越南、美国、泰国等国家 [2] 跨境金融与贸易发展 - 广西建设中国—东盟跨境贸易金融互联互通平台,首创海关信息核验和企业名录登记在线采集功能 [2] - 跨境金融北部湾"港航融"平台助力企业获得贷款折合人民币逾12亿元 [2] - 1-5月广西跨境电商进出口额逾2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逾16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