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货币理论(MMT)

搜索文档
穆迪评级下调后,美国金融 “纸牌屋” 摇摇欲坠
凤凰网财经· 2025-05-26 22:16
美日债务危机与MMT理论困境 - 美国20年期国债拍卖遇冷 日本同期国债标售创2012年以来最差表现 穆迪百年来首次下调美国Aaa信用评级 [1] - 日本国债与GDP之比高达260% 利息支出占财政收入比重约40% 美国联邦债务突破36万亿 利息支出吞噬财政收入25% [2] -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2008年8000亿飙升至7.7万亿美元 日本央行持有过半国债仍无法压制收益率曲线 [3] 历史教训与理论变异 - 2008年后现代货币理论(MMT)盛行 财政赤字无害论成为新信仰 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与政府举债成政策标配 [1]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5% 日本40年期国债收益率站上3% 期限溢价回归宣告免费午餐时代终结 [2] - 黄金价格创新高与美债收益率背离 美元兑黄金贬值98% 揭穿主权货币永不违约谎言 [4] 日本警示案例 - 日本商业银行持有国债规模超过GDP60% 货币政策沦为财政赤字提线木偶 [5] - 日本央行缩减购债后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3.1% 类似1971年黄金窗口关闭历史重演 [5] - 日本三大寿险公司开始大规模减持海外债券 显示MMT信徒集体叛逃 [6] 系统性风险积聚 - 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债比例从2015年34%降至2025年24% 重演1971年货币信任危机 [6] - 美国财政部每月2万亿美元短债滚动操作 类似庞氏骗局最后阶段 [6] - 达里奥测算若美政府印钞偿债 投资者实际购买力损失可能达30%-40% [6]
从思想价值链看经济思想史
经济观察报· 2025-05-26 15:47
思想市场理论 - 凯恩斯强调经济学家思想对现实世界的统治力 当下经济政策如制造业回流 AI替代劳动力等问题均可追溯至早期经济思想 [2] - 传统经济思想史采用"伟人—文本—范式"模式 存在机械罗列观点 忽视社会需求侧的问题 [3] - 思想市场理论将思想视为商品 供需双方博弈决定均衡产出 技术革命 政治变革等外部冲击会改变需求结构 [4] 思想价值链模型 - 思想生产分为原材料采集 概念构造 理论构建 价值转化 传播吸收五个环节 需完整链条支撑才能产生社会影响力 [8] - 马克思主义成功案例显示其完成从原材料采集到传播吸收的全链条衔接 空想社会主义因缺乏理论构建和传播机制而失败 [9][10] - 价值链各环节运作逻辑不同 原材料采集依赖社会经济基础 概念构造和理论构建形成专业内循环市场 价值转化和传播吸收侧重营销包装 [12][16][18] 价值链重组机制 - 外部冲击导致价值链重组经历失衡 断裂 重构三阶段 可能以渐进或革命方式实现 [22] - 上游断裂模式如19世纪垄断资本主义兴起动摇自由放任理论 催生凯恩斯主义 [23] - 中游重组模式如边际革命由学术共同体主导 但对现实问题解释力弱于古典经济学 [24][25] - 下游反哺模式如滞涨现象促使货币主义兴起 传播革命模式如MMT理论借助政治人物和社交媒体逆袭 [25][26] - 多链竞争模式体现为学派并存 例如重农主义与重商主义最终融合为古典经济学 [27]
美国财政纪律松散,风险偏好回摆金价上行驱动有望回归
天风证券· 2025-05-26 12: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同样为强于大市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前期因双边关税下调带来的风险偏好提升、金价承受的压力逐渐消散,当市场关注财政、债务持续性风险与美元价值长期稀释后,黄金保值增值效用凸显,金价有望持续上行 [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后,全球风险偏好出现修复 - 5月12日中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后,全球风险偏好修复,5月12 - 23日,道琼斯工业指数涨1%,纳斯达克指数上涨4.5% [3][10] - 除美股外美元资产未受显著资金青睐,5月12 - 23日美元指数跌2.6%,跌破100关口;美债收益率上行,2Y美债收益率至4%,10Y美债收益率至4.51% [3][12] 三大事件对资本市场的乐观情绪产生了扰动 - 5月15日,Moody's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调至Aa1,美国被三大评级机构全部降级 [4][14] - 5月20日,新发20年期日本国债拍卖投标倍数仅2.5倍,尾差飙升至1.14;21日,美国20年期国债拍卖需求不佳,长端利率上行 [4][14] - 5月22日,美众议院通过“大而美”减税法案,未来10年减税4万亿美元、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预计使联邦政府债务增约3.8万亿美元 [5][15] - 美国松散财政纪律增加市场担忧,风险偏好回摆,美财政支出或形成恶性循环 [17] 无法避免的MMT老路,硬数据还能支撑多久 - 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组合下,对私营部门挤出效应或使美国“硬数据”恶化,市场对MMT持续性担忧或弱化美元 [6][18] - 特朗普政府财政支出缩减成效甚微,大规模财政刺激在即,市场避险需求提升 [6][19] - 近年来黄金与美债收益率趋同,市场构筑黄金替代美债共识 [6][19]
李迅雷专栏 | 为何我一直看好黄金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4-23 14:06
黄金的长期投资价值 - 2016年提出"换美元不如买黄金"的核心逻辑:各国为应对经济不振超发货币,货币增速远超黄金产量增速,黄金作为保值工具更具长期价值[1] - 2016-2025年持续推荐黄金,认为其避险和保值功能在高动荡、低增长时代具有不可替代性[1][19] -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贬值90%以上,美元对黄金贬值90%以上,全球货币超发加深对黄金的配置需求[9][11] 货币超发与财政赤字货币化 - 二战后各国普遍通过财政发债+央行购债(MMT)应对经济下行,导致央行扩表和货币超发[3][7] - 美联储持有美国国债占比超总资产60%,日本央行更高,中国央行仅4%左右,潜在增持空间大[7] - 货币超发是解决经济失衡的"捷径",但会加剧结构性问题如贫富分化和资产泡沫[7][19] 黄金与比特币的比较 - 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2016年11月742美元→2021年11月6.9万美元→2022年1.6万美元→2024年超10万美元→2025年回落至8.5万美元[13] - 比特币缺乏法定货币稳定性,无法满足商业合同结算需求,其虚拟资产属性大于货币属性[13] - 黄金与比特币不存在此消彼长关系,黄金的货币属性历经3000年历史验证,仍是央行核心储备[13][17] 全球宏观经济与黄金走势 - 2024年伦敦金价在美联储加息背景下逆势上涨25%,2025年前4个月COMEX黄金再涨30%[20][26] - 中国央行连续5个月增持黄金,2024年增持44.17吨,2025年Q1增持12.76吨,总储备达2292.33吨[20] - 特朗普政策加剧全球秩序动荡,美元指数暴跌和美债收益率高企进一步推动金价上涨[23] 黄金历史周期与当前牛市特征 - 1972-1979年黄金牛市涨幅1781.48%,之后20年下跌69.51%,2000-2011年再涨644.3%[26] - 2016年1月至2025年4月黄金累计上涨2.12倍,涨幅低于前两轮牛市但持续时间达9年3个月[26] - 当前黄金牛市可能反映对美元信用和美国全球地位动摇的预期,具有历史记忆性[26] 资产价格对比 - 2021年后中国艺术品价格指数下跌40%,与房价跌幅同步,而黄金价格逆势上扬[23] - 全球仅瑞士法郎和新加坡币对美元升值,其他货币普遍贬值强化黄金配置需求[11]
为何我一直看好黄金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2025-04-21 22:04
黄金的长期投资价值 - 各国央行通过财政赤字货币化(MMT)应对经济下行,导致货币超发,黄金作为稀缺资产具有长期保值逻辑[3][7] -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贬值90%以上,美元对黄金贬值90%以上,凸显黄金的货币属性[10] - 1990年以来仅瑞士法郎和新加坡币对美元升值,全球货币普遍贬值推动黄金配置需求[13] - 中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2024年增持44.17吨,2025年Q1再增12.76吨,总储备达2292.33吨但仍低于GDP占比[20][21] 黄金与比特币的比较 - 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2016年11月742美元→2021年11月6.9万美元→2022年1.6万美元→2024年超10万美元→当前8.5万美元[15] - 加密货币缺乏法定货币稳定性,且发行门槛低导致稀缺性不足,与黄金3000年货币历史形成对比[14][15] - 黄金与比特币过去十年呈现同步上涨趋势,不存在替代关系[16][18] 宏观经济背景对黄金的支撑 - 全球经济进入"高动荡、低增长"模式,2020-2022年疫情及2025年全球关税战加剧避险需求[19][20] - 2024年美联储加息背景下伦敦金仍上涨25%,2025年前4个月COMEX黄金涨幅近30%[20][24][26] - 1971年后黄金经历三轮大周期:1972-1979年涨1781%,之后20年跌69.5%,2000-2010年涨644%,当前周期(2016至今)涨幅2.12倍[26] 市场结构变化 - 美联储持有美国国债占比超总资产60%,日本央行更高,中国央行仅4%暗示增持空间[6] - 中国房地产下行拖累全球经济,2021年以来艺术品价格指数跌40%,与房价跌幅同步,黄金逆势走强[23][24] - 特朗普政策冲击美元信用,2025年美元指数暴跌与美债收益率飙升进一步推高金价[21][24]
为何我一直看好黄金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2025-04-21 22:04
黄金的长期投资价值 - 各国为应对经济不振采取超发货币政策,货币增速远超黄金产量增速,黄金作为保值工具具有长期持有价值 [1][2] - 2016年至今黄金持续被推荐,其上涨的深层原因在于货币超发和财政赤字货币化(MMT)的长期趋势 [2][3] - 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贬值90%以上,美元对黄金贬值90%以上,全球货币普遍贬值强化黄金的货币属性 [7][10] 黄金与货币体系的关系 - 美联储持有美国国债占比超总资产60%,日本央行更高,显示央行扩表导致货币超发成为常态 [4] - 1990年以来仅瑞士法郎和新加坡币对美元升值,纸币泛滥担忧推动黄金配置需求 [10] - 黄金与比特币不存在此消彼长关系,两者过去十年均上涨,黄金的货币属性历经三千年历史验证 [13][16] 全球经济趋势与黄金表现 - 全球进入高动荡低增长模式,经济结构扭曲和贫富差距扩大使黄金成为避险首选 [17][18] - 2024年伦敦金涨幅超25%,2025年3月中国央行黄金储备达2292.33吨,单月增持9万盎司 [18][19] - 中国央行2024年累计增持44.17吨,2025年一季度再增12.76吨,但黄金储备占GDP比重仍偏低 [19][20] 黄金价格驱动因素 - 2025年特朗普政策冲击美元信用,美元指数暴跌推动黄金价格大涨,COMEX黄金年内涨幅近30% [22][23] - 1971年后黄金三轮大周期:第一轮涨1781.48%,第二轮涨644.3%,2016年至今涨2.12倍 [23] - 当前黄金牛市可能反映对美元信用及美国全球地位动摇的预期,与1971年美元脱钩黄金的逻辑类似 [23] 比特币与黄金对比 - 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2016年742美元至2021年6.9万美元,2024年超10万美元后回落至8.5万美元 [12] - 加密货币缺乏法定货币稳定性,个人可随意创设导致稀缺性不足,本质是虚拟资产而非货币 [12][13] - 央行货币政策需维持币值稳定,比特币的高波动性使其难以成为主流支付结算工具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