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保护投资者利益没有局外人
经济日报· 2025-07-10 05:52
市场数据与投资者行为 - 6月A股新开户数达165万户 同比增长53% 上半年累计新开户1260万户 同比增长33% [1] - 新增投资者数量反映对资本市场信心 源于宏观经济回升向好预期及资本市场改革深化 [1] - 投资者参与被视为资本市场发展关键要素 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及金融强国建设 [1] 监管与市场规范 - 监管部门需强化"零容忍"执法 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传统违规行为 同时应对配合造假、高频量化交易等新型问题 [2] - 强调"惩防治"结合与"行民刑"协同监管 通过严管重罚建立市场新秩序 [2] 上市公司责任 - 上市公司需聚焦经营治理与业绩提升 抵制财务造假等行为 强化股东回报能力 [2] - 投资者信任支撑上市公司融资与估值 要求企业主动承担重回报责任 [2] 中介机构职责 - 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需强化内控 避免违规营销 履行"看门人"审慎尽责义务 [3] - 中介机构专业能力不足问题被监管处罚暴露 需加强造假风险拦截功能 [3] 投资者教育 - 投资者应坚持价值投资理念 避免追涨杀跌 根据自身条件理性决策 [3] - 投资成果取决于知识储备与风险认知 需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3] 市场生态建设 - 投资者保护需多方协同 涉及监管、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及投资者自身 [3] - 投资者规模扩大反映市场发展成果 保护工作需持续优化形成良性循环 [3]
三大底气有望夯实券商中期业绩
证券日报· 2025-07-10 00:19
核心观点 - 上市券商中期业绩预计显著增长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或达20%左右 [1] - 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行业转型深入共同支撑业绩高增长 [1] 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 - 货币政策持续宽松 5月15日起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 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2] - A股市场交投活跃 日均成交额稳定在1.3万亿元以上 新增开户数突破1260万 两融余额维持1.8万亿元高位 [2] - 交易活跃度提升带动经纪业务佣金收入增长 两融业务规模扩张贡献利息收入增量 [2] 资本市场结构性变革 - 科创板深化改革推出"1+6"措施 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等 [3] - 上半年券商A股股权承销额合计7098.54亿元 其中IPO承销额380.02亿元 同比增长25.53% [3] - 投行业务在IPO 再融资及并购重组领域迎来机遇 收入来源进一步丰富 [3] 行业转型纵深推进 - 证监会拟完善分类评价制度 新增"服务国家战略"指标 引导行业向质量提升转型 [4] - 头部券商强化全业务链服务能力 中小券商聚焦财富管理 产业投行等细分赛道 [4] - 国际业务收入占比稳步提升 受益于"A+H"上市热潮及跨境并购需求增长 [4] 业绩评价维度 - 需综合考量执业质量 风控水平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等指标 [5] - 短期业绩高增需转化为长期竞争力 夯实资本实力和专业能力是关键 [5]
证监系统严打财务造假一年合计罚没37亿元
长江商报· 2025-07-08 07:37
财务造假监管政策与执行成效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旨在加大打击力度、完善监管协同机制、构建长效机制 [1] - 一年内监管部门开出165张财务造假罚单,罚没金额合计37亿元 [1] - 建立"三位一体"立体化追责体系,包括行政执法、民事追责、刑事打击 [1] 监管机制完善与责任压实 - 发布《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加强中介机构监管,防止利益捆绑 [2] - 最高法联合证监会发布指导意见,要求严格财务造假案件审判尺度,限制缓刑适用 [2] - 行政监管部门与司法机关完善协作机制,建立第三方造假线索移送机制 [2] 典型案例与司法震慑 - 最高检发布3件中介组织财务造假犯罪典型案例,强化"看门人"责任 [3] - 证监会与最高检联合发布8宗证券违法犯罪指导性案例,其中4宗为刑事犯罪 [3] - 公安部公布5起上市公司犯罪案例,4起涉及财务造假且责任人被定罪 [3] 跨部门协同与长效机制建设 - 加强部际协同和央地协同,推动建立常态化财务造假防治机制 [1] - 坚持"追首恶"与"打帮凶"并重,全链条打击造假犯罪 [1] - 通过文件发布和案例指导展现从严打击立场 [2][3]
证监会:平稳有序防控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领域风险
快讯· 2025-07-02 20:22
证监会会议核心内容 - 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 [1] - 会议强调维护市场稳定是监管工作首要任务 推动健全常态化稳市机制安排 [1] - 重点防控债券违约和私募基金等领域风险 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 - 持续优化股债融资和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机制安排 [1] - 促进要素向最有潜力领域高效集聚 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1]
天风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庞介民当选湖北省上市促进会会长
搜狐财经· 2025-06-27 10:14
湖北省企业上市发展促进会年度活动 - 湖北省企业上市发展促进会2025年会员代表大会暨首届湖北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在武汉成功举办 [3] - 过去一年促进会开展专题培训、走访调研、座谈沙龙、论坛讲座、投融资路演等活动 服务会员单位并推动企业上市 [3] - 打造"资本市场领军人才计划""董秘专委会""走进沪深北港资本市场"等服务品牌 [3] 组织工作与财务报告 - 秘书长王长海作《2024年工作报告及2025年工作计划》 总结工作并规划未来方向 [3] - 监事长单位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湖北分所负责人施薇作《2024年财务收支报告》 确保财务管理规范透明 [3] 领导层变动与战略方向 - 天风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庞介民当选新一任促进会会长 [4] - 庞介民表示促进会将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 助力湖北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4] 政府期望与会员发展 - 湖北省委金融办希望促进会拓宽上市指导、政策分析、投融资对接等服务范围 [5] - 政府期待天风证券推动更多企业利用境内外市场上市融资 [5] - 鼓励投资机构聚焦早期科技企业 实现与企业协同发展 [5] - 呼吁会员企业夯实管理基础 通过高质量申报实现高质量发展 [5]
广东:重点支持深交所深化创业板综合性改革
快讯· 2025-06-24 17:00
广东省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 - 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提出实施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 [1] - 重点支持深交所深化创业板综合性改革,旨在提升创业板市场功能和服务能力 [1] - 方案提出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优化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管理流程 [1] - 将依托区域股权市场深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份额转让试点,促进私募股权流动性 [1] 深交所创业板改革 - 深交所创业板将推进综合性改革,具体措施未明确但预计涉及发行、交易、退市等环节 [1] - 改革方向聚焦支持科技创新企业,与广东省强化科技创新的战略定位一致 [1] 债券市场创新 - 广东省计划扩大科技创新债券品种,可能包括绿色债、可转债等创新工具 [1] - 简化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流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发行效率 [1] 区域股权市场发展 - 区域股权市场将作为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试点平台,探索二级市场交易机制 [1] - 试点可能涉及估值、信息披露等配套制度完善,为全国性推广积累经验 [1]
让“格桑花”灿烂绽放、花满高原 西藏自治区举办运用资本市场能力提升培训班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20:43
资本市场培训 - 西藏自治区党委金融办联合西藏自治区资本市场培训基金会举办提升运用资本市场能力培训班,旨在全面提升各级干部和企业家运用资本市场的能力和水平 [1] - 培训班邀请16位来自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沪深北证券交易所、中信集团、中国人寿、上海浦发银行、长江产业集团及知名中介机构的专家授课 [1] - 培训内容涵盖新"国九条"、IPO冲刺、上市法律和财务审核、险资和基金投资等12个主题 [1] - 90余名来自西藏各地市金融工作负责人、上市后备企业及中介机构代表参加培训 [1] 格桑花行动战略 - 西藏自治区将企业上市"格桑花行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西藏板块" [2] - 计划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抗风险能力强的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优势产业升级 [2] - 目标是通过资本市场引入"源头活水",推动西藏经济驶入快车道 [2] 政策导向与领导讲话 - 西藏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常务主任马恒强调需高站位对接资本市场,将"格桑花行动"作为头等大事 [2] - 提出重点引进、培育和服务"关键少数"企业,为高原发展注入资本市场活力 [2] - 要求学员提升运用资本市场的意识和能力,成为推进企业上市的行家里手 [2] - 强调优化服务,支持在藏企业上市融资,帮助企业留得住、扎下根、发展好 [2] 企业上市价值 - 企业上市被视为"蝶变"过程,可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并获得长期稳定资金 [3] - 通过资本市场规范洗礼,企业能够生存更久、发展更远 [3] - 参训企业家认为培训内容兼具理论与实践,涵盖上市方法、路径及案例剖析,助力转化上市信心 [3]
制度完善和对外开放并举专家建言资本市场持续稳健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6-19 02:35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 资本市场需从完善基础制度、优化多层次体系、深化国际化开放等多维度推进高质量发展 [1] - 引入多元投资力量以增强长期资本供给,深化资产类别开放及优化外资准入机制以推进国际化进程 [1] - 进一步完善金融产品体系和完善风险管理工具,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1] 港交所CEO观点 - 内地资本市场规模已稳居全球第二,各交易所可通过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实现合作 [1] - 资本市场需明确服务对象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本质是连接投资者与企业这两类群体 [1] - 需完善金融产品体系,涵盖股权、债券、大宗商品等,以承接全球资金流入 [1] - 配套风险管理工具是关键,港交所正积极筹备人民币国债期货以完善市场生态 [2] 长期资本与智慧投资 - 中国股权市场发展应强调"智慧性"和"耐心",引入包括机构投资者、专业投资者在内的多元投资力量 [2] - 资本市场发展应着眼于长期,耐心资本非常重要,需保险公司、主权财富基金、资管公司等长期资本注入 [2] 国际化与资产配置 - 建议开放更多资产品类或业务领域给国际投资者参与,实现境内外资产业务联动 [2] - 境内外资产类别存在差异,业务逻辑不同,联动有利于在华外资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2]
50余位高管齐聚一堂、回复率超80% 第15届青海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圆满落幕
全景网· 2025-06-18 22:25
活动概况 - "2025年青海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活动于6月18日成功举办 由青海证监局指导 青海证券业协会与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1] - 青海辖区10家上市公司50余位高管通过线上方式与投资者交流 青海证监局 青海证券业协会及全景网相关负责人出席 [1] 青海辖区上市公司表现 - 2024年度青海辖区上市公司整体呈现"经营业绩持续向好""投资价值稳步提升""回报意识不断加强""规范运作有序推进""社会责任感逐步提高"等良好态势 [1] - 青海证监局要求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稳健发展 主动承担高质量发展主体责任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 [1] 监管与支持措施 - 青海证监局将持续强化上市公司与挂牌公司监管 督促中介机构履职尽责 强化司局所"三重赋能" [2] - 支持企业通过市值管理 并购重组等方式改善资产质量 提升经营业绩 做优做大做强 [2] 集体接待日活动成效 - 活动搭建双向沟通平台 助力上市公司传递战略规划与经营成果 强化市场价值认同 同时督促企业完善内控与信息披露 [2] - 全景网自2008年首创集体接待日活动以来 已举办420余场次 参与上市公司超2 1万家/次 累计提问超100万条 回复近73万条 [3] - 青海地区2024年收到投资者提问920条 上市公司回复913条 平均回复率99 24% [3] - 活动期间投资者提问516个 上市公司代表回答416个 答复率80 62% 体现良好互动 [4] 全景网角色与规划 - 全景网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平台 秉承"沟通创造价值"理念 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 [2] - 未来将持续以科技赋能产品与服务升级 搭建价值桥梁 共筑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3]
“H+A”新路径开启在港挂牌大湾区企业迎新投资机遇
中国证券报· 2025-06-12 05:25
港股市场表现 - 6月11日港股三大指数全线收涨 金融行业上涨1.17% 香港证券ETF收涨3.11% 盘中一度上涨4.48% [1]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 首次明确允许在港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回归深交所上市 [1] - 政策为腾讯控股、小鹏汽车-W等220家在港挂牌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开辟"H+A"新路径 [1] - 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激励约束机制 支持深圳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 [2] -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支持深圳探索数据交易、可信流通、收益分配等机制 [2] 市场影响 - 截至2025年6月11日 在港上市但未在A股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共220家 总市值约16万亿港元 [3] - 腾讯控股市值达4.76万亿港元 小鹏汽车-W市值达1557.10亿港元 [3] - 券商作为IPO承销核心中介 板块业绩和估值有望迎来双升 [1] - 港股公司回流A股上市速率明显加快 有助于拓宽融资渠道 提升估值中枢 [3] 投资方向 - 关注三大投资方向:低估值高股息"H+A"上市企业、科技赛道、政策提振下的大消费板块 [4][5] - 双重上市机制将直接催化券商业务 有利于活跃市场交易 提振证券公司业务 [5] - 券商板块存在显著估值修复空间 在并购重组等政策红利驱动下 盈利增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5] 长期意义 - 港股公司回归A股将增强投资者对我国资本市场和科技资产的投资信心 [4] - 有利于培育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理念 促进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4] - 港股公司业务模式明晰 将为A股市场带来全新动能 带动内地耐心资本与优质港股公司对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