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期资金
icon
搜索文档
中证协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证券基金行业首席经济学家例会
快讯· 2025-06-30 18:51
2025年第二季度证券基金行业首席经济学家例会内容总结 经济形势与展望 - 会议围绕2025年下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展望进行研讨 [1] - 超七成首席经济学家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CPI、PPI、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将上升 [1] - 建议加强国家补贴政策力度,激活消费场景,推动实际利率下降 [1]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趋势 -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近岸化"、"本土化"、"分散化"特征 [1] - 未来中国将与欧美形成高端核心产业链平行体系和低附加值基础产业链交叉体系 [1] - 建议强化政策协同,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流入供应链产业链相关领域 [1] - 建议稳定市场预期、强化市场信心,助力企业发展 [1]
保险系私募动作频频 长期资金入市加快
中国证券报· 2025-06-30 04:22
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动态 - 上周三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完成登记,包括两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和一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1] - 新登记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为太保致远(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引发广泛关注[1] - 太保致远成立于2025年5月21日,约1个月时间完成登记,注册于上海市虹口区,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持股[2] - 太保致远法定代表人向涛曾在多家金融机构工作,2025年6月加入该公司[2] 保险系私募基金发展 - 中国太保发布总规模500亿元的太保战新并购基金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其中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目标规模200亿元[2] - 新华保险拟出资不超过150亿元认购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三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号,基金成立规模225亿元,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12.5亿元[3] - 泰康稳行(武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备案登记,由泰康资产发起设立并全资持股,首期投资规模预计120亿元[4] - 阳光保险筹备成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200亿元,由阳光人寿全额认购[4] 私募基金行业规模 - 截至2025年5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19832家,管理基金数量140870只,管理基金规模20.27万亿元[5] -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7802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1835家[5] - 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83829只,规模5.54万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30201只,规模10.98万亿元;创业投资基金25973只,规模3.41万亿元[6] - 2025年5月新备案私募基金1219只,规模607.26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880只,规模438.91亿元[6] - 2025年5月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63家[6]
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正式开投,三批试点金额合计2220亿
环球网· 2025-06-29 12:06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获批数月后,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项目正式开启投资。6月27日,泰康资产 旗下泰康稳行(武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首笔投资交易,成为第二批获批试点的险资中首家宣布开 启投资的机构。 | 基金名称: | 泰康稳行一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 | --- | --- | | 墓金编号: | SAZF10 | | 成立时间: | 2025-06-18 | | 备案时间: | 2025-06-19 | | 基金备案阶段: | 暂行办法实施后成立的基金 | | 基金类型: |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 | 而种: | 人民币现钞 | | 基金管理人名称: | 泰康稳行(武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 管理类型: | 受托管理 | | 托管人名称: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 运作状态: | 正在运作 | | 基金信息最后更新时间: | 2025-06-19 | 泰康稳行由泰康资产1000万元全资设立,作为基金管理人向泰康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今 年1月,泰康人寿和泰康资产获金融监管总局批准参与长期投资试点,获批金额120亿元。泰康方面表示,此 举旨在增加长期投资资产,优化资 ...
股指期货2025年中策略报告:稳中有进,开启慢牛-20250627
银河期货· 2025-06-27 13: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上半年市场两次探底反弹,形成快跌慢涨慢牛走势,底部抬高 下半年政策环境稳定,股指将表现稳定 [2][43] - 市场利率下行,理财资金转向高股息资产,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使保险资金投资提速,汇金等央企增持,资金面稳中有增 [2][43] - 宏观经济数据和上市公司业绩平稳,估值下有支撑,股指慢牛有基本面和资金面助力,预计下半年震荡上行 [2][43] - 股指期货成交持仓略有增长,贴水加大,为期指多头带来投资机会,合理控制风险或实现超额收益 [2][4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 年中展望——稳中有进 上半年 A 股下有支撑、底部抬高 - 2025 上半年 A 股呈下有支撑、底部抬高、快跌慢涨慢牛走势 1 月初受传闻和业绩预告误解影响下跌,1 月中旬后因中美关系缓和等展开春季行情 [5] - 3 月上证指数冲高受阻,受港股、监管动向和板块估值影响调整 4 月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大跌,后因汇金等央企增持企稳反弹 [8][9] 政策持续支持股市稳定 - 上半年一行一局一会两次联合新闻发布会表明稳定股市决心,下半年政策将持续支持 证监会出台多项措施维护资本市场平稳,改善股市生态,提升抵御风险能力 [10][11] 低利率环境利好股市 - 今年央行降准降息,推出新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下半年货币政策预计维持适度宽松,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利好股市慢牛行情 [12][16] 中长期资金助力股市 - 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保险资金投资 A 股提速,举牌银行等行业股票,为市场起到示范效应 [17][18] - 上半年新发股票型基金和权益型基金规模增长,股票型 ETF 规模稳定 融资余额有增长空间,市场成交稳定,预示市场温和态势 [22] 经济数据企稳走平 - 2025 年一季度 GDP 同比增长 5.4%,高于去年 消费形势好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 上市公司业绩企稳向好,支撑 A 股市场稳中求进 [27][29] 估值稳定 下有支撑 - 上半年主要指数估值窄幅波动,低点时估值有支撑 6 月末市盈率接近 70%分位值,上行压力加大 [31] 股指期货市场回顾与展望 股指期货成交持仓稳步增长、结构变化明显 - 2025 上半年股指期货成交持仓稳步增长,日均成交 51.6 万手,较上年同期增加 16% 品种分化,IM 成为明星品种 [33] 贴水加大并非看空后市 - 2025 年股指期货基差下行,贴水扩大 贴水受大跌、分红季、雪球产品规模下降等因素影响 [38] - 贴水使中性策略等持仓空头展期基差风险上升,展期成本有周期性 可通过期现套利和持有多单等策略获取基差收敛收益 [42]
推动“长钱长投”!官方“账本”披露
金融时报· 2025-06-26 11:52
企业年金基金规模与参与情况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16.82万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3290.81万人 [1] - 企业年金基金积累规模达3.73万亿元,投资资产净值3.70万亿元 [1] - 近三年(2022年4月1日—2025年3月31日)累计收益率为7.46%,年化平均2.43% [1][4] 投资结构与收益表现 - 固定收益类资产金额5293.04亿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10.54% [4] - 含权益类资产金额3.17万亿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7.06% [4] - 企业年金基金A股投资比例约为14%,距离40%权益资产上限仍有空间 [6] 计划类型与管理机构 - 企业年金计划总数1950个,其中单一计划1871个(占比96%),集合计划61个,其他计划18个 [4] - 年金基金组合数5892个,单个组合平均规模从2022年一季度5.02亿元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6.28亿元 [4] - 22家投资管理机构管理5713个年金组合,合计资产3.67万亿元 [4] 管理机构业绩分化 - 单一计划固定收益类组合累计业绩前三:华泰资产、长江养老、海富通基金(均超12%) [5] - 单一计划含权益类组合累计业绩前三:国泰基金、工银瑞信、平安养老(7家机构超7%) [5] - 集合计划固定收益类组合累计业绩前三:长江养老、华泰资产、国泰基金(均超8%) [6] - 集合计划含权益类组合累计业绩前三:国泰基金、工银瑞信、南方基金(11家机构超6%) [6] 考核机制改革与政策导向 - 收益率披露口径调整为近三年累计,取消当期收益率,以匹配《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 [1][2] - 长周期考核可避免短期排名扭曲投资行为,提升年金对市场波动的容忍度 [2][3] - 政策明确要求健全长周期考核机制,引导年金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发挥资本市场"压舱石"作用 [2][3][6]
政策催化,券商板块价值重估?
新浪基金· 2025-06-25 21:22
政策利好与券商板块回暖 - 证监会发布科创板"1+6"改革细则,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和6项创新措施(如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等),有望增强制度包容性并利好券商投行及直投业务[1] - 政策落地后科创板IPO边际宽松,证券公司作为中介机构将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业务发展空间拓宽[1] - 稳股市政策效果显现,市场情绪回暖带动沪深两市成交活跃度提升,进一步利好券商板块[2] 券商板块基本面与业绩表现 - 2024年42家上市券商合计营收5088.47亿元(同比+7.32%),归母净利润1478.35亿元(同比+15.88%)[3] - 2025年一季度上市券商营收1259.30亿元(同比+24.60%),归母净利润521.83亿元(同比+83.48%),业绩修复强劲[3] - 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叠加央行流动性工具支持,券商自营业务环境改善,2025年业绩有望持续提升[6] 估值与资金配置机会 - 截至2025年6月24日,证券行业市盈率(TTM)19.81倍(近五年33%分位)、市净率(LF)1.31倍(近五年48%分位),估值处于合理区间[6] - 主动权益公募重仓股中券商板块低配6.25%(非银板块整体低配9.48%),存在公募资金重配置潜力[6] - 历史经验显示A股上涨周期中券商板块常因交投活跃、经纪与自营业务改善成为市场主线,当前改革红利或推动其重回舞台中央[6] 投资工具与行业趋势 - 券商ETF(159842)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费率合计0.2%,为高效布局板块机遇的工具[7] - 科创板改革与市场回暖形成共振,券商板块长期增长空间受政策红利(如交易活跃度提升、投资生态改善)支撑[6][7]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625
东海证券· 2025-06-25 14:16
报告核心观点 - 优化券商分类评价体系,鼓励业务细耕与效率提升,推动行业差异化竞争格局深化 [6][7][8] - 食品饮料行业政策纠偏情绪修复,聚焦供需改善方向,不同子板块有不同投资机会 [11][12][13] - 人形机器人推动丝杠需求,国内厂商突破量产壁垒,相关上市公司有投资潜力 [15][16][17] - 能源金属板块短线技术条件渐次向好,目前仍处相对低位,上破压力后上行空间或打开 [19][20][21] 各部分总结 优化券商分类评价体系,鼓励业务细耕与效率提升——资本市场聚焦(五) - 事件:6月20日证监会就《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规则标题调整以适应制度框架 [6] - 突出促进功能发挥导向:完善评价框架,以评价指标引导证券公司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优化资源配置 [6] - 整合优化业务发展指标:减少重复加分,提升经营效率加分力度,扩大覆盖面,新增专项指标,支持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 [7] - 调整扣分分值设置:重大违规直接降至D类,提高“资格罚”扣分分值,优化行政处罚扣分分值,鼓励主动纠错,支持适格主体风险处置 [8] - 投资建议:把握并购重组、高“含财率”和ROE提升三条逻辑主线,关注大型券商配置机遇 [10] 政策纠偏情绪修复,聚焦供需改善方向——食品饮料行业周报(2025/6/16 - 2025/6/22) - 二级市场表现:上周食品饮料板块下跌0.12%,跑赢沪深300指数0.33个百分点,排名第4;啤酒表现较好,上涨1.91% [11] - 白酒:政策纠偏,板块企稳反弹;五粮液开展价值创造行动,宴席场景表现亮眼;部分高端酒批价波动下行,当前板块筑底,关注高端酒和区域龙头 [12] - 啤酒:需求旺季临近,终端动销改善,行业有望修复延续 [13] - 大众品:零食板块高景气,魔芋、鹌鹑蛋品类表现突出;餐饮供应链有望受益于餐饮回暖;乳制品产能加速去化,供需格局逐步改善 [13][14] - 投资建议:白酒关注高端酒和区域龙头;啤酒关注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零食关注盐津铺子等;餐饮供应链关注安井食品;乳制品关注优然牧业等 [14] 人形机器人推动丝杠需求,国内厂商突破量产壁垒——机械设备行业深度报告 - 行星滚柱丝杠现状:性能优异但量产制造难度大壁垒高,全球市场规模较小 [15] - 市场空间:人形机器人量产提速,预计2029年行星滚柱丝杠需求达1400万个,全球增量市场达112亿元 [16] - 市场格局:欧洲厂商主导,国内企业加速突破,多家公司送样,少数企业已定点 [16] - 建议关注:恒立液压、五洲新春等上市公司 [17] 能源金属板块短线技术条件渐次向好,目前仍处相对低位——技术分析行业指数简评 - 核心观点:板块上破多个重要压力位,走出中期下降趋势,运行于长期下降趋势线之上,目前仍处低位,上破颈线位后上行空间或打开 [19] - 技术条件:携量上破多重压力位,量能、均线、指标短线向好,底部“头肩底”形态夯实 [19][20][21] - 短期预期:指数处于多重短线压力位下,或有震荡预期,但上破压力是大概率事件 [21] 财经新闻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出席听证会:表示美国经济良好,失业率低,通胀高于目标,缩表放缓让银行系统流动性过渡至“充裕准备金”状态 [23] - 央行开展3000亿人民币MLF操作:6月25日开展,期限1年期,本月到期1820亿元,实现1180亿元净投放 [24] - 六部门印发金融支持消费指导意见:提出19条举措,包括信贷支持、强化货币政策工具激励、推动扩大消费、优化消费环境等 [25][26] - 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双方强调深化合作,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秩序,新加坡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独” [27][28] A股市场评述 - 行业涨跌幅前五:涨幅前五为电机Ⅱ、电池、自动化设备、摩托车及其他、家电零部件Ⅱ;跌幅前五为油服工程、贵金属、航运港口、燃气Ⅱ、地面兵装Ⅱ [29] 市场数据 - 融资余额18052亿元,较之前变化42.23亿元;逆回购到期量1973亿元,操作量4065亿元;7天逆回购利率1.4%,1年期LPR为3%,5年期以上LPR为3.5%等 [31] - 国内利率、国外利率、股市、外汇、国内商品、国际商品等有不同的收盘价及变化情况 [31]
六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消费指导意见 提出19项重点举措
环球网· 2025-06-25 09:27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核心观点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19项重点举措,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更好满足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 [1] 支持增强消费能力 - 夯实宏观经济基础,稳定消费预期,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强化金融与财政、产业等政策协同联动 [2] - 支持居民就业增收,强化民营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规范投资理财业务,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2] - 鼓励金融机构研发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加快推进商业保险年金产品创新,提升消费意愿 [2] 支持消费产业链融资 - 发挥信贷支持主渠道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优化信贷产品,加大对消费行业经营主体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 [2] - 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可按贷款本金的100%申请再贷款 [2] - 加大债券市场融资支持力度,支持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务消费领域企业及科创企业发行债券 [2] - 积极发展股权融资,支持消费产业链上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资 [2] 加大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 推动扩大商品消费,鼓励金融机构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金融服务,强化金融支持外贸企业拓内销 [3] - 支持发展服务消费,加大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领域信贷投放,丰富信用类金融产品 [3] - 助力培育新型消费,探索金融支持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有效渠道,引导金融机构与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合作 [3] 对接消费领域重大工程 - 围绕文旅体育设施、赛事演艺场馆、医疗养老设施、通信基站、充电装备、适老改造等重点领域,创新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 [3] - 优化贷款审批条件,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及消费新业态培育建设 [3] - 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基础设施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3] 支付便利化建设 - 持续优化支付服务,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等重点消费场景,提升现金、银行卡、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等各类支付方式的兼容性 [3] - 提升适老化支付服务水平,优化外卡受理环境,深化信用卡消费场景合作,满足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需求 [3] - 鼓励试点地区稳妥推行数字人民币 [3]
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市场功能 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证券日报网· 2025-06-24 21:18
中欧财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基金投顾还不能配置场内ETF产品,如果将科创板ETF纳入基金投顾配 置范围,则有望进一步拓宽基金投顾的投资范畴、进一步丰富基金投顾的策略和产品形态。对于科创板 而言,开放基金投顾配置有望引导长期优质资金投资科创板,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6月18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称 《科创板意见》)提出,"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市场功能。丰富科创板指数及ETF品类,将科创板 ETF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促进更多中长期资金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研究推出更多科创板ETF期 权和期货期权,为中长期资金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财通证券(601108)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美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科创板汇聚了领跑国内甚至全球 的科技先锋。完善科创投资工具端将进一步打通科技企业的投融资两端,促进中长期资金向新质生产力 相关企业集聚。 拓宽基金投顾投资范畴 引导长期优质资金入市 此次监管将科创板ETF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直接投资ETF,投顾机构可构建更灵活和丰富的策略组合,使得基金投顾跟踪指数的误差更小, 交易效率更高,提高了投资 ...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6月24日
新华财经· 2025-06-24 08:18
新华财经北京6月24日电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当地时间6月22日,特斯拉在美国得州奥斯汀启动Robotaxi试点运营服务,首批投入10辆Model Y,用于 Robotaxi服务,乘客需支付4.2美元的固定费用。这意味着特斯拉所采用的视觉+端到端模型的技术路线 逐步得到验证,同时也意味着Robotaxi的商业化进程进一步提速。当前,全球Robotaxi正逐步从技术验 证迈向商业化试点运营阶段。受访专家表示,Robotaxi发展仍需要监管部门、整车厂、智能驾驶技术公 司、出行服务运营商协同发力,逐步跨越技术、成本、生态和政策多重挑战。需要相关部门给予企业开 放包容的政策环境,并加快无人驾驶立法,让无人驾驶企业真正"跑"起来。 ·业绩分化显著 16家公司率先"透底"半年报 A股半年度业绩预告陆续披露。数据显示,截至6月23日17时,A股共有16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2025年半 年度业绩预告,其中包括多家行业头部公司,不同公司之间业绩分化较为明显。此外,近期发布筹划 2025年中期分红相关公告的上市公司持续增多。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超过300家上市公司 发布了筹划2025年中期分红相关公告。 中国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