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
搜索文档
从银行视角看年内“双降”
天风证券· 2025-10-22 22:4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并维持该评级 [7]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从银行资产负债配置行为视角看,年内降准有一定可能性,可能在12月落地,但降息的必要性不大 [2][13] 央行注入中长期资金的必要性 - 2021年以来平均每6个月开展一次全面降准,目前距离上一次降准已5个月有余,按历史规律预计第四季度降准落地较为合理 [2][14][16] - 截至2025年9月末,中期借贷便利和抵押补充贷款工具余额已突破11万亿元,加剧了银行司库流动性滚动续作难度和净亏损压力 [2][20][21] - 银行负债端主动降低久期明显,存款增量平均久期从2023年上半年的1.80年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11年,且9月M1增速提升至7.2%,存款活期化趋势显著 [2][27][28][29] - 需要通过降准未雨绸缪应对2026年开门红的资产负债缺口压力,手工补息整改后每年第一季度银行资产负债缺口会超季节性恶化 [3][36][37] 年内下调LPR的必要性 - 近5年来,11-12月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的概率较低,2020年以来的12次下调中仅有1次发生在11-12月 [4][38][39] - 第四季度是信贷小季,金融机构第四季度信贷增量占比已从2021年的16%降至2024年的11%,通过LPR下调刺激11-12月信贷投放意义不大 [4][40] - 当前更倾向于采取财政贴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方式进行变相降息,2025年5月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25个基点,幅度比LPR更大 [5][41] - 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最大痛点在于资产再配置压力,存量对公贷款与3.1%的新发贷款利差维持在10-70个基点,若再度下调LPR会加剧资产到期后的再配置压力 [5][42][46] 存款降息的必要性 - 自2025年5月大行和股份制银行集体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以来,目前暂无开启新一轮下调的迹象 [6][45][48] - 受益于2022-2023年吸收的大量2-3年期高息存款陆续到期,银行负债成本大幅改善,测算显示2025年下半年高息存款到期仍将改善负债成本4个基点,此趋势或将延续至2026年 [6][51][52] - 相较于其他主流金融资产,目前各期限存款利率皆缺乏投资吸引力,若年内再度降息可能加剧一般性存款脱媒压力,不利于资金面平稳跨年 [6][53][57]
帮主郑重:10月LPR纹丝不动!这信号普通人得看懂
搜狐财经· 2025-10-20 16:27
刚刷到10月LPR报价,不少朋友发来消息:"帮主,咋又没降?" 别急,听我这个跑了20年财经的跟你唠唠,这"纹丝不动"里藏着大信号。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不用纠结这一个月的不动。房贷族别盯着月供那点波动,刚需该买还得看地段和自身能力;做生意的也别盼着利率再降,当下把现金流 稳住比啥都强。 我做中长线投资这么多年,最明白"稳"比"急"重要。LPR不动,本质是政策在"踩刹车等效果",不是市场没活力。咱们看懂这点,就不用跟着瞎焦虑,该干 啥干啥,比盯着短期利率波动靠谱多了。 其实上个月降准后,就有朋友盼着LPR跟着往下走,尤其房贷族,总想着能再省点月供。但这次1年期、5年期LPR都维持原样,不是央行"没动作",是前面 的政策还在"发酵"——9月降准已经给市场放了水,现在更需要看这些钱能不能真落到企业、购房者手里,等效果慢慢出来。 ...
美联储,如何影响你的“钱袋子”
搜狐财经· 2025-10-18 09:24
货币政策预期 - 中国人民银行10月20日将公布新一期LPR,当前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两个期限品种均连续4个月未作调整 [1] -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预计第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 [1] - 浙商证券研报称美联储重启降息后国内央行跟进降息的概率上升,节奏上10月底及以后落地概率更高 [1] 美联储政策动态 - 美联储将于10月28日至29日召开议息会议,截至10月15日市场预计其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达97.3% [1] - 美联储副主席鲍曼警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可能需要在未来几个月更快降息 [1] - 美联储发布的经济状况褐皮书显示9月以来美国经济活动基本持平,就业整体稳定,但报告裁员的企业数量增加加剧了市场对劳动力市场走软的担忧 [2] 书籍《宽松货币之王》核心观点 - 书籍揭露了美联储跨越红线的决策内情,细数从全球金融风暴到量化宽松的撒钱救市 [10] - 量化宽松政策助长高风险投资、扩大收入差距,造成难以衡量的长期金融风险 [10] - 书籍讲述美联储经济专家在过去几十年严重误解美国经济,其政策常无法产生预期效果,量化宽松扭曲资产价格,促使银行和华尔街转向风险更高的公司债务而非投资研发,最终损害美国经济并加速收入不平等 [11] - 该书是对美联储新的经济正统观念的及时且有说服力的挑战,对美联储如何控制和扭曲经济进行了犀利分析 [12]
加量操作呵护流动性央行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
上海证券报· 2025-10-15 02:30
央行流动性操作分析 - 央行于10月15日开展6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延续“以量稳市”的中期调控思路,显示货币政策维持稳健偏宽的取向 [1] - 10月15日有8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此次6000亿元操作旨在熨平短期资金波动,保持流动性稳定充裕 [1] - 10月共有5000亿元6个月期逆回购到期,本次6000亿元操作意味着该期限加量续作1000亿元 [1] 10月流动性操作规模与趋势 - 综合10月两期限操作,央行合计净投放约4000亿元,较9月增加1000亿元 [1] - 央行已于10月9日开展1.1万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较当月8000亿元到期量多投放3000亿元 [1] - 这是央行连续5个月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向市场提供中期流动性 [1] 流动性操作加量的背景与目的 - 操作加量与10月资金面扰动因素增多有关,包括政府债券处于集中发行阶段、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带动配套贷款投放增加、以及股市走强带来的“存款搬家”效应 [2] - 央行向银行体系注入中期流动性,旨在对冲流动性收紧压力,平稳政府债发行节奏,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2] - 近期外部市场波动加剧,央行适度加大操作规模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与投资信心 [2] 未来政策工具与流动性展望 - 展望后续,10月有7000亿元MLF到期,央行可能等量或小幅加量续作,并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和MLF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2] - 四季度央行存在实施新一轮降准的可能性,作为稳增长政策的配套手段,为市场注入更长期限、低成本的流动性 [3] - 市场机构认为短期流动性整体平稳,若资金面趋紧,央行可能通过超额续作MLF予以对冲,利率中枢大概率稳定在1.5%左右 [3] 近期市场利率与央行调控效果 - 8至9月,DR007利率基本维持在略高于政策利率的区间,央行通过加码14天逆回购及前置买断式逆回购有效平抑了10月初资金面的扰动 [3] - 展望四季度,非银机构分层压力整体处于低位,市场结构性紧张程度可控 [3] - 6月以来,买断式逆回购月均净投放规模维持在约3000亿元水平 [3]
9月央行各项工具净投放9268亿元 专家:预计四季度降准、降息等工具仍有操作空间
搜狐财经· 2025-10-13 12:50
10月10日,人民银行公布的9月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显示,当月各项工具实现流动性净投放9268亿元,较上月大幅增加。 上周披露的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显示,9月,常备借贷便利(SLF)净投放19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净投放3000亿元,抵押补充贷款 (PSL)净回笼883亿元,短期逆回购净投放3902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没有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廖博在接受每经记者专访时表示,MLF和买断式逆回购与国债买卖有一定的替代效应,这会降低央行通过国债投放流动性的必要性。央行阶段性暂停国债 买卖操作后,通过加量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补充中长期资金缺口。 整体来看,当前市场流动性依然较为充裕,资金利率基本围绕政策利率稳定运行,货币政策工具箱内容丰富,降准等数量型工具以及降息等价格型工具仍有 较大的操作空间。同时,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原则是不搞大水漫灌和货币超发,更多关注经济增长和物价合理回升。 廖博判断,当前宏观经济处于弱修复阶段,四季度货币政策可能出现进一步宽松动作,包括降准、降息等工具组合。另一方面,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 具是未来撬动投资的重要路径,其落地进度及实际效果是政策能 ...
四季度还有戏!机构预测央行或单独下调5年期LPR 房贷利率有望再降?
搜狐财经· 2025-09-28 16:40
货币政策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1年期与5年期以上LPR分别维持在3.0%和3.5%不变,已连续四个月保持稳定 [1] - 美联储于9月17日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下调至4.00%-4.25%,为2025年首次降息,市场预测四季度可能再有两次降息 [1] - 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等政策利率保持稳定,中长端市场利率有所上行,报价行缺乏主动下调加点的动力 [5] 利率决策考量因素 - 银行业净息差已降至1.45%左右的近二十年低位,活期储蓄利率仅0.05%,进一步下调空间极为有限 [5] - 三年期、五年期储蓄利率已不足1.5%,继续降息可能引发储蓄资金集中流动,需兼顾资本流动稳定性 [5] - 美联储降息为国内货币政策打开更大操作空间,机构预测四季度央行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或单独引导5年期以上LPR下调 [9] 房地产市场状况 - 8月70个大中城市中69个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回落,一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下降1.0% [6] -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二手房价分别下降1.2%、1.0%、0.9%和0.8%,二线城市环比下降0.6%,三线城市下降0.5% [6] - 一线城市二手房价自5月以来已连续四个月环比回落,二三线城市呈现调整加快态势 [6] 房地产政策应对 - 房地产市场核心矛盾已非单纯资金成本问题,供给端存量偏高与需求端恢复乏力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 [7][9] - 供给侧需优化供给结构,可由中央统筹赋予地方自主权,通过专项债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房等 [9] - 对房价明显调整城市可暂停新增土地拍卖与部分新房发售,回购存量未开发土地,从源头减少新增供给 [9] - 需求端需通过稳就业、促增收筑牢基础,落实"卖旧买新"税费减免、公积金政策优化等措施 [9]
9月最新LPR公布!
搜狐财经· 2025-09-25 17:36
最新公布 9月LPR保持不变 2025年9月22日,央行公布最新一期LPR: 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 9月相较于8月来看,整体保持不变。 下面随笔者再来看一下,往届LPR变化情况: | | LPR往年变化一览 | | | --- | --- | --- | | 时间 | 1年期LPR | 5年期以下LPR | | 2022年1月20日 | 3.70% | 4.60% | | 2022年2月21日 | 3.70% | 4.60% | | 2022年3月21日 | 3.70% | 4.60% | | 2022年4月20日 | 3.70% | 4.60% | | 2022年5月20日 | 3.70% | 4.45% | | 2022年6月20日 | 3.70% | 4.45% | | 2022年7月20日 | 3.70% | 4.45% | | 2022年8月22日 | 3.65% | 4.30% | | 2022年9月20日 | 3.65% | 4.30% | | 2022年10月20日 | 3.65% | 4.30% | | 2022年11月21日 | 3.65% | 4.30% ...
央行9月净投放6000亿中期流动性,什么信号
观察者网· 2025-09-24 20:51
(原标题:央行9月净投放6000亿中期流动性,什么信号) 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9月25日(周四),将以固定 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 中期借贷便利(MLF)是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 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可通过招标方式开展。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本月有3000亿MLF到期,这意味着9月央行MLF净投放达到3000 亿,为连续第七个月加量续作,符合市场预期。考虑到本月央行还开展了3000亿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 这意味着9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达6000亿,与上月相同,净投放规模持续处于较高水平。 王青认为,在5月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10000亿之后,近四个月中期流动性持续处于净投放状态,且近两 个月净投放规模显著扩大,主要有三个原因: 三是央行持续实施中期流动性净投放,也在释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政策信号,显示货币政 策延续支持性立场。 王青表示,三季度以来,受极端天气、稳增长政策节奏、外部波动、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 消费、投资、工业生产 ...
货币政策应坚持“以我为主”,降准优于降息丨董希淼专栏
搜狐财经· 2025-09-23 07:1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董希淼(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9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 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 向好态势。 在5月两个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各下降10个基点之后,9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维持在 3.0%、3.5%,连续四个月"按兵不动",符合预期。下一阶段,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基调之下,我国 仍将可能实施降准降息,但大幅度降息并不现实,且降准应先于LPR下降。 数据显示,8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 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无论是新发放的企业贷款还是个人住房贷 款,利率都在去年同期较低的水平上继续下降,且都处于历史低位。在这种情况下,LPR降低并非当务 之急,必要性不足。从LPR报价机制看,近期央行多次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作为LPR定价基础的7天期 逆回购操作利率为1.40%,并未发生变化,因此LPR较难下降。因此,本月LPR维持不变,实属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