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自动驾驶

搜索文档
智能汽车突围战:国产芯片的“攻防与加速”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5 09:35
论坛背景与主题 - 论坛聚焦新能源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两大核心领域,围绕电动化平台架构、车规级芯片国产替代、智能驾驶系统集成三大技术主线展开讨论 [1] - 十余家产业领军企业参与,包括黑芝麻智能、辉羲智能、士兰微、纳芯微等,共同探讨产业链协同创新 [1] 智能汽车芯片技术发展 - 黑芝麻智能推出华山A2000和武当系列高性能芯片平台,重点布局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领域,未来将持续创新核心IP和SoC架构以降低成本 [3] - 辉羲智能自主研发光至R1 SoC,采用7nm工艺集成450亿晶体管,支持每周算法模型推送,适配智能驾驶、机器人等场景 [5] - 概伦电子针对车规芯片设计挑战推出全流程DTCO解决方案,覆盖设计-制造-验证环节以缩短周期并确保可靠性 [19] 电源与驱动芯片创新 - 南芯科技推出覆盖1A至16A输出的高能效电源方案及完整车规级驱动产品组合,满足智能汽车对高功率密度和功能安全的需求 [7] - 士兰微实现40V至1200V功率器件全覆盖,呼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以缓解供需矛盾并提升产品竞争力 [9] - 华太电子EFUSE产品HAD1420系列实现线束减重与安全性提升,同时推出理想二极管控制器和高压BUCK电源支持座舱高效运行 [21] 国产芯片替代与生态建设 - 华大半导体推动C-IDM全产业链布局,车规芯片年出货量突破100亿颗,在中国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排名前五 [15] - 宇都通讯即将量产车载UWB芯片YD9605,对标NXP产品,已取得3项UWB授权专利并新增4项申请 [23] - 荣湃半导体推出基于iDivider技术的数字隔离器Pai8216系列,具备40V门级驱动电压和200kV/μs高CMTI性能 [23] 智能座舱技术突破 - 华研慧声推出主动降噪(ERNC)和沉浸音效系统,已应用于智己、福特等车型,实现全速段降噪和7.1.4三维环绕声 [11] - 纳芯微基于HSMT协议的SerDes视频接口产品实现与友商互联互通,布局摄像头到屏幕的全方位应用 [15]
【2024年报点评/长安汽车】业绩符合预期,三大计划齐头并进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4-14 18:10
| 投资要点 | | --- | 公司公告: 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2024Q4实现营收487.7亿元,同环比分别+13.2%/+42.5%,归母净利润 37.4 亿 元 , 同 环 比 分 别 +158.9%/+400.1% , 扣 非 后 归 母 净 利 润 9.1 亿 元 , 同 环 比 分 别 +435.2%/+77.0%。2024Q4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Q4业绩符合预期,自主经营向好: 1)营收层面: 并表销量/ASP环比均提升。销量维度,公司24Q4实现并表销量51.2万台,同环 比+14.2%/+37.7%;折算Q4并表单车均价9.5万元,同环比分别-0.9%/+3.5%。 2)毛利率层面: 公司Q4毛利率为16.2%,同环比分别-3.3/+0.5pct,环比改善主因包括①深蓝科技Q4销量14.6万 台,环比+86.9%,毛利率改善;②持续降本影响,Q4为确认降本最多季度。 3)费用率层面: 公 司 Q4 销 管 研 费 用 率 分 别 5.8%/1.8%/4.2% , 同 比 分 别 +0.5/+0.8/+0.9pct , 环 比 分 别 +1.0/-1.4/-0.3pct。 4)投资收益层 ...
【耐世特(1316.HK)】全年业绩符合预期,线控转向新增订单持续突破——2024年报业绩点评(倪昱婧)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26 17:07
2024年全年业绩 - 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1.6%至42.8亿美元,超出原预测42.5亿美元 [3] - 毛利率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至10.5%,EBITDA同比增长22.5%至4.2亿美元 [3] -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68%至0.62亿美元,略低于原预测0.7亿美元 [3] - 下半年业绩加速:营收同比增长3.4%至21.8亿美元,毛利率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至10.9%,EBITDA同比增长41.6%至2.3亿美元,净利润同比激增1577.3%至0.46亿美元 [3] 地区与业务表现 - 亚太地区营收同比增长10.1%至13.4亿美元,占总营收比例提升2个百分点至31%,EBITDA利润率提升0.6个百分点至17.2% [4] - 北美地区营收占比下降3个百分点至51%,但EBITDA利润率提升2.3个百分点至8.1% [4] - EPS业务仍为核心,2024年营收占比68%,新订单中占比66% [4] - 公司整体EBITDA利润率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至9.9%,主要受益于亚太增长、北美修复及降本措施 [4] 新订单与技术突破 - 2024年新增订单总额60亿美元,其中北美占比59%、亚太占比30% [4][5] - 线控转向业务突破:获北美头部电动车企L4项目及中国新能源主机厂订单 [5] - DP-EPS业务进展:斩获两家中国头部车企订单,与Stellantis合作项目量产 [5] - 后轮转向业务:首次获得中国新能源主机厂订单,预计2026年量产 [5] - 客户范围扩展:已进入比亚迪、长安、理想、小鹏及日产供应链,新增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 [5] 未来增长驱动 - 常熟工厂2025年投产后有望推动EBITDA利润率持续提升 [4] - 后轮转向新产品可实现零部件集成降本和轻量化,与R-EPS及线控转向形成协同 [5] - 业务布局优化:新建常熟基地、扩建墨西哥技术中心、转移北美管柱业务以降低成本 [5] - 智能化趋势下,公司技术领先优势有望推动高阶自动驾驶转向系统放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