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

搜索文档
美国人未来六个月可能面对什么?
财富FORTUNE· 2025-09-03 21:03
核心观点 - 劳动力短缺和关税政策导致美国农产品价格面临大幅上涨压力 预计未来六个月消费者将面临食品价格飙升和消费方式被迫改变的困境 [1][3][12] 劳动力短缺影响 - 驱逐非法移民导致农场失去绝大多数无证工人 造成农业劳动力严重短缺 [1] - 美国本土工人不愿接受田间体力劳动工资 摘草莓时薪18美元与冰淇淋店工作相当 田间工作需支付25-30美元/时才能吸引本土劳动力 [4] - H-2A签证计划规模太小且程序繁琐 目前仅能提供几十万工人 需要达到百万级别才能满足需求 [4][5] - 签证每季度到期需重复申请 雇主需承担住宿和交通费用 连续五年雇用同一工人需办理五次签证 [6][7] 价格影响预测 - 农产品价格预计在今冬至明年初上涨50%至100% 牛奶价格从7美元飞涨至14美元 草莓变成奢侈品 [1][3] - 消费者将在约六个月后感受到至少50%的关税冲击 果蔬和乳制品受影响最大 [11][12] - 墨西哥牛油果和番茄等全年作物因关税变得更昂贵 进口替代方案失效 [10] 消费行为变化 - 家庭将被迫购买更便宜的加工食品替代高价新鲜农产品 [12] - 蔬菜价格飙升导致人们转向高热量深度加工食品 可能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13] 政策解决方案 - 降低关税和增加合法农业工人流入是改善消费者境况的有效措施 [14] - 人脸识别等安全技术可用于大幅扩容H-2A计划 但当前政府未实施 [8][9] - 历史表明价格飙升将迫使立法者采取行动 中期选举前后移民强硬立场可能松动 [14]
Revvity(RVTY)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03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有机增长率为3% 其中生命科学业务中个位数增长 诊断业务低个位数增长[4] - 中国诊断业务第二季度下降约15% 预计下半年下降中20%[7] - 软件业务Signals增长超过30% 年度投资组合价值(APV)实现低双位数增长 年度经常性收入(ARR)增长超过40% 净留存率达到115%[15][16] - 仪器业务第二季度下降中高个位数[31] - 全年有机增长指引从3%-5%下调至2%-4% 主要受中国诊断业务影响[44] - 第三季度指引有机增长1% 第四季度预计4%有机增长[47] - 全年自由现金流指引超过5亿美元 上半年自由现金流转换率达到90%[6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生命科学业务: 制药领域增长中个位数 试剂业务连续六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 仪器业务面临压力[4][13][26] - 诊断业务: 免疫诊断(ImmunoDX)在除中国外市场表现强劲 美洲增长中双位数 欧洲增长中高个位数[34] - 软件业务: Signals增长超过30% APV低双位数增长 ARR增长超过40% 净留存率115%[15][16] - 生殖健康业务: 第二季度增长低个位数 新生儿筛查增长高个位数[38][39] - 学术和政府(A&G)业务: 下降低个位数 超过75%为试剂业务 试剂业务持平至略有增长[21][2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 占总收入15%-16% 中国诊断业务占总收入9%[9] - 中国生命科学业务: 第二季度增长中个位数 试剂增长略高于中个位数 仪器增长较为温和[24] - 美洲市场: 免疫诊断业务从五年前占比不足5%增长至现在超过15% 过去四五年增长中双位数以上[35] - 欧洲市场: 受关税影响较大 欧洲向美国出口的诊断制造业务受关税冲击[10][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软件业务发展战略: 推出重大MPI产品 向临床软件产品下游扩展 推出大分子工作流程产品 向二级三级制药公司扩展 向材料科学领域扩张[17][18] - 试剂业务竞争优势: 客户服务、产品质量和市场进入方式具有差异化优势 在GMP设施方面投入运营约一年 预计未来几年将带来实际效益[27][29] - 免疫诊断业务增长策略: 通过获得FDA菜单批准和提高自动化水平来扩大在美洲的市场份额 计划在未来12-18个月内推出更高通量的结核病检测产品[36] - 新生儿筛查业务增长驱动: 地理扩张、菜单采用和菜单扩展三大支柱[39] - 关税缓解措施: 评估在美国建立新的FDA站点 但需要考虑成本和监管要求[11][5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制药行业客户普遍保持谨慎态度 需要政策明确性才能规划未来投资[19] - 中国市场非常注重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科学 公司专注于特殊科学领域的优势得以发挥[24] - 需要政策明确性才能使试剂业务恢复正常增长率(9%-11%) 当前环境仍存在谨慎情绪[27] - 仪器业务需要更多政策确定性 客户才能提前规划并开始资本支出[31] - 预计2026年市场增长0%-1% 公司目标增长高于市场200个基点[55][61] - 长期运营利润率目标仍为中期30%以上[68] 其他重要信息 - 关税影响: 2025年预计产生0.12美元每股收益影响或50个基点运营利润率影响 主要来自欧洲向美国的诊断制造业务[10] - Genomics England合同: 预计为全年有机增长贡献约1个百分点 实验室于7月开始运营 第四季度达到全面产能[49][50] - 资本部署: 积极进行股票回购 认为当前股价处于折价水平 是良好的回报机会[66][67] - 成本行动: 在中国推动生产率提升 继续推动整合协同效应 通过供应链活动降低关税成本[58]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第二季度业绩表现及主要要点[3] - 第二季度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生命科学业务中个位数增长 诊断业务低个位数增长 软件表现优异 试剂业务连续环比增长[4] 问题: 中国诊断业务变化及影响[6] - 中国推行DRG改革和拆包政策 导致多重检测技术减少 小组检测增加 公司约三分之二收入来自多重检测面板 业务受到显著冲击[6] 问题: 关税影响及缓解措施[10] - 2025年关税产生0.12美元每股收益影响 主要来自欧洲向美国的诊断制造 中国通过本地化生产已缓解影响 正在评估在美国建立新FDA站点[10][11] 问题: 制药业务表现及Signals软件贡献[12] - 制药业务增长中个位数 主要来自Signals软件业务增长超过30%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业务(试剂和仪器)略有下降[13] 问题: Signals增长来源及可持续性[14] - APV低双位数增长 ARR增长超过40% 净留存率115% 通过新产品发布、客户群扩展和向材料科学领域扩张来维持增长[15][17][18] 问题: 制药客户对关税和MFN的担忧[19] - 客户普遍保持谨慎 需要政策明确性才能规划临床前投资[19] 问题: A&G业务表现及展望[20] - A&G下降低个位数 超过75%为试剂业务 试剂业务持平至略有增长 预计下半年环境相似[21][22] 问题: 中国生命科学市场状况及刺激政策影响[23] - 中国生命科学业务增长中个位数 试剂增长略高于中个位数 仪器增长温和 未看到明显刺激政策效益[24][25] 问题: 试剂业务需求及增长恢复条件[26] - 制药领域试剂增长快于学术和政府 中国是增长最快地区 需要政策明确性才能恢复正常增长率[27] 问题: 竞争格局变化及Abcam整合影响[29] - 公司试剂业务表现优于同行 可能获得市场份额 客户服务、产品质量和市场进入方式具有竞争优势[29] 问题: 仪器业务表现及稳定时间[30] - 低ASP仪器表现较好 高ASP仪器面临更大压力 需要政策确定性才能恢复增长[31] 问题: 第四季度仪器预算flush预期[32] - 预计与去年相似 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之间的季节性高峰较为温和[32] 问题: 软件业务定价及市场认可度[33] - 认为市场未充分认可软件业务价值 净留存率中40%-50%来自价格因素 其余来自增销或增加用户[33] 问题: 免疫诊断业务在发达市场表现[34] - 美洲增长中双位数 欧洲增长中高个位数 驱动因素包括自身免疫市场高单位数增长、产品创新和商业执行[34] 问题: 美洲免疫诊断业务增长前景[35] - 美洲占比从不足5%增长至超过15% 过去四五年增长中双位数以上 目标达到市场平均40%份额 需要通过FDA批准和自动化提升[35][36] 问题: 生殖健康业务表现及出生率下降影响[38] - 生殖健康业务增长低个位数 新生儿筛查增长高个位数 通过地理扩张、菜单采用和菜单扩展驱动增长[39][40] 问题: 生殖健康业务长期规划[41] - 整体生殖健康业务增长2%-4% 新生儿筛查增长3%-5%[43] 问题: 第四季度增长加速信心[44] - 诊断业务从第三季度基本持平加速至第四季度中个位数增长 三分之一来自生殖健康(OMICS合同) 三分之二来自免疫诊断[47][48] 问题: OMICS合同价值[50] - 该合同每年贡献约1个百分点的有机增长[50] 问题: 第四季度利润率提升驱动因素[52] - 400基点提升中300-350基点来自正常季节性量增 50-100基点来自离散成本行动[53] 问题: 2026年28%以上利润率信心[54] - 假设市场增长0%-1% 公司增长低个位数 在低个位数增长环境下保持28%利润率已属良好表现[55] 问题: 2026年28%利润率基线假设[57] - 包括关税影响假设 通过中国生产率提升、整合协同效应和供应链活动驱动利润率[58] 问题: 2026年关税完全缓解预期[59] - 2026年不会完全运营缓解 仍将吸收一些净成本影响[59] 问题: 2026年有机增长基础假设[60] - 预计市场增长0%-1% 公司增长高于市场200基点 软件增长可能低于今年20% 中国免疫诊断上半年仍有阻力[61][62] 问题: 自由现金流可持续性及资本部署[64] - 85%+转换率为指导理念 上半年表现90% 将继续关注股票回购 认为当前股价折价[65][66] 问题: 市场最低估的方面[68] - 市场低估Revvity组合的力量和利润率扩张能力 长期运营利润率目标中期30%以上 软件业务价值也被低估[68]
DLS MARKETS:特朗普关税前景不明朗,道琼斯期货下跌
搜狐财经· 2025-09-03 18:17
由于特朗普关税前景的不确定性打压风险情绪,道琼斯期货面临压力。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把关税案提交最高法院。 投资者预计美联储本月将降息。 截至本文撰写时,道琼斯期货下跌37点,至45,250点附近。该指数包含30只股票,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周末后,周二下跌了0.55%。 周二,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他将于周三立即将关税案提交最高法院,以加快对关税的裁决。上周五,一个法官小组称特朗普的大部分关税"非 法",并指责特朗普错误地援引了紧急状态法。 市场参与者担心,如果华盛顿取消关税,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将再次出现,因为美国企业已开始根据国际政策变化调整供应链。 然而,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澄清说,华盛顿有更多办法维持关税。 与此同时,由于美联储(Fed)几乎肯定会在本月的政策会议上降息,美国股市的整体前景依然坚挺。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FedWatch 工具,美联储在9月份政策会议上降息的可能性接近92%。 周三,投资者将关注美国7月份JOLTS就业岗位空缺数据,该数据将于格林威治标准时间14:00公布。DLSMARKETS预计美国雇主新增就业岗位740 万个,与之前的744万个数据基本持平。 道琼斯期货周 ...
巴克莱:美股不便宜,但科技股不贵
华尔街见闻· 2025-09-03 15:57
美股整体估值 - 标普500整体估值达到22-22.5倍市盈率,但未过度泡沫化 [1] - 估值水平不一定构成业绩阻力 [5] 科技股估值与表现 - 大型科技股以约29倍前瞻市盈率交易,低于2024年年末水平且低于其长期平均溢价 [2][5] - 科技股本季度每股收益增长27.6%,科技板块其他股票增长19.7%,远超长期历史平均8.7% [4] - 科技股估值相对合理,仍有上涨空间 [1][2] 财报季表现 - 标普500二季度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0.6%,销售增长6.1% [1][3] - 盈利惊喜广度和深度高于长期趋势,超预期率和惊喜幅度接近四年来最高水平 [3] - 增长高度集中于大型科技股和金融板块,其他板块表现疲软 [1][4] 板块分化情况 - 通信服务板块每股收益增长24.8%,金融板块利润率改善显著 [4] - 能源、公用事业和材料板块出现利润率下滑和负运营杠杆 [4] - 工业股以25倍市盈率交易,估值偏高,主要由航空航天防务和电气设备推动 [5] 盈利预期调整 - 华尔街将标普500指数2025年全年每股收益预期从264美元上调至268美元 [1][8] - 上调主要受大型科技股、工业和金融板块推动,非必需消费品(除亚马逊)、必需消费品、医疗保健和公用事业板块拖累预期 [8] 关税与定价策略 - 讨论关税或贸易的高管比例从第一季度90%降至76%,平均讨论次数几乎减半 [10] - 讨论"定价"或价格"推进"的高管比例回落至75%,表明企业未更广泛计划涨价 [10] - 高管对库存看法积极,提及"高库存"次数减少,"竞争性库存"次数增加 [10] 人工智能讨论 - 约55%高管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讨论人工智能等一般性AI话题,延续上升趋势 [10] - 仅约2%高管提及深度学习等具体AI技术发展 [10] - AI讨论更多聚焦效率改善,超过3%电话会议将AI与"效率"联系讨论 [10]
世贸组织总干事:关税对国际贸易体系造成二战来最严重破坏
搜狐财经· 2025-09-03 12:54
关税对国际贸易体系的破坏 - 全球在世贸组织条款下进行的贸易占比已降至72%并可能进一步下滑[1] - 最惠国待遇下的全球贸易因美国加征关税而减少[1] - 关税影响尚未完全显现 企业年初囤购商品导致库存耗尽时影响将凸显[1] 全球贸易增长预期调整 - 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预期从萎缩0.2%上调至0.9%但仍低于关税前2.7%的预期[1] - 202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从2.5%下调至1.8%[1] - 美国高额关税将在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拖累美国进口并抑制贸易伙伴出口[1] 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受冲击 - 韩国8月出口增速从7月5.9%大幅放缓至1.3%[2] - 韩国对美15大主力出口品类中11项出现下滑 钢铁同比骤降32.1%[2] - 日本7月对美出口额同比减少10.1% 汽车出口额降幅达28.4%[2] 美国经济指标变化 - 8月ISM制造业指数48.7仍低于50枯荣线 显示经济活动处于收缩状态[3] - 7月PPI环比上涨0.9%大幅高于预期的0.2% 为2022年6月以来最大涨幅[3] - 7月PPI同比涨幅3.3%为今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3] 制造业投资与就业影响 - 美国制造业投资可能平均每年减少13% 到2029年累计缩水约4900亿美元[5] - 自4月以来美国制造业丧失3.7万个工作岗位 招聘跌至近10年最低[5] - 特朗普关税相当于今年使每个美国家庭平均多缴1304美元税款[5] 长期经济影响预测 - 到2026年每个美国家庭平均税款负担将升至1588美元[5] - 2026年特朗普关税将使美国市场收入下降1.5%[5] - 美国贸易不确定性将导致韩国今年GDP增长下降0.13个百分点[2]
特朗普现在火气很大,对莫迪撂下一句狠话,关键时刻,印度承诺对美零关税,为时已晚!
搜狐财经· 2025-09-03 11:40
美印贸易摩擦 - 特朗普宣布对印度部分出口商品加征50%关税 重点针对纺织和珠宝等劳动密集型行业[1] - 电子和制药行业暂未受关税影响 苹果在印度的工厂投资也未受影响[1] - 印度提出对美零关税提议但被特朗普拒绝 称"为时已晚"[1][3] 印度应对策略 - 印度工商部长表示将开拓新市场 不会屈服于美国压力[5] - 印度采取"边吵边谈"策略 一方面与中俄深化合作 另一方面与美国继续贸易谈判[5] - 印度凭借其市场规模和地缘位置优势 在全球大国博弈中保持自主外交[5] 行业影响 - 纺织和珠宝行业受关税冲击最严重 美国是印度最大出口市场[1] - 印度被指责将俄罗斯石油转售欧洲 被白宫贸易顾问称为"克里姆林宫的洗衣店"[6] - 美印贸易摩擦可能促使印度加速市场多元化 减少对美国市场依赖[5] 地缘政治背景 - 印度在上合峰会签署"天津宣言" 与中俄关系走近引发美国不满[3] - 美国试图通过"印太战略"拉拢印度遏制中国 但印度坚持两边下注策略[3][5] - 美印关系进入对抗与妥协交替的新阶段 双方既不想彻底决裂也不愿让步[5]
股指期货将偏强震荡,黄金期货将震荡偏强,白银、铜、螺纹钢、铁矿石、焦煤、玻璃、纯碱、原油期货将偏强震荡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9-03 10: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通过宏观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预期 2025 年 9 月 3 日期货主力合约行情走势,股指期货、白银、铜、铝、螺纹钢、热卷、铁矿石、焦煤、玻璃、纯碱、原油、PTA、PVC、甲醇、豆粕、豆油、棕榈油期货将偏强震荡,黄金期货将震荡偏强,十年期和三十年期国债期货大概率宽幅震荡,工业硅期货震荡整理,多晶硅期货宽幅震荡,碳酸锂期货偏弱宽幅震荡[2][3][4][6] 各目录总结 宏观资讯和交易提示 - 中俄两国领导人举行会谈,签署 20 余份双边合作文件[7] - 中国将对俄罗斯试行免签政策,自 2025 年 9 月 15 日至 2026 年 9 月 14 日,俄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等不超 30 天可免签[7] - 央行 8 月 MLF 净投放 3000 亿元,PSL 净回笼 1608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 3000 亿元[7] -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 4 项免税举措支持社保基金运作管理,自 2024 年 4 月 1 日起执行[7]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三大合作平台及两个合作中心揭牌启动[8] - 少部分“收缩型城市”未来可能面临撤并或整合[8] - 特朗普将就全球关税案裁决上诉美国最高法院[8] - 日本央行副行长称基于经济与物价改善态势,继续加息是合适选择[8] - 美国 8 月 ISM 制造业指数微升至 48.7,低于预期,新订单指数扩张,产出指数收缩[9] - 欧元区 8 月 CPI 同比涨 2.1%,核心 CPI 同比回落至 2.3%,欧洲央行鹰派执委建议暂停降息[9] 商品期货相关信息 - 9 月 2 日,黄金期货价格上涨,伦敦现货黄金突破 3500 美元/盎司,COMEX 黄金期货收涨 1.51%,多家机构预测贵金属开启新一轮上涨[9] - 9 月 2 日,地缘风险推升油价,美油主力合约收涨 1.56%,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涨 1.35%[10] - 9 月 2 日,伦敦基本金属涨跌不一,铜价短期受供需错配及宏观宽松预期支撑[10] - 9 月 2 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跌 101 个基点,夜盘收报 7.1390,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贬 17 个基点[10] - 9 月 2 日,美元指数涨 0.66%,非美货币多数下跌[11] 期货行情分析与前瞻 股指期货 - 9 月 2 日,沪深 300、中证 500、中证 1000 股指期货主力合约下跌,上证 50 股指期货主力合约上涨,A股 成交 2.91 万亿元,8 月 A 股 新开户数环比增 34.97%,同比增 165.21%,两融余额突破历史峰值[11][12][13][14] - 9 月 2 日,香港恒生指数等下跌,南向资金净买入 92.81 亿港元,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跌,欧洲三大股指收盘全线下跌[16][17] - 预期 2025 年 9 月股指期货主力合约震荡偏强,9 月 3 日期货将偏强震荡[17][18] 国债期货 - 9 月 2 日,十年期和三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下跌,央行开展 2557 亿元逆回购操作,净回笼 1501 亿元,资金面整体均衡[36] - 9 月 2 日,美债收益率集体上涨,全球超长期债券收益率飙升,投资者担忧多国财政状况[41] - 预期 9 月 3 日,十年期和三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大概率宽幅震荡[37][41] 黄金期货 - 9 月 2 日,黄金期货主力合约上涨,最高上行至 5 月 9 日以来新高[43] - 预期 2025 年 9 月黄金期货主力连续合约震荡偏强,9 月 3 日主力合约震荡偏强[43] 白银期货 - 9 月 2 日,白银期货主力合约上涨,最高上行至上市以来新高[50] - 技术分析显示,截至 9 月 3 日夜盘收盘,主力连续合约均线呈多头排列,上涨趋势明显[50] - 预期 2025 年 9 月白银期货主力连续合约震荡偏强,9 月 3 日主力合约偏强震荡并再创上市以来新高[50][51] 其他期货 - 9 月 2 日,铜、铝、工业硅、多晶硅、碳酸锂、螺纹钢、热卷、铁矿石、焦煤、玻璃、纯碱、原油、PTA、PVC、甲醇、豆粕、豆油、棕榈油期货主力合约有不同表现[53][58][62][64][67][72][73][77][82][86][92][96][101][103][105][108][110][114] - 对各期货 2025 年 9 月及 9 月 3 日行情作出预期,多数期货将偏强震荡,部分期货有不同走势[3][4][6]
三大指数9月“开门黑”英伟达(NVDA.US)股价四连跌
智通财经· 2025-09-03 06:26
周二,三大指数收跌,美债收益率飙升令投资者担忧。美股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表现强劲,道指当月上 涨超3%,标普500指数攀升近2%,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月度涨幅达1.6%。这是标普500指数连 续第四个月上涨。 【美股】截至周二收盘,道指跌249.07点,跌幅为0.55%,报45295.81点;纳指跌175.92点,跌幅为 0.82%,报21279.63点;标普500指数跌44.72点,跌幅为0.69%,报6415.54点。英伟达(NVDA.US)收跌 1.95%,CoreWeave(CRWV.US)收跌9.41%。 【欧股】德国DAX30指数跌534.22点,跌幅2.22%,报23488.84点;英国富时100指数跌83.99点,跌幅 0.91%,报9112.35点;法国CAC40指数跌53.65点,跌幅0.70%,报7654.25点;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 78.93点,跌幅1.47%,报5288.15点;西班牙IBEX35指数跌223.00点,跌幅1.49%,报14707.50点;意大 利富时MIB指数跌704.71点,跌幅1.66%,报41705.00点。 【美债】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涨3.30 ...
美国8月ISM制造业PMI连续六个月萎缩,新订单改善,价格指数再回落
搜狐财经· 2025-09-03 04:05
美国制造业PMI整体表现 - 美国8月ISM制造业指数48.7 低于预期49且连续第六个月低于50荣枯分界线 显示制造业持续收缩[1] - 10个行业出现萎缩 7个行业扩张 制造业GDP的69%处于萎缩状态 较7月略有下降[5][6] 分项指数表现 - 新订单指数51.4 大幅高于预期48和前值47.1 单月跃升4.3点 为去年年初以来最大涨幅且今年首次进入扩张区间[1][3] - 产出指数下降3.6点至47.8 三个月来首次跌入收缩区间[3] - 就业指数43.8 略高于前值43.4 但仍处于疫情以来最疲弱水平之一[3] - 物价支付指数63.7 低于预期65和前值64.8 创2月以来最低水平 连续第二个月下降[1][3] 其他制造业指标 - 标普全球8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53 略低于预期53.3和初值53.3[8] - 供应商交付指数显示交货时间延长 进口指数收缩速度加快 积压订单以更快速度减少[3] 需求与成本因素 - 消费者支出以四个月最快速度增长 主要受汽车等大宗商品支出推动[7] - 工厂因担忧未来价格上涨和供应受限 进一步增加仓库库存[9] - 成本上涨正通过出厂价格上涨转嫁给消费者 投入品价格上涨与关税影响相关[9] 市场即时反应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4.26%附近 日内涨幅收窄至不足4个基点[10] - 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至3.64%下方 涨幅不到2.5个基点[10] - 美元指数回落至98.2附近 日内涨幅收窄至0.52%[10] - 现货黄金涨幅扩大至0.64% 逼近3500美元[10] - 新兴市场资产跌幅收窄[10]
特朗普引发资本大转向?私募巨头曝料:亚洲和中东客户正抛弃美国
金十数据· 2025-09-02 14:04
投资者对美国资产规避趋势 - 亚洲及中东顶级投资者因特朗普政府政策冲击要求避开美国资产 包括主权基金在内的多家机构以关税或潜在贸易投资限制不确定性为由要求完全规避在美国的敞口 [2] - 部分投资者要求开设欧元账户而非美元账户 甚至要求在非美国银行开立托管账户以防局势彻底失控 这类讨论自今年起出现且仅与少数客户开展 [2] - 全球金融体系因此变得更割裂一体化程度更低 从经济层面来看必然带来代价 [2] 美国政策环境稳定性问题 - 政策每年都在变缺乏稳定性 导致投资者无法对投资进行评估并转向其他地区 [2] - 新政府推行政策议程过程中引发诸多冲击 美国需要展现稳定性 [2] - 特朗普执行政策议程的方式让人意外 尤其对瑞士而言是这样 [3] 美国市场吸引力与行业布局 - 美国仍是极具吸引力的资本投放目的地 重点布局领域包括科技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工业和服务业 [3] - 对科技企业包括中型企业而言美国市场规模比欧洲大得多 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领域更是庞大市场 [3] - 美国吸引力丝毫未减 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欧洲大型经济体如德国在2023年和2024年经历两年衰退的表现 [3] 具体企业受影响案例 - 美国对瑞士征收高额关税将迫使百年灵提高在美国售价并影响其美国市场销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