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
搜索文档
“失速”与“领跑”:“达链”公司的股价“见顶”了吗?
经济观察网· 2025-11-04 14:37
文章核心观点 - AI算力需求旺盛背景下,“达链”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呈现业绩分化,部分公司同比高增长但环比增速放缓,引发市场对行业景气度持续性的担忧 [2][3][4] - 市场多空分歧显著,看多方认为北美云厂商资本开支未见顶,看空方则认为当前股价已透支未来预期 [3] - 行业未来增长动力聚焦于1.6T光模块、硅光技术、Scale-up光连接等新技术迭代,以及AI服务器产值增速快于出货量的结构性变化 [6][8][9][13] 行业景气度与市场表现 - 第三季度多家“达链”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长:胜宏科技增长260.52%,新易盛增长205.38%,中际旭创增长124.98%,工业富联增长62.04%,英维克增长8.35% [3] - 财报发布后市场反应负面,光模块龙头“易中天”(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两日市值蒸发超1400亿元,胜宏科技股价跌10.53%,工业富联跌7.66% [3] - 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年增长率下调至24%左右,2026年增幅仍将达20%以上 [12] 细分领域业绩表现 - **PCB环节**:胜宏科技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1.02亿元,环比第二季度12.23亿元下降9.88%,管理层归因于客户端产品换代导致产线调整、用工成本增加及NPI项目研发费用增长 [5] - **光模块环节**:新易盛第三季度营收60.68亿元,环比下滑4.97%,为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连续9个季度环比增长后首次下滑;天孚通信营收14.63亿元,环比下降3.18% [5][6] - **散热环节**:英维克第三季度营收14.53亿元,环比减少11.44%,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环比增幅均低于10%,其液冷业务营收超2亿元,占总营收约10% [7] - **业绩领跑者**:工业富联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03.73亿元,同比增长62.04%,单季度净利润首次突破100亿元;中际旭创归母净利润31.37亿元,同比增长124.98%,环比增长30.1% [7] 未来增长动力与技术趋势 - 新易盛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及2026年行业保持高景气度,1.6T产品将持续放量,硅光产品占比将明显提升 [6] - 中际旭创表示800G光模块订单需求持续释放,1.6T产品已获重点客户部署并增加订单,预计2026-2027年将大规模部署,且硅光方案应用比例将持续提升 [8] - Scale-up(服务器内部GPU光连接)成为新焦点,带宽需求增长非常快,可能达Scale-out(服务器间连接)的十倍,预计2027年有望看到应用部署 [9] - 2025年AI服务器产值预计同比增长近48%,2026年将在2025年基础上再增长30%以上,主要受英伟达Blackwell等高价整合方案拉动 [13] 财务压力与股东行为 - 工业富联存货科目余额高达1646.64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793.98亿元;短期借款858.35亿元,较2024年底359.92亿元大幅增加;应付账款1544.63亿元,较2024年底938.35亿元增长 [10] - 中际旭创存货余额112.16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52.64%;新易盛存货余额66.03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59.79% [10] - 存货激增导致资产减值损失风险,新易盛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2.03亿元,同比大增883.08%;天孚通信资产减值损失3310.05万元,同比大增238.76% [11] - 部分公司股东及高管密集减持:新易盛实际控制人转让1143.07万股,交易金额37.49亿元;中际旭创控股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550万股;胜宏科技创始人家族及高管年内减持合计超21亿元;英维克被陆股通减持4519.53万股 [12] - 股东人数激增,新易盛股东人数从二季度末9.80万人环比大涨58.46%至15.53万人;英维克股东总户数较上半年末增加9.27万户,增幅达129.66% [12]
DeepSeek 开源 AI 补齐产业链短板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1-04 14:26
好的,作为资深研究分析师,我将为您解读这份AI行业研报,总结关键投资要点。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AI算力芯片行业及相关公司给出“增持”评级 [82][83] 报告核心观点 - DeepSeek AI的崛起彰显了国产AI模型的竞争力,将加速国产AI应用渗透并推动国产算力需求增长 [25][82] - 全球AI算力投资持续高增长,2026年海外AI算力芯片出货量预计接近2000万颗 [17][19] - 国产算力产业链正逐步走向闭环,从芯片、超节点到软件生态不断完善 [25][30] AI应用与需求爆发 - DeepSeek上线18天日活达1500万,霸榜苹果应用商店140+国家/地区第一名 [10] - 2025年5月DeepSeek全球Web访问量达4.32亿次,仅次于ChatGPT、New Bing和Gemini [10] - 豆包大模型2025年5月日均tokens使用量超16.4万亿,较2024年5月同比增长约137倍 [10][14] - 谷歌2025年4月月度token用量达4800万亿次,同比增长约50倍 [14] - AI应用已渗透至金融、办公、社交与内容等多个领域 [12] 全球AI资本开支预测 - 2026年全球AI Capex预计达8578.44亿美元,同比增长43% [17][18] - 海外四大CSP(微软、谷歌、Meta、亚马逊)2026年Capex合计4762.5亿美元 [18] - 字节跳动2026年Capex预计2500亿元,同比增长39% [58] - 三大运营商2027年合计AI Capex预计1272.4亿元 [63] 国产算力芯片市场空间 - 国产AI算力芯片市场空间预计从2025年2379.87亿元增长至2027年6878.35亿元 [64] - 2026年国产算力芯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87%,2027年增长55% [64] - 地方智算中心2026-2027年合计新增算力需求367万颗,资本开支4406亿元 [59] 技术进展与性能对比 - 昇腾910C在FP16算力达780 TFLOPS,显存带宽3.2 TB/s,互联带宽784 GB/s [65] - 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在BF16算力达300 PFLOPS,为NVIDIA GB200 NVL72的1.7倍 [54] - 国产芯片在预填充过程中384超节点单卡性能接近H100 [71] - 2026年量产的950PR、思元690、DCU4将支持FP8精度 [67] 产业链竞争格局 - 芯片测试和软件适配成本高,云厂商会绑定1-2家第三方芯片供应商长期合作 [80][81] - 字节与寒武纪、阿里与海光已形成合作关系,腾讯供应商尚未确定 [81] - 具备大客户资源的厂商才能完成盈利闭环并获得稳定的先进制程产能 [80] 政策环境支持 - 2025年8-9月多项“人工智能+”政策密集出台,目标2030年AI应用普及率超90% [57] - 政策推动能源、交通运输等领域AI深度融合,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57]
AI算力再现超级大单,高研发强度概念股出炉
证券时报· 2025-11-04 13:09
亚马逊与OpenAI算力合作 - 亚马逊云服务与OpenAI签署价值3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00亿元)的算力合同,标志着全球云计算龙头与AI龙头的首单合作 [1] - OpenAI将立即使用AWS的算力资源,包括数十万片英伟达最新GPU(涵盖GB200与GB300系列),并具备扩展至千万级CPU规模的能力,用于支撑ChatGPT推理和新一代模型训练等AI任务 [1] - AWS预计将在2026年底前完成全部部署,并预留扩容空间以支持2027年及以后的增长需求 [1] 中国算力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算力产业正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化,算力应用场景不断由通用扩展到专业,推动需求向异构计算、智能计算转移 [2] - 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 EFLOPS,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位居全球前列 [2] - 智算算力在金融服务、医疗健康、工业制造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催生需求快速增长 [2] 中国算力市场规模预测 - 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将达到1037.3 EFLOPS,到2028年预计将达到2781.9 EFLOPS [2] - 2025年中国通用算力规模预计将达到85.8 EFLOPS,到2028年预计将达到140.1 EFLOPS [2] A股AI算力概念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布局AI算力产业链的股票多达80余只,截至11月3日收盘,概念股合计A股市值超过6.5万亿元 [3] - 今年以来,这些概念股平均上涨73.97%,22股累计涨幅翻倍,包括胜宏科技、新易盛、仕佳光子等 [3] A股AI算力概念股估值水平 - 截至11月3日收盘,滚动市盈率低于40倍的AI算力概念股有6只,分别为润泽科技、沃尔核材、中兴通讯等 [5] - 市净率低于2倍的概念股有3只,分别为东软集团、同方股份、光环新网,其中东软集团市净率最低为1.34倍 [5] 东软集团AI业务进展 - 今年上半年,东软集团新签垂直领域AI应用合同4.84亿元,同比增长约50%,其中AI+医疗领域AI应用合同额3.31亿元,同比增长约60% [6] - 公司在算力网络领域推出算力运营平台和智能算力编排调度平台等系列产品,入围中兴通讯ITSM工具平台供应商 [6] AI算力概念股研发投入 - 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超1亿元且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逾5%的AI算力概念股有35只 [7] - 研发强度高的概念股中,机构调研频次最高的是深南电路,累计获调研36次,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3.26亿元,同比增长56.3% [7] - 机构调研频次靠前的还有沪电股份、科士达、芯原股份、龙芯中科、欧陆通等 [7]
AI算力牛股频出 35只概念股研发强度高
新浪财经· 2025-11-04 12:29
A股市场布局AI算力产业链的股票多达80余只,截至11月3日收盘,概念股合计A股市值超过6.5万亿 元。今年以来,这些概念股平均上涨73.97%。22股累计涨幅翻倍,包括胜宏科技、新易盛、仕佳光 子、开普云、源杰科技等。估值水平方面,在今年市场热炒之后,不少AI算力概念股估值水平明显提 升,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的已属少数。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11月3日收盘,滚动市盈率低于40倍 的有6只,分别为润泽科技、沃尔核材、中兴通讯、莲花控股、浪潮信息、沪电股份。此外,3股市净率 低于2倍,分别为东软集团、同方股份、光环新网。身处AI算力这一前沿赛道,持续的研发支出对保持 公司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数据宝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超1亿元,且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 逾5%的AI算力概念股有35只。 ...
汇绿生态单季营收增356.13% 科技转型光通信成业绩驱动力
长江商报· 2025-11-04 08:20
财务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6.13% [1]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81亿元,同比增长206.15%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171.88万元,同比增长96.96% [1] - 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达1420万元,同比增长6.8% [2] - 前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4301.94万元,同比增长64.42%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65元,同比增长97.92% [2] 业务转型与增长驱动力 - 光通信业务的并表及扩产布局是公司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1] - 公司从传统园林企业向高科技领域转型成果初显 [1] - 通过收购武汉钧恒科技等战略布局,形成"生态园林"与"光模块"双主业并行模式 [1] - 武汉钧恒科技掌握COB封装、硅光耦合等核心技术,产品覆盖AI算力、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等前沿领域 [2] - 武汉钧恒科技2024年实现营收6.67亿元、净利润6966.9万元 [2] 研发投入与技术升级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3034万元,同比增长751.69% [2] - 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光模块产品升级与硅光技术研发 [2] - 公司在园林业务保持稳定现金流的同时,研发支出重心逐步向光通信倾斜 [2] 产能扩张与资本整合 - 控股子公司武汉钧恒科技在湖北鄂州临空经济区启动高速光模块生产基地,初期投资2亿元 [3] - 为应对AI算力和数据中心对400G/800G高端光模块的需求,公司追加6亿元投资,使鄂州基地总投资提升至8亿元 [3] - 新厂区由新设全资子公司"湖北钧恒科技"承建,注册资本5000万元,预计两年内投产 [3] - 公司推进收购武汉钧恒剩余49%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完成后武汉钧恒将成为全资子公司 [3] 传统业务发展 - 公司在园林生态主业上保持稳健运营 [3] - 公司在园林废弃物资源化、植物种质创新等领域持续研发投入,探索"园林+科技"融合路径 [3]
新易盛(300502):Q3收入阶段波动,盈利能力环比提升
长江证券· 2025-11-04 07:3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7] 核心观点 - 公司前三季度延续高增长,Q3收入环比小幅波动主要系出货节奏阶段性调整,但毛利率保持行业领先,费用管控高效,盈利能力环比提升 [2][4] - 客户订单与需求指引景气,1.6T、硅光等新产品进展顺利,叠加泰国产能逐步释放与战略备货稳步推进,成长动能充足 [2][1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5.0亿元,同比增长221.7%;归母净利润63.3亿元,同比增长284.4% [4] - 2025年单Q3实现营业收入60.7亿元,同比增长152.5%,环比下降5.0%;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增长205.4%,环比增长0.6% [4] - 25Q3公司毛利率达46.9%,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3个百分点 [11] - 25Q3公司归母净利率达39.3%,同比提升6.8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2个百分点 [11] 费用管控与现金流 - 25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6%/1.0%/2.8%/-0.8%,同比变动-0.3/-0.4/-0.2/+0.2个百分点 [11] - 25Q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36.8亿元,环比大幅增长近四倍 [11] - 25Q3存货规模较Q2增加6.6亿元至66.0亿元,应付账款及票据余额增长7.6亿元 [11] 产品与业务进展 - 受AI算力投资持续扩张带动,高速光模块需求强劲 [11] - 前三季度800G及以上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公司预计1.6T产品在Q4至明年将进入持续放量期 [11] - 硅光产品已进入批量交付阶段,预计明年营收占比将显著提升 [11] 产能与供应链 - 泰国二期工厂自年初投产以来,产能释放稳步推进,预计Q4至明年将持续贡献增量 [11] - 公司根据在手及预期订单实施前瞻性备货,以强化供应保障 [11]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63亿元、151.24亿元、197.44亿元,对应同比增速209%、73%、31% [11]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8.82元、15.22元、19.86元 [16] - 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39倍、23倍、17倍 [11][16]
Rubin更新:Context处理器纳入路线图、SerDes448G升级、定调无缆化:AI算力行业跟踪点评之2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3 20:55
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但基于英伟达新平台带来的供应链机会,对特定细分领域和公司持积极看法[3] - 核心观点:英伟达在华盛顿GTC大会细化了AI算力技术路线图,预览下一代Vera Rubin架构,增强了技术路线图执行信心,并为Blackwell和Rubin平台提供了明确的业绩可见性,这将驱动PCB、连接器、液冷等硬件供应链迎来新一轮规格升级和增长机遇[3] 平台业绩与出货量 - Blackwell平台截至当前已出货约600万颗GPU,预计Blackwell与Rubin芯片在2025至2026年合计出货量达2000万颗GPU(每颗芯片包含2个GPU die),累计收入将超过5000亿美元[3] - 这一出货规模和收入预期是前代Hopper芯片全生命周期(出货量400万颗,收入1000亿美元)的5倍[3][5] 产品路线图与技术分化 - 计算产品路线图显示将分化为Context GPU(即CPX)和Generation GPU两类,以支持Prefill-Decode分离式架构[3] - Context GPU(CPX)专为计算密集的Prefill阶段优化,通过增加算力、降低存储和互联带宽配置来实现更高系统经济性,其降本增效因素包括计算优化、存储与互联减配以及更低成本封装[3] - Generation GPU则维持高算力、高存力、高带宽的均衡设计[3] - 路线图显示Feynman平台预计于2028年推出,将沿用Kyber NVL576机架规格[3] 互联技术升级与硬件规格 - Rubin平台基于448G SerDes速率,NVLink 6.0将升级至400G SerDes通道速率,显著超越标准Ethernet的106.25G-PAM4[3] - NVLink 5.0在Blackwell NVL36/72架构已迭代至200G-PAM4,随着AI集群规模扩大,对448G互联技术需求迫切[3] - 为实现400G及以上速率,PAM4及更高阶调制、SE MIMO和BiDi双向传输是潜在技术路线,这对信道质量和信号完整性提出更高要求,推动连接器、线缆、PCB板等电互联组件规格升级[3] - Vera Rubin平台将实现Tray内完全无缆化连接,互联功能由PCB和连接器取代(如CPX内置中板),以此降低部署难度,提高可维护性和可靠性,同时强化PCB和连接器的平均售价提升逻辑[3] 供应链投资建议 - 报告建议关注以下细分领域公司:PCB增量(胜宏科技、生益电子、方正科技、景旺电子、沪电股份)、连接器/CPC(立讯精密)、集成复杂度提升(工业富联)、液冷+电源(欧陆通、领益智造、比亚迪电子)[3] - 相关公司估值数据见估值表,例如胜宏科技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6.40元,对应市盈率46.6倍;立讯精密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2.29元,对应市盈率27.5倍[21][22]
社保基金最新重仓股揭晓!新进比亚迪、隆基绿能、迈瑞医疗等226只个股!
私募排排网· 2025-11-03 20:00
社保基金2025年三季度持仓总览 - 2025年三季度末,社保基金共现身622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持仓总市值约为5527.24亿元,较二季度末的5029.10亿元增加约498.14亿元 [2] - 从持股变动看,三季度新进个股226只,加仓个股153只,减仓个股135只,对108只个股持股数维持不变 [2] - 持仓市值高度集中,55只个股持仓市值超10亿元,合计市值约4237.91亿元,占总持仓市值的76.67% [4] 行业配置分析 - 银行板块是社保基金持仓的绝对核心,三季度末持仓市值达2700.60亿元 [2] - 非银金融行业持仓市值位列第二,约为630.35亿元 [2] - 电子行业持仓市值从二季度末的第6位跃升至第3位,成为重点增配方向 [2] - 新能源(电力设备)领域保持重点配置,持仓市值超3亿元的企业有20家,7月以来平均涨幅达45.92% [9] 前五大重仓股分析 - 农业银行为第一大重仓股,持仓市值达1568.85亿元,三季度持股数量不变,7月以来股价上涨38.23% [4][5] - 工商银行为第二大重仓股,持仓市值约为900.21亿元 [7] - 中国人保为第三大重仓股,持仓市值约为444.27亿元,三季度获加仓4538万股,但7月以来股价下跌1.69% [5][7] - 前五大重仓股中金融股占4只 [4] 新进个股特征 - 三季度新进226只个股,电子(27家)、机械设备(21家)、医药生物(19家)、电力设备(18家)行业公司数量居前 [12] - 新进个股中持仓市值居前的包括比亚迪(40.37亿元)、迈瑞医疗(18.98亿元)、海尔智家(18.96亿元)、隆基绿能(14.23亿元)等 [12][14] - 部分新进个股市场表现亮眼,如生益科技(持仓约5.14亿元)7月以来涨幅达114.79% [10] 加仓个股分析 - 三季度对153只个股进行加仓,增持幅度超100%的有19家 [15] - 增持幅度最大的广信股份,持股数从1246万股增至4709万股,环比增幅达277.97%,期末持仓市值5.61亿元 [16] - 对三棵树、东方雨虹等传统行业个股增持幅度均超50% [17] 重仓股市场表现 - 三季度末重仓的622家公司,7月以来股价平均涨幅为19.24%,其中487只实现正涨幅 [10] - 63只个股涨幅超50%,41只涨幅超60%,10只个股涨幅超100% [10] - 涨幅翻倍的个股主要集中在AI算力产业链和锂电产业链方向 [10]
长盈通(688143):3Q25收入延续高增长,加大研发巩固先发优势
国投证券· 2025-11-03 19:36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长盈通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8] - 报告设定12个月目标价为45.80元 [8] - 评级基于公司在特种光纤和光纤环的关键卡位以及内生外延的长期高成长性 [4] 核心财务表现与业绩增长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69亿元,同比增长46.77%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079万元,去年同期为-369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收入为0.77亿元,同比增长65.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68万元,去年同期为-1887万元,实现大幅扭亏 [1]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0.68/1.14/1.66亿元,增速分别为281%/66.46%/45.85% [4] 盈利能力改善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6.4个百分点至45.4%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净利率同比大幅提升43.8个百分点至1.7% [1] 研发投入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持续高研发投入,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2.6%至2933万元 [2]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为10.9% [2] - 公司已建立自主可控的“纤-胶-环-模块-设备”完整产业链,形成核心竞争力 [2] 业务拓展与成长驱动 - 公司业务布局延伸至光纤传能领域,为激光、工业内窥镜、新能源存储和医疗等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3] - 公司加大在6G通讯、人工智能和AI算力领域的研发投入,打破国外垄断 [3] - 公司以1.58亿元收购生一升,业务拓展至光通信/AI光模块等高景气领域,布局第二、第三成长曲线 [3] - 收购有助于加快光纤陀螺光子芯片器件产业化,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3]
军工行业2025年三季度公募基金持仓分析:3Q25机构减配军工,主题基金规模持续增长
民生证券· 2025-11-03 18:40
报告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并维持该评级 [8]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三季度,主动型公募基金对军工行业继续呈现低配状态,超配/低配幅度为-0.57个百分点,环比减少0.56个百分点,减配幅度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6位 [3][4][17] - 军工主题基金规模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增长,3Q25规模达到440亿元,环比增长10.62% [3][4][21] - 主动型基金持仓集中度提升,前十五大重仓股市值占比环比增加5.76个百分点至72.62% [4][24] - 从板块配置看,主动型基金在3Q25仅加仓航天板块(持股市值占流通市值比例环比增加0.59个百分点),对其他所有细分板块均进行减仓 [5][27] - 机构持仓偏好集中于主机厂、AI算力、军贸等龙头公司,相关标的受到关注 [3][5] 持仓分析总结 整体持仓概况 - 3Q25全部基金重仓军工市值为912亿元(2Q25为917亿元),规模环比略有减少;占全部基金重仓总市值比例为2.26%,占比环比减少0.72个百分点 [11] - 3Q25主动型基金重仓军工市值为872亿元(2Q25为891亿元),规模环比略有减少;占主动型基金重仓总市值比例为2.23%,占比环比减少0.75个百分点 [12] - 主动型基金对军工行业连续低配,3Q25低配幅度为-0.57个百分点,在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7/30 [4][16] 主题基金规模与持仓 - 3Q25军工主题基金规模环比增加10.62%至440亿元,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增长 [4][21] - 主题基金重仓83支股票,前十支重仓股市值合计占主题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平均为61.04%,环比增加4.80个百分点,持股集中度提升 [4][21] - 7家主题基金持有中航沈飞;5家持有国睿科技、中航光电 [4][21] 持仓结构分析 - 产业链环节:总装市值占比首度超过上游,在全部基金中占比39%,在主动型基金中占比37% [5][26][27] - 企业属性:中央国有企业市值占比最高,在全部基金和主动型基金中均超过60% [26][27] - 细分板块:航空、信息化、新材料持仓市值占比居前三,在主动型基金中合计占比达81% [5][27] - 板块仓位变动:主动型基金加仓航天板块(+0.59ppt),减仓舰船(-0.22ppt)、无人机(-0.26ppt)、航空(-0.34ppt)、新材料(-0.56ppt)、信息化(-0.79ppt)、锻造与成型(-0.84ppt)、兵器(-1.98ppt)板块 [27] 重仓股数量分析 - 主动型基金重仓数量前五:中航沈飞(139支)、睿创微纳(123支)、航发动力(80支)、中航光电(78支)、菲利华(73支) [32] - 重仓数量增加前五:紫光国微(+30支)、航发动力(+14支)、图南股份(+11支)、航天电子(+10支)、中国卫星(+10支) [32] - 重仓数量减少前五:中航光电(-42支)、中航高科(-37支)、菲利华(-33支)、海格通信(-31支)、航天电器(-29支) [32] 重仓股市值分析 - 主动型基金重仓市值前五:中航沈飞(105.5亿元)、睿创微纳(72.0亿元)、航发动力(63.5亿元)、中航光电(57.4亿元)、中国船舶(44.2亿元);中航沈飞、中航光电连续11个季度位列前五 [37][38] - 重仓市值增加前五:航天电子(+19.3亿元)、睿创微纳(+13.8亿元)、航发动力(+12.5亿元)、中国船舶(+11.5亿元)、华秦科技(+11.1亿元) [37][39] - 重仓市值减少前五:中航光电(-15.8亿元)、中航高科(-13.6亿元)、海格通信(-13.3亿元)、内蒙一机(-13.0亿元)、西部材料(-8.7亿元) [37][40] 重仓股流通市值占比分析 - 主动型基金重仓市值占流通市值比前五:航天南湖(22.1%)、睿创微纳(17.7%)、图南股份(13.3%)、晶品特装(12.4%)、航天电器(10.1%) [42][43] - 流通占比增幅前五:航天南湖(+7.8ppt)、图南股份(+6.5ppt)、华秦科技(+5.4ppt)、新雷能(+5.2ppt)、航天电子(+4.5ppt) [42][46] - 流通占比降幅前五:西部材料(-9.0ppt)、菲利华(-5.4ppt)、臻镭科技(-5.2ppt)、智明达(-4.8ppt)、内蒙一机(-3.9ppt) [42][46] 北上资金分析 - 截至3Q25,沪(深)股通自由流通股占比前五:睿创微纳(5.7%)、宝钛股份(5.6%)、紫光国微(5.4%)、宏达电子(4.7%)、东华测试(4.2%) [47][49] - 自由流通股占比增幅前五:臻镭科技(+3.1ppt)、宏达电子(+2.7ppt)、紫光国微(+2.7ppt)、东华测试(+2.7ppt)、振华风光(+2.2ppt) [47][51] - 自由流通股占比降幅前五:中国船舶(-4.3ppt)、中航沈飞(-3.3ppt)、中国卫星(-3.0ppt)、航发动力(-2.9ppt)、中国卫通(-2.8ppt) [47][55] 建议关注方向 - 新一代传统装备:航空链(如中航沈飞、中航成飞、中航西飞等)、制导链(如菲利华、新雷能、北方导航等) [6] - 新型作战力量:无人智能(如纵横股份、光电股份、航天电子等)、网电攻防(如盟升电子、北方导航、航天南湖等)、高超声速(如菲利华、盟升电子、航天电器等) [6] - 新质生产力:商业航天(如陕西华达、高华科技、中天火箭等)、“两机”(如航亚科技、万泽股份、航宇科技等)、可控核能(如西部超导、国光电气、旭光电子等)、AI算力(如菲利华、新雷能、长盈通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