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转型
搜索文档
第十四届江苏(盛泽)纺织品博览会暨2025苏州湾时尚周开幕
中国经济网· 2025-10-17 16:26
行业活动与平台 - 第十四届江苏(盛泽)纺织品博览会暨2025苏州湾时尚周盛大开幕,成为引领行业趋势、链接全球资源的高能级平台 [1][3] - 活动为期3天,300多家优秀纺织企业与1500多家全球采购商进行产业链供需对接 [3] - 活动包含“秀、展、赛、会、商”五大板块,共举办9场时尚大秀、3场行业顶级大赛及2场国际性会议 [3] 产业规模与实力 - 盛泽纺织产业集聚超2500家纺织工业企业,包括恒力、盛虹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1] - 东方丝绸市场年交易额超2000亿元,形成“千亿产业、千亿企业、千亿市场”协同并进的格局 [1] - 产业成功锻造出从“一滴油到一匹布”、从“一根丝到一个品牌”的现代时尚生态 [1] 战略发布与平台建设 - 开幕式发布了吴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相关平台载体及“盛泽织造”区域品牌多矩阵焕新计划 [2] - 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数字化平台“云纺城”正式上线 [2] - 天祥集团绿色创新中心、中欧纺织产业链区块链技术追溯、国际纺织低碳智造苏州中心等多个项目签约或揭牌 [2]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盛泽坚持创新为本、制造为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领跑者 [1] - 发布了“智绿同行 碳索未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成果,推动数智与绿色并进 [1][2] - 相关设计发布作品广泛应用盛泽优质面料,实现从“面料”到“成衣”的蝶变 [2]
刘家峡水电厂:1号机组整机改造进入分解关键阶段
中国能源网· 2025-10-17 14:33
据了解,本次1号机组整机改造工程将全面更新发电机上机架、转子、推力轴承及水轮机顶盖、底环、转轮等核心设备。面对数千个零 部件需要精准拆解的复杂工况,刘家峡水电厂采用数字化编码管理系统,通过将实物与图纸资料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实现了零部件拆解、 运输、存储的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为后续设备作为工业遗产展陈重组安装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1号机组整机改造是刘家峡水电厂推进智慧化电站建设、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将为甘肃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落实"双 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责任编辑:王少晨 】 10月14日,随着重达650吨的发电机转子成功吊出,标志着国网甘肃刘家峡水电厂1号机组整机改造完成首个重大节点工作,为后续改 造任务奠定关键基础。 发电机转子是水轮发电机组重要的部件之一,是形成发电机磁场的关键部位,也是发电设备中起吊重量最大的部件。为确保转子成功 吊出,刘家峡水电厂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做好充分准备,反复讨论吊装方案,对起吊作业流程、安全措施、作业风险等重点内容开展了安 全技术交底,对桥式起重机、平衡梁吊具等重点设备进行检查,组织开展专项培训,为转子顺利吊出提供良好条件。 ...
扛牢首要责任 “十四五”煤炭行业实现跃升发展
中国电力报· 2025-10-17 14:31
"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国家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的带领下, 全行业紧紧围绕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核心目标,推动发展方式向质量 效益型转变、生产要素向人才技术密集型转变、煤炭产品向原料与燃料并重转变、煤炭生产向智能化生 产转变,行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煤炭供给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国家能源安全的根基越加稳固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深入推进,新发现了一批大型整装煤田和矿产地。截至2023年末,全国煤炭储 量增加到2186亿吨。"十四五"以来,一大批现代化、智能化煤矿建成投产,煤炭生产能力持续增强。 2024年全国煤炭产量47.8亿吨,比2020年增加8.8亿吨。4年来,全国累计生产煤炭181.8亿吨,约占全国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66.6%。"西煤东运""北煤南运"铁路网不断延伸,运煤通道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 全国煤炭铁路发运量由23.6亿吨提高到28.2亿吨,陆港联运、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更加畅通便捷,煤炭 储备基地和现代物流枢纽建设稳步推进,煤炭资源全国配置能力显著增强。"十四五"以来,面对新冠疫 情冲击、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等复杂形势,煤炭行业始终胸怀" ...
2025中国国际化工展览会: 擘画产业绿色新图景
中国化工报· 2025-10-17 10:25
行业转型核心趋势 - 中国化工产业正以绿色化、低碳化为内核驱动全产业链转型升级 [1] - 行业通过绿色工艺、循环经济模式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发展未来迈进 [1] 技术突破与国产替代 - 鲁北集团攻克氯化法钛白粉工艺,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国内5家掌握氯化法量产技术的企业之一 [2] - 绍兴至展新能源自研高活性甲醇制氢催化剂,使甲醇氢气产率提高约20%,比表面积提升约20倍 [3] 成本优势与产业链协同 - 鲁北集团构建原料-运输-定价三位一体锁价机制,使吨原料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8%至10% [2] - 鲁北集团启动专用钛白升级计划,将通用型产品细分为八大专用系列,以差异化策略放大技术红利 [2] 绿色技术经济效益 - 绍兴至展新能源的醇氢路线碳排放较天然气重整低30%,配套除氧剂可反复再生使单次使用成本降低一半 [3] - 其催化剂产品最大产氢量为4.9Nm³/h(每2.5kg),整套装置可实现12个月连续免维护运行 [3] 中试平台与产业化支持 - 中国化学集团提供覆盖全链条的七大中试服务体系,包括开放车间、中试装置共享、开车服务等 [4] - 陕西彬州园区建设两大平台,中化方舟产业园助力中小企业拎包入驻,氢能中试产业园承接高校成熟项目 [4][5] 循环经济与价值提升 - 鲁北集团构建六大业务板块间物料循环与能源梯级利用体系,显著降低生产与环保成本 [6] - 集团将钛白粉副产硫酸亚铁转化为电池级磷酸铁,实现价值从约200元提升至500多元 [6] 资源化利用与产品拓展 - 贵州磷化集团将磷石膏转化为绿色建材与高分子材料制品,实现废料到材料的转变 [7] - 集团电子级磷酸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进入高端半导体市场,并持续提升磷石膏综合利用率 [7] 市场拓展与战略调整 - 磷化集团积极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新能源材料研发,并通过国际合作拓展多元市场 [7] - 园区产业集聚初见成效,吸引企业聚焦高端新材料、电子化学品、医药中间体及氢能全链条 [5]
三季度宏观数据下周发布,政策适时加力必要性上升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7 09:15
宏观经济整体增长 - 中国经济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超出预期[1] - 经济学家对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4.8%[1] - 经济学家对全年GDP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4.8%[1] - 华泰证券研报分析三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或回落至4.9%[2] - 中金宏观预计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为4.8%[2]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3] - 经济学家对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5.1%[3] - 兴业银行分析9月工业增加值或小幅回落,汽车半钢胎开工率录得72%,同比下降6.6个百分点[3] - 华创证券认为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或加快至6%左右[3] - 9月生产指数为51.9,高于1~8月均值[3] 消费市场表现 - 经济学家对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3.1%[4] - 中金公司称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或回落至3.0%[5] - 前三季度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3%[5] - 前三季度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8%[5] - 1~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33.3万辆和243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5] 投资活动趋势 - 经济学家对9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预测均值为0%[6] - 中信证券预计1~9月投资同比增速放缓至0.2%[6] - 9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录得0.44%[6] - 9月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金额同比下降28.9%[6] - 9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9858台,同比增长25.4%[7] 政策支持与展望 - 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要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1] -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10] - 2025年预算安排的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圆满收官[10]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重点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10] - 四季度宏观政策协同性和针对性将进一步提升[10]
筑牢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双重基石
辽宁日报· 2025-10-17 09:05
项目概况与战略意义 - 中国大唐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于10月15日全面复工,最后一项大型装备吊装作业已完成 [3] - 项目是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第三个大型煤制天然气示范工程,也是东北地区唯一的煤制天然气项目 [3] - 该项目是阜新历史上单体投资额最大的项目,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3] - 阜新市计划以该项目为突破口,延伸产业链,在"十五五"期间向千亿GDP城市目标迈进 [3] 技术工艺与生产规模 - 项目以蒙东褐煤为原料,分三期建设,总设计年产能力为40亿标方煤制天然气 [4] - 一期工程计划于2026年年底建成投产,每年将产出13.3亿标方天然气 [4] - 项目采用碎煤加压气化、高效甲烷化催化剂等自主研发技术,装备国产化率超过98% [4] - 公司自6月起启动基础设计修编,借鉴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项目经验,引入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以提升能效与清洁生产水平 [5] 环保效能与资源利用 - 项目通过回收处理硫化物等副产品,产出可二次销售的固态和液态硫产品,实现变废为宝 [5] - RTO项目的实施大幅提高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效率,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并通过热能回收降低生产成本 [5] - 项目的推进实现了煤化工产业的绿色"变形",在创造价值的同时守护环境 [6] 经济与社会效益 - 项目一期投产后,预计将创造超过40亿元的年产值 [8] - 项目将带动超过2000个就业岗位,并配套职业教育体系为本地培养技术人才 [8] - 项目全面投产后,年税收贡献预计可达亿元以上,并带动配套产业税收增长 [8] - 项目将激活阜新新邱经济开发区的煤化工板块,形成高端产业集聚的"黄金地块" [8] 产业协同与城市转型 - 项目将依托副产的焦油、粗酚、硫磺等化工原料及蒸汽,规划发展高端碳材料、精细化学品、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链 [8] - 项目将形成"项目带动—人才回流—产业集聚"的良性循环,为阜新留住人口、吸引青年返乡创业提供支撑 [8] - 推动新能源与煤化工耦合发展已提上日程,旨在延伸产业链并提升项目经济性,确保可持续发展 [9] - 项目的复工标志着阜新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新突破,产业正在"由黑变绿",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9]
华润电力光伏电站售电量增35.1% 预计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占逾50%
长江商报· 2025-10-17 08:13
公司运营业绩 - 2025年前9月附属电厂累计售电量达1.61亿兆瓦时,同比增长4.2% [1][2] - 2025年9月单月附属电厂售电量为1715.28万兆瓦时,同比减少8.0%,主要受火电和风电售电量下滑影响 [2] - 2025年前9月附属光伏电站累计售电量达708.86万兆瓦时,同比大幅增长35.1% [1][2] - 2025年9月单月附属光伏电站售电量达92.24万兆瓦时,同比大幅增长49.7% [2] 可再生能源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风电、水电及光伏发电权益并网装机容量合计38955兆瓦,占总权益并网装机容量约49.9% [1][3] - 公司规划2025年新增风电和光伏项目并网容量10000兆瓦,预计至2025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将超过50% [1][5] - 2025年前9月附属风电场累计售电量达3535.4万兆瓦时,同比增长10.3% [2] 资产与技术投入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3907.12亿港元 [4] - 公司预计2025年现金资本开支约568亿港元,其中约420亿港元将用于风电、光伏电站的建设 [4][5]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13.98亿元,同比增长89%,并深度参与两项国家光伏组件标准的编制 [4] - 公司旗下运营50座燃煤发电厂、209座风电场、205座光伏电站、20座水电站和6座燃气发电厂 [3]
“十四五”时期,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央视网· 2025-10-17 07:06
绿色发展总体成就 - “十四五”期间中国完成国土绿化面积5.49亿亩,其中造林面积1.85亿亩,森林覆盖率超过25%,为全球贡献约25%的新增绿化面积[1]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降至29.3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16.3%,优良天数比例达87.2%,较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1] -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超过90%,达到90.4%[1] - 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并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5][35] 贺兰山生态修复案例 - 宁夏贺兰山经过生态修复,岩羊因山上植被增多、食物丰沛而减少下山,其种群日益壮大[10][12] - 雪豹在消失半个多世纪后重现贺兰山,目前已有7只雪豹生活于此,食物链趋于完整[12][14][16][22] - 贺兰山东麓的沙石荒滩经修复成为中国最大酿酒葡萄连片产区,预计今年葡萄酒产值将突破500亿元[30] - 关停的石炭井矿区通过工业遗存旅游和影视拍摄实现转型,为当地居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4][26][28] 生态环境治理战略转变 - 生态环境治理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转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从重点治理到系统治理的转变[31][33] - 未来绿色低碳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在国内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将更加突出[37] - 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首次提出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绝对量减排目标[39] - 政府角色将从主导转向规则制定者和底线守护者,企业需成为价值共创者[41]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共绘黄河壮美画卷——沿黄各省区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5-10-16 22:18
生态保护治理 - 青海省循化县建立五项机制并组织村民志愿巡河队开展常态化黄河巡护 [2] - 黄河入豫第一站三门峡市建设沿黄生态廊道 包含休闲驿站和沿岸步道 [2] - 黄河口盐地碱蓬植物蓬勃生长 有效降低土壤盐度并提高肥力 证明生态持续向好 [2] 工业绿色转型 - 河南新亚纸业集团通过节水改造 使制浆工序用水量从65立方米/吨浆降至25立方米/吨浆 [3] - 陕晋甘三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耗能产业被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替代 [4] - 山东优化石化产业布局 加快钢铁产业向沿海转移 规划建设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基地 [4] 清洁能源发展 - 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由76万块海上光伏组件构成 [4] - 沿黄9省区签署协议推动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和结果互认 [4] 防洪与安澜工程 - 国家建设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 涉及河南、山东两省42个县(区)[6] - 运用无人机、卫星遥感、光电测沙仪、5G视频监控等新技术为黄河安澜提供保障 [6] - 山东通过黄河滩区迁建工程使60万滩区群众搬入新居 [6]
300余家纺织企业集聚!第十四届江苏(盛泽)纺织品博览会暨2025苏州湾时尚周开幕
扬子晚报网· 2025-10-16 20:19
产业战略与展会概况 - 第十四届江苏(盛泽)纺织品博览会暨2025苏州湾时尚周于10月15日开幕,并发布吴江纺织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品牌化转型升级的战略路径 [1] - 展会汇聚300多家优秀纺织企业与1500多家全球采购商,进行为期3天的产业链供需对接,并包含9场时尚大秀、3场行业顶级大赛及2场国际性会议 [1] - 活动旨在诠释“世界面料看盛泽”的新时代内涵,推动高端纺织引领未来 [1] 产业平台与体系构建 - 发布盛泽高铁站前核心片区科创载体、吴江纺织循环经济产业园、中集(吴江)新材料及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十大产业转型升级平台载体 [1] - 这些平台将助力构建以高端纺织为支柱,新材料、智能装备、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1+3+N”现代化产业体系 [1] 数字化与金融支持 - 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数字化平台“云纺城”正式上线,提供从资讯、展览到交易、结算的全流程服务,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线上市场 [2] - 启动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平台联盟,携手四大国有银行及江苏银行、苏州农商银行,为纺织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2] 产业合作与成果展示 - 举行苏豪时尚集团和盛泽镇人民政府战略合作签约,并揭牌盛泽智能家居产品英国海外仓、骆驼(中国)户外用品供应链中心 [2] - 发布“智绿同行 碳索未来”盛泽纺织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成果 [2] 设计与产品发布 - 举办2025东方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决赛,评选出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2名、网络人气奖1名,设计作品广泛应用盛泽优质面料 [2] - 现场举行桑罗、龙泉禧里品牌新品发布秀演,通过将面料转化为成衣展示创新设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