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布局
搜索文档
深圳市海普瑞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5 07:12
公司财务数据 - 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 [3] - 公司无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4] - 公司不存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情形 [4] 股东信息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代表多个客户持有股份 [6] -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未参与转融通业务 [6] 董事会决议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及业绩公告 [9] - 董事会调整向全资子公司天道医药(香港)有限公司增资方案,将原增资金额1.05亿美元调整为3,192万美元 [11] 监事会决议 - 监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及业绩公告 [14] - 监事会同意调整向全资子公司天道医药(香港)有限公司增资方案 [15] 子公司增资调整 - 增资方案调整后,增资金额为3,192万美元,用于欧盟及其他全球市场拓展销售及营销网络建设 [17][18] - 增资标的包括深圳市多普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天道医药有限公司及天道医药(香港)有限公司 [19][20][21] - 增资完成后,三家子公司仍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18] 产品获批情况 - 全资孙公司天道医药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获得南非药品注册批件,商品名为IVENOXIN [25][27] - 该产品适应症包括预防血栓形成、治疗深静脉血栓等 [25] - 依诺肝素钠制剂已在全球超过50个国家及地区获批上市 [28] 市场拓展 - 南非获批将提升公司依诺肝素钠制剂全球市场占有率 [26] - 公司将持续拓展全球市场及销售渠道建设 [26]
朗进科技2024年实现营收8.81亿元 技术创新驱动多元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4-24 15:42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81亿元[1] - 轨道交通车辆空调业务营收5.84亿元 同比增长14.18%[1] - 轨道交通业务占总营收比重66.29%[1] 主营业务发展 - 轨道交通空调国内在线运营达3万台 年节电3.75亿度 减排二氧化碳37.5万吨[1] - 成功中标上海地铁13号线东延 深圳地铁12号线二期 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与8号线等国内重大项目[1] - 产品出口至新西兰 土耳其 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 完成意大利 罗马尼亚等海外订单交付[1] 新能源与储能业务 - 新能源及智能热管理领域拓展集成综合热管理一体化空调系统技术至商用车领域[2] - 设计开发大功率隔离电源 可将电网高压电转换为车辆牵引系统中低压电能[2] - 数字能源智能环控产品累计交付数十个百兆瓦级新能源基地及重大示范储能电站项目[2] - 液冷和风冷温控产品累计出货突破35GWh[2] 战略规划 - 2025年将聚焦轨道交通 新能源 储能三大主线[2] - 积极拓展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方面的延伸布局 培育新业绩增长点[2] - 计划通过增发 战略合作等方式强化资本运作 为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注入新动能[2]
泓淋电力2024年营收大增37%,净利润却下滑8.14%,新能源业务成亮点
搜狐财经· 2025-04-24 09: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3.98亿元,同比增长37.06% [1] - 归属净利润1.97亿元,同比下降8.14% [1] - 扣非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28.40% [1] - 毛利润4.18亿元,毛利率12.3% [4] 电源线组件业务 - 电源线组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21亿元,同比增长32.90% [4] - 家电和计算机领域表现亮眼,通过提高客户合作深度和拓展新领域推动增长 [4] - 毛利率12.3%,显示原材料采购和生产成本管理存在压力 [4] 特种线缆业务 - 特种线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66亿元,同比增长45.09% [5] -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连接产品成为新增长点,与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等主机厂合作 [5] - 市场竞争加剧,需加大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 [5] 国际化布局 - 泰国工厂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03亿元,同比增长56.48% [7] - 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提升生产效率,扩大海外销售业务 [7] - 面临运营成本、物流成本及政策环境变化的挑战 [7] 业务挑战 - 净利润下滑暴露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问题 [1] - 电源线组件业务毛利率偏低,需优化供应链管理 [4] - 新能源领域需持续拓展市场份额应对价格战风险 [5][7]
短期业绩不掩长期价值:智飞生物研发管线“多点开花”,国际化与创新药成估值重塑关键
金融界· 2025-04-22 16:41
核心观点 - 智飞生物在2024年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实现营业收入260.7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8亿元,展现出疫苗龙头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与长期发展韧性 [1] - 公司通过战略调整、研发加码、国际化布局等举措积极破局,为下一轮增长周期积蓄动能 [1][6] - 公司在肺炎、流感、结核等领域的管线储备和国际化突破或将成为估值重塑的关键变量 [6]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60.7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8亿元 [1] - 2024年自主产品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14.98% [2]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4亿元,同比增长107.12% [3] - 应收账款余额从2024年年初的270.59亿元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146.45亿元 [3] 战略合作与市场调整 - 与GSK签署补充协议,将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的独家经销权延长至2035年,并探索为期10年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合作 [2] - 与默沙东协商阶段性调整中国市场发货节奏,优化库存管理 [2] - 2025年默沙东四价、九价HPV疫苗男性适应症相继获批,公司将受益于"男女共防"带来的市场扩容 [2] - AC多糖疫苗中标2024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集采,四价流脑多糖疫苗、23价肺炎疫苗等自主产品在多个省份实现销售放量 [3] 研发投入与创新管线 - 2024年研发投入达13.91亿元,研发人员增至1072人,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突破51亿元 [4] - 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儿童型)、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进入生产注册阶段 [4] - 15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完成Ⅲ期临床,26价肺炎结合疫苗启动Ⅰ/Ⅱ期临床 [4] - 新型佐剂技术平台推出的三价、四价流感疫苗(ZFA02佐剂)已进入临床 [4] - 实现对宸安生物的控股,进军GLP-1、胰岛素类似物等糖尿病治疗领域 [4] - 截至2024年拥有34项自主研发项目(不含新冠),其中19项处于临床及注册阶段 [7] 国际化布局 - 结核诊断试剂"宜卡"在印尼获批上市并在澳门投入使用,正在巴基斯坦、菲律宾等高负担国家推进注册 [6] - 23价肺炎疫苗获得菲律宾GMP认证,四价流脑多糖疫苗持续稳定供应印尼市场 [6] - 福氏宋内氏痢疾疫苗启动孟加拉国Ⅲ期临床 [6] - 结核产品矩阵引发国际关注,为后续拓展3.5亿人口的东南亚、南亚市场奠定基础 [6] 生产与质量管理 - 智飞绿竹、智飞龙科马两大生产基地保持100%批签发合格率 [5] - 疫苗追溯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温度监控 [5] - 掌握重组蛋白高密度发酵技术,推进关键原辅料国产化替代 [5]
上海汽配2024年归母净利增长17.32% 推进模块化供应及国际化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4-21 19:24
财务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5亿元 同比增长12.6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亿元 同比增长17.32% [2] - 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销售收入17.14亿元 同比增长15.34% 发动机系统产品销售收入3.87亿元 同比增长7.08% [2]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2]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及发动机系统零部件 热管理系统业务始于1992年 发动机系统业务子公司自1995年专注燃油分配管研发销售 [2] - 客户覆盖大众 通用 丰田 上汽 比亚迪 蔚来 理想 博世等主流车企及零部件厂商 具备燃油 混动 纯电全能源类型供货能力 [3] - 外销收入达9.13亿元 占总营收42.47% 同比大幅增长59.83% [3] 国际化进展 - 发动机系统零部件获海外客户燃油分配管全球项目定点 预计生命周期销售金额超5亿元 [3] - 墨西哥子公司2024年销售收入约2.9亿元 具备南北美就近配套能力 摩洛哥子公司筹建中 未来覆盖欧洲非洲市场 [3] 技术布局 - 热管理系统以阀集成模块为起点 加强集成供货能力 开拓模块化市场 并储备不同冷媒技术路线 [4] - 阀总成产品已获一汽大众 安徽大众定点 将加大系统集成与模块化供应研发力度 [4] - 发动机业务积极布局氢能源汽车用燃油分配管 加快开发验证与量产准备 [3]
三一重工(600031):净利润保持高增 看好挖机龙头上行周期内再创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4-21 14:2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784亿元 同比增长5.9% 归母净利润59.75亿元 同比增长31.98% 扣非归母净利润53.34亿元 同比增长21.55% [1] - 第四季度营收200.2亿元 同比增长12.1%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 同比增长141.2% 销售毛利率21.08% 同比下降4.15个百分点 净利率5.60% 同比上升3.17个百分点 [1] - 经营性现金流148亿元 同比增长159.53% 资本性开支29亿元 同比减少16亿元 降幅35.07% 研发费用53.8亿元 同比下降8.3% [1] 业务结构 - 挖掘机收入303.74亿元 同比增长9.9% 混凝土机械收入143.68亿元 同比下降6.2% 起重机械收入131.15亿元 同比增长0.9% [2] - 路面机械收入30.01亿元 同比增长20.7% 桩工机械收入20.76亿元 同比下降0.4% [2] - 海外市场营收占比提升3.49个百分点至64% [1] 市场竞争地位 - 挖掘机国内市场连续14年保持销量冠军 混凝土机械连续14年蝉联全球第一品牌 [2] - 公司作为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 在挖机市场地位稳固 [2] 发展战略 - 积极推进数智化转型 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 [1] - 国际化布局加速 有效平滑内需下行周期 [1] - 电动化布局领先 产品渠道服务端优势明显 [2]
东鹏饮料赴港上市加速出海:2024年短期借款翻倍,投资14亿元建工厂,掘金东南亚胜算几何?
搜狐财经· 2025-04-09 14:20
国际化战略布局 - 东鹏饮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通过"A+H股"上市为国际化布局铺路 [2][4] - 港股被视为中国品牌国际化的重要桥梁和契机,公司将依托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推进全球化战略 [3][5] - 公司已在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设立子公司,并建设海南和昆明生产基地作为面向东南亚市场的生产及出口枢纽 [5] - 计划投资不超过2亿美元设立印尼公司,并投资12亿元建设海南生产基地以降低物流成本 [1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58.39亿元,同比增长40.63%;净利润33.27亿元,同比增长63.09% [3][6]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5亿元、112.57亿元、158.3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41亿元、20.40亿元、33.26亿元 [11] - 净利润率从2022年的16.9%提升至2024年的21% [11] - 截至2024年末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105.50亿元,短期借款65.51亿元 [12] 产品结构与市场表现 - 能量饮料收入占比84.08%,电解质饮料收入占比提升至9.45% [7] - 东鹏特饮在我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量占比从43.0%提升至47.9%,销售额份额从30.9%上升至34.9% [8] - "东鹏补水啦"实现约15亿元营业收入,成为"十亿级单品" [9] - 主要销售区域为广东、华东、华中、华北、广西及西南等市场,合计收入占比84.50% [10] 海外市场拓展 - 产品已出口至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 [5] - 计划持续探索北美、欧洲、中东等海外市场 [5] - 面临红牛、Monster等国际品牌在东南亚市场的竞争,红牛在部分东南亚国家市占率达30%-40% [16] - 分析师预计通过出海印度和东南亚可实现136-213亿元销售额 [16] 股东结构变化 - 君正投资累计套现超41亿元,持股降至3.58% [14] - 第三大股东鲲鹏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716.89万股,持股比例6.44% [14] - 创始人家族合计持有公司63%以上股份 [14]
恒瑞医药任命新总裁,神经科医生出身,曾就职于阿斯利康
南方都市报· 2025-04-02 20:20
公司人事变动 - 4月2日恒瑞医药宣布任命冯佶为公司总裁、首席运营官负责经营管理,原总裁戴洪斌升任副董事长 [2] - 冯佶有三十多年医药行业从业经验,加盟恒瑞前就职于上海仁济医院、诺华、安万特和阿斯利康,历经销售和营销管理等重要业务管理岗位 [2] - 冯佶曾是神经科医生,加入阿斯利康后担任过中国区心血管药物业务单元副总裁等多个职务 [2] 公司战略布局 - 今年1月6日恒瑞正式递表港交所,意在增强国际化布局,冯佶加盟有助于创新、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落地及创新药全球市场开发 [2] 公司业务领域 - 恒瑞深耕肿瘤领域,近年来在代谢、自免等慢病领域发力,2024年年报显示有47款非肿瘤领域在研创新管线,数量超肿瘤产品在研管线 [2] - 自2023年以后公司非肿瘤领域创新药加速在国内上市,至今已有9款非肿瘤创新药上市,涵盖代谢、心血管等众多领域 [3] - 业内人士分析冯佶在慢病领域的经验和资源将助力恒瑞在非肿瘤领域快速拓展 [3]
恒瑞医药高层人事再迎来调整:任命新总裁,并重设副董事长岗位
第一财经· 2025-04-02 19:41
文章核心观点 恒瑞医药高层人事调整,任命冯佶为总裁、首席运营官,原总裁戴洪斌当选副董事长,冯佶经验和背景或助力公司非肿瘤领域和国际市场拓展 [1][3] 分组1:人事调整情况 - 4月2日晚间恒瑞医药宣布任命冯佶为公司总裁、首席运营官负责经营管理,原总裁戴洪斌被选举为副董事长 [1] - 时隔多年恒瑞医药再次设立副董事长职务,该岗位未来将协助董事长进行战略制定、战略投资及董事会有关管理 [1] 分组2:新总裁履历 - 冯佶1970年生,曾是神经科医生,后转型进入药企,加盟恒瑞医药前就职于上海仁济医院、诺华、安万特和阿斯利康 [3] - 在阿斯利康期间担任过中国区心血管药物业务单元副总裁等多个重要职务 [3] 分组3:公司业务及发展看点 - 肿瘤领域是恒瑞医药优势领域,近年来公司在代谢、自免等慢病领域发力并加强国际化布局 [3] - 冯佶在慢病领域的经验和资源以及国际化背景,能否助力公司在非肿瘤领域和国际市场快速拓展是看点 [3] 分组4:其他高管分工情况 - 恒瑞医药近年来多次进行高管人员调整,目前其他主要高管人员分工变化不大 [3] - 在董事长孙飘扬带领下,执行副总裁张连山坐镇创新药研发领域,执行副总裁江宁军主管创新药国际化、临床研究和商务拓展 [3]
“不差钱”却赴港二度上市,东鹏特饮的反常之处不止于此
凤凰网财经· 2025-03-29 22:11
核心观点 - 东鹏饮料作为A股功能性饮料龙头,上市三年营收和净利润翻倍增长,但股东频繁套现与巨额分红引发市场关注 [2][3] - 公司赴港二次上市计划引发质疑,市场担忧其国际化战略的真实性及是否为股东套现提供新渠道 [3][22][26] 业绩增长与股东套现 - 2021-2024年营收从69.78亿元增至158.39亿元,净利润从11.93亿元增至33.27亿元,复合增速分别为31.4%和39.0% [5] - 上市后市值突破1200亿元,创始人林木勤身家超510亿元 [4] - 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累计减持套现超41亿元,持股比例从9%降至不足4% [10] - 2023年11位董监高及股东减持套现13.69亿元 [10] 巨额分红 - 上市三年累计分红超50亿元,创始人家族持股超60%,获得分红超35亿元 [12][15] - 2021年分红12亿元,2022年8亿元(占净利润55%),2023年10亿元(占49%),2024年23亿元(股利支付率69%) [12][13][14] - 创始人林木勤个人获得分红超25亿元 [15] 资金运作争议 - 2024年末持有现金类资产142.23亿元(货币资金56.53亿元+理财产品48.97亿元+债券投资36.73亿元) [18] - 2022-2024年理财发生额分别为56.14亿元、63.2亿元、139.07亿元,投资收益合计3.08亿元 [17] - 2024年短期借款激增118.69%至65.51亿元,流动比率0.85低于行业平均1.2 [19] - 利息收入2.6亿元+投资收益9531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294万元,合计收益率约2.66%,利息支出1.03亿元 [20] 赴港上市动机 - 公司称赴港上市为提升国际业务竞争力,已在印尼、越南设子公司但未披露具体数据 [24] - 市场质疑可能为股东提供新套现渠道,且港股估值或摊薄A股投资者收益 [25] - 财务专家指出可能存在通过"大存大贷"模式转移经营风险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