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

搜索文档
内蒙古12.9亿元储能项目开工
起点锂电· 2025-09-14 18:24
项目概况 - 内蒙古磴口蒙能电储新能源40万千瓦/160万千瓦时独立储能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项目规模为400MW/1600MWh 其中配置1MW/5MWh液流电池 其余为磷酸铁锂电池[2][3] - 项目由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位于沙金套海苏木温都尔毛道嘎查 占地182亩 总投资12.61亿元 计划今年12月31日完成全容量并网[3] 技术特点 - 电化学储能技术成熟 不受地域限制 适合大规模应用和批量化生产 产业化应用前景好[3] - 电化学储能在电网调峰调频中应用广泛 覆盖电厂侧 电网侧和用户侧 可促进新能源消纳 实现电网削峰填谷 平抑电网功率波动[3] 项目意义 -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高磴口县区域电网的调峰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为地区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3] - 大力发展风电 光伏等新能源是我国践行"碳达峰 碳中和"承诺的重要举措 储能项目是布局储能领域的重点项目之一[3]
【财经早报】电影票房 破400亿元!万事网联 重要提醒
中国证券报· 2025-09-14 08:35
汽车行业政策目标 - 工信部等八部门提出2025年汽车销量目标3230万辆 同比增长约3% [1][2]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 同比增长约20% [2]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目标同比增长6%左右 2026年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2] 贸易调查措施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1] - 商务部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 [1] 电影市场表现 - 2025年度电影票房突破400亿元 较2024年提前76天达成 [2] - 国产电影票房占比超88.8% 年度票房前十均为国产影片 [2] 电子单证政策创新 - 国家网信办鼓励金融机构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 推动电子单证应用创新 [2] 钢铁行业技术规划 - 钢铁行业"十五五"技术预测将于年底发布 为科研项目决策提供支撑 [2] 户籍制度改革 - 惠州市拟全面放宽落户限制 12月1日起施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3] 企业融资与业务动态 - 中国华能首单熊猫债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 系首笔新交所上市中资碳中和绿色债券 [4] - 灵明光子完成C3轮融资 获浙江省国资近亿元投资 用于技术迭代与量产提升 [5] - 久立特材积极参与ITER项目 研发可控核聚变关键材料PF导管 [5] 金融安全事件 - 万事网联监测到境内未经授权交易 启动应急调查并提醒持卡人风险防范措施 [4][5] 行业研究报告观点 - 建筑板块上半年营收业绩承压 下半年盈利修复可期 央企韧性凸显 [6] - 煤矿智能化率持续提升 2026年智能化煤矿占比预计达30% 无人矿卡渗透率超30% [6]
中国华能熊猫债在新加坡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9-13 16:36
公司融资活动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发行首单熊猫债于9月8日在新加坡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1] - 该债券为首笔在新加坡上市的中资企业熊猫债 [1] - 该债券为首笔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境内"碳中和"绿色债券 [1]
中国核电举行上市十周年暨核能产业链协同交流会
人民网· 2025-09-13 11:30
公司发展成就 - 公司实现从单一核电运营向核能+非核清洁能源+战略新兴产业多元布局的战略转型 [3] - 装机规模跨越式增长 非核清洁能源装机突破3000万千瓦 [3] - 25台运行机组全部达到WANO卓越行动计划2030绩效目标 [3] - 累计完成股权融资426亿元 支持核电重大项目发展 [6] 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 - 玲龙一号小堆示范工程开工 和福一号同位素产品打破垄断并实现全产业链供应 [3] - 核聚变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前景获得重点关注 [6] - 从跟跑、并跑到局部领跑实现历史性跨越 [3] 战略规划与愿景 - 以集约化、标准化、数智化新三化战略为引领 [6] - 紧抓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 增强核心竞争力 [6] - 致力于打造最具魅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 [6] 产业链协同与资本支持 - 中国国新作为第三大股东沿核能产业链全面布局 投资中国铀业、中国核建等关键企业 [5] - 中核集团支持公司成为上市公司标杆 树立信得过、靠得住的上市品牌 [5] - 产业链企业包括中国铀业、中国原子能、中核工程、中国核建协同发展 [6]
平安产险:预估2020-2030年绿色交通领域保费约2万亿元
金融时报· 2025-09-13 11:20
行业研究报告核心观点 - 保险行业正成为绿色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和制度型基础设施 通过产品创新 数据驱动定价和全流程风险管理服务主动赋能绿色交通转型[3] - 预估2020至2030年绿色交通领域保费规模约为2万亿元[3] - 保险角色与风险形态同步升级 不仅需要提供风险保障 更需要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助力绿色交通可持续发展[4] 新能源汽车发展数据 -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2020年不足500万辆跃升至2024年3140万辆 全球占比超过60%[4] - 新能源车险保费从2015年34亿元增至2023年1001亿元[4] - 保险深度由0.2%提升至11.5%[4] 低空经济保险发展 - 无人机保险保费规模从2015年不足亿元增至2024年7亿元[3][4] - 年复合增速达15%[3] 轨道交通保险保障 - 轨道交通工程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逾万亿元[3][4] 保险功能升级 - 保险功能从单一赔付转向"风险识别—过程管控—智能理赔"全周期服务[5] - 平安产险在长沙地铁4号线应用PS-InSAR卫星遥感监测毫米级沉降[5] - 在山东等地区部署"信号灯"和减速带等设施 推动试点路段行人事故下降[5] 公司产品创新 - 平安产险创新产品包括森林碳汇指数保险 智能辅助驾驶责任险 低空领域政府救助保险和电池衰减补偿责任保险[5] - 公司致力于为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障[5]
美国能源新政“挂倒挡”的负外部性
国际金融报· 2025-09-13 08:19
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转向 - 特朗普政府大幅放松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监管约束并提供财政税收支持 同时取消或削弱清洁能源优惠政策 [1][6][11] - 废止《通胀削减法案》并推出"大而美"法案 提前终止清洁能源税收抵免 取消电动汽车购买税收减免 [6] - 对钢铁和铜征收50%关税 将风力涡轮机等产品纳入钢铝关税范围 直接推高风电与光伏项目成本 [7] 清洁能源发展历史与政策演变 - 1978年《公共事业管理政策法》为可再生能源创造最初市场需求 后续出台《可再生能源法》《风能促进法》等系列法律 [2] - 2005年《国家能源政策法案》引入生产税抵免和投资税抵免机制 为风能太阳能项目提供税收优惠 [3] - 奥巴马时期通过《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提供贷款担保和资金支持 《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提供消费税和税收优惠 [4] - 拜登执政后推出《通胀削减法案》 将风能太阳能税收抵免延长十年 光伏组件年产能从14.5吉瓦激增至50吉瓦 [5] 清洁能源产业现状与影响 - 2025年美国预计新增64吉瓦发电容量 其中太阳能和风能分别贡献33.3吉瓦和7.8吉瓦 占比超过64% [13] - 2024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仅占全美发电总量17% 新泽西和宾夕法尼亚等州可再生能源占比约8%-10% [8] - 风电成本降至每兆瓦时30美元 光伏发电成本十年间下降80% 爱荷华等新能源大州电价低于全美16美分平均水平 [9] - 太阳能、生物能源、风力发电是美国从业人数最多的前三大能源产业 传统能源总从业人数不足太阳能一半 [16] 政策调整对行业的具体限制 - 规定太阳能风能项目必须在2026年7月前开始建设或2027年底前投入运营才能享受税收抵免 实际设置"变相禁令" [6] - 取消5%安全港规则 要求项目必须通过"重大性质的物理工作"证明开始建设 企业开工门槛显著抬升 [10] - 项目审批权集中到内政部 审批过程可能大大延迟 财政部收紧"开始建设"规则指南 [10] 传统能源政策支持 - "大而美"法案削减油气勘探开发监管障碍 降低钻井安全和环境标准 减少甲烷排放限制 [11] - 为传统能源行业提供钻探成本摊销、地质勘探补贴及化石燃料研发资金等税收激励和财政补贴 [11] - 宣布未来15年内举行30多次海上油气租赁销售 可开采面积从1170万英亩增加到1850万英亩 [12] 行业投资与就业影响 - 2025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投资减少205亿美元 降幅达36% 风能太阳能项目投资承诺下降18% [14] - 光伏与太阳能行业上半年已有超过16.5万个工作岗位流失 预计2030年前将导致60万个清洁能源岗位流失 [16] - 《大而美》法案可能威胁4500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 导致未来10年约300吉瓦风电光伏项目消失 [14] 电力基础设施与供应风险 - 全美90%燃煤电厂已超设计寿命 天然气管道系统存在2300处高危隐患 [15] - 电网现代化改造需要2.5万亿美元投资 缺口高达60% [15] - 数据中心和智能制造业使多地停电风险增加30倍 2030年全美停电风险可能激增100倍 年均停电时长突破800小时 [15] 地缘政治战略维度 - 削弱美国市场对风光能源需求以打击中国光伏产业竞争优势 中国在光伏产业上中游具有较强制造能力 [18] - 将能源作为地缘政治工具 在与日本欧盟关税协议中获得能源进口承诺 欧盟承诺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 [18][19] - 警告进口俄罗斯原油的印度等国 威胁征收高额关税 [19] 全球气候治理影响 - 未来15年30次海上油气租赁销售可能导致108亿吨额外碳排放 相当于美国两年多碳排放总量 [17] - 政策转变可能减少全球清洁技术投资 放缓成本下降速度 弱化国际减排合力 [17] - 增加数亿吨碳排量 阻碍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削弱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实力与进程 [17]
中国核电董事长卢铁忠:以新“三化”战略为引领 持续增强价值创造能力
中证网· 2025-09-12 22:07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未来将紧抓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 以集约化标准化数智化新三化战略为引领 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不断强化市值管理实践 致力于打造最具魅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 [1] - 公司完成从单一核电运营向核能加非核清洁能源加战略新兴产业多元布局的战略转型 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局部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2] 业务发展成就 - 公司装机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 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数量显著提升 非核清洁能源装机突破3000万千瓦 [2] - 2024年公司旗下25台运行机组全部达到WANO卓越行动计划2030绩效目标 成为全球首批全部运行机组达标的企业 [2] - 三门核电获评全球核电行业首个灯塔工厂 [2] - 玲龙一号小堆示范工程开工 全球首个四代核电技术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合的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项目获得核准 和福一号同位素产品打破垄断并实现全产业链供应 [2] 资本运作与股东支持 - 中国国新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投资公司成为第三大股东 并沿核能产业链全面布局投资中国铀业中国核建等关键企业 将继续发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作用支持公司高质量发展 [3] - 中信证券作为公司IPO及历次股权融资项目的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 累计协助公司完成股权融资426亿元 有力支持核电重大项目建设与企业发展 [3] - 中核集团将支持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各项工作 将公司打造成为集团上市公司标杆 树立信得过靠得住的优秀上市品牌 [2]
美媒记者:在南海渔船上望去,我看到清洁能源在中国迎来丰收时代
搜狐财经· 2025-09-12 20:38
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装机量创历史新高 推动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 [5] - 中国领先的清洁技术公司加速"出海" 出口电力设备并在海外建厂 [5] - 青海、甘肃等地太阳能电池板与风力发电机规模庞大 延伸至地平线尽头 [1] 电力系统与能源结构 - 2024年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 [6] - 今年夏季用电峰值较去年增加约100吉瓦 相当于英国所有发电厂总发电量 [6] - 电力系统依靠煤电、气电保供 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电源发挥重要作用 [7] - 上半年新装太阳能电池板数量超过德国、法国和西班牙历史累计装机量总和 [9] 国家战略与目标 - 中国提前实现2030年气候目标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峰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5] - 预计本月向联合国提交2035年气候目标 明年3月发布新五年规划 [10] - 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将展示碳中和实现路径 为经济发展方向提供清晰指引 [11] 国际比较与影响 - 美国电力需求激增导致电网压力陡增 科技巨头自行投资建设发电厂 [6] - 中国可再生能源生产与装机规模过去十年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总和 [11] - 清洁能源技术出口推动全球减排进程 成为纽约气候周及COP30热议话题 [6][11] 发展挑战与应对 - 需加大输电线路与储能投入 确保无日照无风时可再生能源供电 [10] - 仍建设燃煤电厂弥补风电光伏出力不足 推进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 [9] - 能源转型注重电价低廉、供应充足稳定 支撑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业等增长领域 [10]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正在行动,储能电池ETF(159566)本周持续“吸金”
搜狐财经· 2025-09-12 19:58
新能源板块本周走势分化,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上涨0.9%,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上涨0.7%,中证新能源指数下跌 0.1%,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下跌1.9%,储能电池ETF(159566)今日获3500万份净申购。截至昨日,该产品本周持续获资金 净流入,合计超5亿元。 今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 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带动直接投资2500亿元。方案强调要发挥新型储能支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 的作用,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聚焦碳中和领域,由清洁能源、储能等深度低碳领域中 市值较大,以及火电、钢铁等高碳减排领域中碳减排潜 力较大的100只股票组成 等未来清洁能源 s 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 聚焦储能领域,由50只业务涉及电池制造、储能电池逆 变器、储能电池系统集成、电池温控消防等领域的公司 股票组成,有望受益于未来能源发展机遇 ai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 聚焦的光伏是代表性较强的未来能源之一,由50只产业 链上、中、下游具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组成 a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 ...
许正宇:去年香港绿色和可持续债务规模逾840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9:27
许正宇又指,在"可持续债券计划"下,修改已成功发行合共约2400亿港元等值的绿色债券,而"绿色和 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已延长至2028年。 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一个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活动致辞时表示,香港 已巩固作为亚洲主要绿色金融枢纽的地位,去年香港绿色和可持续债务规模已超过840亿美元。未来香 港将聚焦人工智能、绿色科技等,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 他表示,香港致力于在2035年前将碳排放减少50%,以及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认为有关目标不只是 愿景,而是行动的呼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