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

搜索文档
让西部热土成为青春舞台
中国青年报· 2025-07-07 05:28
行业分布 - 核工业领域:中核陕西铀浓缩有限公司从事工程技术研发工作,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清洁能源发展[2] - 水电能源行业: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聚焦西南山区高坝工程泄洪消能技术,打造全球最大水风光蓄一体化基地[11] - 航空发动机产业: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参与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研发周期约10-20年/款[15] - 通信基础设施领域:中国铁塔西藏分公司致力于完善日喀则市通信网络覆盖,提升高原信息桥梁建设[23] 区域发展特点 - 西部地区在航空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成都地区在中国航空事业中占据重要位置[26] - 西南山区水电资源开发潜力巨大,雅砻江流域正在建设重大能源项目[11] - 西藏地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民生改善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23] 人才流动趋势 - 16.55%高校毕业生非常愿意赴西部工作,37.49%有一定意愿,97.36%认同西部是干事创业沃土[24] - 选择西部就业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人发展目标(64.70%)、国家政策支持(64.60%)、发展潜力(36.04%)[25] - 人才最关注的信息包括:人才政策(71.62%)、就业机会和薪资(71.78%)、职业前景(67.63%)[26]
支持高碳行业转型 银行创新实践与标准建设并进
中国证券报· 2025-07-07 04:33
银行业支持高碳行业绿色转型实践 - 威海银行推出"可持续挂钩节水贷款" 以27亿元授信支持热电公司节能改造 产品以水效为核心挂钩指标 将单位耗水量下降百分比与利率优惠挂钩 [1][2] - 兴业银行落地铝行业转型贷款 向山东滨州某铝业公司发放贷款2亿元 采用"转型评价+利率挂钩"双机制 贷款利率优惠与企业氧化铝、电解铝等产品能耗表现挂钩 [2] - 截至2024年末 兴业银行投向转型领域绿色融资规模达1927亿元 持续加大对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高碳行业低碳转型的金融支持力度 [2] 转型金融产品发展现状 - 转型金融是对绿色金融的重要补充 聚焦支持高碳行业按气候目标有序转型 为高碳行业大规模融资提供新选择 [3] - 国内转型金融产品以转型类债券及信贷为主 债券产品占比较高 信贷产品尚未进入规模上量阶段 与绿色金融产品体系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 [3] - 转型金融产品于2021年兴起 以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债券为代表 通过设定低碳转型关键绩效指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引入财务激励/惩罚机制 [4] 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建设 - 当前投资主要集中在低碳或零碳项目 传统高碳行业低碳转型资金缺口巨大 转型金融将成为金融机构业务增长新抓手 [5] - 高碳或难减排产业转型需求大 伴随上下游产业链连锁效应 转型金融体量大、发展潜力大 [5] - 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制定钢铁、煤电、建材、农业四个重点行业转型金融标准 明确转型主体认定条件 截至2025年1月末试点地区落地贷款累计金额约425亿元 [6] - 正在研究制定第二批航运、化工等七个行业的转型金融标准 [6]
华电新能:奉献清洁能源创造美好生活 建设最具价值世界一流智慧新能源公司——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网上投资者交流会精彩回放
上海证券报· 2025-07-07 02:03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开发、投资和运营,主要产品是电力 [2] -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参与环保行动,融入"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 [2] 公司知识产权与资质 - 自有注册商标4项,被授权许可使用商标11项 [4] - 境内专利430项,著作权112项 [4] - 取得多个风电场特许经营权项目 [4] - 境内已投产发电项目1411个,容量合计6858.91万千瓦 [5] - 已取得689个项目的电力业务许可证,685个项目豁免办理 [5] 公司经营情况 - 境外经营主体包括华新国投(总资产412257.34万元,2024年利润总额4910.07万元)和西班牙子公司Elecdey Barchín,S.A.(总资产17295.69万元,2024年利润总额665.02万元) [6]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6.73亿元、295.80亿元和339.68亿元 [6] - 2022-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5.22亿元、96.20亿元和88.31亿元 [6] - 2022-2024年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4.36%、51.94%和45.94% [7] 公司发展战略 - 战略定位为中国华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 [9] - 战略愿景为建设最具价值的世界一流智慧新能源公司 [9] - 未来规划措施包括:坚持新理念引领低碳化、新布局推动智慧化、新变革融入市场化 [10][11][12] 公司竞争优势 - 资源获取能力强,品牌优势+全国性网络双轮驱动 [13] - 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双轮驱动,提升公司质地和融资能力 [13] - 贯彻执行ESG理念,承担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 [14] - 作为中国华电新能源业务整合平台,独享项目开发和资源支持优势 [16] 行业情况 - 所属行业为风力发电(D4415)和太阳能发电(D4416) [16] - 行业机遇包括国家政策支持、用电量增长、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提升、风电机组大型化、光伏电池技术升级、税收优惠等 [17] - 上游为电力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等行业,下游为电网公司 [18] 发行情况 - 控股股东为华电福瑞,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华电,合计控制83.43%股份 [19] - 发行前总股本360亿股,拟初始发行496894.4214万股(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占发行后总股本12.13% [20]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风光大基地项目、就地消纳负荷中心项目、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发展项目、绿色生态文明协同发展项目 [21] - 募集资金将提升净资产规模,改善资本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3]
中国狂建58座核电站背后,华龙一号破局,万亿能源黄金时代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7-06 13:17
中国核电行业发展现状 - 全国58座商运核电站和54台在建机组使中国核电规模冲上全球第一 [1] - 核电仅占中国总发电量的4.5%,远低于法国的64.8% [1] - 单台核电机组年发电量可满足800万人一年用电需求,相当于3000台风力发电机发电量 [3] 能源安全与转型驱动因素 - 中国能源结构富煤少气贫油,火电占比70%但制约双碳目标实现 [3] - 俄乌冲突导致国际油价飙升,凸显能源自主重要性 [3] - AI产业和数据中心用电需求激增,广东去年电力缺口达400亿千瓦时 [3] 核电技术与装备突破 - 全球首座第四代高温气冷堆在山东荣成稳定运行两年,采用氮化铀陶瓷燃料防熔毁 [4] - 自主设计的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将安全成本降至0.3元/度,低于天然气发电成本 [4] - 四川德阳工厂生产全国60%核电装备,包括直径5米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 [4] 产业链与经济拉动效应 - 单台核电机组投资超200亿元,整座核电站带动上下游产业规模超千亿元 [6] - 广东台山核电站三期开工带动当地钢材价格上涨15% [6] - 广东拥有20台机组成为核电第一省,福建核电发电占比已达25% [6] 未来发展规划与战略意义 - 2035年核电占比目标10%,2060年提升至18%,需新建约200台机组 [8] - 甘肃沙漠试验小型核反应堆,未来或应用于海岛、极地等特殊场景 [8] - 每提升1%核电占比可减少1.2亿吨煤炭燃烧,显著改善环境 [8]
光伏厂大迁徙:一场静默的全球能源革命
搜狐财经· 2025-07-06 13:17
成本之刃 - 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均价2025年一季度跌至018美元/瓦较2020年峰值暴跌60% [1] - 越南广宁省工业用地价格每亩12万元仅为常州80万元的15%且享受税收优惠 [1] - 越南工人月薪2200元使人工成本占比从15%降至8%较中国8500元月薪显著降低 [1] 绿电溢价 - 欧盟碳关税使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需支付003美元/瓦碳税而马来西亚生产组件碳税成本几乎为零 [3] 技术暗战 - 隆基BC技术将转换效率提升至245%但专利费达002美元/瓦 [3] - 中国光伏设备占全球70%份额但东南亚工厂倾向采购价格高30%的欧洲设备以规避美国301调查 [3] - 天合光能泰国黑灯工厂通过AI视觉系统将良品率从98%提升至998% [4] 政策棋局 - 美国将中国组件进口关税从14%提升至25% [6] - 晶科能源墨西哥10GW产能使运输成本较中国工厂降低40% [6] - 中国TOPCon技术占全球60%市场而美国钙钛矿技术获比尔·盖茨基金2亿美元注资 [7] 未来图景 - 中国企业在沙特培养38名光伏博士掌握组件衰减率预测等核心技术 [7] - 中国光伏品牌在巴西市场实现20%品牌溢价 [7] - 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构建从光伏板到储能电池的全产业链生态 [8]
新型电力系统系列报告之三:天然气行业全景梳理:气价波动供需重塑,天然气行业迎发展新机遇-20250706
华源证券· 2025-07-06 13: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首次)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天然气作为清洁低碳、灵活高效的优质化石能源,是能源转型的重要桥梁,在较长时间内有望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支撑 [4] - “十四五”期间供给端发展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消费增速较“十三五”有所放缓,价格机制逐步理顺 [4] - 价格是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地产阴影对行业形成拖累 [4] - 展望2030年,天然气成本端下行趋势延续,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天然气作为能源转型的桥梁,“十四五”为发展窗口期 - 双碳目标下天然气是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的现实选择之一,作为过渡能源,有望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支撑 [7] - 我国规划到2030年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5%左右,各省份“十四五”规划中天然气占比提升趋势明确 [7] -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天然气相关表述集中在能源安全、节能降碳、发展布局、体制改革、海外合作等方面 [8] 进展: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价格机制逐步理顺 - 增储上产成效显著,2024年我国天然气产量2464.51亿立方米,较2020年增长28%,国产气供应能力提升 [14] - 进口气量中枢抬升,2024年对外依存度略降至41.6% [19] - “全国一张网”和储气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并运营LNG接收站31座,总接收能力超1.5亿吨/年 [25] - 新签LNG中长协规模增加,国内买家趋于多元化,预计2030年前每年都有新签协议落地 [31] - “十四五”期间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十三五”有所下移,2023年以来重回较快增长,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 [35] - 城市燃气用气量稳定增长,工业用气稳健增长,新兴产业拉动效果显著,发电用气较快增长,与新能源、水电协同作用增强 [40][41][43] - 政策推动天然气价格机制理顺,各地积极响应,居民端顺价持续推进,各城燃公司毛差及盈利水平有所修复 [49][51] 问题:价格为发展主要制约因素 地产阴影持续影响行业 - “十四五”前期高气价环境下,价格是天然气行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2022年我国进口天然气年均到岸价涨幅44.7%,抑制工商业用气需求增长和气电发展 [54] - 部分地区未实现居民端顺价,仍存在交叉补贴现象,影响工商业气价降幅 [56] -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燃气接驳需求显著下滑,阻碍天然气行业持续扩张 [56] 展望:持续补位替位高碳能源 融合新能源促进转型升级 - 基于长期供需宽松格局,2025年起全球天然气价格有望走低,刺激下游需求增长 [59] - 天然气有望在下游各领域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城市燃气需求预计2030年前保持稳定增长,交通领域用气或将迎来重要窗口期 [62][63][64] - 天然气将持续发挥“补煤替煤”作用,助力工业领域减污降碳,在新型电力系统领域持续发挥调节和支撑作用 [68][69] 投资分析意见 - 建议关注天然气上游开采标的,如新天然气等 [72] - 建议关注天然气产业链一体化标的,如新奥股份、九丰能源等 [72] - 建议关注下游城市燃气标的,如华润燃气、昆仑能源等 [72]
碳汇交易借绿生金 生态资源变身“绿色银行” 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央视网· 2025-07-06 11:46
生态文明建设与碳汇开发 - 福建宁德市周宁县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包括林地面积约8.2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超488万立方米 [1][5] - 当地通过碳汇收储和碳汇交易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探索建立县域林业碳汇审核、备案、交易体系 [1][5] - 林业碳汇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等方式吸收二氧化碳,增加的碳汇量可参与市场交易 [5] 森林资源监测技术 - 当地构建森林资源智慧监测平台,利用林火视频监控、无人机巡航、红外相机、智能生长监测仪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7] - 无人机每天定时巡护4次,覆盖面积达1800多亩,能够实时掌握森林情况 [7] - 借助红外传感与人工智能物种识别技术,平台成功记录豹猫、白鹇、黄腹鼬等珍稀野生动物,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9] 林业碳汇与乡村振兴 - 周宁县将森林碳库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资金库,让百姓从生态保护中受益 [5] - 技术人员通过植被资源调查、胸径测量、叶绿素测定和根茎检查等"体检"工作,为碳汇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3][5]
长青集团(002616):深度研究报告:火电项目存预期差,生物质项目或迎扭亏机遇,与中科系合作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华创证券· 2025-07-05 21: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1][6][10][10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河北火电项目盈利能力强且存在预期差,煤价下跌或释放盈利空间 [6][7] - 生物质项目或迎来扭亏机遇,行业提质扩容,公司领先但机组曾承压,后续有催化 [6][8] - 与中科系合作进一步打开未来想象空间,优化股东结构并达成战略合作 [6][9]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给予25年目标市值和目标价 [6][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长青集团:聚焦生物质综合应用及电力热力生产 - 公司沿革:1985年成立前身,2011年上市,2021年剥离燃气具业务,聚焦三大领域,2024年末总装机70.5万千瓦 [14][15] - 股权结构:实际控制人为何启强与麦正辉,合计直接及间接持股62.4% [18] - 财务分析:2024年营收承压,业绩逐步回升,盈利能力有望改善,现金流有韧性 [21][22][30] - 业务梳理:聚焦三大板块,2024年燃煤供热盈利强,生物质有压力或扭亏,垃圾发电稳定 [31][42][43] 二、我们认为河北火电项目存在预期差 - 火电机组高盈利性:历史上公司利润与煤价负相关,火电以售热为主,下游为园区企业,河北项目ROE高,能源需求强 [44][50][54] - 后市展望:近期煤价或下行,带动火电超额利润,公司单季度业绩稳定,若煤价跌盈利将释放 [67][74][79] 三、我们预计生物质项目或迎来扭亏预期 - 项目概况:行业提质扩容,公司15个项目中13个纳入补贴目录,布局于农业大省,多项目向热电联产转型 [80][83] - 过去困境:补贴结算不及时致应收账款提升,原材料价格高企使成本承压 [87][90] - 后续催化:煤价下行或使项目扭亏,补贴收回预期强,有望优化财务结构 [91][96] 四、与中科系合作进一步打开未来想象空间 - 引入新股东:拟转让5%股份给中科泓源,优化股东结构 [97] - 战略合作:收购中科信控大数据49%股权,达成合作推动数字化转型 [97] 五、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3.3/3.5/3.9亿元,同比+52.4%/+6.6%/+12.1% [6][10][103] - 估值:给予25年17x PE,对应目标市值56亿元,目标价7.6元 [6][10][106]
刘世锦:全球绿色转型遇逆风,中国立场坚定“不能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5 18:04
中国能源绿色转型进展 - 中国新能源产业已具备显著成本优势 光伏发电成本在过去十年间下降90% 当前度电成本相当于燃煤发电的一半 [1][3] - 中国光伏组件 风电设备等关键产品占据全球供应链70%以上份额 [3] - 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目标提前6年实现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5%的目标提前11年达成 [3] 全球绿色产业格局变化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8% [3] - 美国政府退出《巴黎协定》 削减新能源补贴 "松绑"石油开采 冲击全球绿色转型 [3] 中国新能源发展挑战与对策 - 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引发电力系统稳定性挑战 需加快新型电力系统设计和建设 [4] - 需求侧需推动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过渡 落实碳排放双控量化目标 [4] - 绿色低碳产业需保持适度快速增长 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增加研发投入 持续增强竞争力 [4]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中国必须坚持"不能退"的立场 新能源发展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1][3] - 需要建立以新能源为主导或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 [4]
5月份全国风电利用率93.2%,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2.4%
信达证券· 2025-07-05 16: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历经多轮电力供需矛盾紧张后,电力板块有望盈利改善和价值重估,煤电顶峰价值凸显,电价或稳中小幅上涨,电煤长协履约率有望上升,电力运营商业绩有望大幅改善;随着上游气价回落和国内天然气消费量恢复增长,城燃业务有望实现毛差稳定和售气量高增,拥有低成本长协气源和接收站资产的贸易商可增厚利润空间 [4][9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市场表现 - 截至7月4日收盘,公用事业板块上涨2.3%,优于大盘;电力板块上涨2.38%,燃气板块上涨1.09%;各子行业中,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力发电、热力服务、电能综合服务、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板块分别上涨4.37%、0.69%、0.53%、6.53%、3.62%、2.38%、1.62% [3][11][13] - 电力板块主要公司涨跌幅前三为江苏新能(10.73%)、晋控电力(10.21%)、大唐发电(6.35%),后三为新天绿能(-0.91%)、长江电力(-0.20%)、华能水电(0.00%);燃气板块主要公司涨跌幅前三为新奥股份(4.97%)、国新能源(2.61%)、水发燃气(2.60%),后三为中泰股份(-1.83%)、佛燃能源(-0.97%)、九丰能源(-0.81%) [16] 电力行业数据跟踪 动力煤价格 - 7月,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年度长协价666元/吨,月环比下跌3元/吨;截至7月4日,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山西产市场价616元/吨,周环比上涨2元/吨;陕西榆林动力块煤(Q6000)坑口价600元/吨,周环比上涨5元/吨;大同南郊粘煤坑口价(含税) (Q5500) 482元/吨,周环比持平;内蒙古东胜大块精煤车板价(Q5500) 476.84元/吨,周环比持平 [21] - 截至7月3日,纽卡斯尔NEWC5500大卡动力煤FOB现货价格64.75美元/吨,周环比下跌0.50美元/吨;ARA60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109.25美元/吨,周环比上涨5.55美元/吨;理查兹港动力煤FOB现货价65.8美元/吨,周环比下跌0.20美元/吨;截至7月4日,纽卡斯尔NEWC指数价格106.4美元/吨,周环比上涨0.8美元/吨;广州港印尼煤(Q5500)库提价671.37元/吨,周环比上涨4.02元/吨;广州港澳洲煤(Q5500)库提价697.96元/吨,周环比下跌0.89元/吨 [23] 动力煤库存及电厂日耗 - 截至7月4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570万吨,周环比增加5万吨 [28] - 截至7月3日,内陆17省煤炭库存8926.9万吨,较上周增加102.6万吨,周环比上升1.16%;内陆17省电厂日耗为364.6万吨,较上周下降0.6万吨/日,周环比下降0.16%;可用天数为24.5天,较上周增加0.3天 [30] - 截至7月3日,沿海8省煤炭库存3595.1万吨,较上周增加50.5万吨,周环比上升1.42%;沿海8省电厂日耗为208.7万吨,较上周增加18.8万吨/日,周环比上升9.90%;可用天数为17.2天,较上周下降1.5天 [30] 水电来水情况 - 截至7月4日,三峡出库流量18300立方米/秒,同比上升32.61%,周环比上升2.81% [46] 重点电力市场交易电价 - 截至6月28日,广东电力日前现货市场周度均价301.03元/MWh,周环比上升9.26%,周同比下降6.8%;实时现货市场周度均价296.68元/MWh,周环比上升19.57%,周同比下降4.3% [47] - 截至7月4日,山西电力日前现货市场周度均价254.32元/MWh,周环比上升2.56%,周同比下降20.9%;实时现货市场周度均价260.30元/MWh,周环比上升2.97%,周同比下降19.0% [56] - 截至6月13日,山东电力日前现货市场周度均价282.56元/MWh,周环比上升11.11%,周同比下降17.2%;实时现货市场周度均价267.90元/MWh,周环比上升9.26%,周同比上升9.3% [57] 天然气行业数据跟踪 国内外天然气价格 - 截至7月4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LNG出厂价格全国指数4412元/吨,同比下降2.09%,环比下降0.09%;2025年6月,国内LNG进口平均价格513.98美元/吨,同比下降5.57%,环比上升1.02%;截至7月3日,中国进口LNG到岸价12.47美元/百万英热,同比上升3.88%,环比持平 [55] - 截至7月3日,欧洲TTF现货价格11.35美元/百万英热,同比上升10.8%,周环比下降0.5%;美国HH现货价格3.3美元/百万英热,同比上升66.7%,周环比下降2.9%;中国DES现货价格11.83美元/百万英热,同比下降3.0%,周环比下降8.2% [58] 欧盟天然气供需及库存 - 2025年第26周,欧盟天然气供应量62.3亿方,同比上升8.9%,周环比上升0.6%;其中,LNG供应量27.1亿方,周环比下降4.1%,占天然气供应量的56.5%;进口管道气35.2亿方,同比下降8.2%,周环比上升4.5%,进口俄罗斯管道气3.503亿方,占欧盟天然气供应量的5.6%;2025年1 - 26周,欧盟累计天然气供应量1575.2亿方,同比上升3.3%;其中,LNG累计供应量729.1亿方,同比上升22.1%,占天然气供应量的46.3%;累计进口管道气846.1亿方,同比下降8.8%,累计进口俄罗斯管道气84.9亿方,占欧盟天然气供应量的5.4% [62] - 2025年第26周,欧盟天然气库存量633.20亿方,同比下降24.90%,周环比上升4.41%;截至2025年7月3日,欧盟天然气库存水平为59.7% [73] - 2025年第26周,欧盟天然气消费量(估算)为35.6亿方,周环比下降1.9%,同比下降0.9%;2025年1 - 26周,欧盟天然气累计消费量(估算)为1770.0亿方,同比上升7.8% [75] 国内天然气供需情况 - 2025年5月,国内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364.20亿方,同比上升2.4%;2025年1 - 5月,国内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累计为1768.90亿方,累计同比下降1.3% [77] - 2025年5月,国内天然气产量为221.50亿方,同比上升9.3%;LNG进口量为484.00万吨,同比下降26.3%,环比上升4.3%;PNG进口量为526.00万吨,同比上升10.3%,环比上升4.6% [78] - 2025年1 - 5月,国内天然气产量累计为1096.00亿方,累计同比上升6.1%;LNG进口量累计为2486.00万吨,累计同比下降23.3%;PNG进口量累计为2420.00万吨,累计同比上升10.8% [79] 本周行业新闻 - 7月2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公布2025年5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5月份全国风电利用率93.2%,光伏发电利用率94.2%;其中,黑龙江、甘肃、新疆、西藏地区风电利用率不足90%;蒙东、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地区光伏发电利用率不足90% [86] -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5年5月份全国天然气运行快报,2025年5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64.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4%;1 - 5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768.9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3% [86] 本周重要公告 - 7月4日,龙源电力发布6月发电量数据公告,2025年6月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5,781,238兆瓦时,较2024年同期同比增长1.56%,剔除火电影响同比增长18.07%;本月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4.15%,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99.32%;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5年累计完成发电量39,652,477兆瓦时,较2024年同期同比下降1.07%,剔除火电影响同比增长12.73%,其中风电增长6.07%,光伏增长71.37% [87] - 7月4日,中国核电发布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5年上半年累计商运发电量1,217.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5%;上网电量1,151.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92%;核电部分,控股核电机组发电量998.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1%;上网电量累计935.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14%;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约4,000小时;新能源部分,控股新能源机组发电量累计219.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76%;新能源上网电量215.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81%;其中,风力发电量10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99%,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约1,003小时;光伏发电量116.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34%,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约542小时 [88] - 7月1日,九丰能源发布部分股东减持股份计划预披露公告,截至公告日,蔡丽萍女士、蔡建斌先生、南京盈发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分别持有公司股份27,669,043股、6,917,259股、21,218,696股,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4.25%、1.06%、3.26%;上述股份均为无限售流通股;蔡丽萍女士、蔡建斌先生、盈发投资分别计划减持不超过3,000,000股、1,200,000股、424,400股,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0.46%、0.18%、0.07%;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23日起至2025年10月22日;减持价格根据市场价格确定,并遵守相关承诺要求 [89] 投资建议和估值表 投资建议 - 电力:建议关注全国性煤电龙头国电电力、华能国际、华电国际等;电力供应偏紧的区域龙头皖能电力、浙能电力、申能股份、粤电力A等;水电运营商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川投能源、华能水电等;煤电设备制造商受益标的东方电气;灵活性改造受益标的华光环能、青达环保、龙源技术等 [4][90] - 天然气:建议关注新奥股份、广汇能源 [4][90] 估值表 - 报告给出公用事业行业主要公司2023A、2024E、2025E、2026E的归母净利润、EPS、PE、收盘价等估值数据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