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搜索文档
鼎智科技:空心杯电机、传动组件等机器人零部件已实现小批量出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23:41
公司业务定位与产品 -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定位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2] - 核心产品包括空心杯电机、传动组件、线性运动模组、无框力矩电机及旋转关节模组[2] - 公司前三季度核心产品均已实现小批量出货[2] 客户合作与市场进展 - 公司已与多家机器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2] - 公司获得智元机器人的“优秀合作伙伴奖”[2] - 公司已向包括中科灵犀在内的多个灵巧手厂家小批量送样电机及模组产品[2]
晚报 | 11月12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11-11 22:47
量子计算 -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约翰·M·马蒂尼斯携手多家芯片公司组成量子扩展联盟,旨在打造实用、可大规模生产的量子超级计算机[1] - 联盟已制定实现量子计算机规模化量产的蓝图并计划正式实施,马蒂尼斯创办的初创公司Qolab正处于技术验证和小规模试产阶段[1] - 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竞逐量子计算机应用落地,中国“十五五”规划建议将量子科技排在未来产业布局首位[2] - 中国“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机成功实现105个量子比特的相干操纵,集成105个数据比特和182个耦合比特,成为目前世界性能最高的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2] 电力设备 - 美国数据中心供应商Digital Realty和Stack Infrastructure在加州圣克拉拉的两个数据中心项目因当地无法供电而可能闲置数年[3] - 圣克拉拉市目前有57个正在运营或建设中的数据中心,市属公用事业公司硅谷电力公司仍在努力提升其电力容量[3] - 美国AI缺电危机揭示电力已从成本要素转变为战略资源,预计2025-2027年北美AI数据中心电力设备需求年增45%,市场规模超千亿美元[3] - 2025年10月中国对美出口高功率变压器同比增67%,其中80%流向AI数据中心,为中国电力设备制造商创造历史性机遇[3] 生物医药 - 研究人员在常用抗生素次甲霉素A合成过程中发现中间体——前次甲霉素C内酯,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比原始抗生素高100倍以上[4] - 该中间体能够杀死最令医学界头疼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等“超级细菌”[4] - 这一发现为寻找新型抗生素提供了新模式,通过测试天然化合物合成途径中的中间体,有望发现更能有效对抗耐药性的新抗生素[4] 6G - 2025年6G发展大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以创新推进6G全球统一标准制定为核心目标[4] - 大会主题为“智联全球,共建6G技术创新生态”,汇集海内外专家研讨6G应用场景、系统技术体系、标准走向和产业研发成果[4] - 2025年标志着6G标准的元年,全球统一的技术标准是构建6G生态、推动产业规模应用和持续发展的基石[5] - 2025年通信行业处于技术迭代与政策红利叠加期,AI、量子通信、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方向将持续释放增长动能[5] 医药流通 - 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上海市药品现代物流指导意见》,旨在加快药品现代物流发展,形成高效专业的药品现代物流体系[6] - 《指导意见》鼓励药品批发企业配备适合药品储存和实现药品入库、分拣、出库的设施设备和独立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物流系统[6] - 医药流通行业今年前三季度总体业绩改善,多家公司收入端回暖,降本增效成果继续彰显,非药调改逐步推进,非药有望成为潜在重要利润增量[6] 锂电池 - 第12届中国(苏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召开,汇聚海内外电池新能源上中下游全产业链代表[6] - 中国锂电池行业全球竞争优势显著,储能锂电池企业全球出货占比超90%,储能锂电池成为最主要增长极[6] - 锂电池下游应用场景将进一步丰富,行业技术迭代加速,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6] 机器人 - 特斯拉正筹备扩建得克萨斯超级工厂,新建一座专用设施用于人形机器人Optimus量产,计划实现年产能1000万台目标[7] - 特斯拉已在北加州弗里蒙特工厂设立试点生产线,组装部分Optimus样机,该工厂年产能预计为100万台[7] - 特斯拉股东大会对机器人爬产指引积极,从100万台到可能10亿台,且每年都会有新版本,Optimus会是市值管理重要抓手[8] - 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全面提速,优必选等行业头部公司屡获亿元级别大单,宇数、智元等行业领军公司积极推进IPO[8] 北斗通信 - 中国移动发布北斗短信业务重大升级成果,新增图片、语音等富媒体消息功能,实现上行40个汉字、下行10个汉字的文本传输能力升级[8] - 在无地面网络信号的极端环境下,用户可通过短信、语音、图片等多种形式沟通信息,为应急通信、野外探险等场景提供通信保障[8] - 北斗短报文从单一文字通信迈向富媒体交互新阶段,全面提升通信效率与业务体验,意味着北斗通信进入“看得见、听得到”的新阶段[8] 宏观与行业新闻 - 国内脑机接口产品首次进入审批“绿色通道”[9] - 上海市商务委等5部门印发《上海市促进餐饮业智能化布局行动计划(2026-2028年)》[9] - 软银出售所持英伟达全部股份套现58亿美元[9] - 禾赛第三季度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达60,639台,同比增长13倍[9] - 存储厂旺宏NOR Flash明年Q1计划涨价,涨幅或达30%[10] 市场热点主题 - 培育钻石板块活跃,黄河旋风、四方达、恒盛能源等公司因AI驱动高性能钻针市场增长而涨停[13] - 光伏板块表现强劲,亿晶光电、国晟科技、金辰股份等公司受发改委、能源局发布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指导意见影响而涨停[13] - 大消费板块中,三元股份、浙江东日、中锐股份等公司因10月CPI同比增0.2%及财政将继续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而涨停[13] - 锂电池板块中,享日股份、永太科技、三祥新材等公司因电解液、六氟磷酸锂价格持续上涨而涨停[14] - 机器人板块中,方正电机、冀凯股份、晶华新材等公司受小鹏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亮相及特斯拉扩产影响而涨停[14] - 智能电网板块中,摩恩电气、三星医疗、炬华科技等公司因机构称国网3批电表超预期及微软CEO表示电力不足成AI发展瓶颈而涨停[14] - DRAM(内存)板块中,三字股份、神工股份等公司因闪迪11月大幅调涨NAND闪存合约价格涨幅高达50%而涨停[14]
A股晚间热点 | 央行重磅报告!涉及货币政策、房地产等
智通财经网· 2025-11-11 22:39
中国货币政策与金融科技规划 - 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政策执行和传导 [1] - 研究制定“十五五”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推进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 [1] - 推动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政策落地,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 [1] - 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相匹配 [1] - 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稳定 [1] 软银集团资产配置调整 - 软银集团以5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5亿元)清仓3210万股英伟达股票 [1] - 软银与OpenAI签署修订协议,承诺追加投资225亿美元 [2] - 此次资产调整被视为将投资从“卖铲子”的英伟达转向“淘金子”的OpenAI [2] 特斯拉机器人产能扩张计划 - 特斯拉计划扩建得州超级工厂,新建Optimus人形机器人生产基地 [3] - 新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达1000万台,预计于2027年投产 [3] 欧盟电信设备政策与中国外交部回应 - 欧盟委员会正研究强制成员国逐步将华为和中兴从其电信网络中移除 [3] - 中国外交部指出此举严重违反市场原则和公平竞争规则,将经贸问题泛安全化、政治化会阻碍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3] 景林资产美股持仓动态 - 景林资产美股持仓规模从二季度28.73亿美元增至三季度44.4亿美元,大幅增长超50% [4][5] - 三季度新进9只个股,大举建仓自动驾驶企业文远知行268.4万股 [4][5] - 加仓消费与电商板块,亚朵成为第二大增持标的,新增持股超208万股 [5] 美国预算案与政府停摆进展 - 美国参议院以60票赞成、40票反对通过共和党的临时预算法案 [6] - 法案若在众议院通过并由总统签署,将结束政府停摆,缓解市场短期不确定因素 [6] 知名投资者观点与行业动态 - 投资人段永平表示茅台将来一定会回来,但时间不确定 [7] - 国家发改委已累计向证监会推荐105个REITs项目,83个已发行上市,发售基金总额共2070亿元,预计带动新项目总投资超1万亿元 [7] 脑机接口产业发展 - 上海阶梯医疗的“植入式无线脑机接口系统”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为国内首个进入该“绿色通道”的侵入式产品 [9] - 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32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61.4亿元 [10] - 全球有超过30亿人患有神经系统疾病,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将为患者带来希望 [10] 其他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 - 全国首家人形机器人7S店在武汉开业 [11] - 存储厂旺宏NOR Flash计划明年第一季度涨价,涨幅或达30% [11]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 豫园股份拟2亿元-3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13] - 热景生物拟1亿元-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13] - 节能国祯拟以5000万元至1亿元回购股份并注销 [13] - 中油工程子公司中标30.03亿元项目 [13] - 达实智能签约智能显示科技园项目,合同金额1276.52万元 [13] - 上纬新材提示其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处于产品开发阶段,尚未实现量产及规模化销售 [13] - 闻泰科技股东珠海融林及其一致行动人格力电器累计减持1244.43万股 [13] - 洪通燃气股东田辉计划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13] - 中谷物流股东谷洋投资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13] - 和泰机电股东海泰精华拟减持不超2.98%股份 [13]
小鹏市值超越吉利,估值真要对标特斯拉?
第一财经· 2025-11-11 20:04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11月11日公司股价上涨近18%,报收108.5港元,总市值达2022亿港元,超越吉利汽车的1833亿港元市值[3] - 市场解读认为股价暴涨源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增程新车等新产品的发布超预期[3] - 有观点认为公司估值应对标特斯拉,此前估值主要反映电动车业务,未充分反映AI及机器人等新业务的快速发展[3] 新产品与技术发布 - 11月5日公司在科技日发布四项“物理AI”重要应用,包括第二代VLA大模型、Robotaxi、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及飞行汽车[5] - 11月6日X9超级增程正式开启预售,公司董事长称此后公司不再仅是纯电车公司[5] - 人形机器人展示出流畅自然的动作与先进人工智能,获得市场广泛关注和投资者认可[5] 销量与财务表现 - 2025年10月公司交付智能电动汽车4.2万辆,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1%,创单月交付新纪录[8] - 前10个月累计销量达35.5万辆[8] - 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望提升至十几个百分点,并有望在四季度实现盈利[9] 市场分析与估值观点 - 公司10月销量在整体低迷的市场环境中表现突出,同比、环比均保持增长[6] - 卖方研究报告指出,公司历史估值仅考虑汽车业务,未体现AI相关业务,市销率集中在1.5倍到2倍区间,而特斯拉市销率超10倍[7] - 公司处于强新车周期叠加强AI周期,打造“AI汽车+AI机器人+飞行汽车”的AI体系,成为国内最早形成AI科技生态的企业之一,未来估值提升空间较大[7] 行业竞争与运营挑战 - 公司销量规模远低于对手,吉利汽车10月总销量为30.71万辆,是公司销量的7.3倍[8] - 高端市场竞争激烈,X9增程等新车将面临来自小米、问界、理想等品牌的竞争[9] - 车企实现盈利需通过“爆款”车型放量形成规模效应摊薄成本,或从成本端下手降低单车平均成本[10]
今天押的什么登?
Datayes· 2025-11-11 19:5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上证指数跌0.39%,深证成指跌1.03%,创业板指跌1.4%,北证50跌1.02% [16] - 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0140.66亿元,较上日缩量1805.65亿元 [16] - 全市场超2700只个股逆势飘红,共计82股涨停 [16] - 主力资金净流出392.20亿元 [22] 板块与个股表现 - 培育钻石板块持续爆发,四方达、黄河旋风涨停,惠丰钻石、力量钻石、沃尔德领涨 [16] - 大消费持续活跃,食品饮料股午后拉升,欢乐家20cm涨停,一鸣食品、皇氏集团、李子园等多股上涨 [16] - 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指导意见带动光伏设备走强 [16]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寒武纪居首 [2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大行业为基础化工、农林牧渔、钢铁、银行、环保 [22] - 商贸零售、房地产、钢铁领涨,通信、电子、计算机领跌 [28] 资金流向 - 兴森科技净流入15.89亿元,炬华科技净流入12.89亿元,方大炭素净流入9.96亿元 [14] - 工业富联净流出11.2亿元,寒武纪净流出12.92亿元,东方财富净流出14.09亿元 [14] - 北向资金总成交2233.68亿元,特变电工成交9.14亿元 [23] - 知名游资温州帮买入协鑫集成3196万元,炒股养家买入磁谷科技1445万元 [26] 行业与公司动态 - 培育钻石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郝跃团队研究成果引发市场重估,成功解决氧化镓芯片散热难题 [11] - 小鹏汽车港股大涨16%,市场预期其参照特斯拉分部估值模型,涵盖整车销售、Robotaxi、机器人等多个维度 [11] - 禾赛科技2025年第三季度净收入为人民币7.95亿元,同比增加47.5% [21] - 海科新源与昆仑新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预计2026年至2028年购买电解液溶剂59.62万吨 [21] - 闻泰科技股东珠海融林及一致行动人格力电器合计减持公司股份1244.43万股 [21] 科技与前沿产业 - 国内首个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19] - 全国首家人形机器人7S店在武汉开业,特斯拉筹备扩建得克萨斯超级工厂用于Optimus量产 [19] - 随着HBM规格升级,NOR Flash用量提升约50%,旺宏订单满手,预计明年第一季度调涨报价涨幅上看三成 [20] - 2025数据存储产业大会将于19日举办,华为磁电存储技术受关注 [20] 货币政策与宏观环境 -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表述转向框架性、系统性,强调“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 [14][15] - 政策核心变化从数量型流动性转向综合融资环境,强调融资成本、可得性、信贷结构的综合平衡 [15] - 物价目标新增“合理回升”,显示对低通胀风险的关注 [15] - 未来金融总量增速有所下降是自然的,与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一致 [21] 国际市场与海外公司 - 英伟达“亲儿子”CoreWeave下调2025年营收预期至50.5亿至51.5亿美元,低于此前指引 [13] - 《大空头》原型投资人迈克尔·伯里指责大型科技公司通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虚增利润,预计2026年至2028年少计高达1760亿美元折旧 [13] - 软银于10月以58.3亿美元出售英伟达股份 [14] - 苹果与三宅一生推出iPhone Pocket,产品将于11月14日起发售 [21]
永贵电器:目前公司产品已布局数据中心、低空飞行、机器人等领域的各种应用场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19:1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连接器产品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风电、新能源汽车、特种装备等领域 [2] - 公司产品已布局数据中心、低空飞行、机器人等领域的各种应用场景 [2] 投资者关注领域 - 投资者关注公司是否进入特斯拉供应链 [2] - 投资者关注公司产品在飞行汽车领域的应用情况 [2] 公司回应要点 - 公司回应未直接确认是否进入特斯拉供应链 [2] - 公司回应提及产品已布局低空飞行领域 [2]
小鹏港股市值超吉利,估值真要对标特斯拉?|公司观察
第一财经· 2025-11-11 18:24
股价表现与市值变动 - 11月11日小鹏汽车股价上涨近18%,报收108.5港元,总市值达到2022亿港元 [1] - 小鹏汽车总市值超越吉利汽车的1833亿港元 [1] 市场观点与估值逻辑 - 市场解读认为股价暴涨源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增程新车等新产品发布超预期 [1] - 香港市场资金充足,热衷于追逐市场热点,小鹏汽车产品处于风口从而获得资金青睐 [1] - 有观点提出小鹏汽车估值应对标特斯拉,因当前估值主要反映电动车业务,未充分反映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等新业务的快速发展 [1] 业务发展动态 - 公司新业务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及增程新车的发布 [1] - 新业务的全面商业化和技术普及仍需克服技术挑战并面临激烈竞争 [1] - 增程新产品同样面临众多竞争对手 [1] 未来关注点 - 即将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存在不确定因素 [1] - 市场热点可能随时发生变化 [1]
小鹏市值超越吉利 估值真要对标特斯拉?|公司观察
第一财经· 2025-11-11 17:43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11月11日公司股价大幅上涨近18%,报收108.5港元,总市值达到2022亿港元,超越吉利汽车的1833亿港元 [2] - 市场解读此次暴涨源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增程新车等新产品的发布超预期 [2] - 有观点认为公司估值应对标特斯拉,此前估值主要反映电动车业务,未充分反映AI及机器人等新业务的快速发展 [2] 新产品与技术发布 - 11月5日公司在科技日发布四项“物理AI”应用,包括第二代VLA大模型、Robotaxi、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及飞行汽车 [3] - 11月6日公司X9超级增程车型开启预售,标志着公司从纯电车公司转型 [3] - 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因流畅自然的动作和先进AI技术获得市场广泛关注 [3] 销量与财务表现 - 公司10月交付智能电动汽车4.2万辆,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1%,创单月交付新纪录 [6] - 前10个月公司累计销量为35.5万辆,吉利汽车同期销量为247.7万辆,吉利销量是公司的7.3倍 [6] - 公司将于11月17日公布第三季度业绩,市场关注毛利率提升及净现金流是否转正 [5] 行业分析与估值逻辑 - 公司历史市销率估值区间为1.5倍至2倍,主要反映汽车业务预期,而特斯拉市销率超过10倍,其高估值源于AI应用领域 [5] - 公司处于强新车周期与强AI周期叠加阶段,正打造“AI汽车+AI机器人+飞行汽车”的AI体系,成为国内最早形成AI科技生态的企业之一 [5]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工业制造、自动化及服务行业前景广阔,有望通过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带来变革 [4] 市场竞争与业务挑战 - 公司X9增程等新车将面临来自小米、问界、理想等品牌的激烈竞争 [7] - 公司当前单车平均售价和毛利率处于较低水平,若高端车型未能实现规模上量,毛利率改善可能低于预期 [7] - 公司新业务如Robotaxi、人形机器人等尚未进入实质性盈利阶段,但已在当前市值中有所体现 [6]
小鹏市值超越吉利,估值真要对标特斯拉?
第一财经· 2025-11-11 17:43
股价表现与市值 - 11月11日公司股价大幅上涨近18%,报收108.5港元,总市值达到2022亿港元,超越吉利汽车的1833亿港元 [1] - 市场解读此次暴涨源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增程新车等新产品的发布超预期 [1] - 有观点认为公司估值应对标特斯拉,此前估值主要反映电动车业务,未充分反映AI及机器人等新业务的快速发展 [1] 新产品与技术发布 - 11月5日公司在科技日上发布四项“物理AI”重要应用,包括第二代VLA大模型、Robotaxi、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及飞行汽车 [2] - 11月6日公司X9超级增程车型正式开启预售,标志着公司从纯电车公司转型 [2] - 人形机器人展示出流畅自然的动作与先进人工智能,获得市场广泛关注 [2] 销量表现 - 公司2025年10月交付智能电动汽车4.2万辆,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1%,创单月交付新纪录 [5] - 吉利汽车10月总销量为30.71万辆,是公司销量的7.3倍 [5] - 前10个月公司累计销量35.5万辆,吉利汽车累计销量为247.7万辆 [5][6] - 10月销量在整体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同比、环比均保持增长,表现相对突出 [3] 市场观点与估值分析 - 股价上涨受益于市场对机器人技术及商业应用前景的乐观预期 [2] - 卖方研究报告继续看好公司未来,新车及改款车型将推出纯电版和增程版,有望解决寒冷地区用户续航焦虑并提升出海竞争力 [4] - 公司历史市销率估值主要集中在1.5倍到2倍区间,仅考虑了汽车业务预期,未体现AI相关业务 [4] - 特斯拉市销率估值超过10倍,公司作为国内最早形成AI科技生态的企业之一,对标特斯拉未来估值提升空间较大 [4] 财务状况与盈利前景 - 市场关注即将公布的第三季度业绩,重点是销量增长是否带动毛利率提升,以及净现金流是否转正 [4] - 公司曾表示通过提升高毛利车型占比、供应链优化降本等措施,整体毛利率有望提升至十几个百分点,并有望在四季度实现盈利 [7] - 实现盈利目标需依靠“爆款”车型放量形成规模效应摊薄固定成本,或通过自研芯片、供应链整合降低单车平均成本 [8]
小鹏市值超越吉利,估值真要对标特斯拉?|公司观察
第一财经· 2025-11-11 17:41
股价表现与市值对比 - 11月11日公司股价上涨近18% 报收108 5港元 总市值达2022亿港元 超越吉利汽车的1833亿港元 [1] - 公司10月销量为4 2万辆 吉利汽车10月销量为30 71万辆 吉利销量是公司的7 3倍 [5][6] - 公司前10个月累计销量35 5万辆 吉利汽车前10个月累计销量247 7万辆 [6] 股价上涨驱动因素 - 股价暴涨主要受人工智能 机器人 增程新车等新产品发布超预期推动 [1] - 市场解读认为公司估值应对标特斯拉 此前估值主要反映电动车业务 未反映AI与机器人等新业务的快速发展 [1] - 市场对机器人技术及其商业应用前景的乐观预期是股价上涨主因 尤其在工业制造 自动化 服务行业等领域潜力广阔 [2] 新产品与技术发布 - 公司在2025科技日发布四项"物理AI"应用 包括第二代VLA大模型 Robotaxi 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及飞行汽车 [2] - 11月6日公司X9超级增程正式开启预售 公司宣布不再仅是纯电车公司 [2] - 新车及改款车型将相继推出纯电版和增程版 旨在解决寒冷地区续航焦虑并提升出海竞争力 [4] 财务与估值分析 - 公司历史市销率估值在1 5倍到2倍区间 主要考虑汽车业务预期 未体现AI相关业务 [4] - 特斯拉当前市销率估值超过10倍 核心估值来源于重要AI应用领域 公司作为国内最早形成AI科技生态的企业之一 未来估值提升空间较大 [4] - 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望提升至十几个百分点 并有望在四季度实现盈利 [7] 销量与市场表现 - 公司10月交付智能电动汽车4 2万辆 同比增长76% 环比增长1% 创单月交付新纪录 [6] - 在整体低迷的市场环境中 公司10月销量同比 环比均保持增长 表现相对突出 [3] - 车企实现盈利需通过爆款车型放量形成规模效应摊薄固定成本 并通过自研芯片 供应链整合降低单车成本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