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长期资金入市
icon
搜索文档
金观平:汇聚资本市场稳的力量
中国经济网· 2025-05-24 06:17
资本市场关乎经济社会大局、牵系亿万投资者切身利益,稳住市场运行意义重大。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 近日表示,"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更好发挥市场各参与方的稳市功能"。 稳的力量在汇聚。今年以来,我国宏观政策取向更加积极有为,超预期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各方合力 稳市机制更加健全。尤其是4月初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股市平稳运行面临考验,相关部门迅 速行动,从政策对冲、资金对冲等方面打出一揽子稳市"组合拳",快速有力、强而有效;相关主体果断 出手,中央汇金公司、全国社保基金、证券基金机构、银行保险机构、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银实施回购 增持,关键时刻联手筑起"防波堤",有力稳住了资本市场。 稳市就是稳预期。一个稳定运行的资本市场,能够稳住资产价格增长,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回报预期, 充当居民财富保值增值"蓄水池";稳市就是稳信心,一个稳定运行的资本市场,意味着经济基本面稳中 向好、上市公司稳健发展、投资环境规范透明,能稳稳托住投资者信心;一个稳定运行的资本市场,能 更好发挥枢纽功能,更高效进行资源配置,促进"科技—资本—产业"高水平循环,为稳经济提供坚实支 撑。 作为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情绪面和外部环境变化的镜 ...
险资再出手,认购100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5-22 22:46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金融监管总局近期拟批复第三批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 总规模将达2220亿元[9] - 首批试点规模500亿元 第二批试点1120亿元 第三批600亿元正在推进[9] - 监管层通过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等措施鼓励险资入市[9] 新华保险私募基金投资 - 新华保险出资100亿元认购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基金份额 占该基金总规模200亿元的50%[3][5] - 基金存续期限10年 投资范围聚焦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8] - 标的筛选标准包括治理良好 经营稳健 股息稳定 流动性好 匹配险资长期需求[8] 基金架构与投资策略 - 国丰兴华由新华资产与国寿资产各持股50%共同设立[7][8] - 基金闲置资金可配置货币基金 银行存款 国债逆回购等现金管理类产品[8] - 投资策略强调低频交易 长期持有 获取稳健股息收益[6]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监管层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 促进"长钱长投"[9] - 新华保险表示该投资符合国家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导向[8] - 行业正通过偿付能力规则调整等方式提升险资权益配置空间[9]
年内公募近百亿元参与A股定增 逾八成机构账面呈现浮盈状态
证券日报· 2025-05-22 00:44
定增市场活跃度提升 - A股定增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公募机构以近百亿元资金规模深度布局,截至5月21日收盘,整体浮盈率超16%,逾八成公募机构实现正向收益 [1] - 财通基金表示,政策推动下保险资管、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同步参与定增,机构参与带来多样化、专业化投资策略,有利于捕捉结构性机会 [1] 公募机构参与情况 - 年内21家公募机构参与31家A股上市公司定增,认购总额达97.85亿元,合计浮盈16.47亿元,整体浮盈率16.84%,18家实现浮盈,占比85.71% [2] - 财通基金、诺德基金、大成基金等10家公募机构定增获配金额均超1亿元 [2] 个股表现与行业分布 - 31只个股中23只公募定增获配金额超1亿元,昊华科技以16.28亿元居首,国联民生、迪哲医药等6只个股获配金额均超5亿元,覆盖化工、医药、新能源等核心赛道 [3] - 31只个股中27只实现浮盈,占比87.10%,乐山电力以205.79%浮盈比例领跑,财通基金等3家机构合计获配1.04亿元,浮盈2.13亿元 [3] 政策支持与市场影响 - 监管部门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并购六条"鼓励上市公司运用多种支付工具实施并购重组,《实施方案》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允许公募基金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定增 [4] - 政策支持体现在并购重组规则优化和引入中长期资金,降低单一机构流动性风险,为公募基金提供更丰富策略组合空间 [4] - 公募机构参与定增逻辑聚焦政策导向与产业升级趋势,布局高端制造、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把握中长期价值重估机会 [4] 公募基金策略与服务 - 财通基金等深耕定增市场,通过策略研发和产品迭代构建一站式定增投资服务平台,匹配投资者多元需求,帮助投资者捕捉贝塔收益及定增折扣收益 [5]
深交所谭永晖:深市ETF规模破万亿,持有户数达465万户
新浪财经· 2025-05-21 17:47
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核心观点 -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中国ETF市场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随着新"国九条"和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政策出台 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 A股投资性价比凸显 [1][2] - ETF成为深市基金主力军 规模占比超90% 已突破万亿大关 2024年吸引增量资金超3600亿元 持有户数达465万户 同比增长43% [1] - 香港市场表现亮眼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8% 成为全球表现最佳股指之一 显示市场对中国创新潜力的重新评估 [3] ETF市场发展现状 - 深市ETF规模突破万亿 2024年增量资金超3600亿元 持有户数465万户 同比增43% [1] - 99%的ETF已配备流动性服务商 2024年推动26只ETF调低费率 预计年让利超10亿元 [2] - 深股通与ETF纳入门槛由15亿元降至5亿元 标的ETF达88只 规模占深市ETF超50% [2] 产品创新与制度优化 - 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发展宽基指数 同时丰富产品品类 推出深港/深日/深新ETF互通 互挂产品达11只 [2] - 储备股债混合ETF、科创债ETF、REITsETF等大类资产配置工具 研究宽基和行业主题ETF期权产品 [2] - 将深股通ETF纳入门槛降低至5亿元 扩大标的覆盖范围 满足境内外投资者跨境配置需求 [2] 市场机遇与投资策略 - 资产再配置背景下 ETF凭借高流动性和低成本优势 成为资产配置关键工具 [3] - 建议通过ETF捕捉亚洲与中国机遇 在美元走弱环境下灵活组合 平衡长短期投资目标 [3] - 香港市场表现亮眼 恒生科技指数涨18% 显示中国创新潜力被低估后的价值重估 [3]
中国人寿获批参与鸿鹄基金三期 市场再迎增量“长期资金”
财经网· 2025-05-21 15:32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参与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1] - 鸿鹄基金成立于2023年10月,初始规模500亿元,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为首家险资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1] - 鸿鹄基金一期500亿元已完成投资落地,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重仓持有中国电信、伊利股份、陕西煤业,合计持股超10亿股,持股市值超百亿元 [1] - 中国人寿获批出资100亿元认购鸿鹄二期资金,计划聚焦大市值、流动性好的优质上市公司 [1] 政策支持与行业影响 - 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扩大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范围与规模 [2] -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降低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风险资本占用,释放更多资金用于股票市场投资 [4] - 政策明确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预计新增600亿元试点额度 [4] - 监管部门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构建"长钱长投"市场生态 [3] 鸿鹄基金三期规划 - 鸿鹄基金三期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和"长钱长投"原则,投资并长期持有大盘蓝筹公司股票 [3] - 国寿资产将尽快推进鸿鹄基金三期落地,实现中长期资金尽早入市,坚定做资本市场"耐心资本" [3] - 鸿鹄基金三期获批后,将联合前两期资金共同助力稳市场稳经济 [2] 公司战略与投资方向 - 中国人寿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前景,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4] - 国寿资产将持续遵循"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推动权益投资规模稳步增长,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4] - 公司将聚焦科技、养老、消费等重点产业,科技领域重点参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养老领域把握人口结构转型机遇,消费领域关注新业态及基础设施升级 [5] - 公司将运用长期投资试点优势,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向政策支持领域 [6] 行业趋势与市场影响 - 保险行业资产端将进一步推动长期资金入市 [3] - 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提升,有望加大对高成长性板块配置力度,增强资本市场流动性 [4] - 保险资金入市能够改善投资者结构,提升机构投资者比重,引导资金流向优质企业,平滑市场波动 [6]
光大期货金融期货日报-20250521
光大期货· 2025-05-21 13: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指:震荡 [1] - 国债:偏空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经济数据较3月下滑但具韧性,社零同比5.1%受“以旧换新”政策支撑,4月社会信贷需求偏弱,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10.06万亿元,同比多增2.86%,M2同比8% [1] - 中美发布联合声明为贸易协商奠定良好开局,三部门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央行降准降息,金融监管总局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证监会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内部政策发力是2025年股指主线 [1] - 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全市场营收增速跌幅收窄但低于政策利率,净利润同比4%左右回升,ROE筑底企稳,上述措施助企业修复资产负债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抬升股市估值 [1] - 国债期货收盘,30年期主力合约涨0.03%,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3%,5年期主力合约跌0.04%,2年期主力合约跌0.03%,央行开展357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持稳于1.4% [1] - “双降落地”、关税谈判超预期使债市利好因素改变,债市环境转变,短期预计震荡偏弱运行 [2] 日度价格变动 股指期货 - IH:2025年5月15日价格2723.0,较前一日跌14.6,跌幅0.53% [3] - IF:2025年5月15日价格3872.8,较前一日跌34.6,跌幅0.89% [3] - IC:2025年5月15日价格5623.0,较前一日跌74.8,跌幅1.31% [3] - IM:2025年5月15日价格5949.0,较前一日跌94.0,跌幅1.56% [3] 股票指数 - 上证50:2025年5月15日价格2740.3,较前一日跌13.5,跌幅0.49% [3] - 沪深300:2025年5月15日价格3907.2,较前一日跌36.0,跌幅0.91% [3] - 中证500:2025年5月15日价格5715.3,较前一日跌83.8,跌幅1.45% [3] - 中证1000:2025年5月15日价格6057.0,较前一日跌103.3,跌幅1.68% [3] 国债期货 - TS:2025年5月15日价格102.40,较前一日跌0.016,跌幅0.02% [3] - TF:2025年5月15日价格105.79,较前一日跌0.02,跌幅0.02% [3] - T:2025年5月15日价格108.56,较前一日涨0.02,涨幅0.02% [3] - TL:2025年5月15日价格119.11,较前一日涨0.18,涨幅0.15% [3] 国债现券收益率 - 2年期国债:2025年5月15日收益率1.4575,较前一日涨1.32 [3] - 5年期国债:2025年5月15日收益率1.5434,较前一日涨1.19 [3] - 10年期国债:2025年5月15日收益率1.6744,较前一日跌0.43 [3] - 30年期国债:2025年5月15日收益率1.8750,较前一日跌0.65 [3] 市场消息 - 5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出炉,5年期以上LPR为3.5%,上月为3.6%;1年期LPR为3%,上月为3.1% [4] 图表分析 股指期货 - 展示IH、IF、IM、IC主力合约走势及各指数当月基差走势 [6][9][11] 国债期货 - 展示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走势、国债现券收益率、各期限国债期货基差、跨期价差、跨品种价差及资金利率走势 [13][15][17] 汇率 - 展示美元、欧元对人民币中间价,远期美元、欧元兑人民币汇率,美元指数,欧元、英镑兑美元及美元兑日元汇率走势 [20][21][24] 成员介绍 - 朱金涛任光大期货研究所宏观金融研究总监,有吉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27] - 王东瀛为股指分析师,是哥伦比亚硕士,负责股指期货相关研究内容 [27]
入市长钱稳步进 A股资金“蓄水池”效应撑起市场底线
证券日报· 2025-05-21 00:08
中长期资金入市情况 - 今年以来社保、保险、年金等中长期资金累计净买入A股超过2000亿元 [1] - 自去年9月《指导意见》发布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逐步扩容,入市长钱稳步增多 [1] - 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总规模累计达2220亿元,近期中国人寿资产公司获批参与第三批试点 [3] 政策推动与制度完善 - 新"国九条"和《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2] - 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针对堵点提出具体举措 [2] - 证监会1月发布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方案,5月印发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4月上调部分档位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比例5%,5月拟新增600亿元试点额度并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 [3] 市场表现与产品创新 - 年内全市场ETF新增124只(同比+113.79%),发行规模967亿元(同比+164.74%),其中股票型ETF占114只(同比+100%),规模738亿元(同比+132.7%) [3] - 截至5月19日,年内资金净流入股票型ETF超2000亿元 [3] - 5月16日26家基金公司上报首批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创新浮动费率基金 [2] 机构观点与未来展望 - 银河证券预计中长期资金将优化资本市场结构,降低短期投机占比,同时助力国家创新驱动战略 [1] - 中金公司认为中长期资金可提升市场定价效率并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5] - 杨超预测2025年A股将获约万亿元增量资金,加速向配置型市场转型 [5] 考核机制改革 - 《行动方案》要求对基金投资收益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且权重不低于80% [5] - 长周期考核机制有望缓解短期波动干扰,扭转"短钱长投"错配问题 [5]
国泰海通|银行:重视行业配比修复带动的估值提升
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利好增量资金流入银行板块。 一是受险资权益类投资比例上限上调、长期投资 试点扩围,以及年内可能仍有降准降息使无风险利率进一步下行等影响,或有更多长线资金流入红利板 块。另一是公募基金改革对基金考核模式的指引,或带动产品行业配比向业绩基准收敛。 25Q1 末主动型 公募基金重仓银行股仓位仅 3.25% ,而沪深 300 和中证 800 指数中银行业权重分别为 13.67% 和 10.76% ,大幅欠配,配比再平衡将带动资金积极流入板块。 个股方面建议两条投资策略: 一是优质地区城商行,主因规模高增份额提升、负债端成本改善空间更大可 支撑息差、资产质量安全边际厚、净利润保持一定增速确定性高。二是自 24Q4 起已呈现出存贷款修复迹 象、指数中权重占比和基金仓位占比差距较大的股份行。 报告导读: 4月金融数据略低于预期但已成过去式,5月一揽子金融政策和中美贸易关系缓 和均利好经济预期回升向好。监管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利好增量资金流入银行股。 4 月信贷增量小月更小,社融和 M2 低基数下增速回升。 4 月新增信贷仅 2800 亿元,结构上以票据贴现 为主,符合开门红后信贷小月的季节性特征 ...
加大力度引“长钱”入市 稳市场预期愈发明朗 A500指数ETF(159351)全天成交近23亿 位居深市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9 15:47
市场表现 - 5月19日沪指报3367.58点微涨0.12% A500指数ETF(159351)收盘下跌0.21% [1] - A500指数ETF全天成交突破22.94亿元成交额位居全市场同类第二深市同类第一换手率16.03%位居全市场同类第二深市第一 [1] - 成分股表现活跃宁波港、航天彩虹、海格通信强势涨停高能环境、科达制造涨超5% [1] 资金动向 - 今年以来社保、保险、年金等中长期资金累计净买入A股超过2000亿元 [1] - 上交所针对商业银行理财公司权益类资金入市举办专场培训旨在释放ETF引入中长期资金的效能持续壮大"长钱长投"规模 [1] 机构观点 - 券商机构认为今年A股大概率以"慢牛"方式运行政策支持与经济基本面改善为市场提供支撑 [2] - 中证A500指数虽小幅回调但资金流入活跃、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叠加核心资产抗风险能力跟踪该指数相关产品中长期配置价值显著 [2] 指数特征 - A500指数ETF(159351)跟踪中证A500指数由各行业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股票组成行业分布均衡偏向大中盘风格新质生产力成分占比较高 [2]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A500指数ETF联接基金(A类022453 C类022454)布局优质核心资产上行机遇 [2]
更大力度“引长钱”,核心资产再受关注!中证A500指数ETF(563880)喜提周线两连阳!
搜狐财经· 2025-05-19 09:49
市场表现与利好因素 - 上周A股市场表现较好,中证A500指数ETF(563880)周度收涨0.72%,实现周度两连阳 [1]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结果超市场预期,关税风险缓和,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1] - 地缘局势阶段性缓和,为市场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 [1] - 公募新规即将落地,部分投资者抢先布局银行、券商等大金融方向,大权重股推动市场上行 [1] 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与趋势 - 有关部门举办商业银行理财公司权益类资金入市专题培训,旨在构建"长钱长投"生态 [3] - 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释放ETF在引入中长期资金方面的效能 [3]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同比增加9.41% [3] - 多家银行理财宣布持续增持权益类资产,指数化投资成为重要关注领域 [3] - 政策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 [4] - 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预计2025年-2027年每年带来权益资金投资增量0.57/0.60/0.63万亿元 [4] - 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预计每年增长至少10% [4] - 养老金权益投资比例提升空间较大,未来或成为A股重要长期资金来源 [4] 保险资金入市动态 - 第三批险资长期投资试点落地,拟再批复600亿元,试点累计规模将达2220亿元 [5] - 国寿资产获批设立鸿鹄基金三期,A股市场将再迎中长期资金入市 [5] - 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释放险资权益投资空间 [5] - 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促进机构"长钱长投" [5] 市场风格变化与核心资产 - 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市场风格转向核心资产,价值投资理念强化 [6] - 绩优龙头企业获得更多稳定资金支持,投机炒作现象减少 [6] - 中长期资金偏好ETF,成为ETF市场增量资金重要来源 [6] - 汇金投资、汇金资管合计持有ETF市值1.04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7.6倍,增持方向以核心宽基ETF为主 [6] - 中国人寿去年下半年增持79.82亿份ETF,A500ETF、A50ETF等为核心增持方向 [6] 中证A500指数ETF优势 - 中证A500指数聚焦三级行业细分龙头,具备护城河优势,抗风险能力强 [7] - 2025Q1归母净利润100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占A股整体归母净利润的67% [7] - 综合费率全市场最低档(管理费0.15%,托管费0.05%),设置"可月月评估分红"机制 [7] - 已纳入融资融券标的,规模与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