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利率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总统特朗普:我们喜欢良好的教育。我们喜欢低利率。
快讯· 2025-04-30 06:11
美国总统特朗普:我们喜欢良好的教育。我们喜欢低利率。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我们正在(设法)结束通胀噩梦。我们都喜欢低利率。
快讯· 2025-04-30 06:09
宏观经济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正在采取措施结束通胀问题 [1] - 特朗普政府倾向于维持低利率环境 [1]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整体通胀加速的情况下保持低利率,可能导致我们后续被迫快速加息。
快讯· 2025-04-17 11:30
文章核心观点 -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认为整体通胀加速时保持低利率或致后续被迫快速加息 [1]
日本国债市场复盘及启示|低利率驱动因素及阶段反转必要条件
日本国债利率的长期下行趋势 - 日本长期低利率的驱动因素包括名义GDP增速持续下行、实体经济贷款需求疲弱导致金融机构配置国债需求上升、以及日本央行货币政策持续宽松 [3] - 这些因素背后反映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剧、产业受到海外竞争等与中国类似的长期宏观问题 [3] - 日本1998与2003年国债利率低位快速反弹前均创历史新低,反弹原因包括金融机构购买国债需求增加和货币政策持续宽松 [3] - 2003年因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得到清理,国债利率出现阶段反转直至2007次贷危机爆发 [3] 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行 -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实际经济增速下台阶叠加通缩,导致名义GDP增速持续下行 [4] - 人口老龄化、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导致日本GDP实际潜在增速长期下行 [4] - 图表显示日本10年国债利率与名义GDP和CPI同比长期趋势 [5][6] - 图表显示日本长期趋于下行的经济潜在增长率及其影响因素 [7] 金融机构国债配置需求增加 - 泡沫破灭后企业部门进入"资产负债表衰退"阶段,开启明显去杠杆进程,信贷需求疲弱 [8] - 企业资金需求下降和股市低迷背景下,银行及保险等金融机构积极投资日本国债 [8] - 图表显示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日本企业部门显著去杠杆过程 [10] - 图表显示日本银行和寿险持有日本国债规模趋势变化 [10][11] 央行货币政策持续宽松 - 经济持续停滞情况下,日本央行持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13] - 政策利率从1991年6%下调至1995年0.5%,1998年调整为无抵押隔夜拆借利率并下调至0.25% [13] - 1999年实施零利率政策,引导无抵押隔夜拆借利率接近0% [13] - 图表显示日本10年国债利率与政策利率趋势 [14][15] 日本长期"债牛"中的两次冲击 - 1998年"资金管理部冲击":国债利率从1%以下反弹至2%以上,主要因国债市场供需恶化担忧和经济展望好转 [17] - 1998年11月出台23.9万亿日元(占GDP4.5%)经济刺激政策,穆迪下调日本国债评级 [17] - 1998年12月预期国债发行量将增至60-70万亿日元历史新高,资金管理部可能停止购买国债 [17] - 2003年"VaR冲击":国债利率从0.5%以下升至1.6%,因金融机构集中卖出触发风控机制导致"多杀多"踩踏 [26][27] 日本机构投资者国债投资行为 - 2013年前银行及保险是日本国债主要持有者,2012年合计占比62.7% [29] - 2013年后日本央行持有国债占比显著增长,2023年达53% [29] - 基金持有国债占比2000年最高2.9%,此后维持在1%以下,2023年约1.5% [29] - 图表显示不同类型投资者持有日本国债规模变化 [31] 日本寿险资产配置变化 - 泡沫破灭前寿险通过增配风险资产提升收益,1988年股票配置占比达32.1% [34] - 泡沫破灭后向固定收益类资产回归,贷款和股票占比从1990年66.8%降至2019年13.7% [37] - 国债和其他债券配置从1990年16.5%增至2011年59.4% [37] - 图表显示日本寿险金融资产结构规模和占比变化 [35][36][38] 日本银行资产配置变化 - 泡沫破灭后企业贷款需求疲弱,银行存贷比自九十年代持续下降 [39][42] - 2013年QQE政策后银行显著减少国债持有规模 [44] - 图表显示日本银行机构存贷比和持有有价证券结构变化 [42]
机构研究周报:中国资产迎来顺风期,低利率后半程增配权益
Wind万得· 2025-03-10 06:29
权益市场 - 招商基金认为中国资产迎来顺风期,全球和国内配置力量均现拐点,科技主题短期波动但长线资金将聚焦产业逻辑龙头,外资回流或关注低估核心资产白马[3] - 银华基金指出低利率中后期债券波动率下降,金融资产配置或从固收转向权益,企业盈利最差阶段或已过去[4] - 博时基金认为港股较A股更具性价比,国债收益率低位下资金或切换至高股息板块,恒生科技表现优于上证50、沪深300等指数[5] 行业研究 - 万家基金关注军工行业贝塔反转机遇,2025年"十四五"收官年订单加速兑现,军贸出口和技术转化提供新增量[8] - 国投瑞银基金建议"逢低+分批"布局机器人行业,人形机器人处于0-1发展期,未来空间巨大但需应对市场波动[9] - 中庚基金分析军工板块领涨受国防预算预期及欧洲军工股带动,石油石化领跌因布油跌破70美元及OPEC或结束减产[10] 宏观与固收 - 招商基金预计央行暂不会宽松货币,1-2月基本面数据不明朗,企业融资改善但居民部门仍低迷,债市波动或加剧[13] - 鹏华基金建议把握转债回调机会,全年供需矛盾尖锐,股性转债更受看好,债性转债可埋伏低价及下修品种[14] - 中金公司预计二季度债券收益率或下行,货币政策或边际放松,短端机会值得关注[15] 资产配置 - 摩根基金推荐港股"红利为盾+科技为矛"策略,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股息率7.42%,恒生科技指数聚焦AI、新能源车等高弹性板块[17] 市场数据 - 主要指数表现:恒生指数近一月涨15.99%,恒生科技涨19.33%;标普500近一月跌5.15%,纳斯达克跌8.06%[6] - 商品外汇:COMEX黄金年初以来涨10.48%,布油跌5.61%,美元指数跌4.23%[6] - 行业估值:钢铁PE 75.38倍偏高估,环保11.36倍低估,房地产72.24倍偏高估[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