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品类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东鹏饮料中山基地环评受理,智能化产能驱动多品类与全球化进阶
中山生产基地项目概况 - 总投资12亿元建设中山生产基地,占地180亩,涵盖维生素功能饮料、复合茶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及电解质饮料四大品类生产线 [1] - 定位为"国内最智能化、最现代化生产基地",规划8条高端生产线及智能仓储物流体系,年产能提升至6000万箱 [2] - 项目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全链路管控,支撑"1+6"多品类战略的柔性化生产需求 [2][4] 多品类战略布局 - 电解质饮料"补水啦"规划年产250万箱,瞄准快速增长的功能饮料细分市场 [4] - 复合茶饮料年产250万箱,切入无糖茶饮市场(年增速超20%)的"0糖0脂"消费场景 [4] - 2025年一季度"其他饮料"品类收入占比提升至7.74%,显示多品类协同效应初显 [4] - 推动产品结构从单一功能饮料主导转向"多元品类协同增长"模式 [4][7] 区位经济与供应链优势 - 中山基地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依托全国400万家终端网点,通过"一物一码,五码关联"系统实现快速响应 [5] - 与海南基地形成"双枢纽":大湾区基地聚焦消费升级,海南基地借自贸港政策打通东盟出海通道 [5] - 联动印尼工厂(年产能50万吨)和云南基地,构建覆盖东盟十国的低成本海运网络 [7] 全球化战略实施 - 在东南亚市场采用本土化生产降低30%成本,终端定价低于红牛等竞品 [7] - 通过"渠道先行"策略快速占领便利店渠道,本土化产品如"补水啦"销量稳步增长 [7] - 复制"五码关联"技术至海外,形成"供应链本土化+性价比优势"的出海模式 [7] - 当前为中国功能饮料出口量第一,目标成为全球功能性饮料主流玩家 [7] 整体战略方向 - 通过13大生产基地"棋盘式布局"实现全国产能覆盖 [7] - 以智能化升级为物理手段,支撑品类创新与全球化两大战略空间 [7] - 战略核心聚焦"效率提升"与"格局重构",持续释放功能饮料行业增长潜力 [7]
首家二手循环仓店“超级转转”开业,转转集团CEO黄炜:未来加大多品类战略投入力度
快讯· 2025-06-09 18:18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转转集团旗下首家二手多品类循环仓店"超级转转"于6月9日正式开业 [1] - 超级转转的诞生是公司多品类战略的进一步落地 [1] - 公司未来将持续加大在多品类战略上的探索和投入力度 [1] 行业定位与体系建设 - 超级转转是公司二手循环信任体系的重要一环 [1] - 公司计划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并不断优化服务体验 [1] - 公司旨在推进二手行业的健康发展 [1]
科沃斯营收创新高利润仍承压 计提资产减值拖累净利表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9:0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5.42亿元,同比增长6.71%,归母净利润8.06亿元,同比增长31.70%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8.58亿元,同比增长11.06%,归母净利润4.75亿元,同比增长59.43% [1] - 2020年至2024年营收从72.34亿元增长至165.42亿元,四年增长超过一倍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8.06亿元,不及2021年20.10亿元的一半 [1] - 2022年和2023年净利润连续下滑,降幅分别为15.51%和63.96% [1] 行业竞争与策略 - 行业技术差距缩小,公司加大营销力度并采取低价竞争策略 [2] - 科沃斯X1 OMNI价格从2022年5999元降至2024年4299元,两年降价幅度接近40% [2] - 产品迭代速度加快,部分产品滞销导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2] - 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62亿元,同比增长53.60% [3] 营收增长驱动因素 - 以旧换新政策、多品类战略及全球化布局推动营收增长 [4] - 2024年扫地机器人市场零售额增长41.1%至193.6亿元,零售量增长31.7%至603.6万台 [4] - 科沃斯品牌服务机器人收入80.82亿元,占比48.86%,添可品牌收入80.61亿元,占比48.73% [4] - 海外市场擦窗机器人收入和销量分别增长214.8%和133.9%,割草机器人收入和销量分别增长186.7%和271.7% [4] - 海外收入68.08亿元,同比增长12.6%,占总品牌收入的42.2% [4] 行业对比 - 石头科技2024年营收119.45亿元,同比增长38.03%,归母净利润19.77亿元,净利率16.5% [6] - 科沃斯销售净利率从2021年15.39%下降至2024年4.87% [6] - 公司需通过全球化扩张和新兴品类发展提高营收,同时改善利润水平以重回行业领先地位 [6]
安克CEO跟我们聊了聊,特朗普阴影前业绩“爆表”的底层逻辑
虎嗅APP· 2025-04-29 22:04
核心观点 - 安克创新2024年营收247.1亿元同比增长41.14%,归母净利润21.14亿元同比增长30.93%,2025年一季度营收59.93亿元同比增长36.91%,归母净利润4.96亿元同比增长59.57% [6][7] - 公司采取多品类拓展及多领域创新策略,充电储能业务占比51%,智能创新业务占比25%,智能影音板块占比23% [10][13] - 公司注重人才育留和创新组织构建,研发投入21.08亿元占营收8.53%,研发人员占比53% [18] - 公司战略从"事大于人"转向"先人后事",强调一号位和核心团队的重要性 [34][40] - 公司价值观升级为"第一性、求极致、共成长",打造创造者文化 [43][47] - 公司通过价值链支持和价值分配机制吸引人才,2024年2000人分8亿奖金 [55][5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47.1亿元同比增长41.14%,归母净利润21.14亿元同比增长30.93%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9.93亿元同比增长36.91%,归母净利润4.96亿元同比增长59.57% [7] - 充电储能业务营收126.67亿元同比增长47%,智能创新业务营收63.36亿元同比增长39%,智能影音板块营收56.92亿元同比增长33% [13] - 研发投入21.08亿元同比增长49%,占营收8.53% [18] 业务战略 - 多品类拓展策略,从充电宝扩展到智能创新和智能影音领域 [10][13] - "浅海战略"定义年销售规模小于500亿美元的品类,如充电宝、扫地机器人、安防摄像头 [23] - 新赛道选择标准:有能力做到全球前三,与现有主航道有底层技术协同 [24] - 客户价值导向,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挖掘用户痛点 [26] - 利用1000万中高端家庭用户基础跨赛道发展 [29] 组织管理 - 从27个品类砍掉10个,转向"先人后事"策略 [17][34] - 强调一号位重要性,举例扫地机器人业务更换负责人后市场份额进入全球前三 [38] - 储能业务更换一号位后三年营收增长21倍 [39] - 人才评价标准从背景经验转向"第一性、求极致、共成长" [43] - 通过人才委员会机制评估人才,注重日常观察而非量化指标 [48] 创新文化 - 打造创造者文化,追求极致产品 [47] - 智能音频领域对标Bose、索尼、苹果,追求声学架构与算法双重优势 [50] - 通过内部"看见"机制激发创新动力,不同品类团队相互激励 [53] - 吸引5%-10%天生极致人才,培养中间人才向价值观靠拢 [52] 全球化布局 - 境外市场占营收比例约96% [18] - 应对关税策略:全球化生产布局,在中国、越南等多地切换 [60] - 产品平均涨价约18%,部分充电宝价格从70美元上涨至109美元 [60] - 长期目标成为宝洁、德州仪器式的多品类持续成功公司 [61]
安克CEO阳萌:想撕掉“充电宝”这个标签了
虎嗅· 2025-04-29 20:3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47.1亿元,同比增长41.14%,归母净利润21.14亿元,同比增长30.93%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9.93亿元,同比增长36.91%,归母净利润4.96亿元,同比增长59.57% [1] 业务结构 - 充电储能业务2024年营收126.67亿元,同比增长47%,占营收比重51% [5] - 智能创新业务营收63.36亿元,同比增长39%,占营收比重25% [5] - 智能影音板块营收56.92亿元,同比增长33%,占营收比重23% [5] - 充电宝收入占比已不到12%,非主力品类 [12] 战略方向 - 多品类拓展及多领域创新为核心策略,曾扩张至27个品类后砍掉10个 [4][7][8] - "浅海战略"定义:年销售规模小于500亿美元的品类,可饱和投入(三五百人团队、三五亿资金) [12][13] - 新赛道选择标准:全球前三潜力、与现有主航道(安防/储能/智能家居)有底层技术协同 [14] 研发与人才 - 2024年研发投入21.08亿元,同比增长49%,占营收8.53% [11] - 研发人员占比53%(2672人),员工总数5034人 [11] - 人才价值观升级:第一性(打破常规)、求极致(顶着风险创新)、共成长(长期主义) [29][30] - 高绩效高价值观员工离职率低于2% [41] 组织管理 - "先人后事"理念:储能业务更换一号位后三年营收增长21倍,扫地机器人业务换负责人后市场份额进入全球前三 [25][26] - 价值分配机制:2024年2000名员工分8亿奖金,数百人年薪百万 [41] - 内部创新氛围:通过跨品类团队相互"看见"激发竞争动力 [38] 市场与渠道 - 境外市场占营收比例约96% [11] - 积累近1000万欧美中高端家庭用户,支撑跨赛道需求洞察 [18][19] - 渠道网络复用优势:与纯技术公司相比商业化落地能力更强 [19] 产品与竞争 - 智能音频领域对标Bose/索尼/苹果,追求声学架构与算法双重突破 [34] - 安防产品创新:通过机器人替代传统摄像头应对突发风险 [19] 长期目标 - 对标宝洁、德州仪器,成为多品类持续成功的公司 [44] - 构建系统性能力与组织机制,追求长期领先而非短期爆发 [45]
借资本力量加速全球化,民族品牌东鹏饮料有望再续高增传奇
搜狐网· 2025-04-23 11:38
文章核心观点 东鹏饮料2025年一季报延续高增趋势,近期启动港股上市进程引发市场关注 公司试图通过资本市场全球化跳板,将国内成功模式复制到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 [1] 国内持续高增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48.48亿元,同比上升39.23%,归母净利润9.8亿元,同比上升47.62% [2] - 核心单品“东鹏特饮”营收39亿,同比增长25.7%,市占率持续提升 [2] 增长密码 精准定位卡位消费人群 - 东鹏特饮上市初以货车司机为目标人群,以“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定位切入,用“大容量,低定价”策略响应价格敏感心理 [3] - 产品裂变成多品类矩阵后,东鹏特饮围绕“累困”时刻锁定年轻人群,东鹏补水啦绑定体育运动场景 [3] 品类裂变打开第二曲线 - 2023年起确立“培育第二曲线”战略,2024年升级为“1 + 6多品类战略”,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 [7] - 补水啦上市两年成“十亿级单品”,一季报营收5.7亿,营收占比从9.45%提至11.76%,成增长最快品类 [7] - “1 + 6”产品线覆盖多细分场景,形成“基础款守正、创新款突破”的立体化产品生态 [7] 全国化战略 - 以生产基地为支点,通过“一物一码”“五码关联”技术搭建全链路产供销数字化体系 [10] - 生产端在多地布局13个生产基地,构成产能矩阵;销售端建立全国销售网络,覆盖33个省级行政区等,活跃终端网点近400万家 [10] - “五码关联”打通全链路数据,提高供应链透明度和效率,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11] 全球化破局 本土化策略 - 东南亚市场人口基数大、气候高温,饮料需求大,公司推出贴合本土口味产品,以“抗疲劳”卖点获当地蓝领与年轻群体青睐 [13] - 借鉴国内经验将渠道建设放首位,与当地经销商等合作,入驻标杆性销售渠道建立品牌背书 [13] 产能卡位 - 启动海南生产基地建设,计划投资12亿元,可辐射东盟十国;宣布在印尼新建工厂,计划投资2亿美元,设计产能50万吨/年 [14] - 业内看好“本土化生产 + 区域辐射”模式,若复制国内经验有望在海外再造“中国市场” [14] 资本助力 - 港股上市是公司从“区域龙头”向“全球品牌”跨越的关键一步 [16] - 通过港股平台有望获国际化资本等资源,解决本土化难题,提升全球饮料产业链话语权 [16] 结语 - 全球化是东鹏饮料必然选择,借助港股资本杠杆和“产品本土化 + 供销协同”双引擎,试图改写全球功能饮料市场格局 [17]
东鹏饮料:把握场景化消费趋势 构建多元产品矩阵
中证网· 2025-04-12 13:30
文章核心观点 东鹏饮料递交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港股上市具重要战略意义;公司通过多品类战略构建全场景产品矩阵,把握消费趋势开辟差异化优势,场景化战略形成完整闭环释放更大势能 [1][2][4] 公司战略布局 - 递交港股上市申请,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打通对接国际投资者通道,建立全球化品牌传播资本桥梁,2026 - 2027年新增产能释放为海外业务提供供应链支撑,已在印尼、越南设子公司推进本地化运营 [1] - 实施多品类战略,以东鹏特饮为核心拓展六大品类构建全场景产品矩阵,深度挖掘细分场景并以数据驱动研发闭环 [2] - 把握消费趋势,推出“大咖”系列咖啡深耕职场社交场景,推出“上茶”系列无糖茶饮满足轻负担场景需求,开辟差异化优势 [3] - 开展场景化战略,形成完整闭环,通过多种手段预判需求,与机构合作加速技术落地,通过营销事件强化场景关联 [4] 公司经营成果 - 2024年实现营收158.39亿元,同比增长40.63%,新品贡献超25亿元收入 [2] - “补水啦”电解质水2024年营收近15亿元,增速280%,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核心引擎 [2] - 截至2024年,累计不重复扫码用户达2.4亿,积累海量一手消费数据,提升市场竞争力 [3] - 全国13大生产基地和400万终端网点支撑供应链效率,新品将覆盖多元消费场景拓展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版图 [4] 行业消费趋势 - 饮料消费底层逻辑生变,消费者更关注产品与生活场景契合度 [1] - 2024年中国电解质水市场持续增长,运动、户外为主要场景,消费场景向日常场景拓展,新锐白领、资深中产及Z世代是主力消费群体 [2] - 超76%职场人群每周至少饮用一次咖啡,集中在午间提神场景,三成已形成习惯;超60%Z世代选购饮品时关注0糖0脂属性 [3]
东鹏饮料2024年年报点评:“双子星”产品力突出,海外业务有序推进
长江证券· 2025-03-12 08: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丨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58.39亿元,同比+40.6%,归母净利润为33.3亿元,同比+63.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2.6亿元,同比+74.5%;Q4收入32.8亿元,同比+25.1%,归母净利润6.2亿元,同比+61.2%,扣非归母净利润6亿元,同比+62.97% [2][5] - 特饮+补水啦形成“双子星”矩阵,多品类战略持续深化;规模红利释放+费效比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全球布局,未来成长可期,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EPS为8.71/11.20/13.93元,对应PE为26X/20X/16X,维持“买入”评级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品与市场表现 - 2024年东鹏特饮/补水啦两大单品实现收入133.04/14.95亿元,同比+28.5%/+280.4%,补水啦扩充运动场景,与东鹏特饮协同发展 [11] - 2024年东鹏特饮销售额占比从30.9%上升至34.9%,补水啦销售占比提升4.1pct至5.5%;除能量饮料外的其他饮料不断提升,多品类发展更均衡 [11] - 2024年广东/华东/华中/广西/西南/华北收入增速分别为15.9%/45.1%/48.2%/17.4%/54.7%/83.9%,成熟广东市场增速强劲 [11] - 2024年底公司拥有近400万个网点,超30万台冰柜,经销商数量超3000家,渠道资源丰富 [11] 盈利能力 - 2024年公司收现同比增长47%,Q4增长74.4%,快于收入端 [11] - 2024年能量饮料/电解制水/其他饮料毛利率分别提升2.9/3.3/13.3pct,公司综合毛利率达44.8%,同比+1.8pct [11] - 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同比-0.4/-0.6/-1.2/-0.1pct,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2.9pct至21% [11] 海外市场与展望 - 2024年东南亚和中东市场成国产饮料品牌重点布局区域,公司积极探索海外机会,有望凭借产品力及高性价比实现海外市场突破 [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5839|20244|24954|29876| |营业成本(百万元)|8742|10991|13487|16033| |毛利(百万元)|7097|9253|11467|13843| |销售费用(百万元)|2681|3381|3983|4557| |管理费用(百万元)|426|502|560|641| |研发费用(百万元)|63|80|99|118| |财务费用(百万元)|-191|-244|-300|-359| |净利润(百万元)|3326|4529|5826|7244|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3327|4529|5826|7244| |EPS(元)|6.40|8.71|11.20|13.93|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5789|5238|7740|9208|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6875|-708|-661|-613|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507|787|644|725|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421|5317|7724|9321| |每股收益(元)|6.40|8.71|11.20|13.93|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11.13|10.07|14.88|17.71| |市盈率|38.85|26.03|20.23|16.27| |市净率|16.81|9.62|6.52|4.66| |EV/EBITDA|31.12|19.61|14.42|10.74| |总资产收益率|14.7%|15.9%|15.8%|15.5%| |净资产收益率|43.3%|37.0%|32.2%|28.6%| |净利率|21.0%|22.4%|23.3%|24.2%| |资产负债率|66.1%|56.9%|50.9%|45.8%| |总资产周转率|0.85|0.79|0.77|0.72| [15]
东鹏饮料(605499):2024年年报点评:“双子星”产品力突出,海外业务有序推进
长江证券· 2025-03-11 21:4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58.39亿元,同比+40.6%,归母净利润为33.3亿元,同比+63.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2.6亿元,同比+74.5%;Q4收入32.8亿元,同比+25.1%,归母净利润6.2亿元,同比+61.2%,扣非归母净利润6亿元,同比+62.97% [2][6] - 特饮+补水啦形成“双子星”矩阵,多品类战略持续深化;规模红利释放+费效比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全球布局,未来成长可期,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EPS为8.71/11.20/13.93元,对应PE为26X/20X/16X,维持“买入”评级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品与市场表现 - 2024年东鹏特饮/补水啦两大单品实现收入133.04/14.95亿元,同比+28.5%/+280.4%,补水啦扩充运动场景,与东鹏特饮协同发展;东鹏特饮销售额占比从30.9%上升至34.9%,补水啦销售占比提升4.1pct至5.5%;除能量饮料外的其他饮料不断提升,多品类发展更均衡 [10] - 2024年广东/华东/华中/广西/西南/华北收入增速分别为15.9%/45.1%/48.2%/17.4%/54.7%/83.9%,成熟的广东市场依旧增速强劲;到2024年底,公司拥有近400万个网点,超30万台冰柜,经销商数量超3000家 [10] 盈利能力 - 2024年公司收现同比增长47%,Q4增长74.4%,快于收入端;能量饮料/电解制水/其他饮料毛利率分别提升2.9/3.3/13.3pct,综合毛利率达44.8%,同比+1.8pct [10] - 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同比-0.4/-0.6/-1.2/-0.1pct,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2.9pct至21%;产能优化、信息化升级及其他品类规模提升,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间 [10] 海外布局与展望 - 2024年东南亚和中东市场成国产饮料品牌重点布局区域,公司积极探索海外发展机会,有望凭借产品力及高性价比在东南亚市场突破 [10]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5839|20244|24954|29876| |营业成本(百万元)|8742|10991|13487|16033| |毛利(百万元)|7097|9253|11467|13843| |销售费用(百万元)|2681|3381|3983|4557| |管理费用(百万元)|426|502|560|641| |研发费用(百万元)|63|80|99|118| |财务费用(百万元)|-191|-244|-300|-359| |营业利润(百万元)|4145|5608|7214|8968| |利润总额(百万元)|4107|5592|7194|8944| |所得税费用(百万元)|781|1063|1368|1700| |净利润(百万元)|3326|4529|5826|7244|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3327|4529|5826|7244| |EPS(元)|6.40|8.71|11.20|13.93|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5789|5238|7740|9208|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6875|-708|-661|-613|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507|787|644|725|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421|5317|7724|932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