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期现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护航实体 “链”动全球(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
搜狐财经· 2025-08-21 11:34
论坛概况 -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于8月19日至20日在郑州举行 聚焦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实践与机遇 汇聚行业精英探讨风险管理创新路径 [6][7] - 论坛设置主论坛及对外开放 产业企业风险管理 农产品(油脂油料) 工业品(聚酯)四个分论坛 [7] - 参与主体广泛 包括期货公司 交易所 产业客户 金融科技公司及国际机构 新资源与新思想持续汇入行业发展 [7] 市场发展现状 -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占全球总量超60% 交易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 [12] - 国内商品期货和期权上市品种达131个 可服务国民经济领域更加广阔 [8] - 2024年全期货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 参与套期保值上市公司数量连续11年保持增长 [8] - 郑州商品交易所已上市27个期货和20个期权品种 其中全球独有品种13个 品种数量居市场首位 [20][21] 对外开放进展 - 2018年中国期货市场开启国际化 郑商所2023年1月推进油脂油料板块对外开放 引入菜籽油 菜籽粕 花生期货和期权境外交易者 [5][12] - 截至目前近800名境外客户在郑商所开户 [12] - 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有助于完善参与者结构 优化市场规则体系 提升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 [12][13] 品种创新与研发 - 去年年底以来国内期货市场新上市多晶硅 铸造铝合金 纯苯 丙烯等重要品种 [8] - 郑商所将稳步推进葵花籽油期货研发注册 有序推动钢坯 水泥 鸡肉等品种研发 探索推广更多短期期权 [10] - 持续深化国际化品种研发 落地PTA保税交割 扩大合格境外投资者可交易品种范围 力争实现聚酯期货板块整体对外开放 [10] 产业服务与赋能 - 郑商所构建"点链面"立体服务矩阵 系统助力企业破解参与障碍 提升市场服务质效 [15] - 扩宽产业"期权+"服务范围 推进"保险+期货" "糖业无忧"项目 优化"商储无忧"业务模式 [10] - 聚酯板块成为期货市场中产业链品种全 市场规模大 功能发挥好 产业认可度高的明星板块 覆盖PTA 短纤 对二甲苯 瓶片四大品种 [18][19] 特定板块功能 - 农产品板块聚焦提升农业供应链韧性 油脂油料期货助力行业应对贸易变局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6][17] - 工业品聚酯论坛探讨化工产业链风险管理创新 PTA期货上市开创聚酯产业链风险管理新纪元 [19] - 期货工具有效帮助企业稳定经营利润 推动中国制造走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8]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丨从郑州出发——护航实体 链动全球
河南日报· 2025-08-21 07:30
论坛概况 -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于8月19日至20日在郑州举行 聚焦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和赋能实体经济[3][4] - 论坛设置主论坛及对外开放、产业企业风险管理、农产品(油脂油料)、工业品(聚酯)四个分论坛[4] - 参与主体包括期货公司、交易所、产业客户、金融科技公司和国际机构 体现行业广泛参与性[4] 市场发展现状 -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占全球总量超60% 交易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10] - 国内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达131个 可服务国民经济领域持续扩大[5] - 2024年全期货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 参与套期保值上市公司数量连续11年保持增长[5] - 郑商所已上市27个期货和20个期权品种 其中全球独有品种13个 品种数量居市场首位[19] 国际化进程 - 2018年中国期货市场开启国际化 PTA期货率先引入境外交易者[2] - 2023年1月郑商所推进油脂油料板块对外开放 菜籽油、菜籽粕、花生期货期权引入境外交易者[10] - 截至目前近800名境外客户在郑商所开户[10] - 郑商所将落地PTA保税交割 扩大合格境外投资者可交易品种范围 实现聚酯期货板块整体对外开放[8] 品种创新规划 - 去年年底以来新上市多晶硅、铸造铝合金、纯苯、丙烯等重要品种[5] - 郑商所稳步推进葵花籽油期货研发注册 有序推动钢坯、水泥、鸡肉等品种研发[8] - 探索推广更多短期期权 拓宽产业"期权+"服务范围[8] 产业服务成效 - 聚酯板块成为期货市场产业链品种最全、规模最大、功能发挥最好的明星板块[17] - PTA期货作为郑商所首个化工品种 建成覆盖PTA、短纤、对二甲苯、瓶片四大品种的完备工具体系[18] - "保险+期货""糖业无忧""商储无忧"等项目持续优化 服务实体经济模式不断创新[8] 行业功能价值 - 期货工具帮助企业稳定经营利润 推动"中国制造"走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5] - 上市公司风险管理呈现系统化、精细化和全球化趋势 制造业成为套保主力军[12] - 油脂油料期货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和全球市场感知中国供需的"晴雨表"[15] - 聚酯期货期权指导企业生产计划 管理价格波动风险 形成原材料到产品的风险管理闭环[18]
大商所副总经理程伟东: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期货力量
期货日报网· 2025-08-20 16:19
市场表现与运行质量 - 2025年1至7月油脂油料期货及期权日均成交469万手同比增长21% 日均持仓809万手同比增长33% [2] - 法人客户持仓占比接近70% 达到全球成熟市场水平 [2] - 油脂油料期货套期保值效率与期现价格相关性均超过90% [2] 产业参与与定价模式 - 参与豆粕和豆油期货的大豆压榨企业压榨量占全国90%以上 [2] - 大型压榨企业90%以上豆油贸易和80%以上豆粕贸易采用"期货价格+升贴水"定价模式 [2] - 马来西亚衍生产品交易所上市以大商所豆油期货为基准的外挂合约 在全球农产品外挂合约中保持前五 [2]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油脂油料期货市场定位从风险避风港扩展为产业经营压舱石、中国供需晴雨表和全球大宗商品治理战略支点 [1] - 未来将优化黄大豆2号合约规则 争取进口大豆参与实物交割政策突破 提升中国价格全球定价影响力 [3] - 计划推广期转现业务中国经验 研发大豆压榨套利指令 深化基差贸易与点价模式融合 [3] 国际化与市场建设 - 大商所油脂油料板块国际化取得新突破 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高效的中国市场参与渠道 [2] - 交易所将继续以开放者胸怀拥抱世界 向世界一流期货交易所目标迈进 [3] - 致力于提升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治理中的话语权 为全球衍生品市场贡献中国方案 [3]
纯苯期货和期权上市首月运行平稳 前景获产业界普遍看好
上海证券报· 2025-08-09 02:55
纯苯期货和期权上市首月表现 - 纯苯期货和期权在大商所正式挂牌上市一个月以来运行平稳,实体企业逐步参与,功能初步显现 [1] - 纯苯期货累计运行23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47.8万手、成交额889.7亿元,日均成交量2.1万手、日均持仓量1.4万手,法人客户持仓占比65.7% [1] - 纯苯期权累计运行22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3.4万手、成交额2.91亿元,日均成交量1535手、日均持仓量3749手,法人客户持仓占比91.1% [1] 价格走势及市场分析 - 8月7日纯苯期货主力合约BZ2603收盘价6248元/吨,较上市首日收盘价5931元/吨上涨5.34%,相较挂牌基准价5900元/吨上涨5.90% [1] - 7月纯苯期货上市时港口库存持续累库,但7月下旬下游需求改善、买货意愿回升,叠加8月进口预期缩减,市场情绪转暖,期货价格震荡走高 [1] 企业参与案例及策略 - 京博石化拥有22万吨/年纯苯产能,2024年产量10万吨,月度贸易量2万吨,下游配套67万吨/年苯乙烯装置 [2] - 京博石化在纯苯期货低位时建立原料虚拟库存头寸,同时高位做空苯乙烯期货,实现装置利润对锁 [2] - 中哲物产2025年上半年纯苯和苯乙烯销售量超百万吨,积极参与纯苯期货,开展基差交易、纯苯-苯乙烯价差交易,并利用期货锁定远端进口利润 [2] 期货功能及行业影响 - 纯苯期货为产业链提供避险工具,强化实体经济抗风险能力,助推中国从"生产大国"迈向"定价强国" [2] - 亚洲纯苯美金价格结构由锚定石脑油逐步转向锚定大商所期货,并对韩国FOBK实物价格产生影响 [3] - 产业界普遍看好纯苯期货和期权发展前景,企业可通过期货管理价格波动风险、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3] 未来展望及市场培育 - 产业链利润受挤压背景下,企业希望通过纯苯期货锁定原料价格及远期生产利润 [4] - 随着流动性增加,纯苯基差交易等将更活跃,企业将围绕期货标的提供更优质服务 [4] - 大商所在华东、东北、华南举办数十场培训,未来将深化合作,促进纯苯期货和期权功能发挥 [4]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将于8月19日至20日举办
期货日报· 2025-08-08 10:18
论坛基本信息 -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将于8月19日至20日在郑州举办 [1] - 论坛主题为"赋能实体经济 助力强国建设——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机遇" [1] - 由郑州商品交易所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联合主办 [1] 论坛参与方 - 汇聚政府部门、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实体企业、金融机构及国内外专家学者 [1]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余斌、中国期货业协会党委书记兼会长杨光、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亚太地区董事总经理拉塞尔·贝蒂等嘉宾将发表主题演讲 [4] 分论坛设置 - 设置对外开放论坛、产业企业风险管理论坛、农产品(油脂油料)论坛和工业品(聚酯)论坛四个分论坛 [4] - 分论坛聚焦开放实践、风险管理、产业供需等热点话题 [4] 期货市场功能 - 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的"稳定器"和风险管理的"工具箱" [1] - 在农业领域稳定生产者收益、筑牢粮食安全屏障 [1] - 在制造业帮助企业锁定原材料成本、熨平价格波动风险 [1] - 在国际贸易中提供丰富多样的避险工具 [1] 对外开放进展 - QFII和RQFII可参与商品期货、期权品种加速扩容 [2] - 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2] - 提升我国期货价格的国际影响力,为产业企业提供更精准的价格信号 [2] 实体企业应用案例 - 厦门国贸石化公司借助国内期货合约价格对出口业务进行定价 [3] - 海外提货流程更加顺畅,对欧洲、中东、东南亚的石化产品出口规模稳步增长 [3] - 企业关注品种加工费套保的财务记账、审计原则及期权解决远期出口套保难题的经验 [3] 行业专家观点 - 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2] - 论坛是行业凝聚共识、探寻破局的关键平台 [2] - 期货服务实体企业就是稳就业、保民生,为强国建设注入动力 [3] 论坛定位与意义 - 论坛是中国期货市场联通世界的重要窗口 [2] - 不仅是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头脑风暴",更是期现融合助力强国建设的"助推器" [5] - 全球期货和衍生品行业的目光将聚焦郑州 [5]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将于8月19—20日举办
期货日报网· 2025-08-08 00:32
论坛概况 - 第八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将于2025年8月19日至20日在郑州举办,主题为"赋能实体经济助力强国建设——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机遇"[1] - 论坛由郑州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联合主办,汇聚政府部门、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实体企业、金融机构及国内外专家学者[1] - 设置主论坛和四个分论坛(对外开放论坛、产业企业风险管理论坛、农产品论坛、工业品论坛),覆盖强国建设关键领域[4] 期货市场作用 - 期货市场是实体经济的"稳定器"和风险管理"工具箱",在农业领域稳定生产者收益、保障粮食安全,在制造业帮助企业锁定原材料成本、平滑价格波动,在国际贸易提供多样化避险工具[1] - 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加快"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对外开放成效显著,QFII和RQFII可参与商品期货、期权品种加速扩容,提升中国期货价格国际影响力[2] 实体企业需求 - 石化行业企业期待通过论坛学习运用期货工具进行出口定价和锁定加工利润的新方法,以应对行业从"进口依赖"向"出口导向"的转变[3] - 实体企业通过参与论坛把握行业动态,与全球伙伴交流期现结合经验,部分企业已成功借助国内期货合约价格对出口业务进行定价,推动出口规模稳步增长[3] 论坛内容与嘉宾 - 主论坛将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余斌、中国期货业协会党委书记杨光、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亚太地区董事总经理拉塞尔·贝蒂等嘉宾分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期货行业发展、全球衍生品市场趋势等主题[4] - 分论坛聚焦开放实践、风险管理、产业供需等热点话题,通过主题演讲与圆桌讨论提供对外合作、产业升级与风险防控解决方案[4] 论坛意义 - 论坛是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头脑风暴"和期现融合助力强国建设的"助推器",汇聚全球智慧,成为行业凝聚共识、探寻破局的关键平台[2][5] - 论坛是中国期货市场联通世界的重要窗口,精准把握市场核心使命,吸引全球期货和衍生品行业关注[2][6]
期货工具赋能塑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货日报网· 2025-07-24 00:24
塑化产业现状与机遇 - 塑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正迎来变革机遇与挑战,期货工具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1] - 安徽塑化产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集群效应与发展动能,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生力军[2] - 安庆已形成化工新材料、塑料精深加工等产业集群,但企业面临成本波动和需求震荡的双重压力[2] 产业链变革与挑战 - 塑化产业链上游原料端呈现多元化格局,乙烯、丙烯生产技术路线从传统"原油—石脑油"拓展至"煤炭—甲醇"和"天然气—乙烷/丙烷"等多条工艺路线[3] - 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家电、房地产、纺织、新能源等行业,85%的新能源汽车塑料、锂电隔膜、太阳能背板膜等新兴需求重塑产业格局[3] - 行业面临房地产周期下行、纺织建筑化工产业库存高企、有效需求不足等挑战,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增加[3] 期货工具的应用与成效 - 大商所化工品期现货价格相关性保持在0.9以上,套保效率超过92%,90%以上的PVC、乙二醇、苯乙烯现货贸易直接使用或参考期货定价[4] - 企业运用期货工具的"三个过程"方法论:认知风险、选择工具、管理风险,帮助企业在波动中把握主动[4] - 上游PVC生产商通过基差方案锁定未来生产利润,江苏某工厂采用"均基差+后点价"模式优化采购成本,实现上下游共赢[4] 市场参与与培训效果 - 活动吸引安徽省塑化企业代表、地方政府人员、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近150人参加,培训效果获一致好评[5]
安徽证监局首次联合期货交易所深入产业聚集地举办期货风险管理培训
期货日报网· 2025-07-18 15:19
活动背景与目的 - 活动由安庆市人民政府、大连商品交易所、安徽证监局联合主办,主题为"聚焦期现融合创新 助力塑业转型升级",旨在服务实体经济并推动塑化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1] - 这是安徽证监局首次联合地方政府和期货交易所深入特色产业聚集地,针对塑化企业的风险管理、期货期权运用需求开展培训 [1] - 参会人员包括全省塑化企业代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近150人 [1] 地方政府与交易所表态 - 安庆市委常委吕栋指出,当地已形成化工新材料、塑料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企业面临成本波动和需求震荡双重压力,亟需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3] - 大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程伟东表示,塑化产业是安徽省重要基础产业,集群效应显著,且塑化板块已成为大商所运行最稳定的品种板块之一 [3] - 双方希望通过培训促进期现货市场融合,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3] 培训内容与后续计划 - 渤海期货研究所、嘉悦物产集团及大商所专家分别就塑化产业链现状、套期保值案例及期现结合业务进行分享 [5] - 座谈会上,政府、交易所、监管机构与10余家涉塑化企业及期货机构代表探讨了风险管理需求、工具应用难点及政策建议 [5] - 安徽证监局未来将联合期货交易所持续推进"一期一品"品牌活动,强化期货市场功能以服务实体产业布局 [5]
黄土高原上的“金融苹果”——延长果业的期现融合实践路
期货日报网· 2025-07-17 08:53
公司概况 - 延长果业是延长县委、县政府联合中国供销集团重点打造的苹果产业龙头企业,成立于2017年,采用"仓储+贸易"双轮驱动模式,构建了集线上线下销售、仓储物流、分选加工、代采代销、供应链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2] - 2021年5月公司获得郑商所苹果期货交割仓(厂)库及车船板交割服务资质,标志着其苹果产品正式接轨全国性金融市场 [2] - 2024年果季公司存储苹果20836.81吨(其中自营8930.41吨),实现销售收入14.14亿元 [2] 期货交割业务 - 2024年年初帮助一家企业完成2手苹果仓单注册,实现该企业首次参与期货市场的突破 [3] - 2024-2025年果季累计为27家客户提供230手(2300吨)苹果期货车船板交割服务,整个交割季平稳有序未发生风险事件 [3] - 配备两条法国迈夫选果线,既能满足现货分选需求,又能为产业客户选出符合期货交割标准的货品 [2] 期现结合模式 - 通过实时调研库存动态和市场价格趋势调整存销比例,实现顺价销售现货规避价格走低风险 [4] - 2024年10月在收购苹果时通过期货市场卖出套保,期货盈利有效弥补了现货成交量差及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 [4] - 2024年套期保值规模约占年度经营量的60% [5] - 建立敞口管理机制确保库存始终大于期货盘面头寸,并根据实际出入库情况灵活调整套保头寸 [5] 创新试点项目 - 参与延长县苹果"订单收购+保险+期货+交割"试点项目,以不低于5元/公斤价格收购1973.67吨苹果并购买价格保险 [5] - 截至2025年3月25日累计完成期货市场货物交割900吨,实现销售收入613万元、销售利润65万元,项目最终获得销售净利润150.5万元 [5] - 该项目解决了果农"丰产不丰收"和企业"订单履约难"等痛点,深化了企业与果农的合作联结 [6] 产融基地建设 - 作为郑商所产融基地,通过举办"期货课堂"和一对一辅导向果农和企业普及期货知识及交割标准 [7] - 帮助传统只懂种植销售的农户和企业理解如何利用金融工具锁定价格、规避风险 [7] - 未来计划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深化期现结合模式,发挥产融基地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7]
期现融合筑基 为花生行业注入新动力
期货日报· 2025-07-15 00:17
公司发展历程与期货市场参与 - 河南粮投前身豫粮集团自1992年硬白小麦期货上市即参与期货市场,2020年成立后5年内搭建系统化期货团队[1] - 2024年获批郑商所花生产融基地,深入参与花生期现货市场建设[1] 期现融合体系构建 - 公司年贸易量近一千万吨,涵盖小麦、玉米、花生等品种,近年因国际冲突、内需疲软及价格联动性增强导致花生波动风险加剧[2] - 形成"组建团队、锚定产品、申请仓库、建设平台、落地模式"的期现结合业务体系,设立期货事业部并制定《期现结合业务管理办法》[2] - 运用期货和期权工具进行套期保值锁定销售价格,或通过卖出虚值看涨期权增厚收益,子公司采用含权贸易控制采购成本[3] - 建立风险评估监控机制、定期报告制度等内控流程,确保交易合规可控[3] 基差贸易模式探索 - 河南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全国第一,但缺乏龙头企业导致贸易以一口价为主,价格波动风险高[4] - 2021年花生期货上市后企业参与度提升,但基差贸易普及率仍低于成熟品种,主因缺乏主流贸易商推广[4] - 计划扩大花生经纪人规模,引导向专业化贸易商转型,以郑商所价格为基础尝试基差销售,打造河南花生"价格品牌"[4][5] - 2024年提交花生交割库申请,旨在改变产业弱势格局[5] 行业赋能与风控推广 - 与郑商所、永安期货合作举办"稳企安农 护航实体"活动,覆盖30家企业近百人,公司高管加入郑商所讲师库[6] - 未来将持续开展市场活动,通过培训、咨询及经验分享带动更多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6] - 建议未建立期货团队的企业可借助期货公司或同业合作,明确风险类型、工具选择及风控措施[7] 未来战略规划 - 依托仓储布局、贸易渠道和体量优势,扩大花生贸易规模,深化产业链渗透[7] - 发挥产融基地功能普及期货知识,服务中小企业参与市场,助力产业稳健发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