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场景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倒计时3天!金鼎奖·金融助力消费优秀案例评选火热进行中
新浪财经· 2025-05-28 10:38
征集活动概况 - 金鼎奖·金融助力消费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即将结束 距离截止仅剩3天 鼓励机构继续报送 [1] - 活动面向银行机构、保险机构、消费金融公司、支付机构等金融机构 [1] - 案例展播及结果公示将在新浪财经、新浪微博、微信等媒体矩阵进行传播 优先报名者可获得提前展播机会 [3] 征集类别与案例方向 消费场景创新类 - 聚焦线上线下融合场景 如智慧菜场、商圈数字化、信用卡分期场景(家电、汽车分期)、文旅消费生态圈 [1] - 参考案例:A机构打造"智慧菜场生态圈" [1] 支付便利化类 - 案例方向包括App支付优化、跨境支付服务、数字人民币应用 [1] - 参考案例:A银行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支付系统、C险企实现车险理赔"秒级到账"支付服务 [1] 消费信贷创新类 - 涵盖个人消费贷款产品(新市民安居贷/绿色家电贷)、保险金融融合产品、信用卡权益活动 [1] - 参考案例:E险企"新能源汽车贷保一体化"方案(车贷+保险+充电补贴) [1] 政银企联动类 - 案例方向为联合政府、企业开展消费券发放、惠民促销活动 [1] - 参考案例:A机构联合总工会"百万补贴加油"、B机构助力老字号消费 [1] 绿色消费促进类 - 关注绿色金融支持低碳消费、循环经济项目 [1] - 参考案例:H银行"个人碳账户+绿色积分"双驱动体系 [1] 其他类别 - 接受不在上述范围内的其他助力消费典型案例 [2] 评选标准 - 创新性(30%权重):模式突破传统 引入新技术/新场景 [2] - 综合成效性(30%权重):形成可感知的消费促进效果 如消费者满意度提升、行业口碑传播 [2] - 可持续性(20%权重):模式可复制性及长期社会效益 [2] - 风险控制(20%权重):金融服务合规性及风控机制完善度 [2] 活动流程与提交要求 - 案例征集时间截至2025年5月30日 报名材料发送至指定邮箱 [3] - 提交案例需包含背景、创新点、实施成效及社会影响力分析 字数要求1000-3000字 可附加图文、视频素材 [3] - 允许提交多个类别案例 每个案例需单独填写申报表 [3]
金鼎奖·金融助力消费优秀案例评选火热进行中!绿色消费促进类等你来申报
新浪财经· 2025-05-27 10:27
金融机构助力消费升级 - 金融机构通过消费信贷、支付结算、场景金融、数字化服务等多元化手段支持居民消费升级、中小微企业纾困及乡村振兴 [1] - 行业正围绕区域发展均衡性、服务场景覆盖广度、风险防控机制健全性等关键环节持续优化 [1] - 新浪财经发起"金鼎奖·金融助力消费优秀案例评选"以挖掘优秀实践案例并推广可复制模式 [1] 征集范围与类别 - 征集对象包括银行机构、保险机构、消费金融公司、支付机构等 [1] - **消费场景创新类**:涵盖线上线下融合场景(如智慧菜场、商圈数字化)、信用卡分期场景(如家电、汽车分期)、文旅消费生态圈等 [1] - **支付便利化类**:包括App支付优化、跨境支付服务、数字人民币应用等 [1] - **消费信贷创新类**:涉及个人消费贷款产品(如新市民安居贷/绿色家电贷)、保险金融融合产品、信用卡权益活动等 [1] - **政银企联动类**:联合政府、企业开展消费券发放、惠民促销活动等 [2] - **绿色消费促进类**:聚焦绿色金融支持低碳消费、循环经济项目等 [2] - **其他类别**:涵盖未列明的其他助力消费典型案例 [2] 评选标准 - **创新性**:模式需突破传统并引入新技术/新场景 [2] - **综合成效性**:需形成可感知的消费促进效果(如消费者满意度提升、行业口碑传播) [2] - **可持续性**:评估模式可复制性及长期社会效益 [2] - **风险控制**:关注金融服务的合规性及风控机制完善度 [3] 活动流程 - 案例征集时间截至2025年5月30日 [3] - 提交要求包括案例背景、创新点、实施成效及社会影响力分析(字数1000-3000字),可附加图文/视频素材 [3] - 专家评审权重:创新性(30%)、综合成效性(30%)、可复制性(20%)、社会影响力(20%) [3] - 获奖案例将通过新浪财经、微博、微信等媒体矩阵传播,优先报名者可获提前展播机会 [3]
焦点访谈|3.14亿人次出游、消费超1800亿元……“五一”消费市场亮点解析
央视网· 2025-05-07 21:27
文旅消费 - 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3] - 特色文旅创新推动消费升级,如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推出文博舞台剧《因为青铜》,结合实景升降舞台与光电投影技术 [5] - 科技与文旅深度融合,夜游光影秀、机器人表演、登山智能辅助产品等提升消费体验,科技从成本中心转向利润中心 [5] - 县域旅游潜力释放,贵州绥阳县溶洞音乐会引入全息投影技术,江苏射阳县举办海味美食集市结合淮剧表演 [7] 电影+旅游联动 - 电影取景地成为旅游热点,山东乐陵影视城因电影《唐探1900》拍摄地开园首日吸引大量游客 [7] - 湖南益阳清溪村推出"文学+演绎"互动玩法,游客凭电影票享景区住宿餐饮八折优惠,带动当地农家乐消费 [7] - 影视作品二次开发形成新消费模式,如电影《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带火铁锅小龙虾等特色餐饮 [8] 以旧换新政策效应 - 五一假期前四天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超6万份,带动新车销售88亿元 [10] - 家电以旧换新销售356万台,带动119亿元销售额,数码产品销售242万件,带动64亿元销售额 [10] - 县域市场表现突出,如河南漯河临颍县通过"国补+厂补+店补"叠加政策刺激家电换新需求 [10] 商圈消费创新 - 上海全国首个企鹅便利店主题展、南京路设计师鞋履品牌首发活动聚集人气 [12] - 杭州武林商圈1.5万平方米地下街区单日销售额突破15万元,主打动漫徽章、手办模型等年轻消费 [12] -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区通过艺术照拍摄、主题表演等改造升级吸引客流 [14] 入境消费热潮 - 五一假期外国人出入境111.5万人次,同比增长43.1%,其中免签政策入境38万人次,同比增长72.7% [14][16] - 义乌国际采购商及免签游客成为消费主力,北京前门大街文化手工艺品吸引葡萄牙游客 [14][16] - 成都落地"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支持13国电子钱包支付,荷兰游客5分钟内完成退税 [16]
文旅焕新、场景升级:哈尔滨“五一”消费市场热力十足
新华网· 2025-05-02 09:17
文旅焕新与消费升级 - 哈尔滨通过文旅项目创新和消费场景升级吸引游客,如东北虎林园的"惊险车"体验、极地公园的"逃学企鹅"展示、中央大街的特色市集和文化展演 [2] - 冰雪大世界推出首届风筝节,每天发放1000只免费风筝,并举办非遗风筝秀、亲子运动会等活动 [2] - 美团数据显示黑龙江"五一假期旅游"搜索量同比上涨超500%,"00后"游客占比达54%,极地馆搜索量同比上涨122% [2] - 冰雪大世界梦幻冰雪馆新增冰雪景观,与VR体验、摩天轮组成优惠联票,并设置露营野餐区 [3] 政策支持与消费数据 - 哈尔滨推出"乐游尔滨"活动,发放1000万元文旅消费券,举办西餐文化节、春秋车展等百余场活动 [6] - 2025年一季度哈尔滨家电数码以旧换新销售47.7万件,销售额14亿元;汽车以旧换新1.74万辆,带动销售额24.6亿元 [6] - 华为智能生活馆受国补政策带动,电脑手机销售火热,最高补贴达2000元 [4] 商圈升级与业态融合 - 中央大街商圈升级"智能+体验"场景,群力、哈西等新兴商圈发展首店经济,引入免税店、快闪店 [6] - 中华巴洛克街区活化利用18栋建筑,引入天津包子铺、都一处等老字号和麦当劳、蜜雪冰城等新品牌 [7] - 哈尔滨推进"消费+"模式,将演出搬进历史建筑,布局夜间美食街和24小时便利店,打造便民生活圈 [9] 文化活动与城市营销 - "迷人的哈尔滨之夏"系列活动推出20条主题线路,包括太阳岛音乐派对、龙塔AI科技展等 [2] - 哈尔滨新区策划"City Walk花路"快闪活动和城市创意景观设计征集,吸引市民参与 [9] - 哈尔滨大剧院上演《赵氏孤儿》、港乐演唱会等演出,为消费市场注入文化元素 [9]
“国潮+”“露台+”“美食+”,准备好了!“五一”假期多样文旅新场景等你来
央视网· 2025-04-29 14:26
文旅活动布局 - 全国多地推出系列主题文旅活动,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激发假日经济活力 [1] - 四川省旺苍县25万亩茶园推出茶旅融合特色活动,吸引大批游客 [3] - 旺苍县木门镇三合村茶园提供采茶体验,游客可观赏春日美景并亲手采摘米仓山绿芽 [5] 特色消费场景 - 浙江义乌陇头朱村依托500亩"稻虾轮作"试验田,打造舞虾、钓虾、摸虾等户外消费新场景 [6][8] - 吉林梅河口东北不夜城景区以"国潮美学+科技"为主题,550米长夜游街区汇集传统文化演艺及特色美食 [11][13] 文化体验创新 - 北京东城区推出"微风露台计划",聚合300多家特色露台场景,提供"露台+"特色产品及活动 [14][17] - 《微风露台图鉴之漫享中轴线》首发,绘制7.8公里长北京中轴线沿线优质露台打卡点 [16] - 计划将持续至9月,聚焦中轴线和东城区"五大商圈",通过艺术演出等形式创新消费场景 [17]
传统甜品遭新茶饮夹击,30岁满记甜品再出发
36氪· 2025-04-29 10:11
公司发展现状 - 2024年传统门店业务总净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5%,GMV达6.35亿元,同比增长14% [1] - 线下门店从2023年底193家增至2024年底243家,同比增幅27% [1] - 新零售业务GMV2.4亿元,净收入0.99亿元,同比增长395%,占总收入17% [3] - 2022-2024财年GMV分别为4.74亿元、6.03亿元、8.77亿元,近两年增速27%、45% [26] 战略规划 - 未来3-5年聚焦消费者满意度,以直营为基石,加盟和零售为两翼 [3] - 目标实现直营门店500家、加盟门店2000家,三大业务(直营/加盟/零售)各创10亿元净营收 [3] - 2024年初获数千万元战略融资,用于新零售、加盟及门店升级 [18] - 推出便携杯装产品进入电商及商超渠道,并扩展自助业务(早鸟场、午夜场、冰室) [22][24][25] 历史沿革与挑战 - 1995年创立于香港,2005年进入内地,巅峰期门店超500家,2018年营收达10亿元 [4][6] - 曾因固守堂食模式(95%收入依赖堂食)错失外卖机遇,被7分甜等茶饮品牌弯道超车 [12][13] - 2024年门店缩减至232家(较峰值减少54%),面临茶饮赛道挤压(茶饮甜品占市场34.6%) [16][28] 行业竞争格局 - 初代甜品品牌(许留山、鲜芋仙)多数衰落,仅剩满记与鲜芋仙应对茶饮冲击 [9] - 茶饮品牌通过产品创新(杯装杨枝甘露、奶茶"粥化")抢占市场份额 [13][15] - 2024年中国甜品市场规模1715亿元(同比增13.2%),但甜品企业注册量跌至3.2万家 [27][28] 产品与渠道变革 - 改良产品形态(杯装杨枝甘露、碗装双皮奶),加入潮流饮品、烘焙点心及儿童套餐 [22][23] - 新零售业务尝试打造常温长保产品(如双皮奶),强调工艺壁垒与渠道合作 [32] - 人均消费37.85元,价格高于茶饮竞品(杨枝甘露26元/杯),面临性价比质疑 [31] 管理调整 - 2021年安达富资本完成全球门店整合,引入CEO金国超及茶饮行业高管 [18][20] - 2022年合并小满茶田,强化茶饮基因,开放加盟并优化外卖店型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