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大湾区人均碳排放5.19吨 全球“四大湾区”最低
搜狐财经· 2025-10-30 07:21
深圳市国际低碳发展研究院ESG中心发布了对纽约、旧金山、东京及粤港澳四大湾区的对比研究成果。 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人均碳排放5.19吨,为全球"四大湾区"最低,展现出良好的碳排放治理成效。 【深圳商报讯】(记者 刘娥)在10月28日举行的国际湾区绿色发展论坛上,国内外政府官员、专家学 者及企业代表聚焦全球典型湾区的绿色低碳发展实践,共商合作大计。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湾区作为全 球经济创新高地,在推动绿色转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加强国际经验互鉴与区域协同合作至关重要。 记者从论坛上获悉,深圳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整合资源、科技创新三大手 段,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深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已超过82%,终端用电占比达48%,单位GDP能耗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深度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30 06:41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十四五"以来,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怎样的成 效?"十五五"时期的工作着力点在哪里? 本版推出特别报道,约请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以及相关领域专家,一道总结"十四五"实践经验,展 望"十五五"时期如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传统产业—— ——编 者 江苏南京一家汽车自动化生产车间内,机械臂灵活焊接新 能源汽车。 朱红生摄 固本升级巧"焕新" 本报记者 王云杉 丁怡婷 C919飞机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起飞。 新华社记者 唐 奕摄 "爱达·魔都号"国产邮轮缓缓驶向母港。 俞方平摄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要优化提升传 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铁水温度,炼铁过程中的核心控制参数。 曾经,高炉炼铁看不见、摸不着,炉温控制依赖工人经验判断。如今,走进中国宝武宝钢股份宝山基 地,4号高炉喷涌而出的铁水,温度均控制在1500摄氏度左右,温差不超过10摄氏度。 精准控温,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应用。2024年,宝钢股份依托40多万条数据,开始将人工智能大模 ...
告别扩规模,转向稳提质:煤炭行业“十五五”迎发展模式之变
中国能源网· 2025-10-29 22:09
"十四五"以来,中国煤炭实现"顶得上、保得住"。全国原煤产量连年攀升,构筑起我国能源安全的坚实 底盘;现代化矿山、高效储运加速布局,煤炭保供稳价能力显著增强;煤化工产业链不断延伸,迈向高 端化、多元化。 展望"十五五",中国煤炭面临新局面。当煤炭消费总量逼近峰值,行业站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口,向科 技创新要发展,向绿色低碳要未来,绘就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新图景"成为必然选择。未来,乌金将以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契机,书写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并进的时代答卷。 保供稳价,端牢"能源饭碗" "近年来,面临极端天气多发频发、抗震救灾、区域电力供应紧张等复杂局面,煤炭行业始终全力以 赴,增产保供稳价,以高质量煤炭供应为端稳端牢'能源饭碗'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 策研究部主任郭中华表示,2024年全国煤炭产量首次跃升至47.8亿吨,比2020年增加了8.8亿吨。4年 来,全国累计生产煤炭181.8亿吨,约占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66.6%。 "十四五"时期,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约2.1万亿元,一大批现代化煤矿、智能化煤矿建成 投产,煤炭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在中煤陕西大海则煤矿,各类设备参数在地面控制中心大屏 ...
特写:芝山村“蝶变”
新华网· 2025-10-29 21:04
新华社南京10月29日电 题:芝山村"蝶变" 新华社记者沈汝发 10月29日,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芝山村的稻田里,3台收割机同时作业,收割、脱粒、装车,金黄的稻 谷如流水般注入随行的运粮车。"今年亩产预计达600公斤,相比去年增产100公斤左右。"芝山村党总支 书记李其军高兴地说。 如今的芝山村正在打造集农业生产、观光休闲、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村。据李其军 介绍,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4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近4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纠错】 【责任编辑:赵阳】 施用炭基有机肥后,芝山村"零碳田园"实现经济、环境"双提升"。不仅减少了传统化肥的使用,美化了 环境,而且水稻施用后更加粗壮,品质和产量都大大提高。"芝山富硒大米一斤可卖到8元,是改良前的 两倍多。今年新米还没上市就收到不少订单,大米不愁卖。"李其军说。 "零碳田园"是芝山村绿色、低碳发展的一个缩影。芝山村许多居民屋顶都安装了光伏板,使用绿色电 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据国网南京市溧水区供电公司介绍,该村有123户居民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 总容量达1997千瓦,日发电量约1万度。 "光伏发电,不仅成本低,而且低碳环保。"养 ...
活动预告 | 2025进博会:全球新型储能生态圈共话能源转型新阶段
文 |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 "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能源转型" 分论坛 将于2025年11月5日下午 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4.2号馆 隆重举行 本场分论坛由 共同承办 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正经历深刻变革,新型储能作为关键技术,成为引领能源革命、应对 气候变化的重要力量。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5年6月底, 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 规模 达到9 491万千瓦/ 2.22亿千瓦时,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 较"十三五"末增长 3 0倍,稳居世界第一 。新型储能在支撑电力系统调峰、稳定电力供应等方面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 已成为全球新型储能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拥有 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技术最先 进的储能产业链 ,"中国方案"正加速推广至全球。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储能 应用市场,也在积极吸引国际技术、资本与人才,深化在技术研发、标准互认与产业链协 同上的全球合作,共同培育新质生产力,驱动全球能源转型迈向新高度。 国家能源局、商务部 联合主办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澎湃新闻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在此背景下, "新型储能高质量 ...
坚持风光水核等多能并举!中共中央“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布
新华社· 2025-10-29 10:17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清洁低碳 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初步建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 提升。 内容指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推进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着力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强国。坚持风光水核等多能并举,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促进清洁能源高 质量发展。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煤电改造升级和散煤替代。全面提升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 安全韧性水平,科学布局抽水蓄能,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加快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建设。提高终端用能电 气化水平,推动能源消费绿色化低碳化。加快健全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市场和价格机制。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深入实施节能降碳改造。推动煤炭和石 油消费达峰。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稳步实施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 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制度。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零碳工厂和园区。扩 ...
论坛预热丨全球新型储能生态圈共话能源转型新阶段
搜狐财经· 2025-10-29 10:09
论坛基本信息 - 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能源转型”分论坛将于2025年11月5日下午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1] - 论坛由国家能源局和商务部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智通财经、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共同承办 [1][5] - 论坛旨在打造全球高端储能“生态圈”,探讨技术突破、商业模式、政策激励和全球产业合作等热点话题 [2] 行业发展现状与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 [1] - 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较“十三五”末增长30倍,稳居世界第一 [1]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储能产业链,“中国方案”正加速推广至全球 [1] 论坛参与方 - 论坛预计有300余位嘉宾现场参与,包括国内外能源主管部门、电网公司、发电集团、新能源企业、储能产业链龙头企业及金融投资机构代表 [2] - 国际代表来自德国、澳大利亚等成熟市场,以及沙特、阿联酋、印尼、智利等新兴市场 [2] - 发言嘉宾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电投等能源央企,山东省能源局等地方政府代表,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以及海博思创、亿纬锂能等企业负责人 [2][8][9][13][14] 论坛核心议题 - 议题涵盖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及应用、从电网实践看实施路径、深化全球合作共促储能发展等 [8][9] - 具体议题包括中国激励新型储能发展机制设计的基本逻辑、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回顾与展望、中国储能技术与产业进展等 [11][13] - 企业代表将分享新型储能助力绿色低碳转型、锂电技术与全球碳中和的协同之路等话题 [13][14]
2025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家低碳城论坛启幕
中国新闻网· 2025-10-28 21:45
圆桌对话。彭程 摄 在主旨演讲环节,怀柔实验室主任汤广福发表了题为"新型能源体系构建路径与关键技术"主题演讲。他 表示,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的主要路径包括大力发展"风光"、发展灵活性的煤电、深化电力系统转型升 级、推动氢能发展、协同发展其他能源等。谈到新型能源的关键技术与前沿技术时,汤广福建议要重视 突破深远海风电+新型光伏关键技术、灵活燃煤发电+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新型电网形态+新 型电力装备、氢能+新型储能、供需互动+数字化技术等。 论坛现场。彭程 摄 深圳市副市长张华表示,深圳以先行示范的标准,率先探索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系统推进能源绿色低 碳转型,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建设全球领先的绿色建筑集群,积极探索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系列绿色低碳领域的重大成果在开幕式上发布。其中,《2025深圳市绿色低碳发展白皮书》围绕降 碳、减污、扩绿、增长四大领域,对深圳绿色低碳发展的行动与成效进行展示。《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 标识认证工作成果》《粤港澳大湾区电化学储能碳足迹白皮书》等碳足迹系列成果的发布,标志着大湾 区在企业出海,规则标准输出,应对国际绿色贸易规则以及推动区域协同降碳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 ...
世界城市日聚焦“人民城市 智绘未来” 长沙分享装配式智能建造创新实践
长沙晚报· 2025-10-28 20:24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嘉)10月28日,2025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重庆举行,本届 活动以"人民城市 智绘未来"为主题,这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昭示着全球城市发展的共同方向——通过智慧与科技 描绘城市新蓝图,聚焦绿色建造、智能建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让绿色、低碳、宜居成为城市最动人的底色,共 同开创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为全球城市转型贡献新思路与新方案。 在"共享创新成果 共建美好新城"建筑绿色低碳技术专题圆桌论坛上,来自政、企、学、研各界的专家共聚一堂, 探讨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路径与未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圣海、中国建科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 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永、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首席总规划师宋晓龙、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经理何晓微 等嘉宾,分别从新城新区开发成就、典型案例、全产业链出海、装配式装修等角度发表主旨演讲,为中国城市的 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长沙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跃先围绕"以技术创新为舟 以合作共赢为桨"为主题,分享了长沙在装配式智能建 造领域的先进经验与卓越成果,引发与会嘉宾的广泛关注。他以长沙为样本,系统阐释了一座中国内陆城市 ...
“电力天路”2.0版本实现输电能力翻倍
中国新闻网· 2025-10-28 20:22
"电力天路"2.0版本实现输电能力翻倍 中新社西宁10月28日电 (张璞 李江宁)28日,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迎来投运满月。扩建工程将"电力天 路"升级为2.0版本,输电能力从原有60万千瓦跃升至120万千瓦。 据悉,该工程投运一个月以来,累计输送电量3.7亿千瓦时,较2024年同期增长62.8%,为西藏经济社会 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能源保障,为推动西藏清洁能源大规模外送、助推青藏两省区协同绿色低碳发展注 入新动能,进一步实现中国西北—西南电网双向灵活互济、水光互补。 青藏联网工程是中国首条进入西藏的"电力天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于2011年12月建成投 运,架起连接青藏的"能源大动脉",有效解决西藏地区长期以来冬季严重缺电、夏季水电消纳难的矛 盾。截至目前,工程已平稳运行近14年,累计输送电量达到241.3亿千瓦时,其中,青海向西藏输送电 量138.7亿千瓦时,西藏向青海输送电量102.6亿千瓦时。 2024年5月,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启动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在工程两端的柴达木、拉萨2座换流站 开展扩容改造,同时对工程原有控制系统进行全面升级,进一步提升工程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扩建工程 于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