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可控
搜索文档
半导体三季度业绩综述暨11月投资策略:盈利能力继续提高,看好存储和自主可控产业链
国信证券· 2025-11-05 22:05
核心观点 - 半导体行业在2025年第三季度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整体收入和盈利能力连续改善,毛利率和净利率已回升至2020-2021年水平 [5][10][41] - 在AI和自主可控趋势的推动下,超过一半的A股半导体公司在2025年创下季度收入新高,行业进入新一轮成长期 [10][41] - 投资策略上,报告重点看好存储、自主可控产业链以及AI算力和端侧芯片三大方向,认为国产存储厂商将迎来量价齐升机遇 [10][11] 行情回顾与持仓分析 - 2025年初至10月31日,半导体(申万)指数上涨46.59%,跑赢沪深300指数28.65个百分点,但跑输电子行业1.51个百分点 [3][22] - 子行业中,数字芯片设计(+65.02%)和半导体设备(+47.82%)涨幅居前,而集成电路封测(+17.21%)和模拟芯片设计(+17.96%)表现相对落后 [3][22] - 截至10月31日,半导体(申万)指数的PE(TTM)为112倍,处于2019年以来的87%分位,估值较高 [3][22] - 3Q25主动基金对半导体公司的重仓持股比例为12.56%,环比提高2.5个百分点,相较于半导体流通市值占比5.89%超配了6.7个百分点 [3][36] - 3Q25前二十大重仓股中,华虹公司、源杰科技新进入,取代了豪威集团、纳芯微;澜起科技、晶晨股份、中科飞测的持股占流通股比例增幅居前 [3][38] - 从20家代表性公司来看,2025年中有15家公司的被动基金持股比例超过主动基金,且被动基金持股比例自2022年底以来持续高于主动基金 [4][40] 三季度财务数据分析 - **收入表现**:3Q25半导体行业收入同比增长11.0%,增速环比下降4.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3.4% [5][48] - 数字芯片设计(+35.0%)、半导体设备(+32.4%)、模拟芯片设计(+22.0%)和半导体材料(+18.61%)同比增速较高 [5][48] - 半导体设备(+28.4%)和数字芯片设计(+7.1%)环比增速较高 [5][48] - **盈利能力**:3Q25半导体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0.4%,增幅环比大幅提高50.0个百分点;环比增长31.0% [5][58] - 集成电路制造(+6819%)、模拟芯片设计(+1423%)和分立器件(+107%)同比增幅巨大 [5][58] - 集成电路制造(+289%)、集成电路封测(+43.2%)和模拟芯片设计(+33.7%)环比增幅显著 [5][58] - **利润率水平**:3Q25半导体行业毛利率为30.0%,环比提高2.8个百分点,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1.3%,环比提高3.0个百分点,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 [5][67] - 分立器件在毛利率和净利率的环比、同比改善方面均表现突出 [5][67] - **营运能力**:3Q25半导体行业存货周转天数为180天,环比增加5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69天,环比增加5天 [6][84] - **公司层面**:在统计的163家SW半导体公司中,3Q25收入同比增长的公司有131家,环比增长的有96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有101家,环比增长的有95家 [85][93] 行业季度数据跟踪 -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3Q25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2084亿美元,同比增长25.1%,环比增长15.8%,连续八个季度同比增长并创下季度新高 [7][99] - **中国半导体销售额**:3Q25中国半导体销售额为561亿美元,占全球的26.9%,同比增长15% [99] - **半导体设备销售额**:2Q25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331亿美元,同比增长23.5%,环比增长3.2% [7][99] - **半导体硅片出货**:2Q25全球半导体硅片出货面积为33亿平方英寸,同比增长9.6%,环比增长14.9% [8][99] - **产能利用率**:2Q25中芯国际产能利用率为92.5%,环比提高2.9个百分点,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华虹半导体产能利用率高达108.3%,环比提高5.6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0.4个百分点 [9][99] 投资策略 - **存储方向**:TrendForce预计4Q25一般型DRAM价格环比增长18%-23%,含HBM的整体DRAM价格环比增长23%-28%;NAND Flash平均价格环比增长5%-10% [10] - 存储进入持续涨价阶段,叠加手机、服务器市场的国产化空间打开,推荐关注江波龙、德明利、佰维存储、兆易创新等国产存储厂商 [10] - **自主可控产业链**:推荐受益于国内芯片设计企业崛起和国产芯片高端化趋势的生产链企业,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等 [10] - 同时推荐受益于去库存结束和新料号导入的模拟芯片设计企业,如圣邦股份、杰华特、思瑞浦、南芯科技、纳芯微、艾为电子、芯朋微、帝奥微等 [10] - **AI算力和AI端侧芯片**:推荐关注寒武纪、澜起科技、翱捷科技、杰华特、乐鑫科技、晶晨股份、恒玄科技等相关公司 [11]
外资A股最新持仓曝光
第一财经· 2025-11-05 19:55
外资整体持仓概况 - 行业龙头股受外资青睐,截至9月底,贵州茅台、中国平安、五粮液分别吸引85家、83家、81家外资机构持仓 [2][3] - 外资持仓市值前三甲为宁德时代(2656.59亿元)、贵州茅台(881.42亿元)和美的集团(716.48亿元)[2] - 共有42只A股的外资持仓市值超过百亿元,涉及紫金矿业、恒瑞医药、比亚迪、福耀玻璃等公司 [3] 外资持股数量与行业偏好 - 银行股是外资持股数量最多的板块,外资持股数量前十的A股公司中上市银行占据7席 [3] - 32家外资合计持有南京银行23.6亿股,42家外资持有宁波银行16.03亿股,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的外资持股数量均超过10亿股 [3] - 超80只个股吸引了逾50家外资机构持有,包括顺丰控股、京东方A、立讯精密、工商银行、中信证券等 [3] 外资三季度调仓动向 - 部分“中字头”个股吸引外资涌入,截至9月底持有中国船舶的外资机构达到68家,较6月底的46家增长超四成 [2][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中国船舶1.53亿股,持股比例2.03% [4] - 相较于上半年末,贵州茅台、比亚迪、长江电力等多家公司的持股外资家数增加 [4] 外资集中买入的个股案例 - 睿能科技获多家外资机构“抱团”买入,瑞银、高盛、摩根大通、美林国际均为其前十大股东 [5] - 瑞银三季度大幅加仓睿能科技,持股114.64万股,环比增加130.2%,高盛、摩根大通、美林国际分别持股84.59万股、82.63万股、66.04万股 [6] - 类似情况见于中策橡胶(美林国际、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新进股东)和祥生医疗(瑞银、巴克莱银行新进股东) [8] 外资对A股市场的观点 - 瑞银证券认为A股市场中期展望依然向好,驱动力包括整体盈利逐步复苏、资金持续净流入、科技叙事助力估值重构等 [9] - 三季度全部A股盈利同比增长12%,非金融板块同比增长4.8%,六成行业录得盈利增长,有色金属、非银金融、电子板块单季同比增长超30% [9] - 高盛预测中国股市将步入更具持续性的上行趋势,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支撑因素包括政策利好、盈利增速提速、资金流强劲等 [10]
外资A股最新持仓曝光
第一财经· 2025-11-05 19:45
外资整体持仓概况 - 行业龙头公司是外资持仓重点,截至9月底,外资持仓市值前三名分别为宁德时代(2656.59亿元)、贵州茅台(881.42亿元)和美的集团(716.48亿元)[3] - 从持股机构数量看,贵州茅台、中国平安和五粮液最受外资青睐,持股外资机构数量分别达到85家、83家和81家[3][6] - 银行股在外资持股数量上占据主导地位,外资持股数量前十的A股公司中上市银行占据7席,例如32家外资合计持有南京银行23.6亿股,42家外资持有宁波银行16.03亿股[6] 外资三季度调仓动向 - 部分“中字头”个股吸引外资涌入,截至9月底持有中国船舶的外资机构达到68家,较6月底的46家增长超四成[3][7] - 外资出现“抱团”买入现象,睿能科技三季报显示瑞银大幅加仓该股,持股比例环比增加130.2%,高盛、摩根大通、美林国际均为新进前十大股东[3][9][10] - 类似抱团情况也出现在中策橡胶和祥生医疗等公司,多家外资机构新进成为前十大股东[13] 外资机构市场观点 - 瑞银证券认为A股市场中期展望依然向好,预计2025年全部A股盈利将同比增长约6%,成长风格或仍是投资主线[15] - 高盛预测中国股市将步入更具持续性的上行趋势,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A股迎来持久牛市行情[16] - 外资看好A股盈利复苏,三季度全部A股盈利同比增长12%,有色金属、非银金融、电子等板块实现了超过30%的单季同比增长[15]
华尔街大行抱团买入,外资A股最新持仓曝光
第一财经网· 2025-11-05 19:41
行业龙头、"中字头"、银行股,是外资青睐的对象。 三季度以来,A股显著回暖,市场交投活跃,外资也继续开启"买买买"模式。随着三季报披露收官,外 资最新持仓情况浮出水面。 行业龙头仍是"聪明钱"的最爱。Wind统计显示,截至9月底,贵州茅台、中国平安、五粮液均吸引了超 过80家外资机构持仓;以持有规模计,外资持仓市值前三甲,分别是宁德时代、贵州茅台和美的集团, 分别达到2656.59亿元、881.42亿元和716.48亿元。 外资调仓动向也备受关注。三季度,部分"中字头"个股吸引多家外资涌入。截至9月底,68家外资持有 中国船舶股票,数量较上半年末增加超四成。 还有部分个股吸引外资"抱团"买入。睿能科技三季报显示,瑞银当季大幅加仓该股,截至9月底位列公 司第三大股东,而高盛、摩根大通、美林国际均为该公司新进前十大股东。 行业龙头、银行股受外资青睐 从外资持股整体情况来看,行业龙头、"中字头"、银行股,是外资青睐的对象。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贵州茅台、中国平安、五粮液该指标排名在前,3家的持股外资机构数量 分别达到85家、83家和81家。而顺丰控股、京东方A、立讯精密、工商银行、中信证券等超80只个股, ...
龙芯中科(688047):收入体量温和增长,Q4业绩值得期待
平安证券· 2025-11-05 18:3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龙芯中科维持“推荐”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实现温和增长,四季度业绩值得期待,主要驱动力包括传统电子政务和工控安全市场的恢复、服务器业务的典型场景应用、信息化领域的IP授权业务进展以及整机的集中交付 [6] - 公司发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彰显收入增长信心,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值为30%,2026年目标值为100% [6] - 公司自主可控属性坚挺,并逐渐向开放性市场拓展,在传统市场恢复及新业务增长点共同推动下,未来有望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3亿元、0.49亿元、2.33亿元,随着收入体量增长,盈利能力有望逐渐释放 [7]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13.94%,归母净利润为-3.94亿元 [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21.53%,归母净利润为-0.99亿元 [6] - 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6.94亿元(同比增长37.6%),2026年为10.60亿元(同比增长52.8%),2027年为13.85亿元(同比增长30.6%) [5] - 预测公司毛利率将持续改善,从2024年的31.0%提升至2025年的44.3%、2026年的49.1%和2027年的51.8% [5] - 预测公司将于2026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率为4.6%,2027年进一步提升至16.8% [5] 业务驱动因素 - 公司产品性价比竞争力提升及业务市场逐步恢复是前三季度及Q3单季度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6] - 四季度业绩增长点包括:传统电子政务市场和工控安全应用领域持续恢复、服务器业务开始有典型场景应用、信息化领域的IP授权业务可能成为增量、四季度是整机的集中交付期 [6]
沪深两市红了!这一板块一枝独秀
证券时报· 2025-11-05 18:29
今日,A股低开高走,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等均微幅飘红,北证50、上证50则微幅飘绿,市场成交小幅 萎缩至1.89万亿元。 盘面上,电力设备、林业、海南自贸、装修装饰等板块涨幅居前,医疗美容、游戏、地面兵装、量子科 技等板块跌幅居前。 数据显示,电力设备行业一枝独秀,获得逾324亿元的主力资金净流入,机械设备获得逾68亿元净流 入,基础化工、电子均获得超40亿元净流入,汽车、有色金属、通信、公用事业也都获得超30亿元净流 入,纺织服饰、石油石化、环保则连续8日获得净流入。仅计算机、非银金融、食品饮料三行业遭主力 资金净流出。 华龙证券认为,市场短期震荡不改稳健预期,有利因素包括市场所处基本面呈现改善、中美经贸传递积 极因素、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积极入市明确等。继续关注AI+、自主可控、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国 防军工等相关领域;关注电力设备、基础化工等政策稳增长行业。 国际能源署(IEA)估算,到2030年,数据中心用电量将翻倍。高盛也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 的用电量将比现在增加160%以上。 国内方面,国家电网数据显示,今年1—9月,国家电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4200亿元,同比增长 8.1%。预计今年全 ...
沪深两市红了,这一板块一枝独秀,大面积涨停
证券时报· 2025-11-05 17:4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低开高走,上证指数与深证成指微幅上涨,但市场总成交额小幅萎缩至1.89万亿元 [1] - 电力设备、林业、海南自贸、装修装饰等板块涨幅居前,而医疗美容、游戏、地面兵装、量子科技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主力资金流向显示,电力设备行业获得324亿元净流入,机械设备获68亿元净流入,基础化工、电子行业均获超40亿元净流入 [1] - 计算机、非银金融、食品饮料三个行业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 [1] 电力设备行业表现 - 电力设备行业全线走强,电网设备方向领涨,板块指数盘中一度大涨逾5%,创10年多来新高 [2] - 电网设备板块成交额历史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051.03亿元 [3] - 板块指数上涨55.66点,涨幅达4.90%,指数振幅为7.29% [3] - 灿能电力30%涨停,双杰电气、众智科技等逾20只股票涨停或涨幅超过10% [2] - 特高压、智能电网、虚拟电厂、储能等多个细分板块指数创下历史新高 [3] 行业基本面与政策驱动 - 电网设备板块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82.13亿元,同比增长16.03%,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144.14亿元,同比增长20.1% [5] - 国家电网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4200亿元,同比增长8.1%,预计全年投资规模将首次突破6500亿元 [4] - 政策指引夯实了特高压、柔性直流输配电、数智化电网等环节的中长期机遇 [5] - 输变电设备内外需景气共振,特高压、智能电网等环节有望迎来景气反转 [5] 相关领域与长期趋势 - 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面临电力供应瓶颈,微软与OpenAI的CEO均指出缺乏足够电力支撑GPU运行是关键问题 [4] - 国际能源署估算到2030年数据中心用电量将翻倍,高盛预计届时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将比现在增加160%以上 [4] - 华龙证券建议继续关注AI+、自主可控、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国防军工等相关领域 [1] - 与电力设备相关的ETF表现强势,涨幅前20位的基金均与该行业相关,其中光伏ETF龙头、电网设备ETF等涨幅均超过5% [4]
超云CEO:成为用户信赖的数据中心产品和服务提供商
新华财经· 2025-11-05 14:37
公司愿景与市场定位 - 公司长期愿景是成为用户信赖的数据中心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聚焦打造全国领先的AI推理算力解决方案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73%,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0.7% [1] - 公司信创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长达210%,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3] 行业市场前景 -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 [1] - 中国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到259亿美元,同比增长36.2% [1] - 人工智能全面应用将迎来爆发,重点看好人工智能(算力及应用)、信创国产化两大方向 [3] 公司核心战略与竞争优势 - 公司通过前瞻性布局,早在2022年便成立加速计算产品部,专注AI服务器研发与交付 [2] - 公司技术路径差异化体现在液冷全场景覆盖、信创适配以及面向AI推理的专业化解决方案上持续投入 [2] - 公司提供从AIDC整体建设方案设计、软硬协同优化到运维保障的一体化服务 [2] 产品与技术路线 - 对于大模型训练场景,公司基于NVIDIA Tesla、Intel Gaudi等国际领先芯片构建高端产品线,例如R8628 G13高性能GPU服务器单机最大支持10张高性价比算力卡 [2] - 在自主可控路线上推进国产化替代,例如R3428国产AI服务器基于海光C86平台开发,搭载昆仑芯AI加速卡,相较纯CPU方案性能提升8倍以上 [3] - 公司自主研发适用于高密度AI负载的AIDC专用冷却液,使数据中心PUE稳定在1.1至1.2之间 [4] 政策影响与市场机遇 - 东数西算政策直接催生西部地区大规模智算中心建设热潮,例如公司为宁夏枢纽提供近千台高性能GPU服务器 [3] - 信创政策在政务、金融等关键领域实施,加速了国产化替代进程 [3] - 东数西算政策要求PUE控制在1.25以下,使液冷技术成为必选项 [4]
登峰前沿·大家说|志算科技黄春江:让AI芯片走入千家万户的“芯”路历程
投中网· 2025-11-05 10:29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瞄准端侧AI芯片的蓝海。 来源丨 投中网 在攀登产业珠峰的征途上,创业者是孤独的勇士,亦是需要灯塔的航船。 一种声音,一份力量。「登峰前沿·大家说」系列专题,汇聚由浦东科创集团与投中信息联合发起 的" 浦东科创-海望登峰(二期)CEO特训营 "创业者的真实表达。聆听他们的创业独白,见证他们 的成长突破,一同亲历新一代产业领袖的思考与蜕变。 一颗高能效的端侧AI芯片,如何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黄春江与他的志算科技正在书写这份答卷。 "在清华电子系的八年,为我打下了坚实的集成电路设计基础。"黄春江表示,这段求学经历不仅赋 予他专业知识,更培养了他严谨的科研态度。毕业后,他先后进入贝尔实验室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从设计工程师成长为研发经理。 在贝尔实验室,他参与了宽带交换机的设计;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发了宽带接入 服务器及其核心芯片,并实现了量产。"这段经历让我积累了从研发管理到电子产品量产的全流程经 验。" 然而,黄春江并不满足于在外企的稳定工作。他选择离开,投身创业大潮,先后主持参与过科技部和 上海市科委的创新芯片项目。"我们研发的加密芯片、喷绘机数据 ...
今年以来为投资者赚取收益超2.7万亿元
金融时报· 2025-11-05 08:57
行业规模稳步增长 近日,公募基金三季度数据披露完毕。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9月底,公募基金行业管理总 规模接近36万亿元,季度环比增长超6%,显示出公募基金市场的持续扩容和投资者信心的稳步增强。 其中,ETF规模达到5.63万亿元,再度刷新纪录,环比增长超过30%。此外,公募基金行业盈利能力保 持稳健,截至三季度,今年以来为投资者赚取的收益突破2.7万亿元,公募基金作为财富管理工具在高 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凸显。 2025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规模达35.85万亿元,较上季度环比增长6.30%。 其中,货币型基金规模146666亿元,位居第一,环比增长3.06%;其后是债券型基金,三季度规模 106690亿元,但是规模环比下降2.22%,是所有类型产品中唯一规模出现下降的;股票型基金位列第 三,规模53702亿元,环比增长25.48%;混合型基金规模38011亿元,环比增长18.51%;QDII基金规模 季度增长最多,环比增长达30.8%,规模为7720亿元;此外,另类投资基金和FOF的规模分别为1964亿 元和1935亿元,环比分别增长12.03%和16.79%。 主动权益基金三季度A股重仓个股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