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一体化

搜索文档
中办、国办:允许在港交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政策规定在深交所上市
财联社· 2025-06-10 18:18
意见提出,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支持深圳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 健全科技型企业信贷、知识产权证券化、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等实践场景和规则体系。优化科 技型企业债权和股权融资协同衔接机制。深化绿色金融改革。支持保险资金依法合规投资在深圳发 起设立的主要投向特定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 允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 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 为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 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 ...
中办、国办:支持深圳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
快讯· 2025-06-10 17:54
政策支持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支持深圳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 [1] - 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 [1] 金融创新 - 健全科技型企业信贷、知识产权证券化、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等实践场景和规则体系 [1] - 优化科技型企业债权和股权融资协同衔接机制 [1] - 深化绿色金融改革 [1] 投资渠道 - 支持保险资金依法合规投资在深圳发起设立的主要投向特定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 [1] - 允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香港险企入局内地市场再迎政策东风,影响几何
北京商报· 2025-06-05 22:23
跨境保险政策支持 - 深圳市发布《实施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保险公司在深设立子公司,并鼓励开发深港跨境保险产品 [1][3][4] - 金融监管总局取消港澳金融机构入股境内保险公司的总资产门槛(原要求不低于20亿美元),新规自2025年3月1日起实施 [4] - 政策背景基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需求及内地居民跨境保险需求激增,2023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新增保费同比飙升27倍,2024年Q1达628亿港元(占香港个人业务总新增保费28.6%) [5][6] 香港保险公司内地布局方向 - 深圳成为理想门户,业务聚焦健康险、养老险,并开发贴合内地需求的产品(如跨境医疗、美元资产配置) [6][7] - 利用深圳数字贸易生态拓展中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及高附加值产业保单融资,需打通跨境资金结算(如FT账户创新) [7] - 关键成功要素包括精准把握内地需求(如产品本地化)、加强品牌宣传、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数字化转型 [7] 内地保险公司赴港发展动态 - 中国人寿再保险、泰康人寿等已在港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中国太保推出"保险+养老"服务面向香港居民 [8] - 中国平安探索将寿险业务扩展至香港,重点满足大湾区客户医疗健康养老需求 [8] - 核心竞争要素包括整合香港高端医疗资源、借鉴灵活产品设计(如储蓄险分红结构)、建立跨境合规团队应对监管差异 [9] 市场协同与趋势展望 - 政策将加速深港金融市场联动,预计跨境车险、医疗险等"一站式"服务覆盖80%深港人群 [6] - 香港中小保险公司可能通过深圳子公司降低运营成本,内地头部机构(如平安)或通过"医疗+保险"生态争夺高净值客户 [7][9] - 两地市场差异要求保险机构发挥渠道优势、产品创新及投资能力(如长期稳定收益)实现差异化竞争 [9]
安联投资:多因素支持亚洲信贷延续去年的强劲表现
智通财经· 2025-06-05 14:57
亚洲信贷市场表现 - 亚洲定息收益市场展现韧性,息差优于美国和新兴市场同类债券 [1][4] - 中国美元计价高收益债券是表现最佳的高收益债券市场 [1][7] - 亚洲定息收益各个领域表现均优于其他定息收益市场同类产品 [1] 亚洲经济增长驱动因素 - 中国出口表现理想,韩国、中国台湾省和马来西亚科技及半导体出口激增 [1] - 东南亚内需增长稳健,印度顺利完成大选 [1] - 蒙古等前沿国家实现强劲增长,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债务重组取得进展 [1] 亚洲高收益债券前景 - 亚洲高收益债券违约率呈下降趋势,2025年可能出现强劲反弹 [15][16] - 中国房地产新动工量降至20年来低位,未来12-18个月新增供应有限 [18] - 亚洲高收益债券市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多元化回报机会 [18] 亚洲结构性优势 - 区域贸易深化和经济金融一体化推动亚洲结构性优势 [19] - 亚洲具备利好人口结构、经济基本因素韧性和稳定领导层 [19] - 亚洲信贷贝塔系数和相关性较低,成为2025年多元化回报吸引来源 [23]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占中国出口比例从2018年19%降至2024年15% [12] - 中国出口价值链提升,向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区出口高附加值产品 [12] - 亚洲国家贸易多元化,对美国依赖度降低 [12]
20条举措!深圳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
证券时报· 2025-06-04 12:29
深圳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核心观点 - 深圳提出20条措施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目标到2030年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占比达50%以上,2035年达55%以上 [1] 促进贸易资源要素高效流动 - 试点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制度,在前海、河套等区域探索科研数据跨境互联互通及外商投资企业数据跨境传输"绿色通道" [3] - 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试点,提升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深圳河套)国际转化试点平台作用,支持前海深港技术转移中心建设 [3] - 扩大人民币本币结算应用,提升跨境使用便利度,优化QFII/RQFII准入,支持QFLP投资深圳科技型企业 [3] 创新发展数字贸易 - 扩大增值电信开放,吸引外资企业落地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及应用商店 [5] - 巩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竞争力,支持云计算企业提供国际云通信解决方案,鼓励企业研发基于国际主流大模型的创新产品 [5] - 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原创数字产品,打造数字创意产业园区(南山科兴科学园、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 [5] - 赋能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发展数字金融、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推动生物医药研发、软件开发等高端外包及云外包新模式 [5] - 加快创建国家级数据交易所,深化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试点,探索数据资产入表及"数据+金融"合作 [6] 全面提升服务贸易 - 增强国际运输服务能力,拓展欧洲、大洋洲、非洲海运航线,扩大保税燃料油及LNG加注业务规模 [8] - 引进外商独资医院及国际专业服务机构(会计、法律、知识产权等),支持境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 [9] - 发展跨境金融保险服务,探索深港交易所会员互联互通,支持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展外币银行卡业务,推动香港保险公司在深设子公司 [9] - 鼓励数字城市服务出海(东盟、中东、拉美等市场),输出数字能源、工程建设等领域技术及标准 [9] - 便利跨境旅行服务,允许深圳注册外商投资旅行社开展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游业务 [10] - 发展综合保税区"两头在外"研发检测维修服务,支持前海电子元器件交易中心打造全球交易中心 [10]
硅锰市场周报:库存压制价格弱势,煤炭下行支撑减弱-20250530
瑞达期货· 2025-05-30 18: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宏观面市场情绪悲观,弱现实主导盘面,成本端化工焦弱势,基本面厂家减产开工率处于同期低位但库存整体仍偏高,需求端钢材面临季节性淡季,硅锰震荡偏弱运行[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度要点小结 - 宏观方面,多地出台规范助力“好房子”建设,支撑城镇住宅和房地产市场发展;未来区县城投需化解债务并差异化发展;27 - 29日南方出现强降雨;1 - 4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169.2亿元,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4927亿元[7] - 海外方面,东盟十国公布五年战略计划推动区域发展;普京提出结束乌克兰战争条件[7] - 供需方面,厂家减产开工率达同期低位但库存仍偏高,本期原料端进口锰矿石港口库存回升2.5万吨,下游铁水产量见顶回落,内蒙古现货利润 - 240元/吨,宁夏现货利润 - 430元/吨,钢厂采购谨慎,招标价格延续下跌[7] - 技术方面,锰硅主力周K线处于60日均线下方,周线偏空[7] - 策略建议,硅锰震荡偏弱运行对待[7] 期现市场 期货市场情况 - 截至5月30日,硅锰期货合约持仓量为62.61万手,环比增加7224手;硅锰1 - 9合约月差为40,环比下降22[13] - 截至5月30日,锰硅仓单数量为106973张,环比下降7484张;锰硅硅铁9月合约价差为306,环比增加18[17] 现货市场情况 - 截至5月30日,内蒙古硅锰出厂均价5500元/吨,环比下跌150元/吨,基差为22元/吨,环比增加90[22] 产业链情况 产业情况 - 本周(5.29)全国187家独立硅锰企业样本开工率34.77%,较上周增0.59%;日均产量24275吨,增675吨;五大钢种硅锰周需求126886吨,环比增0.23%;全国硅锰产量169925吨,环比增2.86%[24] - (5.22)全国63家独立硅锰企业样本全国库存量201100吨,环比减6000吨,其中内蒙古减1500吨,宁夏增3000吨等[29] 上游情况 - 截至5月29日,天津港南非锰矿价格为35元/吨度,环比下跌4元/吨度;澳洲锰矿价格为43元/吨度,环比持平;截至5月26日,宁夏和内蒙古硅锰硅铁电价均为0.41元/千瓦时,环比持平[35] - 2025年5月23日,进口锰矿石港口库存为420.5万吨,环比增加2.5万吨;本周中国到货来自南非锰矿45.24万吨,较上周环比上升30%等[41] - 截至5月30日,硅锰北方大区现货生产成本为5765元/吨,环比下降30元/吨;南方大区现货生产成本为6070元/吨,环比下降70元/吨;北方大区现货生产利润为 - 300元/吨,环比下降70元/吨;南方大区现货生产利润为 - 550元/吨,环比增加5元/吨[48] 下游情况 - 截至5月30日,日均铁水产量241.91万吨,环比上周减少1.69万吨,同比去年增加6.08万吨;5月河钢硅锰招标价格5700元/吨,环比4月下降250元/吨[51]
世界无人机大会暨UASE无人机展开幕,Archer助力奥运出行
西南证券· 2025-05-25 15: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战略聚焦低空经济新赛道,地方加速政策配套与资源倾斜,头部厂商订单加速落地,产业链规模化发展态势渐显 [8] - 建议关注零部件、整机、基建配套、空管运营四大主线,相关标的包括上游部件、整机厂、空管系统、配套服务等领域的企业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本期(5月12日 - 5月25日)低空经济板块跑输大盘,万得低空经济指数下跌2.12%,国证通用航空指数下跌1.78% [6][14] - 展示了低空经济各细分板块行情回顾,包括不同产业链环节企业的市值、收盘价、双周涨跌幅、25E归母净利润及25E对应PE等数据 [17][20] 政策动态 - 工信部将持续深化产融合作,深化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聚焦低空经济等领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项目 [21] - 四川发布《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6条政策措施,多项千万级资金支持 [22] - 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方案,聚焦低空经济领域,支持相关配套技术、产品的研发应用 [23] -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政策措施和推进方案,支持智能无人机等产品研发及相关场景发展 [23] 产业动态 - 中国民航局发布《2024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民航行业多项指标增长,无人机飞行小时、运营合格证单位、注册用户、注册无人机及操控员执照数量均有体现 [6][24] - 世界无人机大会暨UASE无人机展在深圳举办,展示低空经济多领域成果与技术 [6][27] - 第九届丝博会低空经济展在西安开幕,聚焦全产业链,推动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6][31] - 亿航智能与广州移动签署合作协议,携手四航院与信科共筑低空基础设施 [6][33] - 沃飞长空签订120架AE200订单,翊飞航空签署50架大型无人运输机订单并开工机库 [6][34][35] - 国际低空经济合作联盟成立,致力于推动全球低空经济生态体系建设 [8][38] - 洛杉矶LA28组委会与Archer合作,为2028年奥运会提供空中出租车 [8][40] - 上海中心城区首条低空观光航线起飞,苏州成立20亿元规模低空经济产业专项母基金 [8][44][45]
科技软服务锻造产业硬实力
经济日报· 2025-05-22 06:42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 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壮大服务主体,优化发展生态,提升服务能力,实现规模增长和质效提升,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有力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建设各类科技型企业孵化载体1.6万家,建成覆盖全国95%县级以上地区的 孵化服务体系;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数量居全球第一位,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魏巍表示,工信部将围绕"点、线、面、体"一体推进科技服务业。"点"上, 培育一批科技服务龙头企业;"线"上,提升全链条科技服务能力;"面"上,建设一批科技服务业集聚 区;"体"上,构建科技服务业发展生态体系。通过做大做优做强科技服务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 化,更加有力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2024年北京市科技服务业收入9377.5亿元,实现增加值3715.1亿元,占全市GDP比重7.5%。2025年科技 服务业开局良好,1月至3月营业收入增长5.4%。 服务体系更完备。2023年,全国科技服务法人单位达211.8万个,形成类型多元、覆盖广泛 ...
工信部:将制定推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中国经营报· 2025-05-17 07:18
科技服务业政策支持 - 工信部将制定推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包括出台孵化器管理办法和做好税收政策接续支持 [1] - 支持孵化器设立早期投资基金 壮大"耐心资本" 投孵联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 - 支持孵化器与银行 保险 担保等金融机构合作 探索一揽子金融服务措施 [1] 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 2019年至2023年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收年均增长12.3% [2] - 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8万亿元 同比增长11.2% 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科技服务业具有人才智力密集 科技含量高 产业附加值大 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 [2] 技术市场发展 - 将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的技术市场 打破区域壁垒和市场准入限制 [3] - 推动构建统一开放 竞争有序 制度完备 治理完善的高标准现代化技术市场 [3] - 推动完善技术权益登记 交易标准 产权保护等技术市场基础制度 [3] 孵化器发展情况 - 我国孵化器自1987年发展至今 形成以孵化器为核心节点的发展格局 [1] - 孵化器每年举办20万场创业活动 营造"鼓励创新 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 [1] - 孵化器直接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加速从技术到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1] 重点领域布局 - 聚焦生物制造 人工智能 数字技术 低空经济等领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项目 [2] - 充分发挥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 并购重组 债券发行"绿色通道"机制 [2] - 引导社会资本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供多渠道 可持续的资金保障 [2] 技术市场现存问题 - 各地技术市场仍存在不互通的问题 三大技术交易所交易规则尚未实现统一 [3] - 将建好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 加快构建统一技术交易规则体系 [3]
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明确十大重点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5-15 22:30
科技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各类孵化器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超过30万家,北京、上海等地区涌现出一批标杆孵化器和高质量孵化器 [1] - 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科技服务业明确十大重点领域: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推广、检验检测认证、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科技咨询及其他科技服务 [1] 金融支持与产融合作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汇聚38.1万家优质企业、3090家金融机构、800余项金融产品,支持早期硬科技项目等融资5400亿元 [2] - 推出"中试险+研发贷"、专精特新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建成17家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 [2] - 测算完成52万家企业创新积分,推送5.6万家科技创新再贷款备选企业,签订贷款合同金额773亿元 [2] - 将深化"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聚焦生物制造、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低空经济等领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项目 [3] 企业孵化与科技成果转化 - 建设各类科技型企业孵化载体1.6万家,覆盖全国95%县级以上地区 [4] - 孵化器累计孵化上市(挂牌)企业超500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三分之一为孵化器培育企业,包括科大讯飞、大疆、寒武纪等 [5] - 将出台孵化器管理办法,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信息等新兴领域卓越级孵化器,加快建设全国孵化"一张网" [5] 技术市场建设 - 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科交中心的技术交易规则尚未统一,影响技术跨区域流动 [5] - 将推动完善技术权益登记、交易标准、产权保护等基础制度,修订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建好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