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硬件
icon
搜索文档
半年报窗口开启,科技与资源个股业绩大增
环球网· 2025-07-26 09:46
长川科技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21.67亿元 同比增长41.8% [1] - 净利润4.27亿元 同比增长98.73% 超出预告区间3.6亿至4.2亿元 [1] - 业绩增长主因销售需求持续增长带动收入大幅提升 [1] - 封测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行业向上拐点明显 [1] - SOC测试机受益于大客户迭代 下半年有望开始拉货 [1] - 高端数字测试机持续放量 叠加AOI等进展 全年营收预计保持高增 [1] 厦钨新能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75.34亿元 同比增长18.04% [2][3] - 净利润3.07亿元 同比增长27.76% [2][3] - 业绩增长主因产品销量提升带动营收及毛利水平增长 [2] - 钴酸锂销量2.88万吨 同比增长56.64% 受益于国家换机补贴及3C设备AI功能带电量需求 [2] - 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销量3.19万吨 同比增长20.76% [2] - 营业利润34,085.72万元 同比增长36.07% [3] - 利润总额33,906.09万元 同比增长35.47% [3] 西部矿业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316.19亿元 同比增长27% [3] - 净利润18.69亿元 同比增长15% [3] - 增长主因矿产铜产量及价格同比分别增长8%和11% [3] 智明达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2.95亿元 同比增长84.83% [4] - 净利润3830万元 同比暴增2147.93% [4] - 业绩增长主因客户需求增加导致订单及交付量大幅提升 [4] - 新增订单同比大幅增长 弹载产品订单增幅最大 新增AI类产品订单 [4] 行业整体表现 - 已披露半年报的18家上市公司中13家净利润同比增长 [1] - 生物医药 半导体 人工智能等科技板块与稀土 黄金等资源行业表现突出 [4] - AI硬件 游戏等为较强景气方向 市场对业绩驱动关注度显著提升 [4] - 新消费与创新药波动后出现回流TMT迹象 [4]
8点1氪|余杭自来水异味7人被严肃问责;上海和平饭店罐装可乐一瓶卖50元,市监局回应;山姆App重新上架卫龙魔芋爽
36氪· 2025-07-24 08:04
上市动态 - 聚智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汇富融资为独家保荐人 [1] - 立讯精密拟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以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2] 消费品行业 - 上海和平饭店罐装可乐售价50元引发争议,市监局称属市场调节价 [5] - 山姆App重新上架卫龙专供产品"高纤牛肝菌魔芋爽" [6] - 蜜雪冰城回应自提30个冰淇淋纠纷,称已向消费者道歉并将加强员工培训 [7] 科技与AI - 腾讯客服确认微信实时对讲功能已下线且暂无重新上线计划 [8] - 智元机器人官网推出四足机器人D1 ULTRA,最高奔跑速度3.7米/秒 [20] - 优必选发布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具备7×24小时自主换电能力 [21] - 阿里巴巴将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集成语音助手/实时翻译等功能 [24] - 360计划推出AI录音笔和智能眼镜,强调显示功能的重要性 [25] 汽车与交通 - 公安部强调智能驾驶系统责任主体为驾驶人,将加强规范管理 [12] - 新能源重卡制造商零一汽车完成5亿元A轮融资,Momenta领投 [23] - 特斯拉洛杉矶超级充电站餐厅6小时营收4.7万美元,计划在上海开设分店 [19] 零售与电商 - 沃尔沃将改革经销商管理体系,推行全国统一"一口价"模式 [15] - 泡泡玛特在美国起诉7-Eleven销售假冒LABUBU玩偶 [16] 国际动态 - 印度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系5年来首次 [12] - 特朗普宣布与菲律宾达成贸易协议,美将对菲商品征收19%关税 [18] - 特朗普称美日达成贸易协议,日本将向美投资5500亿美元 [19] 投融资 - 运动品牌SURPINE松野湃完成数千万级Pre-A轮融资 [22] 其他行业 - 影石创新宣布入局无人机市场,计划推出自有品牌产品 [25] - 可口可乐将在美国推出蔗糖配方产品,中国市场暂不涉及 [18]
亚马逊收购可穿戴设备制造商Bee AI,继续加码AI硬件
快讯· 2025-07-23 14:52
公司动态 - 亚马逊宣布收购AI可穿戴设备初创公司Bee AI [1] - 交易完成后,Bee AI旗下的AI手环将加入亚马逊的硬件产品集 [1] - Bee AI的所有员工都收到了加入亚马逊的邀请 [1] 交易细节 - 双方没有透露具体的交易条款 [1] - 交易尚未完成 [1]
周鸿祎曝360将推智能眼镜
快讯· 2025-07-23 11:25
360公司AI硬件发布计划 - 360公司将于本月发布两款AI硬件产品,包括AI录音笔和智能眼镜 [1] - AI录音笔具备智能分析不同场景功能,可更好总结会议要点,该功能将很快在纳米AI搜索中更新 [1] - 智能眼镜将配备显示功能,公司认为不带显示的智能眼镜相比智能耳机无明显优势 [1] 中国互联网行业动态 - 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于7月23日-25日在北京举行 [1] - 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在大会上透露了公司AI硬件发展计划 [1] - 公司关注小米AI智能眼镜的市场反馈,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差异化产品 [1]
北交所市场点评20250718:低开低走,延续窄幅震荡趋势
西部证券· 2025-07-21 17:05
行情复盘 - 7月18日北证A股成交金额224.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3.1亿元,北证50指数收盘价1418.6,下跌0.7%,PE TTM为67.25倍,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收盘价2428.8,下跌0.4%[3][14] - 当日北交所268家公司中74家上涨,7家平盘,187家下跌,涨幅前五个股为佳合科技(30.0%)、万源通(11.0%)、凯大催化(10.7%)、奔朗新材(9.1%)、海达尔(6.8%),跌幅前五为国义招标(-6.4%)、春光药装(-4.8%)、同辉信息(-4.3%)、花溪科技(-4.2%)、国源科技(-3.9%)[3][23] 重要新闻 - 宇树科技启动IPO辅导,最快10月提交上市申请文件[5] - 国家发改委防止低空产业低效重复建设和低端恶性竞争,推动规范要求落实,健全安全应急机制[5] 重点公司公告 - 优机股份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获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复[5] - 骑士乳业未按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5] - 泰鹏智能泰国子公司完成注册资本、注册地址及董事变更登记[5] 风险提示 - 存在政策监管、北交所政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风险[39]
科技周报|AMD将重启AI芯片对华销售,宇树科技启动上市辅导
第一财经· 2025-07-20 13:34
人工智能行业 - 人工智能已成为基础资源 如同能源、水和互联网一样 [1] - AMD将重启对华AI芯片MI308出口 此前因管制损失8亿美元 [2] - 中国已具备自主研发AI芯片能力 不依赖美国技术 [2] - 中国AI硬件市场规模今年将达11020亿元 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18% [7] - AI渗透率显著提升 扫地机器人90%、电视70%、厨房家电30%、笔记本50% [7] - 消费电子AI硬件市场约4610亿元 公共服务类AI硬件市场约6410亿元 [8] - 驱动因素包括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应用场景扩展及资本推动 [8] 半导体行业 - AMD MI308芯片和英伟达H20芯片针对中国市场开发 以应对美国出口管制 [2] 机器人行业 - 宇树科技启动上市辅导 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4] - 人形机器人领域竞争激烈 "具身智能第一股"归属未定 [4] 外卖平台行业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 要求规范促销行为和竞争 [5] - 短期面临运营压力 中小商家原材料消耗激增至3-4倍 人力不足 [5] - 长期行业将加速整合 市场向供应链效率高的头部企业集中 [5] 消费电子行业 - 罗马仕否认跑路传言 称产品召回及售后服务系统持续运转 [6] - 此前市场质疑公司经营动机和消费者退款问题 [6]
盘中创历史新高A股名单一览:多只AI硬件、创新药概念股在列
新浪财经· 2025-07-19 22:19
创新药行业 -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条措施支持创新药研发、医保准入、临床应用及支付能力[4] - 舒泰神股价自4月低点累计最大涨幅726.78%,其血友病新药STSP-0601获突破性疗法认定并提交附条件上市申请,ARDS适应症STSA-1002显示有效性[2] - 一品红年初迄今累计最大涨幅353.56%,拥有71项在研项目,创新药AR882(高尿酸血症)和APH01727片(降糖/减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6] - 昂利康年初迄今累计最大涨幅334.83%,海思科累计最大涨幅69.87%,均属创新药概念股[4] 机器人及新材料 - 上纬新材年初迄今累计最大涨幅473.50%,智元机器人拟收购其63.62%股份,东吴证券认为公司将转型为人形机器人平台化公司[6][9] - 智元系或支付超21亿元收购上纬新材至多66.99%股权,智元机器人具备全栈技术,国内出货量第一[9] AI硬件及光通信 - 胜宏科技年初迄今累计最大涨幅337.97%,其PCB产品在AI算力卡、数据中心市场份额全球领先,已实现800G交换机批量化及1.6T光模块产业化[9] - 仕佳光子年初迄今累计最大涨幅334.69%,拟收购福可喜玛82.38%股权以获取MT插芯工艺能力,其AWG芯片已应用于400G/800G光模块并大批量出货[11][13] - 新易盛年初迄今累计最大涨幅309.02%,预计2025H1归母净利润37亿-42亿元(同比+327.68%-385.47%),800G及以上光模块占比提升并推出1.6T产品[13][15] - 中际旭创年初迄今累计最大涨幅186.88%,预计2025H1归母净利润36亿-44亿元(同比+52.64%-86.57%),800G光模块销售大幅增长并布局1.6T领域[15][16] 其他行业亮点 - 博瑞医药年初迄今累计最大涨幅209.84%,亿田智能累计最大涨幅200.01%,诺诚健华-U累计最大涨幅193.62%[1][2] - 沪电股份年初迄今累计最大涨幅137.43%,景旺电子累计最大涨幅134.70%,均属AI硬件中PCB概念股[11]
红宝书20250717
2025-07-19 22: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扇出封装、RISC-V、微短剧、脑机接口、AI 医疗、机器人、药物研发、电子设备制造、旅游、航空、电力储能、无人机、飞行汽车、视频创作、金融科技、半导体、光学加工等 [2][4][6][8][10][16][19] - **公司**:通富微电、兴森科技、长电科技、甬矽电子、曼恩斯特、三佳科技、华海诚科、翱捷科技、全志科技、乐鑫科技、阿里 RISC-V、芯原股份、北京君正、华大九天、晶晨股份、安路科技、复旦微电、飞利信、中科软、华润微、兆易创新、好上好、亿通科技、富瀚微、固高科技、天威视讯、欢瑞世纪、掌阅科技、中文在线、引力传媒、思美传媒、安妮股份、奥飞娱乐、华策影视、横店影视、岩山科技、三博脑科、翔宇医疗、熵基科技、诚益通、狄耐克、南京熊猫、荣泰健康、东方中科、创新医疗、倍益康、RECURSION、满坤科技、凯撒旅业、延华智能、建设工业、金现代、双鹭药业、南山智尚、万里扬、绿能慧充、华曙高科、中一科技、万兴科技、天阳科技、深科技、拓荆科技、华是科技、华辰装备等 [3][5][7][9][11][13][15][16][1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扇出封装行业** - **核心观点**:台积电全力推进 CoWoS 技术,扇出封装市场前景广阔 [2] - **论据**:2025 年 7 月 17 日台积电称全力推进 CoWoS 技术,美股盘前上涨 4%,预计第三季度销售额 318 - 331 亿美元超市场预估;2026 年全球市场超 100 亿美元,中国增速领跑 71%,AI 芯片与 HBM 是核心驱动力 [2] 2. **RISC-V 行业** - **核心观点**:产业峰会召开,高性能计算产品加速产业落地 [4] - **论据**:2025 年 7 月 17 日第五届 RISC - V 中国峰会举办;英伟达推进 CUDA 向 RISC - V 架构移植,探索系列 CPU、GPU 组件;达摩院玄铁团队称 RISC - V 高性能计算产品走向产业落地 [4][5] 3. **微短剧行业** - **核心观点**:深圳市发布政策支持,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6] - **论据**:深圳市实施相关措施和操作规程,对优秀作品最高资助 200 万元;2024 年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 504 亿,网民使用率近 60%,预计 2025 年达 686 亿,增速 36%,海外 2025Q1 全球短剧总内购收入 6.94 亿美元,环比 + 26%,同比 + 400% [6] 4. **脑机接口行业** - **核心观点**:科研成果进入临床试验,市场规模大且商业化有进展 [8] - **论据**:科研成果可让失语患者通过脑机接口表达中文;麦肯锡预测 2030 年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达 400 亿美元,2040 年达 1450 亿美元;湖北省医保局发布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 [8] 5. **AI 医疗行业** - **核心观点**:行业高景气,投融资火热 [10] - **论据**:2025 年 6 月全球 AI 医疗投融资火热,RECURSION 开源生物分子模型运行速度比当前标准基准快 1000 倍 [10] 6. **其他公司业务亮点** - **满坤科技**:受英伟达 H20 芯片解禁影响,AI 硬件股爆发,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有相关产品完成研发和样板制作 [11][12] - **凯撒旅业**:国常会提出提振消费,暑期旅游消费规模预计达 1.8 万亿元,公司暑期邮轮线路预订率超 85%,且持有易生支付股权 [13] - **延华智能**:网传工信部要求 app 适配鸿蒙系统,公司子公司布局机器人,智慧医疗业务占比 46% [14][15] - **建设工业**:受阅兵和市场需求影响,军用机器人落地加速,公司有相关研发和产品展出 [16] - **金现代**:众多政务应用适配鸿蒙,公司产品完成鸿蒙适配,有低代码开发和 AI 智能体业务 [16][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各公司在研或新业务进展**:双鹭药业有多个重点创新药在研;南山智尚手部腱绳产品获海外订单并切入新领域;万里扬成立机器人项目公司且高温提升储能电站收入;绿能慧充子公司与中国邮政合作参展并中标项目;华曙高科为飞行汽车配套 3D 打印结构件;中一科技高频高速铜箔产品已生产销售;万兴科技将上线移动端 AIGC 视频创作工具;天阳科技推出“稳定币充值信用卡”功能;深科技存储半导体板块扩产,子公司可能是长鑫存储最大委外封测供应商;拓荆科技 Q2 扣非净利润预计大幅扭亏,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2% - 58%;华是科技推进无人机水上执法应用;华辰装备超精密曲面磨床交付验证,与福立旺合作推进,产品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19][20][21][22] 2. **行业相关政策和事件驱动**:2025 年 9 月 3 日我国将举行抗战胜利 80 周年大会检阅部队;网传工信部要求 app 在 2025 年 9 月 30 日前完成鸿蒙 100%适配功能,2026 年 1 月起三版齐发 [14][16]
资金出手,加仓这类行业ETF
中国基金报· 2025-07-18 15:11
行业主题ETF资金流向 - 7月17日行业主题ETF资金净流入达18.91亿元,证券、红利低波、光伏等主题ETF成为"吸金"主力 [1][3][4] - 证券ETF单日净流入5.61亿元,规模达326.19亿元 [5] - 红利低波ETF净流入5.14亿元,规模218.72亿元 [5] - 光伏ETF净流入3.37亿元,规模132.08亿元 [5] - 港股通互联网ETF净流入2.93亿元,规模517.30亿元 [5] - 科创芯片ETF净流入2.69亿元,规模311.58亿元 [5] 宽基ETF资金流向 - 7月17日宽基ETF资金净流出达40.48亿元,创业板ETF、科创50ETF、沪深300ETF成为"失血"大户 [3][6] - 创业板ETF单日净流出7.61亿元,规模857.47亿元 [6] - 科创50ETF净流出5.96亿元,规模882.90亿元 [6] - 沪深300ETF净流出3.35亿元,规模3793.14亿元 [6] - 中证A500ETF净流出2.08亿元,规模109.07亿元 [6] 头部基金公司动态 - 易方达基金ETF总规模达6629.4亿元,7月17日规模增加47.3亿元,2025年以来规模增加622.9亿元 [3] - 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净流入2.6亿元,科创板50ETF净流入2.6亿元 [3] - 华夏基金旗下科创债ETF净流入112.2亿元,规模141.81亿元;上证50ETF净流入2.46亿元,规模1669.93亿元 [3] - 华夏游戏ETF净流入1.61亿元,芯片ETF净流入1.36亿元 [3] 市场观点与投资方向 - 充裕的流动性环境为当前A股行情主要支撑因素,内需预期有望修复 [6] - 行业"反内卷"可能改善名义经济增速偏弱局面 [6] - 看好海外算力链和国内AI大模型及应用进展 [7] - 非银金融板块具备低估值特征且基本面出现积极变化 [7] - 关注有色、电池、军工、纺服链、出海等独立景气行业 [7] - 港股红利因长期资金配置资产稀缺而具备吸引力 [7]
资金出手,加仓这类行业ETF
中国基金报· 2025-07-18 14:59
行业主题ETF资金流向 - 7月17日行业主题ETF资金净流入达18.91亿元,证券、红利低波、光伏等主题成为"吸金"主力 [2][4][5] - 同日宽基ETF资金净流出达40.48亿元,创业板ETF、科创50ETF、沪深300ETF等为主要流出标的 [4][8] - 从5日维度观测,香港证券指数和科创50指数分别获资金净流入超31亿元和30亿元 [4] 头部基金公司动态 - 易方达基金ETF总规模达6629.4亿元,单日规模增加47.3亿元,2025年以来规模增长622.9亿元(净流入147.6亿元) [4] - 易方达旗下香港证券ETF单日净流入2.6亿元,科创板50ETF净流入2.6亿元,恒生红利低波ETF净流入0.9亿元 [4] - 华夏基金旗下科创债ETF单日净流入112.2亿元(规模141.81亿元),上证50ETF净流入2.46亿元(规模1669.93亿元) [4] 热门ETF产品表现 - 证券ETF以5.61亿元净流入居首(规模326.19亿元),红利低波ETF净流入5.14亿元(规模218.72亿元) [6][7] - 光伏ETF净流入3.37亿元(规模132.08亿元),港股通互联网ETF净流入2.93亿元(规模517.3亿元) [7] - 科创芯片ETF净流入2.69亿元(规模311.58亿元),软件ETF单日涨幅达2.09% [7] 市场观点与板块偏好 - 充裕流动性支撑A股行情,三季度内需预期修复,市场或延续中枢上行 [8] - 看好海外算力链、非银金融(低估值+基本面改善)、独立景气行业(有色/电池/军工等)及港股红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