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
icon
搜索文档
六个行动·微故事丨道路通,发展更快了!
内蒙古日报· 2025-06-04 23:30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省道220线罕达罕至乌兰布统段公路全长125.755公里 目前完成45%路基工程和15%桥涵工程 建成后将促进沿线农牧业、特色手工业和旅游业发展 [1][5] - S26纳日松至龙口高速公路总投资70亿元 已进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采用分段预制+多点同步运输方案解决复杂地形梁板调度难题 [1][2][5] 技术创新与工程突破 - 省道220线应用夹层施工、风积沙饱水碾压等技术克服地质复杂和材料匮乏问题 同步建设2处下穿铁路框架桥 [5] - S26纳龙高速创新粉煤灰固废综合利用技术提升循环利用率 研发水泥改良黄土填筑技术解决地材匮乏问题 首创桥梁桩柱一体化协同作业体系提升施工效率 [6] 区域经济与战略价值 - 省道220线连接锡林郭勒盟与赤峰市 缩短区域时空距离 作为北疆风景大道组成部分串联达里诺尔湖、乌兰布统等景区 [5] - S26纳龙高速建成后将提升晋陕蒙能源运输效率 改善鄂尔多斯周边群众出行条件 [6] 内蒙古交通投资规划 - 2025年计划完成交通投资480亿元 实施72个重大项目 包括52个公路项目(243亿元)、10个铁路项目(193亿元)和10个机场项目(44亿元) [10] - 重点推进东西大通道+沿边公路提质、呼包鄂1小时通勤圈、跨境铁路连接+口岸直达港口等4类工程 一季度综合交通投资同比增长7.5%至37.3亿元 [10]
中远海发: 中远海发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暨2025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及2025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04 20:04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6.86亿元,净资产收益率5.64% [8] - 公司资产总额人民币1263.6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人民币302.96亿元 [8] - 2024年母公司报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1,389,788,665.73元 [26] 董事会工作情况 - 2024年董事会共召开13次会议,审议通过52项议案 [9] - 董事会下设六个专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投资战略委员会、审核委员会、风险与合规管理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 [11] - 报告期内召开投资战略委员会会议4次,审核委员会会议6次,风险与合规管理委员会会议2次,薪酬委员会会议2次,提名委员会会议3次 [12] 股东回报政策 - 2024年派发2023年度现金红利人民币4.34亿元,派发2024年中期红利人民币2.57亿元 [13] - 2024年末期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019元(含税) [26] - 公司章程规定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连续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应不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13] 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28日,公司已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回购公司股份共计147,101,000股 [16] - 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回购不超过已发行A股总数10%的A股 [33] - 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回购不超过已发行H股总数10%的H股 [35] 融资与担保计划 - 拟申请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发行余额不超过120亿元人民币 [30] - 2025年度预计需为被担保人提供不超过16亿美元及5亿元人民币的担保额度 [32] - 债务融资工具期限不超过20年,利率将根据市场情况确定 [31] 审计机构续聘 - 建议续聘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2025年度A股财务报告审计师及内部控制审计师 [29] - 建议续聘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公司2025年度H股财务报告审计师 [29] - 2025年H股财务报告审计服务费为496万元人民币,A股财务报告审计服务费528万元人民币,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为人民币92万元 [29] 可持续发展成果 - 入选"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以及"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成分股公司 [13] - 蝉联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4》 [18] - 入选央视"长三角ESG·先锋50"榜单,成功入选首批"海洋经济"指数成份股 [18]
蔚能成功发行银行间首单民企绿色科技创新资产支持证券
证券日报网· 2025-06-04 15:43
发行概况 - 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成功发行2025年度第一期绿色科技创新定向资产支持证券 发行总规模为5 50亿元人民币 优先级票面利率2 00% [1]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电池资产相关业务投放 助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及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 [1] - 本项目系银行间市场首单民企绿色科技创新资产支持证券 [1] 市场认可与融资实践 - 蔚能自2022年以来已成功发行多期绿色资产支持票据 本次发行再次获得投资人踊跃认购 [1] - 项目成功发行标志着公司科技创新能力被市场广泛认可 是资本市场支持蔚能的有力证明 [1] - 公司未来将进一步开拓多元化、低成本的融资方式 为业务拓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2] 业务模式与规模 - 蔚能2020年开创电池资产管理模式 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作为资产进行管理 [1] - 截至发稿时 公司在运营电池资产规模突破25GWh 服务用户超30万人 [1] - 公司以技术和服务创新为驱动力 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 发挥科技型企业在新能源行业的作用 [1] 战略定位 - 公司协同有关主体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2] - 项目发行是蔚能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社会发展的体现 [1]
搪瓷行业深入开展绿色低碳行动
消费日报网· 2025-06-04 10:51
同时,加快搪瓷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十分重要。宋玉平表示,企业在数字化技术推动转型中,要规划好 数字化转型方案,整合好数字化资源,应用好数字化先进技术,利用好数字化平台,维护好数字化信息 安全。 "协会已就开展搪瓷行业'十五五'规划编制启动工作做出工作部署,'绿色创新·数智赋能'是瓷釉行业高 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搪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瓷釉专委会主任贾力锋指出,未来,行业要坚持 绿色发展理念,加强技术创新,推进智能化制造,拓展市场空间,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 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倒逼行业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水平,通过增强 行业内生动力,优化经济运行质量,推动搪瓷行业实现稳步高质量发展。 "报告为行业发展指明了两点方向,积极推进绿色制造技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 值。" 中国搪瓷工业协会理事长宋玉平告诉记者。 "当前,深入开展绿色低碳行动,推动企业向绿色化、低碳化、可持续化方向升级发展,是实现行业高 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宋玉平表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行业低 碳绿色生态水平的主要内容。企业在绿色低碳推进中,要注重方法探讨和做法 ...
2025年中国腈纶供需及进出口现状简析,国产替代进程深化,净出口实现逆转[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4 09:43
腈纶产业发展概述 - 腈纶是一种由丙烯腈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用于制造聚丙烯腈纤维 [2] - 腈纶纤维具有耐候性、耐日晒、耐化学试剂等优点,但吸湿性和耐磨性较差 [2] - 腈纶纺织品广泛应用于服装、装饰等领域,可通过纯纺或与天然纤维混纺满足不同需求 [2] 腈纶行业政策背景 - 政策聚焦环保治理与产业升级,化纤行业被纳入重点环境风险管控对象 [5] - 国家发改委将粘胶短纤维等纳入节能降碳改造范围,推动行业绿色技术发展 [5] - 地方政府通过产业园规划推动产业集群补链强链,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6] 腈纶行业产业链 - 上游以丙烯腈为核心原料,中游通过聚合工艺形成差别化纤维制造能力 [8] - 下游对接纺织服装、装饰材料及工业用布领域 [8] - 头部企业通过自建丙烯腈装置强化成本控制,并向碳纤维原丝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8] 腈纶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生产全球30%以上的腈纶织物和服装,拥有最大的腈纶服装市场 [10] - 2019-2024年产量从58万吨波动回升至62万吨,需求量由64.3万吨微降至61.93万吨 [10] - 2024年供需缺口收窄至0.07万吨,表明国产替代进程深化 [10] 腈纶产业进出口贸易 - 2019-2024年进口量从8.9万吨缩减至4.44万吨,出口量从2.6万吨攀升至4.51万吨 [12] - 2024年实现净出口逆转,标志国产腈纶国际竞争力提升 [12] - 产品结构向高端户外面料、阻燃纤维等特种领域倾斜,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12] 腈纶产业企业竞争 - 吉林化纤凭借原丝技术积累稳居全球第一梯队,2020-2024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9.6% [14] - 中石化上海石化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巩固市场份额 [14] - 国际巨头通过大丝束原丝技术抢占碳纤维赛道,行业呈现两极分化态势 [14] 吉林化纤集团 - 拥有大规模腈纶纤维生产能力,产品种类丰富包括短纤、长丝等 [16] -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出碳毡、可降解纤维等新品,品种从18个增至200余个 [16] - 2023年营业收入37.37亿元同比增长1.8%,2024年营收38.8亿元同比增长3.9% [16] 腈纶产业发展趋势 - 将加速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应用,目标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削减30%以上 [18] - 开发超细旦阻燃腈纶、导电智能纤维等特种材料,切入新能源汽车、医疗传感器等新兴领域 [18] - 差异化产品占比将明显提升,配套建设数字化柔性生产线支撑定制化订单 [18]
设备“上新”再提速 产业焕新促升级
南京日报· 2025-06-04 07:42
设备更新投资增长 - 1—4月全市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 [1] - 金陵石化去年实施设备更新230余项 投资金额超1.5亿元 [1] 石化行业设备更新案例 - 金陵石化更新腐蚀严重的管道、阀门和反应器 升级防爆仪表和控制系统 实现安全、经济、环保与技术升级多重突破 [1] - 金陵石化联合沈鼓集团、浙大中控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 采购成本降低30%以上 交货周期缩短40%以上 [2] - 南化公司投用微界面强化分离系统 硝基苯碱耗降低20% 预计2025年碱耗再降15%—20% [2] - 南化公司氢氨联合优化项目年降本1.28亿元 节能19.2万吨标煤 [4] - 扬子石化芳烃厂制氢装置更新后转化炉热效率从89.8%提升至91.5% 每小时节约燃料费用0.4万元并增产高压蒸汽15吨 [5] - 金陵石化更新高耗能设备后维修维护时间和备品备件消耗大幅减少 [6] 钢铁行业设备更新案例 - 南钢实施特钢产品品质提升技术改造项目 新增高技术、高效率设备和数字智能化系统 形成年产10万吨高端特钢新材料能力 [3] 汽车行业设备更新案例 - 南汽集团将溶剂型色漆涂装工艺改为水性色漆涂装工艺 降低能耗及排放 为新能源轿车新车型生产提供保障 [7] 绿色低碳成效 - 扬子石化CEB装置年替代丙烷消耗4800吨 降低燃料成本超千万元 年减排二氧化碳当量2.8万吨 [8] - 金陵石化更新低氮燃烧器和RTO设备后VOCs排放量减少30% 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100% 废水回用率提升至90% [8] 政策支持 - 《南京市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五大行动13条举措 目标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30%左右 [9]
围绕“10个产业、8个行动” 北京助推城市副中心绿色经济加速跑
北京商报· 2025-06-03 20:02
发展目标 - 到2027年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20%左右建成北京市国际绿色技术概念验证中心绿色企业数量超过300家建成1个绿色产业集聚区(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1] - 到2035年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15%左右形成3个以上绿色产业集聚区绿色经济增加值稳步增长[1] 当前绿色建设成果 - 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实现100%绿电供应成为国内首个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建三星级标准的地区行政办公区率先实现绿色三星建材100%比例应用[3] - 高级别自动驾驶3.0示范区建设完成无人驾驶小巴在城市绿心投用公交线路新能源车辆配备率达100%已有1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3] 重点培育的6个特色绿色产业 - 碳专业服务业:支持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吸引碳资产开发咨询、第三方审定核证、碳资产管理、碳金融服务等机构形成碳市场生态圈[4] - ESG专业服务业:吸引高水平国际化ESG评级机构及相关服务企业形成国际影响力ESG服务业集聚区[4] - 绿色金融业:鼓励绿色金融产品多元创新支持气候投融资试点探索发行生物多样性金融产品[4] - 绿色投资:支持各类绿色产业投资机构发展[4] - 未来能源细分产业:聚焦超导材料、真空系统、高功率电源等细分赛道加强政策资金支持争取科研机构落地[4] - 合成生物制造业:建设合成生物相关产业园区带动产业聚集形成规模效益[4] 巩固提升的4个既有绿色产业 - 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产业:推动与数字产业融合创新促进智慧监测等技术研发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新污染物治理、生态修复等产业[5] - 新能源产业:支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基地打造分布式先进能源、智慧能源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强氢能储、运、加产业链[5]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瞄准车用电子及核心零部件打造完备的车用电子供应体系[5][6] - 绿色建造业:吸引低碳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等建筑业上下游企业集聚[6] 重点实施的8项任务 - 加快建设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集聚新型绿色专业服务产业打造绿色发展新地标[7] - 推动成立北京市国际绿色技术概念验证中心支持绿色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建立全链条服务体系[8] - 联合科研机构推动绿色低碳领域技术成果转化落地[8] - 支持绿色专业服务机构发展吸引碳资产开发咨询、ESG等上下游企业探索碳信用国际互认[8] - 强化区级产业基金与市级绿色低碳领域基金互补支持绿色低碳项目建设[9] - 提升绿色金融市场能级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建成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9] - 打造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品牌增加国际元素邀请国内外专家机构参与[9] - 增强绿色产业全链条服务保障能力建立高效工作机制提升服务能力[9]
第四届“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一汽-大众 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正式启动案例征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3 16:29
项目启动与目标 - 第四届"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案例征集于2025年6月3日正式开启 [1] - 项目聚焦绿色低碳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应用 深化"产学研"模式对行业的推动作用 [1] - 目标为14个汽车环保创新项目资助275万元"种子基金" [1] - 重点聚焦动力电池 绿色能源 低碳发展 驱动系统 未来产品 节能环保等六个领域的31个课题 [1] 资助方向与战略 - 遵循低碳化 绿色能源 智能化和AI赋能四个资助导向 [1] - 围绕汽车环保领域科学 技术与工程的关键瓶颈问题 [1] - 旨在引导中国汽车环保关键基础研究与核心新技术突破 [1] - 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与产业发展趋势 [2] 项目历史与成果 - 自2020年发起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 [2] - 累计资助全国知名高校 科研机构42个项目 [2] - 资助额超1300万元 [2] - 有力推动了汽车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2] 行业影响 - 通过设立核心前沿课题 选拔资助潜力项目 [2] - 吸引社会各界对汽车环保科技的持续投入与研究 [2] - 解决关键问题 推进汽车环保科技水平发展 [2] - 为建立环境友好 公众健康的汽车社会贡献力量 [2]
618海尔智家坚守好品质拿下开门红多品类第一
金投网· 2025-06-03 16:08
618消费趋势变化 - 今年618采用超长战线分波推进、渠道拆墙下单更便捷、官方直降取代凑单满减的策略,消费者体验从"价格内卷"转向"体验升级" [1] - 超60%消费者将"极致性价比"定义为价格、品牌、质量、物流、服务等多因素最优组合,高线城市富裕群体更追求生活品质升级 [3][4] - 健康舒适成为消费者最大共性需求,电商平台热卖榜单中健康科技加持的大家电产品占据头部位置 [4] 公司市场表现 - 截至5月31日15:00,公司在京东平台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冷柜等多品类稳居行业第一,其中山茶花485冰箱、云溪3.0滚筒单洗等单品位列TOP1 [1][4] - 天猫渠道洗衣机、热水器、净水器、酒柜等品类霸榜V榜第一,485L超薄冰箱、云溪洗烘套装等爆品占据热销榜TOP1 [6] 产品技术优势 - 磁控全空间保鲜冰箱实现鱼肉冻60天色味如初,洗空气空调2.0可除7类污染物并释放亿级负离子,云溪洗衣机15分钟高效洁净,小蓝瓶热水器四效合一净化水质 [8] - AI科技成为产品标配,解决用户吃穿住等具体生活难题而非炫技,例如空调高温制冷不停机、冰箱采用食品级材质等质量保障 [6][9] 服务体系创新 - 提供10年空调包修、8年热水器核心部件包换等售后保障,618期间7x24小时客服响应,以旧换新权益叠加国补并配套拆送装一体服务 [9] - 行业首个再循环互联工厂实现旧家电回收再生闭环,专业局改服务覆盖厨房、阳台等场景从设计到交付的全流程 [9] 行业竞争策略 - 公司坚守"价值高地"而非价格战,通过好科技、好服务、好质量构建用户信任,开门红多品类第一印证其"质价比"策略有效性 [1][11] - 以用户需求为圆心,产品创新直击健康舒适痛点,例如冰箱保鲜科技解决肉类变质问题,空调净化技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8]
中国通信服务:中国综合智慧服务龙头,AI大模型浪潮点燃增长新引擎-20250603
招商证券· 2025-06-03 13: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通信服务定位“新一代综合智慧服务商”,持续深化创新转型,在运营商持股、战略新兴领域布局、盈利能力等方面具备优势,预计2025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37.31亿元/39.01亿元/41.05亿元,对应PE分别为7.6X/7.3X/6.9X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定位为“新一代综合智慧服务商”,发挥“一商四者”作用,业务包括电信基建服务、业务流程外判服务、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市场覆盖国内运营商、集客和海外市场,加速布局战略新兴产业 [12] - 历史沿革方面,公司原为中国电信辅业资产,2006年成立并上市,后引入多元化股东结构,从“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商”转型为“新一代综合智慧服务商” [20][21] - 公司治理上,股权结构多元化,实施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深化国企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分红比例逐年提高 [22][23][24] 公司业务及市场 三大业务 - 电信基建服务(TIS)与运营商CAPEX相关,公司应对CAPEX波动,紧抓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等机遇,TIS业务在数字经济时代有增长机会 [48] - 业务流程外判服务(BPO)与运营商OPEX相关,公司挖掘市场空间,优化业务结构,自主研发平台,BPO业务有望发展 [49] - 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ACO)与软件相关,中国软件业态势良好,ACO业务收入增长,公司布局研发,业务增速有望提高 [50] 三大市场 - 运营商市场实施“CAPEX + OPEX + 智慧应用”策略,深耕新需求,提升OPEX份额,拓展智慧应用市场,收入稳步增长 [51] - 集客市场聚焦优势业务,推进战略性新兴业务,优化收入结构,业务质量提高 [52] - 海外市场拓展至四大区域,提出三大举措,数字化布局成效显著,有望快速增长 [53] 战略新兴产业 - 2024年战略新兴业务新签合同占比37%,同比增长30%,成为公司增长首要驱动 [56] - 数字基建领域新签合同金额增长超30%,中标多个项目,具备技术和服务优势,AI赋能推动转型,发展有望迎来新机遇 [58][61][67] - 智慧城市领域新签合同金额增长超40%,具备服务能力和优势,承接多个代表性项目 [70] - 绿色低碳领域提供全过程解决方案,研发绿色节能产品,新签合同金额增长超25% [73] - 应急安全领域聚焦安全运营和数据安全,取得多项成果,新签合同金额增长超30% [75] 财务分析 - 2024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500亿元,毛利润增长,毛利率回升,经营状况稳中有进 [78] - 业务结构优化,TIS仍为主要业务,BPO核心业务增长,ACO业务增速快 [81] - 海外市场扩张,运营商市场平稳,集客市场调整策略 [82] - 2024年销售、管理费用增长0.9%,研发成本增长,财务费用下降,拥有多个研发中心和智慧应用 [92] - 成本结构优化,分包成本、直接员工成本占比下降,材料成本合理增长,经营效率提升 [93] - 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三年回升,现金及存款增长,营运资金管理优化 [97] - 资产负债率合理,净营业周期降低,应收账款回收有效,财务状况稳健 [100] 盈利预测 - 公司在各业务领域有优势,未来盈利能力将提升,毛利率有望提高 [101] - TIS业务细分业务拉动增长,有望持续增长 [104] - BPO业务优化结构,AIDC需求带来市场扩张,有望稳健增长 [104] - ACO业务加强研发,布局AI战略,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