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

搜索文档
降息潮下储户寻“存款替代”,利率高地有何风险
第一财经· 2025-05-22 21:03
利率下行趋势 - 人民币挂牌存款利率持续下调,储户收益空间被压缩,促使调整理财策略[1][2] - 4月单月居民部门存款减少1.39万亿元,非银存款增加1.57万亿元,同比增加1.90万亿元[1][5] - 2022年起存款挂牌利率经历7次下调,主要商业银行在2022年9月至2024年10月多次主动下调利率[6] 民营银行逆势上调利率 - 亿联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1.85%上调至2.00%,重回"2字头"[2][3] - 辽宁振兴银行一年期利率达2.05%,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保持在2%以上,最高达2.55%[3] - 蓝海银行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调至2.6%和2.65%,较之前高出0.5个百分点[5] 美元存款产品受关注 - 北京银行半年期美元存款利率达4.2%,起存金额1万美元[3][7] - 星展银行三个月美元定存利率达3.8%,蓝海银行三个月利率达4.10%,华商银行半年期利率达4.15%[4] - 一年期及以上大额美元存款利率从2023年12月末的5.75%降至2025年3月末的4.18%,下降157个基点[6] 美元存款的附加条件与风险 - 北京银行高利率仅限新客户,半年后利率降至2.7%[7] - 渣打银行新客户美元定存利率达3.5%,老客户利率与国内银行相近[7] - 美元指数从年初110点跌破100点,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7.35跌至7.20[7][8] 行业整体趋势 - 居民存款加速流向非银金融机构,超额存款正流向企业和非银机构[1][5] - 20家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挂牌存款利率,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6] - 存款利率整体下行趋势难以改变,二三季度可能再次迎来调整[6]
又有3家股份行官宣:下调存款利率
金融时报· 2025-05-22 19:11
存款利率调整动态 - 六家国有大行于5月20日率先启动新一轮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调降,随后股份制银行陆续跟进 [1] - 截至5月21日,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9家股份制银行已完成利率下调 [1] - 渤海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于5月22日发布公告加入调降行列,标志着12家股份行全部完成本轮调整 [1][6] 利率调整细节 活期存款 - 渤海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个人活期存款利率统一调整为0.05%,降幅5个基点,与其他9家股份行一致 [6] 定期存款 - 1年期定期利率从1.3%降至1.15%(降15个基点),2年期从1.45%降至1.30%(降15个基点),5年期从1.85%降至1.60%(降25个基点) [6] - 3年期利率调整出现分化:恒丰银行、渤海银行从1.85%降至1.60%,浙商银行从1.80%降至1.55%,降幅均为25个基点 [6] - 调整后渤海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的2/3/5年期利率略高于其他9家股份行 [6] 历史调整脉络 - 2022年至今商业银行经历7轮集体利率调降,时间节点包括2022年9月、2023年6月/9月/12月、2024年7月/10月及2025年5月 [6] - 调整模式均为国有大行先行,中小银行后续跟进 [6] 利率表对比 股份制银行利率结构(以渤海银行为例) - 单位与个人存款利率完全一致:活期0.05%,3个月定期0.70%,1年期1.15%,3年期1.60%,5年期1.60% [3] - 特色存款产品中,零存整取1/3/5年期利率分别为0.80%/1.05%/1.05%,协定存款0.20%,通知存款(7天)0.40% [3] 其他银行差异化条款 - 部分银行对"零存整取"类产品设置更低利率(如某行1年期仅0.70%),且单位存款不开放此类产品 [5] - 协定存款利率存在0.20%-0.25%的区间差异,通知存款(7天)利率最高达0.55% [3][5]
存款利率全面下跌,年轻人开始流行攒“新三金”
盐财经· 2025-05-22 18:49
存款利率下调 - 5月20日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跌破1%,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大行和中小银行均下调存款利率 [2] - 存款利率持续下调导致"存款特种兵"现象消退,跨省存款因成本过高失去吸引力 [2] - 房贷利率同步下调,1年期和5年期均下降10个基点,刺激部分房东出售房产回笼资金 [8] 新三金趋势 - 年轻人转向配置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黄金基金作为存款替代品,形成"新三金"理财模式 [3][12] - 蚂蚁财富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有937万90后、00后同时配置三类基金 [12] - 黄金ETF因紧跟金价、门槛低、交易便捷等特点受到青睐 [16] 债券基金投资 - 债基投资者自称"收蛋人",将0.01%收益称为"一个蛋",注重长期稳定收益 [18][21] - 纯债基金短期可能出现波动但长期走势向上,收益高于货币基金 [15] - 蚂蚁财富数据显示超1600万债基投资者同时配置股票基金,形成股债组合 [23] 资产配置策略 - 典型配置方案:货币基金提供流动性,债券基金占比60%作为核心资产,黄金和股票基金补充收益 [15][26] - 投资者通过分散配置实现风险对冲,例如股债跷跷板效应 [23][26] - 理财目标从追求高收益转向构建安全垫,注重抵御通胀和维持购买力 [29][30] 理财行为变化 - 自媒体案例显示百万元存款因利率低于通胀导致实际亏损,促使转向主动理财 [5] - 部分投资者2022年已开始卖房购金,提前布局抗通胀资产 [11] - 理财社区活跃度提升,投资者通过社交平台分享配置经验和收益截图 [21][26]
谁能承接居民存款外溢?短期看固收,长期看权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8:39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霜 上海报道 降息后的第一天,正好也是老陈存折上一笔40万元的一年期存款到期的日子,尽管天气潮湿闷热,早上 还下了大雨,他还是一大早就和同样已经退休的妻子出发,乘着上海早高峰时段的地铁,前往银行操作 这笔存款的转存。 "我这笔钱取出之后,要再转存一年,"叫号后,老陈刚坐定,就把存折递过去跟玻璃对面的柜员说道。 "好的,提醒您一下,您上次的存款利率是2%,现在是1.75%了。" "再存,再存,没事的。"还没等柜员说完,老陈就摆摆手,毫不犹豫地说道。 5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迎来年内首降,1年期LPR为3%,5年期以上LPR为3.5%。两个品 种LPR均较前值下调10个基点。同日,国有六大行也一起下调了存款利率,其中,除了邮储银行之外, 一年期定存利率均下破1%至0.95%。紧接着,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等多家股份行 也相继宣布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现在贷款利率下降,负债端利率也往下调整,这对银行业来说是件好事,"一位城商行的零售业务负责 人对记者表示。 存款流向理财逻辑生变 当存款的收益低到一定程度时,随着理财和存款收益之间的价差扩大,部分居民财富会流向理财。 ...
跌破1%!存款利率又降了!钱到底该放哪?
天天基金网· 2025-05-22 18:25
LPR及存款利率调整 - 5月20日LPR与六大国有银行及招行同步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1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跌破1%至0.95% [1] 存款替代方案 1 国债 - 3年期储蓄国债利率1.93%,5年期2.0%,需通过银行柜台或手机银行抢购 [2] - 收益优势:3年期国债比同期大额存单高0.03%(30万存3年多赚270元) [3] - 功能:可对冲利率下行风险 [4] 2 大额存单 - 四大行起存门槛20万,3年期利率1.9%,较普通定存高0.65% [5] - 流动性优势:部分支持转让,优于国债 [6] - 期限限制:如工行无5年期产品 [7] 3 低风险银行理财 - R1-R2级产品(现金管理类、固收类)历史7日年化收益率1.5%-2.5% [8] - 优势:T+0赎回流动性接近活期,部分底层资产为国债或存款 [9] - 风险提示:不承诺保本,需关注底层资产 [10] 4 货币基金 - 活期宝等产品历史7日年化收益率1.5%-2.0% [11] - 优势:1元起投,收益率远超活期存款(0.05%) [12] - 波动特征:单日波动通常较小 [13] 5 结构性存款 - 挂钩黄金、汇率等标的,收益浮动空间大 [14][15] - 需注意条款细节,收益依赖挂钩标的走势 [16] 6 黄金投资 - 实物黄金需注意保管成本,纸黄金/黄金ETF可通过证券账户交易 [17][18] - 抗通胀属性强,但短期波动大,建议中长期持有 [19][20] 7 保险理财 - 增额终身寿险及年金险复利约2.5%-3.0% [21] - 优势:终身锁定利率,兼具保障功能 [22] - 流动性限制:需持有5年以上,提前退保或亏损本金 [23] 资产配置策略 - 保守型:国债50%+货币基金30%+大额存单20% [24] - 平衡型:结构性存款40%+低风险理财30%+黄金30% [25] - 进取型:基金定投50%+保险理财30%+黄金20% [26]
国泰海通证券:存款利率调降,资金未必出表
格隆汇· 2025-05-22 18:12
存款利率调降对存款规模的影响 - 存款规模对非同业存款挂牌利率调降并不敏感 存款由银行体系流失到资管产品主要由24年4月手工补息整改所致 其影响短期内快速释放 同年7月已开始维稳修复 [1] - 尽管自2022年起银行存款利率经历了数轮下调 但从个人与单位存款规模来看 自2022年理财净值化元年开启 其同比增速就在向社会广义货币量增速靠拢 年底理财破净之后更是迎来强势增长 在社会广义货币量中的占比由48%附近持续上升至24年3月52%的高点 [1] - 24年7月和10月的存款利率调降均对应着次月大行存款同比涨幅出现明显下降(分别从5.8万亿元降至5.2万亿元、从5.0万亿元降至4.8万亿元) [3] 存款与理财产品的资金流动 - 存款在低风险偏好资金规模中的占比在23年3月达到高点79.3%之后震荡回落 之后一直没能回到该位置 在今年3月修复到78.5%之后 4月再度回落1个百分点 [1] - 24年8月理财由前一月的同比少增6295亿元转为同比多增10亿元 24年11月理财由前一月的同比少增3943亿元转为同比多增1062亿元 [3] - 当前理财产品恰逢业绩比较基准密集下调期 叠加理财净值化整改逐步推进 预计理财相对存款的吸引力将有所下降 [10] 存款利率调整情况 - 城乡居民及单位活期存款利率从2023年6月的0.2%逐步下调至2025年5月的0.05% [5] - 城乡居民及单位定期存款中 三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从2023年6月的2.45%逐步下调至2025年5月的1.25% [5] - 协定存款利率从2023年6月的0.9%逐步下调至2025年5月的0.1% [5] 债券市场反应 - 债市通常提前一个交易日抢跑存款利率调降预期 实际落地后影响有限 行情趋势不改 [5] - 近三次存款利率调降之后的10个交易日、20个交易日里 存单和各期限国债利率普遍下行 [5] - 信用债方面 调降前一日信用利差大多被动走阔、落地当日利差大多压缩 之后则没有明显的规律性特征 [5] 资金面展望 - 预计此轮存款利率调降对资金出表的扰动有限 资金面再度回到一季度的紧张状态概率不大 [10] - 今年一季度资金面的异常收紧是同业负债提价、比价效应、政策调控等多因素共振的结果 [10] - 在当前行情下 票息策略继续占优 考虑到部分资金或从存款流向理财 高等级短久期信用债或受益 [10]
股份行存款利率也下调:存款“搬家” 理财、保险接住溢出资金
新京报· 2025-05-22 17:14
股份制银行存款利率下调 - 已有10家股份制银行跟进下调存款挂牌利率,1年、2年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下调15个基点,3年、5年定期存款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 [1][2] - 招商银行1年定期存款利率降至0.95%,首次跌破1%,成为股份制银行中存款利率最低的银行 [2] - 其他股份制银行1年定期存款利率均下调至1.15%,3年定期存款利率多在1.25%-1.55%区间 [2] - 存款产品利率将跟进下调,3年定期存款产品利率可能降至1.75%左右 [4] 储户行为变化 - 储户因存款利率过低转向银行理财和保险产品,R1级零钱理财收益高于存款利率,固收类理财产品历史业绩普遍在3%以上 [5] - 部分储户利用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时间差,大额购买保险以锁定较高收益 [5] - 20万元存款3年利息从两年前的3%降至现在的2%,利息减少2000元 [5] 行业传导效应 - 存款利率下调沿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银行路径传导,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优势将逐步减弱 [7] - 部分中小银行已多次下调存款利率,当前市场贷款需求增长不理想,高成本存款成为银行负担 [7] - 存款流失并非全部导致流动性紧张,部分转化为银行其他负债科目,有助于提升市场流动性 [8] 理财产品调整 - 银行理财公司纷纷下调固收类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主要因市场底层收益下行 [8] - 存款利率下降推动理财市场和资本市场吸引力增强,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 [6] - 投资者需调整预期,平衡风险与收益,可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货币基金及国债等稳健产品 [9]
最新!又有多家银行宣布:下调!
天天基金网· 2025-05-22 13:26
股份制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情况 - 9家股份制银行跟进国有大行下调存款利率 包括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 [1][2] - 中长期存款利率调整幅度最大 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下调25BP 部分银行暂停5年期存款产品 [1][2] - 短期存款利率同步下调 三个月、半年期、一年期、两年期存款利率普遍下调15BP [2][3] 具体银行调整细节 - 平安银行调整后各期限存款利率分别为0 70%、0 95%、1 15%、1 20%、1 30% 五年期产品暂未推出 [2] - 民生银行调整后利率为0 7%、0 95%、1 15%、1 15%、1 3%、1 35% 三年期和五年期降幅达25BP [2] - 部分银行网点实际执行利率可能略高于挂牌利率 但幅度有限 [2]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投资者对利率下调已有预期 未出现抢购存款或理财产品的现象 [3] - 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 2025年一季度降至1 43% 较上季度下降0 09个百分点 [5] - 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大于LPR降幅 有助于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并改善盈利能力 [6] 政策背景与行业观点 - 央行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强化利率协同 [6] - 降低存款利率可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5][6] - 中长期存款利率更大幅度下调有助于抑制存款长期化趋势 [5][6] 未来趋势 - 业内预计中小银行将很快跟进下调存款利率 [5] - 存款利率大幅下调为后续降低实体融资成本创造空间 [7]
跟进!多家股份行下调存款利率
中国经营报· 2025-05-22 08:16
存款利率下调情况 - 国有六大行及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于5月20日宣布下调存款利率,5月21日又有七家股份行跟进下调,包括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 [1][2] - 兴业银行活期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0.05%,定期存款三个月至二年期均下调15个基点,三年期和五年期下调25个基点至1.3%和1.35% [2] - 浦发银行活期利率同样下调5个基点至0.05%,定期存款三个月至二年期下调15个基点,三年期和五年期下调25个基点 [2] - 广发银行活期利率下调至0.05%,定期存款三个月至五年期分别下调至0.70%、0.95%、1.15%、1.20%、1.30%、1.35% [3] - 九家股份制银行普遍对六个月至二年期定存利率下调15个基点,三年期和五年期下调25个基点,长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更大 [3] 利率下调影响分析 - 活期存款占比34.5%,此次利率下调预计带动整体存款利率下降0.11-0.13个百分点,基本覆盖LPR下调对银行资产端收益的影响 [4] - 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3%,较上季度下降0.09个百分点,低于1.8%的警戒水平 [4] - 存款利率下调有助于保持银行体系经营稳健性,同时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4] 存款搬家现象 - 存款利率下调可能推动"存款搬家",低风险理财产品可能承接部分流出资金 [1][5] - 固收类理财近三月年化收益率2.46%,近一年收益率2.69%,现管类近七日年化收益率1.42%,均优于定期存款 [5] - 同业存单、二级资本债、城投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为1.67%、1.74%和1.72%,高于定期存款利率 [5] - 存款脱媒进程已明显放缓,2025年以来存款和理财规模同比多增转为同向变化 [6] - 利率高敏感客户比例降低,存款搬家趋势将持续放缓,部分客户可能通过拉长存款期限寻求收益改善 [6]
浙商证券浙商早知道-20250522
浙商证券· 2025-05-22 07:32
报告核心观点 - 5 - 7 年中端利率债以及 2 - 3 年信用债攻守兼备值得重点关注,长债的做多机会需等待赔率进一步改善 [5] 市场总览 大势 - 5 月 21 日上证指数上涨 0.21%,沪深 300 上涨 0.47%,科创 50 下跌 0.22%,中证 1000 下跌 0.23%,创业板指上涨 0.83%,恒生指数上涨 0.62% [3][4] 行业 - 5 月 21 日表现最好的行业分别是煤炭(+2.55%)、有色金属(+2.05%)、电力设备(+1.11%)、银行(+0.71%)、医药生物(+0.63%) [3][4] - 5 月 21 日表现最差的行业分别是美容护理(-1.09%)、电子(-0.93%)、传媒(-0.87%)、社会服务(-0.87%)、机械设备(-0.83%) [3][4] 资金 - 5 月 21 日全 A 总成交额为 12143.73 亿元,南下资金净流入 14.27 亿港元 [3][4] 重要观点 所在领域 - 固收 [5] 市场看法 - 债市策略方面,广谱利率下行的中期主线不变,后续曲线可能演绎先平后陡的节奏,但交易节奏较为复杂,5 - 7 年中端利率债以及 2 - 3 年信用债攻守兼备,值得重点关注,长债的做多机会需等待赔率进一步改善 [5] 观点变化 - 3 月下旬以来,长债利率未实质性突破前低,说明市场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心理点位,当前长端国债利率已经抢跑较多,长端已知的增量信息不足以驱动 10 年国债和 30 年国债利率分别下破 1.60%及 1.80% [5] 驱动因素 - 市场对于资金波动的疤痕效应制约曲线先陡后平的可能性,由于当前资金价格外生性较强,市场对资金价格不确定性的担忧导致曲线迟迟走不出陡峭化趋势,不排除长端率先往下突破而后再带动短端利率下行,以 5 - 7 年利率债或 2 - 3 年信用债为底仓,既可避免久期敞口过长的风险,也可降低资金价格不稳引发的超预期波动 [5] 与市场差异 - 本轮存款降息在情理之中,央行从 5 月 7 日国新办发布会开始持续铺垫,幅度上看,本轮定期存款 15bp - 25bp 的降息幅度超市场预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