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跨境新生力:医科男跨界“逆袭”美妆个护头部品牌操盘手
南方都市报· 2025-06-23 16:14
跨境青年卖家群体特征 - 跨境圈涌现00后头部卖家群体,包括大厂离职创业者、医科跨界美妆个护选手、体制内转行者等,形成行业新生力量[1] - 典型案例包括:TikTok美区车载类目千万级卖家、双平台宠物类目亿级卖家、美妆个护头部品牌操盘手等[2][4][5] - 年轻卖家普遍采用差异化打法,如兴趣电商运营、红人营销策略、高毛利选品逻辑等[2][4][6] 跨境电商运营方法论 选品策略 - 数据驱动选品:通过分析平台竞品流量来源、财务成本核算,拒绝依赖直觉判断,目标产品毛利率需超30%[2] - 美妆个护类目需平衡高毛利与信任成本:首次成交可能亏损,依赖复购实现盈利,达人佣金和广告费是主要成本项[6] - 选品三大标准:品牌故事性、包装差异化、产品性价比,避免过度追求新奇特导致亏损[7] 平台运营差异 - 国内货架电商(淘宝)与跨境兴趣电商(TikTok)存在本质区别,传统优化商品卡描述等方法在跨境场景效率低下[3] - TikTok流量分配转向品牌倾斜,保健类/美妆个护品类经历从跑品到精品再到品牌的发展路径[4] 红人营销应用 - 红人营销需匹配品牌属性:宠物类目亿级卖家案例显示,非所有品牌天然适配红人营销策略[4] - 战略层面需先判断产品是否适合红人营销,而非直接进入执行层匹配红人[4] 行业趋势与跨境机遇 - 中国供应链红利助推品牌出海:建议企业立足长期主义打造世界品牌,而非短期流量变现[7] - 跨境赛道吸引力:相比内卷的国内市场,跨境电商存在较高利润空间和模式创新机会[4] - 新兴卖家群体特征:年轻创业者更擅长利用兴趣电商内容运营、数据化选品等轻资产打法快速起盘[2][3]
跨境顶流解码亿级品牌出海!湾区跨境新生力峰会本周深圳召开
南方都市报· 2025-06-23 15:56
峰会概况 - 粤港澳大湾区首届"跨境新生力"品牌峰会将于2025年6月26日在深圳举行,主题为"跨境新生力",预计吸引超1000家参展商和行业精英参与 [1] - 主办方包括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都市报社等机构,协办方含宁波银行深圳分行、宜合跨境等企业 [1] - 峰会将成立"湾企出海研究院",整合产、学、研、资资源,为跨境电商提供智媒支持 [1][9] 行业背景 - 跨境电商已成为连接中国制造与全球消费的关键桥梁,深圳及大湾区是全球跨境电商风向标 [1] - 行业进入3.0时代,本土平台崛起推动商家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创造 [5] - 数字化和AI机遇外,文化运营、基础设施搭建等成为品牌出海新风口 [2][3] 头部企业案例 - 万魔声学1MORE耳机全球销量破3亿件,年营收超10亿,CMO将分享跨文化运营经验 [3] - 纵腾集团年营收271亿,为跨境物流"隐形冠军",副总裁将解析海外仓与关税应对策略 [3] - 太力科技强调跨境电商对产品创新的战略价值,认为其能直接触达消费者需求 [5] - 皓鹏国际物流在21国设分公司,提出新兴市场布局是增量关键 [5] 平台与生态 - 敦煌网、SHOPLINE等平台代表将探讨多平台运营与独立站建设 [5] - 南方都市报通过"湾企出海观"项目深度调研产业带,发布行业舆情内参 [9] - 湾区出海研究院计划建立跨境服务标准体系,降低企业合规成本 [10] 新兴力量 - 00后卖家吕小璇在亚马逊/TikTok双平台实现宠物类目亿级营收,分享红人营销方法论 [7] - 跨行业创业者包括医科转美妆的TikTok头部卖家、体制内转型的东北卖家等 [7] - 青年卖家论坛覆盖爆品打造、美英市场实战等实操内容 [7]
泡泡玛特、蜜雪冰城和老铺黄金:三家千亿公司,三种稀缺性
创业邦· 2025-06-23 12:07
核心观点 - 蜜雪冰城、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被称为"新消费三杰",分别占据效率、情感和文化三端,均拥有远超同行的市盈率 [5] - 三者的商业模式均为明牌:蜜雪冰城以规模换利润,泡泡玛特以场景换心智,老铺黄金以稀缺换认同 [5] - 三者均于2018年开启出海之路,但处于不同阶段:泡泡玛特已形成规模,蜜雪冰城处于中期发展,老铺黄金仍在初级阶段 [5][34][35] 商业模式分析 - 蜜雪冰城:依靠极致低价吸引客源,通过加盟扩张形成规模效应,供应链效率持续提升使毛利率从28.6%增至31.6% [10][19][20] - 泡泡玛特:LABUBU系列2024年营收暴增至30.41亿元(占总营收23.3%),同比增长726.6%,超越MOLLY成为最赚钱IP [14] - 老铺黄金:古法黄金品类五年扩张12倍,从2018年130亿元增至2023年1573亿元,单店平均业绩达3.3亿元 [15][25] 渠道策略 - 蜜雪冰城:全球门店超4.6万家(直营仅17家),57.4%门店位于三线以下城市 [25] - 泡泡玛特:中国内地401家直营门店,单店平均营收1988万元,入驻上海IFC、北京SKP等高端商场 [25][26] - 老铺黄金:38家自营门店全部位于顶奢商场,北京SKP店效达7.4亿元,超过爱马仕4-5亿元的平均店效 [25][26] 出海路径 - 泡泡玛特:海外营收占比40%,采取"由近及远"策略,从韩国和东南亚起步,转向DTC模式,本土化产品与营销 [37][38][39][40] - 蜜雪冰城:海外门店4800家(占总数10.4%),东南亚市场原料成本比当地低20%-30%,印尼和越南贡献70%海外营收 [42][43][44] - 老铺黄金:海外营收占比10%,仍以华人文化圈为主,今年2月落地新加坡首店 [35] 市场表现 - 泡泡玛特:市值突破3700亿港元,LABUBU系列带动股价回升,全球唯一薄荷色LABUBU拍出108万元高价 [7][14] - 老铺黄金:市盈率超100倍(同行低于25倍),毛利率锁定40%以上,用奢侈品预算买真金的定位吸引中产 [10][17] - 蜜雪冰城:4元柠檬水成本压至1元,加盟商投资回收期18个月(东南亚早期市场仅6个月) [20][44]
艾瑞消费观察 | 消费市场的100种可能,我们用洞察力为你解码!
艾瑞咨询· 2025-06-22 10:15
公司定位与能力 - 艾瑞消费事业部是艾瑞数智旗下专注于消费领域的专业团队,提供定制化商业洞察[2] - 团队定位为「研究+落地」的实战派,而非单纯报告生产者[3] - 累计服务超千家消费企业,输出数千份行业报告,覆盖快消、汽车、服饰、餐饮等多个细分领域[4] - 具备数据分析和商业规划双重能力,既解剖市场又指导增长[4] 研究覆盖领域 - 聚焦7大核心消费领域:快消与零售、服饰与时尚、玩具与文创、家电与家居、汽车与出行、餐饮与健康、AI与消费科技[5] - 研究案例包括年轻人家电搜索行为分析、新茶饮品牌下沉市场策略等实战拆解[6] 解决方案体系 - **品牌营销加速器**:提供品牌诊断定位和营销效果优化服务,通过数据监测提升投放效率[7] - **市场地位认证器**:利用第三方数据提供行业排名认证和消费趋势背书[8] - **出海导航仪**:覆盖目标市场调研、竞品分析及文化风险预警[9][10] - **决策数据库**:包含自研报告(如《2024年消费级AR眼镜市场动态》)和定制研究服务[11] 内容输出价值 - 提供趋势快报、案例拆解和免费行业报告等资源[13] - 关注公众号可获赠《润物有声VI2024-2025年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发展报告》等16领域趋势报告[12] - 专题研究覆盖共享充电宝、折叠屏手机、防晒衣、敏感肌彩妆等细分赛道[14]
中企出海新思辨:从“跑得快”到“跑得久”
中国经营报· 2025-06-22 05:56
中国企业出海战略演进 - 中国企业出海进入更深刻、更广泛阶段,从产品制造向品牌和战略出海转变 [2] - "真出海"是战略出海,强调扎根本地的长期行为 [2] - 汽车行业代表了中国制造出海的典型案例,2021年出口量突破200万辆,2024年达到580多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3] 汽车行业出海现状与挑战 - 中国汽车行业已突破技术壁垒,具备自研能力和规模优势 [3] - 部分中国汽车品牌仍处于产品出海阶段,尚未实现品牌出海 [3] - 出口市场以欠发达地区为主,需要开拓北美、日韩、西欧等发达市场 [3] 品牌价值跃迁路径 - 从物理需求到情绪价值的满足是品牌价值跃迁的关键 [4] - 中国IP如《原神》、《哪吒》、LABUBU展示了从制造出海到品牌出海的潜力 [4] - 期待汽车行业能够复制这种品牌输出突破 [4] 法律合规与品牌保护 - 出海企业需重视合规投入,从"跑得快"转向"跑得久" [4] - 建议企业优先解决合规问题,秉持契约精神,保持谦虚学习态度 [4] - 商标注册可依据《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在100多个成员国获得保护 [5] 国际化人才培养 - 企业需要具备全球化思维和国际视野,储备相关人才 [5] - 极兔速递案例显示国际化团队对开拓业务和融入当地文化的重要性 [6] - 国家正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聚焦"卡脖子"技术和新兴领域,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6] 资本在出海中的作用 - 战略资本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整合平台,支持产业发展 [7] - 资本可作为交易工具和利益相关方资源整合平台 [8] - 资本与企业形成互补关系,在特定情况下成为战略合伙人 [8] - 资本可助力企业战略实现,带来第二增长曲线 [9]
海天味业“A+H”双平台启航,品牌出海传递“东方味道”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0 11:31
上市概况 - 海天味业于6月19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3288.HK,发行价为36.3港元/股,首日高开超3%,总市值超2100亿港元 [1] - 此次IPO创下自2000年以来全球调味品行业最大规模上市纪录,成为2021年以来全球食品饮料行业规模第一大的IPO、2025年全球消费行业规模第一大的IPO [2] - 公开发售超购达930倍,吸引超39万投资者认购,创下港股年内新股认购人数新高 [2] 投资者认购情况 - 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近47亿港元,占总发售股份的50%,包括高瓴资本(3.5亿美元持股1.3%)、新加坡GIC(6000万美元持股0.22%)、加拿大皇家银行(5000万美元持股0.19%) [2] - 国际投资者踊跃参与,彰显了公司作为行业领军者的号召力 [2] 国际化战略 - 港股上市是公司品牌出海、国际化布局的重要一步,将借助国际资本力量推进全球化战略 [2][3] - 募资重点用于建立全球品牌形象、拓展销售渠道及提升海外供应链能力 [3] - 通过港股平台与国际投资者深度互动,精准捕捉全球消费趋势,强化产品竞争力 [3] 财务表现 - 2014-2024年营业收入从98亿元增长至269亿元,十年间增长174% [4] - 2024年净利润63.44亿元,同比增长12.75%;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77% [4] - 公司顺利完成管理层"平稳接棒",市场反应积极 [4] 竞争优势 - 核心产品酱油、蚝油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国内调味品市场第一 [4] - 实现100%地级市和90%县级市覆盖,形成行业最密渠道网络 [5] - 中国家庭渗透率达80%,稳居消费者心智首选品牌 [6] - 规模效应和精细管理带来持续降低的单位成本,成本管控能力行业领先 [4] 行业前景 - 中国调味品行业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海天酱油市占率13.2%,对比日本龙头龟甲万超30%的市占率 [6] - 2024年全球调味品市场规模21438亿元,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2891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6.2% [7] - 中餐文化全球传播带动海外调味品需求增长,特别是复合调味料、高端酱料等细分品类 [7] 政策支持 - 2025年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将有效拉动调味品需求 [6]
中国汽车何以高质量出海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0 10:00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与挑战 - 2025年1~5月中国汽车累计出口285.3万辆,同比增长16.8%,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第一 [2] - 行业面临售后服务体系建设不足、品牌力提升、防止"外卷"、利润率增长等挑战 [2] 售后服务网络建设 - 泰国市场中国电动汽车零部件本地化不足,多数需从国内调配导致更换时间延长 [3] - 日系品牌在泰实现80%零部件本地化生产,售后响应迅速 [3] - 德国市场中国电动汽车维修店稀缺,本土燃油车维修店超3.6万家 [4] - 英国市场零部件更换需欧盟E-Mark认证,导致400%成本增加 [5] - 墨西哥市场供应链成熟,零部件利润率达50%,维修利润30% [6] 品牌影响力提升 - 欧洲市场仅40%消费者知道中国汽车品牌但对产品不了解 [7] - 以色列市场需改变消费者对中国汽车"低质低价"的固有印象 [7] - 岚图汽车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以增强海外认同 [8] - 需根据不同地区地理气候和文化特点定制车型及品牌计划 [8] 知识产权保护 - 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德国遭遇商标侵权诉讼影响市场进入 [9] - 需利用《专利合作条约》等提前进行知识产权海外布局 [9] 防止"内卷外溢" - "0公里"二手车出口扰乱海外市场价格体系 [10] - 2024年国内汽车行业利润率4.3%,低于下游工业6%平均水平 [10] - 星途揽月海外售价超60万元,国内仅23万元,成功树立高端形象 [11] - 欧盟反垄断机构对价格战有严厉处罚,最高可禁止进入市场 [12] 盈利能力提升 - 2024年世界500强中国汽车企业平均利润率仅3%,丰田达11% [14]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电池安全标准升级增加成本8000元/车 [15] - 中东防沙尘版本改良增加成本3000元/车,海外经销商毛利要求达25% [15] - 比亚迪、长城等车企在泰国、西班牙等地建厂实现本地化生产 [16]
凭一款大单品 Babycare覆盖日本8000家门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5:53
日本市场突破 - 公司旗下紫盖湿巾成功进入日本8000家门店,覆盖头部母婴连锁阿卡将本铺、西松屋,药妆渠道松本清及便利店7-Eleven等主流渠道,成为首个进入日本7-Eleven系统的中国母婴品牌[1][2] - 湿巾大单品是公司打开日本市场的关键,产品厚度达同类2-3倍,尽管售价是同规格产品的2倍仍受青睐,2022年通过乐天试水跨境电商,2023年进驻阿卡将本铺后实现线上线下全域布局[3] - 公司复制了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2017年通过加厚湿巾设计在中国天猫京东市场份额超20%,目前在日本还拓展了水杯、餐具、防摔护头枕等品类,其中护头枕采用270度乳胶防护设计试销表现优异[4] 产品策略与差异化 - 公司选择湿巾作为切入点源于日本市场调研:当地湿巾偏薄而消费者偏好厚实产品,因此紫盖湿巾凭借厚度差异在货架上自然吸引眼球[3] - 产品开发遵循"差异化创新+细分品类"逻辑,例如防摔护头枕针对日本市场改良设计,并通过电商复购率超50%验证产品力[4] - 未来将通过多维度数据(销售、复购、售后等)评估产品表现,决定是否扩大渠道或本地化改进[5] 全球化布局路径 - 公司采取渐进式出海策略,在进入日本前已布局中东市场,2023年在阿联酋迪拜、沙迦等地开设4家一站式母婴门店[6] - 国际化路径强调基建先行:深度调研当地需求,重点投入供应链和渠道建设而非营销,坚持"品牌出海"而非"制造出海"的长期主义[7] - 公司成立于2014年,国内已布局约200家门店,累计完成两轮共10亿元融资,核心覆盖1-6岁育儿周期产品[7]
【转|太平洋食饮-消费深度】拥抱新消费的浪潮
远峰电子· 2025-06-18 19:46
提振内需成为主线 - 贸易战背景下出口贡献减弱,2025年3月中国对美出口量同比骤降25%,提振内需成为中长期主线 [2] - 2023年中国居民家庭住房资产占总资产约61%,高于英国的50%、日本的38%、美国的28%,居民消费比例偏低 [2] - 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为38-40%,对比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美国68-70%,日本55-60%) [2] - 2024年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等销售额超1.3万亿元 [4] - 2025年将持续加码至3000亿元并扩充补贴范围,呼和浩特新生儿补贴超预期,深圳陆续跟进 [4] - 2025Q1社零总额为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稳定趋势向好 [4] 中国与日本经济相似性 - 2022年我国人均GDP为1.27万美元,与1985年日本接近 [8] - 2022年我国超过65岁人口比例为15%,与1995年日本水平相当 [8] - 中国提出"住房不炒",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降,与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相似 [8] - 中国代际变化与日本战后婴儿潮一代、X世代、千禧一代有相似消费特征 [9] 日本消费社会变迁 - 日本经历四个消费时代:从大量消费到个性化,再到无品牌、极简主义 [13] - 90年代后日本商品销售总额进入负增长阶段,90-02年商业销售额CAGR为-2.3% [16] - 家庭年收入低于300万日元比例从1990年27.2%提升到2010年39.0%,呈现M型分化 [16] - 优衣库国内销售收入从1992年143亿日元提升到2010年6151亿日元,CAGR达21.9% [17] - 百元店业态崛起,大创门店数从2000年1500家提升至2020年5892家,CAGR达7.1% [25] 日本消费趋势变化 - 健康意识觉醒,无酒精啤酒销量从2008年118万箱提升到2020年1980万箱,CAGR达26.49% [21] - 珠宝首饰市场规模从1991年30150亿日元下跌到2010年9104亿日元,CAGR为-12.46% [23] - 动漫市场规模从2002年10978亿日元提升到2010年13239亿日元,CAGR达2.38% [28] - 人均GDP超1万美元后国货崛起,本土品牌在美妆/零售/服装行业份额提升 [31] 供给创新引领需求 - 山姆2024年销售额达1005亿,CAGR达23%,计划至2030年门店突破100家 [35] - 山姆自有品牌占比30%,2022年销售额占40%,通过差异化创新打造爆款 [41] - 关注山姆链投资机会,如盐津铺子、甘源食品、有友食品等合作品牌 [44][45] - 无糖茶行业2017-2023年规模从18亿增长至189亿元,CAGR达48% [46] - 辣味零食健康化趋势明显,鹌鹑蛋行业规模从22年10亿成长至23年30亿,增速200% [48] 消费回归性价比 - 2024年中国境内奢侈品消费额5044亿元,19-24年CAGR为-2.3% [50] - 零食量贩2024年市场规模1100亿元,门店数量达4万家,19-24年CAGR分别为49%/68% [54] - 零食很忙2024年完成销售额550亿元,门店数量较22年初实现10倍扩张 [54] - 东鹏饮料定位红牛半价平替,2021-2024年收入从70亿增长至158亿,CAGR达31% [61] - 蜜雪冰城客单价6-8元,2023年GMV同比增速达40%,2024年门店数量达4.6万家 [64][65] 品牌出海机会 - 蜜雪冰城为东南亚最大茶饮品牌,2024年海外门店4895家,印尼/越南占比56%/27% [68] - 名创优品2024年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海外业务贡献50.7亿元同比增375.2% [68] - 东南亚现制茶饮2023年终端零售额63亿美元同比增长26.0%,预计23-28年CAGR达21.3% [73] - 蜜雪冰城中性假设下东南亚门店数可达15723家,开店空间+230% [76] 悦己型消费崛起 - 2024年中国悦己消费规模突破4.5万亿占居民消费比重达32%,同比+18% [80] - 潮玩市场规模从2015年63亿元增长至2023年600亿元,CAGR超30% [83] - 2024年中国演唱会票房达180亿元同比增长35%,宠物经济规模达3500亿元 [83] - 现制茶饮行业2018-2023年CAGR达19.0%,预计2028年规模达5732亿元 [88] - 中国威士忌市场2015-2023年销售额从80.04亿元增长至153.65亿元,CAGR达8.5% [96]
Babycare进驻日本8000+门店,中国母婴品牌破局海外高端市场
北京商报· 2025-06-17 20:11
市场拓展 - 公司凭借"紫盖湿巾"明星单品成功打入日本线下市场,进驻8000多家门店包括阿卡将本铺、西松屋、松本清等,并成为首个进驻日本7-11的中国母婴品牌[1][4] - 日本乐天电商复购用户占比高达50%[1] - 公司在中东市场开出4家门店,入驻全球最大购物中心之一迪拜中心[13] 产品优势 - 紫盖湿巾以2倍于同类产品的面料厚度、远超平均水平的加液率等硬核产品力获得市场认可[4] - 原料采用100%可降解植物纤维,7层过滤EDI纯水,生产车间为十万级洁净标准,每批次经过201项检测,部分指标严于日本本土品牌[6] - 产品包装针对日本消费者偏好进行优化,在右上角增加实物图片,后中国国内包装也沿用此设计[6] 市场策略 - 公司选择"中国品牌"出海而非"中国制造"出海,主动挑战日本等高要求市场[12] - 进入日本市场前展开深入本土化调研,历时两年对1500余名日本消费者进行调研,并保持每月20-50人的持续用户访谈机制[5] - 选品策略聚焦差异化创新产品,如270度"防侧摔"学步防摔枕、感温变色辅食勺等[7] 发展历程 - 从2022年跨境电商试水到2024年线上线下全面开花,历时3年打通日本主流渠道[1][12] - 公司连续6年位列天猫婴童湿巾销售额TOP1[6] - 产品推进采用"试点-反馈-迭代-扩展"模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