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算力
icon
搜索文档
AI算力下半场,具备预期差的方向
格隆汇APP· 2025-09-11 20:40
文章核心观点 - ASIC芯片行业正在崛起 从AI算力需求的配角转变为主角 成为科技投资不可忽视的新势力[2] - 博通等ASIC厂商表现强劲 涨幅甚至超过英伟达 反映出科技投资格局的重大变化[2] - 全球ASIC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120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3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34%[2] ASIC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ASIC芯片市场规模达120亿美元[2] - 预计2024-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34%[2] - AI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推动ASIC从配角变身主角[2] 博通公司业绩表现 - 博通三季度AI芯片营收同比暴涨63%[5] - 获得第四家大客户价值100亿美元的定制AI芯片(XPU)订单[5] - 采用模块化ASIC架构 开发周期缩短 从谈判到落地仅用9个月[6] ASIC与GPU技术对比 - ASIC像定制菜刀 为特定任务优化 GPU像多功能瑞士军刀 能应对各种场景但不够极致[6] - ASIC在AI大模型推理场景中优势明显 过去设计周期18-24个月 现在压缩至6-12个月[6] - 成本降低60%以上 得益于IP核复用和云设计平台等技术革新[6] 海外巨头布局动态 - AWS Trainium2在同等预算下完成推理任务速度比英伟达H100更快 性价比提升30%-40%[8] - 谷歌第七代TPU Ironwood支持10MW级液冷机柜 FP8算力超越英伟达B200芯片[8] - Meta的MTIA系列ASIC计划采用170kW高功率液冷机架 专为短视频推荐算法优化[8] - 2024年云厂商自研ASIC占其算力采购量的25%[13] 技术优势指标 - AWS Trainium2的TOPS/W(每瓦算力)比英伟达H100高40%[9] - 谷歌TPUv4的三年总拥有成本(TCO)比GPU低55%[9] - 针对Transformer架构优化的ASIC 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的延迟比GPU低30%[9] 国内厂商发展状况 - 寒武纪推出思元590芯片 采用Chiplet技术实现算力灵活扩展[7] - 某电信运营商使用寒武纪芯片搭建边缘计算节点 AI推理成本降低45%[7] - 中芯国际14nm FinFET工艺良率提升 支撑国内50%以上的ASIC量产需求[14] - 长电科技2.5D封装技术使ASIC互联带宽提升3倍[14] 产业链投资机会 设计端 - IDM巨头博通在数据中心互联场景占据60%份额[13] - 专业设计公司芯原股份ASIC定制服务收入从2022年8亿元增至2024年2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70%[10] 制造与封装端 - 北方华创刻蚀机已用于ASIC生产[14] - 中微公司薄膜沉积设备进入ASIC产线[14] - 通富微电提供Chiplet封装服务[14] 配套产业 - 液冷系统在ASIC服务器中成本占比达15%-20% 是普通服务器的3倍[11] - 光互联部件价值量随算力提升呈指数级增长[11] - 英维克提供浸没式液冷方案 单机柜液冷价值量是风冷的5倍[14] - 高澜股份冷板式液冷产品进入博通供应链 2024年相关收入增长翻倍[14] - 太辰光为博通XPU提供MPO连接器 每机柜光模块需求从16个增至48个[14] - 中际旭创光模块在ASIC集群中渗透率行业领先[14] 投资逻辑框架 - 看订单能见度 优先选择有长期大客户的厂商[17] - 看技术壁垒 关注拥有自主IP核和快速设计能力的公司[17] - 看配套弹性 液冷和光互联环节能获得更高业绩增长[17]
光迅科技(002281):定增布局高速光互联 强化光电领域全链条垂直整合优势
新浪财经· 2025-09-11 20:40
定增募资计划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发行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30% 募集金额不超过35亿元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 - 实控人中国信科集团参与认购 认购比例在10%-30%区间 为核心业务扩张与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撑 [1] - 募集资金拟用于扩充算力中心高端产能 攻坚前沿光电共封装技术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1] 产能扩充与技术布局 - 拟使用20.8亿元募集资金(总投资24.8亿元)投向算力中心光连接及高速光传输产品生产建设项目 建设周期4年 规划年产能包括499万只高速光模块 192万只高密度新型连接器 3.2万只相干产品 [2] - 拟使用6.2亿元募集资金(总投资10亿元)投向高速光互联及新兴光电子技术研发项目 重点开发下一代可插拔光模块 基于光电共封装技术的光引擎等国际前沿技术 [2] - 公司已发布光引擎 Shuffle Box和ELSFP的CPO三大核心组件解决方案 并在光博会展示CPO交换机产品 体现光电领域全链条垂直整合实力 [2] 财务表现与业务动态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4亿元 同比增长68.6% 二季度收入突破30亿元 同比增长66.1% 环比增长35.9% 创历史新高 [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7亿元 同比增长79.0%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2亿元 同比增长69.6% 环比增长47.9% [3] - 数据和接入业务成为收入增长主要动力 主要因400G/800G光模块量产交付 二季度毛利率环比下滑5.4个百分点至20.2% 主要受传输业务产品结构及部分数通产品降价影响 [3] 行业需求与竞争地位 - 全球AI与大模型训练推动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 用于数据通信的高速率光模块需求高速增长 [2] - 公司光模块产能利用率较高 此次扩产旨在填补产能缺口并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2] - CPO(共封装光学)在功耗和连接密度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被认定为下一代光互连方案 [2]
重大资产重组!A股公司,刚刚公告!
券商中国· 2025-09-11 20:39
核心观点 - 芯原股份作为AI ASIC龙头企业 新签订单大幅增长且AI相关订单占比高 同时通过收购芯来科技强化RISC-V领域布局 在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的行业背景下 公司业务表现和战略动作凸显其市场竞争力 [1][3][5] 财务与订单表现 - 2025年7月1日至9月11日新签订单12.05亿元 较去年第三季度全期大幅增长85.88% [1][3] - 新签订单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约64% [1][3]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在手订单金额30.25亿元 连续七个季度保持高位并创历史新高 [3] - 2025年1-6月新签订单16.56亿元 同比提升38.33% 2025年第二季度新签订单11.82亿元 单季度环比提升近150%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74亿元 同比增长4.49% 其中半导体IP授权业务同比增长6.85% 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同比增长3.42% [6]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20亿元 但第二季度亏损9950.51万元 较一季度收窄54.8% [6] - 第二季度综合毛利率46.17% 较第一季度环比增长7.11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增长2.43个百分点 [6] 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拥有六大类关键处理器IP及1600多个数模混合IP和射频IP 2024年半导体IP授权业务市场占有率中国第一全球第八 知识产权授权使用费收入全球第六 [4] - 2025年上半年芯片设计业务收入中AI算力相关收入占比约52% [5] - 公司推出面向AI应用的软硬件芯片定制平台解决方案 覆盖端侧和云侧计算设备 且有多项客户项目已量产或正在量产 [5] 收购与战略布局 - 公司拟收购芯来科技97.0070%股权 交易完成后芯来科技将成为全资子公司 [1][3] - 芯来科技是全球RISC-V IP赛道第一梯队的代表性企业 在中国RISC-V IP企业中收入位居前列 全球已授权客户超300家 [5] - 芯来科技2023年7月成为全球首家通过ISO 26262 ASIL-D级别汽车功能安全认证的RISC-V CPU IP公司 [5] - 此次交易将完善公司核心处理器IP+CPU IP的全栈式异构计算版图 强化AI ASIC设计灵活度和创新能力 提升市场竞争力 [5][6] 行业与市场环境 - AI产业链相关概念股集体大涨 万得CPO指数大涨近10% 光芯片指数涨超8% 光通信指数涨超7% ASIC芯片指数涨超5% AI算力指数涨4.92% [7] - 甲骨文2026财年第一财季RPO合同积压同比增长359%至4550亿美元 反映全球对AI算力投入需求持续增长 [7][8] - AI大模型用户渗透率仍较低 产业化周期才开始 算力投资方兴未艾 资本开支会随着大模型收入增长而增长 [8] - 关税政策反复或将促使国产替代进一步加速 利好上游设备供应商 [8]
兆驰股份(002429):MicroLED光模块技术战略价值凸显,LED产业利润贡献占比过6成
招商证券· 2025-09-11 20:36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1][6] 核心观点 - 公司是行业内稀缺的具备"LED芯片-封装-模组-应用"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的龙头 [1] - 深度受益于Mini/Micro LED技术浪潮 [1] - 光通信业务取得实质性突破 有望成为长期增长点 [1] - MicroLED光模块技术战略价值凸显 锚定AI算力时代机遇 [6] - LED产业利润贡献占比首次超过60% [6] 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84.83亿元 同比下滑10.9% [6] - 归母净利润6.6亿元 同比下滑27.4% [6] - 智能终端业务受关税冲击 [6] - LED产业链上半年收入28.08亿元 同比增长8.67% [6] - LED净利润4亿元 利润贡献占比首次超过60% [6] - 兆驰越南生产基地产能从200万台拉升至1100万台/年 [6] - 公司拟投资建厂PCB电路板生产线 保障Mini/MicroLED直显多层板供应 [6] 光通信业务进展 - 光器件、光模块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突破3亿元 [6] - 预计全年贡献4-5亿元 下半年有望扭亏 [6] - 已实现100G以下光模块产品在多家头部光通信设备商顺利出货 [6] - 2024年12月投资建设光模块和光芯片项目 [6] - 2025年底有望完成400G/800G产品开发进入测试阶段 [6] - 7月份2.5G光通芯片进入流片阶段 年内量产 [6] - 计划锁定电信/光猫50%市场份额 [6] - 2026年计划推出50G/100G光通芯片 [6] 技术优势 - 掌握MicroLED外延生长、芯片刻蚀、巨量转移等关键技术 [6] - 具备向光互联场景迁移基础 [6] - 在光模块、光芯片领域垂直布局具备唯一性 [6] - 微软研究院提出基于MicroLED的新型光学链路技术 [6] - 采用"宽而慢(WaS)"架构光链路 颠覆传统"窄而快(NaF)"链路 [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4.99亿元 同比下滑6% [2]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20.03亿元 同比增长34% [2]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24.88亿元 同比增长24% [2] - 2025年每股收益0.33元 [2] - 2026年每股收益0.44元 [2] - 2027年每股收益0.55元 [2] - 2025年PE 17.9倍 [2] - 2026年PE 13.4倍 [2] - 2027年PE 10.8倍 [2]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194.39亿元 同比下滑4% [2] - 预计2026年营业总收入218.66亿元 同比增长12% [2] - 预计2027年营业总收入244.01亿元 同比增长12% [2] 财务比率 - 2025年预计毛利率20.1% [14] - 2026年预计毛利率21.8% [14] - 2027年预计毛利率23.5% [14] - 2025年预计净利率7.7% [14] - 2026年预计净利率9.2% [14] - 2027年预计净利率10.2% [14] - 2025年预计ROE 9.1% [14] - 2026年预计ROE 11.3% [14] - 2027年预计ROE 12.8% [14] 股价表现 - 1个月绝对表现26% [5] - 6个月绝对表现6% [5] - 12个月绝对表现28% [5] - 1个月相对表现17% [5] - 6个月相对表现-7% [5] - 12个月相对表现-11% [5]
资金动向 | 北水净买入港股189.89亿港元,加仓阿里巴巴、信达生物
格隆汇· 2025-09-11 20:36
南下资金流向 - 南下资金净买入阿里巴巴-W 37.3亿港元,连续15日累计净买入371.4389亿港元 [1][4] - 净买入信达生物9.56亿港元,成交额19.04亿港元 [1][4] - 净买入中芯国际9.32亿港元,连续3日累计净买入15.7644亿港元,成交额49.10亿港元 [1][4] - 净买入百济神州8.26亿港元 [1] - 净买入泡泡玛特4.86亿港元,成交额16.59亿港元 [1][4] - 净买入药明生物3.39亿港元,成交额21.01亿港元 [1][4] - 净买入中国生物制药3.24亿港元 [1] - 净买入石药集团2.66亿港元 [1] - 净买入三生制药2.14亿港元 [1] - 净卖出腾讯控股11.51亿港元,连续3日累计净卖出14.6076亿港元,成交额26.33亿港元 [1][4] - 净卖出康方生物3.89亿港元,连续3日累计净卖出17.4844亿港元,成交额27.97亿港元 [1][4] 个股市场表现 - 阿里巴巴-W股价上涨0.4%,净买入额29.46亿港元,成交额80.75亿港元 [4] - 美团-W股价下跌5.1%,净卖出9.36亿港元,成交额61.84亿港元 [4] - 中芯国际股价上涨5.0%,净买入额4.17亿港元 [4] - 康方生物股价下跌4.3%,净卖出7.55亿港元 [4] - 腾讯控股股价下跌0.6%,净卖出9.23亿港元 [4] - 药明生物股价上涨4.3% [4] - 小米集团-W股价上涨0.6%,净买入0.44亿港元,成交额19.98亿港元 [4] - 信达生物股价下跌2.5%,净买入1.10亿港元 [4]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价上涨11.8%,净卖出0.57亿港元,成交额18.94亿港元 [4] - 泡泡玛特股价下跌0.7%,净买入4.87亿港元 [4] 公司动态与行业分析 - 阿里巴巴高德扫街榜上线单日用户超4000万人,大众点评8月日均活跃用户3260.57万人,高德成为线下本地服务主要入口,与饿了么、支付宝产生协同效应 [6] - 特朗普政府拟限制中国实验性药物,可能面临美国药企诉讼挑战 [7] - 中芯国际受益于AI算力需求增长和国产替代加速,半导体行业呈现AI驱动与自主可控双主线发展 [7] - 泡泡玛特万圣节新品与15周年纪念系列上市,圣诞销售旺季成为短期催化剂 [7] - 腾讯控股以5.5亿港元回购87.4万股,考虑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或为首次发行点心债 [8] 机构观点与评级 - 摩根大通维持阿里巴巴H股增持评级,目标价165港元 [6] - 瑞银重申泡泡玛特买入评级,目标价432港元 [7]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09-12)
远峰电子· 2025-09-11 20:07
行情表现 - 主板领涨个股包括通鼎互联(+10.05%)、世嘉科技(+10.03%)、东方通信(+10.02%)、凤凰光学(+10.01%)及崇达技术(+10.01%) [1] - 创业板领涨个股包括慧翰股份(+20.00%)、香农芯创(+20.00%)及四会富仕(+19.99%) [1] - 科创板领涨个股包括腾景科技(+20.00%)、海光信息(+20.00%)及新相微(+20.00%) [1] - 活跃子行业中SW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上涨11.24%,SW印制电路板上涨11.10% [1] 国内技术进展 - 广纳四维展示C45C碳化硅全彩刻蚀波导,实现视场角30°、亮度800nits/lm、厚度0.7mm及重量3.7g,满足消费级AR眼镜轻量化与清晰度需求 [1] - 东旭集团成功开发TGV(玻璃通孔)产品并送样,覆盖6寸/8寸/12寸晶圆级及510×515mm板级规格,关键技术指标达国际一流水平 [1] - 台积电将新竹园区旧8英寸晶圆厂转为极紫外光防护薄膜生产线,通过内部化生产实现更低单位成本和更可预测供应 [1] 通信技术发展 - 中国电信eSIM手机业务已全面就绪,预计近期获工信部批复后支持iPhone 17等新一代智能手机办理业务 [1] 公司订单与专利 - 芯原股份2025年7月1日至9月11日新签订单12.05亿元,同比增长85.88%,其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约64% [2] - 华是科技取得两项专利: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船舶点云补全方法及系统、分布式光纤声音传感系统及声音探测方法,均应用于公司产品 [2] 股东与分红动态 - 楚天龙股东温州一马企业管理中心拟减持不超过1383.4079万股(占总股本3.00%),减持期为2025年10月10日至2026年1月9日 [2] - 剑桥科技以总股本268,019,841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452元(含税),合计派发12,114,496.81元 [2] 海外合作与技术 - 甲骨文季度内签署四份数十亿美元合同,总剩余履约义务达4550亿美元 [2] - 韩国政府优先发展SiC功率半导体等4个国家战略项目,计划将SiC技术自给率从10%提升至2030年的20% [2] 新产品发布 - 英伟达发布Rubin CPX GPU系列,采用单芯片设计并集成NVFP4计算资源,专为AI推理任务优化 [2] - Wolfspeed宣布200mm碳化硅材料产品大规模商用,裸晶圆在350µm厚度下参数优异,外延片具备领先掺杂和厚度均匀性 [2]
A股公告精选 | 中国船舶(600150.SH)完成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601989.SH)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19:38
公司并购重组 - 中国船舶完成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新增30.53亿股于2025年9月16日上市 中船重工集团及中船工业集团换股取得14.54亿股且6个月内不得转让 [1] - 芯原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芯来科技97.0070%股权 交易完成后芯来科技将成为全资子公司 公司股票于9月12日复牌 [3] 股东股份变动 - 传音控股股东深圳市传音投资有限公司拟询价转让2280.7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约2% [2] - 宿迁联盛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华海诚科股东杨森茂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中文在线股东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2%股份 [6] - 继峰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 中科环保股东拟合计减持1.2%公司股份 [6] 公司订单与业绩 - 芯原股份2025年7月1日至9月11日新签订单12.05亿元 较去年第三季度全期大幅增长85.88% 其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约64% [3]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在手订单金额30.25亿元创历史新高 预计对后续经营业绩产生深远影响 [3] - 吉林高速控股子公司联合中标95.92亿元工程施工项目 [6] 股份回购与增持 - 上海谊众董事长提议以3000万元至3500万元回购股份 [6] - 百诚医药控股股东上调增持计划价格至不超过80元/股 [6] 能源合作项目 - 海峡环保拟与关联方签订光伏微电网能源管理合同 [6]
德州仪器(TXN.US)数据中心业务有望激增50% 芯片股“牛市接力棒”终于传到模拟芯片?
智通财经· 2025-09-11 19:37
Ilan指出,数据中心是该公司模拟芯片方面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并且正在在带动德州仪器业绩迈向强劲的复苏周 期。德州仪器在芯片制造商中可谓拥有最广泛的客户群和最大规模的产品范围,因此该公司的业绩以及业绩展望 数据可以作为各种行业需求的预测指标之一。 "通信业务确实正在复苏。但是与数据中心相关的业务可能是复苏最快的市场。我们即将在这里看到约50%的非常 强劲的增长,它也几乎在创出新的需求峰值。所以它正在回到2022年左右的巅峰水平。"Ilan在华尔街金融巨头高 盛举办的Communacopia+Technology大会上表示。 来自模拟芯片与嵌入式处理解决方案芯片巨头德州仪器(TXN.US)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aviv Ilan近日表示,该公司 的数据中心业务正助力该公司的整体模拟芯片产品需求迈向复苏阶段。自今年以来,全球多数热门芯片股屡创历 史新高,尤其是与AI算力基础设施密切相关联的芯片股——比如英伟达、博通与台积电等涨势最为强劲,德州仪 器、英飞凌、意法半导体以及恩智浦等模拟芯片领军者基本上错过这波涨势。但随着数据中心建设进程极速推 进,模拟芯片有望强势领涨整个芯片股。 德州仪器是全球最大规模模拟芯片与MC ...
成长风格指数领涨,创业板ETF(159915)、科创板50ETF(588080)标的指数均涨超5%
搜狐财经· 2025-09-11 18:56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强势反弹 创业板指和深成指双双再创年内新高[1] - 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上涨 个股涨多跌少[1] - 宽基指数几乎全线上涨 以创业板 科创板为代表的成长风格指数强势领涨[1] 指数表现 - 科创创业50指数单日涨超6% 近5日涨幅达11.19%[2] - 创业板50指数单日上涨5.70% 近5日涨幅达10.83%[2] - 创业大盘指数单日上涨6.05% 近5日涨幅达11.24%[2] - 恒生指数单日下跌0.43% 近5日仍上涨4.10%[2] 行业板块表现 - 通信设备主题指数单日大涨9.25% 近5日涨幅达13.11%[2] - 5G通信指数单日上涨9.19% 近5日涨幅达13.93%[2] - CPO PCB 液冷服务器等板块涨幅居前[1] - 人工智能 云计算等相关指数涨幅居前[1] - 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指数单日下跌3.71% 近5日下跌0.59%[2] 资金流向 - 创业板ETF(159915)和科创板50ETF(588080)成交活跃[1]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全天净申购超1亿份 资金逆势布局创新药板块[1] 机构观点 - 招商证券认为短期市场调整接近尾声 转为低斜率上行更加持续[1] - 建议9月继续围绕AI算力 固态电池 人形机器人 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等产业趋势展开布局[1]
年薪240万CFO助力!A股又一龙头赴港IPO
搜狐财经· 2025-09-11 18:13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计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开启"A+H"双资本平台运作时代[3] - 202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募集资金58亿元 提升资本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13] - 通过收购豪成智能75%股权进军机器人领域 收购晶合集成6%股权切入半导体领域[15] 行业地位与业务模式 - 公司是全球手机ODM行业龙头 为三星/OPPO/小米/vivo等品牌厂商提供外包服务[3][12] - ODM模式在电子制造业不可或缺 华为90%产品由外包工厂完成包括ODM厂商[3] - 采用"用重资产换轻资产"经营哲学 通过自建制造基地提供一站式交付服务[1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千亿达1098.78亿元 海外收入占比持续超过50%最高接近66%[1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39.4亿元同比增长113.1% 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46.3%[16] - 毛利率水平相对较低 2024年毛利率为9.3% 反映智能硬件ODM行业普遍特点[15] 管理团队与股权结构 - 11位高级管理人员均曾在中兴通讯任职 形成核心管理团队[6] - 董事长邱文生合计持有公司23.77%股份 为公司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13] - 2024年邱文生薪酬为309.75万元 持股数量通过资本公积转增增至4857.8万股[9] 发展历程与竞争优势 - 公司2005年由中兴通讯前员工创立 最初专注于功能机主板方案[6][10] - 2010年转型智能手机整机生产 抓住行业发展机遇成为ODM领域佼佼者[10] - 通过向头部客户学习不断磨炼技术 建立先进制造基地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