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价格波动

搜索文档
卖光伏支架零件年入7亿,一家三口8年练出“小号”成功IPO
搜狐财经· 2025-05-17 12:03
公司上市及募资情况 - 北交所审议通过酉立智能上市申请 公司拟募集资金2 70亿元用于光伏支架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 研发中心建设 智能化改造及扩建等项目 [1] - 募投项目总投资3 58亿元 其中光伏支架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投资1 96亿元(占比53%) 研发中心建设4860万元 智能化改造4380万元 补充流动资金7000万元 [2] - 公司将成为继中信博 清源股份 意华股份后又一家光伏支架上市公司 [2] 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李涛家族 通过聚力机械持股68 19% 加上李涛个人持股10 72%及间接持股2 59% 合计控制81 49%股份 [4][5] - 公司高管团队与控股股东聚力机械存在关联 董事兼总经理杨俊 财务总监蔡娟曾任职聚力机械 [5] - 李涛家族曾运作聚力机械在新三板挂牌又摘牌 并因未完成对赌协议支付6600多万元回购股份 [6] 业务及客户情况 - 公司主营光伏支架核心零部件产品 包括扭矩管 轴承组件 安装结构件等 [4] - 客户集中度高 前五大客户占比连续三年超94% 其中第一大客户NEXTracker占比从80 69%降至70% [7] - 海外收入占比大 2022-2024年外销收入占比从88 19%降至78 72% [7] - 公司解释客户集中源于成立初期即与NEXTracker建立合作 主要产能为其服务 [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7 29亿元 净利润8986万元 毛利率18 42% 与行业可比公司相当 [11] - 毛利率波动大 从2021年7 75%升至2022年18 96% 主要因产品调价 原材料降价及汇率因素 [12][13] - 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53 14%降至2024年42 07% [12] 行业及风险因素 - 光伏支架行业原材料成本占比高 钢材铝材占固定支架成本72 58% 跟踪支架65 29% [15] - 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显著 测算显示主要原材料涨1%-3%将导致利润下降4 63%-13 89% [15] -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可能影响海外销售 特别是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关税政策 [9][10]
华宏科技2024年财报:营收下滑18.96%,净利润亏损3.56亿
搜狐财经· 2025-05-07 07:40
公司业绩概览 - 2024年营业总收入55.76亿元,同比下降18.96% [1] - 归属净利润-3.56亿元,同比下降123.89% [1] - 扣非净利润-4.51亿元,同比下降65.51% [1] - 四大业务板块包括再生资源装备、电梯零部件、稀土资源综合利用和稀土磁材 [1] 再生资源装备及运营板块 - 核心业务涉及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废钢加工 [4] - 国内市场紧跟政策导向,海外订单表现良好 [4] - 市场疲软导致营收和利润下滑 [4] - 报废汽车拆解业务受"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发展良好 [4] - 行业竞争加剧严重挑战盈利能力 [4] 电梯零部件高端制造板块 - 全资子公司江苏威尔曼科技表现突出 [4] - 计提3.34亿元商誉减值准备,直接导致净利润大幅下滑 [4] - 与迅达、通力等国际电梯巨头建立战略合作 [5] - 海外设厂提升交付效率 [5] - 行业周期调整导致传统业务缺口难以弥补 [5] 稀土资源综合利用及磁材板块 - 国内稀土产品市场价格止跌企稳,板块扭亏为盈 [6] - 鑫泰科技、万弘高新稀土氧化物二期扩能项目建成投产 [6] - 稀土磁材产品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毛利率提升 [6] - 与新能源汽车电机、工业机器人电机企业建立合作 [6] - 市场竞争加剧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不确定性 [6] 公司整体展望 - 部分板块发展势头良好但整体业绩受市场环境和商誉减值制约 [6] - 需优化业务结构并提升核心竞争力应对挑战 [6]
德业股份(605117):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逆变器品类持续拓展,储能电池包行业加速增长
光大证券· 2025-05-06 22: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营收112.06亿元,同比+49.82%,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65.29%;2025Q1营收25.66亿元,同比+36.24%,归母净利润7.06亿元,同比+62.98% [1] - 考虑公司在工商储行业拓展超预期,上调25 - 26年盈利预测、新增27年盈利预测,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38.96/48.29/54.79亿元(上调11%/上调15%/新增),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14/12/10倍,看好公司长远发展 [4] 各业务情况总结 逆变器业务 - 2024年逆变器产品营收55.56亿元,同比+25.44%,毛利率47.81%,同比-3.53pct [2] - 聚焦海外市场,针对欧洲推出微型储能逆变器,针对工商业储能需求推出100kW - 2MW储能解决方案 [2] 储能电池包业务 - 2024年储能电池产品营收24.51亿元,同比+177.19%,毛利率41.3%,同比+7.43pct [3] - 面向亚非拉低压储能需求推出RW - F16低压壁挂电池,面向亚非拉及欧洲高压储能需求推出BOS - A高压机架式电池 [3] 除湿机和热交换器业务 - 2024年除湿机产品营收9.69亿元,同比+37.69%,毛利率34.44%,同比+0.76pct [3] - 2024年热交换器产品营收19.55亿元,同比+45.39%,毛利率12.12%,同比+2.31pct,受益于家电以旧换新等因素实现较快增长 [3] 财务数据总结 利润表 - 2023 - 2027E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4.8/112.06/153.88/192.07/222.62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44.57/68.62/95.54/118.81/139.61亿元等 [9]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0.81/33.67/38.58/50.57/57.51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分别为 - 17.24/ - 18.05/4.25/ - 2.33/ - 2.08亿元等 [9]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年总资产分别为108.17/151.14/168.99/199.27/226.64亿元,总负债分别为55.86/56.6/60/74.26/86.85亿元等 [10] 盈利能力 - 2023 - 2027E年毛利率分别为40.4%/38.8%/37.9%/38.1%/37.3%,ROE(摊薄)分别为34.2%/31.3%/35.8%/38.6%/39.2%等 [11] 偿债能力 - 2023 - 2027E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2%/37%/36%/37%/38%,流动比率分别为1.53/1.96/2.13/2.11/2.11等 [11] 费用率 - 2023 - 2027E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72%/2.57%/2.57%/2.56%/2.46%,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19%/2.43%/2.43%/2.43%/2.33%等 [12] 每股指标 - 2023 - 2027E年每股红利分别为2.1/3.8/5/6.19/7.03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4.84/5.22/5.97/7.83/8.9元等 [12] 估值指标 - 2023 - 2027E年PE分别为21/19/14/12/10,PB分别为7.1/5.9/5.1/4.5/4.0等 [12]
景峰医药2024年年报解读:营收下滑超36%,经营现金流净额骤降115.83%
新浪财经· 2025-04-30 22:16
核心财务指标 - 营业收入大幅下滑36.67%至4.16亿元 其中制药业务收入下降37.86%至3.91亿元 注射剂收入降幅达48% [2] - 净利润扭亏为盈至1.52亿元 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7611万元 主要依赖26625万元债务重组收益 [3] - 基本每股收益0.1731元/股 扣非每股收益-0.0865元/股 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薄弱 [4]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下降60.51%至1.37亿元 主因合并范围调整及研发周期差异 [5] - 管理费用下降28.09%至1.13亿元 薪资福利与折旧摊销费用均显著减少 [6] - 研发费用锐减75.21%至1301万元 资本化研发投入占比从64.86%降至22.17% [8]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恶化115.83%至-555万元 现金流入下降43.21% [1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转正至6448万元 主要来自资产处置收益 [11] - 筹资活动净流出收窄至1072万元 现金流入同比下降83.15% [12] 业务板块表现 - 制药业务占总收入94.05% 固体制剂收入降幅最小为1.99% 注射剂与其他产品降幅超48% [2] - 财务费用维持4028万元 "16景峰01"债券1.85亿元到期未清偿 [7] 管理层与行业环境 - 董监高年度报酬总额151.3万元 离任总裁薪酬32.5万元 [16] - 医药行业面临医保政策调整与带量采购压力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显著 [14][15] - 公司处于预重整阶段 存在破产及退市风险 [13]
浙江正特2024年年报解读:营收增长下的利润困境与风险剖析
新浪财经· 2025-04-29 17:2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2.37亿元,较2023年的10.91亿元增长13.35%,其中户外休闲家具及用品行业收入11.50亿元,占比93.01%,同比增长12.52%,其他业务收入0.86亿元,占比6.99%,同比增长25.7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14亿元,2023年为0.17亿元,同比下降182.7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077亿元,2023年为0.29亿元,同比下降126.64%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股,2023年为0.15元/股,同比下降186.67%,扣非每股收益为-0.07元/股 [2] 费用变动 - 销售费用为1.55亿元,2023年为1.19亿元,同比增长30.22%,主要由于职工薪酬、仓储及处理费、差旅费增加 [3] - 管理费用为1.18亿元,较2023年的0.92亿元增长28.55%,主要是管理咨询费、折旧/摊销增加 [3] - 财务费用为-0.13亿元,2023年为-0.25亿元,同比增长45.21%,主要是利息收入减少 [3] - 研发费用为0.45亿元,与2023年的0.45亿元相比,略有下降0.51% [3] 现金流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12亿元,2023年为0.64亿元,同比下降80.62%,主要原因是存货及付现费用增加 [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1亿元,2023年为-0.93亿元,同比下降148.73%,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及理财投资增加 [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49亿元,2023年为-0.31亿元,同比增长260.08%,主要是2023年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金额较大 [4] 研发与人员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0.4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65%,2023年占比为4.16% [5]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187人减少到2024年的163人,减少了12.83%,占比从12.30%下降至9.71% [6] - 多个研发项目取得进展,如高耐候姿态可调吊床椅已完成,高耐候可切换功能模块户外花园房、遮阳角度无极调控的防渗漏吊伞等项目正在进行中 [5] 行业与市场 - 户外休闲家具及用品行业企业众多,市场集中度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时有发生 [7] - 公司产品主要销往北美及欧洲市场,外销产品多以美元定价,汇率波动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大 [8] - 原材料采购以人民币结算为主,钢材、布料及铝材价格的波动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9] - 行业内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较高,公司产品可能因与其他企业产品外形、结构相似而面临知识产权诉讼风险 [10] - 美国贸易政策的变化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公司正加快印尼生产基地建设 [11]
尚太科技(001301) - 001301尚太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09:26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电话会议,参与人员 122 人,接待人员为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龙侠,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28 日 20:00,地点在公司北苏总部二楼会议室 [1] 2025 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 - 北苏二期项目陆续投产,新增产能充分释放转化为收入,强化差异化产品优势,目标市场增长空间打开,主要经营性指标同比大幅提升 [1] - 总资产:2024 年末 92.65 亿元,2025 年 3 月末 107.37 亿元,较上期末增长 15.89% [1] - 净资产:2024 年末 62.65 亿元,2025 年 3 月末 64.79 亿元,较上期末增长 3.41% [1] - 负极材料销售量:2024 年第一季度 3.32 万吨,2025 年第一季度 6.98 万吨,同比增长 110.24% [1] - 营业收入:2024 年第一季度 8.61 亿元,2025 年第一季度 16.28 亿元,同比增长 89.0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2024 年第一季度 1.49 亿元,2025 年第一季度 2.39 亿元,同比增长 60.87% [1][2] 问答环节 存货相关 - 一季度末存货水平上升主因是北苏二期投产,在产品、半成品结存大幅增加,原材料涨价有影响但非主因,原材料库存充足,库存周期超未来一个生产周期 [2] 原材料价格影响 - 2025 年一季度焦类原料价格“急涨 - 急跌”,对负极材料生产有压力,冲击市场,公司对接下游传导价格,进行生产工艺精细化管理,尝试建立价格联动机制应对挑战 [3] 排产计划 - 2025 年第一季度北苏二期满负荷生产,2025 年有效一体化产能攀升至 30 万吨/年左右,第二季度适度调整外协采购规模,保持增长趋势 [4][5] 产能建设计划 - 2025 年重点推进马来西亚年产 5 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和山西昔阳年产 20 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预计 2025 年第三季度建设,马来西亚项目有望 2026 年上半年投产,2027 年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有效产能超 50 万吨 [5] 硅碳负极材料进展 - 公司有三款成熟硅碳负极材料产品,已向部分客户测试和推进市场,反应良好,采用气相沉积技术路线,筹备量产生产基地建设,部分设备可用原有人造石墨负极自研改进设备 [6] 经营性现金流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为负且规模大,因北苏二期投产进入集中付款周期,大量收到银行承兑票据用于支付在建工程款项,预计后续现金流将显著提升 [6]
神火股份(000933):煤价承压+氧化铝价格波动 影响公司2025Q1业绩表现
新浪财经· 2025-04-24 10:3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6.32亿元 同比增长17.13% [1] - 归母净利润7.08亿元 同比下降35.05%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7.15亿元 同比下降29.43% [1] - 营收环比下降4.24% 归母净利润环比下降7.83% 扣非净利润环比增长1.97% [1] 业绩波动原因 - 煤炭产品价格同比下降直接削弱主营业务盈利能力 [1] - 氧化铝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压缩铝产品利润空间 [1] - 电解铝业务盈利呈现先降后升态势 主因氧化铝价格先涨后跌 [1] 业务板块运营数据 - 2024年煤炭产量673.90万吨 同比下降6.01% 销量670.13万吨 同比下降7.54% [1] - 煤炭业务吨净利约105元 兴隆公司(持股82%)净利润3.32亿元 新龙公司(全资)净利润3.69亿元 [1] - 电解铝产量162.85万吨 同比增长7.28% 销量162.89万吨 同比增长6.65% [1] - 电解铝业务吨净利约2170元 新疆煤电(全资)净利润20.64亿元 云南神火(持股58.25%)净利润14.71亿元 [1] 未来业绩展望 - 维持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2.41元、2.67元、2.96元 [2]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7倍、6倍、6倍 [2]
山东钢铁两年亏损超26亿元 一季度减亏95%
中国经营报· 2025-04-10 19:58
公司业绩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2.58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4亿元亏损额显著扩大 [2] - 2025年第一季度预亏收窄至145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6.38亿元亏损额锐减95% [2] - 2022年营业收入1023亿元,同比下降7.72%,净利润5.54亿元,同比下降54.92% [3] - 2023年营业收入904.8亿元,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4亿元 [3] - 2024年营业收入820.94亿元,同比下降9.26%,净利润亏损22.58亿元 [3] 业绩变动原因 - 2024年业绩亏损主要源于经济回暖不及预期,钢铁行业供强需弱矛盾突出,购销差价下降,叠加生产波动和费用集中处理 [2] - 钢铁行业供需错配问题突出,市场供大于求矛盾加剧,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压缩利润空间 [4] - 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对建筑钢材需求造成较大冲击,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成本控制挑战 [4] - 2024年钢材产销量增速保持低位,价格继续下跌,原燃料价格跌幅有限,行业业绩弱化 [5] 2025年一季度业绩改善 - 2025年一季度预计实现利润总额1.53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450万元,同比减亏95% [6]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025年1-2月亏损15.5亿元,较去年同期利润总额-133.6亿元大幅收窄 [6] - 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铁矿石和焦炭价格分别下跌2.05%和21.1%,采购成本降低 [6] - 宏观经济回暖带动基建、制造业用钢需求回升,钢价止跌趋稳 [6] - 公司通过三级成本管控体系,日照基地、钢城基地吨钢成本较上年同期分别降低约65元和80元 [7] 行业展望 - 2025年我国钢材需求量预计8.5亿吨,同比下降1.5%,降幅比2024年收窄接近3个百分点 [7] - 机械、汽车、能源、造船、家电等行业钢材需求呈增长态势 [7] - 扩大国内需求和支持"两重"项目、"两新"政策将带动汽车、家电、能源、机械行业用钢需求 [7] - 钢铁行业需提高高端钢材供给,加快产品提质升级,提高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7]
上海小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9-02 07:20
发行与上市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4000万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6000万股,拟上市上交所主板[10]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0] - 发行申请尚需经交易所和中国证监会履行相应程序[9] 业绩表现 - 最近三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6123.27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99%[46][1] - 最近三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10.09万元、16007.28万元和16711.64万元[2] - 2022年净利润17517.99万元,2023年1 - 6月为11796.65万元,同比增长28.80%[51][54] - 预计2023年1 - 9月营业收入34700.00 - 38400.00万元,同比变动 - 2.42% - 7.99%[57] - 预计2023年1 - 9月归母净利润14900.00 - 16600.00万元,同比增长11.07% - 23.74%[57] 市场份额 - 报告期内开塞露产品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7.57%、16.06%和16.42%,炉甘石洗剂分别为45.16%、43.59%和42.61%[23] 成本与费用 - 2020 - 2022年度公司甘油平均采购价格分别为5.74元/千克、8.36元/千克和10.41元/千克,2022年较2020年增长81.41%[28] - 募投项目建成后10年(2025 - 2034年)预计每年新增折旧摊销费用3800 - 5100万元,占2022年利润总额比例为18.69% - 24.67%[31] 财务指标 - 2022年末资产总额46329.90万元,2023年6月30日增至58891.79万元,变动27.11%[51][54] - 2022年末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19.63%,2021年末为40.65%[51]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97%,2021年为3.53%[51] - 2023年1 - 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87.3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8.93%[54] 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运佳远东有限公司(香港运佳),实际控制人为方之光、鲁爱萍[32] - 国信资本持有公司2%股份[34] - 发行前实际控制人合计持股9811.2万股,占比81.76%[75] - 发行后香港运佳持股比例降至58.80%,嘉兴必余和嘉兴有伽降至3.60%,其他股东降至1.50%[170] 产品与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外用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为非处方药,涵盖消化、皮肤和五官等细分领域[37] - 公司采取“经销 + 直销模式”销售,直接客户主要是医药流通企业和连锁药房[40] 其他信息 - 公司未取得建筑面积9104.47平方米房屋权属证书,用于生产经营[30] - 报告期内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15%,税收优惠金额分别为1868.75万元、1545.48万元和2060.72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比例均为10%[78]
上海小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2023-07-07 18:08
发行信息 - 拟发行不超过4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全部为新股发行,每股面值1元,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6000万股[10] - 拟上市板块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保荐人(主承销商)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0] - 发行采用网下向询价对象配售与网上向社会公众者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承销方式为余额包销[32]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123.27万元、40177.15万元和45688.97万元,累计超10亿元[45] - 2020 - 2022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10.09万元、16007.28万元、16711.64万元,均不低于1.5亿元[46] - 2022年资产总额46329.90万元,归母所有者权益37236.24万元,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19.63%[49] - 2023年1 - 3月资产总额50287.77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42830.16万元,营业收入12343.82万元,净利润5544.19万元[53] - 预计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24700.00 - 27300.0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600.00 - 11800.00万元[56] 市场份额 - 报告期内开塞露产品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7.57%、16.06%和16.42%,炉甘石洗剂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5.16%、43.59%和42.61%[23] - 2022年公司主要产品市场规模约381.19亿元,2017 - 2022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约8.12%[44] 产品情况 - 主营业务专注于外用药研发、生产和销售,涵盖消化类、皮肤类和五官类等细分领域[34] -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的产品包括水杨酸软膏(71.07%)、开塞露(W型)(60.79%)等[45] 股权结构 - 发行前控股股东香港运佳持股9408万股,占比78.40%,发行后持股不变,占比降至58.80%[167][169][170][174] - 发行前除控股股东外,无持股5%以上的股东,国有股份为国信资本,持有240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2.00%[167][173] 募投项目 - 募投项目“外用药生产基地新建项目”建成后10年(2025 - 2034年),预计每年新增折旧摊销费用3800 - 5100万元,占2022年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8.69% - 24.67%[30] - 本次发行募投项目总投资83214.00万元,拟全部使用募集资金[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