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化投资

搜索文档
理财资金加码增配权益:指数化布局升温,调研超1200只A股个股
快讯· 2025-07-11 17:06
理财公司增配权益资产 - 多家理财公司集体发声将通过直接投资或间接方式持续增持ETF 包括中银理财 中邮理财 交银理财 浦银理财等 [1] - 理财公司布局指数策略 指数增强策略等各类含权类理财产品 [1] - 近期一批挂钩被动指数的银行理财产品完成募集 上半年指数化投资理财产品数量显著多于去年同期 [1] 理财公司调研A股上市公司 - 上半年24家理财公司调研A股上市公司达1473次 涉及个股1249只 包括宁银理财 招银理财 兴银理财等 [1] - 被调研个股中科创板 创业板 北交所板块分别有320只 295只 22只 合计占比达51% [1]
解读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 长城基金 “财富长城万里行” 活动走进深交所
新浪基金· 2025-07-11 15:21
长城基金活动 - 长城基金持续开展"财富长城万里行"系列交流活动 近期走进深交所 为建设银行深圳分行理财经理解读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的投资价值和机会 [1] - 活动由深交所基金管理部指导 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 多方协同助推"长钱长投"生态构建 [1] - "财富长城万里行"活动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举办超7000场 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与全国合作机构及投资者保持深入沟通 [2] 指数化投资趋势 - 近年来指数化投资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政策文件如《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生态优化 [1] - 投资者对财务稳健性关注度攀升 青睐具有稳定现金流的优质企业 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成为构建稳健组合的重要途径 [1] 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 - 国证指数研究员解析该指数编制规则及特点优势 [2] - 长城基金将于7月14日发行长城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 定位为"一键配置高现金流优质公司"工具 [2] - 产品发行背景契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及无风险利率下行趋势 [2] 公司战略与服务 - 长城基金践行"专业专注 长期长情"服务文化 依托活动矩阵提供有温度的投资者陪伴 [2] - 目标是通过特色活动筑牢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投资者根基 [2]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7月11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1 08:05
REITs市场动态 - 首批两只数据中心REITs完成询价并于7月14日至15日启动认购,华夏华电清洁能源REIT公众发售提前结募并进行比例配售,首单民企仓储物流类REITs嘉实京东仓储REIT启动扩募,显示优质资产持续扩容[1] - 市场预期"首发+扩募"双轮驱动将进一步激活REITs市场新动能,相关部门将加快推动REITs常态化发行并持续优化扩募机制[1] ETF投资趋势 - 上半年多位个人投资者频繁出现在ETF首发认购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部分累计认购金额超5000万元,高净值个人投资者成为ETF首发"帮忙资金"来源之一[1] - 部分私募资金采取挂名形式参与ETF配置或提供流动性做市服务,显示个人投资正从个股投资转向指数化投资[1] 权益基金表现 - 今年以来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达197只,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比50%,上半年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达5303.47亿份,股票型基金占比35.46%,同比增长1216.18亿份[2] - 权益类基金发行显著回暖,资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迹象明显,与去年固收类产品主导形成鲜明对比[2] 货币政策与锂电池技术 - 我国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现"稳增长、控物价、防风险、促稳定"多重目标平衡,未来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3] - 补锂剂可提升电池循环寿命,在液态和固态电解质锂电池中均适用,未来在固态电池中添加量有望超过液态电解质锂电池,售价达20-30万元/吨远高于磷酸铁锂材料的3万元/吨[3] 银行板块表现 -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7月8日,全球、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银行板块指数分别上涨52%、49%、65%、53%和59%,均逼近或超过2010年以来新高[4] - 全球经济低增长环境下银行作为盈利稳定、分红可持续的"确定性资产"获得价值重估,海外银行兼具高股东回报和成长性[4] 港股市场融资 - 今年以来港股股权融资规模达2879.82亿港元同比增350.56%,上半年完成42宗IPO合计集资超1070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增22%暂列全球第一[5] - 港股融资呈现"科技+消费"双轮驱动特征,科技板块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新材料等前沿领域[5][6] 多晶硅期货行情 - 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报41345元/吨触及近三个月新高,成交量达101.5万手创历史新高,广期所将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9%并提高保证金标准[6] 上市公司出海表现 - 2024年366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境外业务收入占比68%,合计境外总收入9.5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56.58%,制造业境外收入6.39万亿元增长75.42%[7] -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新三样"构筑外贸增长极,产业链出海、生态圈出海成为关键词[7] 快递业与港股回购 - 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比2024年提前35天,显示消费市场规模扩大和电商渗透率攀升[8] - 年内206家港股公司启动回购涉及金额1007亿港元,行业分布从互联网、金融扩展至消费、医药[8] 退市监管 - 年内已有19家退市公司收到20张罚单同比大幅增加,监管部门推动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机制[9]
落实科创板改革“1+6”政策 上交所召开投资端机构宣介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5:47
科创板改革政策宣介会 - 上交所组织召开科创板改革"1+6"政策专题宣介会 旨在推动健全投融资相协调的市场功能 打造与科技创新发展需求适配的资本市场服务体系 [1] - 包括公募基金 证券公司 保险资管 银行理财子公司等20余家机构近百人参会 市场各方对科创板改革举措高度认同并积极响应 [1] 科创板指数化投资发展 - 科创板指数产品成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投资的重要渠道 助力保险 银行等中长期资金入市 持续吸引资金流入"硬科技"企业 [1] - 科创板是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的板块 占科创板整体自由流通市值比例达8.3% [1] - 自"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 新发13条科创板指数 总数达29条 新上市56只科创板ETF 较发布前增长近2倍 [1] - 已上市科创板ETF达85只 总规模超2500亿元 较"科创板八条"发布前增长超60% [1] 科创板政策框架与市场展望 - 在科创板"1+6"政策框架下 科创板指数化投资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为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2] - 市场各方将积极投身科创板市场建设 发挥投资端改革示范引领作用 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 - 上交所将继续推动科创板改革措施走深走实 加快构建支持创新发展的资本市场生态 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持 [2]
创新药BD热潮持续,指数化投资优选易方达医药ETF联接
财富在线· 2025-07-09 15:17
医药板块市场表现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达50.88%,领跑市场,创新药和CXO是核心驱动因素 [1] - 政策红利(医保支持创新药全链条政策落地)、技术突破(国产双抗/ADC药物海外授权超500亿美元)、资本回流(南向资金持续加仓港股医药)三重动能推动行业价值重估 [1] - 易方达医药ETF联接基金近一年收益率达15.29%(C类份额),跑赢沪深300指数,底层ETF规模突破206亿元,管理费率仅0.5% [1] 政策与需求驱动 - 医保谈判规则优化,对创新药械扶持力度加大,企业盈利边际改善预期增强 [1] - 老龄化加速和消费升级趋势未改,医疗支出刚性增长逻辑坚实 [1] - 指数重仓股分化,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短期承压,科伦药业获18家机构中15家“买入”评级,目标价潜在涨幅超20% [1] 指数化投资优势 - 易方达医药ETF联接基金跟踪沪深300医药指数,PE为28.61倍,低于近五年均值,覆盖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爱尔眼科等头部企业 [2] - 管理费仅0.5%,显著低于主动型医药基金的1.5%,C类份额免申购费,持有7天以上免赎回费 [2] - 底层ETF近5个交易日日均流入达145.20万元,支持大额资金高效进出 [2] 投资策略建议 - 短期交易者可关注C类份额(007883),近3个月收益率6.58%,成本优势明显 [2] - 长期配置者适合选择A类份额(001344),持有超2年可摊薄费率 [2] - 增量资金建议分三批布局,结合集采政策落地节点逐步建仓 [2]
深交所“ETF大讲堂”与“走进成份股公司”系列活动在西安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7-08 20:11
深市ETF市场发展 - 深市ETF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已成为投资者重要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和资产配置载体 [1] - 深交所持续通过市场培育活动推动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引导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理念 [3] - 深市ETF产品种类丰富,市场流动性不断提升,中国ETF市场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4] 机构合作与战略布局 - 西部证券将携手易方达基金等市场参与者构建ETF财富管理生态,注重全周期陪伴和长期价值创造 [3] - 易方达基金ETF业务坚持低费率、精细化管理战略,未来将围绕实体经济和投资者需求完善"ETF工具箱" [3] - 深交所与易方达基金联合举办活动吸引超过300名投资者参与,显示市场对ETF投资的强烈需求 [4] 行业与投资策略 - 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政策扶持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下的科技成长主线 [4] - 当前经济复苏基础稳固但结构性特征明显,需关注政策落地节奏和产业升级进程 [4] - 蓝晓科技作为创业板指成份股,已成为国内吸附分离材料领域领军企业,资本市场赋能其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 [4] 活动目的与意义 - 深交所通过"ETF大讲堂"和"走进成份股公司"活动普及指数化投资理念,发挥ETF配置工具作用 [6] - 活动旨在满足投资者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推动ETF市场生态建设 [6]
指数化投资周报:华柏A500ETF规模快速上升,三家申报航空主题ETF-20250708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8 18: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华泰柏瑞中证 A500ETF 规模快速上升且扩位证券简称变更;多家科创债 ETF 募集新发,华柏等三家申报航空主题 ETF;最近一周 A 股和美股 ETF 多数上涨,各行业 ETF 多数上涨;全市场 ETF 规模增加,中证银行 ETF 资金净流入最多 [1][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华泰柏瑞中证 A500ETF 规模快速上升,近期扩位证券简称迎来变更 - 华泰柏瑞中证 A500ETF 近一个月规模从不足 100 亿元升至 200 亿元左右,7 月 6 日达 199.57 亿元,跃居规模榜首 [1][8] - 7 月 3 日起,其扩位简称变更为 A500ETF 华泰柏瑞,强化品牌辨识度且提升交易便利性 [12][13] 指数产品成立募集申报:多家科创债 ETF 募集新发,华柏等三家申报航空主题 ETF 产品成立上市情况 - 最近一周 11 只产品成立,10 只产品上市,7 只产品募集完毕即将成立 [2][14] 产品发行信息 - 未来一周 24 只指数产品结束募集,28 只产品开始募集,涉及科创债 ETF 等 [18][20] 产品申报信息 - 最近一周 17 只指数产品申报,含 5 只航空主题 ETF、5 只指数增强产品、5 只联接产品和 2 只债券类产品 [2][23] ETF 行情回顾:创新药 ETF 涨幅领先 - 按资产类型分,最近一周 A 股和美股 ETF 多数上涨,港股 ETF 均下跌,商品 ETF 中黄金 ETF 涨幅高,能源化工 ETF 略跌 [26] - 按行业大类风格分,各行业 ETF 多数上涨,医疗大类中创新药 ETF 涨幅最高,其他细分行业中钢铁 ETF 涨幅领先,科技大类中芯片和计算机 ETF 跌幅大 [29] - 跨境 ETF 方面,各跨境市场主要宽基指数多数下跌,细分 ETF 中博时恒生医疗保健 ETF 涨幅最高 [32] ETF 资金流向:中证银行净流入第一 - 截至 7 月 4 日,全市场 1247 只 ETF 总规模 43178.64 亿元,较前一周增加 411.75 亿元,A股 类和跨境类 ETF 规模居前 [41] - 非货币 ETF 中,中证银行 ETF 资金净流入最多,沪深 300 的 ETF 资金净流出最多 [43] - 最近一周华宝中证银行 ETF、易方达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 ETF 资金流入较高,海富通中证短融 ETF、南方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 ETF 流动性高 [47]
锚定长期回报量化策略赋能指数化投资——专访中金基金量化指数部、多资产部负责人耿帅军
证券日报· 2025-07-08 01:18
行业转型与政策引导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通过利益绑定、完善考核机制、提升权益投资规模等措施解决行业痛点 [1] - 改革措施将引导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改变投资模式,从追求相对排名转向更加关注基准表现,以战胜基准为重要目标 [1] - 强化长周期绩效考核机制和突出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是《方案》中值得关注的重点 [1] 指数增强基金发展机遇 - 指数增强基金因贴近基准、风格稳定、超额收益稳健的特点,天然契合行业转型方向,有望获得更多资金关注 [2] - 过去5年中,指数增强基金的跟踪误差显著低于主动权益基金,投资者持有体验更优 [2] - 基金管理人需向市场普及量化方法论,帮助投资者理解其价值,解决"看不懂、看不上、拿不住"的挑战 [3] 量化投资赋能指数化投资 - 量化策略通过组合管理、风险模型等工具,能精准控制跟踪误差并高效捕捉市场定价偏差带来的超额收益 [2] - 量化策略可赋能主动权益投资,将研究观点以更高性价比的方式转化为组合收益 [2] - 中金基金通过基本面量化策略和数据驱动类策略,结合战略与战术资产配置,实现超越基准的长期表现 [3] 投资者资产配置建议 - 建议普通投资者采取定投方式平滑市场波动,注重分散风险,避免过度集中于单一行业或主题 [3] - 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平稳推进,前沿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为资本市场注入新活力 [3] 行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 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以投资者利益为中心,量化策略与指数化投资的结合是行业回归本源的体现 [4] - 中金基金将继续深耕量化投资领域,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回报,同时服务实体经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4]
基金发行遇冷!上周仅募53亿创新低,指数型产品占六成成主力
搜狐财经· 2025-07-07 10:15
基金发行市场整体表现 - 全市场新成立基金20只 总发行规模53 28亿元 创今年4月以来单周募集规模新低 [1] - 平均单只基金募资仅2 66亿元 显示出发行市场整体清淡 [1] 股票型基金发行情况 - 11只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达32 26亿元 占比60 54% 成为当周发行主力 [3] - 被动指数型产品表现抢眼 8只指数型基金合计发行规模超20亿元 占比接近一半 [3] - 南方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募集7 05亿元 摩根沪深300自由现金流联接A募集5 97亿元 反映机构对指数化投资的持续偏好 [3] - 被动指数型基金占比超过六成 嘉实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 富国中证港股通科技ETF 华夏上证智选科创板价值50策略ETF等20余只产品密集发行 [3] - 增强指数型基金受青睐 景顺长城180天持有A 景顺长城中证A500指数增强A等3只产品通过量化策略增强收益 [3] - 头部机构产品布局多元化 嘉实基金 中欧基金 华夏基金等均推出2只以上新品 形成多主题覆盖格局 [3] 债券型基金发行情况 - 3只债券型基金总规模10 67亿元 占比20 03% 相比年内多只债基60亿元顶额募集的强势表现出现明显下滑 [4] - 债券型基金发行热度显著降温 [4] 混合型基金发行情况 - 5只混合型基金发行规模32 26亿元 占比19 23% 平均单只募集规模6 45亿元 [4] - 混合型基金在市场中保持相对均衡的发行节奏 [4] 新基金发行特点 - 被动指数型基金成为上周新基金发行的绝对主力 [4] - 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科技联接A以1天超短认购期启动发行 凸显机构对港股科技板块的快速布局意图 [4] - 产品覆盖证券 科技 消费 医药等热门领域 体现基金公司对不同板块投资机会的全面把握 [4]
科创债开辟直接投融资新通道
经济日报· 2025-07-07 05:46
近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正式获批,我国债券ETF产品谱系进一步丰富,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迎来新工具。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大力发展科创债,优化发行、交易制度安 排,推动完善贴息、担保等配套机制,加快推出科创债ETF。同日,10家公募基金上报首批科创债 ETF。其中,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华夏基金、鹏华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6家公募基金在上交 所上报,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富国基金、景顺长城基金4家公募基金在深交所上报。7月2日,上述10 只科创债ETF正式获批。 此次科创债ETF的推出,将有效填补公募基金在"科技金融"债券基金领域的空白,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同时,科创债ETF通过其高度聚焦的投资主题设计,吸引各类资金精准投向科创重点领域,为科创企业 拓宽融资来源、降低融资成本并提高融资效率。 "在债券市场'科技板'启航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扩容,由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 资机构三类机构发行,所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易方达债券指数投资部总经理李一 硕表示,科创债自试点以来,发行不断提速,现正处于快速扩容阶段,募集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