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

搜索文档
非贷款申请认购
财通国际· 2025-06-24 16:30
招股时间 - 财通截止申请时间为2025年6月26日12时[3] - 结果公布日为2025年7月2日[3] - 退款日和上市日为2025年7月3日[3] 认购费用与方式 - 认购新股费用为100港元[3] - 本次新股认购不设融资[4] 认购资格与规定 - 客户须在非贷款申请认购截止当天中午12时前在证券账户存入全额认购金额以获认购资格[6] - 逾时或金额不足公司有权取消认购申请[6] 声明与条款 - 材料根据招股章程发出人文件内容,非公司推荐意见[6] - 投资者投资前应阅读招股章程了解详情[6] - 未填妥申购表格或未完成申购程序,申请将不获接纳[6]
半导体龙头来了,就在周五!
证券时报· 2025-06-23 08:11
屹唐股份申购信息 - 公司将于6月27日进行科创板申购 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41000股 顶格申购需持沪市市值41亿元 [2] - 公司为全球半导体设备供应商 主营晶圆加工设备研发生产 产品包括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干法刻蚀设备 [2] - 产品已应用于国际知名集成电路制造商生产线 干法去胶设备和快速热处理设备2023年全球市占率均排名第二 [3] 公司经营与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63亿元、39.31亿元、46.33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3亿元、3.09亿元、5.41亿元 [4] - 全球累计装机量超4800台 客户覆盖全球前十大芯片制造商及国内行业领先厂商 [3] 募资用途 - 募集资金将投向集成电路装备研发制造服务中心项目、高端集成电路装备研发项目及科技储备资金 [5] 上周新股表现 - 华之杰首日上涨170.1% 盘中最高涨幅250.4% 单签最高收益2.49万元 [7] - 新恒汇首日上涨229.1% 盘中最高涨幅290.6% 单签最高收益1.86万元 [7] - 华之杰主营锂电电源管理及智能控制系统 新恒汇聚焦芯片封装材料及eSIM芯片封测业务 [7]
银行理财首单网下打新落地!信通电子IPO发行 光大理财参与报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3:49
银行理财参与新股网下发行首单案例 - 光大理财以17元申报价参与信通电子网下打新 成为首家直接参与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公司 [1] - 信通电子发行价确定为16.42元/股 光大理财旗下阳光橙增盈绝对收益策略申报900万股并入围有效报价 [1] - 深交所积极推动该业务落地 通过调研走访指导银行理财机构完成业务流程制定和系统准备 [1] 政策环境与制度改革 - 2023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打通理财资金入市堵点 2024年1月多部委联合印发实施方案明确给予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 [2] - 证监会3月28日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新增银行理财产品作为IPO优先配售对象 [2] - 深交所修订实施细则 将银行理财产品纳入A类优先配售对象范围 与公募基金享受同等待遇 [2][3] 市场影响与行业意义 - 银行理财直接参与新股发行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中长期资金 同时为投资者创造更多投资机会 [1] - 理财公司业务规模提升带动股票直投需求增长 此前主要通过公募基金间接参与打新 [1] - 制度改革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促进"长钱长投"制度环境构建 [3]
德勤:上半年A股新股数量和融资总额将迎双升
国际金融报· 2025-06-20 00:28
A股市场表现与展望 - 2025年首季A股市场因监管趋严放缓,第二季度呈现复苏迹象,更多小型中资企业转向美国上市融资 [1] - 2025年下半年A股表现预计与上半年相近,全年新股发行或与2024年持平 [1] - 科创板"1+6"改革及创业板第三套标准启用将支持高科技企业上市,带动市场活跃度提升 [1] - 2025年上半年A股50只新股融资371亿元,同比上升14%(2024年同期44只融资325亿元) [2] - 上交所19只新股融资202亿元,深交所26只融资150亿元,北交所5只融资19亿元,创业板新股数量最活跃,上海主板融资金额领先 [2] - 科技、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将成为2025年下半年A股市场亮点 [2] 香港新股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香港市场40只新股融资1021亿港元,同比新股数量增33%,融资额飙升673%(2024年同期30只融资132亿港元) [2] - 73%融资额来自4只A+H超大型新股及1只H股上市 [2] - 香港重夺全球新股融资冠军,得益于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简化A股公司申请程序及市场流动性改善 [3] - 当前香港有超170宗上市申请,含5家潜在10亿美元以上融资企业 [3] - 2025年全年预计80只新股融资2000亿港元,25只为A+H股,TMT及消费行业为主力 [3] 政策与行业驱动因素 - 中国证监会科创板改革及创业板标准调整直接利好高科技企业融资 [1] - A+H上市模式成为香港市场主要增长动力 [1][3] - 国家政策对科技、创新行业的支持持续推动资本市场募资活动 [2]
“芯片首富”虞仁荣第二家芯片公司明日上市,能否带给投资者惊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18:21
新股表现 - 近期两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显著,海阳科技首日涨幅386.7%,影石创新首日涨幅274.4%,中一签影石创新首日盈利64854元 [1] - 新恒汇明日上市,市场关注其表现,参考近一个月A股新股首日平均涨幅180%,涨幅中位数192%,创业板新股首日平均涨幅201%,涨幅中位数191% [6] - 新恒汇发行价12.80元/股,处于创业板较低水平,近10只创业板新股中发行价相近的4只首日平均涨幅233% [7] 公司概况 - 新恒汇主营业务为芯片封装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封装测试服务,产品包括智能卡、蚀刻引线框架、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应用于通讯、金融、交通等领域 [1] - 虞仁荣(韦尔股份实控人)持股31.94%,为第一大股东,任志军持股19.31%,为第二大股东,两人均具备丰富产业经验 [1][2] - 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柔性引线框架量产的企业,2024年智能卡业务营收占比约70%,柔性引线框架全球市占率32%,排名第二 [2] 业务拓展 - 公司2019年拓展蚀刻引线框架和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业务,蚀刻引线框架与智能卡业务工艺流程接近,eSIM芯片封测与智能卡模块封测客户部分重叠 [2] - 公司与紫光国微、中电华大、复旦微电等安全芯片设计厂商,以及恒宝股份、楚天龙等智能卡制造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 行业分析 - 全球智能卡行业进入成熟期,市场规模稳定,中国智能卡行业也逐渐步入成熟期 [3] - 2022年全球引线框架市场规模269亿元,2023年增长至279.20亿元(增长率3.8%),预计2029年达352亿元,2023~2029年复合增长率3.8% [3] - 中国半导体引线框架市场规模从2016年64.20亿元增长至2021年80.30亿元,2022年达114.80亿元,受益于国产化替代需求持续推动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4亿元、7.67亿元、8.42亿元,同比增速24.77%、12.13%、9.83% [4]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亿元、1.52亿元、1.86亿元,同比增速9.38%、38.58%、22.07% [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24.71%,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减少2.26% [4] IPO募资 - 公司IPO发行新股5989万股,募集资金7.67亿元,拟投入高密度QFN/DFN封装材料产业化项目(4.56亿元)和研发中心扩建升级项目(6266万元) [5] 估值与市场表现 - 新恒汇发行市盈率16.59倍,可比公司康强电子最新市盈率68倍,若达到可比公司估值水平需上涨310% [6] - 明日两只新股同时上市可能分流资金,影响表现,参考近期同日上市新股首日涨幅偏弱(如6月5日中策橡胶涨6.8%,优优绿能涨69%) [7]
太惨了!新股上市7天跌5天,直接破发,里面的散户该怎么办?
搜狐财经· 2025-06-19 17:23
新股表现 - 中策橡胶上市首日开盘价57元,较发行价46.5元高开22.58%,总市值一度接近500亿元 [3] - 上市第二天股价低开低走,收盘报47.03元,此后一路震荡下行 [5] - 上市第7天股价报收45.31元,较发行价下跌2.56%,正式破发 [5] 公司基本面 - 中策橡胶成立于1992年,连续16年位居国内轮胎企业第一,全球排名前十 [8] - 2024年年报显示每股收益4.81元,扣非后每股收益4.22元,营收同比增长11.35%,净利润同比增长43.57% [8] - 2025年一季报每股收益1.46元,每股未分配利润14.33元,每股公积金7.66元 [8] 市场担忧因素 - 发行后总市值超400亿元,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资金拉动难度较大 [10] - 发行市盈率12.24倍低于行业平均22.83倍,但发行价46.5元相对较高 [10] - 上市前4年多公司在债务较高情况下仍进行了28亿元分红,引发争议 [10] - 关税风波、贸易壁垒、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预期 [10] 市场环境 - 近期股市整体震荡,投资者情绪偏谨慎,影响新股表现 [10] - 近年来新股破发案例增多,市场对新股热情和信任度下降 [10]
A股市场大势研判:三大指数小幅收涨
东莞证券· 2025-06-19 10:38
报告核心观点 - 周三三大指数小幅收涨,但市场整体赚钱效应不明显,个股与板块普跌,3400点上方为对峙区域,多空分歧下短期难现指数级突破,区间震荡或成主基调,中期受益于经济韧性与潜在政策支持,市场有望重拾升势,关注周四美联储利率决议,配置上可关注有色金属、银行、公用事业、农林牧渔等板块 [4][6]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点位3388.81,涨跌幅0.04%,涨跌1.40;深证成指收盘点位10175.59,涨跌幅0.24%,涨跌24.16;沪深300收盘点位3874.97,涨跌幅0.12%,涨跌4.59;创业板收盘点位2054.73,涨跌幅0.23%,涨跌4.79;科创50收盘点位968.18,涨跌幅0.53%,涨跌5.10;北证50收盘点位1393.44,涨跌幅 -0.65%,涨跌 -9.11 [2] 板块排名 申万行业表现 - 涨幅前五板块为电子(1.50%)、通信(1.39%)、国防军工(0.95%)、银行(0.92%)、电力设备(0.32%) [3] - 跌幅后五板块为美容护理( -1.73%)、房地产( -1.35%)、建筑材料( -1.22%)、非银金融( -1.16%)、轻工制造( -1.13%) [3] 概念板块表现 - 涨幅前五板块为PCB概念(3.29%)、科创次新股(2.80%)、共封装光学(CPO,2.63%)、MicroLED概念(2.24%)、AI PC(2.17%) [3] - 跌幅后五板块为草甘膦( -2.82%)、稀土永磁( -2.57%)、可燃冰( -2.48%)、高压氧舱( -2.26%)、脑机接口( -2.17%) [3] 后市消息 - 2025陆家嘴论坛于6月18日开幕,央行宣布八项重磅金融开放举措,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等;证监会表示将聚焦提升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推出“1 + 6”政策措施 [4][5] - 多地传出以旧换新“国补”暂停或调整消息,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回应今年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已下达1620亿元,剩余资金将有序下达,政策全年实施 [5]
今年以来新股发行募资348.09亿元,科创板占比15.52%
证券时报网· 2025-06-17 17:01
新股发行概况 - 今日1只新股发行:广信科技发行2000万股,发行价10元,募资2亿元 [1] - 今年以来共46家公司首发募资,总募资348.09亿元,平均单家募资7.57亿元 [1] - 募资规模分布:超10亿元9家,5-10亿元18家,5亿元以下19家 [1] 分板块募资情况 - 沪市主板:11只新股募资137.61亿元 [1] - 深市主板:6只新股募资31.20亿元 [1] - 创业板:18只新股募资105.88亿元 [1] - 科创板:6只新股募资54.03亿元 [1] - 北交所:5只新股募资19.37亿元 [1] 募资头部企业 - 中策橡胶募资40.66亿元(今年最高),投向轮胎生产线及流动资金 [2] - 天有为募资37.40亿元,投向汽车电子工厂及现金管理 [2] - C影石、开发科技、兴福电子分别募资19.38亿、11.69亿、11.68亿元 [2] 发行价格特征 - 已发行新股平均首发价23.36元 [2] - 最高价天有为93.5元,优优绿能89.6元,矽电股份52.28元 [2] - 最低价天工股份3.94元,浙江华远4.92元 [2] 地域分布 - 新股数量前三:江苏11家、浙江10家、广东9家 [2] - 募资金额前三:浙江96.93亿、广东64.59亿、江苏49.44亿 [2] 典型企业募资详情 - 汉朔科技募资11.62亿元,发行价27.5元 [2] - 威高血净募资10.9亿元,发行价26.5元 [2] - 恒鑫生活募资10.18亿元,发行价39.92元 [2] - 永杰新材募资10.14亿元,发行价20.6元 [2]
太惨了!新股上市次日暴跌31.96%,首日买进散户全被闷杀!
搜狐财经· 2025-06-17 09:23
公司股价表现 - 海阳科技上市次日股价大幅低开低走,收盘报38.08元,大跌31.96%,振幅达47.71% [1] - 上市首日开盘价33元,较发行价11.50元大涨187%,盘中最高涨至70元(涨幅508%),首日收盘价55.97元(涨幅387%) [4] - 短短两日股价较高点下跌46%,近乎腰斩 [4] 估值与基本面 - 公司主营尼龙6系列产品研发生产,2024年营收超55亿元,与巴斯夫、金发科技等企业合作 [7] - 首日收盘价对应市盈率54倍,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次日暴跌被视为估值修正 [7] - 尼龙6下游应用广泛,包括纺织、汽车、电子等领域,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7] 投资者收益情况 - 中签股民首日开盘盈利约2万元,最高点卖出盈利达5.85万元;若次日未卖出,盈利缩水至2.65万元 [7] - 部分追高买入的投资者遭遇套牢,市场情绪从乐观迅速转为悲观 [7][10] 市场交易数据 - 次日成交额11.05亿元,换手率74.94%,流通市值13.53亿元,总市值69.02亿元 [2][5][8] - 次日最低价37.70元,均价41.52元,盘中波动剧烈 [2][8] 行业与市场现象 - 新股市场表现分化明显,部分新股受热捧而部分破发,海阳科技案例凸显炒作风险 [10] - 监管部门需加强新股市场监管,防止过度炒作以维护市场公平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