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细胞与基因治疗
icon
搜索文档
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 深圳推出32条政策措施 覆盖近年涌现的新技术新赛道新业态
深圳商报· 2025-04-09 07:00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王海荣)深圳市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深圳市市场监管 局、深圳市医疗保障局等部门印发《深圳市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 干措施》),旨在大力发展医药和医疗器械研发经济,全链条支持产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4月7日,深 圳市发展改革委对外公布了《若干措施》的具体内容。 据了解,新政策围绕研发创新、人工智能应用、临床试验、注册审批、生产制造、推广应用、企业出 海、人才与金融赋能、投资促进等9大方面,共推出32条政策措施。 《若干措施》聚焦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全链条环节,和国家、省关于创新药械全链条支持的工作要 求一脉相承。覆盖新技术新赛道新业态,对近年来涌现的"人工智能+"药械、生物制造、细胞与基因治 疗、宠物药械、罕见病药、中医药、药械产品出海等新技术新赛道新业态,提出专项全链条支持举措。 其中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及药械研发领域应用方面,支持建设人工智能辅助研发重大公共服 务平台和重大产业项目。聚焦新药靶点挖掘与验证、药物发现与设计、新型药物筛选、用药安全仿真分 析等药物研发环节,加快大模型、核心算法、专业软件等前沿技术更新,支持建设药物高通量 ...
这支省级引导基金招GP | 科促会母基金分会参会机构一周资讯(4.2-4.8)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4-08 09:18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母基金分会成立 -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母基金分会成立 旨在系统研究母基金在中国资本市场的作用 加强政府对社会资本的引导 促进资本流向创新创业企业和实体经济 [1] - 分会领导班子所在机构及参会机构共82家 每周二更新相关机构资讯 [1] - 分会成立仪式获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致信祝贺 并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执行会长段洣毅等多名行业领袖共同见证 [19][21] 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基金招募GP - 四川省先进制造投资引导基金目标规模100亿元 拟设立不低于30亿元的电子信息子基金 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 [4] - 子基金将支持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链关键项目 培育本土链主企业 提升产业竞争力 [4] - 投标机构需满足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等资质要求 [6][7] 上海国投先导与跃赛生物合作 - 上海国投先导拜访跃赛生物 探讨CGT产业生态共建及干细胞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应用 [8][10] - 跃赛生物专注iPSC技术 其首款产品UX-DA001注射液为全球首个同时获中美IND批准的帕金森病干细胞疗法 [10] - 上海国投先导计划整合政府资源支持跃赛生物 推动上海市CGT产业发展 [11] 国新基金投资中图仪器 - 国新基金领投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中图仪器 助力高端工业精密测量仪器国产替代 [12][14] - 中图仪器产品覆盖纳米至百米级测量 超20000台设备实现进口替代并出口30多国 [14] - 国新基金认为该公司对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具有战略意义 [14] 长江系AIC基金扩容 - 长江建源金岸基金完成注册 总规模100亿元 首期6亿元 聚焦湖北高端装备、生物制药等优势产业 [15] - 该基金由长江产业集团联合建信金融等发起 系长江系AIC基金矩阵的最新布局 [15] 深创投已投企业首航新能源上市 - 首航新能源登陆创业板 主营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系统设备 深创投投资企业上市数累计达274家 [17][18] 母基金行业机构动态 - 科促会母基金分会领导班子涵盖中金资本、诚通基金、粤科母基金等头部机构负责人 [24][25][26][27][28][29] - 参与机构包括国泰君安创新投资、南京创新投集团、盛景嘉成母基金等全国性及地方性投资平台 [30][31][32][33][34][35][36][37]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未来五年趋势展望:技术、政策与资本的协同进化|聚焦中关村论坛
华夏时报· 2025-03-31 13:54
技术驱动的产业重塑 - AI、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将成为未来五年的核心驱动力,影响不仅限于研发流程优化,更体现在商业模式的颠覆性重塑 [3] - AI与医疗的结合已从影像筛查延伸至AI制药等领域,核心价值从"效率工具"转变为"生成式工具" [3] - AI制药的商业化拐点将至,关键在于从"提高效率"转向"创造价值",例如通过生成式技术缩短新药研发周期 [3] - AI医疗等热门概念易引发一二级市场估值泡沫,企业最终需靠收入与利润证明价值 [3] - 国内在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技术迭代已接近全球前沿水平,CAR-T疗法的商业化突破及mRNA技术的本土化应用将成为下一波浪潮的核心 [5] - 细胞和基因治疗赛道有三大趋势:海外人员入口放开、全球前沿新技术通过license in方式落地、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5] - 中美两国CGT新药上市数量比例接近1:1,审批速度趋同,为行业带来信心和活力 [5] 政策与支付端的影响 - 医保控费与集采政策加速行业格局分层演化,政策压力既是挑战也是筛选头部企业的筛选器 [6] - 控费趋势为国产企业提供以低成本快速占领市场的窗口期,但进入内卷阶段后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6] - 集采加速医疗行业竞争格局分化,细分赛道头部公司会获得更快发展机遇 [6] - 创新药出海、AI医疗、生物制造、医疗器械自主创新及行业并购整合是未来5年行业重要方向 [6] - 集采政策下两类企业保持高速增长:具备先发创新优势的企业和市场占比处于头部的进口替代企业 [7] - 兼具医疗属性与消费需求的产品(如控糖减重、母婴消费及宠物医疗)能通过稳定销售维持健康现金流 [7] 资本布局与行业未来 - 当下应关注企业现金流水平,鼓励企业结合AI等新技术对研发或商业模式进行降本增效,创造好的并购或退出机会 [4] - 未来五年医疗健康行业将进入技术驱动、政策适配与资本赋能的深度协同期,估值泡沫出清与AI、CGT等技术爆发式增长并存 [7] - 医疗健康行业的未来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资本、政策与社会价值的深度融合 [7] - 投资人需在技术洞察、政策预判与组合管理中找到动态平衡,才能在不确定性中捕捉确定性增长 [7]
医药健康产业破万亿!北京悄悄干成了全国第一
思宇MedTech· 2025-03-21 12:44
北京医药健康产业成就 - 2024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突破1.06万亿,成为全国首个跨入万亿级的城市,领先上海(9000多亿)[2][6] - 产业增长依靠长期积累而非短期爆发,此前未主动宣传[4] - 北京风格低调务实,注重技术突破而非口号宣传[5] 政策与审批优化 - 创新药临床试验审批时间从60天缩短至30天,补充申请审评时间从200天缩短至60天[14] - "双通道"试点机构加速新药新械进入医院流程[14] - 全国首个医药AI数据训练基地落地,为外资企业提供数据出境绿色通道[14] 技术突破与成果 - AI三类医疗器械获批11款,全国第一;创新医疗器械获批9款,全国第二[13] -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27个项目入选国家揭榜挂帅名单,全国第一[13] - 脑机接口领域实现全球首次非人灵长类脑控拦截("北脑二号")[14] - 大片段DNA精准插入技术入选《Nature》年度全球七大突破技术[14] - 全球首例无线脑磁检测技术由北京大学团队研发[14] 资本与企业动态 - 辉瑞、丹纳赫、沪亚生物首次在京设立创新研发中心[14] - 礼来、拜耳、默沙东在京设立新创新中心,推动国产药械出海[14] - 赛诺菲投资10亿欧元建设北京胰岛素生产基地,为在华最大单笔投资[14] - GE医疗北京影像设备制造基地成为全国首个"灯塔工厂"[14] 人才与科研实力 - 生命科学高被引科学家58人,全国第一,同比增长20%[13] - 突破性创新药9款纳入国家突破性治疗品种,全国第三[13] 行业会议与国际化 - 2025年将举办全球眼科大会(4月17日)、全球骨科大会(4月24日)、全球心血管大会(5月15日)[15] - 国际化合作升级,外资药企或加速在京设立亚洲研发中心[11] 未来发展方向 - 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预计率先实现临床突破[10] - 政策改革持续,审批与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