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子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一个峰会,三种命运:懂王愤然离席,欧洲拥抱中国,日本孤立无援
搜狐财经· 2025-06-22 02:52
贸易冲突与产业调整 - 特朗普拒绝签署包含"以色列克制"字眼的文件 并对欧盟驳回汽车关税威胁表示愤怒 [3]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警告对华关税每提升1%将导致德国流失1.2万岗位 [6] - 日本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暴跌34% 对美汽车出口依存度仍高达38% [8] 跨国企业战略调整 - 德国通快集团在苏州投产激光机床基地 法国施耐德电气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 [6] - 空客天津总装线获百架新订单 大众安徽工厂提前半年投产 [6] - 丰田泰国工厂产能已超本土 墨西哥出口枢纽分流对美贸易 [10] 能源与技术合作 - 挪威Equinor与中广核签订24年LNG供应长约 [6] - 中法联合研制全球首台量子重力仪 [6] - 沙特能源大臣签下首笔人民币结算的LNG订单 [10]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东盟贸易额首超中欧 墨西哥取代中国成为美国最大进口国 [11] - 全球央行人民币储备占比升至3.5% 欧元跨境支付首超美元 [11] - 金砖国家专利申请量首超G7 中国6G专利占比达41% [11]
哈佛大学:2025全球关键和新兴技术指数报告
全球技术竞争格局 - 哈佛大学贝尔弗中心发布《Critical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dex Report_June 2025》,量化评估25个国家在AI、生物技术、半导体、太空和量子技术五大领域的实力 [1] - 技术指数权重分配:AI 25%、生物技术 20%、半导体 35%、太空技术 15%、量子技术 5% [6] - 指数构建基于3375个数据点,整合为48个“支柱”,涵盖经济资源、人类资本、安全和治理等跨领域因素 [8] 主要国家技术实力 - 美国在五大技术领域均领先,优势来自创新生态系统、经济实力和人力资本,但面临学术经费削减和政治极化威胁 [9][10] - 中国全球排名第二,生物技术和量子技术追赶势头强劲,半导体和高端AI仍存差距,制度优势推动集中投入 [12] - 欧洲整体第三,AI、生物技术和量子技术具备实力,但半导体和太空领域落后于亚洲国家,创新协同不足 [13] - 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半导体领域领先,尤其在芯片设计、制造工艺和设备生产环节 [13] 分领域技术竞争 AI技术 - 美国凭借经济资源、计算能力和算法研究领先,谷歌、微软和OpenAI推动前沿突破 [15] - 中国依托数据资源和人力资本,DeepSeek R1和阿里巴巴Qwen3等模型展现算法实力 [16] - 欧洲受碎片化创新生态和严格数据法规限制,研发应用速度滞后 [16] 生物技术 - 中国与美国差距最小,集中投资和制造能力使其在人力资本和制药规模上领先 [18] - 美国在生物技术安全、基因工程和疫苗创新方面保持优势,Moderna和Pfizer引领研发 [18] 半导体技术 - 供应链高度全球化,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主导设计、制造和设备生产 [20] - 中国制造能力受美国出口管制制约,高端芯片生产面临困难 [20] 太空技术 - 美国通过公私合营模式领先,SpaceX降低发射成本,NASA推动探索任务 [22] - 中国和俄罗斯在反卫星技术方面进展显著,威胁美国战略优势 [22] 量子技术 - 美国、中国和欧洲为主要参与者,中国在量子感知和通信领先,美国主导量子计算 [24] - 2008-2023年美国量子技术投资94亿美元,远低于半导体领域的520亿美元 [24] 国际合作与挑战 - 美国与欧洲、日本和韩国合作巩固技术领先地位,但供应链瓶颈需全球协作解决 [26] - 技术融合增加治理难度,双重用途技术需国际监管规则 [26] - 美国半导体出口管制导致Nvidia预计2025年损失55亿美元,Applied Materials损失4亿美元 [27]
证券公司ETF(516730)盘中拉升翻红,机构:证券行业转型有望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新浪财经· 2025-06-20 10:41
市场表现 - 中证证券公司30指数(931412)上涨0 30% 成分股东吴证券(601555)上涨2 46% 申万宏源(000166)上涨0 84% 国泰海通(601211)上涨0 71% 华泰证券(601688)上涨0 66% 西部证券(002673)上涨0 54% [1] - 证券公司ETF(516730)上涨0 31% 最新价报0 96元 盘中成交额不断走阔 近1年累计上涨28 86% [1] 行业估值与前景 - 非银金融目前平均估值较低 具有安全边际 攻守兼备 [1] - 证券行业转型有望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受益于市场回暖、政策环境友好 券商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本中介业务等均受益 [1] - 中国资本市场从"融资功能优化"转向"创新生态构建" 科创板改革2 0版将重塑科技企业估值体系 为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技术、商业航天等前沿技术注入资本支持 [1] 指数与ETF构成 - 中证证券公司30指数选取业务排名靠前、市值规模大、营业收入高、盈利能力与成长能力较强的证券公司作为样本 [2] - 中证证券公司3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7 69% 包括中信证券(600030)、国泰海通(601211)、东方财富(300059)等 [2] - 证券公司ETF(516730)场外联接包括浦银安盛中证证券公司30ETF联接A(017778)和C(017779) [2]
聊聊今天的陆家嘴论坛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6-18 21:31
陆家嘴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核心聚焦加大对外开放与支持上海金融中心建设[3][4] - 政策信号偏向务实而非激进,与40天前"一揽子金融政策"形成延续[1] 科创成长层与IPO改革 - 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对标港股18A新政经验[7][9] - 未盈利企业股票简称将标注"U"以提示风险,强化投资者分层管理[11] - 需配套完善退市机制与中小投资者保护措施[10] QDII额度与跨境投资 - 新一批QDII额度即将发放,双向开放持续推进[12][13] - 当前QDII-ETF溢价率普遍低于0.5%,仅4只产品溢价超5%[14] - 多只美股/全球市场QDII基金维持单日限购1千-50万元[15][17] 重点扶持产业方向 - 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技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被明确为前沿科技重点领域[18] - 上述领域企业将优先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18] 国际货币体系与资产配置 - 监管层提出弱化对美元依赖,推动多主权货币竞争格局[19][20] - 人民币对美元年内升值1.6%,外资增持境内股债趋势明显[22][23] - 黄金配置价值凸显,5月银行结售汇顺差超百亿美元[21][23] 企业出海与债券市场 - 推广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便利境外上市资金调回[24] - 债券ETF规模年内增超千亿,科创债ETF即将推出首批10只[25][26] - 民企东方富海发行5年期科创债利率1.85%创行业新低[26] REITs与资产配置趋势 - 首批2只数据中心REITs获批注册,公募REITs扩容加速[27][28] - 中国家庭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不足10%,远低于美国50%,优质股权投资时代来临[30] ETF与基金投顾创新 - 科创板ETF将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或通过"基金通"实现场外买卖[31][33] - 该模式未来可能推广至所有ETF及REITs,重构券商商业模式[34][35] 港股市场动态 - AH溢价指数回升至130,理想汽车受大股东减持影响单日跌超4%[37][38] - 低利率环境下AH溢价中枢或长期下移,跌破130或成新常态[39]
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吴清主席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6-18 19:16
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与科技创新 - 资本市场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激励相容机制,能提供从风险投资到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的全链条服务,满足科技企业不同阶段需求 [5][6] - 资本市场通过要素定价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活力,带动人才、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协同集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6] - 当前金融服务体系存在三大短板:资本形成机制不完善(长期资本不足)、产品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全周期服务)、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无形资产估值体系待优化) [5] 资本市场结构性变化与科技产业循环 - 多层次市场体系覆盖有效拓展,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错位发展,2024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1.88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超50% [7][8]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参与投资了90%的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超50%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发挥"孵化器"作用 [8] - 科技企业市值占比显著提升,千亿市值A股公司中科技企业占比从10年前的12%增至27%,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近5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2.5% [9] 深化改革与开放举措 - 科创板将推出"1+6"改革措施,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第五套标准上市、试点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等,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未盈利创新企业 [11] - 强化股债联动,发展科创债ETF和可交换债等产品,首批2只数据中心REITs获批注册,推动科技企业利用知识产权等资产开展证券化融资 [12][13] - 培育长期资本,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参与私募股权投资,优化基金份额转让和股票实物分配试点机制 [13] 上市公司与开放生态建设 - 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完善股权激励程序,推动"并购六条"落地,提升核心竞争力 [14] - 加快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优化QFII制度,拓展外资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至100个,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和液化天然气期货期权 [15] - 上海将作为改革高地,推动浦东新区法规立法授权探索,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16][17]
加拿大对乌克兰新增数十亿加元支援 将与印度恢复互派高级专员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17:19
加拿大对乌克兰援助 - 加拿大宣布向乌克兰提供价值逾40亿加元的支援,包括20亿加元的军事支援用于无人机、弹药和装甲军车等 [1] - 通过G7特别收入加速贷款机制向乌提供23亿加元贷款资金用于重建基础设施和公共系统 [1] - 拨款5470万加元用于对乌安全相关援助 [1] 加拿大对俄罗斯制裁 - 加拿大对77名个人和39个实体实施制裁,涉及与俄进行贸易的近千种商品 [1] - 将201艘船只新添入制裁名单,使总数达到300多艘,并对这些船只实施新的禁令以限制其作为"影子船队"的活动 [1] - 新增制裁对象包括俄罗斯量子科技领域的3名个人和14个实体,认为量子技术可能被俄方用于增强军事实力 [1] 加拿大与印度关系 - 加拿大总理卡尼与印度总理莫迪同意相互任命新的高级专员以恢复对两国公民和企业的常规服务 [2] - 双方讨论了在技术、数字化转型、粮食安全和关键矿产等领域深化合作的可能性 [2] - 此前因印裔加拿大人尼贾尔被杀事件导致两国关系紧张,曾互相驱逐外交官 [2]
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落幕 以多份声明取代联合公报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14:57
关键矿产行动计划 - G7领导人宣布启动"关键矿产行动计划",计划在2024年底前制定促进关键矿产标准化市场建设的路线图 [1] - 行动计划聚焦"负责任生产"、供应多样化、鼓励投资关键矿产项目及促进相关创新 [1] - 加拿大牵头建立"关键矿产生产联盟",旨在与"可信赖的国际伙伴"合作保障先进制造业和军事防务供应链 [1] 人工智能合作 - G7同意建立"G7人工智能网络",推进加拿大发起的"G7政府AI大挑战"以解决公共部门AI应用障碍 [1] - 承诺强化AI竞争力,制定政府和企业应用蓝图,扩大跨境人才交流,并通过建立信任释放AI机遇 [1] 量子技术发展 - G7承诺加大对量子技术研发、商业化及负责任创新的投资,推动多领域应用 [1] - 通过G7量子技术联合工作组与业界、学界合作,暂不建立早期全球监管框架 [1] 山林野火防治 - G7决心加强全球合作,采取综合行动减少山火发生率及负面影响,与G20工作协同 [2] - 重申到2030年停止并扭转全球森林砍伐及土地退化的承诺 [2] 其他领域合作 - G7通过"预防和打击偷运移民联盟"加强边境管理,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 [2] - 未就乌克兰局势发表联合声明,尽管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短暂参会 [3]
全文来了!证监会主席吴清最新发声:围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新浪证券· 2025-06-18 11:55
资本市场功能与科技创新 - 资本市场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激励相容机制,能够提供从风险投资到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的全链条服务,满足科技企业不同阶段需求 [5] - 资本市场通过对关键要素和资产定价,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人才创新活力,带动生产要素有机融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5] - 创新始于科技、兴于产业、成于资本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构建以资本市场为枢纽的创新生态对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意义重大 [5] 资本市场结构性变化 - 多层次市场体系对科技创新的覆盖面有效拓展,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和新三板以及私募创投等各具特色、错位发展 [6]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88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一半以上,拥有专利数量占全国总量的1/3 [6]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参与投资了九成的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过半数的创业板上市公司 [6] - 市值超千亿的A股上市公司中,科技企业占比从10年前的12%提升至27%,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形成集聚效应 [7] -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行业上市公司近5年营收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2.5%和17.9% [7] - 科创板、创业板近5年分红回购超过7300亿元 [7] 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措施 - 加力推出深化科创板改革的"1+6"政策措施,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等 [8]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8] - 大力发展科创债,优化发行、交易制度安排,推动完善贴息、担保等配套机制,加快推出科创债ETF [8] - 批复全国首批2只数据中心REITs注册,支持科技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数据资产等新型资产开展资产证券化、REITs等融资 [8] - 积极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产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拓宽资金来源 [9] - 支持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资 [9] - 支持在上海设立专门科技公司,建设新型资产管理服务平台 [9] - 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包括发布QFII制度优化方案,将QFII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总数拓展到100个 [10] - 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推动液化天然气期货期权等产品上市 [10]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中国证监会与上海建立协作工作机制,在深化科创板改革、完善股票债券期货市场体系和产品供给等方面密切协同联动 [11] - 支持用好浦东新区法规立法授权开展资本市场制度探索,助力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11]
市场消息:G7 成立联合量子技术工作组。
快讯· 2025-06-18 01:11
市场消息:G7 成立联合量子技术工作组。 ...
收盘,涨了0.01%
第一财经· 2025-06-12 16:0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上证指数微涨0 01%至3402 66点 深成指下跌0 11%至10234 33点 创业板指上涨0 26%至2067 15点 [1] - 万得全A指数上涨0 13%至5199 82点 科创50指数下跌0 30%至977 97点 沪深300指数微跌0 06%至3892 20点 [2] 行业板块 - 算力产业链走强 CPO方向领涨 贵金属板块午后上行 恒邦股份涨停 晓程科技涨超5% 四川黄金等多股跟涨 [5] - 影视院线板块涨幅居前 幸福蓝海涨超13% 光线传媒涨超5% 华谊兄弟等涨超4% [6] - 养殖业板块走低 贤丰控股跌超4% 巨星农牧跌超3% 晓鸣科技等跌超2% [7]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通信 计算机 传媒等板块 净流出食品饮料 公共事业 交通运输等板块 [8] - 个股方面 融发核电获净流入8 81亿元 紫金矿业7 86亿元 东方财富6 07亿元 [9] - 比亚迪遭净流出6 65亿元 贵州茅台4 94亿元 姚记科技4 71亿元 [10] 机构观点 - 国金证券认为新消费估值有压力 建议低吸而非追高 [11] -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深交所"H+A"个股利好券商板块 [12] - 国都证券观察到沪指站上3400点但新增资金不足 成交量维持在1 3万亿 建议关注成长板块中贝塔向上品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