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阶智驾
icon
搜索文档
雷军人设塌房?继车祸事件后,小米又遭遇重击
搜狐财经· 2025-04-30 07:20
最耀眼的明星企业小米,正被两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撕碎光环。一场高速车祸的致命烈焰尚未完全熄灭,另一场关于超长工时的舆论海啸又席卷而来。 雷军,这位曾以"亲民形象"著称的商界大佬,此刻却静默般站在风暴眼:一边是三条年轻生命的消逝与智驾的信任危机,另一边是小米被爆出要求员工日均 工作时长不得低于11.5小时。 难道雷军的人设要塌房了吗? 小米高速车祸的智驾风波还未完全平息,就又陷入第二场舆论风暴之中。 日前,多家媒体报道显示,小米要求员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不得低于11.5小时。即便平均工时达标甚至超过12个小时,但如果排名靠后,也会被领导约 谈。 另有小米员工表示,不同组情况不一样,日均最低工时有10.5小时、11.5小时、12.5小时,甚至14、15个小时。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领导都是口头要求,不会留下痕迹"。 如果上述情况属实,那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小米的工时管理存在三重问题。 首先,《劳动法》规定每日加班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累计不得超过36小时,而小米部分员工的日均工时已远超这一限制,企业面临集体诉讼风险。 前排的罗某、李某几乎被"烧没了",后排的霍某被送往医院后也不治身亡。 这个车祸发生的根本原因,到底是 ...
汽车行业周报:上海车展重磅新车层出,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智能技术大会发布ADS4-20250427
国海证券· 2025-04-27 21: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催化下乘用车销量表现超预期,2025年政策延续支撑汽车消费向上,4月汽车板块有望进入销量高景气、事件催化、产业趋势共振阶段,继续看好汽车板块机会,维持“推荐”评级 [4][6][16] - 推荐自主崛起新阶段中具有30万元以上优质供给的车企,如理想汽车、江淮汽车等;高阶智驾“平价化”受益的领先整车和相关零部件企业,如小鹏汽车、华阳集团等;机器人量产有望实现0 - 1突破的产业链标的,如拓普集团、三花智控等;自身经营周期向上的优质零部件企业,如福耀玻璃、星宇股份等;商用车领域的重卡龙头中国重汽A和客车龙头宇通客车 [6][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动态 - 上海车展于2025年4月23 - 5月2日举行,吸引26个国家和地区近1000家中外企业参展,展出面积超36万平方米,100多款全球首发车型有望亮相,自主品牌、新势力车企、合资车企均有亮点 [5][13] - 2025年4月22日华为发布智能辅助驾驶系统ADS 4,采用WEWA架构,端到端时延降50%,通行效率提20%,重刹率降30%,有SE基础版、Pro增强版、Max超阶版、Ultra旗舰版四个版本,顶配可实现高速L3 [5][14] 本周板块追溯 - 2025.4.21 - 4.25 A股汽车板块指数涨4.9%,跑赢上证综指(+0.6%)和创业板指(+1.7%),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汽车服务分别涨+3.9%/+4.8%/+5.7%/+2.8%,汽车板块周度成交额环比上升;港股汽车整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零跑汽车/吉利汽车涨跌幅分别为+1.5%/+5.7%/+15.9%/+9.9%/+3.1% [5][17] - 本周(4.21 - 4.25)涨跌幅前十个股中海联金汇领涨(+46.6%),金鸿顺领跌(-28.5%) [23][24] 新闻与公告 - 多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如光庭信息、立中集团、隆盛科技等,各公司营收、利润有不同表现 [25][26][28] - 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深化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等;财政部下达2025年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超135亿元;中汽协倡议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等 [41][42][43] 行业指标跟踪 - 2025年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6万辆和291.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2.9%和37%,同比分别增长11.9%和8.2%;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7.4万辆和24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4%和10.4%;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7万辆和12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9%和40.1%;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3.1万辆和44.7万辆,产销量分别同比下降1.4%和2.4% [56]
【招银研究|行业深度】AI应用之智能驾驶——AI赋能助飞跃,高阶智驾迎奇点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4-27 17:47
核心观点 - Transformer架构为高阶智驾商业化落地注入革命性动力,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市场追随者向行业规则制定者转变 [2][5] - 高阶智驾加速渗透受政策支持、需求增长和供给优化三方面驱动,2024年城市NOA渗透率预计突破15% [2][3][25] - AI通过算法、算力和数据三方面赋能高阶智驾持续升级,形成深度共生关系 [2][44] - 高阶智驾将重塑汽车行业竞争格局,引发新一轮淘汰赛,同时为第三方供应商创造发展空间 [83][90] 技术演进 - 整车核心技术从"马力"到"电力"再到"算力"变革,AI赋能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成为智能车时代核心技术 [5] - 智能驾驶发展历经实验室探索、商用化探索、商用化加速和AI大模型四个阶段,Transformer架构取代CNN成为主流 [16] - "BEV+Transformer"融合多模态感知构建厘米级精度动态语义空间,端到端模型缩短响应延迟80% [3][46] - 特斯拉经历四次技术革新:2D直视图+CNN→BEV+Transformer→引入占位网络→端到端大模型上车 [53][56] 市场驱动因素 政策端 - 首批9家企业获L3级别上路通行试点资格,政策支持高阶智驾商业化落地 [25][26] - 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支持政策密集出台,为自动驾驶合法运行提供法律框架 [26][27] 需求端 - 智能驾驶减少81.5%的人为因素事故,特斯拉Autopilot事故率比美国平均水平低90% [27][28] - 65%以上用户每周使用高阶智驾超2次,76.8%高速NOA用户每周使用超2次 [31][34] 供给端 - 特斯拉FSD V13.2实现停车场无缝切换,国内车企加速布局高阶智驾 [35] - 硬件成本持续下降,2024年L2及以上渗透率在16-24万和8-15万价格带分别达74%和33% [39][40] AI赋能路径 算法 - 端到端自动驾驶算法成为趋势,相比模块化架构误差降低50% [50][52] - VLA模型融合视觉、语言与动作模态,推理时长从1秒提升至几十秒 [57][58] 算力 - 车端算力持续升级,特斯拉HW4.0算力达720TOPS,较HW3.0提升5倍 [63][64] - 云端算力军备竞赛展开,特斯拉拥有超6万张H100,小鹏训练速度提升170倍 [74][75] 数据 - L5级自动驾驶需超2EB数据量,数据研发成本占比超80% [77][78] - 数据闭环效率是特斯拉与国内车企最大差距之一,领先1-2年 [79] 行业影响 车企竞争 - 智能驾驶引发淘汰赛,中高端市场影响显著,自主品牌份额有望提升 [90][92] - 自主品牌在高阶智驾领先,纯视觉和多传感器融合路线并行 [95][96] - 比亚迪"天神之眼"推动智驾平权,实现20万元以下车型全覆盖 [99] 供应商机会 - 第三方供应商市占率分化,Momenta在城市NOA领域占60.1% [104][105] - 合资车企与国内供应商合作加速,打开智驾出海新局面 [107]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4月18日)
乘联分会· 2025-04-18 16:34
点 击 蓝 字 关 注 我 们 本文全文共 4071 字,阅读全文约需 13 分钟 目录 国内新闻 1.公安部道研中心发普法长文:警惕"高阶智驾"陷阱 2.山东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70万辆 3.一季度粤港澳大湾区电动汽车出口增长107.8% 4.大众汽车集团宣布上海车展首发自研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5.广汽昊铂首家直营交付中心在上海正式开业 6.长城汽车将在泰国扩大产能 持续渗透东盟出口市场 7.智己汽车宣布2025年进军沙特等海湾国家 8.小鹏汽车加速驶向全球化布局 国外新闻 1.韩国3月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4% 2.现代汽车计划再度暂停部分电动车产线 3.售价超400万 法拉利首款电车10月发布 4.起亚将在欧洲推出人工智能语音助手 商用车 1. 一汽解放携签署电动底换电重卡合作协议 2. 东风股份斩获新能源商用车评选大奖 4月15日上午,经济导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已突破270万辆。这背后,"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对山东充电基础设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了带动作 用。 对此,山东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岳建如介绍,通过进一步完善充电桩分时电价政策,山 ...
小米SU7夺命2秒:全民智驾背后被美化的智能、被弱化的“辅助”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03 17:32
核心观点 - 智能驾驶技术过度宣传"高阶智驾"概念,弱化"辅助"属性,导致消费者误解和安全风险[4][24] - 小米SU7事故暴露NOA系统识别道路维修和限速标识能力不足,AEB功能未激活[15][11] - 车辆被动安全设计存在缺陷,碰撞后车门未自动解锁,影响乘员逃生[21][22] - 行业需反思智能驾驶技术标准与法规滞后问题,建议加强基础场景安全性[26][27] 事故过程分析 - 事故车辆在NOA状态下未识别维修路段锥桶和限速40标识,导致116km/h高速撞击[6][8][11] - NOA系统从风险提示到碰撞仅2秒,识别距离约65米,制动已无法避免事故[15] - 车辆采用纯视觉方案(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无激光雷达,识别能力受限[15] - AEB功能未响应锥桶等非标准障碍物,行业普遍存在此局限性[15] 技术缺陷 - 主动安全:NOA系统对非标准道路标识识别率低,响应机制不完善[15][11] - 被动安全:车门解锁逻辑依赖气囊触发,侧撞时可能失效[21][22] - 电池安全:侧撞导致电芯短路,无论宁德时代或比亚迪电池均会燃烧[19] - 系统设计:风险预警时间仅2秒,远低于欧盟L3级10秒标准[26] 行业问题 - 车企营销存在误导性话术,将L2+辅助驾驶包装为"高阶智驾"[4][24] - 现行法规对L2+级预警时间要求宽松(2.5秒),未强制MRF缓停功能[26] - 测评体系过度关注极限场景展示,忽视基础场景安全性[27] - 技术发展快于标准制定,需建立更严格的安全冗余机制[24][26] 数据细节 - 事故车速116km/h,制动踏板开度31%时每秒仅减速5米[15] - 小米SU7标准版AEB工作速度范围8-135km/h[15] - 碰撞后28分钟起火,符合国标5分钟内不起火要求[19] - 车门解锁指令传输需0.5-0.6秒,12V电断电可能阻断该过程[22]
十强房企拿地金额增长162%,四川引进演唱会最高奖500万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4-03 08:39
车网互动规模化试点 - 发改委等四部门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包括上海、常州、合肥等9个城市及30个项目[1] - 车网互动技术允许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能量传输,形成"削峰填谷"的良性循环[1] - 当前电网系统完善,车网互动需求可能有限,车主输电动力可能不足[1] - 未来光伏风电占比提升后,车网互动或对电网稳定发挥更大作用[2] 房企拿地情况 - 1-3月TOP100房企拿地总额2895.8亿元,同比增长30.6%[3] - 销售十强房企拿地金额1775亿元,同比增长162%[3] - 新增土储百强企业新增货值6220亿元,同比增长17.8%[3] - 房企投资积极性回升,主要聚焦核心城市优质地块[3] - 房企内部分化加剧,央国企与头部房企更具竞争力[4] 锡价上涨 - LME锡年内累计上涨31%,沪锡报297590元/吨[5] - 缅甸地震影响全球第三大锡生产国供应[5] - 锡广泛应用于半导体、5G、光伏等领域[5] - 全球锡矿储量下降,供需失衡导致价格上涨[5] - 国际贸易体系脆弱性显现[6] 四川省消费激励政策 - 四川省推出21条措施促进经济回升[7] - 引进大型演唱会最高奖励500万元[7] - 引进国际性文旅活动奖励500万元[7] - 政策主要针对消费信贷贴息、企业补贴等[7] 新能源汽车销量 - 零跑汽车3月交付37095台,同比增长154%,成为新势力销冠[9] - 理想汽车3月交付36674台,同比增长26.5%[9] - 小鹏汽车3月交付33205台,同比增长268%[9] - 极氪品牌3月交付40715台新车[9] - 车企竞争加剧,智驾技术成为新方向[10] 京东私有化达达 - 京东与达达签署私有化最终协议[11] - 达达2024年总净收入96.64亿元,同比下滑8%[11] - 京东外卖业务首批骑手多为达达骑手[11] - 京东计划提升达达员工薪酬至19-20薪[11] 老铺黄金业绩 - 老铺黄金2024年销售额98亿元,同比增长166%[13] - 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254%[13] - 公司目标将平均店效提升至超10亿元[13] - 采用"一口价"定价模式,区别于传统金店[13] A股市场表现 - 4月2日沪指涨0.05%,深成指涨0.09%[15] - 两市成交额9745亿元,创年内第二地量[15] - 机器人概念股走强,黄金概念股调整[15] - 市场对特朗普关税决议存在分歧[15]
三个女孩丧命,雷总还可以相信吗
盐财经· 2025-04-02 18:53
编辑 | 宝珠 作者 | 吴阳煜 视觉 | 顾芗 一场被焚烧戛然而止的考编梦。 3月29日晚间,在德州高速安徽境内池州至祁门段的路上,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发生了碰撞爆燃事故。经 过社交媒体的发酵后,该事件在近日得到外界越发热切的关注,引发了一场关于电动汽车智驾系统安全 性能,与机械门锁等安全设计的舆论风波。 当晚,三人从武汉出发计划到安徽池州。准备次日参加事业编制考试的驾驶人,发动一辆橄榄绿色的小 米SU7驶上了高速。当这辆车在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下,以116公里/小时持续行驶至池祁路段 时,由于当地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了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 车辆反应不及,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车内三人全部遇难。根据小米汽车方面公布的数据,系统最后确 认车辆时速约为97公里/小时。 4月1日晚间,雷军回应表示"心情非常沉重",并称"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对此,雷军微博 下方不少网友留言:"相信雷总"。 当一项新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日常,就免不了受到全民性的监督。这种监督不仅出于公众对安全的焦虑, 甚至也能成为企业迭代技术的动力。因此,此次三位女孩命丧火海,小米 需要站出来。 不确定性因素叠加,构筑了这样一个致命 ...
苗圩:智能化走过两个弯路,高阶智驾不能只是噱头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22 23:05
撰 文 / 周 洲 设 计 / 张 萌 3月20日,春分时节,由人民邮电出版主办的《志在超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新书发布暨 媒体见面会在北京举行。 《志在超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由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 息化部原部长苗圩撰写。 2020 年7月底,苗圩从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的岗位上退休。 由于大学所学专业是内燃机,几十年来工作也一直与汽车行业息息相关,苗圩对汽车行业最有感 情、最有兴趣、也最为熟悉,所以决定把对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聚焦到汽车 行业,继续探讨汽车行业在面临百年一遇的全球大变局下如何"换道超车"的问题。 经过四年多的努力,苗圩出了两本书,第一本是2024年年初出版的《换道赛车:新能源汽车的中国 道路》;第二本就是3月20日发布的《志在超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 《换道赛车》回答了中国的汽车产业"如何换道"的问题,姊妹篇《志在超车》对汽车产业竞争智能 化"下半场"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前瞻研判。 换道和超 发布会上,苗圩带着对汽车行业深厚的情感,围绕我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潜力与优势、机遇与挑 战,分享了自己写作这本书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中国汽 ...
2025,小鹏的进击战
雷峰网· 2025-03-20 18:39
核心观点 - 小鹏汽车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营收大幅增长,亏损收窄,预计2025年四季度实现盈利 [2][5] - 公司通过产品策略调整、供应链改革和技术投入实现业绩改善,并计划在2025年推出多款新车型以实现销量翻倍 [4][6][15] - 智驾技术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L3级智能驾驶,并量产自研图灵芯片 [16][17][1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408.7亿元,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的306.8亿元增长超100亿元 [2] - 2024年净亏损57.9亿元,同比2023年的103.8亿元收窄44.2% [5] - 2024年毛利率14.3%,按年上升12.8个百分点,自由现金流在下半年超过40亿元 [6] - 服务及其他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26.65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50.37亿元,近乎翻倍 [12] 销量与产品 - 2024年全年销量19万辆,其中第四季度销量9.15万辆,环比增长96.6%,占全年销量近50% [3] - MONA M03和P7+两款车型成为销量主力,MONA M03连续两个月交付破万,P7+接棒成为爆款 [4] - 2025年计划推出3款全新车型和4款大改款车型,销量目标为35万辆,较2024年翻倍 [15] 供应链与成本控制 - 供应链改革实现成本下降15%,M03电池采购"去宁德化",二线厂商占比超99% [6] - 供应商信心回归,MONA M03实际销量与规划销量一致,提升了供应链稳定性 [7][8] - 公司通过"省不该花的钱,赚该挣的钱,花该花的钱"策略实现经营改善 [6] 技术研发与智驾 - 2024年研发投入64.57亿元,较2023年的52.77亿元增加超10亿元 [10] - 自研图灵芯片进展顺利,预计将带来降本效果和软硬件结合优化 [12][18] - 计划2025年下半年在中国率先实现L3级智能驾驶,2026年量产支持L4低速场景无人驾驶车型 [17] - 智驾技术下沉至15万以下车型,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10][18] 市场与战略 - 产品策略转向"以价换量",放弃高端化,聚焦大众主流市场 [19] - 国际化目标为2025年海外销量较2024年的2万台翻倍以上,计划建立超300个销售和服务网点 [16] - 公司增长曲线包括AI+汽车、国际化及人形机器人与汽车产业融合 [16] - 2025款G6和G9上市后表现强劲,G6大定7分钟突破5000台,G9大定45分钟突破3000台 [15]
高阶智驾“破壁人”来了:13万标配激光雷达,还能「车位到车位」
量子位· 2025-03-12 11:59
核心观点 - 零跑通过全链自研实现高阶智驾技术下放,将激光雷达、200TOPS+算力、端到端智驾模型等配置以12.98万史低价标配在B10车型上,打破行业"高价高体验"与"低价规模化"的割裂格局[2][3][24] - 公司采用"一步到位"策略,直接以城区NOA为高阶智驾起点,后续通过免费OTA升级至车位到车位全场景能力,技术路径跳过中阶直接对标行业领先水平[4][11][35] - 端到端技术实现成本千元级规模普及,通过模仿人类司机数据解决复杂场景博弈问题,同时创新性解决"零违规"痛点,避免系统学习错误驾驶行为[6][12][13] - 硬件方案体现"轻量化"特征:单激光雷达+200TOPS稀疏算力的高通8650芯片实现同级性能,功耗降低50%,并通过舱驾一体域控架构为后续VLA模型上车预留空间[14][15][17][25][26] 技术架构 - 传感器配置:27个传感器组合(1激光雷达+11摄像头+3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采用禾赛ATX实现超低功耗[14][15] - 芯片方案:全球首发高通8650芯片,4nm制程200TOPS稀疏算力,较行业主流英伟达Orin芯片在有效算力相当前提下实现功耗减半[15][18][20] - 架构升级:从LEAP 3.0四叶草架构升级至3.5版本,完成端到端技术体系切换仅用6-8个月,实现智驾与智舱域控一体化[19][25] 产品表现 - 拟人化驾驶:施工区域智能绕行符合交规、转弯路口平顺避让行人电动车、紧急cut-in场景丝滑处理,体现防御性驾驶逻辑[8][9][11] - 成本突破:在单激光雷达+200TOPS算力条件下实现城区NOA,将激光雷达高阶智驾车型价格门槛拉低至13万内[24][28] - 标准定义:将行业高阶智驾标准从高速NOA提升至城区NOA,年内OTA后可达"车位到车位"的领先一代水平[29][35][36] 行业定位 - 技术代际:当前处于次世代阵营(全路段高阶智驾),OTA后锁定领先一代(车位到车位全场景)[32][33][35] - 产业影响:突破渐进式创新路径,通过底层芯片架构级理解实现硬件方案重构,改变主机厂依赖供应商的行业惯例[21][23][40] - 竞争格局:以13万价格带实现20万+车型的智驾配置,推动行业重新定义高阶智驾普及标准[2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