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智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破局·重构·新生 阿里资产峰会圆桌共话数智化浪潮下的资产生态协同新范式
财富在线· 2025-06-26 16:51
行业峰会概述 - "创见·数智——2025阿里资产年度峰会"在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举行,聚焦数智化浪潮下资产业态的创新与协同 [1] - 圆桌论坛主题为"破局·重构·新生",涵盖特殊资产盘活、国有资产数字化、破产重组趋势等议题 [1] - 论坛由阿里资产副总裁陈春主持,汇集学术界、企业界及服务机构专家参与讨论 [1] 资产盘活实践与挑战 - 资产处置与盘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3] - 江苏炜赋集团通过阿里资产平台成功处置1763套安置房,成交额17.19亿元,溢价率达44% [3] - 经验延伸至低效、废旧资产,覆盖综合园区运营、人才安居、商业经营、特殊资产处置四大领域 [3] - 未来3-5年需构建以"效率、价值、风险"为核心的可持续盘活生态 [3] 市场化手段与破产重组趋势 - 资产管理公司需通过市场化手段化解风险,为问题资产注入新生机 [4] - 破产清算仍是基本盘且效率优先,但重整质效未达预期,非上市公司投资乏力 [4] - "庭外重组破局,企业家自救"将成为重要新趋势,破产管理人角色拓展为"破局者"与"重组师" [4] 数智化与生态协同 - 数智化变革赋能实践,未来资产交易将日趋专业化、复杂化及多元化 [6] - 资产处置方、平台方、服务方、律所、会计所等需深度协同,实现国有资产从"静态沉淀"到"动态增值" [6] - 行业共识为"技术赋能是手段,生态协同是关键",进化路径包括智能化、协同化、价值化 [6] 阿里资产战略升级 - 阿里资产将从"资产交易平台"升级为"一站式资产服务平台" [7] - 以技术为驱动,升级产品、展业模式及服务体系,共建开放、智能的资产服务新生态 [7] - 赋能资产全链路价值提升,定义资产经营未来新图景 [7]
卢俊卿民企巡讲图谱:健康筑基×财富换轨×传承破局
搜狐网· 2025-06-26 13:33
巡讲核心内容 - 天九共享集团创始人卢俊卿完成《老板悄悄话之赢在下半场》六城巡回演讲,覆盖北京、深圳、长沙、温州、南宁、武汉,为超5000位企业家提供代际传承与产业升级的系统化实践指南 [1] - 巡讲以"告别悲壮、拥抱从容"为主线,聚焦"健康革命、财富跃迁、传承觉醒"三大战略,贯穿京津冀、粤港澳、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区域 [1] - 武汉站作为收官站紧扣"中部崛起"国家战略,聚焦智能制造、光谷科创等区域产业特色,提出"换赛道、换模式、换活法"三大数智化转型策略 [3] 区域战略落地 - 北京站首倡"告别悲壮,拥抱从容"发展哲学,通过AI神曲《老板难》揭示企业家事业健康双重危机 [3] - 深圳站锚定人工智能等四大风口,为科创企业绘制生态地图 [3] - 长沙与温州站以数字经济重构产业基因,用赋能平台激活传统业态 [3] - 南宁站将民营企业视为中国经济"承重墙",强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阶段需借助共享平台开启"第二春" [3] 企业转型方法论 - 针对华中地区家族企业传承难题,引用数据指出"被动接班者三年内离职率达68%",呼吁建立"战略传承"思维 [3] - 提出民营企业下半场竞争是资源整合的智慧战,需从"汗水换增长"转向"智慧创价值" [5] - 构建"诊断—开方—落地"全链条赋能体系,将30多年商海实战凝练成可复制的方法论 [5] 战略价值定位 - 强调民营企业的下半场需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从守护生存底线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5] - 巡讲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书写中国民营经济"从容生长"的生动实践 [5] - 系列巡讲将持续扩展至更多城市,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5]
北方铜业(000737) - 000737北方铜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5
2025-06-25 19:46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铜金属开采、选矿、冶炼及压延加工等,业务覆盖铜业务主要产业链,是有色金属企业 [2] - 主要产品为阴极铜、金锭、银锭、铜合金带材及压延铜箔等,阴极铜产能 32 万吨/年,硫酸产能 122 万吨/年,铜合金带材产能 2.5 万吨/年,压延铜箔产能 5000 吨/年 [2] - 2024 年营业收入 241.07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13 亿元;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68.38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71 亿元 [2][3] 财务与扩产情况 -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资产负债率为 64.88%,2024 年募资 9.655 亿元满足募投项目建设需求,生产经营和现金流正常 [4] 竞争优势 - 铜矿资源储量大,截至 2024 年底,铜矿峪矿保有铜矿石资源量 2.13 亿吨,80m~ - 325m 标高范围内查明工业矿体(5 号)铜矿石资源量 10371.8 万吨,品位 0.84%,金属量 869557 吨 [5] - 矿山开采技术先进,铜矿峪矿自然崩落法采矿工艺国际先进,多项指标优于行业平均或先进值,铜精矿成本行业领先 [5] - 产业链一体化,拥有从勘探、开采、选矿、冶炼到深加工的一体化产业链,降低运营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 [5] 资源开采年限 - 截至 2024 年底,按 900 万吨/年开采规模,铜矿峪矿现有采矿权范围内保有铜矿石资源量可服务 20 余年 [6] 经营风险 - 产品及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阴极铜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会影响公司业绩 [7] - 安全生产风险,铜矿石开采作业环境复杂,存在多种自然灾害和事故可能性,防护不当会造成损失并影响生产 [7] 产能计划 - 暂无冶炼产能扩张计划 [7] 产业链布局 - 上游强链,加强铜矿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推进深部接替资源勘查,推动与科研院所等合作,争取政策支持 [7] - 中游补链,深化再生铜资源利用,适时建立废铜回收基地和产业集聚区,实施数智化转型发展 [7][8] - 下游延链,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提升,依托孵化基地招商引入下游企业,加大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 [8] 再生铜业务 - 吸引培育建立大型废铜回收基地和产业聚集区,推进废铜回收等一体化发展,保障原料供应 [8] 黄金业务 - 铜冶炼过程中综合回收金、银等有价金属,2024 年生产金锭 6.3 吨,2025 年计划生产 6 吨,自有矿山铜矿石伴生少量黄金,黄金价格上升对业绩有积极影响 [8] 高性能铜带箔项目 - 一期工程建成,工艺流程全线打通,建成铜合金带材产能 2.5 万吨/年,压延铜箔产能 5000 吨/年 [8]
AI驱动油气产业数智跃迁
中国化工报· 2025-06-25 12:30
行业趋势与AI技术应用 - 全球能源结构加快转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石油行业深刻变革 [1] - AI技术成为推动能源行业数字化变革的关键驱动力,应用覆盖油气勘探开发、管道运输、炼油化工、产品销售等全业务链 [1] - AI加速向石化行业新材料研发、炼化生产、安全环保、设备管理、经营管理等各业务领域融合 [2] 企业合作与技术实践 - 华为持续加大油气行业投入,与客户、伙伴合作推动数智技术与油气行业深度融合,覆盖油田勘探与生产、管道运输、炼油化工、成品油零售等领域 [1] - 昆仑数智借助大模型与数字孪生技术融合,探索新型业务模式,打造智能化平台以优化多能协同效率、挖掘增长潜力 [1] - 华为与多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合作,展示大模型在油气勘探、开发、运销、炼化等场景的应用 [3] 战略部署与人才培养 - 石化企业需结合规模、业务需求、数据基础等因素,统筹考虑"能力—效率—成本",系统谋划AI大、小模型部署方向,推动与石化工艺和装备的深度融合 [2] - 数智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战略落地的重要保障,需面向管理、业务、技术人才开展体系化培养,通过训战结合模式孵化战略能力 [2] - 华为强调大模型在解决行业痛点、提升业务效率与安全性、赋能企业智能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3]
湘江新引力 | 三诺生物发展的“三级跳”:湘江新区沃土共育新高度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11:34
公司发展里程碑 - 三诺生物全球研发中心进入收尾阶段,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预计12月投入使用,将聚焦生物传感产业链攻关和可穿戴、高端植入医疗设备研发[1] - 2004年7月推出第一代血糖仪产品,经过20年发展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血糖仪企业,产品销往187个国家和地区[3][4][9] - 2012年3月19日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生物传感行业第一股[8] - 2023年新一代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上市,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慢病管理模式[13] 研发与技术布局 - 全球拥有7大研发中心和8大生产基地,研发人员836人,占总人员17.66%,其中海归人才88人[9] - 2021年与湘雅二医院、香港大学合作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2年参与芙蓉实验室共建[5] - 成立"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13] - 2022年调整企业愿景为"全球领先的糖尿病数字管理专家",推动全业务场景在线化、数据化、智能化[11] 国际化战略 - 通过海外并购实现国际化发展,在全球工厂实现财务、IT、HR、文化、管理协同[8] - 2012年引进顶尖科学家蔡晓华推出国内首款多功能生化分析仪,2015年引进外企HR高管王月峰建立国际薪酬体系[8] - 业务覆盖187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研发中心将集成人工智能、数字AI等前沿技术[1][9][13] 行业背景与市场需求 -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从1980年0.7%升至2002年城市4.5%、农村1.8%,当时血糖仪被外资垄断价格高达数千元[3] - 创始人李少波在90年代预见糖尿病爆发风险,创立公司目标为研发"买得到、买得起、愿意买"的血糖仪[3] - 公司定位未来十年市场需求,认为生物医药企业必须快速拥抱AI技术,形成"人+AI"核心能力[11] 区域发展支持 - 湖南湘江新区提供政策优惠、灵活性用地、友好上市环境,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配套集群[5][7] - 与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及长沙医院保持产学研合作,国际人才服务之家助力引进海归人才[5][8] - 新区完成从产业链配套到创新全链条建设,推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体系[13]
广发证券(000776) - 2025年6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4 19:42
分组1:公司整体业务布局与优势 - 公司围绕培育新质竞争力等核心重点工作,深化业务转型、优化业务结构、加快数智化转型,锻造各业务板块核心竞争力 [2] - 公司持续锻造综合金融服务实力,主要经营指标多年稳居中国券商前列,研究、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核心业务位居前列 [2] 分组2: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聚焦财富经纪业务“高质量客群和高效率线上运营”,线上线下并举拓展客户和运营,推进系列改革,向买方投顾转型,严守合规底线 [2][3] 分组3: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贯彻国家战略与监管要求,打造产业投行、科技投行,深耕重点区域,推进境内外一体化,加强集团化业务协同,加速投行数智化转型,强化全流程质量管控 [4] 分组4:投资管理业务板块开展情况 - 公司投资管理业务板块包括资产管理、公募基金管理及私募基金管理业务,统筹资源构建产品供给体系 [5] - 广发资管加强投研体系建设,提升主动管理能力,规模有所增长 [5] - 截至2025年3月末,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剔除货币基金后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分别位于行业第3、第1 [5]
钢铁与AI融合新纪元:南钢“元冶·钢铁大模型”引领行业智能化变革
搜狐财经· 2025-06-24 07:49
钢铁行业与信息技术融合 - 南京钢铁集团与华为合作发布"元冶·钢铁大模型",标志着钢铁行业与ICT领域跨界合作的新里程碑 [1] - 活动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及江苏省数据局指导,凸显政策支持力度 [1] 南钢数智化转型战略 - 公司以"一切业务数字化,一切数字业务化"为核心战略,打造国际一流智慧生命体 [3] - 构建"一脑三中心"数字化运营管理体系,实现全流程贯通,优化能源管理、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 [3] - 率先实施数据治理311工程,成为首批将数据资产纳入财务报表的上市公司 [3] 智能化阶段进展 - 启动"人工智能百景千模"三年计划,已开发投用超过120个AI模型 [4] - 2025年3月与华为开展"钢铁大模型百日会战",加速行业级大模型架构建设 [4] 元冶·钢铁大模型技术特点 - 采用多模型协同方式,融合AI模型与行业机理模型,形成双向驱动智能模型集群 [6] - 构建"云-边-端"三位一体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实时监控与质量校验 [6] - 建立企业级数据中枢,具备全生命周期服务治理和智能监控运维能力 [6] 数智化应用成果 - 智慧研发领域通过AI4S能力降低研发成本并缩短周期 [8] - 钢材力学性能预测模型实现实时在线预测,提升产品成材率与交付效率 [8] - 视觉大模型显著提升质检效率,强化产品质量保障 [8]
奶业闯关
经济日报· 2025-06-24 06:10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奶业从2000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7公斤增长至2024年42公斤,产量从3200万吨增至4079万吨,彻底摆脱三聚氰胺事件影响[3] - 优质乳工程覆盖29省79家乳企,2024年优质巴氏杀菌乳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97%,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达发达国家水平[4] - 规模养殖比例达76%,奶牛单产超欧盟平均水平,生鲜乳和乳制品抽检合格率多年稳定在99.5%以上[4][6] 产业链升级 - 上游饲草领域:优然牧业自产苜蓿草特优级占比超60%,达到美国水平;赛科星累计培育优秀种公牛560余头,性控冻精生产能力亚洲第一[7] - 中游养殖领域:伊利推动智慧牧业转型,敕勒川基地实现挤奶全自动化;全国奶牛存栏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76%[5][6] - 下游加工领域:飞鹤建成国内首条乳铁蛋白自动化生产线,打破国外垄断;婴幼儿配方奶粉国产品牌市场份额达60%[8] 市场供需与挑战 - 2022-2024年生鲜乳价格连续三年下降,2024年主产省均价3.11元/公斤,较2023年下降15.03%,养殖场亏损面达70%[10][11] - 消费增速不及产量增速,2022年起奶类消费下降,导致阶段性过剩;乳制品进口关税仅12.2%,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11][24] - 产品结构单一:液态奶占比过高,干乳制品少;高价产品多,平价产品少;城市消费多,农村消费少[25] 政策与创新应对 - 农业农村部实施奶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项目,内蒙古、河北等地对乳企喷粉给予补贴,黑龙江实施收购增量补贴[12] - 企业探索差异化路线:盛全农牧开设18家鲜奶吧,鲜奶售价1.4万元/吨;花花牛推出荆芥风味酸奶等网红产品[15] - 新国标禁止灭菌乳使用复原乳,与国际标准接轨,推动质量提升[23] 未来发展方向 - 构建产业链利益共同体:推动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核心奶源区+加工企业"合作模式,建立价格协商机制[27][28] - 全产业链突破:提升饲草自给率,攻克奶牛育种关键技术,降低饲料成本占比(目前显著高于新西兰)[29] - 扩大消费场景:开发功能性奶制品,推动学生奶覆盖率从17%提升至30%,发展鲜奶吧等新业态[21][22]
从前5月数据看广东经济的韧与劲
搜狐财经· 2025-06-24 01:03
广东2025年前5月经济表现 核心观点 - 广东经济呈现稳中有进、提质向新的发展态势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 消费市场回暖提速 高技术产业增势强劲 [1] - 制造业作为经济"压舱石"展现超强韧性 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0%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7.4% 电气机械制造业增长7.8% 汽车制造业增长5.9% [6] - 投资结构优化 工业投资占比达37.2% 汽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8.4%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5.1% 占工业投资比重35.9% [6] - 消费市场持续释放潜力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万亿元 同比增长3.7% 5月单月增速6.4% 家电家具大宗消费分别增长52.5%和67.7% [7] - 外贸表现稳健 进出口总额3.75万亿元 同比增长4% 机电产品出口强劲 "新三样"和无人机出口分别增长29.8%和27.1% [7] 制造业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活力强劲 民用无人机产量激增66.7% 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33% 新能源汽车产量连续多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6] -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速成型 高端装备制造 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快速发展 [6] 投资结构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5% "两重"建设项目加速推进 [6] - 现代服务业投资较快发展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0.0% [6] 消费市场 - 线上消费持续领跑 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3.5% [7] - 文旅消费火热 广州"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近1190万人次 文旅消费同比增长14.2% [7] - 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8.2% 受"全运年"影响显著 [7] 外贸表现 - 外贸"朋友圈"更加多元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7] - 机电产品出口增势强劲 展现强大发展韧性和综合竞争力 [7] 经济展望 - 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本特征和趋势没有改变 为全年稳定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8] - 政策效能持续释放 将推动经济破浪前行 打开发展新天地 [8]
科技赋能,国诚投顾构建“AI+金融”生态矩阵
行业智能化转型趋势 - 金融行业正经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跨越式跃迁,技术迭代以指数级速度重塑金融服务底层逻辑与竞争边界[2] - AI技术推动投研逻辑重构、财富管理范式革新及金融数据价值释放,智能化转型已从概念验证迈向规模化落地[2] - 算法驱动的交易策略实现毫秒级市场机会捕捉,深度学习技术支撑"千人千面"个性化财富管理方案[2] 国诚投顾的战略实践 - 公司作为金融科技融合创新先行者,参与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金融论坛,探讨智能金融基础设施与下一代金融系统设计原则[2] - 加速推进数智化转型,通过上云实现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全链路提效,强调技术、业务与合规要素融合的"三方共绘"架构决策[4] - 技术层面完成从传统ECS架构向云原生Serverless架构全面转型,接入阿里云全栈自主研发AI技术[6] 技术合作与生态构建 - 部署DeepSeek探索智能投顾场景应用,借助国家超算互联网实现私有化部署技术支持[6] - 与阿里云合作整合AI技术资源,驱动投顾决策效率、服务响应速度及技术架构韧性多维度跃迁[6] - 构建开放协同的金融科技生态,通过行业论坛交流与前沿技术引入持续拓展"AI+金融"应用边界[6]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依托AI技术解锁更多投顾服务新场景,在科技金融领域开辟创新可能[6] - 持续深耕AI技术应用,突破"AI+金融"发展边界,应对未知挑战与机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