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战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关税背景下中日经贸发展契机展望|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25 18:30
中美关税现状与影响 - 当前美国对中国直接关税税率为51.3%(包括特朗普第一任期加征的19%和基础关税2.3%),中国对美国实际关税税率为37.5%(包括反制关税20%和基础税率7.5%)[4] - 2025年5月中美达成90天关税暂缓协议,美国将145%报复性关税降至30%,中国将125%反制关税保留10%基础税率,其他暂缓执行[2] - 高关税导致美国民生商品短缺加剧,洛杉矶港口出口量减少30%,中国企业转向日本市场规避风险[1][5] 日本贸易结构与现状 - 日本出口以汽车(占对美出口28.3%)、半导体设备、工业机械等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进口依赖能源和原材料[9][14] - 2025年4月日本出口同比增长2%(低于预期的2.5%),贸易逆差1158亿日元,对美国出口下降1.8%(汽车出口减少4.8%)[12][17] - 日本推行"中+1"供应链战略,参与CPTPP/RCEP等区域协定,加速新能源和数字经济领域布局[11] 特朗普关税对日本的冲击 - 美国对日本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钢铁铝产品25%关税,其他商品加征24%关税[14] - 日本要求美国撤销所有加征关税但未获响应,仅"对等关税"暂停90天,汽车出口受创显著[15][17] - 日元走强叠加关税影响,导致日本半导体设备、工程机械等对美出口同步下滑[17]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中美关税战促使日本企业将供应链向东南亚、印度转移,同时加大对美欧投资以分散风险[10][11] - 日本通过多边贸易协定构建多元化市场格局,但能源价格波动和汇率变化仍制约贸易平衡[11][12]
欧盟警告:即使特朗普实施基准关税,仍将进行报复
华尔街见闻· 2025-06-25 17:44
贸易争端升级 - 欧盟表示若美国对欧盟商品征收基准关税,将对包括波音飞机在内的美国进口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1] - 欧盟产业政策专员称若美国坚持保留10%关税,将采取报复措施涉及关键领域 [1] 谈判僵局与分歧 - 欧盟指责美国要求不公,包括鱼类出口配额措施和不对等关税举措 [2] - 美国提出经济安全要求被欧盟官员形容为异想天开 [2] - 欧盟寻求互惠互利协议,但需成员国协调同意任何报复措施 [2] 航空业成为焦点 - 欧盟特别关注空客面临额外10%关税可能导致与波音的不公平竞争 [3] - 民用航空业被视为贸易战中暴露的关键行业 [3] - 波音股价周二一度下跌0.6%,最终收跌0.2% [3] 欧盟报复措施准备 - 欧盟已批准对价值210亿欧元美国商品征收关税,针对摩托车、威士忌等政治敏感商品 [6] - 欧盟准备额外清单对价值950亿美国产品征收关税,回应汽车关税和对等关税 [6] - 报复清单可能随成员国和行业需求调整 [6] 谈判前景与立场 - 德国总理表示希望7月初达成解决方案,但欧盟已准备捍卫自身利益 [7] - 即使谈判进展顺利,欧洲人预期最多达成原则性协议延长关税暂停状态 [7]
达沃斯热议贸易战无赢家,关税和地缘局势导致FDI降温|2025夏季达沃斯
第一财经· 2025-06-25 14:19
美欧贸易谈判进展 - 意大利企业与制造部副部长瓦伦蒂尼预测美欧贸易谈判最后期限将被推迟,认为全面关税不可接受且当前策略不成功 [1] - 欧盟若未在7月9日前与美国达成协议,出口商品可能面临美国50%的关税 [1] - 欧盟27个成员国将贸易政策制定权交给欧盟,但共识谈判复杂,美方诉求不明确可能导致谈判拖延 [3] 关税政策对企业影响 - 美国单边关税政策引发企业评估政治风险,政策波动冲击债券市场并增加供应链规划难度 [1][4] - 关税政策频繁变动导致企业困扰,跨国公司和中小企业均面临供应链、定价和库存管理挑战 [4][5] - 美国"大而美法案"中的外国公司税收条款可能进一步加剧企业运营复杂性 [5] 供应链与投资趋势 - 全球企业供应链模式从"准时制"转向风险管理导向,冗余库存成为新常态 [3] - 关税壁垒抑制投资信心,加速供应链重构,长期不确定性或引发全面经济衰退 [3][6] - 企业因供应链中断推动多元化投资和生产,但政策不确定性阻碍新工厂投资计划 [6] 全球FDI动态 - 发展中国家FDI流入量降至2005年以来最低,发达经济体FDI流入量为1996年以来最低 [6]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关税和供应链挑战导致全球FDI降温,私募股权退出策略受阻 [6] - 新兴市场面临FDI稀缺问题,资金持续流向美欧日等成熟市场,加剧经济复苏难度 [6][7] 新兴市场困境 - 新兴市场受通胀、债务和贸易放缓拖累,FDI集中流向成熟市场导致增长动力不足 [7] - 地缘政治紧张颠覆FDI流向逻辑,新兴市场在资产管理中被视为"高风险低回报" [6][7]
贸易战转折点在何时?彭森:物极必反,最后还是要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搜狐财经· 2025-06-25 10:27
世界经济格局与产业链供应链 - 世界经济政治安全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地缘政治引发剧烈冲突 [2] - 世界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强烈冲击 世界经济格局出现碎片化现象 [2] - 供应链的打破是世界范围的 中国需为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做出贡献 [2]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将贸易战压力转化为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动力 [2] - 未来十年需加强传统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2] - 七大战略新兴产业需实现质的提高 包括新一代信息产业 生物产业 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等 [3] - 未来产业需国家重点扶持和引导 包括AI技术 生命科学等 [4] 全球布局与经济复苏 - 企业全球布局面临诸多困难 对世界经济复苏增长造成影响 [4] - 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要求各国发挥优势生产质优价廉产品 形成产业链供应链 有利于全球经济 [4]
五矿期货农产品早报-20250625
五矿期货· 2025-06-25 09: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豆整体偏震荡,豆粕市场多空交织,国内暂时无大需求问题,以交易供应预期差为主 [2][5] - 油脂受美国生物柴油政策草案和马来西亚高频数据支撑,但上方空间受增产预期等因素抑制,震荡看待 [9] - 后市糖价延续震荡下跌可能性偏大,下一轮反弹需巴西产量出现较大问题 [12] - 短线郑棉价格反弹,但缺乏持续反弹强驱动,预计延续震荡走势 [15] - 鸡蛋现货因短时备货反弹,但梅雨季需求持续性差,盘面关注上方压力,反弹抛空 [17] - 生猪近端合约交割前适当逢低短多,下半年合约等待后期逢高抛空 [19] 各品种总结 大豆/粕类 - 周二美豆继续回落,国内豆粕期货也回落,现货压榨量本周或创新高,累库压力增大,成交较弱但提货较好 [2] - 美豆产区未来两周降雨偏好,生物柴油政策提供利好,但全球蛋白供应过剩,美豆可能仍低于成本 [3] - 09等远月豆粕目前略高于成本,下游买货情绪高涨,饲企库存累积,油厂压榨量创新高,7月左右或见库存压力,建议在成本区间低位逢低试多,高位关注榨利和供应压力 [5] 油脂 - 马来西亚6月棕榈油出口量预计增加,产量有增减变化;巴西6月大豆、豆粕、玉米出口量有调整;印尼4月棕榈油及棕榈仁油产量同比增加,出口偏低,库存环比增加 [7] - 周二国内油脂跟随原油大跌,后续需关注7月美国生物柴油政策听证会,国内现货基差震荡回落 [7][8] - 美国生物柴油政策草案和马来西亚高频数据支撑油脂,但上方空间受多种因素抑制,震荡看待 [9] 白糖 - 周二郑州白糖期货价格偏弱震荡,现货报价部分下跌;2025/26榨季巴西中南部甘蔗压榨量预计减少,但食糖产量预计增长 [11] - 随着外盘下跌,进口利润窗口打开,后市糖价延续震荡下跌可能性偏大,下一轮反弹需巴西产量出现较大问题 [12] 棉花 - 周二郑州棉花期货价格上涨,现货价格下跌;6月中旬以来新疆高温对棉花生长不利,美国棉花优良率较之前一周下修 [14] - 今年以来进口窗口基本关闭,二季度后棉花库存加速去库,短线郑棉价格反弹,但缺乏持续反弹强驱动,预计延续震荡走势 [15] 鸡蛋 - 全国鸡蛋价格多数稳定,少数微调,供应量稳定,走货减慢,库存略增多,预计今日蛋价部分稳定部分下跌 [16] - 鸡蛋现货因短时备货反弹,但梅雨季需求持续性差,现阶段主要矛盾在供应端,盘面关注上方压力,反弹抛空 [17] 生猪 - 昨日国内猪价涨跌稳均有,市场对高价接受度降低,屠宰端宰量有稳有降,养殖端有挺价情绪,今日猪价或主流稳定 [18] - 生猪近端合约交割前适当逢低短多,下半年合约等待后期逢高抛空 [19]
英媒:欧盟准备征收报复性关税,以确保与特朗普达成更好的贸易协议
快讯· 2025-06-24 23:16
英媒:欧盟准备征收报复性关税,以确保与特朗普达成更好的贸易协议 金十数据6月24日讯,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即将到来的谈判最后期限之前,一位高级官员警告称, 如果欧盟想要达成一项好的协议,就必须在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中发出"可信的威胁"进行报复。两名欧 盟官员表示,欧盟委员会主席的幕僚长塞伯特上周在七国集团峰会结束后告诉欧盟各国大使,强有力回 应的前景将有助于说服美国总统下调对欧盟征收的高额关税。德国总理默茨亦暗示,他的政府将支持采 取更强硬的措施。他周二表示:"如果没有达成协议,我们准备使用各种选择。我们能够也将捍卫我们 的利益。"塞伯特告诉各国大使,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准备升级谈判,以争取更好的协议。他请求 他们支持对价值95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收一揽子关税,并表示欧盟委员会还在准备针对服务业的措施 ——包括对美国科技公司征税,以及限制美国企业获得公共采购合同。其中一位官员表示,传递出的信 息是,"我们需要通过可信的再平衡方案来发挥杠杆作用"。 ...
著名空头:关税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或有相似之处
财富FORTUNE· 2025-06-24 20:42
贸易战风险 - 亿万富翁投资者史蒂夫・艾斯曼警告称,若特朗普持续的关税立场引发全面贸易战,全球经济将陷入严峻困境 [1] - 艾斯曼认为关税及潜在贸易战是当前市场唯一风险,二者是孪生事物,无力阻止 [2] - 美国银行调查显示47%的基金经理认为贸易战导致的全球衰退是最大尾部风险 [2] 贸易谈判进展 - 摩根大通将美国和全球衰退概率从60%下调至40%,归因于特朗普削减对华关税 [2] - 美国尚未解决与欧盟贸易问题,截止日期为7月9日 [2] - 特朗普暗示对欧盟协议条款不满,认为条件不公平 [7] 历史类比与欧盟复杂性 - 艾斯曼将当前贸易环境与一战前局势类比,指出互惠条约可能导致意外冲突 [3][4] - 与欧盟谈判复杂,需平衡27个成员国利益,艾斯曼形容为"放牧一群猫" [5][6] - 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征收50%关税,并施压放宽科技法规,反对增值税 [6] 谈判策略与风险 - 前商务部长罗斯警告特朗普政府可能因自负疏远欧洲盟友 [7] - 罗斯建议美国应帮助欧洲国家变强并保持密切关系 [8]
欧洲央行管委卡兹米尔:在贸易战局势更为明朗之前,不会调整利率。
快讯· 2025-06-24 20:27
欧洲央行管委卡兹米尔:在贸易战局势更为明朗之前,不会调整利率。 ...
瑞达期货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日报-20250624
瑞达期货· 2025-06-24 19:00
| |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日报 | | 2025/6/24 | | --- | --- | --- | --- | | 项目类别 | 数据指标 最新 环比 数据指标 | 最新 | 环比 | | EC主力收盘价 | 1772.000 -133.3↓ EC次主力收盘价 | 1304.6 | -76.30↓ | | 期货盘面 | EC2508-EC2510价差 467.40 -37.60↓ EC2508-EC2512价差 | 314.50 | -30.40↓ | | EC合约基差 | 165.14 +103.00↑ | | | | 期货持仓头寸(手) EC主力持仓量 | 44791 -2262↓ | | | | SCFIS(欧线)(周) | 1937.14 239.51↑ SCFIS(美西线)(周) | 2,083.46 | -825.22↓ | | | SCFI(综合指数)(周) 1869.59 -218.65↓ 集装箱船运力(万标准箱) | 1,227.97 | 0.08↑ | | 现货价格 | CCFI(综合指数)(周) 1342.46 99.41↑ CCFI(欧线)(周) | 1,578.60 | 89. ...
特朗普出手了,50%关税生效!伊朗也出手了,挑战全球能源命脉
搜狐财经· 2025-06-24 17:48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商务部公告将钢产品关税加征至50%,已于6月23日生效[1] - 自2025年6月23日起,洗碗机、洗衣机、冰箱等八大类产品将统一适用50%税率,征税金额按钢铁组件价值计算[3] - 2月10日钢铝关税定为25%,6月3日升至50%,范围扩展至日常消费品[5] 关税影响分析 - 美国钢铁企业短期可能获益,但进口成本骤增直接推高家电价格,零售价格可能上涨5%-10%[5][7] - 全球供应链断裂可能引发贸易伙伴反制,威胁美国企业长期竞争力[7] - 美国钢铁产能利用率仅为78%,高关税未明显提振产业[34] 中东局势与能源危机 - 伊朗议会建议关闭霍尔木兹海峡,该海峡每日通过的海运原油占全球总量1/3,货物运输量占全球1/5[9][11] - 专家预测油价可能从75美元/桶飙升至100-120美元/桶[11] - 布伦特原油已涨至75.78美元/桶,美国原油攀升至74.04美元/桶[12] 能源市场连锁反应 - 油价上涨可能让产油国如俄罗斯、沙特受益,但推高全球通胀压力[27] - 国际能源署警告霍尔木兹海峡关闭将减少全球石油供应20%,恐引发"滞胀"危机[30] - 欧洲央行表示若油价突破100美元/桶,欧元区通胀可能升至3%[44] 全球经济联动效应 - 依赖对美出口的经济体如欧盟和亚洲国家首当其冲[24] - 美联储已将2025年通胀预期上调至3.5%,若油价失控通胀可能突破4%[22] - 新兴市场国家面临货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双重风险[44] 潜在政策调整 - 专家建议对除特定国家外维持10%关税并延长一年过渡期,可获约4000亿美元年税收[26] - 市场预测特朗普可能选择再次延期关税以避免更大经济动荡[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