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
搜索文档
2025云栖大会:超70%能源央企接入阿里云AI
环球网· 2025-09-26 12:17
行业渗透与合作 - 中国超70%能源央企接入阿里AI 包括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 中石化 国家管网 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煤科等行业巨头 [1] - 应用范围贯穿电力 油气 煤炭等能源全谱系 [1] - 能源行业在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下对技术选型要求严苛 央企选择具有全栈AI技术的阿里云作为合作伙伴 [1] 电力领域应用 - 国家电网发布千亿级多模态行业大模型"光明电力大模型" 由阿里巴巴提供从基础大模型到AI开发平台的全栈技术支持 [1] - 光明电力大模型专业能力达到最高等级"卓越级" 专业能力较主流大模型平均高出15% [1] -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将计量自动化系统升级为"计量大脑" 覆盖全省超5000万用户 [3] - 计量设备AI指挥官使工单处置效率提升8倍 故障自愈率达80% [3] 油气领域应用 - 国家管网集团构建联通超5万公里油气管网的开放服务及交易平台 基于通义千问等大模型建立行业专属知识库 [5] - 平台通过AI智能推荐最优管输路径 需求提报效率提升60% 资源紧急调运实现秒级响应 [5] - 平台团队使用通义灵码提升开发效率 [5] 煤炭领域应用 - 中国煤科的太阳石矿山大模型和"晓悟"煤矿透明地质大脑接入通义千问 [5] - 晓悟地质垂直大模型在全国87%千万吨级矿井部署 将地质数据和专家经验转化为动态知识库 [5] - 中国煤科与阿里云签署战略协议 共同建设煤炭行业人工智能基础平台 [5] 技术能力与战略 - 阿里云提供全栈AI技术支持 包括基础大模型和AI开发平台"百炼专属版" [1] - 能源行业数智化转型目标是更安全 更稳定 更低碳和更高效 [7] - 阿里云将持续投入打造最领先AI基础设施和模型 服务国家能源行业 [7]
建信期货钢材日评-20250926
建信期货· 2025-09-26 10:15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类型:钢材日评 [1] - 日期:2025年9月26日 [2] - 研究员:翟贺攀、聂嘉怡、冯泽仁 [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螺纹钢、热卷期货明显反弹后涨幅收窄,考虑到反内卷政策和钢铁结构性减产,原料端支撑相对可期,预计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钢材市场将在回调整固后二次反弹,需关注成材利润恢复节奏和钢厂、焦化厂补充原料库存意愿带来的行情变化 [9] 各部分内容总结 行情回顾与后市展望 行情回顾 - 9月25日,螺纹钢、热卷期货主力合约区间震荡,收盘价较前一日略涨;螺纹钢RB2601收盘价3167元/吨,涨0.32%;热卷HC2601收盘价3358元/吨,涨0.24%;不锈钢SS2511收盘价12930元/吨,涨0.19% [5] - 9月25日,西安市场螺纹钢价格涨10元/吨,其他主要螺纹钢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主要热卷市场价格基本稳定;螺纹钢2601合约日线KDJ指标死叉,热卷2601合约日线KDJ指标继续回落;二者日线MACD红柱均连续3个交易日收窄 [7] 后市展望 - 截至本周,五大材周产量连续3周回落后转为回升,需求自3月上旬以来新低连续3周回升,五大材社会库存自4月下旬以来新高回落 [8] - 原料市场方面,截至上周,247家钢厂铁矿石库存连续3周回落后回升,64家样本钢厂进口矿烧结粉矿库存创下6月下旬以来新低后明显回升;澳巴铁矿石发运量明显下滑至2月下旬以来新低,到港量回落幅度相对较小;吨焦利润连续5周盈利,9月24日焦炭现货再度提涨;焦化厂和钢厂焦炭库存普遍不高,未来焦炭现货价格提降空间有限;国内煤矿在接近完成长协任务后明显增产可能性不大 [9] 行业要闻 - 2025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5万个,1 - 8月已开工2.17万个,河北、辽宁等地区已全部开工 [10] - 2025年1 - 8月,全国铁路客运需求旺盛,货物运输畅通,投资规模高位;完成货运发送量34.67亿吨,同比增2.6%;8月发送货物4.57亿吨,同比增5.6%;1 - 8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41亿元,同比增5.6% [10] - 9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日产207.3万吨,环比降0.6%;生铁日产191.0万吨,环比增0.7%;钢材日产206.1万吨,环比增5.4% [10] - 9月中旬末,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1529万吨,环比上一旬降3.4%,比年初增23.6%,比上月同旬降2.4%,比去年同旬降2.3%,比前年同旬降3.0% [10] - 9月25日,全球最大煤电碳捕集示范工程在华能甘肃正宁电厂投入运营,年捕集二氧化碳150万吨,技术和装备全国产化 [10] - 2025年8月,全球70个纳入统计国家粗钢产量1.45亿吨,同比增0.3%;非洲同比降3.8%,亚洲和大洋洲同比提0.4%,欧盟(27国)同比降2.8%,其他欧洲国家同比提2.1%,中东同比提21.5%,北美同比提1.6%,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乌克兰同比降4.9%,南美同比降5.0% [11] - 必和必拓批准14亿澳元投资,升级西澳大利亚黑德兰港基础设施 [11] - 2025年1 - 7月,俄罗斯煤炭公司净亏损2250亿卢布,高于去年同期31亿卢布亏损和今年上半年1852亿卢布亏损 [11] - 印度煤炭与煤矿联合部长表示,到2030年印度煤炭需求将增至约16亿吨,煤炭仍将在能源结构中扮演关键角色 [11] 数据概览 - 涉及钢材五大品种周产量、钢厂库存、主要市场螺纹钢和热卷现货价格、主要城市螺纹钢和热卷社会库存、高炉和电炉开工率与产能利用率、全国日均铁水产量、钢材五大品种表观消费量、上海螺纹和热卷现货与1月合约基差等数据图表,数据来源为Mysteel和建信期货研究发展部 [15][16][21]
零碳矿山机器人+人工智能 博雷顿引领全球矿山能源革命
智通财经· 2025-09-26 09:15
政策与市场驱动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推动人工智能+能源场景应用发展[1] - 双碳政策指引下 矿山工程新能源转型成为零碳政策主要抓手之一 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强化绿色矿山建设要求[2] - 政策指引新能源能源装备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 要求突破高硬度高耐磨岩体截割材料、高功率密度防爆传动系统等关键技术[2] 行业市场规模 - 中国新能源主要工程机械类别市场规模保持双位数及以上复合增速增长 装载机及宽体自卸车2020-2024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29.7%和127.6%[2] - 预计到2029年新能源装载机市场规模达287亿元 新能源宽体自卸车达149亿元 保持高双位数复合增长[2] - 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具有强大驾驶稳定性控制系统 已成为实现矿山工程高质量增长的未来趋势[2]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作为零碳矿山机器人第一股 提供设计、开发、制造具有自动作业能力的矿山机器人 并提供智能运营服务和光储能源服务[1] - 以零碳智慧矿山场景为基本盘 充分利用矿业客户资源优势 以光伏场景拓展产业零碳经济[1] - 与华为数字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以"构网型光储技术"为核心开拓非洲及南美矿山市场 共同打造"矿山操作系统"[5] 技术优势 - 构网型光储技术难度远高于户用/工商业储能 可独立支撑矿区电网稳定 减排强度远超特斯拉方案[5] - 通过AI能量管理系统实现矿区能效提升50% 碳排放降低70%[7] - 自主研发"实用主义"自动驾驶矿卡即将发布 聚焦安全、高效、绿色核心需求[7] 订单与客户 - 与鸣阳矿业订立战略合作协议 拟提供不低于1000台电动矿卡无人驾驶车辆及无人驾驶服务[3] - 与华润水泥合作始于2024年9月 首次提供6台电动矿卡 一年后再获1.18亿元订单覆盖多个矿山项目[3] - 因设备质量、稳定性和售后服务出色表现 获华润水泥授予"优质供应商"奖项[4] 战略合作与发展 - 与果下科技订立储能系统设备采购合同 涉及矿业光储项目储能系统设备的采购、交付及配套服务[6] - 携手国际矿业巨头在赞比亚投运纯电动矿卡 刚果(金)光储电站即将稳定供电[7] - 获恒生指数有限公司选定并将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7] 市场表现 - 自今年5月份上市以来持续获得资本青睐[1] - 在AI应用赛道投资浪潮下 估值仍具备较高上升空间[7] - 人工智能应用赛道诞生多只数倍股 如寒武纪过去两年市值翻10倍[1]
零碳矿山机器人+人工智能 博雷顿(01333)引领全球矿山能源革命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09:13
政策与市场驱动 - 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推动人工智能+能源场景应用发展 [1] - 双碳政策指引下 矿山工程新能源转型成为零碳政策主要抓手 自然资源部及能源局多项政策推动新能源装备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 [2] - 中国新能源主要工程机械类别市场规模保持双位数及以上复合增速 装载机及宽体自卸车2020-2024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29.7%和127.6%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分别达287亿元和149亿元 [2]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作为零碳矿山机器人行业龙头 提供具有自动作业能力的矿山机器人 智能运营服务及光储能源服务 [1] - 与华为数字能源战略合作 以构网型光储技术为核心开拓非洲及南美矿山市场 共同打造矿山操作系统推动矿业向清洁能源生产者转型 [5] - 自主研发的实用主义自动驾驶矿卡即将发布 通过AI能量管理系统实现矿区能效提升50% 碳排放降低70% [7] 客户合作与订单增长 - 与鸣阳矿业订立战略合作协议 拟提供不低于1000台电动矿卡无人驾驶车辆及服务 [3] - 华润水泥在首次采购6台电动矿卡一年后 再次下达总金额1.18亿元订单覆盖多个矿山项目 并授予公司优质供应商奖项 [3][4] - 与国际矿业巨头在赞比亚投运纯电动矿卡 刚果(金)光储电站即将稳定供电 [7] 市场认可与发展前景 - 公司获恒生指数有限公司选定将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 估值具备较高上升空间 [7] - 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因强大驾驶稳定性控制系统 成为实现矿山工程高质量增长未来趋势 [2] - 光储能源服务新赛道大幅拓展成长空间 构网型储能技术难度远高于户用/工商业储能 减排强度远超特斯拉方案 [5][6]
联合动力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今年苏州已新增上市公司12家,新增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全国第一
苏州日报· 2025-09-26 08:26
公司上市概况 - 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25日通过云直播形式在深圳、苏州同步举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上市仪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1] - 公司此次发行股份28857.4910万股,发行价为12.4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36.01亿元 [4] - 联合动力成功登陆国内资本市场被视为公司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和加速发展的新起点 [5] 公司业务与定位 - 联合动力成立于2016年9月,总部位于吴中区,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4] - 公司逐步实现了产品的全平台覆盖、集成化设计、高压化适配、全球化功能,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领军企业 [4] - 公司未来将坚持核心技术创新,以全球化、全产业链的发展视野布局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致力于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5] 区域资本市场表现 - 随着联合动力上市,苏州今年已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2家,其中境内A股7家,新增境内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1] - 苏州累计上市公司达到277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225家、位居全国第五,资本市场“苏州板块”正不断壮大 [5][6] - 苏州市政府表示将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最好政策、最优服务、最大支持,助力企业发展 [4]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50926
天风证券· 2025-09-26 07:45
证券研究报告 | 2025 年 09 月 26 日 晨会集萃 制作:产品中心 重点推荐 《固收|2025 年 8 月中债登和上清所托管数据——商业银行增配国债政金 债,广义基金增持地方债》 1、银行间杠杆率:环比微升,低于往年同期。8 月末银行间债市杠杆率 环比小幅上升:8 月末银行间市场杠杆率为 106.88%,较上月末的 106.81% 上升 0.07pct,总体低于历年同期杠杆率。2、托管数据总览。2025 年 8 月,中债登、上清所债券总托管规模 174.54 万亿元,环比增加 15060 亿 元;其中,中债登环比增加 15382 亿元、上清所环比减少 322 亿元。3、 分券种:国债净融资增长,同业存单延续净偿还。2025 年 8 月,主要利 率债(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银行债)合计托管规模 116.60 万亿元, 环比增加 17871 亿元;商业银行为增持主力,增持 12979 亿元,广义基 金、保险机构等机构亦增持,境外机构减持。2025 年 8 月,同业存单托 管规模为 20.38 万亿元,环比减少 3556 亿元;广义基金、商业银行为主 要减持机构。4、分机构。商业银行:主要券种托管规模 ...
布局“九大航道”,加速驶向“深蓝”
齐鲁晚报· 2025-09-26 07:27
文章核心观点 - 即墨区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加速构建“4+3+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目标是到2027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778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7%左右,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1] 海洋经济发展目标与现状 - 到2027年,全区涉海规上企业预计突破255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超过90家,海洋生产总值达到778亿元 [1] - 2024年,即墨区实现海洋生产总值635亿元,同比增长7.4% [1] “4+3+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四大新兴产业 - **海洋新能源产业**:作为四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发展海上光伏和风电 即墨海上光伏项目规划建设115万千瓦桩基式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全容量投产后每年可发绿电约10.7亿度,节约标准煤约32.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7.1万吨 [2] 全力支持央企、国企参与海上风电场开发,争取华能、华电等百亿级海上风电项目落地 [2] - **海洋装备产业**:招商工业青岛船厂成为全国领先的主力商船建造基地,已完成4艘82000DWT散货船交付 [3] 未来将布局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船三大主力船型,并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同时攻关智能水下机器人、无人潜航器等新兴装备 [3] -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培育孵化创新项目,推动海洋褐藻新产品开发项目开工,大医精诚仿制药获批上市,百洋制药三期竣工投用 [4] - **海洋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青岛蓝谷膜天科技产业园、千里新材高性能氮化硅制品总部基地、云路高端软磁材料生产线等重点项目建设 [4] “4+3+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三大传统优势产业 - **海洋旅游产业**:推动旅游资源整合,加快小管岛码头建设,打造“一程多站”式海上旅游线路 发展帆船、冲浪等休闲业态 国家级水下考古博物馆正推进建设,将有效集聚全国海洋考古资源 [6][7] - **海洋渔业**:提升水产种业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加快蓝色种业产业园建设 [7] - **海洋交通运输业**:强化港口枢纽功能,推动女岛港两个5000吨泊位通过省级预验收,整合海铁联运资源,融入沿黄陆海大通道 [7] “4+3+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两大未来产业 - **深海开发产业**:发挥国家深海基地等平台作用,争取布局深海重大战略技术项目,构建深海开发技术装备研发体系 “蛟龙”号已完成共享航次首潜 [7] - **海洋信息产业**:作为未来产业新赛道持续发力 [7] 政策与营商环境支持 - 创新打造“i企”海洋会客厅服务品牌,提供奖补政策营造“蓝色”营商环境 [8] - 即墨区有3家单位入选2025年第一批山东省海洋服务业重点项目拟支持名单,有望获得最高500万元项目补助 [8] - 在青岛市推荐的项目中,即墨区有10个项目入选,通过“政策找人”主动服务企业申报 [8] - 下一步将在人才引育、科技招商、品牌建设等方面强化保障,推动校地耦合发展,引进强链延链补链项目 [9]
一批电力设备上市公司中标国家电网采购项目
上海证券报· 2025-09-26 02:15
行业景气度 - 电力设备行业整体保持较高景气度 多家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国家电网项目中标公告 [1] - 近两日14家上市公司合计中标金额达42.48亿元 [1] - 2022年至2024年电网投资完成额持续增长 2025年投资总规模有望继续保持高位 [1] 上市公司中标情况 - 迦南智能在国家电网2025年第五十三批采购项目中中标6个标包 合计金额7312.21万元 [1] - 中国西电下属14家子公司中标国家电网2025年第六十批采购 总金额16.41亿元 占2024年营收7.40% [2] - 平高电气及子公司中标国家电网项目金额13.69亿元 占2024年营收11.04% [2] - 三星医疗预中标国家电网项目金额1.93亿元 占2024年营收1.32% [2] - 友讯达 海兴电力 林洋能源 白云电器 炬华科技等公司预中标金额均超1亿元 [2] - 平高电气和友讯达中标金额占营收比例超10% 万胜智能 新联电子 迦南智能 西力科技等公司占比超7% [3] 电网投资规模 - 国家电网2025年电网投资预计超6500亿元 南方电网安排17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均创历史新高 [4] - 特高压重点工程投资建设持续升温 藏粤直流工程总投资532亿元 配套电源投资超1500亿元 [4] - 电网投资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反映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和电网结构完善 [4] 政策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提出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 [5] - 方案明确2025-2026年目标: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 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 [5]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推动能源行业智能化转型 [5] - 电力系统将深度受益于"人工智能+能源"政策 直接利好电力数智化产业发展 [5] 行业发展前景 - 特高压重点工程建设加速和新型电力系统深化推进 直接带动电力装备制造行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3] - 在"双碳"目标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下 行业未来需求稳健 景气度保持可持续性 [6]
新会员 | 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数字科技:核心装备已落地40座储能电站,容量超6GWh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25 23:35
公司概况与核心业务 - 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是山东电工电气集团全资子公司,隶属于中国电气装备集团 [4] - 公司围绕“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开展数智电网、电力电子、工业互联网三大领域新兴业务 [4] - 公司业务模式为“整体解决方案 + 管控平台 + 核心装备”,已为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提供300余项产品及服务 [4] 储能核心产品与技术 - 储能变流器作为储能电站的“能量接口”,可实现双向能量转换和智能控制,转换效率可达98%以上,具备毫秒级响应能力 [6][9] -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基于多电池组SOC一致性的控制策略,实现储能电站的智能调控,具体产品序列包括“飞轮+电化学”混合储能等 [8] - 公司具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试验检测能力,配套建设储能变流器测试区等功能性能实验室 [4] 电能质量治理产品 - 公司研制了静止无功发生器、混合电能质量治理装置、有源电力滤波器等核心产品序列,以解决配电网台区的电能质量问题 [12] - 该业务为用户提供从方案设计、产品研制到智能运维的全方位服务 [12] 市场应用与业绩 - 公司储能变流器、能量管理系统等产品已累计应用于华电灌云、青海弘柳等40座储能电站 [14] - 应用场景覆盖电网侧、用户侧等多类典型场景,累计容量超过6GWh [14] 多元化战略布局 - 在数智电网领域,公司聚焦输变电与配用电环节,推出低压柔性互联、电缆隧道在线监测等系列解决方案,相关成果已应用于国网、南网等承建的250余项重点项目 [18] -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公司打造多类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标识解析二级节点、PaaS平台等数字化产品,已成功落地50余个标杆性项目 [21][22] - 公司相关创新案例入选国家工信部2024年实数融合典型案例名单,并获得山东省乡村振兴十大优秀案例等荣誉 [22]
我国宣布新一轮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22:23
中国新一轮气候目标 - 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 力争做得更好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以上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 力争达到36亿千瓦 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 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全国碳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 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1] - 首次覆盖全经济范围和所有温室气体种类 而不仅仅局限于二氧化碳排放 [3] 风电和太阳能发展现状与目标 - 截至2024年8月底全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突破16.9亿千瓦 达到"十三五"末3倍以上 贡献"十四五"以来80%的新增电力装机 风光发电量占比以年均提高2.2个百分点的速度稳步攀升 [2] - 以2024年14.1亿千瓦为基数 未来十年装机规模需翻一番以上 平均每年保持两亿千瓦左右的增量 才能实现36亿千瓦目标 [2] - 中国已提前6年实现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目标 新目标是对国内"双碳"进程的战略接续 [1] 能源转型与能效提升 - 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 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3]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9.8% 自2015年以来累计提高7.8个百分点 快于同期全球和美欧等发达经济体 预计2025年将超额完成20%目标 [3] - 必须进一步巩固可再生能源电力在消费增量中的主体地位 以接续实施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80%以上目标 [3] 碳市场建设进展 - 碳市场治理范围加速扩容 已将钢铁、水泥和铝冶炼行业纳入 下一步还将延伸至石化、化工、航空等行业 [4] - 到2027年全国碳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4] 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 - 新一轮目标明确碳排放绝对量的下降路径 未来十年要将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彻底脱钩 推动经济持续向上的同时实现排放量稳步下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