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
搜索文档
汇川技术:公司围绕人形机器人业务方向,快速构建核心产品能力和关键产品平台
证券日报· 2025-11-11 17:41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今年以来围绕人形机器人业务方向持续紧跟产业变化并快速构建核心产品能力和关键产品平台 [2] - 公司面向人形机器人应用开发的核心零部件包括驱动器、电机、行星滚柱丝杠、直线模组和旋转关节模组 [2] - 公司在电机产品上重点通过提升扭矩密度和控制温升来解决行业痛点并将工业领域的技术积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2] 市场前景 - 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趋势中公司开发的核心零部件均具备良好的市场潜力 [2]
宏鑫科技:投资者询问人形机器人布局,董秘回应聚焦车轮业务
新浪财经· 2025-11-11 17:30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锻造铝合金车轮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 汽车锻造铝合金车轮,包括商用车车轮和乘用车车轮。感谢您的关注!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新浪财经从公开信息中摘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新浪财经不保证数据的准确 性,内容仅供参考。 投资者提问: 董秘你好人形机器人领域前景辽阔公司有布局相关产业链或者有相关零部件技术储备吗? 董秘回答(宏鑫科技SZ301539): ...
祥源新材(300980):IXPE产销亮眼,积极拓展人形机器人新市场
东北证券· 2025-11-11 17:1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祥源新材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国内聚烯烃发泡材料领先企业,IXPE产销亮眼,收入与利润均保持强劲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1][3] - 公司积极拓展新市场,通过与同济大学合作研发压电传感材料,切入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医疗健康等高增长赛道 [2] - 东南亚基地布局具备关税优势,享受下游企业出海红利,海外营收占比提升,推动产品在海外建筑、消费电子等领域的渗透 [3] - 随着海外基地投产及国内新材料业务深化,公司业绩触底回升,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实现高速增长 [3] 财务业绩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0亿元,同比增长32.3%;归母净利润为4065万元,同比增长94% [1] - 单三季度营业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33.7%;归母净利润为2051万元,同比增长105%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2亿元、1.24亿元、1.84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61倍、35倍、24倍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05亿元、7.84亿元、9.5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7.22%、29.53%、21.38% [4]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的29.3%提升至2027年的36.3%,净利润率从5.4%提升至19.3% [11] 业务进展与战略布局 - 公司与同济大学签署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获得4项发明专利的排他性使用权,许可费用265万元,有效期至2027年10月31日 [2] - 合作专利旨在研发新型压电泡棉材料,应用市场包括人形机器人触觉传感器、消费电子可穿戴监测、医疗健康智能床垫、工业管道监测及智能座舱健康监测 [2] - 公司在越南、泰国设立生产基地,2025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占比同比提升13.1个百分点,越南和泰国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332万元和630万元 [3] - 通过本地化客户支持团队缩短试样周期,增强客户粘性,推动IXPE、IXPP等产品海外渗透 [3] 市场表现与估值 - 公司股票收盘价为31.51元,总市值43.55亿元,总股本1.38亿股 [5] - 近期股价表现强劲,过去1个月、3个月、12个月的绝对收益分别为16%、30%、55%,相对沪深300指数的收益分别为14%、16%、40% [8]
北交所市场点评:政策利好支撑下震荡整固,关注科技主线及进口替代
西部证券· 2025-11-11 17:1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4] 核心观点 - 北交所市场处于“政策利好支撑+短期情绪整固”的平衡阶段,政策红利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发展空间,但市场热点切换至防御性板块导致成长赛道暂时承压 [4] - 后续需重点关注两大主线:一是人形机器人、核聚变、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领域的政策落地节奏及民间资本参与情况;二是宏观情绪变化,若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兑现及国内PPI修复延续,有望提振风险偏好并推动北交所成长股估值修复 [4] 行情复盘总结 - **指数层面**:11月10日北证A股成交金额为201.8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3.14亿元;北证50指数收盘价为1512.52点,下跌0.67%,市盈率(PE_TTM)为71.78倍;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收盘价为2506.89点,下降0.99% [2][9] - **个股层面**:当日北交所282家公司中,127家上涨,10家平盘,145家下跌;涨幅前五的个股为泰鹏智能(13.6%)、安达科技(13.0%)、盖世食品(8.8%)、林泰新材(7.5%)、灿能电力(7.3%);跌幅前五的个股为方盛股份(-5.4%)、海达尔(-4.6%)、锦华新材(-4.2%)、中设咨询(-4.1%)、国子软件(-4.1%) [2][17] - **市场比较**:北证A股日换手率为3.8%,高于科创板的2.3%和上证主板的1.3%,但低于创业板的3.9% [15] - **新股进展**:明日申购公司为南特科技;上市委会议通过的公司包括祺龙海洋、国亮新材、海圣医疗、爱舍伦、新天力、雅图高新 [19] 重要新闻总结 - **新能源消纳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指导意见,目标到2030年基本建立协同高效的多层次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并加强新能源与算力设施的协同规划布局及优化运行 [3][20] - **促进民间投资**: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措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铁路、核电、水电等项目,持股比例可在10%以上,并引导其有序参与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3][21] 重点公司公告总结 - **博迅生物**:使用闲置自有资金2000万元人民币购买理财产品,购买后理财产品未到期余额为6112.72万元人民币 [3][22] - **铁拓机械**:股东蔡建良计划减持105万股,占总股本的1.14% [3][23] - **前进科技**:使用闲置募集资金4500万元人民币进行现金管理,现金管理未到期余额为1.65亿元人民币 [3][24] - **则成电子**:使用闲置自有资金250万美元(约合1771.63万元人民币)进行现金管理,现金管理未到期余额为9771.63万元人民币 [25][26] - **视声智能**:使用闲置自有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进行现金管理,现金管理未到期余额为9900万元人民币 [27]
恒帅股份(30096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1111
2025-11-11 17:02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要从事车用电机技术、流体技术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规划为四大单元:电机业务、电动模块业务、驾驶视觉清洗系统、热管理系统业务 [2] - 主生产基地在宁波,并在清远、沈阳、武汉、美国、泰国设立子公司以贴近客户 [2] 财务表现 (2025年前三季度) - 营业收入6.8亿元,同比下滑3.47% [3] - 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下滑21.07% [3] - 扣非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下滑25.34% [3] 核心业务战略与发展规划 - 战略核心是夯实现有业务,兼顾基本盘稳固与长远突破 [4] - 电机业务:新产品有序拓展,实现"1+N"总成化发展趋势以提升单车附加值 [4] - 清洗业务:持续优化客户结构,通过主动清洗领域拓展优化盈利水平 [4] ADAS主动感知清洗系统 - 是前瞻性布局,部分客户已进入定点环节,在未来高级别自动驾驶领域有较好市场前景 [5] - 市场竞争者较少,以外资企业为主,公司存在先发优势 [6] - 已获得部分车型定点项目,预计逐步布置气液混合式主动清洗系统产能25万套/年 [8] 谐波磁场电机技术应用 - 技术方案已应用于汽车、工业自动化、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领域 [7] - 正对接相关客户,针对直线关节电机、旋转关节电机、灵巧手电机定制化开发解决方案 [8] 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传统清洗业务增长主要依赖新增客户 [8] - 主动清洗业务单体价值较高,对公司业务提升效果显著 [8] - 电机领域坚持拓品战略,新品电机的不断拓展将带来增量市场空间 [8]
晨化股份(300610.SZ):硅橡胶产品暂未有人形机器人领域应用的直接客户
格隆汇APP· 2025-11-11 17:01
公司产能与产品应用 - 公司硅橡胶年产能为8500吨 [1] - 公司硅橡胶产品暂未有人形机器人领域应用的直接客户 [1] 公司研发与市场战略 - 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1] - 公司关注市场变化并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寻找新的产品应用点 [1]
中联重科(000157):Q3国内外收入同步发力,布局多方位产业发展机遇
财信证券· 2025-11-11 16:5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联重科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且评级变动为“维持” [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国内外收入同步发力,盈利能力显著增强,海外业务持续扩张,境内销售同比改善,同时公司在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布局有望受益于地方政策,长期成长潜力突出 [1][6][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371.56亿元,同比增长8.06%;归母净利润为39.20亿元,同比增长24.89% [6]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总收入为123.01亿元,同比增长24.88%;归母净利润为11.56亿元,同比增长35.80% [6]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28.10%,归母净利率为10.55%,同比分别提升0.07个百分点和1.42个百分点 [6] - 公司预测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58亿元、61.45亿元、70.00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57元、0.71元、0.81元 [5][7] 业务板块分析 - 海外收入表现强劲,2025年前三季度境外收入达213.13亿元,同比增长20.80%,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57.36% [6] - 2025年第三季度境外收入为74.99亿元,同比增长34.01%,环比增长3.47%;同期境内收入为48.02亿元,同比增长12.87% [6] - 公司海外制造基地实现全品类覆盖,并加速德国二期、匈牙利工厂建设,欧洲本地化供应链体系初步成型 [6] 新兴产业发展与融资计划 - 公司在矿山机械领域聚焦大型化、绿色化、智能化,并获得欧盟CE认证 [6] - 公司自2024年起布局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实现软硬件一体化全栈自研,并推出“云谷具身智能大模型” [6][7] - 湖南省国资委出台人形机器人产业扶持政策,公司有望受益于政策红利 [7] - 公司拟发行60亿元H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海外基地建设及机器人、新能源等前沿技术研发 [7] 估值与建议 - 报告参考行业平均市盈率,给予公司合理股价区间为7.15-9.53元 [7]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14.25倍 [5][7] - 维持“买入”评级,建议关注公司海外市场拓展、内销恢复持续性及新兴业务落地节奏 [7]
港股异动丨起飞!小鹏汽车收涨近18%,创2023年7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格隆汇· 2025-11-11 16:57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大幅上涨,盘中最高涨幅达18.48%至109港元,最终收涨17.93%报108.5港元 [1] - 此次涨幅创下自2023年7月27日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股价达到2022年7月以来新高 [1] - 全天成交额显著放大至超过90亿港元 [1] 市场关注与催化剂 - 公司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因“极度拟人”的特点受到海内外用户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1] -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点赞了关于该机器人的视频,引发市场热议 [1] - 包括摩根士丹利、德银、花旗、中金、中信证券在内的多家头部投资机构发布报告强烈推荐公司股票 [1]
把握宏观周期+捕捉科技成长,中银品质新兴混合重磅启航
中国基金报· 2025-11-11 16:53
产品概况 - 中银品质新兴混合(A类:025184,C类:025185)于1月10日正式开启募集,采用新型浮动管理费机制,费率根据持有期限和超额收益率确定 [1] - 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由6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5%恒生指数收益率、2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和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组成,涵盖A股、港股和债券市场 [1] 基金经理 - 拟任基金经理李思佳为均衡派选手,具备周期、金融、成长研究背景,行业覆盖全面,通过多收益来源管理组合波动 [1] - 李思佳自2023年10月起管理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基金,截至2025年9月末,该基金A类份额过去一年收益率达43.92%,超越业绩基准28.55个百分点 [2] - 基金经理长期看好科技成长类资产和泛周期行业,关注国家战略转型方向的新兴行业,如人工智能、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赛道 [2] 历史业绩 - 李思佳管理的战略新兴产业股票A类份额2024年度回报为18.19%,超越基准7.02个百分点,2025年三季度回报达34.54%,超越基准19.26个百分点 [4] - 该基金C类份额2021年度回报为25.31%,超越基准25.28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回报为4.85%,超越基准4.06个百分点 [4] 投资策略 - 投资组合配置兼顾收益率和波动率,避免单一beta暴露,力争获得风险调整后的稳健收益 [1] - 投资方向聚焦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新质生产力,认为海外AI应用增长催生算力板块投资机会,人形机器人产业成为供给创造需求的新赛道 [2] 公司背景 - 中银基金持续提升投研一体化水平,致力于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方案并改善投资者持有体验 [3]
工信部:到2027年底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
中国新闻网· 2025-11-11 16:09
政策核心目标 - 到2027年底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多层次服务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 [1] - 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加快推动产业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 [1] - 有效发挥中试连接创新链、技术链和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作用 [1] 平台建设路径 - 按照“做强一批、激活一批、补齐一批”的推进思路,系统化推动中试平台建设发展 [1] - 做强一批中试平台遵循“储备中试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的梯次升级路径 [1] - 激活一批中试平台通过智能诊断、靶向提升、战略性重组等方式,指导平台突破发展痛点、堵点、难点 [2] - 补齐一批中试平台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生物医药、工业母机等关键行业领域,依托产学研用等主体布局建设 [2] 重点发展领域 - 补齐平台布局的关键行业领域包括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清洁低碳氢、生物医药、工业母机、仪器仪表以及重大技术装备、新材料、信息技术 [2] - 这些领域被界定为关系未来发展、关乎产业安全、中试供给紧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