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
搜索文档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新华网· 2025-10-13 07:39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 京津冀地区2024年生产总值达11.5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 [2] - 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区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7%,增速均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 [2] - "十四五"以来北京输出至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达2308.7亿元,是"十三五"时期的近两倍 [2] - 三地共同绘制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开展跨区域强链、补链、延链工作,产业协同由传统转移承接向深度合作转变 [2] 产业布局与企业动态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部正式迁驻雄安新区,使入驻新区的央企总部达到3家 [2] - 日资企业SMC(中国)公司将总部和研发中心设在北京经开区,生产配套布局在津冀,借助便利轨道交通实现"研发+生产"高效协同并推动销售额大幅增长 [6]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十四五"时期京唐城际、津兴城际等开通运营,基本形成京津雄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 [6] - 京雄快线进入运营筹备阶段,未来与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贯通后,雄安新区半小时可达大兴机场、1小时通达北京丽泽商务区 [8] -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加紧建设,建成后雄安、天津滨海新区旅客1小时内可达,唐山旅客35分钟内抵达 [8] - 京津冀已实现3900多条交通线路"一卡通乘" [5] 公共服务与民生共享 - 京津冀已共建医联体115个,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1300余家,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河北 [4] - 自2022年合作以来,已有300多名北京专家定期入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 [4] - 314所京津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学校开展多元合作办学 [4] - 京津冀实现44项人社服务事项"一卡通办"、193家旅游景区"一卡通游"、193家图书馆"一卡通阅",截至今年6月底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17亿 [5]
【雄安之声】张国华与中国中化董事长李凡荣、总经理焦健一行举行工作座谈
搜狐财经· 2025-10-13 07:37
雄安新区发展定位 - 雄安新区首要定位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 [2] - 雄安新区着力增强城市八大发展能力 努力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地 国家重大战略的执行者 先进产业的集成地 未来生活模式的展示区 [2] 中国中化入驻雄安 - 中国中化总部及相关二 三级子公司正式入驻雄安新区 [2] - 中国中化是首批疏解落户的中央企业 [2] - 中国中化以总部搬迁入驻为契机 持续加大在雄安新区的投资布局力度 落地更多重点工程和创新示范项目 [2] 雄安新区支持措施 - 雄安新区在施工环境 办公条件 周边配套和员工住房 交通 医疗 子女就学 生活服务等方面给予中国中化全方位保障 [5] - 雄安新区将一如既往做好服务保障 主动对接 精准响应企业发展需求 为中国中化在雄安实现常态化办公 高效化运营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 全过程支持保障 [2] 中国中化发展计划 - 中国中化以迁驻雄安为新起点 加速集聚创新要素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双向赋能 [5]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新华社· 2025-10-12 18:16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 京津冀地区2024年生产总值达11.5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 [2] - 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区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7%,增速均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 [2]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央企总部已正式入驻雄安新区 [2] 产业与创新协同 - "十四五"以来北京输出至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达2308.7亿元,是"十三五"时期的近两倍 [2] - 三地共同绘制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开展跨区域强链、补链、延链工作 [2] - 日资企业SMC(中国)公司将总部和研发中心设在北京经开区,生产配套布局在津冀,借助轨道交通实现"研发+生产"高效协同,销售额实现大幅增长 [6]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十四五"时期京唐城际、津兴城际等开通运营,基本形成京津雄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 [6] - 京津冀已实现3900多条交通线路"一卡通乘" [5] - 京雄快线进入运营筹备阶段,未来雄安新区半小时可达大兴机场、1小时通达北京丽泽商务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雄安、天津滨海新区旅客1小时内可达,唐山旅客35分钟内抵达 [6]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 京津冀已共建医联体115个,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1300余家,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河北 [4] - 自2022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石家庄开展合作以来,已有300多名北京专家定期入驻石家庄医院 [4] - 314所京津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学校开展多元合作办学 [4] 民生便利化措施 - 京津冀已实现44项人社服务事项"一卡通办"、193家旅游景区"一卡通游"、193家图书馆"一卡通阅" [5] - 截至2025年6月底,京津冀地区社保卡持卡人数已达1.17亿 [5]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经济日报· 2025-10-12 06:18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核心观点 -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目标是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1][2] - 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2] - 2024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达11.5万亿元,较2013年翻番,占全国比重回升至8.5% [3]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 京津冀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6.2:35.7:58.1调整为2024年的4.3:26.8:68.9,第三产业占比大幅提升 [3] - 河北第三产业占比提升幅度最大,达12.7个百分点,产业联动的"六链五群"格局初具轮廓 [3] - 北京着力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2024年1-8月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4%和9.6% [11] 区域协同创新与产业协作 - 形成"北京研发、津冀制造"的产业协同模式,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分中心 [3] - 河北2024年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092.2亿元,同比增长34.8%,"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模式初步形成 [15] - 三地联合绘制六条重点产业链图谱,梯次建设五个产业集群,共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7个,其中联合共建5个 [14] 非首都功能疏解进展 - 自战略实施以来,累计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疏解提升市场超1000个 [8] - 雄安新区作为集中承载地,2024年底常住人口达136.07万人,4000余家北京来源企业扎根,央企设立分支机构超300家 [9] - 北京部分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合作办学向河北、天津辐射,医疗机构合作深化,提升区域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10] 基础设施建设与空间布局 - "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建成,实现京津雄半小时通达,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四纵四横一环"网络化交通融合发展 [4] -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功能品质,市级机关搬迁基本完成,重点功能区初具规模 [9] - 三地共同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天津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232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 [16] 各区域发展亮点 - 北京数字经济领跑全国,人工智能领域优势凸显,集聚全国超40%的顶尖AI人才,企业超2400家 [16] - 天津高技术制造业2024年增加值增长8.9%,累计培育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400个,智能制造产业快速发展 [16] - 河北产业转型步伐稳健,环保绩效A级钢铁企业数量全国第一,2024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800家 [16]
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
经济日报· 2025-10-12 06:14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观点 -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 将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作为内在要求和先行区、示范区建设的关键 [1] - 战略实施以来在交通、生态、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提升了民生温度并增强了三地"同城化效应" [1][2] - 当前仍存在公共服务制度和标准不统一等壁垒 未来需从合作机制、就业政策、重点民生领域及雄安新区示范等方面着力推进 让群众享受更多协同发展红利 [2][3][4] 交通领域发展 - "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建成 京雄城际铁路、京唐城际铁路、津兴城际铁路等相继通车 [1] - 京津冀区域内高铁总里程从2013年的1284公里增长至2024年的2669公里 实现了对区域内所有地级市的全覆盖 打造了"1小时交通圈" [1] 生态领域治理 - 三地通过联防联治和携手治污 PM2.5年均浓度在2024年相比2013年下降超过60% 优良天数大幅增加 [2] - 水环境治理取得成效 消除了劣Ⅴ类断面 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动态达到"十四五"国家目标要求 [2] 教育领域合作 - 三地联合制定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 通过资源共享、师资交流、合作办学等方式推进基础教育共建共享和高等教育协同创新 [2] - 促进职业教育融合发展 高水平推进跨区域高校发展联盟、职教集团和教育共同体建设 实现教育合作整体提质增效 [2] 社会保障一体化 - 京津冀社保卡成为超级通行证 实现44项人社服务事项"一卡通办"和6.4万余家医疗机构就医费用"一卡通结" [2] - 社保卡服务覆盖3900多条交通线路"一卡通乘"、193家旅游景区"一卡通游"以及193家图书馆"一卡通阅" [2] 未来发展方向 - 需提升公共服务合作机制和政策衔接水平 破除隐性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 推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3] - 协同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深化劳务协作促进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 提高公共就业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 [3] - 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社保协同经办及养老项目延伸等重点民生领域持续突破 [3] - 发挥雄安新区在公共服务建设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 其探索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可为河北环京地区提供经验 优化重点区域公共服务布局 [4]
轨交设备II:国铁集团所属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迁驻雄安新区,为疏解首都功能与区域发展添力
华福证券· 2025-10-11 19: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5] 报告核心观点 - 国铁集团所属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迁驻雄安新区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有助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并推动雄安新区资源要素聚集,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1][2] - 铁路网络的长期发展规划为轨交装备行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报告建议关注产业链上的多家核心公司 [4] 行业事件与战略意义 - 10月10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所属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正式从北京迁驻雄安新区办公 [2] - 此举是贯彻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决策部署的行动,旨在发挥铁路建设投资的辐射拉动作用,助力“千年大计”和京津冀协同发展 [2] 公司职责与发展规划 - 京津冀铁路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注册资本金800亿元,核心职责是京津冀区域内城际铁路的规划、建设、运营、投融资及综合开发 [3] - “十四五”期间,该公司承担11个铁路项目,总里程约1220公里,总投资约2950亿元,部分项目已通车或正在建设中 [3] - 公司将以迁驻为契机,深化改革创新,高标准推进铁路建设,进一步完善京津冀高速铁路网 [3] 行业市场空间与目标 - 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目标为16.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万公里 [4] - 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规模目标为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达到7万公里左右 [4] - 为实现2035年目标,预计2026年至2035年需建成铁路约3.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约2万公里,平均每年投产新线约3500公里(含高速铁路2000公里)[4] - 20万公里的远期目标将为轨交装备行业创造广阔市场空间 [4] 建议关注的公司 - 中国中车:全球领先的轨交装备供应商,轨交装备收入全球第一 [4] - 中国通号: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提供商 [4] - 时代电气:牵引变流系统供应商,产品连续多年领跑国内市场 [4] - 思维列控:专业从事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是我国高铁综合监测领域的核心供应商 [4] - 神州高铁:轨道交通智能运营检修装备领先企业,客户覆盖国铁、城轨、货运专用铁路线等 [4] - 辉煌科技:提供轨交运维设备及集成化解决方案,技术开发和项目实施经验丰富 [4]
京津冀三座城市航站楼先行一体化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1 17:46
京津冀航空枢纽网络发展 - 大兴机场与首都机场共同在京津冀地区设置城市航站楼,覆盖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形成区域综合交通枢纽[1] - 三座已投运的城市航站楼(草桥、廊坊、天津西站)累计服务旅客超254万人次,提升了交通便利性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1] - 城市航站楼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未来两大机场将继续推动其布局规划,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13] 天津西站城市航站楼运营详情 - 天津西站大兴机场城市航站楼于今年6月20日开始试运营,实现“空铁联运”无缝对接[2] - 试运行三个月期间,该航站楼累计为7849位旅客办理业务,托运行李3303件,显著提升出行效率与体验[2] - 通过津兴城际铁路,旅客从天津西站最快40分钟即可直达大兴机场,航站楼与高铁检票口步行距离仅约50米[3] 廊坊城市航站楼服务特点 - 廊坊城市航站楼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跨省城市航站楼,可办理大兴机场、首都机场及天津滨海机场的值机和托运手续[5] - 该航站楼提供免费大巴接驳服务,班次密度达每半小时一班,至大兴机场全程约60分钟,累计服务旅客约69.7万人次,托运行李6.2万件[7] - 其地理位置优势加速了廊坊发展,为市民提供了省钱省心的出行选择[7] 北京草桥城市航站楼创新服务 - 草桥城市航站楼与大兴机场于2019年9月25日同步投用,通过地铁“空轨联运”实现高效转运,19分钟即可从草桥直达大兴机场[8] - 投运6年来,该航站楼已服务旅客140万人次,累计托运行李49.6万件,并于2024年6月开通国际行李托运业务,成为国内首家在海关远程监管下提供此服务的城市航站楼[9] - 从北三环牡丹园通过地铁19号线换乘,可实现41分钟抵达大兴机场,换乘比例可达80%[8] 未来发展规划与项目 - 丽泽城市航站楼和雄安城市航站楼正在建设中,未来将通过京雄快线与地铁大兴机场线连接,实现京雄两地同城化[10][12] - 丽泽航站楼是北京规划的唯一五线换乘交通枢纽,雄安航站楼将设置多组行李值机柜台,使旅客实现“零负担”出行[11][12] - 京雄快线建成后,从雄安新区到达大兴机场仅需30分钟,将显著提升雄安新区及周边地区的航空服务水平[12]
北疆草原“破圈”融入京津冀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1 15:25
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融合 - 北京至内蒙古多条高铁开通使呼和浩特、乌兰察布、赤峰、通辽等城市融入北京2.5小时通勤圈[1] - 交通改善促进两地资源双向流动,京津冀优质产业、教育、医疗资源进入内蒙古,内蒙古的牛羊肉、乳制品、农产品及高科技产品进入北京及周边城市群[1] - 国务院2023年10月意见指出内蒙古需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年来这片118.3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已“破圈”融入[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创新中心将北京智能感算芯片与内蒙古养殖业结合,开发出可全面检测牛只数据的智能牛项圈[4] - 该中心将多通道边缘计算智能终端转化为24小时监测风力发电机运转的仪器,实现不停机检测,避免重大事故[4] - 中心已为内蒙古引进和转化27个颠覆性科技项目[6] -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拥有全国最大乳业产学研用一体化网络,汇集北京、内蒙古等地专家攻克“卡脖子”技术[6] - 乌兰察布一家冶炼企业与北京院校合作降低冶炼电耗,其手撕钢产品最薄达0.015毫米,可折叠20万次不变形,打破外国垄断[10][14] 现代农业与供应链优化 - 北京牧业公司在乌兰察布小老圈村建立现代化肉牛养殖场,可容纳两万头安格斯肉牛,村民收入比过去翻了两番[14] - 位于北京顺义区的内蒙古农畜产品共享前置仓面积一万平方米,于今年3月建成,是内蒙古产品进京中转站[14] - 该前置仓使内蒙古农牧产品能在12小时内从地头到达北京市民家里[14] 生态旅游与服务业发展 - 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经治理后面积扩大、水质改善,成为京津冀旅游网红打卡地[16] - 今年1-8月,从北京到内蒙古旅游的游客人数累计达1060.5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16] 教育资源共享 - 北京一零一中呼和浩特分校北辰校区开学,有9位北京教师常驻,将北京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方式输入呼和浩特[22] - 孩子们通过云课堂与北京一零一中学生“同上一堂课”[22] - 今年以来,已有968名“京师”来蒙开展“同步课堂、同步教研”等活动,辐射全区近4万名师生[22]
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搬进雄安办公
北京晚报· 2025-10-11 14:43
本报讯(记者胡子傲)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10月10日起,国铁集团所属单位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 公司正式由北京迁驻雄安新区办公,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京津冀协 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京津冀铁路公司负责人介绍,京津冀铁路公司是国铁集团重点监管的铁路公司,于2015年3月注册成 立,目前注册资本金800亿元,主要负责京津冀区域内城际铁路项目规划、建设、运营、投融资和综合 开发等工作。 京津冀铁路公司迁驻雄安新区将促进资源要素聚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效发挥铁路建设投资对地区 经济的拉动作用,为雄安新区建设"千年大计"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该公司将不断完善京津冀地区高 速铁路网布局,促进区域互联互通,着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十四五"期间,该公司承担11个铁路项目建设任务,总里程约1220公里,总投资约2950亿元。其中,北 京至唐山铁路(京唐城际)燕郊至唐山段、北京至天津滨海新区铁路(京滨城际)宝坻至北辰段、天津 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铁路(津兴城际)、北京怀柔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铁路(怀兴城际)廊坊至大兴段 相继建成通车;京唐城际北京城市副中心段、石家庄至黄骅港城际(石港城际)、京滨城 ...
探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京华实践教研中心——“带着问题来,揣着方法走,坚定信念干”
人民日报· 2025-10-11 10:38
最近一段时间,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一间特别的教室"火"了:7月1日正式启用以来,70余个开课日累计培 训学员超1万人次。来自各地的党员干部、高校师生等从天南海北汇聚而来,最新的课程预约,已排到 了一个月以后。 这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京华实践主题教室,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京华实践教研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全 在于运用,在于把这一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首都发展实现的新跨越,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科学指引。"教研中心启用后,中共北京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开课。北京市委书记尹力表示,要 将首都发展改革的鲜活现场转化为学思践悟的理论课堂,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奋力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篇章。 "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 老城焕发新生、"APEC蓝"成为常态、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走进位于北京市委党校礼堂的主 题教室,仿佛步入一幅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全景长卷。 "有事和居民商量着办,社区居民逐渐成为共建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