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潮
icon
搜索文档
上美影成就了《浪浪山》,还是《浪浪山》成就了上美影?
虎嗅APP· 2025-08-11 21:51
核心观点 - 《浪浪山小妖怪》的成功反映了市场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美影)文化符号的强烈认同,但背后实质是新生代动画团队与上美影品牌协同的结果 [4][5][20] - 上美影从计划经济时代的艺术先锋转型为市场经济下的"策展人",其文化正统性与独立工作室的市场活力形成互补 [18][19] - 中国动画行业已形成"巨妖"(工业化3D动画)、"精怪"(网络风格化动画)等多元生态,但缺乏统一的文化凝聚力 [14][16] - 2D动画的复兴受限于人才储备和产业生态,需长期投入而非单部作品的成功 [24][25] 行业发展阶段 - 计划经济时期:上美影以国家财政支持实现艺术突破,但脱离市场需求 [8] - 市场化初期:上美影尝试转型但成效有限,陷入IP维权生存模式 [9][10] - 新势力崛起:2015年《大圣归来》后,彩条屋、追光等公司推动3D动画工业化 [14][23] - 共生阶段:上美影通过《中国奇谭》等项目整合独立工作室,形成品牌+市场的协作模式 [18][19] 市场格局 - 3D动画领域:头部公司主导,《哪吒》系列创50亿级票房神话 [14][23] - 网络动画领域:《伍六七》《非人哉》等作品以"网感"吸引年轻受众 [14] - 2D动画领域:《浪浪山》票房从预测4亿飙升至15亿,但产业基础薄弱 [4][24] 竞争壁垒 - 上美影优势:文化正统性、审美标准制定权、全民记忆IP库 [16][18] - 新势力优势:工业化产能(3D动画单片渲染超20万核小时)、市场敏锐度 [14][24] - 2D动画痛点:原画师培养周期长(成熟原画师需5-8年),产能受限 [25] 未来趋势 - 内容方向:东方美学现代化转译(如《浪浪山》水墨风格)将成为差异化竞争力 [25][26] - 商业模式:中等成本风格化作品(预算3000万-1亿)或成2D动画主流 [25] - 产业协作:平台可能通过剧集孵化2D团队,降低电影开发风险 [26]
上美影成就了《浪浪山》,还是《浪浪山》成就了上美影?
虎嗅· 2025-08-11 15:46
电影票房表现 - 《浪浪山小妖怪》预测票房从最初4亿人民币上涨至超过15亿人民币[1] -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年上映获得近10亿人民币票房[32] - 《哪吒:魔童闹海》获得近乎神迹的票房表现[1] 行业格局演变 - 中国动画行业已从低谷期进入新贵迭出、票房神话频现的阶段[1] - 彩条屋、追光等新势力遵循现代电影工业逻辑,在CG技术上奋起直追[18] - 市场呈现"诸侯割据"态势,巨妖、精怪、原生妖各自证明行业活力[20] - 出现《伍六七》《非人哉》等互联网原生团队,精准把握青年文化[19] 创作模式转型 - 上美影从制造者转型为策展人角色,提供文化正统性和审美标准[27] - 《浪浪山小妖怪》由十余个独立工作室共同制作完成[29] - 2D动画生产核心依赖艺术家的技艺与时间,属于劳动密集型模式[37] - 3D动画可实现高度标准化生产,瓶颈在于资本与技术投入[36] 文化价值认同 - 上美影代表的文化乡愁成为社会集体情绪[2][3] - 新一代观众对《浪浪山》的认同源于代入感和接地气的叙事[30] - 行业存在"有技术无灵魂"的质疑,缺乏文化正统性[22][23] - 《中国奇谭》以现代多元方式重现上美影艺术气质[26] 产业发展挑战 - 2D动画面临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的瓶颈[37] - 高校教育和市场需求长期偏向3D技术[37] - IP商业价值开发与文化灵韵守护需要平衡[39] - 需要建立可持续的利益分配机制保持生态活力[39] 未来发展趋势 - 中等成本、风格化的2D电影将获得更多机会[38] - 资本可能更青睐2D动画剧集作为团队培养和IP孵化路径[38] - 行业将更大胆探索东方审美和艺术性表达方式[38] - 审美竞争力成为核心发展方向[38]
东莞出台新政力推潮玩产业 打造“国潮”顶流和现象级爆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10:38
产业政策支持 - 东莞发布《东莞市加快潮玩和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计划投入1.2亿元支持潮玩和动漫产业高质量发展,覆盖产业生态、市场开拓、内容创作、集群发展四大方向 [1] - 政策包括《东莞市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完善产业规划布局,在研发原创、IP授权、出海拓市场等领域提供资金支持 [2] - 东莞将投资建设"中国潮玩之都·漫博中心",打造集展示、交易、孵化于一体的产业地标 [2] 产业基础与规模 - 东莞是中国潮玩之都,生产全国85%的潮玩产品和全球25%的动漫衍生品 [1] - 东莞拥有超过8000家玩具生产企业、近150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是全国最大玩具出口基地 [1] - 截至2024年,东莞涉及潮玩生产的规上限上企业112家,工业总产值超238亿元,同比增长19% [1] 产业生态建设 - 支持企业提升原创设计能力,打造"国潮"顶流和现象级"爆品",对原创设计环节最高资助300万元 [2] - 打造一站式潮玩中心、潮玩主题公园、旗舰店、城市文化地标,发展"潮玩+"工业旅游 [2] - 支持人工智能赋能潮玩产业,对国家、省、市级AI示范项目最高资助100万元 [2] 市场开拓支持 - 支持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和内贸电商,对参加国内外重点展会的企业最高补贴20万元 [2] - 对跨境电商和内贸电商平台服务费、国际认证费最高补助20万元 [2] 内容创作激励 - 支持打造顶级原创动漫精品,对获国际、国家、省级权威奖项的动漫作品最高资助500万元 [3] - 对原创IP转化成出版物、动漫影视、电竞游戏的最高奖励100万元 [3] 集群发展策略 - 全球招引潮玩动漫头部企业、知名IP、平台巨头来莞设立总部、区域中心、研发基地,落地最高资助500万元 [3] - 提供优质低成本产业空间,支持园区争创各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最高奖励200万元 [3] 金融与人才支持 - 将设立潮玩动漫产业专项子基金,引导信贷资源精准支持上下游企业 [3] - 加强设计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潮玩产业人才高地 [3]
玩转消费新风尚 基金经理重塑认知进化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19
消费新风尚个股表现 - 老铺黄金2025年以来股价涨幅超过180% 上市以来累计涨幅达10倍 [2] - 泡泡玛特2025年以来股价涨幅超过110% 从历史低位回升以来累计涨幅超过1800% [2] - 古茗茶饮2025年以来股价涨幅近150% 蜜雪冰城市值超过1800亿港元 [2] 机构持仓变化 - 泡泡玛特一季度末被168只公募基金重仓持有5971.08万股 增持市值位列市场前十 [2] - 泡泡玛特进入公募基金前三十大重仓股 毛戈平成为新增前五十大重仓股第五名 [2] - 广发沪港深新机遇基金重仓泡泡玛特(第四大) 老铺黄金(第五大) 毛戈平(第七大) [3] - 银华品质消费基金重仓泡泡玛特(第四大)和毛戈平(第五大) 年内回报率近27% [3] 消费趋势变革 - 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 注重精神满足与情绪价值 推动卡牌/盲盒等品类增长 [4] - 消费逻辑从实用性转向情绪价值 本土品牌从模仿走向引领潮流 [4] - 消费者出现"选择性升级"特征 基础消费追求性价比 特定领域愿支付溢价 [5] - 国货出海推动品牌溢价跃升 2024年港股消费龙头海外业务爆发式增长 [5] 投资逻辑重构 - 消费新风尚个股呈现高ROE与高GMV双重特征 区别于传统低ROE新消费公司 [6] - 传统消费投资依赖官方数据 新风尚投资需结合第三方平台数据与终端调研 [7] - 机构监测小红书热门话题 App潮品交易数据 二手平台流转数据等非传统指标 [7] - 线上销售占比远高于传统品牌 需沉浸式体验漫展/潮玩店/二手平台等场景 [7] 估值争议 - 消费新风尚个股动态市盈率偏高 引发估值泡沫担忧 [8] - 传统收益率估值模型可能不适用于IP核心成长型企业 [8] - 业绩高增速支撑高估值合理性 比较优势在不确定环境中凸显 [8] 未来投资方向 - 看好性价比消费 国货品牌弯道超车机会及情绪消费带动的IP衍生品领域 [9] - 人工智能推动产品功能升级 "以旧换新"政策对汽车家电家居领域的拉动 [9] - 新零食赛道受益量贩渠道扩张和新产品放量 产品力与执行力突出 [10] -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资金支持 对家电家居领域拉动效果将持续显现 [10]
原创IP+高科技,漫博会背后的这个东莞小镇潮在哪?
南方都市报· 2025-08-08 09:26
2025年8月8日至11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以下简称"漫博会")将在东莞市石排镇"中国潮 玩之都・漫博中心"举行,以"潮梦想出发"为主题,将"专业展"与"产业镇"融合,实现从单一展览场景 向全产业链园区的全新升级。 事实上,"梦想"早已生出坚实的翅膀。作为全国最大的潮玩生产基地,东莞生产了中国近85%的潮玩, 全球动漫衍生品1/4由东莞制造。其中,产业最为集中的便是此次漫博会承办地——石排镇。摩动核、 威斯潮玩、TOYCITY、大漂亮……在这些或硬核酷炫、或柔软萌动的潮玩中,石排的诸多企业是如何 演绎"潮"的?日前,南都N视频记者走进石排潮玩企业,探寻产业发展背后的潮流密码。 国潮兴起 立足原创IP聚合产业生态 进入摩动核动漫模型玩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动核")展厅,4个近3米高的可穿戴机甲伫立在前,一 下子就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它们正是原创动漫IP《星甲魂将传》中的热门角色吕布、关羽、赵云、孙悟 空。这些耳熟能详的英雄名将、神话人物,如今都换上了高精致涂装。 潮玩是动漫产业的重要载体,摩动核深谙此道。与一些传统玩具制造企业不同,最初进入行业时,摩动 核便没有做代工,而是瞄准了原创IP的赛道。 " ...
再现“排队潮” 年轻人群引领黄金消费新潮流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8:25
行业消费趋势 - 黄金珠宝行业正经历品牌转型升级大周期 消费者更关注产品创新和差异化 [1] - 古法金 小克重等品类成为市场焦点 年轻群体在黄金首饰消费者中占比持续提升 [1] - 黄金消费从单一保值需求向文化认同加情感价值多元需求演进 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 [2] - 消费者更愿为产品独到之处或文化附加值买单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4] - 行业单纯依赖门店数量扩张阶段已过 各品牌着力提升附加值和单店质量 [4] 产品创新方向 - IP联名金饰备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联名系列整体销量比普通黄金首饰更高 [2] - 卡通IP联名金饰风格可爱 直观呈现IP角色动作形象 比普通金饰更生动 [2] - 国风IP在黄金饰品中频繁出现 该类饰品制作十分精美 [2] - 潮宏基2025年将推出布丁狗 人鱼汉顿 线条小狗 鲨鱼猫等新IP形象产品 [3] - 潮宏基推出彰显东方美学的新款花丝如意 御青瓷 故宫等系列产品 [3] - 老凤祥将提升融合文化 工艺等附加值产品比例 加速产品设计开发时尚化年轻化 [3] 品牌战略转型 - 老铺黄金通过高端品牌定位 精细化产品设计放大品牌属性 带来更高客户黏性和毛利率 [5] - 老铺黄金带领行业探索出新商业模式 是对黄金珠宝行业品牌化高端化发展的成功验证 [5] - 潮宏基坚持打造最受年轻人喜欢的东方时尚品牌 在产品力上坚持差异化 [3] - 传统黄金珠宝柜台设计从陈列为主转变为美术馆式门店设计 [4] - 行业过往品牌属性较弱 偏向贸易商定位 品牌溢价和销售毛利率较低 [5]
年轻人群引领黄金消费新潮流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5:11
行业趋势 - 黄金珠宝行业正经历品牌转型升级大周期,消费者更关注产品创新和差异化,古法金、小克重等品类成为市场焦点[1] - 年轻群体在黄金首饰消费者中占比持续提升,驱动品牌在款式、工艺及IP联名上不断突破[1] - 黄金消费从单一保值需求向"文化认同+情感价值"多元需求演进,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1] 产品策略 - IP联名金饰备受年轻消费者青睐,联名系列销量高于普通黄金首饰,设计风格可爱生动[2] - 国风IP在黄金饰品中频繁出现,制作精美[2] - 潮宏基计划2025年推出更多IP授权产品,如布丁狗、人鱼汉顿等,并增加线条小狗、鲨鱼猫等新IP形象[2] - 老凤祥将提升融合文化、工艺等附加值产品的比例,加速产品设计开发的时尚化、年轻化[3] 品牌定位 - 潮宏基坚持打造最受年轻人喜欢的东方时尚品牌,产品力优势辅以终端精细化运营,一季度表现良好[3] - 老铺黄金通过高端品牌定位、精细化产品设计放大品牌属性,有望带来更高客户黏性、毛利率和盈利能力[4] 渠道变革 - 黄金珠宝行业单纯依赖门店数量扩张的发展阶段已过,各品牌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聚焦单店质量[4] - 传统黄金珠宝柜台设计以陈列为主,现在升级为"美术馆"风格以满足年轻消费者需求[4] - 行业从渠道为王转向产品制胜,消费者更愿为产品独到之处或文化附加值买单[3][4]
李宁还能回到过去吗?
观察者网· 2025-08-02 10:39
本土运动品牌竞争格局 - 李宁2025年二季度全平台零售流水仅低个位数增长 线下渠道负增长 安踏多品牌战略显抗压性 迪桑特 可隆等高端品牌增速达50-55% 特步旗下索康尼增速超20% [1] - 李宁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 市值从2021年2600亿港元峰值跌至400多亿港元 安踏市值同期表现更稳健 [1] - 李宁单品牌战略效果疲软 安踏通过Amer Sports等收购实现多品牌协同 特步聚焦跑步领域成效显著 [4][32] 李宁战略调整与海外品牌布局 - 通过莱恩资本收购瑞典户外品牌Haglöf 计划在中国开设旗舰店 北京 天津等地已设围挡 试水户外赛道 [4][6] - 非凡领越与莱恩资本成立合资公司运营Haglöf大中华区业务 李宁家族通过三大平台构建"资本+产业"协同体系 [15][18] - 此前运营Aigle 50年独家权但发展缓慢 门店数长期徘徊100家 营收占比仅1% Danskin因独立运营错失女性运动红利 2024年退出中国 [37][38][46][47] 多品牌运营挑战与案例对比 - 非凡领越收购堡狮龙后转型bossiniX成效有限 2023年收入占比5% 2024年营收跌11%至2.67亿港元 Clarks拓店至140家但直营收入不及批发 [19][23][24] - 安踏成功运营FILA和Amer Sports采用DTC模式 特步剥离盖世威等非核心品牌聚焦跑步 显示多品牌管理需清晰战略 [29][41] - 李宁LI-NING 1990定价过高与主品牌冲突 产品缺乏功能创新 户外支线价格带319-1689元 较安踏冠军系列2000元价位竞争力不足 [35][37] 国潮红利与品牌周期 - 2018-2021年国潮红利期李宁市值涨1051% 安踏涨406% 新疆棉事件助推国产替代 公募基金大幅加仓 [32] - 国潮退潮后李宁多支线导致品牌认知混乱 中国李宁 LNG LI-NING 1990等分散资源 未能形成持续趋势 [32][35] - 行业转向专业化与功能化竞争 户外运动成新增长点 但李宁Aigle Haglöf等布局较安踏始祖鸟明显滞后 [29][37][48] 公司治理与资源分配 - 非凡领越前身非凡中国2018年后转型多品牌并购 已收购Clarks Amedeo Testoni等 但运营能力待验证 [16][18] - Danskin等品牌因独立运营缺乏资源支持 李宁主品牌占据主要研发营销投入 副线边缘化问题突出 [45][46] - 安踏各品牌独立运营模式更高效 李宁单品牌战略下多品类协同不足 户外与女性市场两次错失机遇 [41][48]
罕见!李宁大动作
中国基金报· 2025-07-31 16:47
创始人增持行为 - 李宁及其侄子李麒麟今年以来累计增持李宁公司5179万股,总金额达8.09亿港元,持股比例从10.57%提升至13.08%,创2006年以来最大增持力度 [7] - 本轮增持规模远超以往100万股以内的水平,为近20年来首次大规模增持 [6][8] - 增持时点选择在公司股价全年下跌超60%后逐步筑底的2024年,当前市盈率12.9倍显著低于行业龙头 [9] 公司基本面与战略 - 近三年收入持续增长,从2022年258.03亿元增至2024年286.76亿元,但净利润连续两年下降,2023年31.87亿元(同比-21.6%),2024年30.13亿元 [11][12] - 坚持"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战略,成为中国奥委会2025-2028年体育服装合作伙伴,或强化专业运动员品牌基因并助力出海 [12][15] - 关联公司非凡领越采取多品牌战略,旗下拥有Bossini、Clarks、Amedeo Testoni等品牌,2023年Clarks贡献收入96.46亿港元(同比+79.1%),占比达86% [18][19] 多元化布局与市场预期 - 非凡领越与莱恩资本合资获得瑞典户外品牌Haglöfs大中华区经营权,被视作对标安踏收购始祖鸟的举措 [21] - 市场认为收购品牌风格差异大,与李宁主品牌协同效应不明显,而安踏在细分运动领域拓展更具针对性 [21] - 投资者期待明确战略方向:主品牌通过产品创新重获增长,或非凡领越旗下品牌展现超越Clarks的协同效应 [21]
“国潮”成二次元游戏赛道新流量密码“谷子经济”助厂商重视周边产品开发
南方都市报· 2025-07-31 11:13
行业现状 - 中国二次元游戏赛道在沉寂近一年后突然升温,形成新一轮行业高潮 [1][2] - 2025年二次元赛道异常"拥挤",新老厂商同步提速,市场或迎来新一轮洗牌 [2][4] - 2024年二次元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93.48亿元,同比下降7.44% [8] 产品表现 - 《胜利女神:新的希望》上线首日登顶iOS免费游戏榜第一,海外版全球累计营收达10亿美元(日本贡献超50%) [2] - 《闪耀!优俊少女》国服回归首日iOS下载约3万,12天流水约203万,全球累计收入突破20亿美元 [2] - 《杖剑传说》国服首月流水破两亿,《银与绯》5天流水破4000万 [3] - 《异环》在Taptap和B站分别收获超300万和160万人预约,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上线 [3] 厂商动态 - 腾讯布局多元二次元产品线,包括《异人之下》《命运扳机》《归环》等 [4] - 网易押宝"二次元GTA"《无限大》,鹰角网络推进《明日方舟:终末地》 [4] - 米哈游新作《绝区零》上线初期表现不及《原神》《崩坏:星穹铁道》,后逐步稳住 [8] - 完美世界《一拳超人:世界》海外表现不及预期,引发裁员事件 [7] 行业周期与趋势 - 近十年中国二次元游戏经历三次高潮:2015年《崩坏》、2020年《原神》、2025年本轮热潮 [5][6] - 本轮热潮特点:厂商不再盲目跟风,转向沉淀IP、结合熟悉游戏类型、探索垂直细分市场 [10] - 玩法多元化趋势明显,ARPG、射击、开放世界等类型打破传统二次元玩法边界 [11] - "国潮"成为新流量密码,本土文化元素降低开发门槛并增强差异化 [12] 创新与挑战 - 二次元游戏天然高门槛,玩家群体对细节极度敏感,易引发口碑雪崩 [9] - 厂商尝试将二次元与游戏衍生品关联,"谷子经济"与游戏形成正向飞轮 [12][13] - 行业观点认为爆款需长期打磨,当前"收割期"难现现象级产品,独立游戏或更受期待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