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治疗

搜索文档
AI设计人类增强子!超越天然增强子,短至50bp也能实现细胞特异性
生物世界· 2025-06-05 11:43
基因治疗与合成生物学技术突破 - 华盛顿大学和Altius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通过迭代深度学习技术,成功设计出比天然增强子更高效、更简洁的合成增强子(短至50bp),在人类细胞中实现前所未有的细胞类型特异性 [2] - 研究发表于2025年6月4日的《Cell Systems》,采用两轮"设计-实验-优化"循环:第一代设计基于29891个天然增强子数据生成1037个合成增强子,第二代优化后设计出688个新型增强子,在HepG2和K562细胞中分别实现46.2倍和6.7倍的中位表达量提升 [3][6] - 合成增强子通过嵌入高频率转录因子结合位点(TFBS)基序,其序列语法比天然增强子更紧凑,且活性与单细胞转录因子表达相关 [7] 技术优势与创新 - 突破传统增强子三大困境:解决海量筛选难题(天然增强子长度500-1000bp)、提升细胞类型特异性精度、破解复杂调控规则设计盲区 [6] - 模型进化阶段实现小数据大突破:训练数据量比前代减少30倍,比同类研究少800倍,引入L2正则化防止过度依赖单一转录因子 [6] - 深度学习设计的增强子特异性全面超越天然对照组,且迭代再训练可产生更优特异性设计 [8] 应用前景 - 靶向基因治疗:设计肝癌特异性增强子精准表达抗癌基因 [10] - 罕见病治疗:为遗传病定制组织特异性增强子 [10] - 合成生物学:构建细胞类型特异性生物传感器 [10] - 推动基因调控元件设计范式转变:从传统天然增强子筛选(成功率低)转向AI驱动的深度学习设计-高通量验证-数据驱动优化路径(成功率大幅提高) [10]
多家红杉医疗成员企业携最新进展亮相全球顶尖学术会议|Healthcare View
红杉汇· 2025-06-04 18:14
强联智创AI导管塑形机器人 - AI导管塑形机器人全球首次手术直播演示在东方脑血管病会议2025上进行[2][3][6] - 该产品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顾宇翔教授团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鸿祺教授团队联合强联智创研发[5] - 已获批中国首张"AI+治疗"创新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证[5] - 展示AI辅助下脑血管病介入手术新术式,能自动完成导管塑形并在复杂血管路径中"自动认路"[6] 基因治疗领域进展 - 凌意生物在ASGCT2025发表针对肝豆状核变形病(LY-M003)和戈谢病I型(LY-M001)的基因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成果[8] - 华毅乐健发布治疗苯丙酮尿症(PKU)的基因治疗候选药物GS1168,采用创新双效治疗机制[11][12] - 新芽基因公布DMD碱基编辑疗法GEN6050X积极生物标志物数据,显示在骨骼肌和心肌中抗肌营养不良蛋白恢复潜力[13][14] 细胞治疗与CAR-T疗法 - 西比曼生物公布C-CAR168一期IIT数据,该双特异性CAR-T疗法针对狼疮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多发性硬化[15] - 早期临床结果显示有望使患者停用免疫抑制治疗并显著降低疾病活动度[15] 医疗器械创新 - NyokAssist®9Fr人工心脏在ISHLT2025会议发表临床成果,该微型轴流泵可通过9Fr动脉通路提供5L/min流量[16][18] - 浩微医疗自主研发的可吸收栓塞微球LifeSpheres™完成首批受试者入组,是国内首个用于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产品[26] 干细胞与合成生物学 - 士泽生物异体通用iPSC衍生亚型神经细胞新药获NMPA批准开展渐冻症治疗临床试验[20] - 衍微科技与清华大学共建的重组蛋白合成生物制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正式运行,聚焦重组蛋白底盘细胞设计与制造[22][24] 投资布局 - 红杉中国在医疗健康领域投资超过200家企业,覆盖创新药、医疗器械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45家已完成IPO[27][28]
西湖大学开发基因递送黑科技,全球首个哺乳动物蛋白凝聚体递送系统丨ASGCT 口头报告精选
生物世界· 2025-05-26 10:52
基因递送技术发展背景 - 基因治疗成功关键在于开发高效安全的基因递送技术[3] - AAV递送系统因安全性、效率、成本等问题面临临床试验暂停的挑战[3] - 非病毒载体基因递送技术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焦点[3] EASY系统技术突破 - 全球首个基于内源蛋白凝聚体的基因递送系统[5] - 受天然细胞凝聚体机制启发设计[6] - 核心组件为工程化内源蛋白ProteanFect™[7] - 递送过程包括自组装纳米颗粒形成、细胞主动内吞、核酸释放和载体安全降解[8] EASY系统技术优势 - 核酸载量是脂质纳米颗粒(LNP)的50倍[9] - 兼容质粒DNA、mRNA、siRNA、sgRNA、Cas9 mRNA等多种核酸类型[10] - 比传统电转方法效率更高且细胞死亡率更低[10] - 适用于NK细胞、B细胞、造血干细胞等多种原代细胞[10] 商业化应用成果 - ProteanFect系列试剂盒实现原代T细胞67%-88%的基因编辑效率[18] - 共递送Cas9蛋白与sgRNA时编辑效率超过90%[18] - 产品已正式商业化销售[20] 行业影响与前景 - 技术获得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ASGCT)年度会议双展示认可[1] - 为非病毒基因递送领域提供全新解决方案[19] - 有望在基因治疗临床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19]
科普|儿童肾病40%与遗传相关,细胞疗法后基因治疗曙光初现
第一财经· 2025-05-23 22:22
基因疗法在肾病治疗中的应用 - 复旦儿科医院徐虹教授团队正在探索将法布雷病基因疗法扩展至肾病治疗领域 目前该疗法已进入IIT(研究者发起研究)阶段 [1] - 法布雷病基因疗法已成功治疗6例患者 随访结果良好 [2] - 中国首个法布雷病基因新药临床试验于2023年3月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启动 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2] CAR-T细胞治疗突破性进展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报告首例多药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儿接受靶向BCMA/CD70自体CAR-T治疗后 尿蛋白在回输第3个月实现11年来首次转阴 [1] - CAR-T技术此前已应用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难治性幼年皮肌炎治疗 [1] 儿童肾病治疗现状与挑战 - 系统性红斑狼疮引发的狼疮性肾炎可导致肾功能恶化 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1] - 约40%儿童肾病病例与基因遗传相关 [2] - 基因治疗面临研发成本高和患者支付压力大的双重障碍 需更多资本及社会支持 [2] 疾病背景数据 - 法布雷病在男性新生儿中发病率为1/110000至1/40000 临床表现为多器官功能损伤 [2] - 病因源于a-Gal A基因突变 影响心肾肺眼脑皮肤等器官的神经及血管组织功能 [2]
诊断治疗双突破:环状核酸引领精准医疗新浪潮
生物世界· 2025-05-21 15:35
环状寡核苷酸概述 - 环状寡核苷酸(包括circRNA和CssDNA)凭借闭环结构和生物稳定性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热点,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展现广阔前景 [2] - 环状结构使其具有更高稳定性(抗核酸酶降解)和构象灵活性,例如circRNA在细胞内存在时间达24小时,远超线性RNA的4-7小时 [4] 环状RNA(circRNA)应用 - circRNA具有高稳定性和抗降解特性,在基因调控、疾病诊疗中潜力显著 [6] - 四大应用方向: 1) 疫苗开发:通过脂质纳米颗粒封装circRNA编码抗原蛋白,引发免疫应答 [8] 2) 基因表达调控:合成具有miRNA海绵、蛋白海绵等功能的circRNA进行靶向调控 [8] 3) 细胞治疗:编码CAR/TCR蛋白实现体内原位生成工程化免疫细胞,效率提升成本降低 [8] 4) 蛋白翻译:表达肿瘤免疫调控因子、高强度结构蛋白或PROTAC复合物 [8] - 通过RNA编辑和干扰技术可实现更复杂基因功能调控 [9] 环状单链DNA(CssDNA)应用 - CssDNA凭借稳定性与可扩增性成为基因治疗核心驱动力 [10] - 三大应用场景: 1) 适配体筛选:双特异性环状适配体具有强核酸酶抗性和结合亲和力 [11][12] 2) 滚环扩增(RCA):生成DNAzyme进行信号放大,构建治疗性纳米结构 [13] 3) miRNA海绵:比RNA海绵更稳定高效,可抑制致癌miRNA激活抑癌基因 [13] 合成技术突破 - 赛索飞生物开发化学合成circRNA与CssDNA工艺,实现高纯度、高稳定性及精准修饰 [15] - 案例验证:成功合成80nt环状DNA,质谱检测分子量减少37,符合理论脱水量(~36),且抗线性消化酶降解 [17][18][19] - 服务能力覆盖≤60nt环状RNA/DNA(7天周期)至>200nt IVT circRNA(2周周期) [20] 公司技术定位 - 赛索飞生物作为全球核酸合成技术领导者,其环状核酸合成技术标志着行业进入"环状时代",赋能基因治疗、RNA疫苗等前沿领域 [23] - 提供定制化合成服务,支持不同长度、纯度需求的研究与产业化应用 [25]
2024年十大畅销基因疗法,仅3款销售额超1亿美元
生物世界· 2025-05-17 14:32
基因治疗市场现状 - 截至4月中旬,5家基因治疗公司累计完成5.344亿美元风险投资,其中Tune Therapeutics获1.75亿美元B轮融资,Atsena Therapeutics完成1.5亿美元C轮融资,Arbor Biotechnologies获7390万美元C轮融资,Epicrispr Biotechnologies完成6800万美元B轮融资,XyloCor Therapeutics获6750万美元B轮融资 [2] - 专注于基因和细胞疗法的CRO/CDMO公司AmplifyBio在运营四年后倒闭,反映早期生物技术公司面临资金短缺问题 [3] - 目前已有十多款基因疗法获FDA批准上市,但仅一款2024年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前三款超1亿美元,2023年获批的首款CRISPR疗法Casgevy未进入Top10 [3] 最畅销基因疗法Top10 - Zolgensma®(诺华)2024年销售额12.14亿美元,用于治疗小儿脊髓性肌萎缩症,2019年5月获批 [12] - Elevidys®(Sarepta Therapuetics)2024年销售额8.20791亿美元,用于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2023年6月获批 [13] - Vyjuvek®(Krystal Biotech)2024年销售额2.905亿美元,用于治疗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2023年5月获批 [13] - Adstiladrin®(Ferring Pharmaceuticals)2024年销售额7000万欧元(7900万美元),用于治疗高危非肌肉浸润性膀胱癌,2022年12月获批 [13] - Zynteglo™(bluebird bio)2024年销售额6227.3万美元,用于治疗β-地中海贫血,2022年8月获批 [13] - Roctavian®(BioMarin Pharmaceutical)2024年销售额2600万美元,用于治疗血友病A型,2023年6月获批 [14] - Lenmeldy™/Libmeldy™(Orchard Therapeutics)2024年销售额2.2454亿美元,用于治疗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症,2024年3月获批 [14] - Luxturna®(Spark Therapeutics)2024年销售额1800万瑞士法郎(2090万美元),用于治疗RPE65突变相关视网膜营养不良症,2017年12月获批 [14] - Lyfgenia®(bluebird bio)2024年销售额1160.5万美元,用于治疗镰状细胞病,2023年12月获批 [16] - Skysona®(bluebird bio)2024年销售额991.7万美元,用于治疗脑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症,2022年9月获批 [16]
康弘药业(002773) - 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17:54
公司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电话会议),于2025年5月15日15:00 - 17:00通过网络远程方式召开 [1] - 参与人员包括投资者网上提问,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柯尊洪等多人 [1] 研发相关 研发费用与布局 - 2024年研发费用增长超30%,金额为604,378,287.33元,同比增长33.57%,研发投入占比降至5.84%,但据2024年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7.48% [3][4][13] - 集中资源在眼科、精神/神经、肿瘤等领域加大投入,构建多元化研发体系,形成梯级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在研产品系列 [3][4][5][10] 在研项目进展 - 基因治疗板块:KH631治疗nAMD,中国已启动Ⅱ期临床、美国处于临床I期阶段;KH658眼用注射液治疗nAMD,中美均处于临床Ⅰ期阶段 [3] - 合成生物技术板块:KH617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处于临床Ⅰ期阶段,已获美国孤儿药资格认定 [3][7][8] - 中成药板块:KH110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处于临床Ⅲ期阶段;KH109舒肝解郁胶囊新增焦虑症,处于临床Ⅲ期阶段 [3] - 小分子创新药板块:KH607治疗抑郁症处于临床Ⅱ期阶段,治疗产后抑郁症已获批开展临床试验;KHN702治疗急性疼痛已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3] - 生物药板块:KH917注射液治疗斑块状银屑病处于临床Ⅰ期阶段;KH801注射液治疗晚期实体瘤处于临床Ⅰ期阶段;KH815注射液治疗多种晚期实体瘤,I期临床试验已获澳大利亚批准,2025年4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KH902 - R10高剂量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DME处于临床Ⅱ期阶段 [3][4] 研发相关问题回复 - KH631和KH658临床试验相关疗效及安全性数据未完全统计,5月ARVO会议已发布部分数据 [2] - 研发支出资本化遵循公司会计政策,新药开发进入Ⅲ期临床试验予以资本化 [2] - KH631Ⅱ期临床数据将在试验完成后按要求报送有关部门,假设单次给药疗效未达预期不影响商业化信心 [13] 业务与市场相关 核心竞争力与增长因素 - 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创历史新高,核心竞争力源于战略布局和持续创新能力,体现在上市产品布局、在研产品布局等多方面 [2][3] 产品应对策略 -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相关专利2025 - 2039年到期,高浓度剂型正在开展Ⅱ期临床试验,公司有信心应对市场竞争,国际化是关注重点,对合作持开放态度 [5] - 康柏西普稳居中国眼科抗VEGF市场领导地位,公司将持续开展市场推广,未来可能考虑AAV疗法和康柏西普的产品组合策略 [6] 中成药业务 - 公司坚持创新药、中成药、化学仿制药共同发展,积极响应集采政策,中成药松龄血脉康胶囊已累计进行全国23个省集采目录并中选 [7] - 舒肝解郁胶囊2024年同比两位数以上增长,超过抗抑郁整体市场增长,焦虑症临床研究稳步推进,2025年4月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入组 [10]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比2024年审计后数据增长5% - 15%,该指标为内部管理控制指标,存在不确定性 [4][9] 其他问题回复 - 公司密切关注AI在医疗行业动向,将从内控管理、基建建设、品牌推广、资金使用、财务管理等方面提高产值和利润率 [2] - 公司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短期保本型理财产品(包括结构性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6亿 [11][12] - 截至2025年5月9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26969 [16] - 公司所处医药行业是“永远的朝阳行业”,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13] - 截至目前,公司未收到回购、股东增持、资本市场融资或私有化退市相关股东动议,如有将按原则披露 [13][14][16] - 公司秉持开放合作战略,积极探索创新药管线的BD机会 [15][16]
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5-13 09:02
行业前景 - 医药行业未来前景乐观 源于政策 技术 市场需求等多维度利好[2] - 政策层面集采常态化加速行业向创新转型 创新药审批流程优化 医保准入提速 推动国产原研药出海[2] - 技术领域基因治疗 ADC等前沿技术商业化进程显著加快 AI研发工具大幅提升效率 催生新增长动能[2] - 老龄化加剧推动慢性病治疗及医药消费需求持续攀升 数字化浪潮下精准医疗与AI诊断技术深度渗透重塑产业发展格局[2]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头部企业凭借创新能力与全球化布局强化抗风险韧性[2] - 根据统计局数据 2024年我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298.5亿元 整体保持平稳 利润总额3420.7亿元 同比小幅下降1.1%[5] - 根据《"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到2025年行业将实现中高速增长 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 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5] 公司战略与创新布局 - 公司将创新药作为核心发展方向 尤其在呼吸疾病治疗领域持续深耕[3] - 已在呼吸领域布局十余个一类创新药项目 涵盖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重大疾病 多个品种进入临床关键阶段[3] - 创新产品将依托公司在吸入制剂领域的技术积淀与产业化优势 形成从早期研发到商业化的全链条竞争力[3] - 公司已成功储备二十余款创新药物 覆盖呼吸 镇痛 消化 心血管及精神类疾病等多个重要治疗领域[3] - 多款药物已进入II期临床及后续阶段 研发效率显著提升[3] - 2024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 公司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经历阵痛期和调整期[3] 具体产品进展 - 妥布霉素吸入溶液于2023年底通过国谈进入医保目录 2024年主要工作集中在医院准入与市场推广[6] - 2025年公司将通过扩大医院开发范围 深化医生及患者教育等举措推动妥布霉素吸入溶液上量[6] - 2024年获批的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正积极推进市场开拓工作 全力加速产品入院与推广[6] - 焦作健康元高端原料药项目一期总投资额预计约为2亿元 正按计划稳步推进[7] - 该项目最终生产的产品将依据公司实际研发进展情况确定[7] 研发投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健康元自身的研发费用(不含丽珠集团)约为4亿元 同比增长约30%[8] - 2025年一季度经营业绩继续保持稳健表现 短期受行业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面临业绩压力[9] - 随着集采等外部影响逐步消化 叠加创新药研发管线的持续突破 长期增长动能不断增强[9] 盈利驱动因素 - 未来盈利增长核心驱动因素包括持续推进创新药管线建设 加快新药研发与上市进程[6] - 深化海外市场布局 拓展产品国际销售渠道[6] - 推动保健品及特色业务发展 挖掘新的业绩增长点[6] - 强化降本增效管理 优化运营流程 提升资源使用效率[6]
红杉中国医疗成员企业再创多项“首个”记录|Healthcare View
红杉汇· 2025-04-29 19:30
医疗器械创新与获批 - 金仕生物全球首款预装干瓣Prostyle A®获批上市,集成干瓣技术、预装系统等前沿技术,开启中国TAVR干瓣时代 [2] - 艾柯医疗全新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系统"Lattice COUPLE"获批,成为神经介入行业首家拥有三张密网注册证的企业 [4] - 微光医疗冠脉OCT设备及导管获FDA认证,成为全球首个多模态冠脉OCT系统和中国首个获批FDA的腔内影像设备 [6] - 强联智创发布全球首创AI导管塑形机器人,推动神经介入手术进入智能化新时代 [10] - 景昱医疗获SGS国际QTL实验室认证,增强脑机接口DBS技术全球竞争力 [24] - 苏州颐坤生物连续第2次"0缺陷"通过MDSAP/ISO 13485复审,展示质量管理体系优势 [27] - ScienCrown主动脉瓣膜系统启动全国首批植入,作为全球首款兼具球扩瓣优势的自膨短瓣产品 [34] - 精锋医疗®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助力完成全球首例单孔机器人结肠癌根治日间手术 [36] 细胞与基因治疗进展 - 血霁生物细胞治疗产品XJ-MK-002获FDA第二个孤儿药资格,已累计获得2个RPDD和2个ODD认定 [12] - 丹擎医药POLQ抑制剂DAT-1604获FDA IND批准,公司共有两款DDR疗法进入临床,针对乳腺癌和妇科癌症 [14] - 华毅乐健GS1191-0445注射液纳入CDE突破性治疗品种,为血友病A的AAV载体基因治疗药物 [16][17] - 士泽生物异体通用iPSC衍生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注射液获NMPA完全批准,用于治疗早发性帕金森病 [22] 行业标准与技术突破 - 黑玉科学参编国内首个乳腺癌类器官团体标准,规范从组织采集到药物敏感性检测的全流程 [19][20] - 今是科技发布新一代纳米孔基因测序仪G-seq1M,单芯片纳米孔数达1250000个,数据产出速率提升至100Mb/min [31][32] 投资与产业布局 - 红杉中国在医疗健康领域投资超过200家企业,覆盖创新药、医疗器械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45家已完成IPO [37]
【私募调研记录】彤源投资调研上海家化、卓易信息等4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4-29 08:10
上海家化 - 618大促核心品牌有望实现高双位数GMV增长[1] - 员工持股计划旨在提高竞争力、降低流失率、养成主人翁精神[1] - 电商业务完成货盘梳理、价盘整理、组织架构调整和产品迭代[1] - 玉泽B5系列计划作为京东阵地主要产品线[1] - 2024年营收目标为两位数增长并实现利润扭亏为盈[1] - 长期盈利修复节奏为1-2年看营收增长,2-3年盈利提升,3-5年利润率达标[1] - 核心品牌玉泽定位皮肤屏障修护专家,六神拓展使用场景和人群[1] 卓易信息 - SnapDevelop已有约7000名活跃用户,未来将发布收费商业版本[2] - EazyDevelop基于IDE开发积累结合AI技术,研发完成后将发布免费试用版[2] - EazyDevelop将支持MCP调用,重点支持代码类MCP工具[2] - 百敖软件在RISC-V固件方向取得多项突破,推出原生UEFI固件解决方案[2] - 固件业务与华为、联想、浪潮等知名厂商合作,新客户导入期需2-4年[2] 芯碁微装 - 先进封装设备WLP2000完成多家客户验证,部分进入量产筹备[3] - 直写光刻技术在无掩膜成本及操作便捷等方面具备优势[3] - 2024年海外订单占比接近20%[3] - 掩模板业务预计2024年下半年迎来突破,2026-2027年占据有利地位[3] - 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2.31%,净利润同比增加30.45%[3] 康弘药业 - 康柏西普已稳居中国眼科抗VEGF市场领导地位[4] - 研发布局集中在眼科、精神/神经、肿瘤领域[4] - 基因治疗产品显示良好安全性和疗效,双载荷DC分子具有协同作用[4] - 创新药销售占比提升,化药仿制药销售占比下降[4] - KH631和KH658在中美临床进展顺利[4] - 2025年营收和净利润目标同比增长5%-15%[4] - 舒肝解郁胶囊2024年销售增长超两位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