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搬家

搜索文档
关键信息出炉!详细解读!
格兰投研· 2025-06-14 23:13
金融数据概览 - 5月M1增速升至2.3%,为一年新高,但环比减少2307亿元,反映企业和居民活钱减少[1] - M2增速7.9%,显示货币供应总量充足但资金滞留银行体系[1][2] - 住户存款前五个月增加8.3万亿,总规模突破160万亿[4] 社融结构分析 - 5月社融增量2.3万亿,同比多增2271亿,增速8.7%与上月持平,为五年同期次高[5][6] - 政府债券贡献64%新增社融,单月发行1.46万亿,同比多增2367亿,环比多增5000亿[9][10] - 剔除政府债后社融增速仅5.98%,低于4月的6.02%[11] 信贷需求疲软 - 5月新增贷款6200亿,同比少增3300亿,创近年新低[12] - 企业贷款受产能过剩和需求走弱抑制,出口企业面临关税压力[13] - 居民短贷减少208亿,同比少增451亿,消费贷款连续三月下滑[13][14] 消费补贴动态 - 多地暂停国补,如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因额度耗尽或限量发放[15] - 地方财政承担10%-20%补贴,但中西部积极性不足,广东等沿海省份因超支叫停[16] - 全国已消耗补贴1500亿,6月预计再耗500亿,全年3000亿额度剩余不足30%[17] 房地产市场 - 5月居民中长贷增746亿,同比多增232亿,购房需求局部回暖[19] - 房价较峰值回调20%-30%,但东南沿海受关税冲击跌幅更大[19][20] - 政策需分三阶段稳地产:先稳交易量,再激活二手房,最后传导至新房市场[24][26][27]
5年期大额存单为何逐渐消失?业内人士:银行息差压力下转向主推国债、保险业务
搜狐财经· 2025-06-13 19:47
银行业大额存单利率调整 - 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大中型银行及部分城商行下架五年期大额存单,最长期限缩短至2年期,利率降至1.2%-1.4%,与普通定存利差几近消失或等同 [1] - 国有大行APP显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已无五年期大额存单,工商银行仅提供3年期产品利率1.55%,建设银行仍有3年期产品在售 [2] - 济南工商银行3年期100万大额存单已售罄,3年期20万起存产品仍有额度,利率1.55%,2年期和1年期利率1.2% [4][5] - 招商银行APP显示大额存单最高可选2年期,20万起存1.4%年利率,与1年期利率相同 [5][6] 存款搬家现象 - 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达29.14万亿元,同比增长9.41%,固收类产品占比97%成为资金主要承接方 [8] - 三年期国债利率1.63%,五年期1.7%,需每月10号抢购,保险产品五年期年化单利2.2%-2.31%成为替代选择 [8][9] - 年轻投资者采用"新三金"(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黄金基金)配置模式引领财富管理市场变革 [8] 息差压力与负债端改革 - 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43%,较2024年末下降9个基点,不良贷款率上升至1.51% [10] - 贷款端利率持续下行,负债端存款定期化加剧,高息负债占比过高导致息差收窄 [10] - 银行通过调降或停售长期大额存单产品可降低负债成本数十个基点,缓解息差压力 [10] - 一年期和两年期普通定期存款或成主流,大银行2年期利率1.2%-1.4%,1年期1.1%-1.3%且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11]
利率专题:银行利润与负债视角再看债市
天风证券· 2025-06-11 14:42
报告核心观点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利润和负债受关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压力引致银行行为变化贯穿债市,临近二季度末银行卖债兑现浮盈讨论增多,6月存单到期续发和存款搬家使市场担忧银行负债端压力,报告聚焦二季度银行利润表和负债端压力评估及后市推演 [8] 季末银行再度兑现浮盈 银行卖债兑现浮盈背景 近年来银行净息差收窄,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受LPR调降等多因素影响,负债端成本“刚性”且存款“定期化”,息差压力提升;其他非息收入在债牛行情表现优,银行可通过买债增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支撑利润表,债市调整时银行或兑现存量债券浮盈锁定投资收益 [9] 一季度银行卖债情况 一季度资金面收敛、权益市场走强、货币宽松预期修正使利率上行,FVTPL账户出现浮亏压力,叠加负债端缺失和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影响银行利润,临近跨季银行加大卖债力度,兑现AC、FVOCI账户浮盈平滑利润 [14][15] 二季度银行卖债情况 二季度货币政策转向,资金中枢下移,截至5/30债市震荡走强,各期限国债利率下行,银行FVTPL账户压力较一季度缓释;各类银行未大幅净卖出,临近月末大行净卖出规模回落,卖债调节利润幅度或有限;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仍面临下行压力,但5月存款利率调降缓释息差压力,且卖债会透支票息收益和面临再投资压力,卖债行为相对谨慎,对市场影响可控 [26][30][31] “存款搬家”影响几何 新一轮存款降息潮开启 5/20 LPR调降10BP,同日国有大行公告存款挂牌利率调降,活期利率下调5BP至0.05%,整存整取根据期限不同分别下调15BP(二年及以下)和25BP(三年和五年),高于同期LPR调降幅度,开启新一轮存款降息潮 [35] 存款利率调降影响 2022年以来,大行存款利率调降后,存单发行利率多小幅上行,发行规模小幅抬升,存款流失对大行负债端形成压力;历次存款利率调降影响温和,个人及单位存款同比增速小幅回落后续回升,因存款利率下调对存量定期存款影响释放慢,且客户粘性高;监管规范引致的“存款搬家”存款流失幅度强于存款利率调降,2024/4银行“手工补息”整改影响释放快 [3][39][42] 当前银行负债端压力 当前银行负债端压力仍存,“存款搬家”属渐进式开端,6月是重要观测期,因6月是季末叠加存单到期高峰,市场担忧负债端压力和流动性缺口;央行呵护意图明显,月初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稳预期、补负债,大行融出规模持稳,大行负债端流失压力相对可控 [44][45] 市场走势判断 6月存单提价和存款搬家使市场情绪谨慎,货币积极、资金面宽松让市场抢跑,但短端受后续不确定性影响或震荡偏强;存单月内发行量不少,提价压力缓和,1.65 - 1.70%是主力波动区间;长端博弈纠结,月内以1.65%为中枢波动,后续关注外部环境和国内基本面变化 [4][50]
“存款5万送LABUBU”引热议
财联社· 2025-06-09 22:41
银行揽储新招与监管动态 - 华东地区监管部门要求银行不得通过赠送实物等变通方式揽储[1] - 部分银行在6月末考核节点加强营销力度 存款利率下调影响存款规模[1] - 平安银行推出"存款送LABUBU盲盒"活动 针对年轻客群探索"金融+国潮文化"创新[1][5] 存款利率下调与市场反应 - 六大国有银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 一年期定存跌破1% 活期利率仅0.05%[2] - 中小银行跟随降息 最高定存利率降至1.7%以下[2] - 存款搬家现象显现 固收类产品突破23万亿元 现金管理类产品突破7万亿元 较3月底增幅均近8%[2] 银行揽储成本与同业压力 - 平安银行广州分行5万新开户送LABUBU礼品 实际成本或高于存款收益[2] - 部分中小银行存在福利返现或特殊存款产品 客户经理提取奖励绩效给储户[3] - 监管部门叫停高价值福利揽储 减少基层机构"赔本式揽储"[2] 银行客户拓展策略 - 平安银行活动以新开户人群为主 旨在扩大客群基数提高零售代理收入[5] - 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存款余额315.22万亿元 同比增长6.7% 住户存款增加9.22万亿元[5] - LABUBU吸引具有投资意识的青年群体 有助于未来零售业务拓展[5] 监管历史与现状 - 大行深圳支行证实未收到禁止送礼规定 但高息揽储已被叫停[4] - 监管部门曾叫停手工计息 但未明确限制实物礼品揽存形式[4] - 日常客户节日送礼仍普遍 但不与存款产品挂钩[4]
华福固收:存单利率需要担忧吗
华福证券· 2025-06-06 13: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银行有一定负债端压力但整体可控,存单续发压力加大同时非银有重新配置需求,资金面宽松下存单提价空间不高 [2][29] - 5月中旬存单利率已上行,1Y存单从1.66%到1.71%,与10Y国债利差4bp处于历史偏高水平,6月下旬存单利率将下行,1.7%+的1Y存单有配置价值,1.75%可能是上限 [2][29] - 6月存单到期压力从第二周开始,预计6月存单利率难明显下行,可观察第二周价格,在中下旬配置 [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存单到期情况 - 6月存单到期规模升至4.1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续作压力加大,新一轮存款利率调降启动,存款搬家或加大银行负债端压力,市场担忧后续存单利率 [2][6] - 中短期限存单到期量较大,3M到期规模最大,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到期规模超1万亿元,大行超一半到期是3M,股份行1Y到期多,城商行6M到期多 [6] 历史情况分析 - 存单发行量与到期量正相关,净融资量与存单利率关系弱,到期量和发行量与存单利率有一定正相关,但并非每次增加都会使存单利率大幅上行,6月银行续发存单压力大,供给增加会提高提价发行概率 [2][14] - 2024年以来有四轮存款搬家现象,除2024年4月外,其余三轮大行存款1个月可修复,四轮均未使存单利率明显上行,单纯考虑存款搬家对银行负债端影响较片面 [2][23] 资金来源情况 - 新一轮存款利率调降期间,大行存款搬家明显,加大负债端压力,但有积极信号 [2][24] - 截至6月4日,银行净融出余额修复到4万亿元左右,较年内低点大幅提升,银行负债端压力减轻 [2][24] - 一揽子金融政策推出后,央行呵护资金面,5月跨月资金面均衡偏松,预计6月资金面保持宽松 [2][24] - 6月买断式逆回购到期12000亿元,央行开展10000亿元操作,净回笼指向银行负债端压力可控 [2][24] 资金运用方情况 - 信贷投放方面,5月票据利率稳定,以票充贷现象少,信贷需求不错,6月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和重大金融政策有望刺激信贷,银行有资金需求 [2][25] - 债券投资方面,预计2025年6月政府债发行2.58 - 2.82万亿元,净融资1.22 - 1.46万亿元,略小于5月,央行有流动性配合且6月是财政支出大月,发行影响可控 [2][25]
银行理财2025年6月月报:当“存款搬家”遇到监管指引
国信证券· 2025-06-04 18: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银行理财规模因存款利率下行、理财收益基准较高而继续高增长,存量规模回升至31.3万亿元,环比上月回升0.5万亿元;同时监管政策持续规范理财业务,包括通过机构评级办法鼓励重视业务质量、弱化规模增长,以及要求淡化收益基准;后续理财产品形态将在符合监管导向、争取中收业务、满足存款搬家后的资金需求三者中取得平衡,理财报价基准将进一步下滑30 - 50BP,负债长期化、资产短期化成为理财配置资产重要方向,拓展权益等风险资产占比并探索债券估值创新技术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收益率:环比持平 - 2025年5月银行理财规模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2.57%,较上月持平,其中现金管理类产品年化收益率1.49%,纯债类产品年化收益率2.69%,“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2.50% [9] 存量:规模回升 - 5月理财产品存量规模回升,月末为31.3万亿元,环比上月回升0.5万亿元,现金管理类和固收类产品是绝对主力 [10] 新发:业绩比较基准继续回落 - 5月新发产品初始募集规模2330亿元,按募集规模统计基本是固收类产品,大部分是封闭式产品,新发产品业绩平均比较基准2.55%,再度回落 [16] 到期:大部分产品达到业绩比较基准 - 5月到期的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共1763只,大部分产品达到了业绩比较基准 [24] 附录:银行理财配置主要资产收益表现 - 银行理财产品基础资产包括债券、权益、非标资产等,报告展示了相关资产近一年及近一个月表现情况 [27]
银行理财2025年6月月报:“存款搬家”遇到监管指引-20250604
国信证券· 2025-06-04 16:48
证券研究报告 | 2025年06月04日 银行理财 2025 年 6 月月报 优于大市 当"存款搬家"遇到监管指引 5 月银行理财规模继续保持高增长。5 月存款利率下行,而理财收益基准维 持较高水平,这带动了银行理财规模扩张。从收益看,国股行一年期存款利 率降至 1%以下,而 5 月银行理财业绩表现较好,当月理财规模加权平均年化 收益率 2.57%,较上月持平;其中现金管理类产品年化收益率 1.49%,纯债 类产品年化收益率 2.69%。收益率优势促进存款搬家和理财规模增长,5 月 份存量规模回升至 31.3 万亿元,环比上月回升 0.5 万亿元。 同时监管政策持续规范理财业务,理财产品的形态、运作模式仍在调整中。 一方面,监管政策通过机构评级办法鼓励理财子公司重视业务质量,弱化规 模增长。根据 21 世纪资管研究院披露,理财公司分类监管评级办法试点阶 段相关内容正进入讨论期:未来银行理财分类监管评级办法不再鼓励银行理 财公司单纯冲规模;评级要素包括公司治理、资管能力、风险管理、信息披 露、投资者权益保护和信息系统六大方面,其中资管能力权重最高。监管评 级结果分为 1-6 级,数值越大即评级得分越低,越需要重 ...
6月流动性:宽松延续,存单无虞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02 13:45
报告核心观点 6月流动性宽松延续,存单虽迎来到期规模高峰及补位一般性存款的双重考验,但Q1压力难再现 存单价格越靠近1.75%或越具备配置价值 6月资金利率大概率保持友好,但下破1.4%的概率不高 国债买入或在下半年恢复,8 - 9月买债力度可能较大 6 - 7月债市或处于抢出口外需偏强但内需偏弱的环境,对债市有利,长端收益率下行需契机,在央行恢复国债买入前或处于做多左侧[3] 各部分总结 5月流动性回顾 - 资金价格方面,5月降息落地,资金利率较4月再下台阶,但DR001总体在政策利率上方波动 月初逆回购到期资金利率短暂承压,月中注资特国与超长特国发行使DR001向政策利率回归后颠簸,下旬总体企稳回落,跨月翘尾幅度弱于4月[3][7] - 存单方面,双降落地后收益率下行一步到位,但存款降息后负债压力使提价压力再起 5月7日双降后1Y AAA同业存单收益率降至月内低点,后窄幅震荡,5月20日LPR和存款挂牌利率降息后,存单收益率抬升,月末出现好转迹象[3][8] - 数量方面,5月降准资金到账,日常流动性投放慷慨,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打破惯例 降准50bps释放1万亿资金,全月累计净投放3998亿元 3M买断式逆回购净回笼,6M和1Y分别净投放,拉长投放期限 MLF提前操作,买断式逆回购和国债买卖公告延迟公布[3][12][15] 存款降息 - 5月20日银行存款挂牌利率与LPR同步调降,3Y及以上期限普遍降息25bps,超政策利率15bps,部分银行3Y期限实际降息幅度更大,引发存款搬家关注[21] - 存款搬家是摩擦过程,一般性存款最终以同业存款等形式回到银行体系,初期压力大,会使负债稳定性下降 与2024年手工补息整改不同,本轮脱媒节奏循序渐进[21][24] 6月存单情况 - 当下环境与Q1不同,利率比价关系理顺,6月信贷需求和存单发行压力小于Q1,同业存款市场流动性恢复,流动性环境友好,央行或呵护银行同业负债成本[28][31][39] - 1Y AAA同业存单提价上限或在1.7% - 1.75%之间,可模拟恢复1Y MLF操作利率作为比价上限,也可参考降息前1Y AAA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 存单价格靠近1.75%具备配置价值[40][41] - 偏保守场景下,存单压力持续到6月中旬到期高峰过去后;偏乐观场景下,6月上旬确认顶部 6月上旬发行特别国债,货币当局或为其创造良好环境,存单价格企稳利于终结债市弱震荡[3][42] - 6月存单再融资价格大概率低于当月到期存量价格,缓解银行存单平均付息成本,利于债市[3][45] 6月资金利率 - 6月短端资金利率或保持友好,但下破1.4%概率不高,隔夜资金利率波动区间1.4% - 1.55%,7天资金利率波动区间1.5% - 1.65%,长债负Carry或成过去式[49] - 《2025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改变表述,或使资金利率较少向下偏离政策利率 取消中期政策利率后,长债收益率定价失锚,资金利率向下偏离政策利率可能性下降[52] 国债买入 - 5月市场对恢复国债买入预期落空 国债买入恢复或在下半年,央行买债节奏可能与供给节奏匹配,下半年国债净供给高峰通常高于上半年,且央行买入国债效力强于降准,8 - 9月买债力度可能可观[56] 长端收益率下行契机 - 6 - 7月债市或处于抢出口外需偏强但内需偏弱的环境,对债市有利 债市与内需相关性更高,后续需关注经济成色和7月政治局会议定调[57][64] - 1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或需存单收益率下行推动 当下资金、存单与10年国债收益率逻辑关系回归正常,长端收益率负Carry压力消除,但政策利率是资金利率隐性下限,1年存单收益率是10年国债收益率隐性下限 降准降息和降低存款利率后,债市处于信用偏强、利率偏弱阶段,长端利率下行需契机,央行恢复国债买入前或处于做多左侧[65][66]
利率调降引存款搬家“多米诺效应”调查
经济观察报· 2025-05-30 18:28
存款搬家现象与银行应对策略 - 低息存款环境下民众倾向将存款转向银行理财、基金等资管产品,银行负债端资金获取压力加大[1] - 5月20日大型银行调降存款利率后一年期定期整存整取挂牌利率低于1%,触发存款加速流向理财产品[2] - 截至5月29日银行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31.35万亿元,较1月底增加1.49万亿元[2] - 银行通过发行同业存单募资缓解压力,但一年期AAA级同业存单利率达1.7%,较调息前上升6个基点[2][8] - 银行采取多管齐下策略包括拓展企业代发工资业务、提高现金管理业务考核以获取低成本结算资金[3][7] 理财产品配置挑战与创新 - 存款流入理财后用户期望年化回报率2.3%,但高评级债券收益率中枢低于2%,传统买入持有策略难以满足[3][13] - 收益率超过2.3%的城投债、非金融产业债、银行二永债占比仅22.9%、12.3%与6.8%,市场抢券现象加剧[15] - 理财子公司加速研发含权理财产品,嵌入优先股、红利策略等权益类资产以提升收益,但R3风险等级与用户R1-R2偏好存在错配[4][16] - 部分机构调整配置结构,增加REITs、可转债及黄金ETF投资,并引入国债期货对冲以平衡收益与波动[17] 市场流动性影响与同业存单动态 - 银行间资金流动性趋紧,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升至1.667%,较LPR调降日高6个基点[9] - 存款搬家初期同业存单发行显著扩容推高利率,但1年期品种冲击有限,短期存单提价更明显[9] - 中金公司指出2024年存款利率下调与手工补息清理导致存款流向理财规模同比增加4万亿元[8] 行业结构性特征与趋势 - 企业存款因资金周转刚性需求对利率敏感度较低,成为银行稳定负债端的重要抓手[7] - 部分用户风险偏好极低仍选择存款,叠加提前还贷需求与科技企业贷款派生存款效应缓解搬家压力[10] - 债券市场资产荒延续,科技创新债增量难抵城投债净融资回落,抢券行情或持续[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