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煤电
icon
搜索文档
新疆工业硅白皮书: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硅基产业快速发展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8 21: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疆煤电硅产业一体化特点突出,煤炭资源丰富、电力成本较低等造就新疆工业硅成本优势显著,且全年生产较稳定,抗周期波动能力强,建议关注工业硅、有机硅双龙头合盛硅业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工业硅行业基本情况 1.1 工业硅产业链 - 工业硅又名金属硅,具有半导体性质,一般由二氧化硅在电炉中用碳还原制得,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还原以及下游深加工和应用三个环节 [13] - 上游原材料主要是硅石和碳质还原剂,电力是重要成本因素;中游在矿热炉中熔炼提取硅元素;下游主要消费场景为有机硅、晶体硅和硅基铝合金 [13] 1.2 成本:高耗能,电力占比较高 - 工业硅主要成本包含原材料成本和电力成本,生产 1t 工业硅电力单耗 12000 - 12500kw·h/吨,约占成本 30% - 35%,是典型高能耗产品,具备电力优势的地区成本优势大 [4][16] 1.3 供给:民企为主,较为分散 - 全球供给复合增速约 10%,中国是全球硅供给第一大国,2016 - 2024 年中国硅产量占比由 70%增至 82% [20] - 2021 - 2024 年中国工业硅产能由 498 万吨增至 714 万吨,产量由 291 万吨增至 490 万吨,产能利用率由 43%提升至 69% [25] - 行业格局集中度低,民企为主,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合盛硅业现有工业硅总产能为 122 万吨,占比 17% [4][29] - 2025 年后计划新增 325 万吨工业硅产能,主要在新疆、云南、青海、内蒙古等地,其中新疆新增产能占比 60%以上 [27] 1.4 需求:多晶硅需求占比近半 - 2021 年起工业硅需求增速由负转正,2021 - 2023 年全球硅消费量复合增速 15% [36]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硅消费国,2016 - 2023 年中国工业硅消费占比由 43%增至 68% [38] - 2021 - 2024 年中国硅消费量复合增速 22%,下游需求中多晶硅需求占比快速增长,2016 - 2024 年需求占比由 19%提升至 49%,2021 - 2024 年需求复合增速 50% [41] 2. 新疆工业硅:产量占比近半,成本优势明显 2.1 产量占比近半,分布集中 - 新疆是中国工业硅最大产区,产能占比接近 40%,产量占比接近 50%,2017 - 2024 年产能由 174 万吨增至 290 万吨,产量由 87 万吨增至 259 万吨 [4][46] - 产能分布集中,主要在昌吉/石河子,2024 年初昌吉/石河子合计产能 82 万吨 [49] 2.2 煤电硅产业一体化突出 - 新疆煤炭预测储量 2.19 万亿吨,约占全国 40%,2024 年煤炭产量 5.4 亿吨,占全国产量的 11.4%,且成本较低 [54] - 新疆工业硅主要通过固定长单、贸易和出口等方式成交,本地下游企业消耗占比达 60% [59] - 新疆多晶硅产能 83.5 万吨,占全国产能的 26%,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昌吉、克拉玛依等地区 [59] - 合盛硅业、东方希望等企业除布局多晶硅外,还向下游延伸布局光伏项目 [59] 2.3 电力成本优势突出,开工率高 - 新疆电力成本较低,电价优势明显,2024 年新疆电价在 0.342 - 0.345 元/度,低于云南/四川丰水期电价,且价格相对稳定 [65] - 2024 年丰水期新疆较全国吨成本优势在 300 元以内,枯水期在 800 - 1000 元左右 [65] - 2024 年全国工业硅开工率在 70%上下浮动,新疆开工率在 86%左右,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产季节性变化不大 [69] - 2025 年初以来工业硅价格相对低迷,全国工业硅开工率下行至 50 - 60% [69] - 2024 年至今硅石价格小幅下行,当前新疆硅石价格约 420 元/吨 [72] 3. 相关标的: 合盛硅业 - 公司产品主要有工业硅、有机硅、多晶硅产品三大类,截至 2024 年末,工业硅产能 122 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 173 万吨/年,产能主要分布在新疆、云南等地 [76] - 公司能源成本、原料成本优势显著,2024 年公司工业硅单吨生产成本为 5425 元/吨,较 2023 年下降 1650 元/吨 [80][82] - 公司新建光伏一体化产业园有序推进,新疆中部光伏一体化产业园项目首条光伏产线实现量产,内蒙古赛盛新材料年产 800 吨碳化硅颗粒项目正式点火投产 [85]
龙源技术(300105) - 300105龙源技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8
2025-05-28 15:46
业务收入情况 - 2024 年公司节油业务收入减少 12.71%,等离子体点火业务平稳,以存量机组改造项目为主,2025 年基建类项目预计略有增加 [2] - 公司环保业务下降较快,煤电氮氧化物排放基本达标,非电领域受行业景气度低影响,利润收窄,环保改造投入能力受限 [2] 政策影响 - 《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出台,促使煤电节能改造从单一升级拓展到多领域,为服务商提供更广阔业务空间,公司在相关领域有业务布局 [3] 混氨业务 - 2024 年公司混氨业务确认收入主要来自国能台山电厂 600MW 燃煤锅炉混氨燃烧项目部分验收,2025 年将进行第二阶段研究与工程验证 [4] - 混氨燃烧技术尚处研究与工程验证阶段,需在技术路线、成本、收益及政策上进一步优化 [5] 综合节能改造业务增长因素 - 把握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战略窗口期,开展煤电机组节能改造、灵活性改造项目 [6] - 积极布局新型储能技术,实施国内首台大容量抽汽加热熔盐储能项目 [6] 生物质业务 - 生物质业务是公司在“双碳”目标下的业务布局,目前以技术路线储备和场景验证为主,选取了不同类型生物质生产、掺烧场景 [7]
煤价下行倒逼行业转型 煤电联营与煤化工成破局关键
中国电力报· 2025-05-26 13:20
煤炭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28家主要煤炭上市公司合计营业收入13593.81亿元,同比下降5.7%,合计净利润1995.59亿元,同比下降17.1%,归母净利润1574.11亿元,降幅18.2% [2] - 剔除中国神华后27家上市煤企合计净利润降幅扩大至23.7%,显示行业分化加剧 [2] - 2025年一季度28家煤炭上市公司合计营业收入2827.08亿元,同比下降16.81%,归母净利润309.11亿元,同比下降28.96% [12] 供需结构与价格变化 - 2024年国内原煤产量47.8亿吨,同比增长1.2%,煤炭进口量5.43亿吨,同比增长14.4% [4] - 秦港动力煤(Q5500)均价855元/吨,同比下降11.54%,京唐港主焦煤均价2026元/吨,下跌11.34% [4] - 行业呈现"四降四增"特征:产量先降后增、资源量供应下降、耗煤需求增幅下降、行业经济效益下降,同时产能、进口、库存及能源替代量增加 [4] 成本与盈利压力 - 2024年28家煤企平均销售价格597元/吨,同比下降8.3%,平均销售成本323元/吨,同比下降0.9%,平均毛利275元/吨,同比下降15.7% [6] - 煤炭板块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0%,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约10%,吨煤净利润降至97元 [6] - 广汇能源通过"低成本煤炭+天然气贸易+煤化工"模式,天然气贸易毛利率对冲煤价下跌 [6] 财务与现金流管理 - 2024年28家煤炭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合计2726.87亿元,同比下降10.59%,资产负债率平均51.7%,同比微降0.2个百分点 [7] - 有息负债合计5074.93亿元,同比增长9.37%,头部企业财务费用率2.05%,同比上涨0.16个百分点 [8] - 中煤能源、兖矿能源通过专项储备调整分别减少1197百万元和479百万元,冲抵成本压力 [7] 煤电联营模式 - 中国神华通过"煤—电—运"一体化产业链,电力板块贡献稳定利润,净利润降幅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0] - 坑口电厂度电成本可降低0.08元,国家能源集团与华能集团的直供模式、陕煤集团与浙能集团的铁路直达合作验证模式可行性 [10] - 内蒙古"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实现度电成本下降约12%,碳排放减少15% [10] 煤化工高端化趋势 - 2024年化工用煤需求旺盛,甲醇开工率大幅领先历史同期,兖矿能源煤制烯烃项目、平煤股份精细焦炉煤气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 [11] - 布伦特原油价格68美元/桶时,煤制烯烃成本与油制路线相当,具备竞争优势 [11] - 低阶煤分质利用技术可将10亿吨低阶煤转化为1.5亿吨油品和1.97万亿千瓦时电力,降低21%碳排放,提升20%以上产值 [11] 行业转型方向 - 煤电联营与煤化工高端化成为驱动煤炭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核心动能 [2] - 行业从"需求驱动"转向"成本定价",具备全产业链布局、技术迭代能力的头部企业将巩固优势 [12] - 《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支持煤电与新能源联营,鼓励联营新能源项目优先并网 [12][13]
永泰能源沙洲电厂单日发电量创新高 煤电互补优势尽显
证券时报网· 2025-05-25 18:23
永泰能源电力板块凭借918万千瓦控股装机与400万千瓦参股装机的雄厚实力,以大机组、高技术、强调 节能力,在煤价下行期充分释放煤电互补优势,不仅稳定了生产经营基本盘,保障了电力业务发电量和 盈利能力连创新高,还在区域电力保供工作中承担起重任。(燕云)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近年来,沙洲电力发电量节节攀升,连创发电量纪录。2022年突破170亿度,2023年跃至185亿度,2024 年再达193亿度,预计今年发电量有望再创新高。此次单日发电量较2024年1月26日的前一纪录(7293.7 万度)提升近3.7%,在区域电力保供最紧张的时刻,沙洲电力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顶得上、扛得住"的担 当。 沙洲电力董事长张铨平表示:"亮眼成绩的背后,是精细化管理的持续发力。"沙洲电力通过优化电量结 算、强化电费回收、严控全流程成本,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78%,达2.59亿元, 净增1.13亿元。 作为苏南电网和江苏省网的重要电源支撑点,沙洲电力总装机容量在江苏省位列第七、苏州地区排名第 二。此外,电厂百万千瓦级机组全年利用小时数超5800小时,60万千瓦机组利用小时数突破6000小时, 机组高效稳定运 ...
新集能源(601918)2025年一季报点评:高长协业绩稳健 煤电一体化持续提高
新浪财经· 2025-05-22 16:2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29 10亿元 同比下降4 85% 归母净利润5 32亿元 同比下降11 01% [2] - 维持公司2025~2027年EPS预测为0 72 0 76 0 80元 给予2025年12倍PE 目标价8 64元 [2] 煤炭业务分析 - 2025Q1商品煤产量498 86万吨 同比增加6 27% 销量460 33万吨 同比增加1 76% [2] - 煤炭吨售价560元/吨 同比下降15元/吨 主要受益于长协煤占比85% 售价跌幅低于市场煤价 [2] - 吨成本324元/吨 同比下降23元/吨 受益于产量提高和成本管控 吨毛利236元/吨 同比提高8元/吨 [2] - 煤炭板块实现毛利10 87亿元 同比提高5 23% [2] 电力业务发展 - 2025Q1发电量36 2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7 16% 售电量34 2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6 91% [3] - 售电价格0 3749元/千瓦时 同比下降8 14% 板集电厂二期投产实现以量补价 [3] - 在建电厂包括上饶电厂(2*1000MW) 滁州电厂(2*660MW) 六安电厂(2*660MW) 均计划2026年投运 [3] 行业供需展望 - 4月行业供需显现触底态势 5月电煤需求有望进入迎峰度夏旺季 [3] - 2025年3月煤炭出口量出现自2023年以来首次同比下降 预计4月延续下降趋势 5月或迎拐点 [3] 战略布局 - 煤电一体化布局逐步形成 有望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
陕西能源(001286) - 001286陕西能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0
2025-05-22 16:12
电价相关 - 2025 年陕西省火电执行标杆电价 354.5 元/兆瓦时,上下浮±20%全电电量参与市场化交易,西电东送价格根据两省协议签订 [2][3][26] - 2024 年公司含税平均上网电价 0.35 元/千瓦时,2025 年平均上网电价或售电价(含税)为 0.35 元/千瓦时,包含容量电价,调峰市场纳入现货交易体系,现货交易体系中包括调频市场 [15][19] - 陕西容量电费目前按月进行机组出力考核,按月回收 [50] 新能源与煤电发展 - 2024 年我国新能源装机达 14.5 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 43%,超 50%新能源发电量市场化消纳,公司将主动转型与新能源协同发展 [4] - 新能源快速发展挤压煤电市场空间,降低煤电经济优势,公司主业为火力发电,未大规模开展新能源项目 [4][14] - 新能源与煤电双赢方面,公司研究国家政策,分析“双碳”战略,火电调峰能力是新能源消纳和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重要保障 [32][33][35]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1.56 亿元,同比增长 19.04%,营业成本 150.6 亿元,同比增长 29.12% [43][45] - 2024 年电力业务营业收入 176.67 亿元,煤炭业务营业收入 48.43 亿元,热力供应业务营业收入 49207.15 万元 [43] - 2024 年发电量 530.43 亿千瓦时,同比增加 19.74%;上网电量 496.41 亿千瓦时,同比增加 19.79%;原煤产量 2356.28 万吨,同比增加 1.17% [48] - 2025 年一季度发电量下降 8%,营收下滑 8%,净利润大幅下滑接近 30%,主要因供需结构、新能源冲击、发电量和煤炭产量减少、煤价下降、毛利率降低 [33][37]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 年财务费用同比降低 -10.76%,因融资成本降低 [6] - 2024 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增加 5 天至 42 天,因电热费回收周期延长,热力应收账款账期合理,供热期结束后已结清,暂无应收账款保理或资产证券化计划 [23] - 2024 年员工总数同比下降 3.1%,生产人员占比提升,公司开展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 [30] - 2024 年分红比例提升至 35%,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至 12.3%,公司按章程执行利润分配政策 [18] 公司项目进展 - 清水川三期建设资金用尽,账户注销 [6] - 丈八煤矿、小壕兔煤矿、赵石畔煤矿正在推进前期手续办理,赵石畔煤矿年底前完工 [12][21][36] - 公司积极探索储能项目、主责主业相关资产标的,如有适宜标的且达披露条件将及时披露 [31][37][44] 公司煤电匹配 - 公司煤炭、电力资源协同度高,电力装机规模 1725 万千瓦(含在建及筹建),煤炭核定产能 3000 万吨/年(已投产 2400 万吨/年),煤电规模总体动态平衡,煤电一体化及坑口电站装机占比 61.57% [18][29] - 公司根据煤、电市场情况和运输成本,动态匹配调整煤炭自用量和外销量 [9] 公司机组情况 - 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相关对标中,公司多台机组获优胜机组等荣誉 [27][28][29][30] - 公司整体机组能效水平优秀,正在探索降本增效措施 [29][30] 其他问题 - 电厂检修是安全生产管理需求,与新能源无关 [4] - 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其控制企业在多方面相互独立,有独立经营能力 [5] - 一季度煤炭产量下降 50 万吨,因冯家塔洗选率降低 [13] - 公司煤炭业务库存量下降系报告期末加大销售力度 [22] - 公司目前未开展海外业务、储能业务 [36][38] - 麟北煤业煤种热值为 4600 - 4700 大卡,公司原煤平均热值 4500 大卡 [39] - 公司不存在人为操纵财务数据情况 [39] - 公司按章程规定,股东大会通过派现提案后 2 个月内实施具体方案,具体时间关注披露公告 [40] - 公司经营业绩受电力和煤炭价格波动影响,对电力价格波动敏感度更高 [42]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 4.23%,因加强煤电营销;研发费用同比增加 139.51%,因子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管理费用同比下降 2.32%,因对折旧摊销项目调整 [47] - 麟北煤业部分煤种不适宜作动力煤,公司综合调整内部煤炭供给和外部煤炭销售 [47] - 辅助收入体现在财务报表营业收入 [50]
中国神华(601088):煤电联营强韧性 持续高分红彰显重回报
格隆汇· 2025-05-22 10:2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38375亿元同比下降14%归母净利润58671亿元同比下降17%扣非净利润60125亿元同比下降4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04%同比下降084个百分点 [1] - 2025年Q1营业收入69585亿元同比下降211%归母净利润11949亿元同比下降180%扣非净利润11705亿元同比下降28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80%同比下降074个百分点 [1] 煤炭分部 - 2024年商品煤产量327亿吨同比上涨08%煤炭销售量459亿吨同比上涨21%销售平均价格564元/吨同比下降34%自产煤和外购煤销售价格分别下降38%和38% [1] - 2024年煤炭分部营业收入268618亿元同比下降17%利润总额54365亿元同比下降71%销售毛利率303%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 [1] - 2025年Q1自产煤单位售价48445元同比下降838%商品煤产量0825亿吨同比下降11%煤炭分部营业收入51599亿元同比下降257%利润总额10096亿元同比下降166% [2] 发电分部 - 2024年售电量210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售电价403元/兆瓦时同比下降2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 [2] - 2025年Q1总发电量504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7%总售电量474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7%毛利率154%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625亿元同比下降172% [3] 运输及煤化工分部 - 2024年自有铁路运输周转量312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09%铁路分部营业收入43115亿元同比上涨04%煤化工分部营业收入5633亿元同比下降76%毛利率58%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 [3] - 2025年Q1自有铁路运输周转量725亿吨公里同比下降116%毛利率400%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航运分部毛利率84%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034亿元同比下降696% [4] 未来发展 - 2024年煤炭分部新街台格庙矿区新项目预计产能1600万吨/年发电分部新建项目资本开支11939亿元包括惠州二期气电等项目 [5] - 2024年拟派发股息现金226元/股分红总额44903亿元分红占归母净利润比例765%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 [6]
晋控电力(000767) - 000767晋控电力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09:30
公司经营与业绩 - 公司 2024 年已扭亏,2025 年将采取积极争发电量、提高综合电价、优化电煤供应渠道、开展机组技术改造、拓展热力市场、控制融资成本等措施提高盈利能力 [4][9] - 公司目前经营状况稳步向好,按既定目标逐步推进 [8] - 公司应收账款中新能源企业涉及的国补电费为 45.82 亿元,按国家新能源财政补贴的发放要求逐步收回,其他日常经营性应收账款均能安排回收督促工作 [9] 关联交易 - 2024 年年报中关联交易抵消主要为公司所属子公司煤炭配售公司、工程公司等与内部各电厂之间的燃料、检修、维护等业务,关联交易已按规定程序履行,金额为 67.57 亿元 [2] - 2024 年年报其他收入之和 -53.75 亿元,构成包括检修服务 3.92 亿元、其他业务 9.9 亿元、公司内部单位关联交易抵消 -67.57 亿元 [10][11] 政策补贴与结算 - 公司新能源发电补贴按照山西省政策正常收取 [1] - 按照山西省容量电价补偿政策,容量电价都按月进行结算补偿 [2] 研发投入 - 2025 年公司会进一步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如针对煤电机组深度调峰带来的问题,在调峰深度、灵活性、安全性及节能降碳等方面加大投入 [5][8][9] 公司发展目标与规划 - 公司发展目标是打造具有竞争力、创造力的行业一流绿色能源综合服务企业,建成国内一流电力上市企业 [3] - 公司大部分项目已按十四五规划稳步推进,十五五规划正在编制中,新能源是重点发展方向,新建新能源项目由全资子公司晋控电力山西新能源公司加速推进 [13] 投资者相关问题 - 公司将加强经营管理,努力做好市值管理,在具备分红条件后考虑回报投资者 [1][6][7][14] - 公司拟在年度及 1 季度报、半年度报及三季报后都举行业绩说明会,会定期向投资者传递业绩情况 [14] 其他问题 - 北京中茗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目前运行正常 [6] - 公司和通宝能源同属晋能控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 [12] - 公司暂无收购兼并大股东优质资产、收购新能源公司的相关信息披露 [6][8] - 大股东国电投华泽(天津)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减持原因已在减持预披露公告中说明 [6][9] - 目前公司煤电一体化主要是坑口供应,就近供应 [6] - 集团公司目前无其他电力资产注入安排 [16]
电投能源拟收购白音华煤电 标的资产254亿年营收超百亿
长江商报· 2025-05-21 07:31
收购交易概况 - 电投能源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白音华煤电100%股权,并定向募集配套资金,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1] - 标的公司白音华煤电2024年营业收入114.02亿元,归母净利润13.96亿元,截至2025年3月末总资产254.28亿元[1][3] - 交易完成后将显著提升电投能源资产规模及业务实力,优化煤电铝资源配置[1][3] 标的公司业务详情 - 白音华煤电主营业务涵盖煤炭、铝及电力产品,形成煤电铝一体化发展模式[2] - 拥有1500万吨/年褐煤产能(白音华矿区二号露天矿)、262万千瓦火电和40.53万吨/年电解铝产能[2] - 煤炭产品主销东北地区燃煤企业,铝产品包括铝液(销往周边加工企业)和铝锭(销往东北地区)[2] 财务表现 - 白音华煤电2023-2025Q1营业收入分别为73.62亿元、114.02亿元、29.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3亿元、13.96亿元、4.3亿元[3] - 电投能源2024年营业收入298.59亿元(同比+11.23%),归母净利润53.42亿元(同比+17.15%),连续4年双增[5] - 2025Q1电投能源归母净利润15.59亿元(同比-19.82%),主因营业成本增加7.74亿元,但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31.06%至17.66亿元[6] 公司业务结构 - 电投能源2024年营收构成:电解铝(52.46%)、煤炭(34.14%)、煤电电热(5.8%)、风电(4.48%)、太阳能(0.99%)[5] - 业务覆盖电解铝、煤炭及新能源发电,销售区域集中在内蒙古、东北及华北地区[5] - 公司通过历史收购(如2014年火电资产、2019年铝电资产)快速扩展业务版图[4]
永泰能源:煤电储能双轮驱动,铸就能源行业新标杆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20:12
能源行业趋势与政策背景 - 能源安全是国家战略重点,"双碳"目标和AI技术重塑行业格局下,能源企业面临关键抉择 [2] - "十四五"期间煤炭行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供给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生产重心向中西部转移,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2] - 煤炭功能从单一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重转变,煤化工技术持续突破 [2] 永泰能源煤炭业务发展 - 公司拥有煤炭资源总量38.21亿吨(焦煤9.13亿吨,动力煤29.08亿吨),2024年原煤产量1368.01万吨(+5.46%),销量1368.31万吨(+5.31%) [3] - 重点推进海则滩煤矿项目:资源储量11.45亿吨,设计产能1000万吨/年,服务年限71.9年,煤种为6500大卡优质化工/动力煤 [3] - 项目分三期建设:2026年试产(300万吨),2027年全面投产(1000万吨) [3] - 项目优势:政策支持(国家能源战略西移)、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成本低)、紧邻浩吉铁路(运费仅260元/吨) [4][5] 煤电一体化战略 - 公司形成"以煤稳电、以电促煤"互补格局,煤矿总产能2110万吨/年(含在建),控股电力装机918万千瓦,参股400万千瓦 [6] - 2024年电力业务营收184.06亿元(+10.14%),占比64.91%,毛利率提升3.74个百分点至14.42% [7] - 旗下电厂表现突出:沙洲公司江苏燃煤发电TOP2(市场占比3.17%),隆达公司河南60万千瓦机组发电量TOP2 [8] 多元化布局与新业务拓展 - 煤下铝开发:预估铝土矿资源量1.16亿吨(可采6958万吨),预计年增营收27亿元、净利4.6亿元 [10] - 储能领域布局:拥有158.89万吨五氧化二钒资源,德泰储能攻克全钒液流电池关键技术,投运250kW/1000kWh试验项目及1.5MW/6MWh光储一体化项目 [11] 财务表现与资本运作 - 2024年总营收283.57亿元,净利润15.61亿元,经营性现金流稳健 [7] - 2025年Q1营收56.41亿元,净利润0.51亿元 [7] - 2024年启动5-10亿元股份回购计划,截至2025年4月累计回购2.83亿股(耗资3.43亿元) [12] 生产与运营优化 - 实施"减人减面减系统"降本策略,动力煤长协兑现率提升,电力采购成本下降 [9] - 2024年发电量412.6亿千瓦时(+10.47%),沙洲/隆达长协电量签订比例达87%/133.2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