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募股权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中银证券14亿增资私募子公司!中银国际投资一季度盈利仅137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1 13:32
公司增资与资本运作 - 中银证券向全资子公司中银国际投资注入14亿元资金 将注册资本从6亿元提升至20亿元 增幅超过230% [2] - 增资资金记作长期股权投资 按现行规定母公司账上长期股权投资按100%扣减净资本 影响公司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承受能力 [5] 子公司经营表现 - 中银国际投资2022年营收仅6.44万元 净亏损363.22万元 2023年营收改善至2495.79万元 净利润1360万元 [5] - 2024年营收回落至2300万元 净利润缩水至935万元 2025年一季度营收621.22万元 净利润137.85万元 [5] 行业转型趋势 - 传统券商业务模式经历深刻变革 佣金率持续下滑与同质化竞争加剧 单纯依靠经纪业务难以支撑长期发展 [7] - 行业向"投资+投行"综合服务模式转型 通过私募股权投资与优质企业建立深度绑定 分享股权增值收益并获取后续投行业务先发优势 [7] - 私募股权投资具有强烈周期属性 盈利能力高度依赖资本市场环境 牛市阶段退出渠道畅通 调整期则面临监管趋紧与估值下降挑战 [7] 公司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0年32.44亿元升至2021年33.34亿元 2022年下滑至29.59亿元 2024年进一步降至28.88亿元 [8]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52亿元 同比增长22.12% [8] - 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2024年贡献9.5亿元 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10] - 投行业务收入2022年仅1.13亿元 2024年为1.31亿元 [10] - 资管业务收入从2020年8.25亿元持续下滑至2024年5.11亿元 降幅超过38% 2025年一季度仍同比下滑6.50% [10] - 利息净收入保持稳定 2024年达到8.63亿元 [10] 资产负债结构变化 - 货币资金从2020年146亿元快速增加至2024年289亿元 增幅近一倍 主要来源于客户资金存款从124.13亿元上升至251.12亿元 [10] - 融出资金规模2024年达141亿元 金融投资规模达174亿元 反映公司加大资本中介业务和自营投资力度 [10] - 资产配置变化体现寻求新盈利增长点的战略 同时意味着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上升 [10] 管理层变动 - 原董事长宁敏因工作调动离任 周权被推荐为接班人选 [11] - 周权拥有中国银行总行多个核心部门任职经历 曾任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副行长兼财务总监 2020年11月升任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 [11] - 2025年6月周权正式履新中银证券党委书记 实现银行体系向证券领域跨界发展 [11] - 中银国际控股提名周权为公司董事候选人 提名已获董事会审议通过 将提交股东大会表决 [11]
券商加注私募子公司 发力“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证券日报· 2025-08-21 00:48
中银证券增资私募子公司 - 中银证券拟以货币方式出资14亿元向全资子公司中银国际投资增资 注册资本将从6亿元增至20亿元 [1] - 中银国际投资2024年营收2300 91万元 净利润935 53万元 2024年一季度营收621 22万元 净利润137 85万元 [1] -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 中银国际投资资产总额为9 15亿元 [1] 券商私募子公司行业动态 - 券商持续加码私募子公司布局 通过增资等方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例如南京证券拟投入不超过10亿元定增募集资金增加对私募子公司和另类子公司的投入 [1] - 2024年上半年券商私募子公司担任GP的私募股权基金募资额合计超640亿元 [2] - 多家券商积极申请设立私募子公司 如申港证券7月15日获证监会核准设立私募子公司 [2] 私募子公司业务特点与战略方向 - 中银国际投资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包括医疗健康 先进制造 新能源 新材料等领域 [3] - 国联通宝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系统性研究为基础 进行中长期价值投资 支持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 [3] - 券商私募子公司积极践行"投早 投小 投硬科技"理念 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2] 行业专家观点 - 券商布局私募子公司有助于实现从传统服务商向"投资+投行"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型 并与投行 资管等业务形成协同 [2] - 券商应提升投研能力 发挥专业优势 推动资本与产业良性互动 同时可与地方国资 产业资本合作设立各类基金 [3] - 私募子公司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关键资金支持 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 引导社会资本流向优质企业和重点行业 [2]
九鼎投资拟2.13亿元“豪赌”机器人 收上交所问询函
犀牛财经· 2025-08-19 16:34
收购交易概况 - 九鼎投资拟以2.13亿元收购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53.29%股权 交易完成后实现控股[2] - 南京神源生主营六维力传感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2] 标的公司财务状况 - 南京神源生2024年营收仅208.8万元 净亏损573万元[2] - 标的公司估值从2023年12月2亿元跳涨至3亿元 溢价幅度达50%[2] 收购资金与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九鼎投资账面货币资金仅2.49亿元[2] - 本次收购将消耗公司85%现金储备[2] - 公司传统主业私募股权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持续亏损 2024年合计亏损2.65亿元[2]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0.44-0.55亿元[2] 监管关注重点 - 上交所问询函质疑交易估值公允性依据[2] - 监管关注高溢价收购亏损资产的必要性[2] - 问询函提及是否涉及变相掏空上市公司[2]
KKR首只人民币基金,落地上海!
搜狐财经· 2025-08-18 20:08
KKR首只人民币基金落地 - KKR旗下境内私募实体开德时璞(上海)私募投资基金完成备案 首只人民币基金正式落地上海临港新片区 规模约4亿元人民币 [1] - 基金有限合伙人阵容多元 包括平安资本旗下母基金 新加坡曹氏家族企业曹宝记及施罗德旗下基金 形成险资+产业资本+美元资本组合 [1] - 此次募资体现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价格吸引力的认可 虽面临短期退出挑战 但大资金更关注长期布局 传递对中国经济韧性的信心 [1] KKR全球及中国市场地位 - KKR成立于1976年 是全球领先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 在2024年PEI 300榜单中以过去五年1178.89亿美元募资总额位居全球榜首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达6860亿美元 [2] - 自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 投资领域覆盖消费、新经济、医疗等 典型案例包括南孚电池、蒙牛乳业、字节跳动、乖宝宠物等 [2] 中国团队及投资策略 - KKR上海团队约十余人 由开德私募法定代表人孙铮领导 其参与过字节跳动、开域集团等项目投资 现任KKR投资集团合伙人 [3] - 投资负责人许康曾任黑石集团香港办公室工作 参与懂车帝、迅策科技、圣农发展等项目投资 现任KKR私募股权投资团队董事 [3] - 公司倾向于选择行业成熟、竞争格局稳定、市场份额集中的领域 重点关注拥有定价权、盈利水平高且存在运营效率提升空间的企业 [3] 临港新片区的战略意义 - KKR人民币基金落地上海临港新片区 凸显该区域作为金融开放创新前沿阵地的吸引力 凭借开放优势、制度优势及政策优势吸引外资机构 [4] - 临港新片区正成为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推进本土化战略的重要枢纽 人民币基金将引导全球资本对接中国经济与产业升级需求 [4] 大窑饮料并购交易进展 - KKR通过新设特殊目的公司Dynamo亚洲控股II私人有限公司 间接收购远景国际85%股权 后者为大窑饮料关联公司 [5] - 远景国际通过关联公司在中国从事饮料业务 2024年在碳酸饮料市场份额为5%-10% 交易前由自然人全资控制 交易后KKR取得单独控制权 [5] - 尽管大窑未正面回应 但多方信息显示交易或已初步完成 重庆市监局已于2025年7月4日无条件批准该经营者集中案件 [5][6] KKR中国投资布局 - 截至目前 KKR在中国参与投资事件达174起 累计投资金额近7000亿元 覆盖信息服务、软件、消费、生物医药、制造业等多个行业 [6] - 在食品饮料行业已有丰富投资经验 曾投资中粮家佳康、现代牧业、珍酒酿酒、认养一头牛等企业 [6]
财信人寿携中国人寿长沙共设股权投资基金,8亿巨资涌动投资新蓝海
搜狐财经· 2025-08-18 18:22
公司基本信息 - 长沙聚财壹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2025年8月14日成立 注册资本8.01亿元人民币 登记状态为存续[1][2] -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国寿置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涵盖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和资产管理活动[1][2] - 企业类型为有限合伙企业 行业属于资本市场服务 注册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江基金小镇[2] 股权结构与出资方 - 出资方包括财信吉祥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人寿旗下的国寿置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 - 国寿置业作为执行事务合伙人提供投资经验与资本实力支持[3] - 财信吉祥人寿在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方面提供专业支持[3] 行业背景与市场定位 - 业务范围聚焦私募股权投资领域 需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备案后开展经营活动[2] - 私募基金在促进资本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 - 新基金的成立反映市场对私募股权投资的持续热情[2] 发展前景 - 市场预期该基金将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产生重要影响[4] - 合作模式体现金融行业深度合作趋势[1] - 未来投资动向和业绩表现备受市场关注[4]
创投月报 | 7月募投齐升:中科创星新基金首关超26亿 MiniMax、智谱AI估值进入300亿区间
新浪证券· 2025-08-13 12:31
私募基金管理人动态 - 2025年7月新增登记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6家 环比激增77.8% 达2024年同期4倍 [1] - 同期注销同类管理人32家 其中近80%为主动注销 [1] - 新增备案私募股权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分别为130只和245只 合计数量同比增长7.1% 环比下降3.4% [1] 一级市场融资规模 - 7月发生552起融资事件 同比增长5.1% 环比增长11.7% [3] - 披露总融资额717.56亿元 同比大幅提高142.0% 环比涨幅超100% [3] - 平均单笔融资额接近1.3亿元 创近7个月最高点 [3] - 国家电网旗下国网新源完成365亿元增资扩股 占当月披露融资总额50.9% 刷新国资产权交易现金融资规模纪录 [3] 融资阶段分布 - 早期阶段融资事件共363起 占比65.8% 略高于6月64.6%和2024年5月64.8% [6] - A轮融资事件数占比32.8% 环比微降1.4% 同比增长3.5% [6] - 战略融资轮以484.93亿元居金额榜首 为第二名A轮的7.8倍 [6] - C轮和Pre-A轮融资总额分别为41.31亿元和33.00亿元 [6] - 云天畅想完成上亿美元D轮融资 推动该轮次融资额同比激增87.2% 环比激增209.9% [6] - A轮融资事件数同比显著增长17.5% 但披露融资额同比下降22.1% [9] - A轮平均融资额由5177.30万元降至3432.86万元 同比降幅33.7% [9] - A轮融资事件数和披露融资额环比分别提高7.1%和42.5% 双双录得2025年2月以来最高点 [9] 行业融资分布 - 先进制造以108起融资事件领跑 其中52.8%为集成电路公司 高于6月48.2%和2024年7月49.0% [11] - 集成电路领域披露融资额占先进制造融资总额49.1% 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9.2%和34.3% [11] - 生产制造、新材料、智能硬件三大赛道融资事件数和披露融资额均实现同比双增 [11] - 人工智能行业以95起融资事件连续12个月跻身前三 披露融资额合计99.75亿元 [11] - 智能机器人细分领域融资事件数和金额占比分别为48.4%和33.4% [11] - AIGC公司两项关键指标占比21.1%和31.0% [11] - 先进制造行业融资事件数同比提升3.8% 环比下降4.4% [13] - 披露融资额为2024年7月1.12倍 较6月下降超10个百分点 [13] - 单笔平均融资额约3763.88万元 [13] 地域融资分布 - 江苏以111起融资事件保持领先地位 [16] - 北京因国网新源融资推动区域总融资额达408.44亿元 [16] - 四川因永祥股份获49.16亿元资金支持 融资金额同比激增218.4% 环比激增19892.6% [16] - 江苏融资事件数同比增长18.1% 环比减少2.6% [18] - 江苏融资额较2024年7月和2025年6月分别大幅提升91.4%和84.8% [18] - 江苏单笔融资额环比近乎翻番至4720.01万元 [18] - 江苏先进制造和医疗健康公司获细分市场近30%资金 [18] - 新能源和生产制造赛道融资额中分别有37.1%和58.3%投向江苏公司 [18] 活跃投资机构 - 奇绩创坛以18起投资领跑 覆盖智能硬件、企业服务、文娱传媒、先进制造、社交软件 [19][22] - 毅达资本完成9起投资 聚焦生产制造、企业服务、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先进制造 [19][22] - 锡创投和深创投各完成6起投资 主要投向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生产制造、医疗健康 [19][22] - 合肥产投集团完成5起投资 专注先进制造、生产制造、新能源、人工智能 [19][22] - 投资事件数5起以上机构中80.0%具国资背景 [19] 基金募资动态 - 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完成首轮关账 已募规模26.17亿元 70%资金将投资早期硬科技项目 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领域 [22] - 长江专汽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5亿元 目标规模50亿元 聚焦专用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制造 [23] - 长石资本硬科技三期基金完成7.82亿元三轮关账募集 将围绕人工智能展开投资 聚焦高性能计算芯片等AI基础设施 [23] - 凯辉智慧能源基金二期规模10亿元 专注新能源技术及碳中和相关技术 [25] - 南京高投毅达战新软信基金规模10亿元 投资底层硬件、基础软件、人工智能、元宇宙等领域 [25] - 上海元天理华私募基金规模7.75亿元 [25] 大额融资事件 - 7月共发生7起超10亿元大额融资 总金额487.07亿元 占披露融资总额67.9% [26][27] - MiniMax完成3亿美元C轮融资 投后估值超40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近300亿元 [27][29] - 智谱AI获浦东创投集团和张江集团10亿元战略投资 2025年3-7月连续完成5轮融资 总金额超30亿元 估值达300亿元人民币 [27][29] - 永祥股份获49.16亿元战略融资 投资方包括工银投资、交银投资等 [29] - 千里智驾完成15亿元战略融资 [29] - 醇氢科技完成超2亿美元Pre-A++轮融资 [29] - 安徽晶镁完成11.95亿元战略融资 [29] 细分领域融资 - 简耘科技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由坤辰资本领投 资金用于业务拓展及新作物模型研发 [31] - 公司累计服务土地规模超600万亩次 百事、蓝威斯顿等头部企业为其长期付费客户 [31]
九鼎投资强势涨停封板,控股股东完成股权转让优化集团架构
搜狐财经· 2025-08-11 10:25
股价表现 - 九鼎投资涨幅达10.03% 最新价17.88元 总市值77.52亿元 [1] - 封板资金2.30亿元 成交额2.38亿元 换手率3.18% [1] - 所属行业为多元金融 [1] 业务动态 - 建筑业务2025年度累计新签4项合同 合计金额4725.7万元 涵盖土方、装修、机电及市政工程领域 [1] - 新签项目关联建筑行业与城市更新题材 [1] 股权变动 - 2025年8月1日完成控股股东江西紫星100%股权转让至紫星商业的工商变更登记 [1] - 实际控制人未变更 但优化了集团股权结构 [1] - 该变动关联国企改革与资产重组题材 [1] 概念板块 - 公司涉及私募股权投资、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多元金融、国企改革等概念板块 [1]
西安本土私募再度出手 1.15亿元拍下曲江文旅1200万股股份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13:49
股权拍卖交易 - 陕西润研通过司法拍卖以9.57元/股均价购入曲江文旅1200万股(占总股本4.70%) 合计耗资1.15亿元 [1] - 拍卖过程中单笔400万股股权获261次竞价 最终成交价3911.52万元较起拍价溢价32.6% [1]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曲江旅投持股比例将从41.76%降至37.06% 其全部股份处于冻结状态 [1] 买方背景分析 - 陕西润研为香港君研投资全资子公司 实际控制人为李博铮(1986年生 西安交大经济学硕士) [2] - 君研投资体系包含私募股权(韩元汇通 管理规模10-20亿)、私募证券(君研资本 管理规模<5亿)、不动产资管三大板块 [3] - 关联企业韩建信诚曾参与人人乐资产重组 以合计8.84亿元收购两家亏损子公司(溢价率77%-81%) [4][5] 标的公司现状 - 曲江文旅2025H1预计亏损1300-1690万元 扣非亏损扩大至6900-7290万元 [6] - 君研投资此前参与曲江新区下属企业资产处置 本次入股引发市场对其资源整合能力的关注 [1][6]
当“不差钱”的片仔癀投资“上瘾”
搜狐财经· 2025-08-07 21:31
公司投资策略转变 - 公司2024年起显著加大私募投资力度 一年内连续投资四只基金 包括2024年9月圆山基金 2024年11月盈科健康基金 2025年3月招盈慧康基金及2025年8月高鑫润信基金 [2][4][7][8]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片仔癀投资以自有或自筹资金参与基金投资 单笔投资金额在2亿至2.9亿元之间 占基金比例20%-29% [2][4][7][8] - 投资方向集中在大健康产业领域 包括药品 医疗器械 医疗健康上游供应链 生物医药 中医药等 医疗健康以外领域投资占比不超过10% [4][8] 资金储备与收益状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定期存款规模达65.54亿元 货币资金14.88亿元 两类资金合计占总资产45.85% [2][11] - 2024年利息收入仅3685.79万元 定期存款整体收益率0.56% 远低于合理投资回报水平 [2][11] - 现金储备低效沉淀促使公司寻求更高收益投资渠道 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开辟新收益增长点 [2][11] 投资历史与近期加速 - 公司自2015年开始以LP身份参与私募投资 早期投资包括2015年上海清科宏锴基金9000万元 2016年漳州兴证片仔癀基金5957万元 2016年片仔癀丰圆群贤基金7500万元 [4][5] - 截至2023年末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仅1.94亿元 2024年末增至4.12亿元 同比增长112.67% [5][8] - 2025年继续加速出资 3月投资招盈慧康基金2亿元 8月投资高鑫润信基金2亿元 [2][8] 投资业绩表现 - 通过圆山基金间接投资广生堂320万股 以116.53元/股计算 获得投资浮盈2.95亿元 [3][12] - 直接投资兴业银行账面价值从538.21万元升至7001.83万元 兴业证券从2.41亿元升至3.05亿元 [13] - 2024年持有华润双鹤 辽宁成大 兴业证券 兴业银行等上市公司股票 持股市值达3.96亿元 [8] 业务表现与转型动因 - 2024年营收107.88亿元同比增长7.25% 归母净利润29.77亿元同比增长6.42% 较2023年15.69%营收增速和13.15%利润增速明显放缓 [10] - 肝病用药毛利率67.91% 较2023年末减少10.88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承压明显 [10]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1.42亿元同比下降0.92% 为近十年首次季度负增长 归母净利润10.00亿元同比增长2.59% [10] - 股价自2021年高位485.95元连续四年下行 2025年以来跌幅5.36% 同期上证指数上涨8.55% [10] 行业趋势 - 医药企业普遍通过做LP布局产业链 云南白药2024年11月认缴出资50亿元设立中医药大健康基金 贵州三力2024年12月认缴出资1.6亿元设立生物医药基金 [14] - 2025年3月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规模46.60亿元落地 上海医药出资10亿元 2025年6月长春高新出资3.50亿元参与设立生物医药基金 [15] - 行业现金储备充裕 云南白药2024年末货币现金108.88亿元 九安医疗理财资金达200亿元 [15]
信宸资本完成新一期45亿元人民币并购基金募集
新华财经· 2025-08-06 14:26
基金募集 - 信宸资本成功完成总规模超45亿元人民币的新一期人民币并购基金募集 [1] - 公司管理的资产总额达95.9亿美元 [1] - 本期基金汇聚政府引导基金、保险资金、母基金、券商及企业等多元化投资人,市场化运作机构投资人占据主力 [1] 投资策略 - 基金落地苏州工业园区,依托长三角产业集群优势推动资本与产业结合 [1] - 延续以控股型并购为核心的投资策略,协同规模达45亿元人民币的宸曦共赢基金 [1] - 持续关注被投企业生态圈内高成长企业投资机会 [1] 行业背景 - 国内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处于阶段性调整期,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1] - 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性政策为并购市场奠定基础,中国并购基金迎来战略机遇期 [2] - 公司致力于探索并购基金在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行业整合方面的潜能 [2] 公司业绩 - 公司完成麦当劳中国、嘉信立恒、桂龙药业、豪威科技、亚信科技等多宗代表性并购案例 [2] - 公司建立起深厚的被投企业生态圈 [2] - 投资策略和过往业绩获得投资人高度肯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