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二增长曲线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新贵都在跨界,为何这家公司玩得最大?
搜狐财经· 2025-08-30 12:59
跨界趋势分析 - 科技公司普遍通过跨界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成为头等大事[2][3] - 大疆从无人机跨界推出扫地机器人和全景相机 影石从全景相机进军无人机市场[2] - 石头科技从扫地机器人进入洗烘市场 科沃斯入局智能厨房领域[2] - 小米跨界造车最成功 使股价在一年多里上涨超过200%[3] 追觅科技跨界布局 - 公司宣布成为无边界的生态企业 进入无人机、汽车、厨电、空调等超过十个领域[3] - 投资40亿在南京建设智能大家电总部基地 冰洗年产能规划达450万台[6][7] - 电视产品定位超高端市场 价格区间在1500到2500美元[8] - 汽车业务通过多个BU推进 包括星空BU负责增程SUV 以及小米BU、零跑BU和越野车BU[10][11] - 首批样车基于理想L9改造 后续还有基于小米SU7改造的车型[12] - 计划进军航空领域 提出要造全商务舱飞机并成为全球最高端航空公司[3] 技术基础与市场地位 - 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前五名占据60.9%份额 2024年整体市场增速为11.2%[14] - 追觅以8.0%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五 仅次于石头科技16.0%、Irobot13.7%、科沃斯13.5%和小米9.7%[14] - 核心技术为自研超高速电机 转速达10万转 超越行业1-2万转水平[14] - 技术护城河包括电机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 可延伸应用于多个产品领域[14][15] - 创业初期代工业务占比超过70% 后推出自有品牌并快速攻占全球市场[14] 跨界挑战与行业观察 - 大疆跨界产品DJI ROMO扫地机器人售价4699-6799元 但用户反馈翻越能力一般[21][22] - 大疆DJI Osmo 360全景相机在镜头耐磨性和软件功能全面性上存在不足[23] - 小米造车通过多年筹备 包括投资新势力、自建工厂和组建数千人团队[26][27] - 家电市场竞争激烈 美的方洪波表示新进入者战略上已经输了[30] - 第二增长曲线本质与创业类似 成功率不高且需要破坏式创新[29][30] - 追觅同时寻找多个增长曲线 面临资源调配和巨额投入的挑战[32]
近半数上市房企上半年 业绩回暖
中国证券报· 2025-08-30 06:28
● 本报记者董添 近期,上市房企上半年成绩单陆续出炉。上半年,受政策利好等因素影响,近半数房企业绩回暖。其 中,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的房企上半年业绩回暖较为明显。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房企加快打造第二增长 曲线,涉足商业、代建等领域。 46家A股房企营收同比增长 华润置地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战略性聚焦高能级城市,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公司开发销售业务 的基本面实现结构性改善:上半年,开发销售业务结算收入为744亿元,结算面积达321万平米。其中一 线及二线城市收入占比达93%,结算均价上升35.5%至23192元/平米,结算单方成本上升30.7%至19484 元/平米,结算毛利率为15.6%。上半年,公司一二线城市签约额贡献超九成,其中一线城市销售占比同 比提升8个百分点。这一策略增强了公司在核心市场的竞争力,确保了业绩的稳定增长。 龙湖集团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87.5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地产开发业务收入 为454.8亿元,同比增长34.7%。上半年,公司持续深耕高能级城市,一二线城市销售占比约90%。上半 年,龙湖集团在上海、苏州、重庆、成都等高能级城市获取了5幅地块。 对于 ...
“男人的衣柜”增长失速?海澜之家2025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
观察者网· 2025-08-29 13:15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66亿元 同比增长1.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0亿元 同比减少3.42% [1] - 扣非净利润15.66亿元 同比增长3.83% [1] - 整体毛利率46.4% 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3] - 归母净利率13.7% 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3] 主品牌表现 - 主品牌海澜之家系列收入83.95亿元 同比减少5.86% [1] - 主品牌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72.58% [1] - 主品牌在男性核心消费群体中的吸引力面临挑战 [1] 多元化业务发展 - 团购定制业务收入13.43亿元 同比增长23.7% 占比11.61% [2] - 其他品牌收入15亿元 同比增长65.57% 占比12.97% [2] - 海外市场收入2.06亿元 同比增长27.42% [7] - 旗下拥有女装OVV、黑鲸、英氏等多个品牌 [2] - 代理阿迪达斯FCC系列及HEAD运动品牌 [2][6] 盈利能力分析 - 团购业务毛利率40.36% 同比减少3.25个百分点 [3] - 其他品牌毛利率49.07% 同比减少9.58个百分点 [3] - 销售费用率提升0.4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提升0.3个百分点 [3] - 投资净收益下降1.1个百分点 所得税占比提升0.2个百分点 [3] 渠道拓展情况 - 新开门店413家 关闭门店382家 净增31家 [3] - 门店总数达7209家 其中直营门店2099家占比29.12% [3] - 加盟店及其他门店5110家占比70.88% [3] - 阿迪达斯授权门店数量达529家 [6] - 海外门店数111家 [7] 战略布局方向 - 布局运动领域 代理阿迪达斯FCC及HEAD品牌 [6] - 与京东合作打造"城市奥莱"新业态 已开设23家门店 [7] - 推动品牌出海 深耕东南亚市场 [7] - 计划拓展中亚、中东、非洲市场 将在悉尼开设澳大利亚首店 [7] 行业整体状况 - 时尚休闲服饰行业周期性强、集中度低 [4] - 行业面临快时尚及跨境电商冲击 盈利空间有限 [4] - 男装企业普遍面临增长压力 [5] - 七匹狼营收13.75亿元同比减少5.93% 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下降13.93% [5] - 报喜鸟营收23.91亿元同比下降3.58% 净利润1.97亿元同比下降42.66% [6] - 红豆股份营收8.68亿元同比下降19.73% 净利润由盈转亏1.1亿元 [6]
上半年净赚6.7亿元的毛戈平,股价却跌了近3成
观察者网· 2025-08-29 13:13
核心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25.88亿元,同比增长31.3% [1] - 毛利21.79亿元,同比增长30.25% [1] - 净利润6.7亿元,同比增长36.1% [1] - 毛利率超过80%,但彩妆毛利率下降0.9个百分点至82.7%,护肤品毛利率下降0.2个百分点至87.5% [1][5] 产品线收入结构 - 彩妆收入14.22亿元(占比54.95%),同比增长31.1% [2] - 护肤品收入10.87亿元,同比增长33.4% [2] - 明星单品奢华鱼子酱面膜销售额超6亿元,光感柔纱凝颜粉饼和奢华养肤黑霜各售2亿元 [2] - 香氛新品上市半月售出35400件,收入1141.3万元 [3] - 化妆培训业务收入6731.2万元,同比下降5.82% [3] 渠道与定价策略 - 线上线下及海外渠道销量大幅增长 [1] - 彩妆平均售价同比下降4.1%至157元/件,因大宗采购折扣及渠道价差 [2] - 培训业务拓展至非专业人群,导致课程价格与产品销售额降低 [3] 股价与市值变动 - 股价从6月高点130.6港元/股跌至94.35港元/股,市值从640亿港元缩水至462.49亿港元,跌幅27.76% [1][7] - 动态市盈率约50倍,显著高于行业龙头 [7] 战略布局与挑战 - 切入香氛领域推出13款故宫联名产品 [2] - 研发成本1525.7万元同比略降,新品推出未带动研发投入增长 [6] - 彩妆市场规模受限,缺乏第二增长曲线,护肤领域拓展受IP基因限制 [7] - 培训业务学员数增0.77%至3800人,但毛利率下滑9.5个百分点至62.9% [3][5]
福达合金拟并购光达电子 有望切入福达合金赛道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10:37
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 福达合金拟以现金收购光达电子不低于51%股权 进军光伏银浆行业 [1] - 交易尽职调查 审计 评估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交易方案达成初步共识 部分条款尚在协商 [1] - 收购旨在打造企业第二增长曲线 推动传统电接触材料主业转型升级 [1] 光伏银浆行业前景 - 光伏银浆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到116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9.9% [1] - 光达电子是国内唯一具备全产业链自研自产能力的浆料厂商 实现银粉 玻璃粉 有机载体全部自主研发生产 [2] - 光达电子2023年全球背银浆料市场排名第二 正银浆料市场排名第五 [2] 光达电子技术优势 - 产品覆盖主流技术路线多款太阳能浆料型号 满足不同工艺需求 [2] - 率先突破N型TOPCon全套浆料技术 实现xBC浆料量产出货 [2] - 储备银包铜浆料及HJT低温银浆等下一代技术 适应光伏电池技术快速迭代 [2] 协同效应与战略意义 - 光达电子与多家光伏行业头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2] - 收购可快速切入高增长光伏导电银浆赛道 与现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2] - 双方将在银粉制备工艺 少银化研发 材料降本等方面发挥协同效应 形成新利润增长点 [2]
华联控股(000036):核心项目有序推进 持续关注转型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8-29 08:34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2.14亿元 同比-1.92% 归母净利润0.02亿元 同比-93.84% [1] - 房地产出租业务收入1.46亿元 同比+5% 酒店收入0.68亿元 同比+1% 合计占总收入比例99.6% [1] - 利润下降主因利息收入减少及公允价值变动确认损失 [1] 业务结构 - 经营性业务成为业绩坚固基石 对冲销售收入下降并提供稳定现金流 [1] - 上半年未产生房地产销售收入 因行业筑底企稳及销售产品特殊性 [1] 项目进展 - 御品峦山项目5月完成正负零节点 8月末主体工程出地面八层 计划9月开放营销展示厅与样板房 年内开盘预售 [2] - 华联南山A区项目仍处前期工作阶段 [2] 政策环境 - 4月政治局会议与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均提及城市更新 或利好公司城市更新项目推进 [2] 第二增长曲线 - 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进行投资布局 [2] - 投资企业深圳聚能拥有8项专利 覆盖吸附剂/碳酸锂初提/碳酸锂精提/氢氧化锂等技术 [2] - 珠海聚能年产5000吨吸附剂生产线产品质量稳定 正着力市场推广 [2] 资本管理 - 完成回购计划 以3.38-3.77元/股回购公司0.57%股份 总金额约3000万元 [2] - 注销部分24年回购股份以增厚股东权益 剩余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2] 业绩展望 - 维持25/26/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0.8/0.9/1.9亿元 对应EPS为0.06/0.07/0.13元 [3] - 25E BPS为3.67元 给予合理25PB为1.23x 目标价4.53元 [3]
泰福泵业:上半年营收稳健增长 战略布局电容器薄膜产业
中证网· 2025-08-28 23:44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5亿元 同比增长10.95%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7197.10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218.11% [1] - 境内收入同比增幅高达247.26% 主要源于2024年下半年合作的战略平台客户资源 [1] 产能与成本战略 - 募投项目陆续投产推动产能跨越式提升 为市场份额抢占奠定基础 [2] - 规模化订单战略有效分摊固定成本 提升产能利用率与经营效益 [2] - 通过优化变动成本结构实现精细化管控 同时保障产品品质与客户体验 [2] 产品矩阵表现 - 陆上泵 节能泵 循环泵三大品类均保持增长势头 [2] - 节能泵在维持高毛利率同时实现收入稳步扩张 成为核心增长动力 [2] - 对节能泵关键零部件进行技术优化与工艺改进 形成技术升级-成本优化-竞争力提升的良性循环 [2] 产业链延伸布局 - 拟收购南洋华诚不低于51%股份切入电容器薄膜产业 [3][4] - 电容器占水泵电机故障原因28% 其薄膜材料占电容器生产成本70% [3] - 收购标的为国内聚丙烯电子薄膜市场份额第一企业 具备技术研发与产能规模优势 [4] 战略协同效应 - 形成水泵制造-电容器-电容器薄膜产业链协同优势 [3] - 通过上游材料把控提升水泵产品性能与使用寿命 [3] - 构建水泵+新材料双轮驱动格局 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4]
两年时间,蒙牛营收缩水近百亿
国际金融报· 2025-08-28 23:3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5.67亿元,同比下滑6.9% [2] - 股东应占利润20.46亿元,同比下滑16.4% [2] - 较2023年同期511.2亿元营收规模,两年缩水近100亿元 [2] - 毛利率提升1.4个百分点至41.7%,主要受益于原奶价格下降带来的成本优化 [2] 业务板块表现 - 液态奶业务营收321.92亿元,同比下降11.2%,营收占比77.4% [7] - 冰淇淋业务营收38.79亿元,实现双位数增长,营收占比9.3% [7] - 奶酪业务营收23.74亿元,实现双位数增长,营收占比5.7% [7] - 奶粉业务营收16.76亿元,仅占集团总营收4% [7] 业绩下滑驱动因素 - 营收下滑主因原奶阶段性供给过剩与消费需求不及预期导致的行业供需矛盾 [2] - 联营公司现代牧业净亏损超9亿元,对净利润产生5.45亿元负面影响 [4] - 2024年贝拉米计提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亏损超39亿元,导致归母净利润骤降98% [4] - 液态奶下滑主因常温奶需求疲软及行业竞争加剧 [7] 战略布局挑战 - 通过收购贝拉米、妙可蓝多及联营现代牧业扩大奶粉、奶酪及上游供应链布局 [4] - 收并购项目频繁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4] - 常温白奶作为最大乳制品品类出现缩水,尚无其他业务能填补营收缺口 [7] - 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第二增长曲线 [7]
净利增速降至个位数 隐形眼镜能否撑起爱博医疗新增长?
北京商报· 2025-08-28 17:4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87亿元,同比增长14.72% [2][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2.53% [2][3][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2.63% [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4亿元,同比增长26.43% [3] 业务结构变化 - 人工晶状体业务营收3.45亿元,同比增长8.23%,营收占比从2024年中期的46.49%降至43.86% [4][5] - 隐形眼镜业务营收2.36亿元,同比激增28.89%,营收占比提升至30.06% [5][6] - 人工晶状体业务占比持续下降,较2020年底81.78%的占比大幅缩水 [4][5] 隐形眼镜业务发展 - 通过收购天眼医药55%股权正式进军隐形眼镜赛道,后续增持至75% [7] - 收购福建优你康51%股权,获得7张隐形眼镜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7] - 隐形眼镜产线月产能达360万片,注塑模具月产能780万套 [7] - 拟募集资金2.6亿元建设年产2.52亿片隐形眼镜产能项目 [7] 盈利能力对比 - 隐形眼镜业务毛利率26.18%,远低于人工晶状体的89.16%和OK镜的85.68% [8] - 低毛利率产品占比提升导致整体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 [5] 历史业绩对比 - 2020-2024年营收增幅连续五年保持在30%以上,2023年达64.14%,2024年达48.24% [4] - 净利润增幅五年间最低为2024年的27.77%,最高为2021年的77.45% [4][5]
紫光园开出首家酸奶零售店!人均20+,主卖面包、炒货……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28 16:33
核心观点 - 紫光园跨界开设酸奶零售店"奶皮子酸奶站",通过融合酸奶、烘焙、零售等多元品类探索新增长曲线,并依托现有产品优势和轻资产模式降低风险 [4][7][32] - 公司以明星产品奶皮子酸奶为核心进行场景延伸和品类组合,强化品牌认知并拓宽市场边界 [29][39][47] 门店模式与定位 - 首店选址北京海淀清河万象汇B1层高流量点位,面积20-30平方米,采用无堂食外带模式 [11][12][13] - 主打"清真现烤"概念,产品分区陈列并提供试吃体验,定位贴近新型网红烘焙店 [6][14][16] - 人均消费20-30元,定价策略突出性价比(例如奶皮子酸奶8元/杯,酱牛肉39.95元/半斤) [24][25][26] 产品策略 - 涵盖五大品类:奶皮子酸奶(茉莉/抹茶/原味)、中式点心(驴打滚/牛舌饼等)、西式面包(牛角包/吐司)、炒货(芒果干/瓜子)及卤味(酱牛肉/椒麻鸡) [19][20][22] - 主打产品奶皮子酸奶年销3000万杯,采用"当天现做"模式并推出买五赠一促销活动 [23][25][30] - 产品组合遵循"酸奶+"逻辑,通过卤味、点心等搭配强化场景适应性 [39][40] 战略意图 - 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在正餐主业之外拓展休闲零售场景,覆盖地铁摆摊、旅游特产等多渠道 [32][33][36] - 差异化竞争:依托奶皮子酸奶爆品优势(占门店产品主导地位)建立强品类认知 [29][38][41] - 轻资产扩张:延续"小而精"模式降低运营成本,利用现有供应链(如卤味产品)降低试错风险 [42][43][44] 行业背景 - 2025年餐饮行业涌现跨界趋势(如绝味开炸卤餐厅、南城香做现炒快餐),紫光园选择杂糅多品类的零售路径差异化突围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