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增长曲线

搜索文档
方洪波:何惧小米?
上海证券报· 2025-05-31 23:58
竞争策略 - 公司董事长方洪波表示战术上重视小米但战略上不惧怕小米 认为家电行业门槛不高且高度竞争 行业空间和价值链效率提升空间有限[4][5] - 家电行业被视为红海市场 任何新进入者都将面临巨大消耗战 战略上已处于劣势[5][6] - 双方互相清仓对方股票 美的2024年清仓小米股票套现9亿元 2019年起累计套现近20亿元[6][7] 股东回报 - 2024年拟每10股派发现金35元 合计分红267.12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近70% 较上年提升8个百分点[9] - 2013年整体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340亿元 公司账上现金超3000亿元[9] - 未来分红和回购比例将在现有高水平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同时加大研发投入[9] 业务发展 - 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4000亿元 计划通过家电业务模式变革、高端结构调整和出海发挥规模优势[11] - 战略目标是家电和ToB业务各占50% 实现增长曲线接力 ToB业务聚焦产业升级和国产替代[11] - 医疗板块定位影像诊断设备 2024年成立医疗业务板块 未来可能成立医疗事业部[11][12] 新兴领域 - 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全球市场规模约483亿元 GE医疗、飞利浦、西门子医疗合计市占率79%[12] - 坚定看好机器人业务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有重大布局和研发投入 团队持续探索家庭人形机器人发展[12] - 公司文化强调直面竞争和自我否定 多位副总裁开始拥抱自媒体 但认为企业家IP非企业长青必要条件[8]
从川发龙蟒看玄学炒股:透支预期的狂欢与“第二增长曲线”盈利困局 | 深度
钛媒体APP· 2025-05-30 10:36
公司股价表现与炒作回顾 - 磷化工指数自4月7日"关税劫"后已收复失地 但川发龙蟒股价持续横盘在11元左右 较去年高点22 88元腰斩[2] - 去年8月28日半年报披露后游资入场炒作 11月5日触顶时散户接盘 9个交易日回调至14 31元 12月3日二次摸高后持续下行[4][6] - 炒作期间叠加磷化工景气回升 30%品位磷矿均价1018元/吨同比增1 09% 工业级磷酸一铵均价5620元/吨同比涨1 67%[6] 新能源材料业务进展 - 2024年新能源材料营收1 01亿元占比1 23% 但营业成本达1 19亿元导致亏损[15] - 德阿项目一期2万吨磷酸铁锂量产 4万吨调试中 10万吨磷酸铁装置即将收尾 攀枝花项目一期5万吨磷酸铁已投产[15] - 行业产能过剩严重 鑫椤锂电预计磷酸铁锂亏损可能持续3年以上 当前百吨级企业产能利用率仍在攀升[18] 国资主导的产业链布局 - 控股股东先进材料集团入主后累计投资超200亿元 构建"硫-磷-钛-铁-锂-钙"循环经济产业链[12][20] - 通过收购获得天瑞矿业(磷矿)、重钢矿业(钒钛)、国拓矿业(锂辉石)等资源 磷矿储量达1 3亿吨 未来年产能410万吨[21][22] - 2025Q1资产负债率升至51 45% 有息负债总额67 3亿元 其中长期借款43 46亿元 年利息费用达3592万元[23][24] 游资炒作与估值透支 - 去年炒作逻辑包括磷化工景气回升 新能源材料预期及控股股东资产注入 国拓矿业收购公告后走出7天6板[8][6] - 当前市盈率显著高于同行 即便股价腰斩仍存在估值泡沫 反映此前游资炒作已严重透支基本面[10][25] - 与近期"马字辈"个股60%以上涨幅形成对比 显示市场仍在重复玄学炒作模式[2]
华懋科技多次收购富创优越勇闯光通信赛道 标的公司业绩与估值背离引发困惑
新浪证券· 2025-05-30 10:14
华懋科技收购计划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富创优越19 45%股权、洇锐科技100%股权、富创壹号100%股权 [1] - 交易前公司间接持有富创优越42 16%股权 交易后将直接及间接持有富创优越100%股权 [2] - 洇锐科技和富创壹号分别持有富创优越26 26%和12 13%股权 [2] 公司主营业务与第二增长曲线探索 - 公司以安全气囊、气囊布、安全带等被动安全系统部件起家 2024年该业务仍支撑公司九成营收 [2] - 2014年上市以来业绩稳健 十年中有8年营收增长 6年归母净利润增长 2021-2024年营收增速分别为27 01%、35 75%、25 54%、7 67% 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2 39%、12 68%、21 95%、14 64%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双双增长 [3] - 通过多种方式尝试切入半导体、算力制造、新材料等行业 但尚未形成可行业务模式 [2][3] - 2022年成立东阳研究院 布局汽车轻量化、减碳新材料等领域 并依托参股公司切入光刻胶业务 [3] - 2024年首次入股富创优越 布局光通信、海事通信等电子制造服务 [4] - 光刻胶业务因投入大、回报周期长 公司预计不会继续加大投入 [4] 富创优越财务表现与估值变化 - 富创优越主营光模块PCBA业务及海事通信设备研发生产 [6] - 2023年营收6 30亿元 净利润1452万元 2024年前11个月营收11 73亿元 净利润1 24亿元 [6]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高增61 32% 主要受益于富创优越盈利水平提升 [6] - 2024年9月估值9 50亿元 2025年1月估值降至8 50亿元 缩水10% 与业绩增长态势背离 [6][7] - 2024年9月以1 9957亿元收购21 01%股权 10月以3793万元收购3 99%股权 2025年1月以6086 1万元收购7 16%股权 后又以8500万元收购10%股权 [6][7]
两日股价巨震,友阿股份跨界并购入局半导体
财经网· 2025-05-29 16:58
股价波动与交易公告 - 友阿股份股价5月28日开盘2分钟涨停封板 29日高开超7%后收跌1.82% 振幅10.02% 换手率20.70% [1] - 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尚阳通100%股权 交易价格15.8亿元 低于评估值17.57亿元 [1] - 拟配套募资不超过5.5亿元 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及并购整合费用 [1] 标的公司基本面 - 尚阳通主营高性能半导体功率器件 2023年曾终止科创板IPO [1] - 2020-2024年营收分别为1.27亿/3.92亿/7.36亿/6.73亿/6.06亿元 归母净利润-1311万/4861万/1.39亿/8270万/4567万元 2022年后业绩下滑 [2] - 交易未设置业绩承诺 因交易对方非关联方且未采用收益法评估 [2] 上市公司战略转型 - 友阿股份2020-2024年营收从23.29亿降至12.97亿 归母净利润从1.39亿缩水至2801万元 [2] - 通过收购切入功率半导体领域 构建"百货零售+半导体"双主业 [3] - 此前已联合长沙国控资本与清华电子院签署战略协议 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生态 [3]
长沙:努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科技日报· 2025-05-29 15:53
行业表现与战略转型 - 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2024年产值突破2500亿元,连续15年全国第一,被列为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样本[1] - 行业通过布局新兴领域(矿山机械、农业机械等)化解周期性影响,新兴业务营收年均增速超50%[2] - 中联重科提出向非周期性企业转型,高空作业机械等新兴业务占比达48%,其中高空机械营收68.33亿元(同比+19.74%)[3]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中联重科展示全球首台5G远程操控塔机,实现毫米级吊装精度[2] - 三一重工推出全球首台全电无人挖掘机E-MOVE,综合效率提升40%+,覆盖矿山、救援场景[2] - 山河智能数字孪生技术实现5G遥控+仿真训练,覆盖数十种救援场景[2] 新业态探索 - 山河智能在自贸区长沙片区突破再制造设备出口瓶颈,推动东南亚、非洲等市场拓展[4] - 长沙片区集聚400家再制造企业,出口金额30亿元覆盖21国,颁发全国首张再制造产品认证证书[5] - 湘琼产业园吸引三一、中联等龙头入驻,聚焦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生态[5] 全球化布局 - 2024年长沙工程机械出口额首破300亿元(同比+20.3%),重点企业海外营收777亿元[6] - 中联重科主导30项国际标准制定,三一建成14个海外基地,国际网点超1200个[7] - 38.4%长沙企业从产品输出转向海外建厂/研发,中联并购意大利CIFA等10余家海外企业[7] 电动化与智能化出海 - 三一印尼"灯塔工厂"年产能3000台,星邦波兰工厂电动设备覆盖欧洲,海外产品电动化率超70%[8] - 湖南启动产业倍增计划,推动工程机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培育"第二增长曲线"[8]
名创优品(09896.HK):国内同店边际向好 关注运营提效
格隆汇· 2025-05-29 01:59
机构:国盛证券 毛利率表现稳健,直营店拓展等因素致利润承压。1)毛利端,2025Q1 毛利率同比+0.8pct 至44.2%,一 方面由于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提升4.2pct 至39.0%,另一方面系收入组合转向高盈利产品,TOP TOY 毛利 率有所提升;2)费用端,2025Q1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4.37pct/+0.33pct/-1.78pct 至 23.07%/5.47%/-1.11%。其中销售费用增长主要系公司直接投资直营店及追求未来业务成功,2025Q1 前 期租金费用、折旧摊销、工资等相关费用同比+71.4%,同时授权费/物流费同比提升39.6%/31.3%;管理 费用增长主要系人员相关开支成本增加;财务成本增加主要系收购永辉的银行贷款相关的利息开支增 加,以及投资直营门店导致租赁负债利息开支增加;3)利润端,2025Q1 实现经调整净利润5.87 亿元/ 同比-4.81%。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球日杂零售龙头,凭借渠道、供应链等优势,以轻资产模式在全球高速扩张,同 时已孵化潮玩品牌TOPTOY,有望贡献第二增长曲线;当前各业态、产品、供应链不断优化,海内外门 店拓展逐步兑现,亦通过渠道 ...
粤宏远A(000573) - 000573粤宏远A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8
2025-05-28 17:48
业绩说明会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5月28日15:00 - 16:00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的“云访谈”栏目以网络远程方式面向全体投资者举行 [1] - 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周明轩,董事、董秘、财务总监鄢国根,独立董事祝福冬,证券事务部经理、证券事务代表朱玉龙,证券事务主管李艺荣 [1] 分红方案 - 2024年度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现0.50元(含税),经股东大会审批通过 [1] 收购博创智能相关 - 公司拟收购博创智能约60%控股权(具体比例以最终协议为准)切入机器人方向,目前交易处于筹划阶段,存在不确定性 [2][3] - 收购进程处于审计、评估、沟通磋商阶段,公司与相关各方正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2][5][8] - 博创智能估值双方未确认,相关方正在进行沟通、磋商和审慎论证 [8] 公司经营与发展 - 寻求和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是公司未来工作重点,会关注行业动向,有新进展会按规定及时公告 [3] - 再生铅业务是公司经营业务重要组成部分,暂时无法完全替代房地产业务 [7] 财务与审计相关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25,570,395.64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913,644.14元 [5] - 公司按规定积极开展审计评估等工作,如有需披露情形会按规则披露 [4] 资金相关 - 现金分红与收购计划并行不悖,拟收购事项已有相应资金筹划,不会造成资金周转不足 [6]
“凉茶老三”和其正,靠养生水逆袭?
北京商报· 2025-05-27 20:47
和其正进军养生水赛道 - 凉茶品牌和其正推出"宜己水"系列新品,进军养生水赛道,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1] - 新品定位"真熬煮,宜己润人",包含红枣枸杞水、红豆薏米水、甘草陈皮水三种口味,突出"熬、煮、萃"工艺 [3] - 提供500ml便携装和950ml家庭装两种规格,覆盖不同消费场景 [3] 市场背景与竞争格局 - 凉茶市场受新式茶饮冲击增长乏力,和其正年收入曾达20亿元,现受加多宝与王老吉双寡头压制 [5] - 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从2018年0.1亿元激增至2023年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50%,预计2028年突破百亿元 [7] - 康师傅、统一、北冰洋、承德露露等品牌2024年密集推出养生水新品,行业竞争白热化 [7] 和其正的差异化策略 - 创新甘草陈皮等小众口味,补充市场空白,依托凉茶基因降低消费者教育成本 [5][6] - 母公司达利食品已申请"宜己水"商标,目前处于"等待实质审查"阶段 [4] - 专家认为中式养生水年增速超50%,年轻群体对"药食同源"接受度提升,和其正可借凉茶老字号背书突围 [6] 渠道与行业观点分歧 - 和其正传统零售渠道依托达利食品集团,商超端较强势,专家建议加强线上营销与便利店渗透 [8] - 部分行业分析师认为和其正缺乏品牌效应与规模效应,养生水功效存疑,跟风属性明显 [8]
筹划近半年,这起“蛇吞象”收购告吹!
国际金融报· 2025-05-27 17:20
5月25日晚间,科创板上市公司邦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88132.SH,下称"邦彦技术")公告称,终止筹划半年的重大资产重组 事项,原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深圳星网信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星网信通")100%股权的交易宣告失败。 终止公告发布的次日,公司股价暴跌14.68%,市值蒸发超4亿元。 AI制图 "蛇吞象"式收购 对于宣告终止重大资产重组,邦彦技术称,由于交易相关方未能达成一致,为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决定终止此次交易。 此外,邦彦技术进一步表示,公司承诺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且目前公司各项业务正常,终止交易对生产经营和战略 发展无重大不利影响。 将时间拉回半年前,2024年11月25日,邦彦技术首次披露收购意向并停牌,并于12月2日公布收购预案,拟以13.94元/股(较市 价折价30%)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星网信通全部股权。交易涉及16名交易对方,包括持股18.25%的第一大股东金证股份。 从交易体量来看,这属于一起"蛇吞象"式收购。 其中,上市公司2023年营收仅1.81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0.52亿元,同期,标的公司星网信通实现营收6.32亿元,净利润为0.47 亿元 ...
冲刺港交所!绍兴70后卖铜质文创,获雷军投资
新浪财经· 2025-05-27 17:12
公司概况 - 铜师傅是一家专注于铜质文创产品的公司,自诩为"铜装饰界的小米",并计划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冲击"中国铜质文创第一股"[1] - 公司创始人俞光通过10年时间将铜师傅从高度依赖手工的小众生意发展为年销超过5亿元的企业[1] - 公司年均上新574款产品,客单价超过750元,被雷军评价为"最像小米的非生态链企业"[1]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俞光毕业于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工艺美术班,早期从事地产相关行业,包括卖保险和装修[1] - 30岁时创办雅鼎卫浴,一年后实现财富自由,成为当地青年才俊[2] - 2013年因购买一尊120万元的铜关公像未果,决定自制铜关公,耗资300万元并砸掉上百个模具[4] 商业模式 - 公司采用"极致性价比"策略,将艺术品以工业品价格出售,如39元的铜葫芦和39999元的千手观音[5][7] - 公司大部分经费投入研发和人力成本,利润不高[7] - 2016年全渠道营收达1.06亿元,淘宝造点新货项目"大圣之大胜"收官金额1976万元,创设计类目纪录[7] 融资与资本 - 2017年完成由顺为资本和小米集团领投的1.1亿元A轮融资,2018年完成3.1亿元B轮融资[12] - 雷军通过顺为资本和天津金米持有公司22.99%股权,接近创始人俞光的26.27%[12] - 公司与小米合作紧密,曾为小米上市定制"纯铜骑牛米兔"和"纯铜点赞米兔"[12] 市场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03亿元、5.06亿元和5.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93.8万元、4413.1万元和7898.2万元[14] - 公司原计划在A股上市,后转向港股以接触海外融资机会[14] 行业分析 - 中国金属文创工艺品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31亿元增至2024年的25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仅为1.8%[16] - 铜质工艺品2024年规模仅16亿元,行业前三占据72%份额,铜师傅为第一品牌[16] - 铜价上涨明显,2024年5月达到每吨88600元的历史峰值,影响公司产品成本[15] 业务拓展 - 公司业务主要由铜质、银质、黄金、木质与塑料制品构成,铜质产品占比高达96.6%[18] - 推出"玺匠金铺"、"阅银"等子品牌,尝试拓展其他材料潮玩[18] - 计划进一步扩大黄金文创产品供应和加强塑胶潮玩开发,但效果尚不明确[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