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资产

搜索文档
分红进行时!中证红利指数本周9股派息,农业银行439亿元领衔
金融界· 2025-07-15 09:33
高股息资产政策支持 - 权威部门印发《通知》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指标,新增五年周期考核权重,推动险资长期入市 [1][8] - 70%考核权重锚定三年以上周期,有望化解保险资金属性与考核错配矛盾,释放增量资金潜力 [8] - 结合偿付能力优化、风险因子调降等配套措施,险资有望持续加大入市规模 [8] 险资配置动态 - 截至2025Q1险资运用余额34.93万亿,股票配置占比8.4%(2.8万亿),基金占比4.9% [2][8] - 长周期考核下权益资产吸引力提升,估算增配1%股票对应约3500亿元增量资金 [2][8] - 配置方向或兼顾成长与价值,倾斜低波高息的优质红利资产 [2][8] 中证红利指数表现 - 近十年全收益指数累计涨幅91.33%,显著跑赢上证指数(-9.48%)[5][6] - 2024年成份股累计分红9237亿元创历史新高,股息支付率36.25% [21][22] - 最新股息率5.37%,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1.67%)高373bps [9][10] 成份股分红实施 - 本周9只成份股合计派息740亿元,农业银行(439亿)、浦发银行(124亿)、中国建筑(112亿)贡献主要份额 [1][23][24][25] - 广汇能源分红39.76亿元,葵花药业、新钢股份等中小市值公司亦参与派息 [24][25] 中证红利ETF运作 - ETF(515080)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3次,每十份分红3.5元,近五年年均分红比例4.42%-4.78% [26][27][28] - 2025年第二次分红每十份0.15元,分红比例0.99% [26][27] 估值与市场指标 - 指数最新PE 8.31倍,近5年分位数99.26%,近10年分位数72.86% [18][19] - 交易拥挤度4.4%(成交额/中证全指),40日收益差相对万得全A为-2.17% [13][16][18]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生效,如何布局?
大同证券· 2025-07-14 20:46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上周市场进行回顾,涵盖权益、债券和基金市场,并给出权益类和稳健类产品配置策略,基于不同事件和市场因素推荐相关基金产品 [2]。 市场回顾 权益市场 - 上周主要指数全线飘红,创业板指涨幅最大达 2.36%,近 1 月、近 3 月和今年以来,榜首指数分别为创业板指、创业板指和北证 50 [6] - 申万 31 个行业涨多跌少,房地产行业大幅反弹,煤炭、银行等行业排名靠后 [6] 债券市场 -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资金面宽松,受“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长短端利率上行,期限利差收窄,长短端信用利差走势不一,长端走阔、短端收窄 [10] 基金市场 - 受权益市场反弹影响,偏股基金指数上涨 0.84%,二级债基指数上涨 0.17%,中长债基金指数下跌 0.08%,短债基金指数下跌 0.01% [16] 权益类产品配置策略 事件驱动策略 - 香港《稳定币条例》8 月生效,预计年内发牌照,可关注南方金融主题 A、易方达金融行业 A 和博时中证全指证券公司 A [2] - 两大稀土公司提价,可关注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资源 A、嘉实中证稀土产业 ETF 联接 A、华宝中证稀有金属主题 A [2] - 瑞芯微开发者大会将举办,可关注博时半导体主题 A、嘉实科技创新、南方信息创新 A [2] 资产配置策略 - 整体思路为均衡底仓 + 杠铃策略,杠铃两端为红利和科技 [21] - 红利资产有配置价值,低利率环境凸显其稀缺性,政策利好且有防御避险属性 [21] - 均衡风格基金能分散风险,兼顾投资机会,在不确定市场中表现稳定 [22] - 科技成长方向受政策支持,行业景气度高,有国产替代需求,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港股互联网龙头投资价值被认可 [22] - 可关注安信红利精选、工银精选回报、华夏智胜先锋、嘉实港股互联网核心资产、华安制造先锋 [23] 稳健类产品配置策略 市场分析 -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 2265 亿元,资金面维持宽松平衡 [24] - 6 月物价数据发布,CPI 由降转涨,“以旧换新”补贴带动 CPI 修复,但 PPI 受房地产和制造业因素压制 [24] - 特朗普政府发布新一轮“对等关税”税率,涉及多个国家 [24] - 可转债有配置价值,但需关注高估值带来的调整风险 [26] 重点关注产品 - 整体思路为持有短债基金并降低收益预期,关注中长债基金配置机会,可适当配置固收 + 基金 [28] - 可关注诺德短债 A、华安纯债 A、安信新价值 A、南方荣光 A [29]
首份FOF二季报上周出炉:红利资产受重视,但市场主线仍不明朗
搜狐财经· 2025-07-14 18:28
公募FOF二季报配置趋势 - FOF基金在二季报中显著倾向配置红利类资产,反映出行业对防守型策略的重视[1][3] - 同泰优选配置3个月持有混合FOF前两大持仓为博时红利高股息ETF和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合计占比29.21%,前十大持仓中红利类ETF合计占比近40%[4] - 基金经理刘坚认为后市结构性机会将围绕新质生产力和红利方向,债市机会来自货币环境确定性,黄金仍具配置价值[6] 市场表现与投资主线 - 权益类FOF中国泰行业轮动A单周收益率达7.88%,为所有公募FOF最佳,受益于A股指数普涨:上证指数涨1.09%至3510.18点,深证成指涨1.78%,创业板指涨2.36%[7] - 市场缺乏明确主线,行业轮动特征明显,权益类FOF缺乏持续领先产品,不同风格基金轮番占据周度业绩榜首[7] - 长城基金汪立指出3500点为关键观察位,站稳则行情延续,失守需等待新趋势,建议采用哑铃型策略(科创芯片/军工进攻端+银行/贵金属防御端)[7][8] 具体持仓数据 - 同泰优选配置FOF持仓前五基金:捷时恒生港股ETF(净值比15.12%,市值增367.12%)、华泰柏瑞红利ETF(净值比14.09%)、华安黄金ETF(净值比10.54%)、鹏扬中债ETF(净值比7.38%)、博时中证可转债ETF(净值比7.14%)[5] - 高股息ETF表现突出:汇添富中证港股通高股息ETF区间涨11.15%,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涨10.55%[5] - 债券型FOF周收益率最高为华富鼎信3个月持有A(0.069%),混合型FOF中交银智选进取三个月持有A以1.839%领先[9]
华富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基金投资价值分析:多维度掘金红利资产,深度捕捉高股息机遇
招商证券· 2025-07-14 16:26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编制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多维度筛选具有高股息、低波动特征的优质股票,构建稳健收益的指数组合[32][33]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样本筛选**: 1. 剔除ST股、上市不足3个月、财务异常或重大亏损的股票[33] 2. 要求过去三年连续现金分红,且股利支付率介于20%-100%[33] 3. 计算价值因子得分(高分红、低波动、低估值、低Beta、低换手),选取得分前50的股票[33] $$ \text{价值因子得分} = \text{Z-score}(高分红) + \text{Z-score}(低波动) + \text{Z-score}(低估值) + \text{Z-score}(低Beta) + \text{Z-score}(低换手) $$ - **加权方式**:采用预期股息率与残差波动率等权复合因子加权,个股权重上限5%,行业权重上限30%[33][34] **模型评价**:通过严格的多因子筛选和动态调仓(季度频率),兼顾收益稳定性和风险分散[36][39] 2. **因子名称**:中诚信价值因子(复合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结合高分红与低波动特性,筛选具备长期配置价值的股票[33][37]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子因子构成**: 1. 高分红:过去三年平均股息率 2. 低波动:过去一年残差波动率 3. 低估值:市盈率(PE)倒数 4. 低Beta:相对于市场指数的Beta系数 5. 低换手:过去一年日均换手率[33][37] - **标准化与合成**:各子因子经Z-score标准化后等权加总[33] **因子评价**:因子分组测试显示严格单调性,有效区分股票收益差异[37][39]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 - 年化收益:11.70% - 年化波动率:19.36% - Sharpe比率:0.64 - 最大回撤:-39.57%[55] - 熊市超额收益(相对沪深300):9.08%(当市场收益≤-25%时)[58] 2. **中诚信价值因子**: - 年化股息率:4.05%(2012-2025)[49] - 近三年平均股息率:>5%[49][54] --- 关键指标对比(红利价值指数 vs 宽基指数) | 指标 | 红利价值 | 沪深300 | 中证500 | 中证1000 | |--------------------|----------|---------|---------|----------| | 年化收益(2012-2025) | 11.70% | 4.00% | 4.57% | 4.66% | | 年化波动率 | 19.36% | 21.59% | 24.87% | 27.03% | | Sharpe比率 | 0.64 | 0.24 | 0.26 | 0.27 | | 近三年收益 | 22.24% | 0.54% | -0.01% | -0.03% |[55][56][58] --- 补充说明 - **因子有效性**:中诚信价值因子在样本内分组测试中呈现显著单调性,高分组股票长期跑赢低分组[37] - **指数优势**:季度调仓频率(优于同业年度/半年度调仓)和复合加权方式(优于单一股息率加权)增强稳定性[39] (注:未提及风险提示、免责声明等非核心内容)
长周期考核落地,险资投向全解析!银行股点燃红利基金,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盘中价又创新高!资金跑步涌入高股息板块
新浪财经· 2025-07-14 14:40
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表现 - 7月14日盘中价创上市新高,微涨0.16% [1] - 近2日强势吸金超4000万元 [1] - 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冲高,中国建材大涨超7%,中国神华涨超4%,中信银行、中国海洋石油等涨超2% [3] - 最新规模超30亿元,同指数ETF规模领先,连续12个月月度分红(截至2025.6) [13] - 支持T+0日内交易,不占用QDII额度,为ETF两融标的 [13] 银行ETF龙头(512820)表现 - 7月14日红盘震荡,盘中微涨0.13% [1] - 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冲高,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涨超1%,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微涨 [4] - 建设银行今日除息,每10股派1.646元,合计派息586.64亿元 [4] 保险资金政策调整 - 7月11日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 [5] - 净资产收益率考核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 [5] - 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 [5] - 国信证券点评:70%考核权重锚定三年以上周期,有望化解保险资金属性与考核错配矛盾,持续释放险资增量资金潜力 [6] 保险资金入市规模及影响 - 1Q25保险资合计持有股票余额达2.8万亿元,占比8.4%,较2024年末季度环比增长16.0% [8] - 国金证券预计未来三年保险资金入市增量资金约6-8千亿,其中高股息3-4千亿 [9] - 假设各险企未来3年每年增配1pct/1.5pct权益资产,则每年有约6~8千亿资金入市 [9] - 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主要险企增配权益规模预测 [10] 行业配置偏好 - 中泰证券:1Q25险资新进前十大流通A股行业集中在银行、通信、汽车、电子和医药生物30个行业 [6] - 国金证券:低利率叠加资产荒背景下,以股息补票息是保险公司的必然选择,未来高股息是权益配置的重要方向 [9]
电子增强组合年初以来超额稳健
长江证券· 2025-07-13 23:14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电子均衡配置增强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采用"自上而下"的选股逻辑,结合行业核心要点筛选电子板块内潜力标的[1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聚焦电子板块三级细分行业(如LED芯片、电子终端品)[24][29] 2) 通过基本面因子库筛选高契合度个股[12] 3) 采用月度调仓机制控制风险[36] 2. **模型名称**:电子板块优选增强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针对成熟期细分赛道,精选龙头企业构建组合[1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在电子二级行业中筛选涨幅前20%的子行业(如周度涨幅超2.5%的LED芯片)[24] 2) 结合财务数据滞后性调整持仓权重[36] 3. **模型名称**:攻守兼备红利50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平衡稳健与成长属性,在央国企红利资产中优选标的[1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跟踪中证中央企业红利指数(000825.CSI)等基准[17] 2) 结合拥挤度指标动态调整持仓[18] 4. **模型名称**:央国企高分红30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专注央国企高分红标的,强化防御属性[1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选取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000824.CSI)成分股[17] 2) 通过股息率与波动率双重筛选[20]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电子均衡配置增强组合** - 2025年初至今超额收益:3.97% vs 电子行业指数[30] - 周度最大回撤:未披露 2. **电子板块优选增强组合** - 2025年初至今超额收益:5.78% vs 电子行业指数[30] - 周度超额收益:0.52%[30] 3. **攻守兼备红利50组合** - 2025年初至今超额收益:3.71% vs 中证红利全收益[20] - 绝对收益分位数:37%(红利类基金)[20] 4. **央国企高分红30组合** - 周度绝对收益:0.76%[20] - 年初最大回撤:未披露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注:报告中未明确披露具体因子构建细节,以下为隐含因子) 1. **因子名称**:红利质量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结合股息率与财务稳健性筛选标的[17] - **隐含构建过程**: $$ \text{红利质量得分} = \frac{\text{近3年股息支付率}}{\text{资产负债率}} $$ 2. **因子名称**:电子行业动量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细分赛道短期价格动能[24] - **隐含构建过程**: $$ \text{动量值} = \frac{\text{周度涨幅}}{\text{行业波动率}}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红利质量因子** - 央国企红利指数周度收益:0.81%(超额中证红利0.32%)[17] 2. **电子行业动量因子** - LED芯片子行业周度收益:2.5%+[24] 模型评价 1. 电子增强组合展现出稳定的超额获取能力,尤其在政策敏感期表现突出[5] 2. 红利组合防御属性显著,但在小微盘强势阶段相对收益弹性不足[14] 3. 主动量化框架有效结合了行业逻辑与量化筛选优势[12]
当“长钱”有了长周期“指挥棒”,险资投资会走向哪里?
第一财经· 2025-07-13 19:57
政策导向与考核机制调整 - 保险资金考核周期从"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进一步拉长至"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长周期指标权重加大 [2] - 拉长考核周期有助于险资长钱长投,增强权益投资配置能力,特别是对科技、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的配置 [1][2] - 新会计准则下,拉长考核周期可降低权益资产波动对利润表的冲击,减少短期考核负面影响 [3] 权益投资策略变化 - FVOCI策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成为险资重要选择,2024年末FVOCI股票余额同比增速达82%,占比35% [4][6] - 险资倾向选择高股息回报标的,FVOCI策略要求持仓稳定性(持有期超6个月)和低换手率(6个月内不超10%) [5][6] - 预计2025年FVOCI占比将继续提升,中小机构也将逐步加大配置 [6] 行业配置偏好 - 银行股等高股息红利板块是FVOCI策略重要载体,一季度末险资对银行股持股数量278.21亿股,持股市值2657.8亿元 [8] - 2020年以来险资举牌58次,偏好银行业、非银金融和公用事业,举牌对象股息率均值3.78% [8] - 预计未来十年头部险企将投资红利股约2.29万亿元,FVOCI账户红利股规模2034年达近1.5万亿元 [8] 投资组合结构 - 险资采取"哑铃型"配置,一端是高息资产(如银行股),另一端是成长股(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医药科技等) [9] - 长周期考核将强化险资对成长型企业的配置能力,尽管部分企业当前业绩不突出但具长期潜力 [9]
国泰海通证券吴信坤:港股下半年牛市可期 关注四类稀缺性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8:04
港股市场表现 - 上半年恒生指数年内涨幅达20%,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为18.68%,显示出港股市场的韧性和科技板块的活力 [1] - 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超过7300亿港元,创同期历史新高,接近去年同期的两倍 [1] - 一季度南下资金大规模流入港股达4400亿港元,年初至今累计超过7000亿港元 [2] 港股上涨原因 - 产业周期因素:AI快速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阶段,港股中拥有大量与AI应用、新消费相关的上市公司 [1] - 资金面因素:南下资金大规模流入,增量资金推动港股行情走强 [2] - 机构资金占比显著上升,约达七成,尤其是公募基金和险资的配置力度明显增强 [3] 港股稀缺性资产 - AI应用相关资产:港股科技板块中AI应用相关上市公司市值占比超过60% [3] - 新消费相关资产:港股消费板块中新消费相关上市公司市值占比约60% [3] - 创新药板块:港股医药板块中创新药市值占比约40%到50% [4] - 红利类资产:股息率超5%的资产占市值43%,现金分红比例和估值吸引力高 [6] 科技资产重估趋势 - 中国科技资产重估行情目前只是一个开始,会持续下去 [5] - 外资系统性增配中国科技企业,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5] - 恒生科技指数PE仍处历史均值以下,估值具吸引力 [5] 投资逻辑变化 - 创新药投资逻辑从"概念驱动"转向"基本面驱动",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审批效率提升 [6] - 新消费从短期题材向长期结构性机会转变,聚焦情绪价值和社交属性 [6] - 红利类资产股息率超5%的占市值43%,险资配置保守估计超千亿港元 [6] 下半年港股展望 - 港股下半年将延续牛市行情,历史上港股相对占优的阶段都呈现流动性充裕和产业周期加持 [7] - 南下资金流入持续、机构化程度提升,港股科技资产在AI产业周期下具更高关联度 [7] - 建议重点关注港股的"稀缺性资产",包括AI应用、创新药、新消费和红利类资产 [7]
红利低波ETF(512890)本周整体涨0.66%,成交额25.4亿
新浪基金· 2025-07-11 16:40
红利低波ETF表现 - 7月11日收盘下跌0.89%至1.219元,成交额9.14亿元,本周累计上涨0.66%,周成交额25.4亿元 [1] - 连续4个交易日净流入5.2亿元,推动基金规模创205.35亿元历史新高 [1] - 近5日净流入2.6亿元,20日累计净流入17.47亿元,占规模9.74% [2] - 成立以来每个完整年度(2019-2024)均实现正收益,近五年回报率银河同类排名第一(1/22) [3] 银行板块带动效应 - 四大行股价集体突破前高创历史记录,推动红利低波ETF资金持续流入 [1] - 银行股完成从"高息低估洼地"到"动态基准压舱石"的重估,6%以上股息率成为核心配置方向 [2] - 前十大持仓中含成都银行(持仓2.81%)、沪农商行(2.52%)、上海银行(2.44%)等银行股 [4] 资产配置策略 - 当前环境下建议关注股息率>3%且ROE波动低的品种,如炼化贸易、白电、基建等年初跌幅超4%的补涨板块 [2] - 资源类红利(煤炭/石油石化)和金融稳定类红利(运营商)中预期股息率>4%的品种具配置价值 [2] - 基金持仓集中度较高,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25.05%,含银行、基建、钢铁等低波动行业 [4] 产品特性 - 全市场首只跟踪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的ETF,成立于2018年12月19日 [3] - 最新IOPV(基金份额参考净值)1.2170元,折价率0.16%,日均换手率4.46% [2] - 提供联接基金(A类007466/C类007467等)供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参与 [4]
煤炭行业分析:稳中求胜,红利为锚
国投证券· 2025-07-11 15: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上半年煤炭板块表现不佳,价格下跌、股价承压,但三季度电煤需求或有向上弹性,投资可关注高股息和稳成长标的 [1][2][10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复盘 - 价格回顾:2025 年上半年煤价持续下行,秦港 Q5500 动力煤平仓价从年初 765 元/吨跌至 615 元/吨,京唐港主焦煤从 1520 元/吨跌至 1230 元/吨 [1][12] - 行情回顾:截至 6 月 30 日,煤炭板块(申万)涨跌幅 - 12.29%,跑输沪深 300 并位居申万行业跌幅最末,细分板块中动力煤(申万)涨跌幅 - 10.11%,焦煤(申万)涨跌幅 - 19.04% [1][23] 供需展望 - 供给:内产方面,1 - 5 月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增加 1.27 亿吨,山西贡献 53%增量,6 月产地安检等使供应收紧,后续生产压力或缓解;进口方面,1 - 5 月累计进口 1.89 亿吨,同比 - 7.9%,下半年进口量取决于内外价差,预计保持一定规模但全年减量明确 [2][32][50] - 需求:动力煤上半年火电耗煤平淡、非电疲软,三季度水电减弱、风光发电量增速回落或为火电腾挪空间,高温驱动电煤需求有望拉动煤价;炼焦煤受粗钢平控和海外局势影响,下半年需求或仍有阻力 [2][69][91] - 库存:动力煤港口库存及炼焦煤产端库存近期均明显去化,截至 7 月 10 日,环渤海 9 港动力煤库存相比去年同期下降 0.59%,截至 7 月 9 日,炼焦精煤库存相比去年同期下降 3.46% [102] 投资建议 - 关注长协占比高、盈利稳定、能支撑高股息的标的,如【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煤电一体化板块虽短期配置性价比受拖累,但优质项目落地有成长逻辑,建议关注【新集能源】【淮河能源】【陕西能源】【苏能股份】【盘江股份】 [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