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三角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文商旅融合激发消费新活力!镇江润州区参加长三角C9+联盟第五次联席会议
搜狐财经· 2025-06-18 13:25
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第五次联席会议 - 会议主题为"打造文商旅融合新引擎 激发长三角消费新活力" 深入实施"城心联动 品牌共建 消费互融"行动 [2] - 发布C9+首店打卡地图项目和长三角文旅消费十大创新场景 [2] - 推出"一水连城·万象新生"跨城区文旅联创IP计划 [2] - 围绕"长三角中心城区IP打造与文旅消费"进行主旨分享 [2] 润州区参与联盟闭门会议 - 润州区提出与成员城区共建"生态共同体" 强调长三角城区"山水相依 文景交融 生态与城市共生"的地理特质 [3] - 提出"文化共同体"概念 推动文旅产品联合开发 以"地缘小故事"参与长三角"区域大叙事" [3] - 提出"消费共同体"目标 以文旅商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为抓手 提升消费能级 [3] 大会成果发布 - 发布《2024年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白皮书》 [3] - 发布《长三角C9+联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 [3] - 为长三角文旅消费创新中心揭牌 [3] 参会人员 - 润州区委常委 常务副区长梁亮和副区长戚研参加活动 [3] - 润州区经发局 商务局 文体旅局等部门参与现场调研和条线交流 [3]
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揭牌
中国化工报· 2025-06-16 22:36
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成立 - 长三角三省一市经(工)信部门共同揭牌成立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 [1] - 联盟以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主体 目标共同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1] - 重点推动大飞机 生物医药 集成电路 新材料 高端装备等国家级集群协同发展 [1] - 联盟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产学研单位跨省合作 激发创新潜能 培育新质生产力 [1] 现有产业联盟与政策支持 - 长三角已在生物医药 航空航天等领域组建19个跨区域产业联盟 [1] - 三省一市通过"一群一策"制定培育方案 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构建政策体系 [2] - 浙江开展"十链百场万企"活动累计举办956场 融资4762亿元 [2] - 江苏去年举办供需对接 智改数转 产才融合等主题活动超200场次 [2] 区域产业基础与生态建设 - 上海成为全球唯一集齐航空母舰 LNG运输船 邮轮等造船工业三大标志性产品的城市 [2] - 安徽依托世界制造业大会 省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联盟等平台实施产业生态招商 [2] - 长三角已形成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占全国总数的32.5% [2] 集群协同深化措施 - 三省一市签署长三角大飞机产业集群合作共建框架协议 [2] - 协议内容包括共创主导产业体系 共建协同创新网络 共育优质企业群体 [2]
浙皖赣十二地政协 共商区域共富新路径
杭州日报· 2025-06-13 10:17
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 浙皖赣三省十二县(市、区)政协构建了"界别委员下沉+村民主体参与+部门单位配合"的协同机制,通过专业赋能打通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 [1] - 该工作交流机制始于1986年,已持续运行39年,形成以"协商赋能区域发展"为核心的常态化运作模式,成为长三角一体化中活跃的协商节点 [1] - 淳安县于2015年加入该机制,并在后续会议中签订区域旅游合作倡议书及茶产业"共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1] 区域共富实践 - 协商聚焦"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大主题,分享特色产业培育、增收渠道拓展等经验 [2] - 工作机制从初期"联谊交流"升级为"治理协同"和"区域共富",在生态保护、特色产业、基层治理等领域成果显著 [2] - 各地政协在深化协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跨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 [1][2]
“超级地铁”要开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再迈新步
国际金融报· 2025-06-12 17:14
长三角交通一体化项目清单发布 - 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正式发布 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明确将开工建设 沪乍杭铁路客货线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1] - 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建设迎来新进展 项目涉及杭州及周边地区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 [1] 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项目 - 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南端起点在杭州萧山机场 途经浙江海宁 桐乡 湖州南浔 江苏苏州吴江 最终抵达上海青浦区 被称为长三角"超级地铁" [3] - 设计时速160公里 快于一般市内轨道交通(80公里)但慢于高铁(250公里以上) 适应沿线站点密集需求 [3] - 江苏段初步设计已获批复 浙江段工作积极推进 开工在即 [3] - 设站密度高于高铁 苏州吴江27公里路段设3站 途经多个江南水乡古镇 连接杭州 湖州 苏州等重要城市 [4] - 采用公交化运营模式 促进沿线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带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 [4] 沪乍杭高铁项目 - 沪乍杭高铁是杭州与上海间的第二条高铁 设计时速350公里 沿杭州湾北岸东西走向 [5] - 线路从杭州西站出发 经临平北 桐乡 嘉兴南 平湖南 上海金山 奉贤 四团 至上海东站 [5] - 建成后将分流沪杭客流 相比经沪苏湖通道可节约近半小时 杭州至上海浦东仅需约40分钟(现需3小时) [5] - 2010年开通的沪杭高铁已现"一票难求" 去年开通的沪苏湖高铁因绕行和票价高对客流缓解有限 [5] 项目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长三角"超级地铁"和沪乍杭高铁是区域一体化发展重要里程碑 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6] - 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 促进人员流动 物资流通和经济合作 水乡线将形成特色旅游线路 沪乍杭将缓解现有线路压力 [7] - 加强城市间交通联系 促进沿线城市经济发展 带动房地产 商业等相关产业繁荣 [7] - 有助于打破行政壁垒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形成产业协同发展和创新资源共享局面 [7]
长三角一体化,生活有了新变化(神州看点)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06
普通人的生活,也在发生新变化。 上海青浦的创业青年 "选择青浦,首先是看中这里的交通便利" 一张桌子、一台电脑,这就是金樊嘉在上海青浦(长三角)留学人员创业园办公室内的物品。海外留学 毕业后,金樊嘉选择回国创业,成立了一家品牌咨询公司。 "之所以选择青浦,首先是看中这里的交通便利。"金樊嘉说,公司客户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他一个 月可能有10天要出差,有时前往江苏南京、浙江杭州、安徽合肥等城市,还要当天往返。 作为长三角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青浦区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2017年底,上海轨 道交通17号线正式开通运营;2022年2月,上海崧泽高架路主线通车;2024年底,从青浦穿过的沪苏湖 高铁正式通车运营……这些项目落成,让青浦与上海其他区域以及江苏苏州、浙江嘉兴的连接愈发紧 密,出行也更便利。 在长三角,一小时高铁,可以从上海抵达周边多个城市; 在江苏苏州吴江区,一个窗口就可以办理营业执照、准入类许可等多个证件的一次性跨省通办通取; 在浙江嘉兴嘉善县,跨省公交把"景点"变成旅游线路"站点",提升旅游通达性…… 近年来,区域发展协同联动、积厚成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长三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南京日报· 2025-06-11 10:05
6月10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我市学习教 育、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工作。市委书记周红波主持。 会议听取了《南京市工业领域经认定的经营者(AEO)制度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情况,强调要把 推行AEO制度作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减轻企业负担的重要举措,持续为各类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 境。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强调要更好把握 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入实施教育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坚定不移落实好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会议还听取了市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会筹备和有关文件起草情况,并研究了其他事项。 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有关会议精神,听取了我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对一体推进学查改重点工作进行了再部署。会议强调,要把严的标准、实的作风贯 穿学习教育全过程,坚决防止"过关""一阵风"等想法,聚焦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侵害群众利 益、不担当不作为等突出问题,动真碰硬集中整治,抓现行、抓典型、抓通报,强化震慑效应。各级领 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 ...
盐城:打造长三角“飞地经济”示范区
新华日报· 2025-06-11 08:28
飞地经济模式 - "飞地经济"指两个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和协调发展[1] - 盐城拥有307平方公里的"上海飞地",是上海域外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产能合作基地[1] - 盐城作为苏北唯一纳入长三角中心区的城市,具备深水良港、河海联动及大量成片建设用地优势[1] 项目发展现状 - 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为核心项目,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能源、新基建、新农业及新兴产业[2] - "十四五"期间该集聚区工业开票销售年均增长43.4%,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08.5%[2] - 常盐工业园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及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2] - 苏盐沿海合作园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临港制造业[2] 产业推动作用 - 2022年盐城近80%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来自长三角地区[3] - 引入正泰新能源等项目推动光伏产业链升级,带动上下游配套发展[3] - 与上海机器人研究院及上海交大合作建立研发平台,提升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3] 区域协同机制 - 承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溢出效应,强化与南京、苏锡常、杭州等都市圈联动[4] - 产业协同方面精准对接上海产业链,承接转移和辐射[5] - 交通协同推进盐泰锡常宜轨道交通项目,融入上海港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5]
江苏南京:机制协同“软联通”,激活要素“大循环”
南京日报· 2025-06-11 08:22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制创新 -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配套率达60%-70%,产量占全国40%,高效政务服务、创新生态和完整产业生态是核心优势 [1] - 南京市印发《2025年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重点推进体制机制"软联通"以促进要素流动 [1] 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 - 南京2家创新联合体入选长三角试点:奥赛康药业牵头的抗微生物感染药物研究联合体(生物医药)、美辰微电子牵头的低轨卫星通信集成技术联合体(集成电路) [2] - 计划申报2025年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项目,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对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2] - 支持紫金山实验室承担重大科技任务,推动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创建国家基地,布局原子极限微制造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 - 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落实协同创新城市联盟合作备忘录,建立平台协作机制 [3] 资源要素流通与都市圈发展 - 南京密集举办智能机器人大会、低空产业创新大赛等活动,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集聚 [4] - 推动南京都市圈规划编制,包括国土空间规划、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及"十五五"发展规划 [4] - 创新顶山—汊河等省际毗邻区合作机制,加快跨区域重大项目储备 [4] - 宁淮结对合作聚焦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强化产业、科技等领域深度协作 [5] 高水平开放与国际合作 - 南京与进博局签署战略协议,重点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及高层级经贸活动 [6] - 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培育数字贸易主体,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6] - 联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支持企业赴上海、深圳等交易所上市融资 [6] - 推动智能电网、软件信息等产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基建及高端环节延伸 [6] 区域发展前景 - 科技创新联合体与产业链协同机制将持续提升长三角创新能力和产业能级 [7]
连接杭州与上海的这条高铁有新进展
每日商报· 2025-06-10 08:16
项目概况 - 沪乍杭高铁新建线路起自四团站终至杭州西站全线运营长度224 067km新建正线长度197 447km其中上海市境内54 240km浙江省境内143 207km [1] - 全线设车站9座包括新建奉贤上海金山平湖市临平北4座车站改扩建四团嘉兴南桐乡杭州西4座车站利用上海东1座车站设计速度目标值350km/h [1] - 工程设计年度为初期2035年近期2040年远期2050年建设总工期4年工程总投资672 55亿元 [1] 项目进展 - 沪乍杭高铁浙江段工程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及土地报批编制服务项目招标启动进入建设用地报批及征地拆迁前期准备工作阶段 [2] - 项目被列入第二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 [2] 战略意义 - 沪乍杭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实现杭州西站至上海东站40分钟直达 [3] - 线路将强化长三角"同城效应"并通过桐乡站与杭州机场高铁相接实现萧山机场和浦东机场互联互通 [3] - 临平北站设计将分流临平南站客流压力并通过地铁9号线18号线连接其他城区未来有望成为临平新核心 [3]
南京:交通网络“硬连接”,畅通发展“大动脉”
南京日报· 2025-06-10 07:17
交通网络建设 - 南京市编制印发《2025年南京市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旨在通过交通"硬连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 - 南京北站地下站房区域桩基工程全部完成,项目建设进入站房地上结构施工阶段 [2] - 南京都市圈多条轨道交通线路建设进展顺利,包括北沿江高铁、宁扬城际、宁马城际等项目相继完成重要施工节点 [2] - 苏皖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在南京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将推动苏皖跨省城际、市域铁路运营一体化 [2] - 计划续建北沿江高铁、宁淮城际铁路、宁芜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加快建设南京北站综合枢纽及其集疏运体系 [2] - 提升省际公路通达能力,推进宁滁、宁盐高速建设,建成新生圩长江大桥,完成建宁路长江隧道主体工程 [3] 航空运输发展 - 南京首条"商圈—洲岛"无人机航线试飞成功,8分钟飞越长江送达14公里外的目的地 [4] - 南京探索开辟低空空域客货运输新途径,谋划通用航空短途客货运输网络布局 [4] -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开通"南京—安克雷奇—墨西哥城"全货机航线,每周一班,可载重110吨 [4] - 2024年禄口国际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达7.5万吨,创历史新高 [4] - 加快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前期工作,持续推进高淳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5] 航运物流提升 -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出海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南京签约,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组团进军全球市场 [7] - 南京海事局等签署"新三样"出海"直通车"服务合作备忘录,打造跨区域监管服务共同体 [7] - 加快推进南京港与上海港等深度合作,探索与马鞍山郑蒲港等周边港口开展集装箱业务合作 [7] - 实施南京港扩容提升、新生圩码头改建二期工程,加快秦淮河、水阳江等航道工程前期工作 [7] - 南京计划到2035年全面建成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南京港货物吞吐量达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630万标箱 [7] - 推进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完善下关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功能,加速集聚港航数据资源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