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三角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银行发布“沿沪宁产业创新贷” 三个维度创新金融服务场景
新华财经· 2025-10-27 23:04
产品发布 - 江苏银行发布旗下首款聚合型供应链金融产品“沿沪宁产业创新贷”,旨在以金融支持区域创新发展 [1] - 该产品将通过供应链金融新逻辑破解传统信贷痛点,精准解决数智健康领域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1] 区域经济背景 -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区域,沿线9市(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2024年GDP总量突破15.9万亿元,贡献了全国约12%的GDP [1] 服务基础与战略方向 - 江苏银行已授信支持1.7万户科技企业,在服务科创企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2] - 公司将从三个维度持续拓展金融服务场景:区域深耕、广度链接和机制创新 [2] 区域深耕策略 - 秉持“一行业一策略”原则,根据不同城市的产业地标持续优化和拓展产品支持的特色产业领域 [2] - 例如针对南京的集成电路、无锡的物联网、南通的高端制造以及上海普陀的智能软件与生命健康等优势产业集群开发针对性子产品 [2] 生态构建策略 - 强化“三维服务生态”,深入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股权投资机构合作,打造“区域产业金融联盟” [2] - 通过定期举办投融资对接、产业链沙龙等活动,实现金融与产业资源的无缝对接 [2] 机制创新策略 - 深化与区域产业链平台的数据合作,探索利用企业的订单、专利、碳排放等多元数据优化风控模型 [3] - 旨在开发更多基于数据信用的融资产品,让企业的智力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 [3]
桐昆股份涨2.03%,成交额2.0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54.2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7 14:0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7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14.58元/股,成交2.00亿元,换手率0.58%,总市值350.6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54.20万元,特大单净买入283.70万元(占比1.42%),大单净卖出29.50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4.60%,近5个交易日上涨10.04%,近60日上涨17.39%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为各类民用涤纶长丝、坯布的生产与销售,主要收入构成为涤纶预取向丝(61.10%)、精对苯二甲酸(37.69%)和涤纶牵伸丝(15.07%) [2]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441.58亿元,同比减少8.41%,归母净利润10.97亿元,同比增长2.9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2.0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41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7.06万,较上期减少0.22%,人均流通股为33944股,较上期增加0.22%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2645.54万股,较上期减少737.97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2498.77万股,较上期增加348.25万股,汇丰晋信新动力混合A为新进第九大股东,持股2288.90万股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石油石化-炼化及贸易-其他石化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新型工业化、长三角一体化、中盘、融资融券、工业互联网等 [2]
天奈科技跌2.02%,成交额3.7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688.2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7 10:44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7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55.83元/股,成交额3.77亿元,换手率1.91%,总市值204.6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88.24万元,特大单与大单买卖活跃,特大单买入占比9.06%,卖出占比12.62%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44.40%,近60日上涨24.48%,但近20日小幅下跌0.89%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高度集中于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占比达98.04%,碳纳米管粉体及其他业务占比分别为1.90%和0.06% [1]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0.01亿元,同比减少3.79%,但归母净利润为1.96亿元,同比增长7.39% [2] - 公司于2019年9月25日上市,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涉及石墨烯、固态电池等多个概念板块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47万户,较上期增加3.63%,人均流通股为13949股,较上期减少3.5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391.27万股,嘉实新能源新材料股票A基金持股316.41万股,持股数量未变 [3]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4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79亿元 [3]
以产融结合服务长三角一体化 三大维度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证券日报· 2025-10-27 07:56
公司战略定位 - 财达证券作为国有上市金融机构,正积极探索产融结合新模式,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1] - 公司致力于发挥连接产业与资本、创新与市场的桥梁作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 [2] - 公司将紧紧围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持续加大资源投入 [2] 区域发展机遇 - 江苏作为长三角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正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产业链韧性提升等领域迎来多重机遇 [1] -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2] - 当前江苏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正面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双重任务 [2] 能力建设与资源投入 -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公司正在培养和引进一批既懂金融又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 [2] - 在风控体系建设方面,公司正在优化与实体经济需求相匹配的风险管理体系 [2] - 公司将依托财达研究院、城投之家、中国城投50人论坛等专业平台,深化对产业集群培育、国企投融资机制等重点领域的研究与服务能力建设 [3] - 公司将加大科技投入,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 [4] 具体服务维度 - 公司将从三个维度发力,通过专业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4] - 维度一:以“全链条服务”助力产业生态构建,打造覆盖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的全方位金融支持体系 [4] - 维度二:以“差异化服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根据行业特点和发展阶段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 [5] - 维度三:以“定制化服务”赋能科技创新突破,针对科技型企业特点创新服务模式,如知识产权质押、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等 [5] 全链条服务细节 - 初创期企业服务: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 [4] - 成长期企业服务:提供新三板挂牌、定向增发等服务 [4] - 成熟期企业服务:提供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全方位资本市场服务 [4] - 公司加强行业研究能力,深入理解产业链各环节金融需求,以提供更精准的金融服务方案 [4]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省级机关引发热烈反响以实干担当抓落实,为全国大局作贡献
新华日报· 2025-10-26 07:18
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 - 统筹推动"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 [2] - 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 [2] - 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1] 产业发展与升级 - 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2] - 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蓄势发力 [2] - 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 [4] - 努力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完善具有江苏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4] - 聚焦江苏"1650"产业体系,助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6] - 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 [9] 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 -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3]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3] - 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跑出产业创新加速度,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3] - 构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科技金融体系 [6] - 为人工智能等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集成式服务 [9] 区域发展与对外开放 - 集成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联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2]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2] -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快打造江苏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等一批标志性制度型开放品牌 [4] - 以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自贸试验区等开放载体为依托,加大力度探索制度型创新 [6] 财政与金融服务 - 牢固树立"大财政"理念,以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为引领 [5] - 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6] - 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相适应的绿色金融体系 [6] - 完善民营经济、普惠养老、乡村全面振兴等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机制 [6] - 更好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 [10] 消费与市场体系 - 将惠民生和促消费有机结合,健全新需求新供给双向循环机制 [2] - 大力提振消费,推动商品消费扩容升级,助力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4] - 完善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大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9] 基础设施与物流 - 加快完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力贯通综合运输大通道 [8] - 持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放大"水运江苏"优势和潜能,大力推进公铁水、海江河多式联运发展 [8] - 提升大件运输审批等政务服务水平,降低交通物流成本,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8] - 以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网贯穿全程、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协同联动、农产品冷链物流骨干网平急两用为抓手 [9] 绿色发展与安全 - 增强绿色发展动能 [2] - 以节能降耗为核心的绿色制造体系 [4] - 坚决守牢食品、药品、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底线 [9] - 扛牢维护国门安全的政治责任,盯牢国门生物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 [6]
放大战略优势 强化龙头担当——论全面发力“十五五”②
解放日报· 2025-10-26 06:47
上海的战略定位与使命 - 上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承担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的光荣使命 [1] - 上海需置身国家战略全局,展现特殊的战略功能和战略优势 [1] - 上海已构筑起龙头带动、改革开放、科技和人才、治理现代化等一系列战略优势 [1] 战略优势与发展方向 - 上海需放大自身战略优势,与国家战略对接以彰显国家层面的制度、市场、产业和人才优势 [1] - 上海各项重大事项特别是"五个中心"建设需站在落实国家战略、维护国家利益的高度谋划推进 [1] - 上海要着眼国家所需、上海所能,持续放大国家重大战略的综合效应,为国家挑大梁作贡献 [1] "五个中心"建设的重点领域 - 需在离岸和跨境金融、全球供应链管理、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全球大宗商品交易等重点领域布局突破 [2] - 在人工智能等头部竞争领域抢占先机,在数据跨境流通等敏感领域加快探索 [2] - 发挥科创中心的引领作用,把握前沿趋势,增强各中心的科技含量,推动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 [2] 金融与创新的协同作用 - 强化金融中心的赋能作用,通过有效输血活血,构造强大的创新链和价值链 [2] - 重点区域和领域的重大改革开放试点任务需注重推广延伸,形成丰富案例 [2] - 需不断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的系统设计,增强政策针对性,强化各项举措的协同耦合 [2] 区域协同与对外开放 - 牵头做深做实长三角一体化,强化创新协同,释放同城效应,构筑强大增长极并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3]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综合成本,以吸引全球要素资源特别是优质人才,掌握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权 [3] - 上海肩负的重大国家战略在"十五五"期间可以创造出新的机遇 [3] 发展战略的关键要求 - 需准确把握上海发展的政治站位、总体定位和实践落位 [3] - 上海应对自身有更高要求,包括系统集成、长期建机制以及在深层次开展富有预见性的探索 [3] - 上海需坚持高站位大格局,跳出上海看上海,立足全国看上海,在服务全国中发展上海 [3]
新澳股份跌2.10%,成交额1.0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82.8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4 13:51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24日盘中下跌2.10%,报收7.94元/股,成交金额1.00亿元,换手率1.73%,总市值57.9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82.81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404.00万元(占比4.03%),大单买入1585.75万元(占比15.82%)并卖出1806.94万元(占比18.03%)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8.33%,近5个交易日上涨3.93%,近20日上涨28.69%,近60日上涨31.02% [2] - 公司于10月10日登上龙虎榜,当日龙虎榜净买入额为-5086.95万元,买入总计1.12亿元(占总成交额27.48%),卖出总计1.63亿元(占总成交额39.94%)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5.54亿元,同比微减0.08%,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1.67%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毛精纺纱线56.11%,羊绒30.77%,羊毛毛条11.87%,改性处理、染整及羊绒加工0.78%,其他0.4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7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6.43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47万,较上期增加2.22%,人均流通股48921股,较上期减少2.17% [2]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为羊毛纱线及羊毛毛条、羊绒纱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纺织服饰-纺织制造-其他纺织,概念板块包括抗菌面料、长三角一体化、低市盈率、工业互联网、小盘等 [2]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交银新生活力灵活配置混合A(519772)退出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长三角医疗加速“同城化”
新华日报· 2025-10-24 05:32
医院启用与硬件设施 - 太仓市娄江新城医院(瑞金医院太仓分院)于10月17日正式启用,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 [1] - 医院配备26间手术室,其中包含7间数字化手术室与1间复合手术室,可实现手术实时转播及与上海瑞金总院、嘉定院区无缝联网 [1] - 医院门诊大厅采用艺术化医疗空间设计,通过“鸣琴而治”的理念营造舒缓身心的就诊环境 [1] 管理模式与人才建设 - 医院全面纳入上海瑞金医院一体化管理体系,践行“垂直化管理、一体化运行、同质化医疗”的核心模式 [2] - 公司推进三个“同城化”:管理同城化依托远程会诊与数据互通,治疗同城化确保诊疗方案与用药标准同步,人才同城化要求分院医护人员在上海瑞金医院进修2-3年 [2] - 来自上海的165名医护人员已扎根太仓,其中不少人已在当地购房定居,实现深度融入 [2] 医疗服务与患者体验 - 分院与总院实现检查资料实时互传,患者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与上海同质化的优质医疗服务 [3] - 消化科患者表示上海专家病情分析透彻,高质量医疗服务贴心,在太仓养老的上海市民感慨优质医疗资源紧跟身边 [3] - 中医科与伤科采用古典雅致装修风格,陈列珍稀中药材,医院北侧广慈楼复刻上海广慈医院产科楼形制,延续百年医疗文脉 [2] 区域协作与战略意义 - 沪太两地卫生健康协作深耕多年,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太仓市中医医院联合上海交大设立长三角高级会诊服务中心,吸引超30名三甲医院专家定期坐诊 [4] - 沙溪、浏河人民医院分别与上海十院、九院建立跨区域医联体,通过专科共建、名医工作室等多元形式深化合作 [4] - 医院将与瑞金医院黄浦院区、嘉定院区、无锡分院携手构建长三角核心区“一小时医疗服务圈”,以太仓为支点辐射江苏 [3]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 常州金坛在上海举行文化产业推介会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18:48
区域定位与发展战略 - 金坛位于长三角地理几何中心,是上海、南京、苏锡常三大都市圈交汇处 [1] - 金坛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扬子江城市群等区域重大战略,持续加快常金同城化步伐 [1] - 金坛位列市辖区高质量发展全国百强区第30位、投资潜力百强区第62位、综合实力百强区第79位 [1] 产业发展与结构 - 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布局文商体旅融合,聚焦“赛旅联动”“宠物经济”“露营经济”等新赛道,拥抱“数字文旅”“数字视听”等新业态 [1] - 加快构建以新能源、新基建、新材料、新医药、新智能装备为主导的“五新产业”体系 [2] - “五新产业”规上企业数量达669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比重超85%,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129.1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90% [2] 资本市场与企业培育 - 当地已培育上市企业8家,数量较10年前翻了两番,占全市比重大幅增加 [2] - 目前有5家在辅导企业、1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2家常州“龙腾行动”计划重点后备企业,资本市场“金坛板块”正加速崛起 [2] 近期项目与合作 - 多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包括农旅结合的小红村项目、阿布扎比职业柔术巡回赛项目、长荡湖1915音乐岛运营项目、金常园艺养护平台项目和米其林文化餐厅项目等 [2] - 金坛区领导带队考察上海多家文化产业领域重点企业,深入学习上海先进做法和经验,思考通过差异化布局实现两城文化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2]
合盛硅业跌2.02%,成交额1.4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969.4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2 14:2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2日公司股价盘中下跌2.02%,报收47.54元/股,总市值562.02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1.45亿元,换手率0.26%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969.45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1208.45万元,大单净卖出761万元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下跌13.74%,近5个交易日、20日、60日分别下跌5.45%、8.51%、10.07%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硅及有机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有机硅47.69%,工业硅41.01%,光伏5.93%,其他及补充业务合计5.38%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有机硅,概念板块包括有机硅、多晶硅、光伏玻璃等 [1]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75亿元,同比减少26.34%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3.97亿元,同比减少140.60%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45万户,较上期增加18.20% [2] - 人均流通股为26586股,较上期减少15.40% [2] 股东结构与分红情况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3.2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3.66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1460.39万股,较上期增加413.18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申万宏源证券、易方达沪深300ETF位列第七、第九、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均有增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