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业
搜索文档
这只基金领跑翻倍基,秘密在二季度调仓?
搜狐财经· 2025-10-23 21:32
出品/公司研究室 文/雪岩 国庆节后,A股市场震荡回调,尤其是双创板块回调更为明显。 这只产品的基金经理任桀,迄今有7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TMT研究员、科技组组长。但他在基金经理岗位上,累计任职时间不足1年,因此,是一位地地 道道的新手。 永赢科技智选A/C,就是这位基金新手的处女作。 事实上,永赢科技智选只是永赢智选系列中的一只,其核心定位是:聚焦新质生产力的工具型产品。 有传闻说,永赢基金公司在发起成立这类系列产品时,每只瞄准一个战略新兴产业,操作特点就是对看准的潜力股,高仓位押注。 这类投资,类似于孤注一掷的博弈,产品净值波动大,风险相对较高。 在永赢科技智选今年一季报中,任桀坦言:"高成长性决定了必会伴随较大的市场波动。对于本产品来说,面对云计算这样一个具有长期向好逻辑的板块, 单纯地追高或在市场波动时恐慌离场都不是最优策略。" 换句话说,永赢智选系列从问世开始,其投资风格与产品锐度就迥异于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平衡型基金,它们追求极致成长,对看好的公司重仓投入,以争 取相对于同类的超额收益。 市场下跌,更能检测各家基金产品的成色。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年初至今,国内开放式基金中仍然有24 ...
泉果旭源封闭三年终开放:期满收益5%,第三季度涨超45%,基民“悔买”又“悔少”
华夏时报· 2025-10-23 18:37
基金业绩表现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自2022年10月成立至2025年10月21日,A份额净值累计增长5.83%,C类份额增长4.56%,显著落后于近3年同类基金15.49%的平均收益率 [1] - 基金在2023年三季度单季亏损高达20.07亿元,单位净值累计下跌14.51% [2] - 基金业绩在2025年出现显著反弹,A类份额今年以来涨幅达40.96%,其中三季度单季收益率达45.58%,远超业绩比较基准13.49%的收益率 [4][5] 投资策略与持仓分析 - 基金采用“高仓位+高集中度”策略,股票仓位在2024年三季度达到峰值94.82%,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在2025年二季度末升至67.64% [2] - 基金重仓新能源板块,第一重仓股宁德时代在2023年下半年最低跌至146.27元,较建仓时跌幅超过60% [2] - 基金经理在2025年三季度进行积极调仓,增持科技AI及新能源锂电产业个股,天赐材料、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新进前十大重仓股,股票仓位小幅下调至85.50% [5][6] 基金经理观点与未来展望 - 基金经理赵诣在其职业生涯曾创下辉煌战绩,其管理的基金在2020年包揽年度收益前四名,但泉果旭源C类份额成为其任职以来最差的回报纪录 [7][8] - 赵诣在三季报中提出三个重点投资领域:新能源锂电产业链、港股互联网板块以及AI产业,并特别指出锂电产业链龙头企业已满产,明年供给将趋紧 [9] - 业内人士指出赵诣的投资风格发生积极转变,包括能力圈扩大、投资框架更灵活以及明确将AI科技作为未来重要投资主线 [10] 三年持有期基金模式的市场影响 - 2025年以来新发的三年持有期基金数量仅9只,以被动型债券指数基金和养老目标FOF为主,机构和投资者认购意愿明显降低 [11] - 市场观点认为,长期持有机制可帮助投资者避免因短期市场波动做出非理性决策,但主动管理型长期限基金也面临来自被动投资工具的竞争压力 [11]
恒生指数午盘微跌0.09%,港股后续仍有上行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3 13:17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午盘微跌0.09%,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81%,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微跌0.18% [1] - 市场半日成交额为1347.97亿港元 [1] - 科技板块中华虹下跌6.32%,比亚迪电子下跌3.90%,蔚来-SW下跌3.02% [1] - 科技板块中美团-W上涨1.40%,百度集团-SW上涨0.35% [1] 券商观点 - 对港股中长期走势并不悲观,主要基于三方面判断 [1] - 全球降息周期延续,货币宽松环境为股市提供基础支撑,整体仍有上涨空间 [1] - AI产业趋势不可逆,中国AI产业加速推进,港股科技龙头企业将直接受益,具备进一步上涨潜力 [1] - 经济基本面有望改善,预计明年一季度经济状况和企业盈利水平将实现进一步好转 [1] - 港股市场偏好正逐步向A股靠拢,中国企业和个人的海外资金已成为香港市场主要流入力量 [1] - 叠加美元弱势格局可能持续,港股后续仍有上行空间 [1] 投资工具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覆盖科技全产业链 [2] - 恒生互联网ETF(513330)聚焦互联网龙头 [2]
DRAM价格飙升!
国芯网· 2025-10-23 12:46
AI芯片制造引发的内存市场动态 - AI芯片制造对算力需求巨大,导致史无前例的全球内存缺货潮蔓延[2] - 芯片制造商将生产线资源转向HBM内存和AI加速芯片,造成通用DRAM内存供需失衡,供不应求[2] - 过去两个月市场出现明显抢货潮和重复下单现象,推动DRAM价格飙升[2] DRAM价格变动与市场预测 - 9月份DRAM现货价格年增幅接近三倍,远超今年上半年的个位数温和涨幅[2] - 此次供应紧缩可能仅维持一至两年,预计最快在2027年进入下行循环[4] - 市场对涨势可持续性保持谨慎态度,AI投资推动需求创纪录增长的同时出现泡沫化早期迹象[4] 主要受益者与行业影响 - 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大内存巨头成为AI产业引发产能错位效应的最大受益者[4] - 工业电脑制造商研华表示DRAM价格高涨正不断压缩企业获利空间[4] - 威刚科技四大主力产品线DDR4、DDR5、NAND Flash及HDD首次同时出现供应紧张,公司手握数百亿元库存仍从10月起启动限售策略[4] 对AI超级循环的潜在风险 - 业界担忧若AI资本支出热潮无法带来相应投资回报,AI超级循环可能演变成典型泡沫[4]
震荡上行趋势不改,港股科技回调或是布局良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3 10:14
核心观点 - 港股科技板块面临短期调整但长期向上趋势未变 当前阶段为战略布局机遇 [1] - 板块整体呈现下行有底 上行有空间的震荡上行格局 因情绪或短期因素引发的回调是买入良机 [1] AH股溢价指数 - AH股溢价指数从年初40%高位显著回落至约20%区间 [1] - H股相对于A股的折价幅度大幅收窄 价差收敛是价值重估的直接证据 [1] - 港股通南下内资和回流国际资本共同行动填平估值洼地 [1] 板块驱动因素 - 天时因素为全球宏观东风渐起与内外资持续流入共振 [1] - 地利因素为占据AI产业高地并拥有显著估值优势 [1] 相关投资工具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覆盖科技全产业链 [2] - 恒生互联网ETF(513330)聚焦互联网龙头 [2]
资产配置日报:趋势难寻-20251022
华西证券· 2025-10-22 23:17
核心观点 - 市场整体呈现趋势不明的震荡格局,股债两市均缺乏明确方向,成交额显著缩量至1.69万亿元,创8月6日以来新低,反映投资者观望情绪浓厚 [1][2] - 商品市场出现剧烈风格切换,贵金属板块遭遇历史级回调,而"反内卷"主题工业品在资金回流推动下普遍修复,市场资金在宏观避险与产业政策逻辑间快速轮动 [6][8] - 债市定价逻辑频繁变动,利率波动幅度有限,投资者方向判断纠结,胜率与赔率双低,不适合重仓方向性交易 [4] 权益市场分析 - 万得全A下跌0.38%,成交额较昨日缩量2024亿元,港股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分别下跌0.94%和1.41% [1] - 市场筹码在6230点附近形成密集峰,9月15日之后进场的筹码面临进退两难局面,卖盘期望更高价格而买盘期望更低点位,导致缩量震荡 [2] - 南向资金净流入100.18亿港元,中国海洋石油净流入14.25亿港元,中芯国际、腾讯控股分别净流入6.42亿和3.09亿港元 [1] - 放量将成为市场选择方向的关键信号,若放量大涨则筹码峰可能成为支撑位,若放量大跌则意味着卖盘放弃坚守 [2] 商品市场动态 - 贵金属板块遭遇重挫,伦敦金日内暴跌6.3%创12年最大单日跌幅,现货白银大跌8.7%创4年最大跌幅,沪金、沪银分别收跌3.92%和3.86% [6] - "反内卷"品种普遍修复,碳酸锂、焦煤领涨1.63%和1.43%,纯碱、氧化铝、焦炭等录得1%-1.5%涨幅 [6] - 资金流向出现背离,贵金属板块资金净流入66亿元,同时工业品板块获得资金回流,碳酸锂吸引超9亿元资金流入,原油、沪铝、焦煤等品种分别吸引5-6亿元增量资金 [6] - 碳酸锂基本面边际改善,受益于"金九银十"旺季需求及年底新能源车购置税退坡预期,供给端现货偏紧库存持续去化 [7] 债券市场表现 - 利率债呈现涨跌互现,10年、3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分别上行1.7bp、2.1bp至1.77%、2.20%,各期限利率波动幅度多在1bp以内 [4] - 债市定价逻辑三日内轮动关税2.0风险偏好变化、双降预期、监管调整等多重变量,反映市场缺乏主心骨 [4] - 投资者倾向于依赖高票息资产应对迷茫期,长久期或低评级的二永债、城投债表现更优 [4] - 10年国债税收利差由昨日7.3bp收敛至6.3bp,随着新券活跃度提升存在进一步弥合可能 [5] 行业与品种表现 - 光伏设备指数下跌1.68%,但自7月1日以来上涨40.55%,多晶硅期货下跌0.55%,7月以来上涨50.70% [13] - 锂电池指数下跌0.92%,7月以来上涨47.11%,碳酸锂期货上涨1.63%,7月以来上涨22.44% [13] - 黑色系需求端出现边际回暖,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升至春节以来高位,房建项目资金到位率创9个月新高 [7] - 多晶硅仍承压于过剩格局,预计2025年国内产量同比下滑27.3%,但相较需求仍显宽松,全年或累库约2万吨 [7]
长城基金刘疆:对后市仍积极乐观
新浪基金· 2025-10-22 16:34
免责声明:本通讯所载信息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渠道和研究员个人判断,但本公司不对其准确性或 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此通讯并非对相关证券或市场的完整表述或概括,任何所表达的 意见可能会更改且不另外通知。此通讯不应被接收者作为对其独立判断的替代或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 或本公司的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 承担任何责任。未经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 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且不得对本通讯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提醒, 每个公民都有举报洗钱犯罪的义务和权利。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反洗钱的相关法律、法规。基金有风 险,投资需谨慎。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责任编辑:郭栩彤 近期,在"市场观望情绪+外部消息催化"的共同作用下,市场出现震荡回调,科技板块亦受到波及,资 金从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成长板块流出,转向银行、煤炭等防御性板块。展望后市,A股是否仍然值得 期待?科技成长板块的引领行情是否有望延续?对此,长城基金基金经理刘疆表示,他对后市依旧积极 乐观,中长期仍看好AI产业 ...
富国观市丨贸易摩擦压制情绪,下周聚焦政策指引
搜狐财经· 2025-10-22 13:49
Part 2:港股市场分析 Part 3:下周宏观事件关注 本周A股市场在外部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表现不佳,主要宽基指数集体收跌,银行、煤炭等红利板块由于防御属性和前期滞涨而相对抗跌,前期热 门的科技成长板块则调整明显。从宽基指数看,本周上证指数下跌1.47%,创业板指下跌5.71%,沪深300下跌2.22%,中证500下跌5.17%,中证A50下跌 2.21%,科创50下跌6.16%。风格上,金融、稳定表现相对较好,成长、周期表现较差。从申万一级行业看,表现相对靠前的是银行(4.89%)、煤炭 (4.17%)、食品饮料(0.86%)、交通运输(0.37%)、纺织服饰(-0.31%);表现相对靠后的是电子(-7.14%)、传媒(-6.27%)、汽车(-5.99%)、 通信(-5.92%)、机械设备(-5.84%)。从Wind热门概念板块来看,表现相对靠前的是银行(5.41%)、保险(5.13%)、央企银行(4.72%)、央企煤炭 (4.64%)、海南自贸港(4.54%);表现相对靠后的是化学原料(-9.42%)、消费电子代工(-9.08%)、炒股软件(-8.85%)、HBM(-8.84%)、半导 体设备( ...
资金“咬定”科技主线不动摇!恒科、光模块等板块强势走高,机构:关注“双创”和恒生科技指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4:26
华创证券指出,近期恒生科技调整幅度较深,核心公司2026年估值水平更具性价比,关注腾讯、阿里、 美团的配置价值。当前AI产业趋势相较4月更明确,重视垂类绩优应用龙头出现击球区,建议关注快 手、哔哩、美图等。 10月21日,中国资产持续反弹,AH两市延续昨日强劲涨势。A股方面,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受CPO光 模块概念大涨的带动,创业板指震荡走高,午后一度涨超3%。港股方面,恒生科技指数午后仍涨超 2%,科网股、半导体股、整车股等持续活跃。 主流ETF方面,科创创业50ETF(159783)、云计算50ETF(516630)、恒生科技指数ETF (513180)、港股通汽车ETF(159323)等悉数走强,其中科创创业50ETF(159783)午后涨近4%,新 易盛、中际旭创、胜宏科技、蓝思科技、天孚通信等持仓股领涨。 长江证券指出,展望后市,继续看多中国股市。继续看好十月的市场,看好科技主线,十月将迎来重磅 会议,期待更多增量政策出台。配置方向上,继续关注科技主线以及景气度逐步筑底回升的价值方向; 科技成长方向,关注"双创"和恒生科技指数,关注供需格局逐步出清的锂电池、军工和港股互联网等。 战略性布局低空经济和深 ...
公募观澜·把脉机遇 | 取势 重质 向未来 绩优基金经理详解投资“心法”
搜狐财经· 2025-10-21 08:03
投资策略与框架 - 投资方法专注于精选高质量企业,风格偏向价值成长,高质量公司的定性标准包括良好的商业模式和优秀的管理层,定量维度包括护城河、回报率与成长性 [14] - 资产配置基于周期、成长、主题、市场风格四个维度,从宏观和中观层面寻找景气度向上的行业,通过PB、PS等估值指标筛选低估值标的 [14][15] - 关注宏观因素对资产配置的影响,以PPI等指标判断企业盈利趋势,中观层面验证行业景气度,微观层面聚焦企业竞争格局与治理结构,偏好合理估值区间内具备稳健增长潜力的企业 [14][15] 市场展望与主导因素 - 对A股市场后续走势持积极态度,认为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合理水平,中国资产重估进程刚刚开始,经济稳步复苏及企业创新突破是坚实逻辑 [18] - 市场估值水平尚未充分反映产业全球竞争力,随着风险偏好提升,成长空间定价会更乐观 [18] - 支撑市场上涨的逻辑清晰连贯,宏观政策有力支持经济发展的预期延续,关键看实体经济动能与企业盈利能否稳定回升 [19] 看好的投资领域 - 消费板块中,“旧”消费如白酒、乳业估值已回落,行业竞争格局改善,龙头企业自由现金流健康且股息率可观,部分企业已培育出第二增长曲线 [22] - 港股互联网平台公司具备高回报、强现金流的商业模式和全球竞争力,估值处于全球较低水平,AI浪潮延伸至软件与应用创新可能成为其价值重估的关键催化剂 [23] - 看好半导体芯片方向,逻辑是“周期拐点+自主可控”,AI赋能打开空间,中国企业在模拟芯片、晶圆代工等领域技术突破加速,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4] - 看好大飞机产业链,国产化加速推进,随着交付量增加,产业链上下游进入业绩释放期 [24] - 创新药板块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海外药企频繁购买中国新药权益 [25] - 宏观政策驱动下,优势企业有望保持稳健盈利,中国制造出海值得长期关注,金融等行业经历估值调整后也具备配置价值 [25][26]